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98fae0844769eae109ed3d.png)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日期:-03-16] 起源:作者:[字体:大中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机关、社会团体、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行全日制中小学校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机构。
图书馆基础任务: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件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件检索和利用知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计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组织、协调、配置、使用、培训、评定等具体业务工作。
图书馆实施校长领导下馆长负责制。
第五条图书馆责任人要含有图书馆专业知识。
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含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含有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含有基础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
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员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参考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和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相关要求享受对应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和使用第七条图书馆应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需要广泛采集中国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学校图书馆要主动配置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留价值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配置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老师。
图书馆藏书,应该包含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书籍和应用型专业书籍。
浙江省中小学设计规范
![浙江省中小学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53c80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1.png)
浙江省中小学设计规范篇一: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教基[2003]5号)精神,特制订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高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初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篇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减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切实执行和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精神,有效解决一些地区和义务教育段学校存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深化认识,坚决反对和制止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由来已久,是现阶段我省义务教育领域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教育系统做了不少努力,但问题没有解决,在有些地方和学校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直接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妨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一定要深刻认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担起应负的责任,以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责任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始终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
要经常进行分析研究和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各类违规办学行为,努力为学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小学图书馆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f75637daef5ef7ba0d3cad.png)
二、自评表(一)体制队伍(20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自评得分评分标准一、体制(6分)1、管理体制(2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由校长聘任,并享受教研组长待遇。
21、有学校校级领导分管,得1分;2、馆长享受学校教研组长待遇,得1分。
2、学校领导重视(3分)1、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和《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
2、学校领导把图书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3、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先评优时与教学人员同等看待。
3 每项1分3、人员管理(1分)1、重视图书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每年有图书馆人员的培训计划;2、做好图书馆人员的考评工作。
1 每项分二、队伍建设(8分)4、人员配备(3分)24班以下,配备图书馆管理人员≥1人;24班以上,每增加18班,需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1人。
2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得分。
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0%以上。
1 达到,得1分5、业务素质(3分)1、图书馆馆长达到中级及以上职称,熟悉图书馆业务,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能担负全面管理责任。
2、图书馆管理员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3、馆长应经市级以上培训或图书馆专业毕业,其余人员近两年内接受过图书管理知识培训。
3 每项1分6、人员稳定(2分)五年内管理人员更换不超过50%。
2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得分。
三、工作成果(6分) 7、课题、论文(3分)1、近5年来,图书馆管理人员主动了解学校教学的动态和教师科研状况,积极主动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活动并有相关研究课题成果。
2、近5年来,图书馆集体或工作人员个人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
31、市级以上课题得1分,县区级课题得分。
可累计,但最多得分。
2、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得1分;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得分。
可累计,但最多得分。
8、工作成果(3分)近5年来,图书馆集体获校级以上表彰市级以上表彰1分,县级或校级表彰分。
图书馆(室)建设管理标准及制度汇编
![图书馆(室)建设管理标准及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716ca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5.png)
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及管理标准一、人员、制度1、人员配备:中心小学、县直小学、中学必须具备专职人员1-2名及以上。
2、制度:省教育厅颁发的规章制度(10个),入镜上墙(见附件一)二、图书馆经费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量》(附表一)的规定标准。
建立完善增新剔旧制度。
图书馆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应当不少于一本。
三、馆舍及配套设施、设备1、馆舍: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馆舍高(完)中建筑面积2000㎡以上;城市初中建筑面积400㎡以上;农村初中300㎡以上;小学农村:6班80㎡以上,12班121㎡以上,18班162㎡以上,24班202㎡以上;城市:12班120㎡以上,18班170㎡以上,24班220㎡以上,30班270㎡以上。
2、馆舍包括藏书室、阅览室等。
布局合理,装饰美观,环境优雅。
3、设备用品:具有足够数量的书架、阅览桌椅、报刊架、书柜、文件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配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塑封机、扫描枪等设备。
4、阅览室设座率:教师阅览座位与人数比最低要求为1:3。
学生阅览座位与人数比为1:15。
四、文献建设按在校学生数,小学生均不低于25册(教学点应配注音版图书),初中生均不低于35册,普通高中生均45册。
藏书结构科学合理,符合学生需求特点,中学:第一大类2%,第二大类2%,第三大类54%,第四大类38%,第五大类4%。
小学:第一大类1.5%,第二大类1.5%,第三大类64%,第四大类28%,第五大类5%。
图书复本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
高(完)中、初中有工具书分别为250、180种以上,有报刊种类分别为120、80种以上;小学有工具书120种以上,有报刊种类60种以上。
五、科学化管理1、图书建帐:图书馆对馆藏文献建总账和个别登记账,学校会计部门建有图书馆财产帐,定期进行图书清查,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2、文献分类:文献分类使用《中图法》系列版本,给号正确。
省厅中小学图书室装备标准
![省厅中小学图书室装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032dfffab069dc50220177.png)
(三)、图书室(馆)装备配置标准
一、图书室(馆)建筑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建图书馆。
2、图书室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藏书室面积每千册占地2-3平方米。
3、室内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
二、室内设备
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设备。
三、书刊藏量
图书室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藏书量(含电子图书)不低于规定标准的情况下,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规定标准的1%。
四、藏书分类比例表
(四)、教学软件配置标准
说明:。
嘉兴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评估标准(试行)
![嘉兴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评估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b28722328ea81c759f578a6.png)
生均图书拥有量
30册以上
25册以上
20册以上
8
生均图书年递增量
2册/人
1册/人
1册/人
5
文艺类图书占
总藏书量(%)
≤30%
≤30%
≤30%
4
报刊种类
100
70
50
4
工具书、教学
参考书种类
200
150
100
4
二、
馆
舍
要
求
(10)
数类别
量
项目
Ⅰ
Ⅱ
Ⅲ
1、书库或馆舍面积达标得5分。
书库或馆舍面积
300m2
600册/m2
600册/m2
5
学生阅览室座位占
在校学生总数比
15%
10%
8%
教师资料室座位占
教师总数比
30%
20%
超标准
上述一、二两大项均超标准可加分(加分5)
说明:有*条款为一票否定条款。即达不到,不得申请要求评估合格图书馆(室)。下同
项目
评分项目
标准分
评分办法
得分
三、
配
套
3、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得2分
6
不符合要求每条扣1分或1.5分
管理人员相对稳定指3年以上(含3年)
项目
评分项目
标准分
评分办法
得分
五、
管
理
(25)
(1)有一名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馆长由校长聘任,并享受教研组长待遇,得1分。(2)每年学校对图书馆(室)工作要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得1分。(3)有经费保证,得1分。(4)按政策解决管理员实际困难得1分。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692788ea0116c175f0e4849.png)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一、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价值和要求二、国外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情况三、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情况1、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四、加快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思考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对丽水市举办的以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为主题的培训活动顺利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参与丽水乃至全省书香校园工程建设的有关领导、老师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很高兴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丽水来就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情况和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做一深入的交流,2007年书香校园图书配送仪式就是在丽水启动的。
今天我讲的话题是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1、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价值和要求;2、国外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情况;3、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情况;4、加快我省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价值和要求。
2个实例: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美国朝野为之震惊。
美国官方于1958年派出了考察团访问前苏联,考察结果是:美国科技落后是教育落后造成的。
美国的一位前参议员惊叹道:“俄国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威胁可能比他们的氢弹还要厉害!”美国官员、科学家、教育家认为,要在科技领域同苏联抗争,必须从改革教育入手。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对学校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等有一些具体要求,其中让我们深感到前苏联重视学校图书馆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提高前苏联民族素质,使科技赶超美国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几年国际阅读学会有一报告报告。
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前苏联的55本和美国的50本阅读计划。
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有资料显示,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成就惊人!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再到弗洛伊德,20世纪人类三次思想大飞跃为什么无一例外的都是犹太人?为什么我们在为诺贝尔奖犯愁的时候,仅仅到1984年为止,犹太人中就已经有98人获诺贝尔奖(其中物理学30人,化学奖15人,生理医学奖33人,经济学7人,文学8人,和平奖5人)?我们的阅读率在下降,背后的问题并不是阅读下降本身,而是民族素质的下降!研究发现,酷爱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
中小学图书馆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6a76136c85ec3a87c2c57f.png)
1、市级以上课题得1分,县区级课题得0.5分。可累计,但最多得1.5分。
2、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得1分;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得0.5分。可累计,但最多得1.5分。
8、工作成果 (3分)
近5年来,图书馆集体获校级以上表彰
1.5
市级以上表彰1分,县级或校级表彰0.5分。可累计,但最多得1.5分。
按《中图法》对馆藏图书、音像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及排架,结合本馆实际,适当掌握级次。
2
1、按《中图法》对文献进行分类得1分,2、、图书加工完整,排架准确有序0.5分,3、标示牌醒目得0.5分。
23、图书加工(2.5分)
新书验收入库,1月内应上架流通
1
图书验收以目志为准
馆藏文献上应1.图章齐全;2.条形码、书标颜色规范、粘贴整齐划一、贴膜保护;3.索书号工整、清楚、长短适中。
28、借阅时间 (4分)
1、实行全周开放,每周≥40小时,对学生有效开放时间每天≥2小时。
3
达到各得1.5分。
2、寒暑假期间应安排时间开馆,保证师生借阅。
1
有安排的得1分。
29、借阅模式(3分)
1、提倡全开架借阅,允许半开架借阅
2
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得分
2、发证率100%,小学一、二年级除外
1
达到得1分
30、借阅册数 (3分)
每学年书刊生均借阅册数≥8册
3
借阅册数每少1册扣1分。
31、读者到馆率统计及分析(2分)
.定期(每学期至少2次)对读者借阅倾向、需求进行分析,并及时发布图书利用率、读者到馆率、读者借阅倾向及需求分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
2
分析、发布各得1分
十二、服务教育教学(18分)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df2d3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7.png)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
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注重空间规划。
图书馆应具备宽敞明亮的阅览区、专门的借阅区、独立的自习区以及多功能的活动区。
这些区域应该相互衔接,形成便捷的布局,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借阅、自习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其次,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品质应当得到重视。
图书馆的藏书应该包括丰富的
教科书、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期刊杂志等。
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搭配各类图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另外,中小学图书馆的设施设备也是关键。
图书馆应该配备先进的自动化借还
书系统、多媒体阅览设备、网络检索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读者体验。
此外,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团队也至关重要。
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
素养和服务意识,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和指导,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最后,中小学图书馆的环境氛围也需要重视。
图书馆应该营造出安静、温馨、
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这里能够安静地阅读、思考,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阅读的乐趣。
综上所述,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标准应当综合考虑空间规划、藏书品质、设施
设备、管理团队和环境氛围等方面,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功能效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5a519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4.png)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7.26•【字号】浙教办技〔2018〕71号•【施行日期】2018.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浙教办技〔2018〕71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指导,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一、高度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文化机构,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活动的“第三空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政策引导、督导评估、经费保障、实施项目、开展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
二、不断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并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学校图书装备水平,保障师生有书读。
高度重视图书质量,建立和完善馆藏资源采购、配备办法,严禁盗版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进入学校,定期开展清理检查,确保师生读好书。
三、持续推进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
指导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教室边角等空间布置图书柜、图书角,形成高效、开放的阅读环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学校阅读活动的开展;将阅读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专题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附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8年7月26日。
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acad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c.png)
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学建设标准,以确保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达到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围绕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对学校基本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校应当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有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活动室等功能室,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其次,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对学校教学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学校应当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应当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
此外,学校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再次,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对学校管理提出了要求。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
同时,学校还应当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最后,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对学校安全保障提出了要求。
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之,浙江省中小学建设标准的出台,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中小学教育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625cd92a32d7375a41780ad.png)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日期:2010-03-16] 来源:作者:[字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的组织、协调、配备、使用、培训、评估等具体业务工作。
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第五条图书馆负责人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
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
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图书馆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
![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001509c281e53a5802ff63.png)
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一、图书、阅览室标准:(一)建设标准1、中学专职图书室、阅览室面积分别不低于35平方米,小学专职图书室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学生数200人以下)。
2、图书室、阅览室应配备必要的书架、书柜、报刊架、阅览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
3、中小学图书室各项制度健全:图书借阅制度、图书(阅览)室管理员岗位职责(附有管理员简介及照片)、阅览室阅览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要入境上墙,悬挂整齐有序。
4、图书室标牌清晰,配有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定期定时开放,有借阅记录。
5、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图书室信息管理平台,有满足管理需要的计算机、防盗系统以及条码阅读器。
(二)、图书标准:1、按国家标准生均达到中学30本,小学20本。
复本率一般不超过20册,超出部分进行校际间交流,互通有无。
2、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应少于藏书标准的1﹪。
剔除内容陈旧过时、流通率不高、复本过多、破烂不堪和残缺不全的图书。
3、图书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中、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图书质量过关,正版、字迹清晰;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4、图书应分类编号、登记造册、摆放整齐。
(图书统计册应登记现有图书总册数、新增图书册数,剔除破旧书刊及读本类图书。
)二、心理咨询室标准心理咨询室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地点选择本着安静、方便、安全、保密的原则,一般设在校园人流少的安静处,并且有窗子,但是也不能太偏僻。
咨询室要有温馨的名字,如“心灵花园”、“爱的港湾”等,最好不出现“心理咨询”字样。
地板要稍加装饰,不宜直接使用水泥地面,最好用地毯。
墙壁、窗帘、软沙发等装饰适合用浅蓝色、浅粉色、浅黄色和浅绿色等熟悉柔和的颜色。
应配备以下基本设施:1、要有《咨询守则》和心理挂图等。
2、配备教师办公桌椅、两张带扶手的单人沙发或一对藤椅、圆形茶几、书架、钟表、饮水机、纸杯。
沙发摆放时要成约90度角,圆形茶几上面放纸巾盒,小盆栽。
3、有咨询预约单和咨询记录表。
中小学图书室建设标准与规范
![中小学图书室建设标准与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8178b76866fb84ae45c8dc6.png)
图书室阅览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一、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建设标准1、图书室、阅览室面积2、图书数量二、初中图书室建设标准1、图书室、阅览室面积― 1 ―2、图书数量注:12班以下学校参照12班。
三、中小学图书室藏书要求:1、藏书量不含电子图书。
2、要做到品种丰富,常用工具书复本3-5册,一般藏书复本量≦20册。
四、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管理规范1、配备能满足本校全部书刊放置的书架、报刊架、书柜、书立、借阅台和足够数量的阅读桌椅。
2、配有办公设备、装订设备,图书馆(室)应配备1-2台计算机。
3、有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盗、消毒设施。
― 2 ―4、馆(室)内每20平方不少于4根电棒,依次增加。
5、馆(室)地面要利于清洁,铺水磨石或地板砖,墙面粉刷一新。
6、馆(室)窗户全部铝合金窗户,并安装窗帘。
7、馆(室)门必须是防盗门。
8、有一名专职或兼职图书管理员,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五、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要求1、图书馆(室)要有发展规划。
2、建立健全学校图书馆(室)各项管理制度,以固定版面形式悬挂于图书室或阅览室显著位置,要美观大方。
3、图书馆(室)应有分类总目录(明细账)、新增图书登记册(购入账)、报损账册和图书借阅记录册,每年结束装入学校相关档案;新进图书要及时验收、登记、编目、登录、上架、流通。
4、图书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进行分类、收藏,教学参考书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收藏, 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5、及时做好阅览室报刊的分类、上架及流通工作。
― 3 ―。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精选5篇)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8a8f4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e.png)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精选5篇)第一篇: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二类)1.门牌:图书室门牌1个2.面积:中学学生图书室60平方米以上,小学学生图书室33平方米以上。
3.办公桌椅:中学配备图书管理员桌椅1套。
4.档案橱:存放有关资料帐簿的书橱1个。
5.图书橱架:满足需要,排放整齐,方向平行房梁,高低厚薄基本一致6.图书橱架:要坚固,无变形、裂缝、破损、油漆脱落、橱门开启困难现象。
7.图书册数:中学图书要达到25册/生以上;复本不超过5本。
8.图书册数:小学图书要达到15册/生以上;复本不超过5本。
9.工具书:中学工具书、教学参考书要达到150册以上。
10.工具书:小学工具书、教学参考书要达到70册以上。
11.外语类图:图书要逐步增加外语类图书(含工具书、教学参考资料)12.标志牌:每个书架(橱)上放表明该架存放图书种类的标志牌1个13.制度:“四种制度”各一个悬挂在门后墙壁,上边距地面约2.5米 14.规则:《图书室规则》1个悬挂位置同上 15.职责:《图书管理员职责》1个悬挂位置同上16.窗帘:冷色布料窗帘、道轨式窗帘架每个窗口1套 17.照明:按一般教室布设照明设施18.地面:水泥地面或铺设地面瓷砖,地面平整无坑洼19.墙壁:墙壁平整,刮瓷或粉刷,无多余张贴物或悬挂物,无污染。
20.门窗:铝合金门窗或木门窗,玻璃洁净无破损,门窗缝隙严密。
21.卫生:地面、橱架、桌凳、墙壁、房顶、灯架等清洁无污染,无杂乱电线。
22.存放顺序:按国家教委规定的图书目录顺序排放图书,存放整齐、美观、科学。
23.借还登记:图书的借还登记清楚,详实,齐全。
每年一套。
24.图书目录:学校存书目录每级部1本,便于学生查找借阅。
25.图书帐:图书总括帐、总帐、明细帐、图书登记簿,帐物统一,记载清楚26.图书标签:每本书都要有图书标签,写明图书编号、序号,贴在书背上,高低一致。
27.图书书卡:每本书都要有图书书卡,写明图书编号、名称、序号。
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室)评估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室)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41fef9c8d376eeaeaa317d.png)
评估
项目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说明
分值
自评
得分
评分标准
四、
馆舍
设施(11分)
9、馆舍面积(6分)
1、图书馆馆舍使用面积≥1200m2,馆舍使用面积包括藏书室、采编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
2
达到得2分,每少100m2扣1分。少于1000m2不参评。
2、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学生总数的20%,每座面积≥1.5m2。
1
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1分。
13、电子阅览室设施(1分)
配备①服务器1台②交换机1台③计算机≥30台。
1
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1分。
14、防护设施(1分)
应配备图书吸尘设备、防盗设备、消防设备、排换气扇、防潮设备、防虫药品等。
1
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1分。
五、藏书建设(15分)
15、藏书刊量(9分)
2、做好图书馆人员的考评工作。
1
每项0.5分
二、 队伍建设 (8分)
4、人员配备 (3分)
配备专职人员≥3人
2
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参评。
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0%以上。
1
达到,得1分
5、业务素质(3分)
1、图书馆馆长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或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熟悉图书馆业务,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能担负全面管理责任。2、图书馆管理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3、馆长应经省级以上培训或图书馆专业毕业,其余人员近两年内接受过图书管理知识培训。
1、向师生实行借、阅合一的全开架借书服务
2
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参评
合格图书馆建设标准(小学1)
![合格图书馆建设标准(小学1)](https://img.taocdn.com/s3/m/b20a43b3524de518974b7d24.png)
八、文献管理(15分)
14.自动化管理
1.采用图书馆专业软件管理,运用文献编目标准数据(CNMRC格式)导入,实现联合编目和资源共享。
2分
达到得2分。
2.人员熟练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定期进行系
统维护、数据备份并有相关记录或数据备份载体。
2分
达到得2分。
15.文献分
类
按《中图法》对馆藏图书、音像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及排架,结合本馆实际,适当掌握级次。
1分
做好经费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的得1分。
三、管理工作(20分)
评估
项目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说明
分值
评分标准
七、常规管理(5分)
12.规章制度
1.有文献资料的采编、加工、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旧等内容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有计算机操作使用制度,电子阅览室规则,电子阅览室使用记录。
1分
缺一项扣0.5分,最2分,达不到不得
分。
10.藏书质量保证
1.馆藏书刊种类齐全、重点突出,有较高的科学及实用价值;2.严把质量关,严禁非法出版物流入学校图书馆;3.近3年,每学期馆藏图书流通品种数不少于藏书总品种数的70%;4.五大类藏书比例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比例差值不得高于5%。
2.有采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业务工作细则。
1分
每少一项扣0.5分,最多扣1分。
3.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1分
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1分
13.计划总结
每学期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进行学期工作总结(图书宣传、读书活动、专题讲座、配合新课程实施、服务教育教学活动)。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62f76fa5e9856a561260a3.png)
---------------------------------------------------------------最新资料推荐------------------------------------------------------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教基[2003]5号)精神,特制订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高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一、文献保障项目学校类型 I 类 II 类 III 类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50 册 40 册 30 册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2 册/人 1 册/人 1 册/人报刊种类250 180 100 工具书及教学参考书种类 500 450 200 说明:1. 配有数字图书(配备数量为总馆藏纸质图书的 20%)和电子书刊资料。
2.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藏书体系,各类藏书比例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品种丰富,结构合理,复本适量。
3.应有与学校培养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资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书刊及校本教材。
二、馆舍要求项目学校类型 I 类1 / 15II 类 III 类图书馆总面积 1800 ㎡ 1300 ㎡ 600 ㎡教师阅览室(座位占教师人数比例) 33% 25% 20% 学生阅览室(座位占学生人数比例) 12% 8% 5% 总书库面积(册/㎡) 300,并留有发展空间 400,并留有发展空间 600,并留有发展空间借书处面积(㎡)>30,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20,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15,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采编室面积(㎡) 30 20(可与其他库室合并) 15(可与其他库室合并)电子阅览室一、环境条件 1、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2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 200 Lx,不均匀度不应低于0.7,台面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室内无眩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办公桌椅、出纳台。
2.配备能满足全部馆藏的书架、书橱、报刊架、过刊柜、文件柜、光盘和音像资料柜。3.配有消毒设备、通风换气设备、防盗设备、消防器材、窗帘、干湿度计等。
4.配齐计算机、装订机、书立、书车、书梯等常用设备。
5.配置电子阅览室相应设备。
5.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应配空调,书库应配抽湿机,资料室应配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3.应有与学校培养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资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书刊及校本教材。
二、
馆
舍
要
求
项目
学校类型
类
类
III类
总书库面积(册/㎡)
300,并留有发展空间
400,并留有发展空间
600,并留有发展空间
借书处面积(㎡)
>22,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20,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2、学年生均借书I类学校不少于16册,II类学校不少于12册,III类学校不少于8册。
3、解答读者咨询,代查资料,或提供检索途径指导读者查询;多种途径收集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并编辑加工、规范管理,及时传递。
4、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课程改革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服务。
5、编制学生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新书简介,宣传推荐图书。
2、全部能操作计算机,每馆必须有一个熟悉网络的人员。
3、热爱本职工作,有乐于奉献,热心服务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
4、人员相对稳定。
类
≥4人
III类
≥3人
五、
管
理
要
求
1.每年制订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
2.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则和制度如:《采编规则》、《借还规则》、《赔偿规则》、《剔旧规则》、《阅览规则》、《图书清点规则》、《音像资料使用规则》、《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等;健全岗位责任制如:《馆长职责》、《采编人员职责》等。
3.应建立书刊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新书到库应在十天至十五天内上架,进行流通。
4.及时做好阅览室报刊的登到、上架及流通工作,对年度核心期刊及时进行装订成册,并编目流通。
5.图书和音像资料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4、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5~10匹)。5、供电:配参数电源,内设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学生电脑。6、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二、设计要求
1、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防静电地板,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2、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3、湿度适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4、电脑台位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5、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
高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一、
文
献
保
障
项目
学校类型
类
类
III类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50册
≥40册
≥30册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2册/人
1册/人
1册/人
报刊种类
≥250
≥180
≥100
工具书及教学参考书种类
≥500
≥450
≥200
说明:1.配有数字图书(配备数量为总馆藏纸质图书的20%)和电子书刊资料。
4.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课程改革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服务。
5.编制学生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新书简介,宣传推荐图书。
6.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发挥育人功能,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6.图书和音像资料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进行标准著录,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应实现区域联合编目,资源共享。
7.使用计算机管理,建立图书馆网页。
8.创设整洁、和谐、优雅的读书阅览环境。
9.每年定期清理、剔除馆藏文献。
六、
文
献
利
用
1.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I类学校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每天对学生开放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II、III类学校每天对学生开放有效时间不少于1.5小时。寒暑假安排时间开放。
2.学年生均借书I类学校不少于20册,II类学校不少于16册,III类学校不少于12册。
3.开展专题服务和参考咨询工作。解答读者咨询,代查资料,或提供检索途径指导读者查询;编制重点学科题录索引、文摘等二、三次文献,多种途径收集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并编辑加工、规范管理,及时传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实行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15,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教师阅览室(座位占教师人数比例)
33%25%25%学生阅览室(座位占学生人数比例)
12%
8%
5%
采编室面积(㎡)
25
20(可与其他库室合并)
15(可与其他库室合并)
电子阅览室
一、环境条件
1、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不均匀度不应低于0.7,台面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室内无眩光。2、自然通风,室内空气流通,换气应达到3-5次/h,使室内CO2的浓度低于1.5%。3、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0分贝。
初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一、
文
献
保
障
项目
学校类型
类
类
III类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40册
≥30册
≥25册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2册/人
1册/人
1册/人
报刊种类
≥200
≥120
≥80
工具书及教学参考书种类
≥400
≥350
≥180
说明:1.配有数字图书(配备数量为总馆藏纸质图书的20%)和电子书刊资料。
2.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藏书体系,各类藏书比例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品种丰富,结构合理,复本适量。
4.配齐计算机、装订机、书立、书车、书梯等常用设备。
5.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应配备空调、书库应配抽湿机,资料室应配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四、
人
员
配
备
学校类型
数量
素质要求
类
≥3人
1.馆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达到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熟悉馆内各项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其它人员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都须接受市级以上图书馆专业培训,并持有岗位合格证书。
2.热爱本职工作,有乐于奉献,热心服务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
3.人员相对稳定。
类
≥2人
III类
≥1人
五、
管
理
要
求
1.每年制订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
2.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则和制度如:《采编规则》、《借还规则》、《赔偿规则》、《剔旧规则》、《阅览规则》、《图书清点规则》、《音像资料使用规则》,《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等;健全岗位责任制如:《馆长职责》、《采编人员职责》等。
三、面积
1、每间电子阅览室宜50个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座。2、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设1~2间电子阅览室。
四、配备标准
1、控制台(内置控制及设备)1张,采用防酸碱pvc面料
2、教师座椅2张
3、多媒体电脑(教师用)1台,作服务器用
4、网络信息口4个
5、网络10/100M
6、打印机1台(在线公用)
6、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发挥育人功能,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一、
文
献
保
障
项目
学校类型
类
类
III类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35册
≥20册
≥15册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四、
人
员
配
备
学校类型
数量
素质要求
类
≥5人
1、I类学校馆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达到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熟悉馆内各项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其它人员达到大专以上;II、III类学校馆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达到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其他人员都须接受市级以上图书馆专业培训,并持有岗位合格证书。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教基[2003]5号)精神,特制订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7、学生计算机50台(无盘工作站可配U盘插口)
8、耳机50副(选用)
9、电脑桌50位结构外形自选
10、学生凳钢塑结构,可升降50张
11、参数电源2台
说明:1.适合于全开架或借阅合一的借阅方式;
2.平均照明度不小于300 lx;
3.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选配)
三、
配
套
设
施
1.办公桌椅、出纳台。
2.配备能满足全部馆藏的书架、书橱、报刊架、过刊柜、文件柜、光盘和音像资料柜。3.配有消毒设备、通风换气设备、防盗设备、消防器材、窗帘、干湿度计等。
三、面积
1、每间电子阅览室宜50个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座。2、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设1~2间电子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