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4)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即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征:植物病部表现出的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征。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非生物因素:是指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等。
8.生物因素(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
9.非传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10.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11.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12.多型现象: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3.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4.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15.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6.专性寄生物: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最强,只有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后,寄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
(如植物病毒,植原体,部分真菌如霜霉菌、锈菌,大部分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一般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17.非专性寄生物: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2
二、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植物生病后其外表所表现出的病态。
病状:植物发病后本身表现出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原物在植物的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特征。
比较症状、病状和病征,其三者有何不同?
13
14
(一)、病状的类型
1、变色 指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
18
斑点
19
20
穿孔
21
溃疡
22
疮痂
柑橘疮痂病(Sphaceloma fawcettii)
23
猝倒
黄瓜立枯病
24
3、腐烂
腐烂是细胞或组织在坏死的同时,伴随着 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分解。按照腐败组织的质地 分为干腐、湿腐(或软腐)两种。
组织腐烂时,水份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 成干腐;
如细胞消解的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失水则 形成湿腐。
40
灰霉
41
青霉
42
白霉
43
2、粉状物 粉状物是某些真菌的孢子密集的聚
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根据颜色的不 同又可分为白粉、锈粉、黑粉等。
44
白粉
45
锈粉
46
黑粉
47
3、颗粒状物
指病部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颗粒状物。如 水稻纹枯病的褐色菌核,十字花科作物菌核病 的鼠粪状菌核。还有半埋于病部组织表皮下的 小黑点,如葡萄黑病、柑橘炭疽病病部的小黑 点。
小果。
(5)皱缩、卷叶:病组织生长不均匀引起皱缩、卷 叶等
31
肿瘤
32
丛枝
33
徒长
34
矮缩
玉米黑条矮缩病
35
矮化
36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真菌的生活史图解
(六)真菌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1.真菌的分类
真菌界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包括五亚门、十八个纲和六十八目。 真菌门各亚门主要特征
亚门
鞭毛菌 接合菌 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营养体
原生质团或无隔菌丝体无隔 菌丝体 单细胞或有隔菌丝体 有隔菌丝体单细胞或有隔菌 丝体 有隔菌丝体 单细胞或有隔菌丝体
四、光照不适宜:
不同的园林植物的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度 大小的反应不同,应根据植物的习性加 以养护。 当植物正在旺盛生长时,光强度的突然 改变和养分供应不足能引起落叶;植株 种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等会引 致叶部、茎干部病害的发生。
五、通风不良:园圃易造成高温、高湿、 闷热的环境,诱发根系腐烂。 六、土壤酸碱度不适宜: 七、有毒物质的影响:
坏死型
猝倒
立枯
坏死型
角斑病
穿孔病 圆斑病
增生型
丛枝
黄化
花叶
矮化
(二)病症的类型
1.霉状物 2.粉状物 3.粒状物 4.脓状物
5.菌核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菌核
第二节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特征
一、营养失调: 1、缺氮: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分枝少, 失绿,变色,花小,组织坏死 2、缺磷:植株矮化,叶片变成深绿色,灰 暗无光泽,具有紫色素,最后枯萎脱落 3、缺钾:植物叶片长出现棕色斑点,不正 常皱缩,叶缘卷曲,最后焦枯
(1)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
A、腐霉属:孢囊梗丝状、游动孢子囊为线
形、瓣状、球形或椭圆形,游动孢子在泡囊中 形成并释放,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 孢子。大多生活在土壤中或水中,营腐生生活, 引起苗木猝倒病或根腐果腐等症状。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试卷)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和()。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及()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直接从()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上产生的特殊结构——(),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 )和繁衍后代的( );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B.斑点C.萎焉D.畸形( )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 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 )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无法比较( )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B.植物的病征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D.传染性( )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B.适温高湿C.适温低湿D.低温低湿(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 )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B.湿度C.风雨D.光照( )10.________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二、植物病害的种类
? 病原(因):植物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叫病原。
? 根据植物发展的病原本质上看,可分为: ? 1、非侵染性病害:不会传染,环境条件
改善可恢复原状。 ? A、原因:不利的环境因素,如大气、土
壤中的不良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 的反应。
B、导致病害
思考题
? 五、以下病害属于病状或病征的哪一类? ? 1、瓜类花叶病;2、蕃茄黑斑病; ? 3、大白菜软腐病;4、蕃茄青枯病; ? 5、白菜根肿病;6、黄瓜霜霉病; ? 7、月季白粉病;8、辣椒炭疽病; ? 9、莴苣菌核病;10、水稻白叶枯病; ? 11、香石竹疫病;12、稻瘟病。
答案
? 一、生物或非生物的影响。
例子一
例子二
? 植物由于施尿素过多 而萎蔫。是,非侵染 而致。
? 榕树叶片被 吃成孔洞。 不是,虫害, 无病理程序。
? 柑桔凤蝶为 害状。
例子三
例子四
? 菰草受黑粉菌侵染后, 形成肉质肥嫩膨大的 茭白(瓜)。不是, 人们的需要。
例子五
? 韭菜在弱光下栽培成 为幼嫩的韭黄。不是, 人们需要。
例子六
胶状物(坏死); 11、絮状物; 12、坏死。
病理程序的判定
? 凡是病害都有病理程序,如真菌、细菌、 病毒病等;如机械损伤、虫伤、植物的 自然衰老、雕谢等都没有病理程序,故 不称为病害。
? 此外,人们栽培作物是为了满足需要, 有些植物表现异常,但其经济价值更高, 此些“病态”也不看着是植物病害。
? 辣椒叶 形成白 粉;辣 椒白粉 病,是, 真菌而 致。
5、脓胶状物
? 病部产生脓胶状粘液, 干燥后形成胶粘或胶 膜。脓胶状物是细菌 和植物汁液的混合物, 它是细菌病害特有的 病征。如马铃薯环腐 病、番茄青枯病、水 稻白叶枯病等。
2-02第2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侵染性病原)
植原体的基本特性
1.植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病原物。 2. 可以人工培养。
3. 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对
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因无细胞壁。
4. 引致黄化、矮缩、丛枝、小叶等症状。
5. 必须依赖昆虫介体传播。叶蝉和飞虱等刺吸式 口器是主要媒介。
病毒类和植原体病害的防治
以及野生寄主。
C、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根霉属 Rhizopus
菌丝体发达,有分枝,一般无隔膜,有匍匐枝和假根。 孢囊梗 2~3 根丛生于假根的上方。孢子囊球形,孢囊孢子球 形、多角形。常引起种实、球根、鳞茎的霉烂。
孢子囊
孢囊梗
匍匐枝 放大的孢子囊 假根
3-7 接合孢子的形成
(3)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真菌是较高等的真菌。全部陆生, 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少数为单细胞(如酵母 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 囊和子囊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A、闭囊壳 B、子囊壳 C、子囊腔(假囊壳) D、子囊盘
泡囊 孢子囊
②霜霉属 Peronospora
孢囊梗呈二叉状锐角分枝,孢子囊卵形,单生于孢囊 梗顶端。 危害植物叶片,引起霜霉病。 孢囊梗
孢子囊
(2)接合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真菌近600种,水生到陆生。多 数腐生,少数寄生,还有些是昆虫的寄生物或共 生物。 A、营养体是无隔膜的发达的菌丝体或虫菌 体,少数有隔膜。 B、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二、细菌
(一)形态和结构
细菌属原核生物界,单细
胞,有细胞壁,无真正的细胞
核。形状有球状、杆状和螺旋
状。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菌。 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
(三)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特征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试卷)一.填空题1.细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
2.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3.真菌一般具有生长发育的()和繁衍后代的()。
4.菌丝的变态类型,常见的有()、()、()。
5.按照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可把植物的抗性分为()和()两类。
6.病原物的传播可分为()和()两类情况。
7.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
二.单项选择题()1.寄主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病的标志是_____。
A.建立寄生关系B.病原物向寄主体内侵入C.病原物与寄主接触D.寄主出现症状()2.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______。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杂色花瓣。
B.感染黑粉菌的茭白茎基组织肥大。
C.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的侵入而出现根瘤。
D.蔬菜根部由于根结线虫的侵染而出现根结。
()3.主要依靠直接侵入的病原物是______。
A.真菌B.细菌C.病毒D.植原体()4.白粉病属于_______。
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C.病毒病害D.生理病害()5.属于被动传播的是_____。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孢子在水中的移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6.下列现象中,属于病害的是______。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7.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______。
A.变色B.颗粒状物C.粉状物D.脓状物()8.植物病原细菌侵染寄主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
A.高湿B.高温C.低温D.高温、高湿()9.真菌的侵入途径一般是______。
A.直接侵入B.自然孔口侵入C.虫媒传播D.伤口侵入()10.在植物真菌的五个亚门中,具有无隔菌丝的是______。
A.接合菌亚门B.子囊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半知菌亚门三.多项选择题()1.主要依靠直接侵入的病原物是______。
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汇总
绪论教学目的:理解园林植物保护的概念,明确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及园林植物保护在园林绿化方面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内容园林植物保护的概念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重点、难点:重点: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园林植物是指在城镇绿地及风景林中栽植的植物,包括树木和花草。
它们不仅是美化城镇园林风景的主要材料,也是发挥园林绿化功能的主要生物群落,还是防尘、减噪、净化环境的良好材料。
园林植物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优美环境。
然而,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
轻者影响生长,降低观赏性;重者枯萎死亡,造成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
园林植物在城镇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这些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效地发挥其园林功能及绿化效益,病虫害防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弄清病虫种类、进行科学防治是保证城市绿地植物、风景园林植物正常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任务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以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为主要防治对象,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任务就是学习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特征、发生消长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从而在今后的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地采取防治措施,以避免、消除或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水平,保持优美的园林景观,充分发挥城镇园林的生态效益,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涉及许多学科。
例如要正确判断和研究其受病虫危害后的系列变化,则必须首先掌握植物形态和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同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与植物生态环境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其防治措施需要贯穿于栽培和养护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之中。
因此,在研究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时,还必须很好地应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有关专业知识,以及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环境等基础知识。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根底知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掌握病害症状的类型,了解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和症状特点,了解各类病原物的一般形态,掌握真菌、细菌主要种类的特征,掌握侵染性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生开展过程与测报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根本概念一、园林植物病害的涵义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非正常影响,或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导致生理、组织结构、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良,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降低绿化效果与观赏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直接引起病害的因素称为病原,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原,其他因素统称为环境因子。
生物性病原又称为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和螨类〔图2-1〕。
非生物性病原包括温度不宜、湿度失调、营养不良和有毒物质的毒害等。
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
植物病害的发生都具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
植物遭病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后,首先是生理方面发生不正常变化,如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加强,同化作用的降低,酶的活性和碳、氮代谢的改变,以与水分和养分吸收运转的失常等,称为生理病变。
之后是内部组织发生不正常变化,如叶绿体或其他色素体的增减、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增减、维管束的堵塞、细胞壁的加厚,以与细胞和组织的坏死等,称为组织病变。
继生理病变和组织病变之后,外部形态也发生不正常变化,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坏死、腐烂、畸形等,称为形态病变。
往往先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继而造成植物组织形态的改变。
这些病变是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变化过程或称病理程序。
病理变化过程是识别园林植物病害的重要标志。
在侵染性病害中,受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
病原物在寄主体中生活,双方之间既具有亲和性,又具有对抗性,构成一个有机的寄主——病原物体系。
园林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一)病坏害死的型病状类型
猝倒
立枯
ppt课件
5
坏死型
角斑病
穿孔病
ppt课件
6
圆斑病
增生型
丛枝
疮痂
桃缩叶病
ppt课件
肿瘤
7
抑制型
黄化
ppt课件花叶8矮化ppt课件
9
(二)病症的类型
1.霉状物 2.粉状物 3.粒状物 4.脓状物
5.菌核
ppt课件
10
霉状物
ppt课件
22
真菌的生活史图解
ppt课件
23
(三)真菌的主要类群及其所致病害 1.真菌的分类
真菌界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包括五亚门、十八个纲和六十八目。 真菌门各亚门主要特征
亚门
鞭毛菌
接合菌 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营养体
无性繁殖
原生质团或无隔菌丝体无隔 菌丝体
单细胞或有隔菌丝体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4)子囊孔(5)侧丝(6)子囊(7)子囊孢子 3.子囊盘
(1)囊层基(2)囊盘被(3)子囊、侧丝及子囊孢子放大
4.典型的子囊座 5p.双pt课层件壁的子囊
33
与园林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子囊菌有:
1. 外囊菌属
畸形外囊菌引起碧桃缩叶病。
2. 白粉菌属
二孢白粉菌引起瓜叶菊白粉病。
3. 单丝壳属
蔷薇单丝壳菌能引起蔷薇、月季和玫瑰白粉病。
4. 叉丝单囊壳属 樱花白粉病菌引起樱花、樱桃、桃、李等植物白粉病。
5. 布氏白粉菌属 禾布氏白粉菌引起禾本科植物白粉病。
6. 球针壳属 榛球针壳引起八角枫、枫杨、化香树等80多种植物白粉病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一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6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第二节基础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32)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2.植物病害的引起,大多数病原菌属于()。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3.有的植物生长特别快,发生徒长属于()病状。
A.斑点B.畸形C.萎焉D. 腐烂4.植物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裂殖D.增殖5.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
A.变色B.颗粒状物C.粉状物D.脓状物6.叶片呈现浓绿或浅绿相间的称为()。
A.褪绿B.花叶C.黄化D.红叶7.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是()。
A.青霉菌B.赤霉菌C.盘菌类D.霜霉菌8.下列属于病征的是()。
A.变色B.斑点C.畸形D.脓状物·9.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花瓣B.感染黑粉菌芙白茎基组织肥大C 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侵入出现根瘤D.蔬菜根部由于线虫侵染出现根结10.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A.病原B.病原物C.侵染性病害D.非侵染性病害1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是()。
A 坏死B.腐烂C.萎蔫D.畸形12.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裂殖B.增殖C.有性繁殖D.无性繁殖13.下面植物中属于全寄生的是()。
A.桑寄生B.菟丝子C.槲寄生D.玉米14.植物病害的典型萎萎焉病状是植物根部或基部()受病原物侵害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 薄壁组织D. 分泌组织15.全为非浸染性病原的是()。
A、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土壤、营养B、气候因子、有害化学物质、土壤、营养等C、刺吸性害虫、螨类、有害化学物质D 、温度、湿度、真菌、病毒16.镜检病原时,切去小块病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有大量病原物自病组织溢出成烟雾状喷菌现象,即可证实为()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C.病毒病害D. 线虫病害二、填空题(26)1、植物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简称为。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三、病害症状 (一)症状
症状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其中寄主植物本身的不 正常表现称为病状, 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症。 植物发生病害有一定的病理变化的程序。无论是非侵染性的 或侵染性的病害, 先是在受害部位发生一些外部观察不到的 生理活动的变化, 随后受害部位的细胞和组织内部发生变化, 最后发展到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病变。因此, 植物病害表现 的症状, 是植物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的结果。
•5. 畸形 • 是指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 致 使植物整株或局部的形态异常。畸形主要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激素物质或 干扰寄主激素代谢造成的。 全株生长不正常的畸形, 常见的有矮化和矮 缩。矮化是植株各个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地受到抑制, 病株比健株矮小得 多。矮缩则是指植株不成比例地变小, 主要是节间的缩短。如枝条不正 常地增多, 形成成簇枝条的称作丛枝。叶片的畸形也很多,如叶片的变 小和叶缺的深裂等, 但较常见的有叶面高低不平的皱缩, 叶片沿主脉平 行方向向上或向下卷的卷叶, 卷向与主脉大致垂直的缩叶。此外, 植物 的根、茎、叶上可以形成瘤肿, 如细菌侵染形成的根癌、冠瘿, 线虫侵 染造成的根结等。茎和叶脉可形成突起的增生组织, 如耳状的耳突。有 些病害表现花变叶症状, 即构成花的各部分如花瓣等变为绿色的叶片状。 各类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大多能产生畸形症状, 但多数表现畸形症状的病 害是由植物孢子 2.芽孢子 3.粉孢子
4.游动孢子 5.孢囊孢子 6.分生孢子
2、真菌的有性繁殖 指通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殖的方法。产生的孢子统称为有性孢子。 真菌的性细胞叫配子。产生配子的母细胞叫配子囊。 ① 接合子: 由两个同型异性的配子结合而成。 ② 卵孢子: 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 大的叫藏卵器, 小的棍棒形 叫雄器, 通过质配和核配, 在藏卵器中形成孢子。卵孢子壁厚, 色深, 一般埋藏在病组织内, 可以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 ③ 接合孢子: 由两个异性的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接合孢子壁 厚, 坚硬, 有刺。以上3 种孢子, 细胞核结合后, 都在萌发时 进行减数分裂。
6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6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园林艺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或贮藏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成为植物病害。
四要点:1、病原:引起病害的原因,是外因即寄生物和不良环境条件。
2、病程:组织结构和生理异常变化过程。
(机械损伤和虫伤无病理变化过程)3、症状:感病植物外表呈现的不正常现象。
免疫植物虽受病原影响但不显征,即不生病。
4、损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郁金香受病毒侵染而出现杂色花型曾使其价格高于黄金,虽生病却并非病害。
二、病因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又有生物因素,包括外来生物的因素和植物自身的因素;还有环境与生物相互配合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与环境条件的配合,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配合,以及环境、病原物和植物三者的相互作用等等。
概括的说,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按照植物或作物类型有果树病害、蔬菜病害、大田作物病害、牧草病害和森林病害等;按照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按照病害症状表现可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或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按照病原生物类型又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按传播方式和介体来分,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但最客观也最实用的还是按照病因类型来区分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成为侵染性病害;第二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播,因此成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分为:1 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 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3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 由寄生植物侵染引起的寄生植物病害,如菟丝子;5 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二)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包括各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干旱、水涝、日烧、冷冻、营养失调、盐碱等等。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课件
植物病害的分类
总结词
植物病害可以根据病因、症状、传播方式等多种因素 进行分类。
水传
病原通过水流传播,如细菌、 线虫等。
昆虫传
病原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传 播病毒等。
人为传
通过人类活动传播,如带病植 物的引种、农事操作等。
病原的生命周期
寄生型
病原依赖寄主植物获取可在死亡的植物残体上生 存,不依赖活体植物。
周期性
病原的生命周期包括休眠期、 繁殖期和传播期等阶段。
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可以杀死线虫, 从而减轻由线虫引起的病 害。
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利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 防治病害,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
微生物代谢产物防治
天敌昆虫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 而减轻由害虫引起的病害。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抗菌 素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05 植物病害案例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轮作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 菌的数量,从而减轻病害 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抗性 的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 的有效方法。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 理化性质,提高植物的抗 病性。
化学防治
杀菌剂
使用杀菌剂可以杀死或抑 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达 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熏蒸剂
熏蒸剂可以通过释放有毒 气体来杀死病原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病原物的致病性
(1)概念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对寄主植物 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病原物的寄生性并不等 于致病性,通常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 的直接破坏性反而小;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对寄 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反而大。
(2)致病机制 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作用是多方 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 掠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植物生长不 良; ▲ 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等各种酶,直接和间 接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 ▲ 产生多种毒素,毒害和杀死寄主细胞; ▲ 分泌生长激素类物质,干扰寄主的正常生理 功能,使寄主植物畸形发育。
(三)潜育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 时期,称为潜育期。 1.病原物从寄主获得营养的方式 有活体营养寄生型和死体营养寄 生型。 1)死体营养寄生:寄生物先杀死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中 吸取养分,营这种生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死体寄生物。而将兼具寄生与腐 生能力的,称为兼性寄生物或兼性腐生物,前者以营腐生为主,后者以 寄生为主。 2)活体营养寄生:寄生物从活的寄主中获得养分,并不立即杀伤寄 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营这种生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活体寄生物。人们将 只能活体寄生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
抗病性和感病性的消长关系图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植物抗病性的类型 按照寄生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 特异性的相互关系,把植物的抗性分为两类:
(1)垂直抗性 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小种是高抗的 或免疫的,而对其他小种是感病的。具有这种抗性的品种与病原物的小 种之间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所以又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在遗传上, 垂直抗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抗性效能高,表现明显,是当前育种工 作中广泛利用的一种抗性。缺点是易因病原物小种的改变而丧失抗性。 (2)水平抗性 是指寄主品种对病原物的极大多数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 的抗性,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所以, 又称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在遗传上它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一般表现为 中度抗病,但抗性比较稳定,不会因病原物小种的变化而丧失抗病性。 在田间表现为病害发展缓慢,不会流行成灾。
4.植物的抗病机制
(1)避病 避病不是植物本身的抗病性,而是寄主植物由于某一因 素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而减轻发病或不发病。
(2)抗侵入 由于植物的形态特性,表皮组织结构及体表分泌物等, 阻止病原物的侵入或减少病原物的侵入机会,称为抗侵入。
(3)抗扩展 由于植物内在的因素,病原物侵入后,不能在寄主体 内生存或被限制不能扩展的特性,称为抗扩展。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立枯丝核菌、齐整小核菌 和胡萝卜软腐欧氏菌等,可以寄生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植物。
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是更高级的寄生物,它们可以从寄主的自然孔口或直接 穿透寄主的表皮侵入,侵入后在植物细胞间隙蔓延,常常形成特殊的吸取
营养的机构,称为吸器,由吸器来吸取寄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 (如霜霉菌、
(四)发病期
从寄主出现明显症状开始,到病害进一步发展而加重的时期,称 为发病期。
发病期是病原物扩大危害、许多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的时期。 在发病期,同样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适温高湿有利繁殖体产生, 有利于病害流行。 大多数的真菌是在发病后期或在死亡的组织上产生孢子。通常, 有性孢子的产生比无性孢子更迟一些,有时要经过休眠期才成熟。 孢子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 新产生的孢子往往成为病害再侵染的来源。
侵染生长中的寄主 (初次侵染)
侵染 (再次侵染) 繁殖体
发病
种、苗病株上 病原物在 土壤、肥料中 病残体、昆虫上 越冬或越夏
寄主收获或 进入休眠
植物病害侵染循环示意图
传播
病原物越冬越夏 → 初侵染 → 寄主发病,病原物繁殖 再侵染
从孢子囊内释 放的游动孢子
产生油渍 状病斑
春天,卵孢子萌 发产生孢子囊 游动孢子萌发的 芽管从气孔侵入 孢子囊内分化 产生游动孢子 卵孢子从腐烂的叶 组织中释放出来 侵染叶片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4)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 的发生发展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主要有三种相互关系
共生
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 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如豆科植物与其根瘤细菌之间
共栖关系
有关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没 有明显的益、害关系。例如在植物的根围和叶围都有 许多非病原微生物。
存活。
大部分植物病原真 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
繁殖。
腐霉属 \ 丝核属 \ 引起萎 蔫的镰孢霉属
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
然灭菌的作用。
四、病株残体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 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 的时期。
专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存活 一定时期。
三、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 度发病的过程。主要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 染,以及病原物的传播三个环节。 植物病害循环与病原物的生活史区别 病害循环着重从寄主方面考虑; 生活史则从病原物方面考虑。 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 如黑粉菌。
残体越冬或越夏。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有:(1)田间病株;(2)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 料;(3)土壤;(4)病株残体;(5)肥料;(6)传病介体。
病原物 越冬 (越夏)场所
田间病株
种子、苗 木和其他 繁殖材料
土壤 和粪肥
病株残体
昆虫及其 他传病介 体
一、田间病株
田间病株包括:
寄主植物 其他作物 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 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 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 夏。
(二)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开始,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时期 称为侵入期。 1.病原物侵入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 ▲ 真菌侵入寄主的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大 多数真菌是直接侵入。 ▲ 病原细菌只能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 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只能从微伤口或经昆虫口器传入寄主体内。 2.环境条件对侵入的影响 以温度和湿度尤为重要。 ▲ 湿度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最大。 ▲ 温度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白粉面和锈菌)。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因此不能人工培养。
这些病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
这些病原物对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这对它们在活细胞中的生长 繁殖是有利的。但是,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它们也随之停止生育,
迅速死亡。
生化形态特征
死体营养病原物 寄主细胞迅速杀死 产生毒素 不形成特殊的机构 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活体营养病原物
3.相关概念
寄生专化性:指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 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例如,小麦杆锈菌。病原细菌中则 用致病变种。病菌对不同种寄主植物致病性变化,及在同种植物 上形成不同的症状。例如,水稻白叶枯菌、水稻细菌性条斑、 生理小种:是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 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细菌中的专化类群一般称为菌系,病毒中的专化类群称为毒 株或株系。
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提 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得到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
寄生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 1.病原物的寄生性 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 分而生存的能力。 2.类型 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两大类: (1)专性寄生物 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 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 育。 (2)非专性寄生物 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 养基上培养。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 侵染最有效的来源。
三、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病原物以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病株残体 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 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
土壤习居菌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 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
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
野生寄主 转主寄主等。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 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 主上越夏,冬季在窖
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植物和冬
季在保护地植物上传播和危害。
藏的种菜上越冬。
二、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 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 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 侵入 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 殖材料的内部。
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一般从寄主植物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通 过它们所产生的酶或毒素等物质的作用,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然后以死亡的植物组织作为生活基质,再进一步伤害周围的细胞 和组织。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腐生能力一般都较强,它们能在死亡的植物残 体上生存,营腐生生活,因此都能人工培养。
侵染果实
孢子囊通过 风雨传播
雄器 叶片组织内 的卵孢子 果实表面和叶片 背面产生孢子囊
病组织形成藏卵器 并受精形成卵孢子
葡萄霜霉病的病害循环
引自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网站,作者:Gavin Ash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Wagga Wagga,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