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 度发病的过程。主要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 染,以及病原物的传播三个环节。 植物病害循环与病原物的生活史区别 病害循环着重从寄主方面考虑; 生活史则从病原物方面考虑。 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 如黑粉菌。
白粉面和锈菌)。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因此不能人工培养。
பைடு நூலகம்
这些病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
这些病原物对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这对它们在活细胞中的生长 繁殖是有利的。但是,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它们也随之停止生育,
迅速死亡。
生化形态特征
死体营养病原物 寄主细胞迅速杀死 产生毒素 不形成特殊的机构 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活体营养病原物
(二)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开始,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时期 称为侵入期。 1.病原物侵入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 ▲ 真菌侵入寄主的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大 多数真菌是直接侵入。 ▲ 病原细菌只能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 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只能从微伤口或经昆虫口器传入寄主体内。 2.环境条件对侵入的影响 以温度和湿度尤为重要。 ▲ 湿度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最大。 ▲ 温度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
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 侵染最有效的来源。
三、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病原物以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病株残体 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 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
土壤习居菌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 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
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一般从寄主植物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通 过它们所产生的酶或毒素等物质的作用,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然后以死亡的植物组织作为生活基质,再进一步伤害周围的细胞 和组织。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腐生能力一般都较强,它们能在死亡的植物残 体上生存,营腐生生活,因此都能人工培养。
(三)潜育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 时期,称为潜育期。 1.病原物从寄主获得营养的方式 有活体营养寄生型和死体营养寄 生型。 1)死体营养寄生:寄生物先杀死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中 吸取养分,营这种生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死体寄生物。而将兼具寄生与腐 生能力的,称为兼性寄生物或兼性腐生物,前者以营腐生为主,后者以 寄生为主。 2)活体营养寄生:寄生物从活的寄主中获得养分,并不立即杀伤寄 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营这种生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活体寄生物。人们将 只能活体寄生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
抗病性和感病性的消长关系图解
3.植物抗病性的类型 按照寄生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 特异性的相互关系,把植物的抗性分为两类:
(1)垂直抗性 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小种是高抗的 或免疫的,而对其他小种是感病的。具有这种抗性的品种与病原物的小 种之间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所以又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在遗传上, 垂直抗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抗性效能高,表现明显,是当前育种工 作中广泛利用的一种抗性。缺点是易因病原物小种的改变而丧失抗性。 (2)水平抗性 是指寄主品种对病原物的极大多数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 的抗性,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所以, 又称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在遗传上它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一般表现为 中度抗病,但抗性比较稳定,不会因病原物小种的变化而丧失抗病性。 在田间表现为病害发展缓慢,不会流行成灾。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立枯丝核菌、齐整小核菌 和胡萝卜软腐欧氏菌等,可以寄生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植物。
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是更高级的寄生物,它们可以从寄主的自然孔口或直接 穿透寄主的表皮侵入,侵入后在植物细胞间隙蔓延,常常形成特殊的吸取
营养的机构,称为吸器,由吸器来吸取寄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 (如霜霉菌、
二、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就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寄 主植物表现发病的全过程,简称“病程”。病害的侵染过程是一 个连续的过程,一般分为接触期、侵染期、潜育期和发病期等四 个时期。 (一)接触期 是指病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到达寄主,并与寄主建立接 触关系的时期。 接触期病原物处于寄主体外的复杂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因 素的影响,病原物处于比较脆弱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是防止 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
生 态 学 特 征
不迅速杀死 很少或不产生 形成吸器 自然孔口侵入
寄主范围广 能够腐生生活 侵染病残、衰老的组织
寄主范围窄 寄生生活 侵染健康植物的各个生育期
2.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1、局部侵染:有的局限在侵染点附近,形成 局部的或点发性的侵染,称为局部侵染; 2、系统侵染:有的则从侵染点向多个部位蔓 延,甚至扩展到全株,称为系统侵染。
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提 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得到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
寄生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 1.病原物的寄生性 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 分而生存的能力。 2.类型 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两大类: (1)专性寄生物 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 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 育。 (2)非专性寄生物 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 养基上培养。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水稻稻瘟病病害循环
水稻白叶枯病病害循环
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存活方 式和在何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 一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就是下一个生长季节 的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来源。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
长的季节性有关。
越冬和越夏的方式
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 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 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 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 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4)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 的发生发展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主要有三种相互关系
共生
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 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如豆科植物与其根瘤细菌之间
共栖关系
有关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没 有明显的益、害关系。例如在植物的根围和叶围都有 许多非病原微生物。
野生寄主 转主寄主等。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 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 主上越夏,冬季在窖
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植物和冬
季在保护地植物上传播和危害。
藏的种菜上越冬。
二、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 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 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 侵入 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 殖材料的内部。
3.影响潜育期的环境因素 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 一样的,但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10天左右。
潜育期的长短影响因素:
– – – –
寄主种类 发育期 营养条件有关 环境(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重要)
4.潜伏侵染 在潜育期,有的病原物侵入寄主植 物后,由于寄主抗病性或环境条件不适应等,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现症状,这种现 象称为潜伏侵染。
侵染果实
孢子囊通过 风雨传播
雄器 叶片组织内 的卵孢子 果实表面和叶片 背面产生孢子囊
病组织形成藏卵器 并受精形成卵孢子
葡萄霜霉病的病害循环
引自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网站,作者:Gavin Ash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Wagga Wagga,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四)发病期
从寄主出现明显症状开始,到病害进一步发展而加重的时期,称 为发病期。
发病期是病原物扩大危害、许多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的时期。 在发病期,同样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适温高湿有利繁殖体产生, 有利于病害流行。 大多数的真菌是在发病后期或在死亡的组织上产生孢子。通常, 有性孢子的产生比无性孢子更迟一些,有时要经过休眠期才成熟。 孢子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 新产生的孢子往往成为病害再侵染的来源。
残体越冬或越夏。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有:(1)田间病株;(2)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 料;(3)土壤;(4)病株残体;(5)肥料;(6)传病介体。
病原物 越冬 (越夏)场所
田间病株
种子、苗 木和其他 繁殖材料
土壤 和粪肥
病株残体
昆虫及其 他传病介 体
一、田间病株
田间病株包括:
寄主植物 其他作物 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 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 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 夏。
存活。
大部分植物病原真 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
繁殖。
腐霉属 \ 丝核属 \ 引起萎 蔫的镰孢霉属
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
然灭菌的作用。
四、病株残体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 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 的时期。
专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存活 一定时期。
(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概念 植物的抗病性是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 特性。 2.植物抗病性的表现 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 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下列四种表现: (1)免疫 寄主植物完全不发病。 (2)抗病 寄主表现轻微发病,病原物被限制在很小的 范围内,不能扩展,对寄主危害不大。 (3)耐病 寄主植物能够发病,症状也明显,但由于寄 主自身的补偿作用,对寄主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 (4)感病 寄主发病严重,表现典型症状,对产量和质 量影响很大。
侵染生长中的寄主 (初次侵染)
侵染 (再次侵染) 繁殖体
发病
种、苗病株上 病原物在 土壤、肥料中 病残体、昆虫上 越冬或越夏
寄主收获或 进入休眠
植物病害侵染循环示意图
传播
病原物越冬越夏 → 初侵染 → 寄主发病,病原物繁殖 再侵染
从孢子囊内释 放的游动孢子
产生油渍 状病斑
春天,卵孢子萌 发产生孢子囊 游动孢子萌发的 芽管从气孔侵入 孢子囊内分化 产生游动孢子 卵孢子从腐烂的叶 组织中释放出来 侵染叶片
3.相关概念
寄生专化性:指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 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例如,小麦杆锈菌。病原细菌中则 用致病变种。病菌对不同种寄主植物致病性变化,及在同种植物 上形成不同的症状。例如,水稻白叶枯菌、水稻细菌性条斑、 生理小种:是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 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细菌中的专化类群一般称为菌系,病毒中的专化类群称为毒 株或株系。
4.病原物的致病性
(1)概念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对寄主植物 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病原物的寄生性并不等 于致病性,通常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 的直接破坏性反而小;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对寄 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反而大。
(2)致病机制 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作用是多方 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 掠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植物生长不 良; ▲ 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等各种酶,直接和间 接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 ▲ 产生多种毒素,毒害和杀死寄主细胞; ▲ 分泌生长激素类物质,干扰寄主的正常生理 功能,使寄主植物畸形发育。
4.植物的抗病机制
(1)避病 避病不是植物本身的抗病性,而是寄主植物由于某一因 素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而减轻发病或不发病。
(2)抗侵入 由于植物的形态特性,表皮组织结构及体表分泌物等, 阻止病原物的侵入或减少病原物的侵入机会,称为抗侵入。
(3)抗扩展 由于植物内在的因素,病原物侵入后,不能在寄主体 内生存或被限制不能扩展的特性,称为抗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