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赏析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的赏析

中外建筑的赏析
为其他类. 按照杂项类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为以下
四个类别:
1置物类:书箱、衣箱、官皮箱、百宝箱、 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盘、提
盒等;
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 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史记 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 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 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 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 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派
只是一个泛称,不仅 指山西一带还包括 陕西、甘肃、宁夏 及青海部分地区,只 是在这些地区当中 山西一带的建筑风 格较为成熟. 晋派 建筑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山西的城市 建筑,这是狭义上的 晋派建筑; 另一类
是陕北及周边地区 的窑洞建筑,这也是 西北地区分布最广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孔庙、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 庙---中国传统文人及帝王的治国儒学的精神家园 中国特有的世界
京派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
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 而京派建筑里以四合 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 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 区的传统住宅. 北京四 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 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载
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 讲究风水的,从择地、 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 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
时代风格3种
①秦汉风格. ②隋唐风格. ③明清风格.
中国建筑的构造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 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 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 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 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 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 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 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 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 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 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 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 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
木雕屏风是古时建筑物内 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 屏其风也.最早大多放在床 后或床侧,后逐渐由固定的 发展为活动的,式样和助能

国内外建筑赏析

国内外建筑赏析

国内外建筑赏析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文化、历史和艺术的载体。

《中外名建筑赏析》ppt课件

《中外名建筑赏析》ppt课件
• 建筑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生活、 生产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和研究社会生 活,掌握它的社会科学性质,也要求我们放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哲学背景下去理解它。
• 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建筑,每一座就 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各国 各地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现象。
3
•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律铭曾经说: “建筑是一门艺术”。
神庙残墙上的石雕壁画
卡纳克神庙石柱 巨大的石雕公羊阵列
方尖碑
13
第二节 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在 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一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 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希腊建 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 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只能意会于心。这些遗产在文艺复 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 状。
5
第一章 古埃及、希腊及罗马建筑
6
第一节 古埃及建筑
• 古埃及建筑是指古埃及时期在尼罗河一 带所发展出之具有文明影响力且组织结构 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重 要建筑常用石料。为了防热,墙和屋顶做 得很厚,窗洞小而少。古埃及建筑在艺术 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 深刻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 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古埃及 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 要时期:
1914年的卡纳克神庙综合体
11
卢克索神庙(谷歌地图)
二、太阳神庙
• 卡纳克神殿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 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 三部分,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 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 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 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 3.57米。

世界著名建筑赏析

世界著名建筑赏析

世界著名建筑赏析一、引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著名建筑,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二、古希腊建筑(一)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

它采用多立克柱式,柱子粗壮有力,给人以庄重、稳定之感。

其建筑比例协调,展现出古希腊人对和谐与美的追求。

(二)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除了帕特农神庙外,还包括伊瑞克提翁神庙等建筑。

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其独特的女像柱闻名于世,这些女像柱栩栩如生,体现了古希腊高超的雕刻技艺。

三、古罗马建筑(一)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之一。

它的建筑结构复杂,可容纳数万名观众。

椭圆形的设计使得观众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有较好的视野,其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混凝土。

(二)万神殿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其穹顶直径巨大,是古代世界跨度最大的穹顶建筑。

穹顶顶部有一个圆形的天窗,光线透过天窗洒入殿内,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四、中世纪建筑(一)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教堂。

其高耸的尖塔、巨大的玫瑰花窗和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

教堂内部空间宽敞,光线透过彩色玻璃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二)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它的建造历时数百年,其双塔高达157 米,十分壮观。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绘画。

五、文艺复兴建筑(一)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重要标志。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了创新的建筑技术,成功建造了这个巨大的穹顶。

(二)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它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其内部装饰豪华,有许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六、现代建筑(一)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造型独特,犹如一组即将扬帆起航的帆船。

它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形式,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二)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世界知名建筑赏析

世界知名建筑赏析

04 当代建筑
高技派建筑
总结词
高技派建筑以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化生产 方式为特点,强调建筑的机械美和科技 感。
VS
详细描述
高技派建筑通过暴露建筑的结构和设备, 展现出一种未来主义的美学。这种风格的 建筑常常使用金属、玻璃和钢等现代材料 ,以突出其工业化和技术化的特点。高技 派建筑在室内设计中也强调了机械化和自 动化,例如使用高科技的照明和环境控制 系统。
详细描述
古罗马斗兽场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公共娱 乐场所,它见证了罗马文明的辉煌与繁荣。其庞大的规模 和精巧的结构展现了古罗马建筑技术的卓越。
总结词
多功能的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斗兽场不仅用于角斗士与野兽之间的生死搏斗,还用于举 行各种公共和私人的活动,如演讲、音乐会等。这种多功 能的设计理念在当时极为先进。
总结词
神秘的象征意义
详细描述
金字塔不仅是建筑技术的杰作,还承载着古埃及宗教、 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含义。它们被视为永恒的象征,与来 世和再生的观念紧密相连。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
总结词
古希腊建筑的典范
详细描述
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庄重、典雅、和 谐的设计风格,以及完美的比例和构图,都体现了古希腊 人对美的追求和崇尚。
后现代主义建筑
总结词
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和反思,注重建筑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强调多样性和折衷主义。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超越。它强调建筑的文化和历史背 景,注重多样性和折衷主义,将不同的风格和元素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加泰罗 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世界知名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中外建筑艺术赏析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突出轴线对称、主次分明,左右均衡。

讲究虚实对比,层次变化。

园林建筑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园林。

苏州拙政园、留园、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避暑山庄的文昌阁等都是这方面的杰作。

建筑和自然环境结合的最高成就,当首推古希腊的柱廊。

它们全部是由巨大的石块雕凿而成,建筑形式活泼多样,灵活自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雅典卫城、亚历山大城、罗马帝国的角斗场等都是其典型的范例。

西方人把它叫作“石头的交响乐”,我国则称之为“金銮宝殿”。

希腊人重视平面构图的整齐,讲究对称,喜欢用严谨的规律去支配一切,所以他们的建筑物总是显得浑然一体。

中世纪教堂的基本特征是封闭性,由于缺乏组织结构的能力,因此除了作为建筑功能之外,还将它们作为纪念物来设计,充满神秘气氛。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意大利教堂体现了结构的精巧和空间的丰富,许多教堂有回廊环绕,彼此相通,门窗的形式与材料非常丰富。

教堂内部的墙面、柱子及拱顶均用石料砌成,但石料的质感和纹理千变万化,墙面装饰有壁画、雕塑和天花板。

意大利北部的教堂内部一般还附设唱诗班席位。

7、用石块和木料做成各种形状的砌体或构件,构成仿木结构的房屋。

中国木结构建筑以其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使之在建筑领域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土木建筑具有其他国家建筑所没有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使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也对世界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探索传统的建筑艺术是我们保护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我国现存的大量优秀古建筑都是在千百年间经过无数次地震,火灾,风雨的侵蚀,又经过长期的人为维修才能保存下来的。

因此,做好建筑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在延长寿命的同时,提高使用效率,为后人节约更多的资源,是现代建筑师的职责。

我们看到的宫殿、寺庙、城楼等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的,建筑的布局、风格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中外建筑赏析》课件

《中外建筑赏析》课件
兴时期的建筑师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建筑的魅力,并借鉴了其技术和理念,创作出了许多杰出的建筑作品。
古罗马建筑
• 总结词:古罗马建筑以其宏伟和实用性而著称,代表了罗马帝国的权力和繁荣 。
• 详细描述:古罗马建筑以斗兽场、万神庙和罗马浴场为代表,这些建筑不仅规 模宏大,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古罗马建筑师们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 料,如混凝土和拱形结构,以实现其宏伟的构想。
筑群。
外国建筑特点
石结构为主
柱式结构
外国建筑以石结构为主,采用石材作为主 要建筑材料,具有坚固、耐久的特点。
外国建筑采用柱式结构,通过柱子的排列 和组合形成建筑的框架,具有稳定性和装 饰性。
穹顶设计
建筑风格
外国建筑中常见的穹顶设计,尤其是古罗 马时期的建筑,如罗马斗兽场,具有宏伟 、壮观的特点。
外国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文艺复 兴式、巴洛克式等,每种风格都有独特的 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03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故宫
要点一
总结词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 上最大的宫殿群之一。故宫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 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建筑美学。故宫内的建筑群 以大殿为中心,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处 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的居住之地。故宫的建 筑风格典雅富丽,雕刻精美,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 技艺。
代表建筑
建筑意义
中国现代建筑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 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世 界建筑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中心大厦、广 州塔等。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中西方的建筑。

先来说说咱们中国的建筑。

你们想想故宫,那红墙黄瓦,多壮观啊!宫殿一座连着一座,走在里面,感觉自己像穿越回了古代。

屋顶上的那些神兽,一个个都活灵活现的。

还有那雕花的门窗,精美极了,每一个图案都好像在讲一个故事。

再说说苏州的园林,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小小的园子,有假山,有池塘,有亭台楼阁。

走在那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就像是在画里一样。

西方的建筑也很有特点呢。

像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尖尖的屋顶,高大的拱门,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还有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歪歪斜斜的,却一直没倒,多神奇呀!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有一次我去一个古镇玩,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

那寺庙的大门又高又大,我站在下面,感觉自己特别渺小。

走进里面,看到佛像安静地坐在那里,一下子就让人的心平静了下来。

西方的建筑里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有个建筑师为了设计一座独特的教堂,花了好多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困难,最后终于成功了,那座教堂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中西方的建筑都有各自的魅力,都值得咱们去欣赏和了解。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欣赏欣赏中西方的建筑。

咱们中国的建筑,那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说长城,那长长的城墙,蜿蜒在山上,就像一条巨龙。

当年建造长城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还有福建的土楼,圆圆的,像个大碉堡。

里面住了好多人家,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西方的建筑也很了不起。

英国的大本钟,每到整点就会敲响,声音特别响亮。

美国的白宫,白白的房子,庄严又大气。

我记得有一回,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座西方的城堡。

那城堡有高高的塔楼,还有大大的花园。

据说里面曾经住着一位公主,让人充满了幻想。

在中国,有一些古老的村落,房子都是用石头和木头建的,虽然简单,但是很有味道。

西方也有一些小镇,房子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走在街道上,感觉特别浪漫。

中西方的建筑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都很吸引人。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中西方的建筑。

国内外现代著名建筑赏析

国内外现代著名建筑赏析

国内外现代著名建筑赏析现代建筑以其独特的创意、创新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各地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文将带领您赏析国内外现代著名建筑,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

一、国外现代著名建筑赏析1.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是法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

它由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1889年竣工。

埃菲尔铁塔高约33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精湛的施工工艺,使其成为了现代建筑的典范。

2.美国的帝国大厦帝国大厦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一座著名的摩天大楼。

它于1931年竣工,曾是世界第一高楼,保持了近40年的纪录。

帝国大厦以其典雅的装饰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建筑技术,成为了美国现代建筑的代表。

3.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皇家钟楼麦加皇家钟楼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圣城麦加,是世界最高的钟楼。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中的花朵,外观独特,充满现代感。

钟楼高约601米,是现代建筑技术的杰作。

二、国内现代著名建筑赏析1.上海的东方明珠东方明珠位于我国上海市,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于1994年竣工,高约468米,是我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

东方明珠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灯笼”形象,融合了现代建筑风格,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建筑名片。

2.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场位于我国北京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外观呈鸟巢状,寓意着生命的摇篮。

鸟巢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理念,成为了现代建筑的典范。

3.广州的小蛮腰广州塔位于我国广州市,因其独特的造型被誉为“小蛮腰”。

广州塔高约600米,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扭”文化,将现代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了广州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总结:国内外现代著名建筑以其独特的创意、创新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见证。

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篇一: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技艺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技艺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建筑风格中外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西方古代建筑则注重构造和技术的精湛,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通常采用木材或砖石材料,而西方古代建筑则多采用石材或混凝土。

此外,古代西方建筑常常采用拱顶和拱门等结构,而中国古代建筑则注重空间的虚实结合和装饰。

二、室内设计特点中外室内设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装饰和文化内涵,强调空间的韵律和美感,而西方室内设计则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强调设计的细节和精致。

例如,中国古代室内设计中常用的吉祥图案、红木雕刻、丝绸挂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而西方现代室内设计则注重简洁、实用、时尚,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和通透性。

三、技艺中外室内设计的技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中国室内设计的技艺主要体现在雕刻、刺绣、彩画等方面,这些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西方室内设计的技艺则主要体现在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方面,这些技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西方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结语: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和技艺表现。

通过对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赏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点,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二: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将结合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案例,从审美、技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

在中外建筑中,审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审美观念,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和文化底蕴,而西方建筑则强调创新、结构力学和外观设计。

中外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

(芝加哥学派的 代表作)
德国通用电气公 司透平机车间 (柏林),成为 现代建筑的雏形,
里程碑式的建筑
德国波茨坦市爱
因斯坦天文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欧洲现代建 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
关键词:格罗皮乌斯
勒· 柯布西耶 密斯· 德· 凡· 厂
——包豪斯校舍
——萨伏依别墅
雅典卫城山门
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古罗马
——万神庙又叫潘泰 翁,是单一空间、集 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 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 最高代表
罗马大斗兽场.在结构、 功能和形式上三者和谐 统一.是现代体育场建筑 的原型
拜占庭
——拜占庭建筑发展了
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 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 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 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 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 建筑 ,代表圣索菲亚大 教堂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 中心 ——西扎
圣卡多公墓 ——罗西
芝柏文 化中心
—— 皮亚诺
THE END!
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柏林爱乐音乐厅
——悉尼歌剧院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新地域主义 解构主义 新现代主义
古根汉姆博物馆
拉维莱特公园
犹太人博物馆
巴黎大卢浮宫扩建
维特拉消防站
住吉的长屋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埃拉米罗大桥
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 特的州立美术馆扩建 工程
外国建筑欣赏
古埃及
方尖碑
三大金字塔:库夫、哈夫拉、孟卡乌拉
胡夫金字塔
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古西亚
乌尔月神台 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 天体、观测星象而建 的多层塔式建筑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 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 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 “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 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 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 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 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西递村
西递村
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 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头有 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 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 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 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
皇城相府(国家AAAA级
01
景区),皇城相府(又称
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
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
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
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
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
故居。。
皇 城 相 府
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
02
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
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
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
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
“自然山水画”、更是一
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
方古城堡。
宏村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
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

中外民居建筑赏析

中外民居建筑赏析

中外民居建筑赏析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中外的民居建筑。

这民居建筑啊,可老有意思了呢。

先说说咱中国的民居吧。

在中国啊,那不同地方的民居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就说北京的四合院吧,四合院就像是一个大家族紧紧抱在一起的样子。

四面都有房子,中间是个小院子。

我记得我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啊,走进一个四合院,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院子里种着花花草草,还有一棵大树,夏天的时候,大树就像一把大伞一样,把整个院子遮得阴凉阴凉的。

住在四合院里的人啊,大家都互相认识,今天这家做点好吃的,还会给邻居送一点过去呢,可有人情味了。

这四合院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的怀抱,把人们都拢在里面。

再看看南方的徽派建筑。

哇塞,那白墙黑瓦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

徽派建筑的房子啊,高高的马头墙特别引人注目。

我听别人说,这马头墙还有个作用呢,就是防火。

嘿,你说古人是不是特别聪明啊?那些房子挨得挺近的,要是一家着火了,马头墙就能挡住火势,不让它蔓延到别家。

我想啊,这马头墙也许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每家每户的安全。

走在徽派建筑的村落里,就像走进了古代的画里一样,感觉自己都变得文雅起来了呢。

还有福建的土楼,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土楼圆圆的,就像一个大圆圈饼似的。

不过这个“饼”可大得很呢,能住好多好多人。

土楼里面是一圈一圈的房子,一个家族的人都住在里面。

我觉得住在土楼里就像住在一个小城堡里一样,特别有安全感。

大家白天一起干活,晚上围坐在一起聊天,这种感觉真好。

可是呢,也许有人会觉得住在土楼里,大家挨得这么近,会不会没有隐私啊?嗯,这可能也是个问题呢。

不过我想啊,在以前的人看来,家族的团结可能比隐私更重要吧。

说完了中国的民居,咱们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外国的民居。

就说欧洲的那些小房子吧。

在法国的乡村,有好多那种斜顶的小房子,房子的墙壁上还爬满了绿色的藤蔓。

我看到那些房子的时候,就觉得它们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藤蔓后面偷偷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中外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

圣家族大教堂在艾军老师的《土木工程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第一次知道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也有被称为神圣家族教堂或者圣家赎罪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之作。

(圣家族大教堂效果图)地理位置概述圣家族大教堂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

巴塞罗那(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首府,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均设立于此。

同时还是巴赛隆纳省(隶属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省会,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面,濒临地中海,地理座标是(41O23'N,2O11'E)。

人口约160万。

同时巴塞罗那也是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城市,著名的宗教景点有“圣徒之城”----维克(Vic)、圣母玛利亚·贝德拉贝斯修道院、蒙瑟莱特修道院、海之圣玛利亚教堂、波依谷地的罗马式教堂群、贝特雷姆教堂和著名的巴塞罗那大教堂。

除圣家族大教堂之外,巴塞罗那还有7处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它们分别是:1. 文森之家CASA VICENS (1883-1888)2. 桂尔宫PALAU GÜELL (1886 - 1889)3. 桂尔公园PARK GÜELL (1900-1914)4. 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 (1904-1906)5. 米拉之家CASA MILÀLA PEDRERA (1906-1912)6. 加泰隆尼亚音乐厅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 (1905-1908)7. 圣保罗医院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 Pau (1902-1930)作者简介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i Cornet,也译为安东尼·高迪、安东尼奥·高第等。

中外著名建筑赏析

中外著名建筑赏析

中外著名建筑赏析
1、中外著名建筑: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卢浮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玻璃建筑,位于卢浮博物馆的入口,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

这个建筑因为无缝结合了现代与古典建筑风格而广受赞
2、中外著名建筑:陆家嘴金融中心群楼
家嘴金融区上世纪30年代就与拥有“远东华尔街”之誉的外滩隔江相望,已是国家级要素市场,435家中外金融机构,7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5000多家易、投资和中介服务机构,其区域流量经济总量和GDP贡献值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名列第一,证券市场交易额等单项指标已超过香港中环和新加坡中心区,位列全球前三。

被上海人戏称为三大神器的建筑更是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3、中外著名建筑:迪拜帆船酒店
阿拉伯塔酒店因外形酷似船帆,又称迪拜帆船酒店,酒店建在离沙滩岸边280米远的波斯湾内的人工岛上,仅由一条弯曲的道路连接陆地,酒店共有56层,321米高,酒店的顶部设有一个由建筑的边缘伸出的悬臂梁结构的停机坪。

位于阿联酋迪拜海湾,以金碧辉煌、奢华无比著称。

它是世界上最奢华的酒店之一,全部是落地蓝钻玻璃窗,从正侧两面的落地玻璃,能随时俯瞰一望无际的阿拉伯海。

晚上从正对着的
玻璃望出去,还能看到形状完美的帆船倒影。

全世界顶级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只为缔造一座最梦幻的建筑。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中外建筑赏析》是五年制高职建筑相关专业的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美术欣赏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二、参考学时72学时。

三、学分5学分。

四、课程目标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美术活动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科,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

艺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艺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艺术作品。

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种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五、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强调多元化。

以建筑装饰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中外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建筑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各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不同,每种风格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几种中外建筑的风格特点和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古代建筑主要以宫殿、寺庙和居住建筑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故宫和陕西华山。

北京故宫是明清宫殿建筑的典范,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9000多间房屋。

故宫建筑风格规矩庄重,宫墙高大厚重,四周围以护城河,有三进五院的平面布局,朱门绿瓦,形成了独特的宫殿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的色彩和造型都表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给人以庄严肃穆和优美大气的感觉。

陕西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山”。

华山建筑以壮观著称,主要建筑群包括东北院、中央院和南南院,共有120多座建筑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在华山建筑上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它们不仅宏伟壮观,而且融自然山形于建筑之中,达到了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西方现代建筑西方现代建筑是一种追求时尚、前卫、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强调建筑的光、色、形等视觉效果,追求装饰和结构精致、高贵、华丽,同时融合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著名建筑有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和法国卢浮宫。

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一座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

这座建筑的88层高达381米,是1931年完成的,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帝国大厦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了现代建筑的光、色、形的特点,带有明显的艺术装饰性,深受人们欣赏。

卢浮宫(the Louvre)又称法国国家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是一座宗教性建筑,它始建于12世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堡。

在经过数百年的改建和扩展后,卢浮宫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古典风情,同时它还融合了现代艺术的特点,变得时尚、前卫、高妙。

中外建筑在展现文化特点和艺术价值方面,各有千秋,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中外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

时代背景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 。

新材料和新技术: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
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 前途。

初期生铁结构: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代建筑中就已
开始,而大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
被设计成骷髅形和骨 头形状阳台


奇异的屋顶天台
烟囱的形状也是与众不同的,象花蕾一样,娇艳的绽放在美的 室内设计

巴特罗公寓看上去就像一幅抽象派画笔下的风景画,
从中可以读出高迪对自然界各种形状结构的独特诠释。如 壳体、骨架、软骨、熔岩、翅膀及花瓣。公寓的露台像骷
髅头,柱子像一根根骨头,屋顶像布满鳞片的鱼背,烟囱



自C.P.S.百货公司大厦 问世以后,因 采用框架结构而诞生的横向扁平窗被 人们赠以 “芝加哥窗”的美名。 “芝加哥窗”-在柱子之间全开的宽 度大于高度的横向长窗
设计师:路易· 沙利文
(Louis Sullivan,1856-1924)


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 革新的代言人、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加哥学派的中 坚人物。 提出观点: 一、高层建筑造型上的三段法,即将建筑物分成基座、 标准层和出檐阁楼。 二、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 三、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
代表作: 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 圣路易斯的温赖特大厦(1890)、 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楼 迈耶百货公司大厦等。
维也纳分离派会馆
地点:奥地利 时间: 1898 设计师:奥别列兹 建筑材料:混凝土 、钢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赏析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题目名称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学生姓名王跃专业艺术设计学号121131216学院文学院指导老师高婷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文摘要从佛教的传入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其所倡导的精神实质出发,通过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阶段来探讨中国佛教建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思想。

关键词:佛教文化思想建筑发展特点2500多年前,伟大的释尊创立了佛教,从此佛教沿着漠漠黄沙的丝绸之路,于公元前2年向北传入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形成了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佛教根据流行的地区可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南传之小乘佛教。

一.佛教的文化思想中国的古建筑是灿烂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过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佛教建筑反应了宗教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

宗教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绚烂一笔。

中国宗教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宗教,无论流传到哪里,都能与当地民风结合,发展为适于当地的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奔流融汇的结果,不但令原本富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再增内涵,也使得佛教教义在中国人勤劳务实的民风助长下,得到更实质的开展。

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对历代佛寺建筑的研究中一窥端倪。

例如:中国的佛寺由早期摹仿印度及犍陀罗艺术的回廊寺宇建筑,到佛教极盛时期的中国宫室形制,乃至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受中国札制制度影响,它的总体布局不仅显示了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的融合程度,更可由其材质、样式等来考察当时建筑结构及装饰美学的发展情形。

并且,从壁画绘制、塔殿楼阁、弘法讲堂、石质经幢的相继盛行,则能看出每个时代、地域对佛教的需求各有不同,换言之,也就是佛教能因应时代、地域的需求,来发展其“普度众生”的效果。

无论是一草一木,或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出现与消亡都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经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梁思成在《中国的佛教建筑》一文中说道:佛教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建筑,也是也是一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产物。

佛教所追求的是觉悟,由大彻大悟而脱离轮回之苦,最终进入涅槃世界。

“四圣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都是佛教倡导的理念。

二、佛教建筑历史发展阶段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

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寺院在我国分布甚广,从繁华的城市一直到广大的乡村,都建有寺院。

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之间,有的建在山下,有的建在山腰,还有的建在山顶端,这由各寺选择相宜之地来决定。

一个寺院,如果经济收入高,高僧势力大,就会在山间建立大寺。

唐宋以来,禅宗发展很快,禅宗主张“清净无为”,所以禅宗寺院一般都很朴实。

大部分山寺都建在山腰偏上的部位,登入时,需沿着山间溪流逆流曲曲而上。

在山下远观,全寺藏于万树丛中,根本看不到寺院;如果站立在寺院中,远望山下十里风光,则村屋林舍,尽收眼底。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融合器、昌盛期、衰落期。

1.东汉——三国时期:佛教的传入,佛教建筑的萌芽期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建立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沟通了中西方文明,佛教也由此传入中国。

佛教于东汉末年开始在中土流传,三国的乱世时期客观上促进了它的发展和传播。

东汉末年的战乱使关中的经济衰落。

佛教建筑主要分布于洛阳附近且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

秦汉时期统一而强大的帝国建立,促进了汉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也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通。

此时的佛教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其他艺术遗产,如佛塔、石窟、雕刻、壁画等,而且对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发展也带来了深远影响。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造的第一座佛家寺院。

我国佛教宗派繁多,寺庙林立,但都公认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尊其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当时寺院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而设计,直至汉末在徐州兴造的浮屠寺,亦复如此———只是此寺塔的阁楼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殿阁已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式样了。

这种情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极大转变。

“寺”本是汉朝的一种官署的名称,当时皇帝以为天竺高僧驮经的白马命名了中国最早的一个佛教建筑——白马寺。

白马寺寺院的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布局。

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中国佛教建筑的平面布局都带着明显的印度及西域式样。

白马寺的平面布局就说明了中国佛教建筑的雏形是来自西域的。

基本为印度、西域式样佛教建筑。

都沿袭了古雅利安人的曼陀罗宇宙。

这种佛教思想用于建筑的基本形制就是以佛殿为中心,周边布置走道及房间,通常是以圆或者方为基本图形重复出现,数字4和8被重复运用于几何构图规则中。

中心的佛殿或者佛塔是象征着宇宙中心的须弥山。

这种思想在早期的藏传佛教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例如,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江北岸的桑耶寺是把宇宙的中心以及4大洲和8小洲作了分开的平面布置。

这种佛教形制体现了佛教密宗的坛城、曼陀罗等思想。

汉末时期,在徐州兴建的浮屠寺也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建筑,既是以塔为中心的的庭院式布局,这种布局仍然采用的是印度样式。

但是浮屠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此塔的木楼隔式结构与周围的回廊殿阁却逐渐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

这是最早期佛教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初步融合。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授与发展,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在中国处于一个发展中阶段,当时是一个政局动荡、民族文化融合的时期,文化思想的活跃与交汇导致建筑艺术的发展。

佛教、道教的风行促进了各类佛、道建筑风格式样的涌现,大批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开始兴建。

同时,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在继承秦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和西域的艺术元素,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内容,也带来了印度、中亚一代的雕刻艺术,对我国的建筑装饰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使我国的木构架建筑的风格特点更加鲜明,更加成熟,为此后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快速的发展。

“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由此而来。

由于这一时期佛风盛行,因此北方崇佛以石窟造像为主,除了丝绸之路沿线上分布的建筑遗址外,北方以平城到洛阳一带区域佛寺最多;南方四朝均以建康为都,因此佛寺也在这一区域广为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玄学是哲学思想的主流,佛教与玄学合流,在玄学的认同下很快得到张扬并流播天下。

寺庙、宫殿、石窟的建筑与开凿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佛教文化及其建筑思想的发展与繁荣。

这一时期兴建的许多都城宫殿都受到佛教思想与建筑的影响,著名的有北魏都城洛阳和南朝都城建康。

据文献记载,仅北魏洛阳城内外就建寺1200余所;南朝建康亦有庙宇500余处。

北魏洛阳城是在东汉旧址上改造而成的,有宫城与都城,宫城前干道两侧分置衙署、寺院和太社、太庙。

南朝建康城是在东吴建业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内正中偏北为宫殿区,有明确的中轴线。

这些布局手法、建筑风格均为以后各朝都城所效仿。

中国石窟的开凿始于动荡的五胡十六国,并且在北朝时期达到了高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则在吸收印度、西域艺术元素的基础上,木构架建筑风格更加鲜明。

从石窟的形制上看,这一时期的石窟,多为一种中心柱式的洞窟形式。

我国现存著名石窟,如云冈、龙门、天龙山、敦煌等,也都肇始于此时,其建筑与艺术造诣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其中尤以北魏和唐代营造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前后达150多年。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

其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为石窟艺术中所罕见;人物造型风格和文字资料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

此外,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亦很多,这一时期寺庙的主要有两种平面布局。

一是以塔为中心的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

在这种寺庙中,塔的绝对的重要性依旧沿袭了印度及西域的模式。

二是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亦很多。

这一时期“舍宅为寺”的现象促进了佛寺形制的彻底转变。

王公贵族把自己的俯宅捐献出来作为寺院,“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讲堂”,由此出现了以佛殿为主的佛寺类型。

塔式的佛堂不利于佛教徒在寒冷的冬天举行各种仪式,同时也不利于节约建筑材料和时间。

这种佛殿式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多进式院落布局,主要建筑物山门、主殿等都布置在中轴线上。

洛阳的建中寺就是这样的。

而在石窟寺中,初期所凿建的窟内除雕刻佛像以外,还有设置塔柱的,这表明尚未脱离西域与印度佛寺的建筑模式。

就其局部而言,如火焰形拱门、束莲柱、卷涡纹柱头等,都还保留着若干外来的影响;但从其整体来看,如石窟建筑中所表现的外檐柱廊与斗拱以及壁画、雕刻中所反映的廊院式佛寺布局、木梁柱屋架、四阿或九脊屋顶、筒瓦、勾阑等,多属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

这表明此时的佛教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了。

3.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的繁荣发展,佛教建筑的昌盛期。

隋唐时期政治、贸易以及文化的昌盛,将佛教的地位推上了至高点。

隋、唐至两宋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标志是佛教宗派的形成。

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东来佛教已经完成了它的本土化进程,民族化的中国佛教走向成熟。

从盛唐(公元8世纪)开始,中国建筑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风格,创造出空前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宅第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经基本定型,佛教建筑也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建筑类型,在继承前人和借鉴外来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确立了其完整的中国化建筑体系。

主要的佛寺分布于东汉末年的三个区域:东西二京为首的政治文化中心区,江南苏杭一带的经济文化发达区以及剑南成都府为中心的蜀文化区。

然而,佛教建筑在唐玄宗达到顶峰后,“安史之乱”的发生以及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使得佛教建筑被大量的破坏,除了个别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等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保留。

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是在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性化并且有所发展的。

隋唐五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繁盛时期,多数佛教宗派于此时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