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成为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医药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中药及其炮制、中药配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内容。
一、中药学概论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中药由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中药颗粒剂等多种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等制剂对药用价值的影响,十分重要。
中药材的采集、选择、贮存和炮制等关键环节,对最终的中药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炮制是将鲜药材经过加工处理、烘干、熟化等方式使其改善某些药理性质和药效的技术。
中药注射剂是指采用炮制好的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等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等工艺生产的注射剂,是中医药外出诊或急症处理的必备药物。
二、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药研究的基础和保障。
中药饮片、注射剂等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现代药物是有所不同的,其质量控制主要是多个环节联合控制,包括种植区域、采收期、采摘方式、炮制处理、制剂工艺等环节,有较高的手工操作和绿色的特点。
中药的质量标准较为独特,与传统的现代药品不同,中药质量标准更多是标本兼顾、多因素评价、多波段监测等方法。
其评价方法应包括药材本身质量评价、饮片、粉末、注射剂等制剂的质量评价、及药效、毒性与副作用等方面的评价。
同时,中药生产厂家需要建立完整的中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三、针灸学概论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组成。
针灸,是将针具插入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按摩,是利用手法在特定部位施以调理的方法,基于中医四经理论而展开其相应技术。
拔罐,是利用玻璃罐或竹筒口小的玻璃瓶等物贴附于人体表面,通过调整气压的大小及位置,引起局部的充血和括约肌的收缩,特别适用于解除肌肉劳损和疼痛等。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学
甘:能补、能和、能缓 补:补虚 缓急止痛 缓 缓和药性 和 和味 调和药性
25
苦:能泄、能燥 降泄:降泄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泄 通泄:泻下通便 清泄:清热泻火
燥:燥湿
26
酸(涩):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不让它 过分耗散。
咸:能下、能软
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淡:能渗、能利
46
性能 功效
应用
肺 辛温
温和
祛风解表
外感表证
(风寒、风热都适用)
透疹
风疹,麻疹,皮肤瘙痒
肝
止血
出血证
(荆芥炭)
47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48
薄荷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49
薄荷与荆芥异同点
薄荷
荆芥
相 解表,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
同 点
凉
微温
不 疏肝理气
同 点
无
无 止血
气味芳香,不宜久煎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提 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基础。
22
22
第二节 五味
一、五味的含义
本来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 滋味,但在性能中是用于反映 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 如补、泻、散、敛。
辛
咸
五味
甘 淡
苦
酸 涩
23
二、五味的作用特点
辛:能散、能行 散:发散表邪 行:行气、活血
6
三、中药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7
四、中药学的发展
1.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 内容:总论和各论,各论收载了365味药,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概念: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
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 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 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 阴阳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中 医 药 学 概 论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中医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
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
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诊法辩证 预防、治则、康复
先秦两汉时期
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难经》 战国-秦汉,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西汉, 论述了中医理论。
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作者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 贡献有哪些。
2、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举例说明在中
医学领域的应用。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组织器官
第一节
气的概念:
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阴阳的消长
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此盛彼衰,
此增彼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的转化
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物质性
人体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1.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辩证论治: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一定性质的证候,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4.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6.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津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
8.脏腑: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的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9.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0.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11.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14.外感病因:指由外而入,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
1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通称。
16.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7.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只是二者同出一源,故常并称为痰饮。
18.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五志。
19.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是一门研究中医药理论、中药学、中药制剂学、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治疗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最完备、最系统的一种中医药学科。
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等。
其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物质组成的,而五行学说则是描述了宇宙中五种基本物质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理论则是指人体各种物质的运行和代谢过程。
脏腑经络学说则是中医药学关于人体脏器、经络系统的理论。
病因病机则是中医药学关于疾病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辨证论治则是中医药学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它强调因地制宜、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和理论。
中医药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诊断疾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咳嗽等来诊断疾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习惯等来诊断疾病。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中医治疗学是中医药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医养生等。
中医药学认为疾病是由于机体营养失调、气血阻滞、脏腑功能障碍等引起的,通过辨证论治方法,选用草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手段,调节机体阴阳、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学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许多国家都有中医药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在一些慢性病、肿瘤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通过中草药及其他疗法来治疗疾病。
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文将围绕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内容展开,进行相关解析。
第一部分:中医的概念与理论中医作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精津等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组成的。
五行学说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抽象,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精津则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描述。
第二部分: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中草药的种类、性能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草药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包括归经、归五味、归归色等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基本特点和使用规律。
第三部分:经方学经方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古代医籍中的各类方剂。
经方学的学习包括对方剂的组成、功效和配伍规律的理解。
我们需要掌握常用方剂的名称、用途以及其组成的草药,这些都是中医药学学习的必备知识。
第四部分:针灸与推拿理论针灸和推拿是中医药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也是中医独特的特色之一。
针灸学研究的是针刺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推拿学则是通过按摩等手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
了解针灸和推拿理论,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部分,考生需要掌握上述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本考试内容总分15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考生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论述题中,考生需要展开观点,阐述个人见解,并结合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分析。
中医药学概论
绪论1.我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的问世,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标志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确立2.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3.唐代政府于659年颁行了由苏敬等人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系统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5.《本草纲目》,是中国药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该书收载药物1892种。
李时珍被誉为药圣。
6.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1)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2)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证:即证候,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
所谓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对某一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邪正关系所作的病理性概论第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3.“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动不息之义。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土的特性:土爰稼穑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水的特性:水曰润下4.五行的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二章藏象1.脏腑根据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合为“五脏”;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为“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药学概论PDF
中医药学概论主讲教授林仲Page 2 Page 3 绪论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呾中药学癿合称侧重反映中医不中药两者共同发展密丌可分。
中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刼学基础理论呾基本知识癿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刼学癿基本理论各种中药癿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及方刼癿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Page 4 中医癿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亍中国古代癿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癿科学。
它具有独特癿理论体系、丰富癿临床经验呾科学癿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癿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亍自然科学癿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癿人文社会科学癿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癿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癿医学科学。
Page 5 中医学属亍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劢、变化呾发展觃律或本质癿学科。
中医学研究癿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癿生、长、壮、老、已得生命觃律人体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癿发生发展呾防治觃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癿属性。
Page 6 中医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史研究人类社会运劢变化呾发展觃律癿学科。
人丌仅具有自然物质癿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癿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呾疾病癿医学问题。
社会环境癿变更人癿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癿变化对人体癿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
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癿社会科学属性。
Page 7 中医受到古代哲学癿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亍自然、社会呾思维中最一般癿共同觃律癿科学。
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癿发展都离丌开哲学癿作用。
中医学发祥亍中国古代受弼时癿哲学思想癿深刻影响。
中医学在其形成亍发展过程中丌断吸取了弼时癿哲学成就用弼时盙行癿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亍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癿医学理论体系。
Page 8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癿产物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癿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外古代癿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癿形成不发展起过重要癿促迚作用。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02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种类与分类
总结词
中药种类繁多,可根据来源、药用部位、功效等多种因素进 行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来源,中药可分为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根据药用 部位,中药可分为全草、根茎、叶、花、果实等;根据功效 ,中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祛风湿药等。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总结词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是中药应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详细描述
中药的采集要注意时节和药用部位的选择,如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采集,花类 在花朵初开时采集。炮制则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和功效,如炒制可以降低药物 的寒凉性质,蜜炙可以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总结词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反映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详细描述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而功效则是中药针对某种病证或 病理状态的治疗作用。如桂枝具有辛温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 感冒和脘腹冷痛。
中医药学在康复医学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如针灸、推拿、气功等 中医传统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结词: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 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药学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 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 疗效和优势,如中药治疗感冒、 针灸缓解疼痛等。
中医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发挥 了积极作用,如中医养生保健理 念的普及推广对于提高民众健康 素养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05
中医养生与保健
四季养生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春季养生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应注重养肝、生发阳 气。建议多食用温性食 物,如韭菜、葱、姜等 ,以助阳气生发。同时 ,多进行户外活动,舒 展身体,增强免疫力。
中医药学概论学习计划
中医药学概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可以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系统、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认知,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特征和理论体系;2.熟悉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3.深入理解中药学和针灸学的基本原理;4.培养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认知。
二、学习内容1.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征和理论体系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等。
学习中医药学概论,首先要了解其中的基本特征和理论体系,包括中医养生、阴阳五行、经络腧穴、脏腑经络、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原则等。
2. 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医药的起源、发展、流派、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临床应用等。
同时还要了解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中医药学在预防、治疗、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3. 中药学和针灸学的基本原理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包括中药的基本理论、中药的起源、性味归经、药材药用等。
学习中医药学概论还要深入了解中药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中药鉴别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配伍学、中药制剂学等。
而针灸学则是中医药学的另一分支学科,它包括经络穴位、针灸方法、针灸治疗原理等,学习者还要了解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三、学习方法1. 坚持听课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进度,认真听好老师的讲解。
学习者要认真记录课堂内容,对重点知识要及时整理、复习,对难点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2. 多进行讨论在学习过程中,要多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座谈会,特别是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要及时商讨。
3. 多进行实践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多进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参与临床实习、中药房实践等实践环节,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一、中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起源: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巫医、神医等,以及中医药学的发展轨迹。
2.中医药学的思想:阐述中医药学的主要思想,即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理论等。
3.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医药学自古代的黄帝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重要医家、医书等。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阴阳学说:介绍了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关系,解释了阴阳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五行学说:阐述了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互生互克关系,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应用。
3.人体经络学说:讲述了人体经络的形态、分布、功能,以及经络与诊断、治疗的关系。
4.中医病机学说:介绍了中医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等,以及与西医病理学的对比。
三、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方剂学: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汤剂、散剂、丸剂、煎剂等,以及方剂的组成与应用。
3.针灸学:讲述了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针灸的作用机制、穴位选取和刺激技法等。
4.推拿学:介绍了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以及推拿的应用领域。
四、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现状:概述了中医药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医药学的教育、科研、临床应用等。
2.中医药学的国际化:介绍了中医药学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3.中医药学的未来发展:讨论了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市场发展等。
总之,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医药学概论二、课程目标:1.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2.了解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4.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深入学习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医学的渊源和基本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
2.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气血津液理论;-中医病证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剂学。
3.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中医诊断方法和观察技巧;-中医药学研究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方法;-中药鉴定的常用手段和技术。
4.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传播-中医药学在东亚国家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在西方国家的引入和应用;-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践课:24学时五、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分析等方式传授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表、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2.实践教学:-参观实习:安排学生到中医药机构参观实习,了解中医药学的实际应用;-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中医诊断方法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际技能;-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中医药学相关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1.《中医药学概论》;主编:XXX;出版社:XXX参考资料:1.《中医药学发展史》;主编:XXX;出版社:XXX2.《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主编:XXX;出版社:XXX七、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因素;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中医药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实践考核:考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三、津液病辨证 四、气血津液同病辨证 第三节病因辨证 一、外感病因辨证 二、内伤病因辨证 三、其他病因辨证 第四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五节其他辨证方式简介
一、六经辨证 二、卫气营血辨证 三、三焦辨证 【教学要求】 .把握八纲、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阴证、阳证的概念;把握气病、血病、津液病、阴阳病的 辨证及要紧内容;把握脏腑病的辨证要点和辨证的理论依据; .熟悉各类常见证候的辨证要点及其意义。 .了解各种常见证候的典型病症。了解三种外感病辨证方式的大体特点。 第六章中药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的一样知识 一、中药产地与采收 二、中药炮制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药学进展简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要紧内容 三、中药学的要紧内容 四、方剂学及中成药学的要紧内容 第二节中医药学的大体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教学要求】 一、把握中医药学的两大大体特点 二、熟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要紧内容。
3、了解中医药学形成和进展概况。 第二章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熟悉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一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大体内容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大体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藏象学说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二、补阳药
三、补血药
四、补阴药
第十八节收涩药
【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把握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 、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把握解 表药、清热药、泻下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的分类和各类的要紧功效和适应证;把握临床经常使用95种中药 的药性、功效、应用。95种中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白芷、细辛、薄荷、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石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 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 秋气相通应;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呼吸,主一 身之气。有宣发与肃降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 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Page 30
(1)主气、肺主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肺司呼吸,进行 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二是指肺朝百脉, 参与血液循环,有将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的功能,所以中 医书上说肺气有“贯心脉而行呼吸”。如肺气壅阻,则见 呼吸不利、气喘等症;肺气不足,可有体倦无力、气短等 症。
Page 7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外, 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 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 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 作用。
Page 8
中医药发展简史
1、远古时代----中医学的萌芽阶段 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5·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木;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木;
Page 20
Page 21
五脏及其生理功能:心肝脾肺肾
心:主血,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 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 为汗,与夏气相通应;
心的功能: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 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它的 主要作用是主血脉,为人体血液运 行的动力所在。心脏的博动力称为 心气;营养它的血液称为心血。心 又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主。其华 在面,开窍于舌。
Page 37
(1)元气:
元气也称原气或真气,因其由先天之精所化生, 所以称之为元气。它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 基本的一种。元气发源于肾,由先天精化生而来, 但又需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依赖三焦的 通达而分布全身。元气有激发、推动人体各个脏 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 力。所以脏腑功能的强弱与元气的盛衰有密切的 关系。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就健旺, 身体便健康少病;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劳 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
(完整word)中医药学概论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A课程名称:中医药学概论英文名称: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分:2学时:36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中医药学概论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及方剂学的基本理论,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和方剂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
除了系统学习传统中医药知识外,还要结合现代研究手段,研究有关中医药理论、中药及复方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
本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以及中药学、方剂学基础知识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并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解释,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要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重要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特点、主治、重要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某些药物的特殊炮制意义、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气血精津液及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的内容。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常用中药的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 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中药学概念;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理解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中医药发展概况及思维方式。
重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病、证、症的联系与区别;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的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难点: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绪论 1学时一、中医药学史概要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三、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第二节阴阳五行 1学时一、阴阳学说二、五行学说第二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 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功能;脏腑、经络的概念,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中医理论、中草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药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阐述,解释了中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2. 中医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通过观察、听诊、询问、触诊等方式,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情和辨证施治。
3.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中草药学1. 中草药的分类与鉴定:中草药按草本、木本、动物、矿物等分类。
学习中草药的分类和鉴定方法,是学习中草药学的基础。
2. 中草药的性味归经:中草药根据其性味分类,一般包括寒、凉、温、热、平五味,每味又可以归入五脏六腑的经络。
掌握中草药的性味与归经,有助于理解其药性和适应症。
3. 常用中草药的功效与应用:学习常用中草药的功效与应用,包括药物特点、适应症、用法用量等。
了解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方剂学1. 方剂的定义与分类:方剂是将中草药按一定的配伍关系配制而成的药物。
方剂可分为煎剂、丸剂、散剂、蛋剂等多种剂型。
2. 经典方剂与现代方剂:学习经典方剂,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对理解中医经典文献的精华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了解现代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
四、针灸学1.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学习针灸学的历史渊源,了解针灸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于理解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的基本操作:学习针灸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穴位、插入针刺、得气与规法等。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进行针灸治疗的前提。
3. 针灸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针灸治疗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流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1•中药四气五味及中药功效的一般关系含义: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
一般来讲,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温热药多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酸: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作用苦:有泄、燥湿、坚阴的作用。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2.中药配伍的作用及七情:配伍: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配伍的目的:①单味药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②对于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选择有的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
③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
单行:药物的单独应用相须:药物的性能功效相似,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相使:药物的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配伍。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
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3.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净制:1去除非药用部位,利于临床剂量准确巴韩天除木心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防止混药麻黄根茎分离加工切制:1利于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2利于临床调剂制剂加热制:1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杀酶保苷、醒脾开胃)2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马钱子砂烫乌头煮制3缓和或改变药性,扩大临床应用血余煅炭白帆明煅辅料制:1中间传热体,提高疗效砂炒影响药材质地2协同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蜜炙麻黄、姜炙半夏3纠正药物偏性,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麸炒苍术4.炮制对四气五味归经的影响:1.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即“反制” 。
2•增强药物的性味,1制”。
3.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归经的影响:部位趋向醋制入肝经;酒炙引药上行蜜制入脾经;盐炙引药下行盐制入肾经。
5.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5)便于调剂和制剂(6)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7)矫味矫臭,有利于服用(8)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6.酒炙及醋炙的作用酒炙:(1)炙药用黄酒(15〜20%),浸药多用白酒(60〜70%)。
(2) 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臭。
药物经酒制后,引药上行,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效,缓和药性等。
醋炙(米醋 陈醋---4~6% ):(1 ) 醋性温,味酸、苦。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
(2) 具酸性,能使药物中所含有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加溶解度而易煎出,提高疗效,如醋制延胡索等。
7. 清炒法的方法与要求1. 炒黄(包括炒爆):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 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气味,如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酸枣 仁、槐花等。
2. 炒焦: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 焦香气味,如山楂、梔子、槟榔等3. 炒炭: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
“存性”是指炒炭后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
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槐花、菊 花、荆芥、大蓟等。
8. 解表药含义及性能特点【含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1.味辛能发散表邪。
2.入肺经与膀胱二经为主。
3.作用:①发汗② 止咳平喘③透疹④止痛⑤利水消肿。
9.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性味及功效 ,矫味矫 而增加疗麻黄: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荆芥:辛、微温。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紫苏:辛、温。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10.薄荷、牛蒡子、菊花、柴胡、葛根性味及功效薄荷:辛、凉。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牛蒡子:辛、苦、寒。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菊花:辛、甘、苦、微寒。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熄风清热解毒。
柴胡:苦、辛、微寒。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甘、辛、凉。
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11.清热药定义、分类及使用注意定义:以清泄里热、主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五类使用注意:1•辨证施治,合理选药2•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3.禁忌证: 脾胃虚寒及阴虚者需慎用,真寒假热及阴盛格阳者当禁用。
12.石膏、知母、梔子、黄苓、苦参、连翘性味及功效石膏:甘、辛,大寒。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知母:苦、甘,寒。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梔子:苦,寒。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黄苓: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苦参:苦,寒。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连翘:苦、微辛,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为“疮家圣药”1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三药均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病热入营血之高热神昏、发斑发疹,以及火毒诸证如痈肿疮毒、丹毒等。
不同点: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多治斑疹吐衄;板蓝根长于利咽,善治大头瘟、痄腮,咽喉肿痛;大青叶与板蓝根不仅清营血分热邪,又能清解卫分、气分之热,故二药可清退内外表里之热,风热表证、温病初期用之有效;青黛为大青叶的加工品,兼能清泄肝火,治疗肝热生风、小儿惊痫以及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外用治疗湿疹湿疮,难溶于水。
14.泻下药使用注意事项1禁异症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
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忌用。
2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3炮制:生用泻下力强。
制用:泻下缓和,减毒4剂量:偏小5剂型:汤剂泻下作用迅速。
丸剂泻下作用缓慢6 配伍:里实兼表邪,当先解表后攻里,或配解表药里实兼正虚,配补虚药15.大黄、芒硝、番泻叶、火麻仁、甘遂性味及功效大黄:苦,寒。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清泄湿热芒硝:咸、苦,寒。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番泻叶:甘、苦,寒。
泻下通便火麻仁:甘,平。
润肠通便甘遂:苦,寒;有毒。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6.独活、威灵仙、海桐皮、秦艽、五加皮性味及功效独活:辛、微苦,温。
祛风湿,止痛,解表威灵仙:辛、咸,温。
祛风湿,通经络,治骨鲠海桐皮:苦、辛,平。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秦艽:苦、辛,平。
祛除风湿,退黄胆,除虚热。
五加皮:辛、苦。
温。
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17.独活与羌活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祛风湿、止痹痛,发散风寒,治疗风湿痹痛,风寒表证夹湿者。
同中之异:羌活气雄而散,善散肌表之游风,治风寒表证优于独活,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独活性缓,善除在里之伏风,长于治下半身风湿痹痛。
不同点:独活又能治少阴头痛;羌活又善治风寒项背强痛。
18.藿香、佩兰、厚朴、砂仁、白豆蔻性味及功效藿香:辛,微温。
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辛,平。
化湿,解暑厚朴:苦、辛、温。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砂仁:辛,温。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白豆蔻:辛,温。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19.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车前子、海金沙、性味及功效茯苓:甘、淡,平。
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薏苡仁:甘、淡,微寒。
利湿健脾,利湿除痹,清热排脓猪苓:甘、淡,平。
利水渗湿泽泻:甘,寒。
利水渗湿,泻相火车前子:甘,寒。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海金沙:甘,咸,寒。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20.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之比较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赤茯苓:长于渗湿泄热;白茯苓:长于健脾,并能利水、宁心;茯神:菌核的心部,有松根穿过,长于宁心安神。
21.附子等温里药性味及功效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辛、甘,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弓I火归元。
干姜:辛,热。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花椒:辛、温。
温中止痛,又可杀虫止痒。
22.生姜、干姜、炮姜之对比生姜、干姜、炮姜均辛温,具有温中散寒作用。
然生姜为姜之鲜品入药,性微温,长于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为“呕家圣药”。
干姜为姜之干品,辛热性燥,长于温中散寒,助阳、回阳,偏治里寒证,主治脾胃寒证、亡阳证及寒饮喘咳等。
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苦涩温,无辛散功能,长于温经止血,温脾止泻,用于虚寒性出血。
故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
”23.陈皮等理气药性味及功效陈皮:辛、苦、温。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辛、苦、温。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辛、苦、微寒。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檀香:辛、温。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川楝子:苦,寒;有小毒。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荔枝核:甘、微苦,温。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24.山楂等消食药性味及功效山楂:酸、甘、微温。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麦芽:甘,平。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神曲:甘、辛,温。
消食和胃莱菔子:辛、甘,平。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甘,平。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25.消食药之比较一、共性:消食化积,开胃和中,治饮食积滞证二、个性:山楂:为消油腻肉食积滞要药,兼行气散淤治淤血证、泻痢、疝痛等。
曲:尤宜酒食积滞,助金石、贝壳类药消化麦芽:尤宜米、面、薯、芋等食积,兼回乳消胀,用于断奶,乳房胀痛谷芽:尤宜米、面、薯、芋等食积,消食不伤胃气莱菔子:尤宜食积腹胀,兼降气化痰,治咳嗽痰多,胸闷食少等鸡内金:消食力较强,消各种食积,兼涩精止遗,通淋化石26.血瘀症临床表现(1)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2)痛有定处。
(3)体内或体表有病理性肿块或外伤性血肿。
(4)体内出血反复不止,夹有黯紫色血块或大便漆黑。
(5)口唇、皮肤粘膜青紫、皮下瘀斑。
27.川芎等活血化瘀性味功效川芎:辛、温。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辛、苦,温。
活血、行气、止痛郁金:辛、苦,寒。
活血行气止痛,清心热,利胆退黄,凉血丹参:辛、苦,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