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及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亲本类型。
如上例中亲本组合为AaBbCC×AabbCc,则①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亲本基因型=1-(AaBbCC+AabbCc)=1- × × + × × = = 。②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1-亲本表现型=1-(A_B_C_+A_bbC_)=1- =1- = 。
(三)比值问题——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逆推型)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
2.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子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后作业题
1.1962年英国格拉斯医院Griet在非近交的小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且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小鼠,称为裸小鼠,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纯合型雌裸小鼠nu/nu受孕率低,乳腺发育不良、且有食仔的习惯。将淋巴细胞脑膜炎性脉络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卷毛与白毛B.豌豆的红花与桃的白花
C.人的身高与体重D.玉米种子的黄粒与白粒
5.调查某豌豆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性状占50%,其余均为乙性状。若分别取足够多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3、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比较
纯合子
杂合子
特点
①不含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A. B. C. D.
3、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1-mn-(1-m)(1-n)或m(1-n)+n(1-m)
7
患病概率
m(1-n)+n(1-m)+mn或1-(1-m)(1-n)
8
不患病概率
(1-m)(1-n)
(五)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当堂练习题
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10.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
-
-
+
-
1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12.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Hale Waihona Puke Baidu活力相同。(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
1.实质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适用条件
①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细胞学基础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如右图所示)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
9.指导杂交育种
(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具有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可具杂种优势但每年都要育种。
实验鉴定
测交
纯合子×隐性类型
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的表现型
杂合子×隐性类型
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自交
纯合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花粉鉴定方法
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
5.(1)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2)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
3.基本题型分类讲解
(一)种类问题
1.配子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BbCCDd
↓↓↓↓
2×2×1×2=8种
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分析:先拆分为①Aa×Aa、②Bb×bb、③CC×Cc,分别求出Aa、bb、Cc的概率依次为 、 、 ,则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应为 × × = 。按前面①、②、③分别求出A_、bb、C_的概率依次为 、 、1,则子代表现型为A_bbC_的概率应为 × ×1= 。
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概率
2.最能反应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3.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儿,现又生了个儿子,则他为O型血的几率是()
A.1/8B.1/4C.1/3D.1/2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
C.显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显现出来的性状
D.隐性性状是指在杂合子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6.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6.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7.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F1
8.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二)概率问题
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概率
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①产生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产生表现型为A_bbC_的概率。
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注意三点
(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
(3)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
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4)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适用于进行有性
生殖的生物。基因重新组合会产生极其多样基
(四)利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概率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m
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
2
患乙病的概率n
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m-m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n-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A.裸小鼠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B.将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这说明裸小鼠淋巴细胞正常,细胞免疫也正常
C.生产上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型雌鼠交配(♂nu/nu×♀nu/+)可获1/2纯合型子代
D.将分泌生长激素的鼠垂体肿瘤细胞培养后接种至裸小鼠体内,会引起被接种的裸小鼠出现持续体重增加
A.甲性状相对于乙性状为隐性
正常规律举例:
(1)9∶3∶3∶1⇒(3∶1)(3∶1)⇒(Aa×Aa)(Bb×Bb);(2)1∶1∶1∶1⇒(1∶1)(1∶1)⇒(Aa×aa)×(Bb×bb);
(3)3∶3∶1∶1⇒(3∶1)(1∶1)⇒(Aa×Aa)×(Bb×bb)或(Bb×Bb)×(Aa×aa);
(4)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规律:子代纯合子的出现概率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后各对基因出现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
子代杂合子的概率=1-子代纯合子概率。
如上例中亲本组合AaBbCC×AabbCc,则
①子代中纯合子概率:拆分 组合 × × = 。
②子代中杂合子概率:1- = 。
3.已知双亲类型,求子代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
A. B. C. D.
4.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C.50% D.64%
5.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是遗传物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现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有2×1×2=4种表现型。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汇总
1、基因分离定律与假说
巧记“假说—演绎过程”: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右图表示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由图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
A和a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
因型的后代,这也是现在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具
有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5)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及相关结论
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F1(YyRr)
两对相对性状同时考虑(运用乘法原理进行数学运算如下):
再组合
优点:化繁为简,可操作性强。
原理:每对等位基因(或相对性状)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且互为独立事件。
如上例中亲本组合为AaBbCC×AabbCc,则①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亲本基因型=1-(AaBbCC+AabbCc)=1- × × + × × = = 。②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1-亲本表现型=1-(A_B_C_+A_bbC_)=1- =1- = 。
(三)比值问题——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逆推型)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
2.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子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后作业题
1.1962年英国格拉斯医院Griet在非近交的小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且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小鼠,称为裸小鼠,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纯合型雌裸小鼠nu/nu受孕率低,乳腺发育不良、且有食仔的习惯。将淋巴细胞脑膜炎性脉络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卷毛与白毛B.豌豆的红花与桃的白花
C.人的身高与体重D.玉米种子的黄粒与白粒
5.调查某豌豆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性状占50%,其余均为乙性状。若分别取足够多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3、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比较
纯合子
杂合子
特点
①不含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A. B. C. D.
3、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1-mn-(1-m)(1-n)或m(1-n)+n(1-m)
7
患病概率
m(1-n)+n(1-m)+mn或1-(1-m)(1-n)
8
不患病概率
(1-m)(1-n)
(五)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当堂练习题
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10.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
-
-
+
-
1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12.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Hale Waihona Puke Baidu活力相同。(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
1.实质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适用条件
①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细胞学基础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如右图所示)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
9.指导杂交育种
(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具有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可具杂种优势但每年都要育种。
实验鉴定
测交
纯合子×隐性类型
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的表现型
杂合子×隐性类型
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自交
纯合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花粉鉴定方法
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
5.(1)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2)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
3.基本题型分类讲解
(一)种类问题
1.配子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BbCCDd
↓↓↓↓
2×2×1×2=8种
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分析:先拆分为①Aa×Aa、②Bb×bb、③CC×Cc,分别求出Aa、bb、Cc的概率依次为 、 、 ,则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应为 × × = 。按前面①、②、③分别求出A_、bb、C_的概率依次为 、 、1,则子代表现型为A_bbC_的概率应为 × ×1= 。
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概率
2.最能反应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3.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儿,现又生了个儿子,则他为O型血的几率是()
A.1/8B.1/4C.1/3D.1/2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
C.显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显现出来的性状
D.隐性性状是指在杂合子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6.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6.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7.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F1
8.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二)概率问题
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概率
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①产生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产生表现型为A_bbC_的概率。
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注意三点
(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
(3)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
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4)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适用于进行有性
生殖的生物。基因重新组合会产生极其多样基
(四)利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概率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m
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
2
患乙病的概率n
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m-m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n-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A.裸小鼠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B.将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这说明裸小鼠淋巴细胞正常,细胞免疫也正常
C.生产上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型雌鼠交配(♂nu/nu×♀nu/+)可获1/2纯合型子代
D.将分泌生长激素的鼠垂体肿瘤细胞培养后接种至裸小鼠体内,会引起被接种的裸小鼠出现持续体重增加
A.甲性状相对于乙性状为隐性
正常规律举例:
(1)9∶3∶3∶1⇒(3∶1)(3∶1)⇒(Aa×Aa)(Bb×Bb);(2)1∶1∶1∶1⇒(1∶1)(1∶1)⇒(Aa×aa)×(Bb×bb);
(3)3∶3∶1∶1⇒(3∶1)(1∶1)⇒(Aa×Aa)×(Bb×bb)或(Bb×Bb)×(Aa×aa);
(4)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规律:子代纯合子的出现概率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后各对基因出现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
子代杂合子的概率=1-子代纯合子概率。
如上例中亲本组合AaBbCC×AabbCc,则
①子代中纯合子概率:拆分 组合 × × = 。
②子代中杂合子概率:1- = 。
3.已知双亲类型,求子代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
A. B. C. D.
4.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C.50% D.64%
5.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是遗传物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现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有2×1×2=4种表现型。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汇总
1、基因分离定律与假说
巧记“假说—演绎过程”: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右图表示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由图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
A和a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
因型的后代,这也是现在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具
有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5)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及相关结论
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F1(YyRr)
两对相对性状同时考虑(运用乘法原理进行数学运算如下):
再组合
优点:化繁为简,可操作性强。
原理:每对等位基因(或相对性状)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且互为独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