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火烧云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新人教版)(精选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新人教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09f5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f.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新人教版)(精选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导入课题1、齐读课题;2、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三、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
出示多音字。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请用“——”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给人一种动态变化之美。
5、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晚饭过后;乘凉)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小结: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笑盈盈”)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7、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火烧云在不断发生变化。
8、小组合作探究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请在3至6自然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小组内齐读,然后说说你读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火烧云教案5篇
![火烧云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c939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9.png)
火烧云教案5篇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掌控1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火烧云的特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
过程与方法:1.领悟的表达方法,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在朗读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改变的表达方式。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赞美自然景象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外形改变的。
【教学难点】体会和想象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的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景色的漂亮,体会人们快乐的心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火烧云图。
2.你从多媒体课件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火烧云)3.什么是火烧云呢?火烧云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闻名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吧。
4.出示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同学评价朗读状况。
2.在小组内汇报沟通预习状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主要有“檀”(前鼻音),“盈、彤”(后鼻音),“揉”(翘舌音)。
(2)同学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4.课件出示“我会写”。
需要胡子绚烂骑马分秒凶狠接着寺庙威猛冷静(1)同学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老师提示书写“必”“威”“武”。
(3)同学写字。
设计意图:同学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老师指导同学书写生字,引导同学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老师范读课文,同学留意生字的读音。
2024年火烧云教案(精选
![2024年火烧云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b3a47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f.png)
2024年火烧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火烧云》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火烧云形成原理及观察方法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火烧云形成原理的理解,观察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教师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 精讲细读(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火烧云的形态特点。
(2)学习课文第二段,探讨火烧云形成原理。
(3)学习课文第三段,掌握观察方法。
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火烧云2. 主要内容:火烧云特点:形态多样、色彩丰富火烧云形成原理:大气光学现象观察方法:远处观察、多角度观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火烧云的文字。
2. 答案:(1)略(2)例:火烧云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天空中尽情地挥洒着画笔,时而描绘出金色的凤凰,时而勾勒出五彩斑斓的锦鲤,让人陶醉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之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注重学生观察、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bc9f2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6.png)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火烧云》。
学生能够理解《火烧云》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文中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并理解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运用。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并表达课文中的抽象情感和深层含义。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将感悟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火烧云,他们对火烧云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尝试理解其含义。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速度。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生字新词的意义和用法。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句子,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中的深层含义。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体验文中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布置相关练习题,如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2a3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4.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火烧云的特点,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火烧云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展示火烧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
感受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陶冶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观察火烧云的特点,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教学难点:火烧云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
课文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词,用动作、图片等形式展示其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火烧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火烧云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6.情境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火烧云的变化过程。
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火烧云特点的理解。
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火烧云,用文字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对火烧云的理解。
3.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火烧云特点及形成原因的掌握程度。
2.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火烧云》教案(精选
![《火烧云》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13090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4.png)
《火烧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火烧云》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四段,重点分析火烧云的形成、特点及观赏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火烧云的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难点:理解火烧云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出本课课题《火烧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第一至四段,讲解火烧云的形成、特点及观赏价值。
(2)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特点。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给予评价。
5.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讲解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6.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导改进。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火烧云的特点和观察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火烧云》2. 板书内容:(1)火烧云的形成(2)火烧云的特点(3)火烧云的观赏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第四段。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火烧云的短文。
2. 答案:(1)见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b98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a.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的神奇。
1.3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景物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3.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
1.2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景物的顺序和方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火烧云变化多端的奥秘。
2.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火烧云吗?火烧云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段讲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学习观察方法4.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的图片,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火烧云的?5.学习修辞手法5.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7.课后作业7.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火烧云的短文。
7.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4.课后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火烧云的特点、观察方法和修辞手法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性。
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看到了哪些颜色和形状的火烧云?它们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教学难点补充:“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火烧云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其实,火烧云的变化与大气中的水汽、温度等因素有关。
《火烧云》优秀教案15篇
![《火烧云》优秀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7af63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4.png)
《火烧云》优秀教案15篇《火烧云》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节。
2、学会生字4个,词义6个,并积累词语。
3、初步学会在认真观测的基础上开展想象,描写景物。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具有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初步学会在认真观测的基础上开展想象写景的方法。
难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教学预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文,了解大致内容,给文分段。
2、学习第一段,初步理解通过其他事物来写霞光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令人神往,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或日落时天涯涌现的红霞吗?今日我们一起观赏这漂亮的自然景观吗?板题:火烧云二、听课文录音1、听录音,听准字音,并划出什么是火烧云〔这一句话〕2、沟通:天空的云从西边一贯烧到东边,红彤彤的,似乎天空着了火。
理解“烧”3、齐读。
三、轻声读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径直描写了火烧云的改变?并给文章分段?2、沟通分段状况:时间顺次:一、〔1—2〕: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二、〔3—6〕:火烧云颜色和外形的改变。
三、〔7〕:火烧云下去时的状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这段主要描写什么?2、这段写没有径直写霞光?通过哪些事物来写霞光?用“——”划出有关事物?用“—————”划出前后改变的词。
3、沟通板书:霞光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老头儿——金胡子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4、齐读第1节读到这你有没有疑难?5、争论:为什么要通过小孩、老头儿、狗、鸡等描写霞光不径直描写霞光?6、小组汇报结果:更精确、细致表达火烧云霞光的颜色,描写了火烧云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
这种衬托的方法我们值得学习下齐读体会。
7、齐读体会五、作业:1、字词抄3遍。
2、读熟课文。
《火烧云》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异,激发同学喜爱自然、观测自然的爱好。
《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793a9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c.png)
《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火烧云的图片和动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教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学课文(一)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试试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
(允许同桌或小组讨论。
)(二)检查、反馈、交流1.通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指名中下生读一读)根据朗读情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檀"读tán,不读tái;"寿"读shòu,不读sòu;"彤"读tóng,但“红彤彤”是读第一声。
2.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
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或要提醒同学们的,请你把它写到黑板上来。
3.同学们学得不错,想不想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呀?(播放课文录音)4.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精选1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88a2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5.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精选17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
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2个特点。
3、学会六个生字:积累十一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简单介绍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介一下萧红。
(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变化极多(3-6)下去了(7)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1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第一段第2节)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至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②“烧”的意思和作用?(“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373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b.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火烧云的特点及变化过程。
3.学习作者对火烧云的描绘方法,培养想象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火烧云的特点及变化过程。
3.作者的描绘方法。
三、教学难点1.火烧云的特点及变化过程的把握。
2.课文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角色。
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汇报自读课文的感受。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火烧云的特点及变化过程。
4.分析课文表达方法(1)分析火烧云的描绘方法。
(2)学习作者如何通过观察、想象描绘火烧云。
(3)仿写练习。
5.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火烧云的理由。
(2)分享火烧云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受。
6.课堂小结(2)回顾作者的表达方法。
(3)强调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五、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火烧云的画册。
2.仿写课文,用日记记录一次观察火烧云的经历。
3.向家长分享火烧云的美,传递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2.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们对火烧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教师:同学们,当我们朗读课文时,你们注意到了什么特别的词语或者句子吗?学生1:我注意到“红彤彤的云”这个词语很形象。
学生2:我觉得“变化多端”这个词用得很好,描述了火烧云的特点。
教师:很好,大家观察得很细致。
请同学们试着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这段描述火烧云的句子,看看能否传达出火烧云的美。
《火烧云》教案3篇
![《火烧云》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f76b9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8.png)
《火烧云》教案3篇《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早晨与傍晚的天空。
有时,天空的云朵色彩缤纷,很美丽,那就是朝霞与晚霞,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霞、彩霞。
有些云彩红得像火烧一样,所以人们把它们叫做火烧云。
播放火烧云媒体资源,让学生获得关于火烧云的感性认识。
人教课标版四上:《火烧云》教案请学生介绍火烧云形成的原理,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
(可参考媒体资源《火烧云形成的原理》)(提示: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而成,当太阳光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时,会受到大气层中空气的分子阻拦,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滴也会使它们散射开来,使它们的光减弱。
这七色光的波长各不一样,波长短的,比如紫色、蓝色光很容易被减弱;波长长的,比如红色、橙色光不容易散射。
中午,空气层较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其中,蓝色光反射得最多,所以呈现蓝色。
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空气层厚,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受到散射,减弱得很厉害,不能穿过空气层。
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因此,天空呈现红色。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人教课标版四上:《火烧云》教案(2)(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668c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b.png)
四年级《火烧云》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色时的心情。
2、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活动难点: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质疑导入。
学生活动:1、说说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
2、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二、自主学习第三段,体会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自然段,思考(1)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2)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生汇报。
3、从哪看出颜色变化多呢?4、从哪看出颜色变化快呢?5、有感情朗读。
6、天空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啊!你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呢?教师活动: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2、板书:又多又快3、指导理解颜色变化多。
4、指导理解颜色变化快。
(用四个“一会儿”说话)5、指导读出火烧云的变化又多又快。
三、合作探究四至六段,体会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问题(1)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又又)(2)火烧云变成了哪些形状?请用“·”标出来。
2、学生汇报。
3、小组合作学习(1)马、狗、狮子刚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2)它们是怎样变化的?(3)它们又是如何消失的?4、小组代表汇报。
5、有感情朗读。
6、找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词语。
火烧云教案(优秀4篇)
![火烧云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127d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4.png)
火烧云教案(优秀4篇)火烧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基本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出示投影片,让大家看一看。
二、熟悉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1)、划出生词。
(2)读通句子,不熟的地方多读两边。
(3)思考:火烧云指的是什么样的云?2、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
(2)抢读课文,看谁读的最好,鼓励学生读好课文。
(3)说说思考题及自己读出的知识,互相交流,提高对课文的认识。
3、在此基础上再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作业:1、两字一词。
2、弄懂字、词义。
第二课时一、检查朗读情况,强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总结文章写了火烧云的那些知识。
读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如: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课文“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呢?全班分成三组,一组研究一部分内容。
下面分组讨论。
内容少的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讨论。
各组要求:(一)、一组讨论火烧云上来了这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2、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3、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4、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二)、二组讨论火烧云变化着这部分课文。
看不懂的问题问老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e59f983d049649b6658ae.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火烧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篇三【学习目的】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妙事物的思想感情。
⑵积攒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习题谈话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
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柔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画,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板书课习题,读习题)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⑴自由朗诵,凭仗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⑵读后反应:a、指名分节朗诵。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画了哪些巧妙的美景?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汇总,理清文章思路。
老师汇总: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
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⑴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⑵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引导学生在浏览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⑷⑸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分明到含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⑶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欢之情。
⑷熟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五、布置作业。
火烧云教案范文九篇
![火烧云教案范文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82d6e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c.png)
火烧云教案范文九篇火烧云教案范文九篇火烧云教案篇1 一、教学要求:1、细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美。
2、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根底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能仿说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开展想象,练习说话。
三、教具准备:1、投影片4张〔火烧云像马、像狗、像狮子〕2、表现火烧云色彩的纸片〔7张〕四、教学过程:〔一〕交代本课时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火烧云上来时美丽的霞光。
这节课我们将欣赏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变化多姿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1、略读课文36自然段,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哪两方面的变化?〔板书:颜色、形状〕2、细读第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2〕交流:A、4个一会儿说明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B、红彤彤、金灿灿说明颜色变化多〔3〕指导朗读〔4〕再读表示色彩的词语,找出构造特点,并仿写红彤彤:葡萄灰:半紫半黄:3、细读4、5、6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试着让学生说说眼前的景象〔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考虑:这三个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一样和不同之处?〔3〕指名答复:一样之处:先写出现,再写它的样子,最后写它的变化〔4〕引读课文〔5〕说说不同之处,再读课文〔6〕仿说一段话小组讨论准备指名上台说导入:火烧云是如此美丽,可是时间不早了,它要下去了,人们会是怎样的心情〔三〕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理解:恍恍惚惚的意思,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完成作业本上第5题〔2〕〕〔四〕齐读二、三两段,并质疑。
火烧云教案篇2 《火烧云》原文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似是天空着了火。
《火烧云》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火烧云》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2936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6.png)
《火烧云》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 形象生动, 语言优美。
教学中, 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 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火烧云》人教版四班级语文教案, 供大家参考。
《火烧云》人教版四班级语文教案1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 日出或日落时;天空常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提纲, 交待学习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 勾划字词,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仔细读课文, 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 我们采纳自学的方法, 按自学提纲的要求, 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听配乐朗读录音,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课文, 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1.指读课文。
(正音)2.按提纲沟通:①什么是火烧云?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4-7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读了课文, 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
(可随意谈, 如条理、写法等等)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交待学习方法任务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这节课我们采纳小组讨论、全班汇报沟通的形式继续深化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2.逐段阅读, 看看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二、指名读全文, 回忆课文内容1.指名读文,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474b7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c.png)
一、导入
1.邀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夜晚天空中的美丽景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烧云吗?谁能描述一下火烧云的特点?
3.总结:火烧云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犹如天空中的彩霞,绚丽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烧云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美丽景象的。
3.教学资料归档:将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学生作品等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作为教学研究的资料。
十七、教学创新
1.科技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AR/VR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火烧云的美丽景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2.跨学科教学:与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创作火烧云主题的音乐作品或绘画作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围绕火烧云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假设,进行科学探究和创作。
十九、教学风险评估
1.学生安全:在进行户外观察等活动时,确保学生的安全,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应急预案。
2.教学资源不足: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可能不足,教师应提前做好资源准备和替代方案,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学生个体差异: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支持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
十四、教学评估与反馈
1.定期评估: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单元测试成绩。
2.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学生成长手册等方式,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表现。
3.小组讨论:准备小组讨论指南,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关注火烧云的特点和描绘方法。
2024年《火烧云》教案(精选
![2024年《火烧云》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81892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5.png)
2024年《火烧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火烧云》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成因、特点及变化过程;学习生字、新词,并掌握“ABB”式词语和带有颜色的词语;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火烧云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云彩吗?它叫什么名字?”2.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段,了解火烧云的成因。
(2)学习第二段,分析火烧云的特点。
(3)学习第三段,体会火烧云的变化过程。
4. 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指导,强调易错字音和字形。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ABB”式词语和带有颜色的词语造句。
(1)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七、板书设计1. 课题:《火烧云》2. 板书内容:(1)火烧云的成因(2)火烧云的特点(3)火烧云的变化过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ABB”式词语和带有颜色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略(2)略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对火烧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时,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必备】《火烧云》教案
![【必备】《火烧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164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9.png)
【必备】《火烧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火烧云》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及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熟读成诵,提高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及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烧云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出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及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自然的心得,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火烧云》2. 内容:a. 生字词b. 火烧云的形态变化c. 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d. 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课文,录音至班级群。
c.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火烧云的画。
2. 答案:a. 见生字词卡片。
b. 见班级群。
c. 开放性答案,以学生实际完成情况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1《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
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
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
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
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
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在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是写火烧云变化快、开头多,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
接头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让他们想想哪些词句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
最后让学生自学第六自然段。
4.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色的热爱。
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品赏,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形状之美。
通过落实说、写训练,使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1.先引导学生读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着说。
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形状美的认识更加深刻。
2.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把曾看见过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
《火烧云》教学设计郑小郑春燕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
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
(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变化极多(3-6)下去了(7)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第一段第2节)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②“烧”的意思和作用?(“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2)出示:“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二)大组交流: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
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10.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集体朗读4-6节。
11.试着背诵4-6节。
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
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可是——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
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
无限循环,变化万千。
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九、布置作业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2.背诵4-7节3.完成练习册。
板书: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白百合色……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火烧云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变化(多):马狗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形状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想象霞光映照下人及动物的色彩,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惊喜的语气。
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出现课文描写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及变化情况。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想想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其它颜色和形状。
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火烧云的多姿多彩、变化迅速的特点,扩展学生思维。
朗读时才能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表现出这一特点。
最后应注意学生读出对火烧云景色的留恋之情。
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运用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如火烧云的静态和动态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火烧云的特点(颜色多、变化快),进而启发学生仿写。
火烧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3、边读边想像火烧云变化的情境,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从4—7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下来。
5、体会火烧云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像,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火烧云》一课。
1、火烧云是什么意思?用朝霞、晚霞、彩霞进行引导。
也可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 )3、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4、师出示图片课件。
(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5、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板书:出现——变化——消失二、教学新知(一)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课件文字指名回答,想象当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