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建模流程

合集下载

怎样自己开发一款软件开发软件的基本流程

怎样自己开发一款软件开发软件的基本流程

怎样自己开发一款软件开发软件的基本流程自己开发一款软件开发软件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的功能和特性。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这份文档将包含软件的功能列表、使用案例、系统架构等。

2.设计设计阶段是确定软件的整体架构,包括组件、模块和数据结构的设计。

你可以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来绘制系统的概念模型和流程图。

设计过程还包括界面设计,你可以使用图形设计软件来创建用户界面的原型以帮助客户可视化软件的外观和交互方式。

3.编码在编码阶段,你将根据设计文档开始编写代码。

选择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来编写代码,例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

在编码过程中,你需要遵循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测试测试阶段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步骤。

你需要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你可以使用测试框架和工具来自动化测试过程,例如JUnit、Selenium等。

5.发布发布阶段是将软件交付给用户的过程。

在发布之前,你需要进行部署和配置,确保软件可以在用户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你还可以创建安装程序、用户手册和帮助文档,以便用户能够顺利安装和使用你的软件。

6.维护维护阶段是软件开发的最后一步,它包括解决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更新和改进。

你可以使用错误跟踪系统来记录和处理用户反馈,例如Bugzilla、JIRA等。

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你需要不断与客户和用户进行沟通和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你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自己开发一款软件开发软件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

软件工程设计具体流程

软件工程设计具体流程

软件工程设计具体流程
软件工程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的目标是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规格说明书,设计出满足需求的软件系统架构和详细设计。

具体流程如下:
1. 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

3. 详细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模块设计、算法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

4. 编码实现:根据详细设计文档,编写代码实现软件系统。

5. 测试验证: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

6. 运维维护:对软件系统进行运维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软件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模块化、层次化、可读性、可维护性等。

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技术,如UML 建模、面向对象编程、设计模式等,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软件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不同的项目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流程是相似的。

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

● 03
第3章 需求建模技术
需求建模概述
需求建模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需求 进行建模,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定义系统需求。需求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捕获用户需求,确保软件开 发过程中不会遗漏任何重要需求。同时,需求建模还 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沟通和协作,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用例建模
用例是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用 例建模,可以清晰地定义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与 系统之间的交互。用例图可以直观地展示系统 的功能和不同用户角色之间的交互关系。用例 描述则详细描述了每个用例的具体行为和步骤。
意度。
需求变更频繁
导致开发过程混乱
需求不明确
影响产品质量
沟通不畅
导致需求误解
面临的挑战
可能的改进方向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
迭代开发 持续集成 快速反馈
加强需求管理
建立需求数据库 制定明确需求文档 实施变更控制
提高沟通效率
定期沟通会议 使用协同工具 建立需求反馈渠道
展望未来
未来在软件工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需求 分析带来更多可能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提升需求 建模的精度,需求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将提高团队效 率。
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软件工程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混沌时期 到逐渐建立起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软件工程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 02
第二章 需求分析基础
需求分析概述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 涉及定义、识别和规范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保开发团队在项目开始 阶段清晰了解客户的需求,明确目标和方向。 需要对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确保最终的

游戏的建模过程步骤是什么

游戏的建模过程步骤是什么

游戏的建模过程步骤是什么随着游戏行业的不断发展,游戏的建模过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游戏建模是指将游戏中的角色、场景、道具等物体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以便在游戏中进行渲染和呈现。

游戏建模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游戏建模的过程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确定建模需求。

在进行游戏建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建模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游戏的风格、场景、角色等。

根据游戏的需求,确定建模的具体内容和风格,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建模的方向和内容。

2. 收集参考资料。

在确定建模需求之后,需要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

这包括游戏场景的照片、角色的概念图、道具的设计图等。

通过收集参考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建模的需求,提高建模的质量和效率。

3. 设计概念。

在收集参考资料之后,需要进行概念设计。

这包括对建模的内容进行初步的设计和规划,确定建模的整体风格和布局。

在设计概念阶段,可以进行草图和简单的模型设计,以便更好地理解建模的需求和方向。

4. 创建基础模型。

在确定建模需求和设计概念之后,需要开始创建基础模型。

这包括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和雕刻,包括角色、场景、道具等。

在创建基础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型的细节和比例,以确保模型的真实性和逼真度。

5. 添加细节和纹理。

创建基础模型之后,需要添加细节和纹理。

这包括对模型进行细节的雕刻和修饰,以及添加纹理和材质。

通过添加细节和纹理,可以使模型更加逼真和生动,提高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沉浸感。

6. 进行动画和绑定。

在添加细节和纹理之后,需要对角色进行动画和绑定。

这包括对角色进行骨骼绑定和动画制作,以便在游戏中进行动态的表现和呈现。

通过进行动画和绑定,可以使角色更加生动和灵活,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7. 进行渲染和优化。

最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渲染和优化。

这包括对模型进行光照和渲染,以及对模型进行优化和修正。

通过进行渲染和优化,可以使模型更加逼真和流畅,提高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性能表现。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应如何实施。
2020/3/7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教研室
15
①数据模型 描述对象系统的本质属性及其关系。常用的建模工具有 实体-联系图等。 ②功能模型 描述对象系统所能实现的所有功能。而不考虑每个功能 实现的次序。常用的建模工具有数据流图、IDEF0等。 ③行为模型 描述对象系统为实现某项功能而发生的动态行为。常用 的建模工具有控制流图、状态转换图等。
2020/3/7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教研室
24
X
1
3
2
1.1 1.3 1.2
2.2
2.1
2.3
3.2
3.1
3.3
图3-3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图
2020/3/7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教研室
25
结构化分析的过程如下 1.建立当前系统(现在工作方式)的概念模型。系统的 概念模型就是现实环境的忠实写照,可用系统流程图来表 示。这样的表达与当前系统完全对应,用户容易理解。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概念模型, 抽象出其本质的因素,排除次要因素,获得用数据流图 DFD 图等描述的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 逻辑上的差别,从而进一步明确目标系统“做什么”,建 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修改后的数据流图DFD 图等)。 4.建立人机交互接口和其他必要的模型,确定各种方案 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选择其中 一种方案,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分析模型的结构如图3-4所示。
Y
用户和设计者是否满意
N
运行原型
是否放弃
Y
N
把原型作为 把原型作为应 应用系统 用系统开发的

需求建模方法

需求建模方法

需求建模方法
需求建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捕捉到用户需求,为开发提供指导。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建模涉及到对需求的描述、分析、规范和管理等方面,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有序、标准化的方法。

需求建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项目组成员等进行互动,获取相关需求信息。

2. 需求分析:对需求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并与系统设计进行协调。

3. 需求规范:将需求转化为规范化的文档或模型,以便于开发人员理解和实现。

4. 需求管理:对需求进行跟踪、变更和评审,保证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在需求建模过程中,需求建模者需要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梳理,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根据需求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建模方法,如用例建模、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等等。

总之,需求建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为软件开发提供准确、完整的需求描述,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 1 -。

软件需求工程

软件需求工程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从需求收集、分析和规划到需求验证和确认的全过程。

作为软件工程的核心阶段之一,软件需求工程直接影响着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软件需求工程的概念、流程和方法,以及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软件需求工程的概念软件需求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和定义,以明确软件功能、性能、用户界面等方面的要求,并将其规范化和文档化的过程。

它是软件工程的前期工作,旨在确保软件项目的成功与用户需求的一致性。

软件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和需求验证。

需求收集是通过与用户、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和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调研,获取相关需求信息。

需求分析是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筛选和抽象,以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性。

需求规格说明是将需求信息进行形式化描述和文档化,为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需求验证是通过与用户和开发团队的沟通和确认,确保需求规格的准确和完整。

二、软件需求工程的流程软件需求工程的流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需求识别、需求分析、需求规格、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

1. 需求识别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与用户、业务专家等进行沟通交流,明确软件开发的目标和范围,识别出相关需求和约束条件。

2. 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软件工程师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识别出需求的优先级和复杂性,规划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解和优化策略。

3. 需求规格阶段:需求规格阶段是将需求进行形式化描述和文档化的过程。

软件工程师使用UML、数据流图等工具,以及规格文档进行需求描述和建模,明确功能模块、界面设计和数据结构等。

4. 需求验证阶段:需求验证是通过与用户和开发团队的沟通和确认,确保需求规格的准确和完整。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需求评审、原型演示和用户反馈等活动,以验证需求是否满足用户期望。

5. 需求管理阶段: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需求的追踪和控制,确保软件开发的目标和需求的一致性。

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

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

需求⼯程-软件建模与分析1 问题分析的主要步骤(五步)?(1) 在问题定义上达成共识;(2) 理解根本原因,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3) 确定相关⼈员和⽤户;(4) 定义解决⽅案的界限;(5) 确定加在解决⽅案上的约束。

2 鱼⾻图主要⽤于定性分析,帕累托图主要⽤于定量分析。

3 鱼⾻图、帕累托图构建的主要步骤?鱼⾻图A 选择问题⾸先选择⼀个具体的问题或者结果。

在选择问题时,要保证问题是专门的、定义严谨的、范围相对较⼩的(对于⼤范围的问题往往需要考虑将其分解成相对较⼩的问题),并且保证参与⼈员切实理解要分析的内容。

对问题定义产⽣出来的问题⼀般都应该进⾏⼀次独⽴的鱼⾻图分析。

B 头脑风暴就导致问题的可能原因进⾏头脑风暴。

将⼤家提出的意见记录下来,确认后贴到鱼⾻图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原因和解决⽅案混为⼀谈。

在确定原因的分类前先进⾏头脑风暴(⼀个⼈提,⼤家批),不然思考问题的范围就会受到限制。

⽀持者需要引导和⿎励参与者参与其中。

C 确定问题类型对头脑风暴的结果进⾏整理,确定出主要的原因类型。

⼀般来说,划分出来的问题不要少于2类,不要超过6类(经验数值,仅供参考)。

经常使⽤的类型有:⼈、设备、材料、环境、⽅法、过程等。

将这些类型补充到鱼⾻图上。

D 分配原因将头脑风暴中得出的潜在原因放在鱼⾻图上,并且确保每⼀项原因都归于适当的类别中。

如果原因看起来可以放在多个类别中,就表⽰是多重原因造成的问题。

但如果多次出现多重原因,可能就以为着分类存在问题。

该阶段将形成最终的鱼⾻图E 分析根本原因对鱼⾻图中罗列出来的所有潜在原因进⾏分析。

分析出造成某⼀结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出核⼼所在。

⽅法如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公开讨论来分享看法和经验;寻找重复的原因,或者与特定类有关的原因的数量;使⽤检查表收集资料、制造流程图或者进⾏⽤户调查,通过帕累托分析法测试各种原因的相对强度;投票(真理多数情况下掌握在多数⼈⼿⾥)帕累托图在通过使⽤鱼⾻图完成问题原因的定性描述后。

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

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

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三维建模是指用计算机软件将三维物体建立起来的过程,它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游戏、影视制作等领域中非常常见的技术之一、下面将以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为主线,介绍三维建模的过程。

1.确定建模需求:在进行三维建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建模的目的和需求,确定要建模的物体是什么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建模者更好地准备和组织建模过程。

2.收集参考资料:在开始建模之前,收集和整理好与建模物体相关的参考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是现实中的照片、草图、设计图纸等,也可以是互联网上的图像、模型等。

通过收集和研究这些参考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建模物体的特征和细节,有助于提高建模的准确性和真实感。

3.设计建模方案:在进行三维建模之前,需要先进行建模方案的设计。

这包括确定建模的软件和工具、选择合适的建模技术和方法、设计建模的流程和步骤等。

根据建模物体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建模技术,如多边形建模、曲面建模、体素建模等,选用相应的建模软件和工具。

4.建立基础模型:建立基础模型是三维建模的第一步,即用简单的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来勾勒出整体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调整和组合这些基础模型,逐渐搭建起完整的建模物体的基本形态。

5.细化调整模型:在建立基础模型之后,需要进行细化和调整,对模型进行各种细节的修饰和雕琢,使其更加逼真和精细。

这包括对模型的纹理、材质、颜色、光照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6.添加细节和特征:根据建模的需求,可以在模型上添加各种细节和特征,如花纹、纹理、褶皱、凹凸等。

这可以通过各种建模技术和工具来实现,如科维什、布尔运算、插件等。

通过添加细节和特征,可以增加模型的真实感和艺术性。

7.优化模型拓扑结构: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注重模型的拓扑结构,确保它能够在渲染和动画等处理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变形效果。

可以使用拓扑优化的工具和方法来简化和优化模型的结构,如合并顶点、消除不必要的面、调整边界和边角等。

简述建筑建模的一般流程

简述建筑建模的一般流程

简述建筑建模的一般流程
建筑建模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建筑物的三维数字模型,是现代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般来说,建筑建模的流程如下:
1. 收集项目资料
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纸等,以及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

2. 选择建模软件
常用的建筑建模软件有Revit、ArchiCAD、SketchUp等,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

3. 创建地形和场地
根据地形数据或测绘资料,建立项目所在的三维地形和场地模型。

4. 建模建筑主体
按照平面图、立面图等图纸,逐层建模建筑的墙体、柱子、梁、楼板等主体结构。

5. 添加建筑装修
添加门窗、楼梯、栏杆、吊顶、地板等装修构件。

6. 添加家具和设备
根据需要,放置家具、灯具、管线等设备模型。

7. 添加材质和渲染
为模型赋予真实的材质,调整光线、阴影等参数,进行渲染输出效果图。

8. 检查和修改
检查模型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

9. 输出和应用
将完成的模型导出为所需格式,用于设计演示、施工模拟、工期规划等应用。

以上是建筑建模的一般流程,实际操作中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和具体需求可能会有所调整。

建模过程中需要与设计师、施工方等相关人员密切沟通协作。

软件需求分析和建模

软件需求分析和建模
理解问题:确定业务需求、需求冲突、说明有歧 义和不可测试的需求
易变问题:分清需求稳定部分和易变部分
收集活动: 识别真正的客户/用户 正确理解客户的需求
耐心听取客户意见和思考
尽量使用符合客户语言习惯的表达
25/150
2.3 分析和精化
开发一个精确的技术模型,用以说明软件的功能、 特征和约束。
精化是一个分析建模动作,由一系列建模和求精 任务构成
2.1.2 扩展流程:......
31/150
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是比用户需求更详细的需求描述,是系 统实现的基本依据
系统需求描述可能包括许多不同的模型,如对象 模型和数据流模型
32/150
软件需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3/150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原则
从现实中分离功能,即描述要“做什么”而不是 “怎样实现”
用户交流不够 需求规约质量差 低效的需求分析
有拓展性的系统设计,才会给 系统更大的扩展空间,从而在 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更从 容的修改。
13/150需求分析的Fra bibliotek要性需求的重要性: 需求是产品的根源,需求工作的优劣对产品影响最大。 是系统开发的基础,质量和成败的关键 国内软件业的痼疾:人们并不清楚究竟该做什么,但却一 直忙碌不停地开发。
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
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
1
主要问题
什么是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分析有哪些过程? 如何启动分析过程? 什么是面向数据的建模? 什么是面向数据流的建模? 什么是非形式化建模、半形式化建模和形式化建模? 什么是统一建模语言(UML)? 什么是用例建模? 什么是领域模型?
2/150
软件需求分析过程
软件需求规格(SRS,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是需求分析任务的最终“产品”, 它是客户、管理者、分析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维护工程师交流的标准和依据。

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建模

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建模

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建模软件工程是指运用系统化、规范化和可量化的方法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

在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中,软件设计与建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软件设计的概念、软件设计过程、软件设计原则以及软件建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软件设计的概念软件设计是指确定软件的结构、功能和行为的过程。

在软件设计阶段,软件工程师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通过分析、设计和评审等工作,确定软件的整体框架和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

软件设计旨在将需求转化为可以实现的软件系统。

它是连接需求分析和软件实现的桥梁,对于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

二、软件设计的过程软件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需求分析:在软件设计开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通过与客户的讨论和沟通,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问题。

2.概要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块划分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概要设计,可以确立软件系统的整体框架。

3.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完成后,进行详细设计工作。

详细设计主要包括模块的详细设计、算法的设计和数据结构的设计等。

通过详细设计,可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规范。

4.评审与修改: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评审与修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评审,可以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修改和优化。

评审过程中,可以邀请其他开发人员或专家进行参与,以提高设计质量。

5.设计文档编写: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编写相应的设计文档,将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以及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进行记录和总结。

设计文档包括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等。

三、软件设计的原则在进行软件设计时,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1.单一职责原则(SRP):一个模块或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单一的功能,只负责完成一个任务。

这样可以提高模块的内聚性,减少模块之间的耦合性。

grasshopper 建模流程

grasshopper 建模流程

grasshopper 建模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深入理解Grasshopper建模流程:一个参数化设计工具的探索Grasshopper,作为Rhino 3D建模软件的一个强大插件,以其独特的参数化设计能力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数字制造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如何实现对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与建模

如何实现对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与建模

序代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并且代码还能回溯需求的过程
(2)为什么要建模
通过建模可以更好地帮助开发人员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同时也能够表达我们所渴望的系统结构和行为、展示和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最终达到风险控制之目的。
通过建模可以实现把复杂的系统简单化
(3)面向对象的建模与结构化模型设计方法的不同 传统的结构化模型的设计所建立的模型不能反应源代 码,与程序设计脱节。 模型与代码几乎没什么关系。
二、域模型
1、什么是"问题域"和"域建模" (1)问题域
如金融、财务等
现实世界中系统所要解决问题的领域为“问题域”
(2)域建模---对问题域中的各个问题进行建模
我们设计一个系统,总是希望它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总 是映射到现实问题和概念。 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的过程就是域建模(这个域,指 的就是问题域)。
(1)ATM系统自动售票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2)ATM系统自动售票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3)找出名词短语------域模型 (4)发现出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4、建模实例二:某一网站域模型的建立例
(1)用户所罗列出的一些需求 (2)需求分析 (3)找出名词短语------域模型 (4)发现出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5、建模实例三 下面给出"铁路呼叫中心"项目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 的需求,从而获得"问题域"中的相关的类;
(1)呼叫中心项目的功能性需求 (2)呼叫中心项目的非功能性的需求 (3)找出名词短语------域模型 (4)发现出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4、动态建模及设计要点 (1)UML的动态建模机制
主要的UML图
包括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等; 动态建模描述了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这些行为是用从静 态视图中抽取的瞬间值的变化来描述的。

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

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

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义,以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它是软件开发的关键阶段之一,决定了软件系统的最终形态和质量。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的定义、过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需求分析的定义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将抽象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明确的软件系统需求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在开发过程中做到系统的可理解性、完整性、可追踪性和一致性。

二、需求分析的过程需求分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的面对面交流、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用户需求的信息和数据。

2. 需求分析:将从用户那里获取到的需求信息进行细化和分解,找出用户的主要需求和优先级。

3. 需求建模:使用合适的建模工具,将需求进行抽象和形式化的描述,如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4. 需求验证:通过与用户的反复确认和沟通,确保所建模的需求与用户期望一致。

5. 需求管理:对需求进行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跟踪和管理需求的变更和演化。

三、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1. 面谈法:通过与用户的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2. 观察法:对用户的工作环境进行观察,了解用户的实际操作和需求。

3.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收集用户的需求数据和信息。

4. 需求建模法:使用建模工具,如用例图、活动图等,对需求进行形式化描述和分析。

5. 原型开发法:通过迅速开发出一个初步的系统原型,让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系统的功能和界面设计,并及时调整和修改。

四、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软件质量:只有充分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开发出符合用户期望的高质量软件。

2. 减少开发成本:需求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和纠正需求中的不一致和冲突,避免后期的需求变更和重复开发,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软件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建模

软件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建模

软件⼯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建模
1.⽤例:
2.场景:
答题:此时⾃动分别计分并⽣成排⾏榜
遇到分数⼀样的:同成绩同排名
3.前置条件:
知识竞赛的题库是哪个范围?——暂定
抢答规则是什么?——在规定时间抢答即可
计分规则是什么?——⼀题答对记三分,跳过不扣分单⼈答题时:答错⼀题扣⼀分两组竞赛式答题时:答错⼀题扣两分
答案规则?——暂定,与题库变化⽽变化
4.流程:
正常:⽣成竞赛题,登录账号,开始答题,答题完毕背景⾳乐1都仅在计时时响起,⽣成分数,同时登录账号都结束答题的时候⽣成成绩排名,反馈给主办⽅
异常:
同时登录⼈数太多后,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

题库选择乱序,成绩⽆法⽐较。

5.后置条件:
多⼈pk时在多进⾏⼏轮且更换备⽤题库(设置3个不交叉题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需求建模流程
需求分析师在需求调研分析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分析方法,但对各种建模方法没有
体系化的认识,经常讲概念混淆。

本文从常用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着手,对各种建模方法进行梳理,帮助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1 建模概述
1.1 什么是建模?
建模就是采用表格化、图形化、公式化的方式,将系统的构成及其构成间的关系呈现
给人们的一种技术方法。

可能是因为软件本身的不可见,使得软件的建模也显得抽象,但
在平常生活中,建模随处可见,比如盖房子,需要画图纸,画图纸就是建模的过程,而图
纸就是建模产出的模型。

在楼盘预售时,房子都还没建好,地产商会先做个缩小版的原型
出来,甚至做个样板房让顾客有直观的感受,这个也是建模。

当房子卖出去了,屋主需要
装修了,找装修公司设计,设计师根据屋主需要设计一套图纸,甚至细到水电的走线,这
些也是建模。

因此将开发软件比作盖房子,其建模过程就相当于绘制图纸的过程。

可以说对软件系统进行建模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按照实际情况或按我们需求的样式对系
统进行可视化;提供一种详细说明系统的结构或行为的方法;给出一个知道系统构造的模板;对我们所作出的决策进行文档化。

1.2 建模演变历程
软件建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主要经过了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软件开发主要解决的是科学计算问题,Fortran语言是
其代表。

其建模关键点是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第二阶段:结构化分析方法
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将解决一些与数据处理相关的问题,例如计费等。

COBOL、C语言是其代表。

其建模关键点有两方面,一是确定有哪些数据,格式是什么,如何存储,主要通过E/R模型表达;二是确定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主要通过DFD(数据流图)表达。

第三阶段: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出现于20世纪80~90年代,信息系统覆盖了更多业务过程,数据不再是唯一的视角,事(业务流程)、人的视角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入更多这方面的建模工具。

目前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仍广泛应用。

2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是将待解决的问题看做一个系统,从而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抽象、分解、模块化)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基于功能分解
设计系统结构,通过不断把复杂的处理逐层分解来简化问题,其最核心思想是自顶向下的
分解。

●数据字典是模型的核心,是关于数据的信息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
元素定义的集合。

对于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加以定义,使得每个图形
元素的名字都有确切的解释。

●实体关系图(ER图):描述数据对象间的关系,用于数据建模。

●数据流图(DFD图):描述了数据流在系统中流动的过程,以及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用于功能建模。

●状态迁移图(STD图):描述了对外部事件的响应方式,表示了系统的各种行为模式(称为状态)以及在状态间进行变迁的方式,用于行为建模。

可见,结构化分析方法包含3层建模,数据建模、功能建模以及行为建模。

2.1 数据建模——ER图
数据模型是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所建立的一个概念性的模型,
也称为概念模型,因此数据建模也称为概念建模。

概念性模型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

它描述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也反映了
用户的现实环境。

数据建模的目标是为了明确下列与数据处理相关的特定问题:
●系统处理哪些主要的数据对象?
●每个数据对象的组成如何?
●哪些属性描述了这些数据对象?
●这些数据对象当前位于何处?
●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数据对象和变换它们的处理之间有哪些关系?
数据模型常用ER图表示,ER图也称实体关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用矩形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用椭
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用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
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
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另外,对于设计方面的数据建模包括概念建模、逻辑建模和物理建模,而需求分析中
的数据建模相当于设计中第一阶段的概念建模。

由于是设计方面的建模方法,这里不再说明,详细信息可网上查找“详解数据建模的三个阶段”。

2.2 功能建模——DFD图
当数据或信息“流”过信息系统时将会被系统的功能所处理、加工活变换,再将处理
或变换后的数据从系统中输出,DFD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

而功能建模正是通过DFD图将
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绘制出来的过程。

DFD图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

通常用箭头标志数据流,用圆或椭圆表示加工,用双杠表示数据存储,用方框表示外部实体,即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DFD图示例如下图所示。

2.3 行为建模——STD图
STD图(State Transition Diagram)用于描述系统或对象的状态,以及导致系统或对象状态发生改变的事件,从而描述系统的行为。

它指明了作为特定事件的结果(状态),在状态中包含可能执行的行为。

STD图中,用圆圈表示可得到的系统状态,用箭头表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迁移,在箭头上要写上导致迁移的信号或事件的名称。

3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从内部结构上模拟客观世界 ,其基本思想认为对象是对现实世界客观实体的描述 ,均由其属性和相关操作组成 ,是系统描述的基本单位。

面向对象方法更强调运用人类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经常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原则 ,例如抽象、分类、继承、聚合、封装等 ,这使得软件开发者能更有效地思考问题 ,并以其他人也能看得懂的方式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

面向对象方法包括面向对象需求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面向对象
编程(OOP)。

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主要经过3个建模过程,包括结构建模、行为建模和功能建模,3中建模均采用统一建模语言 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根据UML2.0标准,一共定义了13种不同的图,其功能各有不同,而OOA主要使
用到其中的5种,分别是类图、活动图、用例图、构件图和部署图。

3.1 结构建模
结构建模也叫领域建模或概念建模,是对业务或系统的某个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的状态
进行系统化描述,一般使用结构型的UML图进行结构建模。

结构建模所表示的内容一般
是静态的,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如用类图表示业务及业务之间的关系,用部署图、构件图表示系统的部署及架构设计。

3.2 行为建模
行为建模是系统化地分析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的过程,一般使用行为型的UML图进
行结构建模。

行为建模表达的是某段时间内事情是如何发展的,这些发展最后会达到怎样
的效果。

业务流程分为生产性流程、管理性流程和支持性流程。

生产性流程是流程中最重要的
部分,是企业/组织价值体现的核心;管理性流程是对生产性流程的管控,通常是有管理层发现的,对一些质量、效率进行监督的控制性流程;支持性流程是对生产性流程的一种补充,通常是由协作部门、本部门员工执行的工作。

如果拿软件开发过程来比喻的话,需求
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是生产性流程;项目管理、质量保证是管理性流程;而文档配置等属于支持性流程。

通常生产性流程是最容易标识的,而管理性流程和支持性
流程比较容易忽略,因此在需求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3.3 功能建模
功能建模是在结构建模和行为建模的基础上,识别出通过系统实现的部分,一般使用UML用例图表现,描述系统应具有的功能,用于实现用户的日常需要。

另外,在用例图的基础上通过原型工具制作出可视化原型也属于功能建模的范畴,通
过原型用户能更直观地感知即将开发出来的系统的模样,更好地引出客户需求,同时避免
后期需求变更。

目前一般采用Axure原型工具制作系统或功能原型。

4 结束语
可以看出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需要先理清业
务概念及其关系,虽然SA称为数据建模,而OOA称为结构建模,但本质是相同的。


同的地方在于SA更偏向对数据流的分析,而OOA更偏向对对象行为的分析,而且在现
阶段OOA的应用更为广泛,但不得不说的是,无论SA还是OOA都只是需求分析的方法,关键还是在于使用它们的需求分析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