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人教版(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人教版(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 发,将 创作看 作艺术 家审美 经验的 结晶过 程,作 品完成 就意味 着创作 完成。 而从接 受美学 的角度 来看, 这一完 成并不 说明创 作已经 终结, 它只说 明创作 的第一 阶段告 一段落 ,接下 来是读 者或观 众、听 众的再 创作。
西C北地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 横断山以西,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探究升华


1、把甲图的界线A与乙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的界线相比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 任务是 如,写 出来的 字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 人文地理特点
2.比较、归纳四大地理区域间的地理差异
3.初步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 生活(人文地理)的影响
看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跨了哪几个阶梯?
昆仑山脉
2
1横

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2.类型


3.优良畜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
本章知识树
1.区域基本知识
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位置、划分的依据、 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28张PPT)

人教版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28张PPT)
流量小,冬季结冰
以湿润地区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
耕地 类型
秦岭—
淮河以 旱地 北地区
熟制
主要农作物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花生、 甜菜、大豆、棉花
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以 水田 一年两熟
南地区
气温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 候
归纳
河流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小
流量
南方: 大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降水
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根据气温差异
气候类型区的划分依据?
根据气候特征
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根据干湿程度
地理位置
四大地理区域
自然地理特点
人文地理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
综合考虑地理 位置、自然地 理、人文地理 的特点,将我 国划分为四大 地理区域即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精品课 件(28 张PPT)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精品课 件(28 张PPT)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农业活动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
人口、城市交通线 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区域划分

新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5张PPT)

新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5张PPT)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再见
讨论:不同地方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试一试:在我国的行政区图上,指出 下列省份分别属于哪一地区?
江苏省 台湾省
青海省
内蒙古 自治区
北京市 黑龙江省
活动: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 所考虑的主导因素。
活动: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 所考虑的主导因素。
界线
分开哪两个地区 主导因素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
新学期,新起点,再出发
学习目标
• 1.再现中国自然地理规律,体会人文环境差 异;• 2.了解我国四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四大地理 区域。
位置 差异
地形 差异
气 候 差 异
河流 差异
植被 差异
土地 利用 差异
农业 分布 差异
铁路 分布 差异
城 市 分 布 差 异

人教版地理人教版(八下)教学优秀课件_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14张PPT)

人教版地理人教版(八下)教学优秀课件_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14张PPT)

西北荒漠
华北平原
江南水乡
青藏高原
中国地势图
我国地理区域图
•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 2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图释导学
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认识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状况及其主导因素。 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以后啊, 要继续保持这种善于动脑子,善于共同探讨的优良 学习风气。

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 ,并不 是最后 的时刻 ,而是 我们的 精神崩 溃了。 那你只 要坚持 精神的 重整, 坚持精 神的出 发,其 实当我 们觉得 ,那是 万劫不 复的情 景,也 依然可 以去找 到它的 出口, 也依然 可以坚 持过来

2.所以如 果你有 愿望, 如果你 真的还 有力量 去实行 它,我 觉得我 一定要 即刻就 出发, 去完成 自己的 愿望, 让自己 更少的 遗憾。 人生是 一个漫 长的过 程,年 轻是多 么的好 ,但是 请你们 记得, 记得有 很多的 东西, 当你不 懂的时 候,你 年轻, 当你懂 得了以 后,你 已年老 。
行政 区
工业 区
地形 气候 温度区Biblioteka 区带干湿 区
… 同类型区域尺度不同 … 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农业 区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C
B
界线C 界线A 界线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P5-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和 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练习设计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恰当的地方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经过 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 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界线相吻合 。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与__________ 山脉、_________河的分布大体一致,它是一条重要 的地理分界线,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一月 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明确我国四大区域划分依据 • 知道我国四大区域的名称及分界线
,初步了解各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 (重点) • 学会分析四大区域的影响因素(难 点)
温故互查
• 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河流 植被类型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交流展示二:人文差异明显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上运输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经济区域
工业区、 农业区
行政区域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自然区划
温度带 干湿区 地形区
温带 热带
……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行政区划

自治区
直辖市

自治县



设问导读(任务一)
• 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___、___和 ____等
• 依据____、____、____的特点,可将我国划分 为___地区、____地区、____地区和_____地区
D
A
C
B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检测练习
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16
趣味导入
400毫米
西部
(青藏、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 山地
东部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400毫米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400毫米
西部 半干旱区 干旱区
400毫米
西部 人口稀疏
东部
人口密集
秦岭—淮河以 北 <0℃
0℃
秦岭—淮河以南 >0℃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秦岭—淮河以 北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 带 热带 影响因 素 气温
秦岭—淮河以 北 <800毫米
800毫 米
秦岭—淮河以南 >800毫米 影响因 素 雨季长短
秦岭—淮河以 北 半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南 湿润 区 影响因 素 降水
界线B
界线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毫米
降水
0℃ 800毫米 秦岭—淮河
界线B确定的主导 大致与1月哪等 大致与哪条等降 大致接近哪条 气候 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山脉和河流分布? 因素是什么?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气温 、地形、降水
地理区域的划分
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自然区域
经济区域
行政区域
长江三角洲、 热带
工业区、 农业区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温度带 自然区划 干湿 区 地形 区 …… 热带 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1.我国的半球位置。 2.我国的内海。 3.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图5.1,能描述我 国的地理差异。 2.能描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通过合作探究,能指出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的范围。
自 主 学 习
5分钟时间,同学们阅读 教材P2-P5,并且完成自主 学习1--5题。 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将自主 学习部分的知识点标记在 书中。
主导因素
降水 气候 地势或地形
当堂检测
1.传统民居:南(
2.粮食作物:南(
3.糖料作物:南( 4.气候灾害:南( 5.交通运输:南( 6.饮食习惯:南(
尖 稻 甘 涝 船 甜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平 麦 甜 旱 马 咸


) ) ) )
重点回顾
(1)我国 南方和北方 的分界线。(四大地理区域) (2)我国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的分界线。(干湿地区) (3)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的分界线。(温度带) (4)我国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等降水量线) (5)我国 一月均温0 ℃ 等温线 经过的地方。(等温线) (6)我国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界线经过的地方。(气候类型)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合作探究
导致南、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课本第5页活动题3)
植被类型: 北方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南方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我国的南北差异──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
活动(教材)p5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交通工具 传统民居特点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旱地 小麦
陆运 水运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秦岭 半湿润
暖温带
秦岭 淮河
淮河 湿 润
亚热带
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 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 线?
综合考虑地理 位置、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的特点, 将我国划分为四 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季风)因素
A C B
200mm 400mm 800mm
秦岭---淮河
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 然 差 异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低于0℃ 低于800mm 温带季风气候 小 有
高于0℃ 高于800mm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大 无 常绿阔叶林 水田 水稻
主要气候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冬季结冰
植被类型 人 文 差 异 农田类型
地理差异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 异的主导因素。 北方 温带落叶阔叶林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
南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的影响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温不同, 以北气温低, 以南气温高。
归纳
河流流量
北方 汛期短,流量 小, 主要原因 为什么不同? 有结冰期 有什么不同? 降水不同, 以北降水少, 南方汛期长,流量 大, 无结冰期 以南降水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比一比“
阅读课本P2 图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 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③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 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 红色线条表示等温度线,简称等温线, 体现我国冬季1月气温由南向北逐步降低的特点。
④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
”比一比“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比一比“
”比一比“
气温递减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结冰期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低于0ºC
高于0ºC
小于800mm
大于800mm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高原


旱地 小麦
水田 水稻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耕____西__牧___、南__稻___北 _麦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密___西 _疏__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高___,西部_低____。
“填一填” 读课本P2-4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旱__地____,以种植 _小___麦____、_大__豆____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水___田___,以种植_水___稻__、 _油___菜__为主。
“填一填” 读课本P2-4内容,完成列填空:
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升___高___,气温逐 渐__降__低___。 2.自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__远___,降水越来越__少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阶__梯___状分布,逐级下__降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较___小_,墙体_较__厚__; 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居屋顶坡度__较__小__,墙体_高____。
”比一比“
阅读课本P2 图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 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的代表地势高低的颜色有哪些? 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 橙色表示第一级阶梯;黄色表示第二级阶梯;绿色 表示第三级阶梯;体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 梯状分布的特点。 ②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 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 绿色线条表示等降水量线, 体现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少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