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综合课和技术考核考试大纲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综合课》和《技术考核》考试大纲《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机械制图》考试大纲一、课程大体要求1. 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的相关标准;2. 熟悉几何作图画法;3. 把握投影法及正投影法;4. 熟练把握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和画法;5. 熟练把握点、线、面的投影;6. 把握大体体三视图的画法及在表面取点;7. 把握立体表面的交线(截交线、相贯线);8. 熟练把握组合体三视图的制图、识图及尺寸标注;9. 把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及其他表示法的画法及标注方式;10. 把握标准件,经常使用件的规定标记、画法和标注;11. 把握螺栓连接画法;12. 把握识读和绘制简单轴类、盘盖类、叉架类和箱体类零件图的方式;13. 了解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画法及步骤。
二、课程内容和温习要求项目1 绘制平面图形任务1 绘制简单平面图形1. 了解绘制平面图形的技术点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大体规定;2. 把握经常使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式;3.把握标注尺寸的大体规那么,会进行大体的尺寸标注。
任务2 绘制复杂平面图形1. 把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式;2. 把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和尺寸分析和作图方式;项目2 绘制简单零件三视图任务绘制燕尾槽零件三视图1.熟悉正投影的特性;2.把握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投影规律;3.把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式。
项目3 识读和绘制大体体三视图任务1 绘制正六棱柱和正三棱锥三视图1.把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2.熟练把握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3.熟练把握棱柱、棱锥三视图的画法;4.会在棱柱、棱锥表面上取点和标注尺寸。
任务2 绘制圆柱、圆锥、圆球三视图1.熟练把握圆柱、圆锥和圆球的投影特性和三视图的绘制;2.会在圆柱、圆锥和圆球表面上取点和标注尺寸。
项目4 绘制轴测图任务1 绘制正等轴测图1.了解轴测投影的大体概念、特性和经常使用轴测图的种类;2.了解正等轴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3.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新版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
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
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
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805)电子技术或(806)机械设计参考书目为:1.机械设计第九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
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
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
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
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
机械设计 课程考核大纲
机械设计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适应于本专业规定内容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考核目的:通过课程考核,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机构及其传动,通用零部件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具有运用上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解决实际设计问题胡能力。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期末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五、考核内容与要求:(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类型和一般过程以及现代机械设计的思想与方法;了解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2)了解载荷和应力的类型;了解机械零件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等概念;理解有关疲劳强度理论(疲劳曲线,疲劳极限应力图,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3)了解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拧紧与防松的原理及方法;掌握螺纹连接失效形式,松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和提高连接强度的措施。
(4)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合;熟悉普通V带的结构及其标准、V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张紧装置;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情况、弹性滑动及打滑等基本理论;掌握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V带传动参数正确选择方法,并熟练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5)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结构特点;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掌握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滚子链传动主要参数的合理选择及设计计算步骤;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及张紧方法。
(6)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应用及类型;了解齿轮精度的选择依据,齿轮传动五种失效形式的特点、生成机理及预防或减轻损伤的措施;了解硬齿面、软齿面、开式传动、闭式传动等概念;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特别是斜齿轮和锥齿轮轴向力的确定;理解载荷系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公式中各参数和系数的意义及确定方法,掌握齿轮传动设计准则和步骤;了解直齿锥齿轮背锥和当量齿轮的意义。
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插班生二、考试目的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机构的基本设计理论、简单机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对通用零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标准零件的选用原则和校核计算方法的掌握等情况。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4、试题总数:约45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客观性的题目应占30%的份量。
6、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5分)(3)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4)绘图题(每题10分,共10分)(5)分析题(共20分)(6)计算题(共3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绪论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平面机构的组成及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能熟练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理解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能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二)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特点。
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判别、演化和应用,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确定性等基本概念;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沈阳理工大学 化工制图上机教学大纲2010版
《化工制图》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0 年7月课程名称:《化工制图》课程编码:08013100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总学时:56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20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0教学计划;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制图》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3.近年来《化工制图》上机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化工制图》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2.本实验项目是《化工制图》课程重要组成部分;3.本课程通过上机学习AutoCAD软件及绘制化工图样,不仅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工程图样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上机课程,提高学生绘图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4.本实验为后续的部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提供技术支持。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1.掌握AutoCAD软件基本功能的使用,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化工图样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图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工图样的理解,提高学生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方法、能够独立绘制完成化工图样。
4.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1)学会AutoCAD软件基本绘图功能的使用;(2)完成简单化工图样的绘制。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1.《化工制图上机实验指导书》,党明岩编,校内,2006年2.《简明化工制图》,林大钧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根据学生上机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上机成绩。
八、使用说明1.本上机教学一般随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也可分散安排;2.完成上机教学内容,并提交上机作业电子文档。
沈阳理工大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32013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 Base of Chemical Equipment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7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考查课。
包括工程力学基础(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化工设备材料基础两大部分。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工程力学和材料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力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后续化学工程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化工设备的设计、使用、管理与维护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类化工设备中常见工程力学问题的类型、熟悉计算方法与过程,了解化工设备所用材料的性能指标等基本要素。
了解简单的贮运类压力容器的机械设计。
(三)实施说明课程的教学应强调应用性。
要求工程问题分析与实例计算方法相结合。
理论教学主要是讲清概念,学会应用,对数学推导一般不作演绎。
课堂讨论、习题等教学环节要重视分析化工生产的实例,将课程内容与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工程力学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化工设备材料基础部分在讲课中要结合化工行业的实际,允许对教学内容做必要调整和组合。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应在普通物理学、化工原理和化工制图课程完成后开设本课。
(五)对习题、实验环节的要求习题以工程计算类题目为主。
每次理论课后应安排1~2道计算类题目,全课约安排20~30道题,安排习题课2课时(机动使用)。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工程力学基本问题的计算能力和对化工设备材料的基本了解状况3.成绩构成:平时考核占50%(包括随堂测试、出勤、作业等),期末综合测试占50%。
(七)参考书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赵军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工程力学》,陈维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刁玉玮等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二、中文摘要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科目:专业课一、机械设计概述1、考试内容机器的组成及特征;机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2、考试要求掌握机器的组成及特征;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考试内容有关机构组成中的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考试要求(1)掌握组成机构的零件、构件、运动副及机构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掌握运动副的常用类型及特点;(2)熟练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能够将实际机构或机构的结构图绘制成机构运动简图;能看懂各种复杂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掌握常用机构构件和运动副的符号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并正确识别出机构中存在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三、平面连杆机构1.考试内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及其演化;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四杆机构的设计.2.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特点及其演化方法;(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急回运动、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基本概念;掌握连杆机构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及计算方法;掌握极位夹角与行程速比系数的关系式;掌握死点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死点位置在机构中的应用;(3)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灵活运用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4)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征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掌握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给定连杆位置、给定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四、凸轮机构1、考试内容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与加工方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2、考试要求(1)了解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2)了解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五、间歇运动机构1、考试内容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作用;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作用.2、考试要求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适用场合。
机械设计(56)考试大纲11
机械设计(02010054a) 课程考试大纲56学时,3.5学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学习基础:已学习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二、课程内容机械设计总论及疲劳强度;联接(螺纹联接、其他联接等);传动(带、链、摩擦轮、齿轮、蜗杆等);轴系(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其他件三、各章考试主要内容及考试要求1、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考核知识点:“机器(械)设计的一般过程、方法和程序”、“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计算概述”考核要求:2、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考核知识点:载荷和应力;“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
考核要求:①了解载荷和应力;②掌握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及安全系数;③理解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计算;3、第三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考核知识点:疲劳断裂、讲解疲劳曲线、疲劳极限应力图、有限寿命疲劳极限、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稳定变应力状态下安全系数、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状态下安全系数。
考核要求:①分析疲劳断裂过程、特征及与静力断裂的不同②理解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要求学生能计算“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会绘制“材料的极限应力图”;③分析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④掌握零件的极限应力图,即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搞清加载过程及安全系数的图上含义。
⑤掌握四种稳定变应力状态下安全系数的计算。
⑥了解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状态下安全系数的计算4、第六章螺纹联接考核知识点:螺纹联接基本知识(类型、紧固件、材料、精度、拧紧、防松);螺栓组联接的受力、计算受力最大螺栓及其作用力;螺栓强度校核,螺栓组的结构设计(即布置),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核目标第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摩擦的种类、磨损过程及类型、润滑的作用。
第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自由度的定义、运动副的分类、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章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和分类、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存在急回特性的条件、压力角和传动角的定义和画法、死点的特点。
第章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组成、应用和特点、凸轮机构的分类、平面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和工作过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中参数的选择。
第章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第章齿轮传动齿轮机构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渐开线的形成和基本性质、渐开线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齿轮的受力分析,含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以及组合传动的受力分析,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常用材料及热处理选择、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第7章蜗杆传动1 / 2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基本参数、受力分析。
第章齿轮系平面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行星齿轮系的分类、齿轮系的应用。
第章带传动带传动的类型及应用、带传动的特点、带的结构和型号、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普通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轮的结构、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
第10章轴和轴毂连接轴的分类、材料与毛坯、轴的结构设计,键的类型、特点、工作面及应用场合、平键的尺寸选择、平键连接的失效形式和强度校核计算、花键连接定义、特点、应用。
第11章轴承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及代号、基本额定寿命、组合设计,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轴瓦结构及常用材料。
沈阳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大纲B(10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B课程代码:010131080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它为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提高多学科综合判断能力、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为今后的新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更多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本课程以数控机床设计为重点内容,通过实验、实习、电化教学等手段,对其它机床和装备进行扩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方法。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装备的组成和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原理、方法,具有设计一般机械制造装备的初步能力;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了解数控机床结构及数控加工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4.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具备其总体设计和主要部件结构设计的能力。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方法和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数控机床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设计方法,机床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3.基本技能:掌握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设计计算步骤、结构设计技能及实验技能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上要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各类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沈阳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沈阳大学2015 年高职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招生对象:高职专毕业生理论考试科目::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路技能考核科目:AutoCAD成绩分配:总分300分,其中:理论考试科目200 分(工程力学60 分,机械设计80分,电路60 分);技能考核科目100分。
一、指导思想本考试人纲是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本科专业入学考试专业综合课部分而制定的;综合课包括理论考试科目和技能加试科目。
其中理论考试科目包含《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和《电路》三部分。
该大纲作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力求紧密结合高职高专上述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到既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能为学生今后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继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技能考核科目为计算机绘图。
二、命题原则1.严格按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不出超纲题、偏题和怪题。
2.试题注重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核。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工程力学》1.静力学基础熟练掌握力、力对点之矩、力偶、约束及约束反力的概念,掌握力偶的运算及力的平移定理,熟练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并绘制受力图。
掌握力对轴之矩的概念及合力矩定理。
2.力系的简化及平衡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空间力系的投影及合成,熟练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建立。
掌握物体重心的概念及重心、形心位置确定方法。
3.摩擦了解各类摩擦的概念,掌握静滑动摩擦定律,重点掌握摩擦角与自锁的概念及在物体平衡分析中的应用4.应力、应变及材料力学性能的概念熟练掌握物体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熟练掌握直杆轴向拉压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重点掌握典型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特征以及相关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的基本概念,了解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的概念,掌握应力集中的概念。
有限元理论及应用教学大纲
《有限元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1035课程英文名称:Finite ele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有限元法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学制)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有限单元法是在当今技术科学发展和工程分析中获得最广泛应用的数值方法。
由于它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工程和数值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为学生讲述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有限元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限元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一些工程实例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对本课的基本内容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其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发展趋势。
2.具备建立简单机械工程问题有限元模型的能力。
3.能够应用有限元软件对简单机械结构和零部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主要内容:弹性力学基础知识、平面三角形及轴对称单元,对其它单元要有一般性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相结合,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工程实际问题应用。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实际工程案例教学,充分利用幻灯、投影仪、音像、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该领域的一些科研成果作为案例,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
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要求: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学生应遵守《沈阳理工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中的有关条例,上课时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试卷
装订线C. 含油轴承轴瓦D.非金属轴瓦6.平带、V 带传动传递运动和动力主要是依靠()A.带的紧边拉力B.带的预紧力C.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D.带的松边拉力7.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A.增加B.减小C.保持不变D.或者增加,或者减小8.对于工作中载荷平稳,不发生相对位移,转速稳定且对中性好的两轴宜选用()。
A.刚性凸缘联轴器B.万向联轴器C.弹性套柱销联轴器D.齿式联轴器9.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 )上。
A.端面B.轴面C.主平面D.法面10.在两轴的交错角∑=90°的蜗杆蜗轮传动中,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必须( )。
A.相反B.相异C.相同D.相对装 订 线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数目与 数目相等。
2.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____ ____。
3. 凸轮机构主要由 、 、和 三个基本构件组成4. 在实际设计和制造中,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 。
5. _ __和_ _ _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6. 在蜗杆传动中,产生自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和 。
8.机械静联接又可以分为 联接和 联接,其中键联接、螺纹联接、销联接属于 连接。
9. 楔键的工作面是键的 。
10. 轮系运动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都固定不动的,称 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不固定的,称 轮系。
1. 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 =50mm ,l CD =35mm ,l AD =30mm ,AD 为机架。
试问:(10分)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l AB 的最大值;(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 AB 的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 的取值范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本科)考试计划(精)
3
6
9746
机械设计
3
9747
机械设计(实践)
3
7
9748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2
9749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践)
1
8
975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975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
3
9
9752
数控技术
3
9753
数控技术(实践)
3
10
9754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4
9755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3
11
9756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3
9757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实践)
3
12
9758
液压与汽压传动
3
13
9759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3
9760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践)3148065
毕业设计(论文)
总学分
71
说明: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本科)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80324主考院校:沈阳工业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考核课程
学分
备注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4
选
一
组
7693
应用文写作
5
7694
中国简史
4
7695
信息技术
5
4
9744
工程应用数学基础
7
5
97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路、基本技能考试时间:150分钟(不含基本技能考试)分数分配:总分300分。
其中,工程力学40分,机械设计80分,电路80分,基本技能100分。
大纲说明: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一部分《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刚体的平衡规律有较全面的了解,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公理,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了解滑动摩擦力系的平衡问题。
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掌握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应力计算方法。
二、考试范围绪论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刚体的平衡条件.第一部分静力学1.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刚体.力的概念.平衡.约束与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重点掌握各种约束力的确定,画物体的受力图。
2.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重点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解析法3. 力矩与平面力偶理论力矩的概念与计算,力偶及其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4.平面任意力系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已知力系的简化. 主矢与主矩,简化结果的分析.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平面平行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重点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的建立5.摩擦摩擦现象,滑动摩擦,具有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第二部分材料力学1.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和截面法,位移、变形和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拉伸、压缩与剪切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应力集中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3. 扭转概念.外力偶矩计算.扭矩及扭矩图.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应力及强度条件.变形及刚度条件重点掌握圆轴扭转时变形及变形程度的描述与计算,刚度条件的建立及相关计算。
4.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半径,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5. 弯曲内力弯曲的概念和实例,梁支座和载荷的简化,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重点掌握重点:用截面法求弯曲内力,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6. 弯曲应力纯弯曲及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 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剪应力及强度条件.提高弯曲强度措施重点掌握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的推导和计算,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弯曲强度条件及计算。
7. 弯曲变形概念.挠曲线微分方程.刚度条件.积分法求弯曲变形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提高弯曲刚度措施重点掌握叠加法8.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概念.平面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广义虎克定律.强度理论概念.四种常用强度理论重点掌握1. 强度理论的概念2. 四个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重点掌握1.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应力计算方法2.拉(压)和弯曲的组合10. 压杆稳定概念.两端较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其他支撑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殴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压杆稳定性校核.提高压杆稳定性措施.重点掌握殴拉公式,压杆稳定性校核参考书:1、张秉荣主编《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胥宏主编《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为:1.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机构设计方面的知识;2.基本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失效形式,选用和维护方面的知识;3.初步学会运用手册和标准, 能进行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二、考试范围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掌握零件、构件、运动副、约束、机构等基本概念;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复合较链、局部自由度和常见虚约束;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与传动特性;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存在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以及死点位置);第三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和应用;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关系;掌握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第四章间歇运动机构了解常见几种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应用;第五章键连接了解各种键连接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了解普通平键尺寸的选择及确定方法;掌握普通平键的失效形式和校核计算方法;第六章齿轮传动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理解渐开线的形成,掌握渐开线特性;熟练掌握齿轮主要参数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掌握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掌握齿轮传动的材料选择、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和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根切现象及不根切最少齿数;第七章蜗杆传动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掌握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相关计算;掌握普通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第八章齿轮系了解齿轮系的分类及功用;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及简单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第九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了解常用螺纹的特点及应用;了解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其预紧和防松方法;熟练掌握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方法;掌握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第十章带传动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带传动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传动比;了解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第十一章轴掌握轴的类型(心轴、传动轴、转轴的定义方法);掌握轴的材料选择和强度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第十二章滚动轴承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特点,合理选择轴承类型;了解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第十三章联轴器和离合器掌握常用的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特点、构造及选用和维护;三、参考书:1.《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专升本《电路》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与要求对考试内容与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带●●号的为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的内容;带●号的必须理解并掌握的内容;其它为一般了解的内容。
考试内容与要求如下:●●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2.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3.KCL和KVL●4.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5.电阻的等效变换●●6.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7.支路电流法●8.结点电压法●●9.叠加原理●●10.戴维南定理●11.正弦量的三要素●1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13.一般激励和正弦激励下R、L、C元件的响应特性●●1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15.三相电压●16.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7.三相功率二、参考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电工学》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能考试大纲基本技能考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utoCAD操作和绘制零件图。
其中AutoCAD操作占50%,约60分钟;绘制零件图占50%,约60分钟。
第一部分计算机绘图一、考试范围和要求在AutoCAD2004或以上版本的绘图环境,完成包括以下方面基本操作的绘图任务:1.能够进行基本的文件管理操作,包括新建文件、打开已有文件、文件存盘;2.能够操作图层,包括设置图层,命名图层,设置图层颜色和线型、线宽;能够合理利用图层概念控制不同类型和不同颜色的图形要素;3.能够设置和使用绘图辅助工具,包括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对象追踪;4.能够对图形进行基本的显示控制,包括图形显示缩放、图形移动等;5.能够创建基本的图形对象,包括直线(LINE)、构造线(XLINE)圆(CIRCLE)和圆弧(ARC)、矩形(RECTANG)、正多边形(POLYGON)和文字(TEXT,MTEXT);6 .能够对图形进行基本的编辑操作,包括删除(ERASE)、复制(COPY)、移动(MOVE)、旋转(ROTATE)、偏移(OFFSET)、修剪(TRIM)、延伸(EXTEND)、倒直角(CHAMFER)、倒圆角(FILLET)、阵列(ARRAY)、打断(BREAK)、拉长(LENTHEN)及放弃操作(UNDO);7.能够控制尺寸标注样式并进行尺寸标注;8 .能够进行图案填充(HATCH或BHATCH)操作,完成零件剖面的图案填充。
以上为完成一个机械图样所需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为本实训考核的基本点。
二、考试形式考核形式以上机实际操作进行,要求在给定时间内将给定的中等复杂以下的一张零件图,用AotoCAD2004或以上版本完成绘图。
三、参考书目1.李银玉《AUTOCAD机械制图实例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郭江《 AutoCAD实用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部分绘制零件图一、考试范围和要求完成一个简单零件(轴类、轮盘类或简单叉架类,由轴测图给出)的零件图绘图,通过零件图绘图体现以下知识点:1.能够了解和分析零件的名称、材料以及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作用及与相邻零件的关系,了解零件的内外结构及其功用;2.合理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包括选择主视图、其它视图的数量和它们表达方法;3.绘制零件草图。
要求根据选定的表达方案,徒手(或徒手+仪器)画出零件的图形,合理标注零件尺寸;4.通过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对零件上的标准结构(如键槽、退刀槽、中心孔、螺纹等)进行标准化;5.合理注写技术要求。
查阅有关资料,合理给出表面粗糙度、配合、尺寸精度等。
二、考试形式考核以开卷的形式进行,根据所提供的零件轴测图及相关资料,完成表达充分合理、具有完整尺寸标注、必要技术要求的零件草图。
三、参考书目机械制图教材、零件设计手册等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