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西方文学史
简谈西方文学史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人于生俱来的是理智、道德还是欲望、罪恶?我们应该崇尚制约还是解放本性?这种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之声,对人类自身的思考琢磨,自始至终回荡于西方文学之中,也推动着它的发展和变化。
一、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其中蕴涵的关于“人”的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的传承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古希腊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
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古希腊文学,就呈现出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生命价值的特征,具有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这种意识是原欲型的,虽然其中也不乏理性精神,但这种精神主要是对人的肯定而并非是与原欲相对的理性意识和道德规范。
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但同时也带有自身的独特性。
古罗马人有种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因此其文学也较古希腊文学更具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更趋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
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意识观念的主体仍然是古希腊文学的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原欲型文化的范畴。
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涵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希伯来民族信仰一神的上帝,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尊重灵魂,主张人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看重来世和天国的幸福。
显然,希伯来文化是种重灵魂、重群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
原欲与理性是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因此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既统一又对立,它们被称为“异质文化”。
在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叶,希伯来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出现了第一次碰撞。
希伯来文化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后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基督教文化。
但古希腊文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希伯来文化,因此基督教文化仍属于古希腊的异质文化。
基督教文学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蕴涵的是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或者说是种宗教人本意识。
基督教文学中的英雄不像古希腊文学中是人化的神,而是神化的人。
西方文学发展史
• 日本文化:为追求恋爱情趣,是一种追求 风雅和唯美的审美情趣 ,欣赏肉体欲望的 坦率展现 。
• 中国:“发乎情止乎礼” “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
• 日本式结局:“无言的结局” • 中国式结局: •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 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 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 • -------张爱玲 • “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 -------钱钟书
• 雪国
• 悲剧性婚外恋故事
• 沉重的爱情
• 好色文学 • 汉语解释:喜欢容貌好看的人 • 好; • 色;会意字。从刀,从巴。“刀”指“切 碎”,引申指“碎粉”、“细末”。“巴 ”意为“附着”、“黏着”。“刀”与“ 巴”联合起来表示“以粉敷脸” • 本义:〈动〉以粉敷脸。〈名〉 指相貌
• • • •
• • • • • • • 一个少女 好比平果,蜜甜的、高高的 转红在树梢, 向了天转红—— 奇怪摘果的把它忘掉—— 不,是没有摘, 到现在才有人去拾到。
• • • • • •
好比野生的风信子 茂盛在山岭上, 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 她受损受伤, 一直到紫色的花儿, 在泥土里灭亡
古罗马文学
西方文学史总结
西方文学史总结一、简述古希腊神话故事,阐述它的特征和影响特征:1.神人同形,希腊的神灵在肉体上和我们人一样,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比我们人更发达、更美。
2.神人同性,“同性”就是说神和人一样,有着人的喜怒哀乐。
神之所以为神,之所以美,之所以受到希腊人的景仰,也是因为他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3.希腊神话的产生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
另外希腊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普遍相信永恒绝对的本体美是存在的。
4.希腊神话丰富而广泛,涉及政治、哲学、艺术、伦理、心理、教育等众多领域,触及了美学和艺术中的诸多根本性问题。
影响:其实希腊神话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神的人格化。
每一个神都是个性鲜明,如人一般的有缺陷的神。
比如重视权利而又贪图美色的主神宙斯,变成天鹅引诱美人的故事。
而且在希腊神话中神参与了人类的战争,比如雅典娜和战神马尔斯争夺城市守护神的战争。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宙斯等兄弟继承其父的位置时采用造反的方式打到了旧神,瓜分了世界。
其中的反抗精神不言而喻。
而宙斯吃掉雅典娜更是代表了神的一种私欲。
如上种种,都是神从天上走向人间,人格化重要的标志。
二、《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和悲剧特点人物形象:1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2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
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
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
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3 、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
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 、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编导文艺常识——西方文学史
1.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戏剧希腊神话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
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
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
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希腊神话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宙斯(Zeus)——众神之主,主神(因武器为闪电又被称为雷神),赫拉(Hera)——天后、妇女的保护神、掌管婚姻和生育(克洛诺斯和瑞亚的长女,宙斯的姐姐和妻子)、波塞冬(Poseidon)——海神、水神(宙斯的哥哥)哈迪斯(Hades)——冥王,四大创世神之一雅典娜(Athena)——智慧女神、胜利女神、女战神、三处女神之一(阿瑞斯代表的是暴力与血腥之战,雅典娜则代表正义之战),赫利乌斯(Helius)——太阳战车的驾驭者、(许配利翁(Hyperion)与提亚(Thea)之子,月女神塞勒涅(Selene)与曙光女神厄俄斯(Eos)之兄。
)阿尔忒弥斯(Artemis)——妇女之神、狩猎女神、月亮女神(宙斯和勒托之女。
三处女神之一,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美与爱女神,阿瑞斯(Ares)——战神,赫菲斯托斯(Hepheastus)——火与工匠之神、(宙斯和赫拉之子)赫尔墨斯(Hermes)——神使,冥界引渡,(宙斯和迈亚的儿子,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默,商业和市场之神、传令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酒神(经炉灶女神赫斯提亚让位)。
其他著名神祇如: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并被称为先知者,赫拉克勒斯——著名的大力神、德墨忒尔——农事和丰产女神,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赫斯提亚——炉灶女神。
浅析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浅析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作者:曲春雪王迎睿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1期摘要:西方文学史从古希腊原始神话开始、经历古罗马悲剧时期、中世纪教会文学、发展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与启蒙文学。
每一发展时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留下了很多永垂不朽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西方文学史;发展历程西方文学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文化宝库,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人文精神都对后世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追溯西方文学,其起源可以分为两类: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希腊文学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代,大移民时代,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代是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神话与史诗题材的作品。
史诗代表全部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代表作是《荷马史诗》。
神话与文化的交织,英雄主义的崇拜,浪漫主义的情怀都在这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堪称高度凝练的古希腊思想文化结晶。
进入古典时期后,戏剧逐渐占领了主导地位。
悲剧起源于“酒神颂”,通过悲叹酒神狄奥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而赞颂他的再生,“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首创了悲剧三部曲的形式;喜剧则是由谢神的狂欢歌舞发展而成,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寓教于乐,寓庄于谐。
希腊化时期并无其他创新性强的文学成就,只有米南德的新喜剧和忒奥克里托斯的田园诗成就较高。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欧洲就进入中世纪即封建社会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风气低迷,教皇的权力至高无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1],中世纪文学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油然而生,也诞生了《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这四大作品。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占据着统治地位,它通过文学来宣扬宗教教义,“原罪说”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世俗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另一分支,它体现在神话传说,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中。
神话传说与希腊文学中的神话题材相似,尤以英雄史诗为名。
《贝奥武甫》是欧洲流传迄今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代表着早期英雄史诗。
西方文学史读后感
西方文学史读后感西方文学史是一门令人聚精会神的学科,它详细地揭示了西方文学发展的演变过程,深刻地展示了作家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与创作风格。
通过阅读西方文学史,我深受启发,对于文学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西方文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这个起源于古代的传统被视为现代文学的基石。
古希腊的文学以史诗为最高形式,例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些作品以英雄史诗的形式描绘了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古罗马文学则延续了古希腊的传统,但更多地关注社会和政治议题,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传统为中世纪欧洲的文学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是宗教性质的,以《圣经》为中心,通过吟唱、朗诵和演绎等方式传播。
在这个时期,文学是为了宗教信仰和传统服务的,人们通过文字来表达对神的崇敬和对道德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开启了新的篇章。
这个时期的作家开始回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并将其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涉及了各种题材,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
他的作品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对于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作家们开始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强调人类思维的自由和独立。
这个时期的作家,如伏尔泰、卢梭和亨利·菲尔丁,他们的作品通过批判社会不公和追求人类权利、自由来影响人们的思想。
19世纪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为丰富多样的时期之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剧变,作家们开始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爱情和人性的困境。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在这个时期兴起,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雪莱、狄更斯、居里埃和托尔斯泰等作家以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刻地触动了读者。
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冲击。
这些激进的艺术运动挑战了传统的文学形式和惯例,试图通过创新的手法和多样的视角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
外国文学史纲要(终极)
西方文学史简要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一节古希腊文学一、欧洲文学的起源于组成问题(1)欧洲文学与文化的起源:①古希腊罗马文学与文化( 1)人本和理性精神 2)个体、现实、肉体)②古希伯莱文学与文化( 1)神圣和超越色彩 2)集体、来世、精神)(2)欧洲古代文学的组成:①古希腊文学(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1世纪)②古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③早期基督教文学(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二、古希腊文学与文化:(1)古希腊文化形成的条件:①开放的地缘位置②独特的民主城邦制③理性主义精神(2)古希腊文学特征:①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命运观念(神+人英雄:神的命运和人的命运)②文学样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开创性:神话、史诗、抒情诗、寓言、历史散文、哲学散文、戏剧(体制成熟、系统性强)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三、古希腊文学的分期(“荷马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1)“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的希腊文学):“荷马时期”是指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社会由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因这一时期与《荷马史诗》反映的历史时期基本一致,故被称为“荷马时期”,又称“英雄时代”。
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①古希腊神话:神话是一种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完全认识的古代文化表述形式,它是文学?哲学?宗教?思维方式?认识方式?一切还未有定论。
1)保存希腊神话的文献:《神的谱系》、《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神的故事(提坦神族、奥林波斯神族)、英雄传说(特洛伊系统、俄狄浦斯系统、金羊毛系统3)古希腊神话的特征:神人同形同性,高度人格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现世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保存完整、系统性强故事优美、形象生动、富有哲理4)古希腊神话的影响(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卡尔〃马克思):古希腊神话作为“武库”:沉淀为语言、提供了素材、凝结为意象古希腊神话作为“土壤”:人本主义、世俗主义、理性主义②“荷马史诗”:③赫西俄德的创作:赫西俄德(Hesiod)是大约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诗人,他有两部作品存世,一部是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另一部是《神的谱系》。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整理版)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第一章:两古时期古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为神话和史诗以及戏剧,《荷马史诗》分两部分:《伊利亚特》与《奥德赛》是欧洲古代最伟大的两部史诗。
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的希腊盲诗人荷马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成的。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和一大喜剧家,他们是埃斯库罗斯(史称“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斯》)、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恋母情结)、欧里庇得斯和阿里斯托芬。
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2)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骑士叙事诗。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
描写亚瑟王传奇的著名作品是《郎斯洛》。
3)城市文学: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第二章: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2)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骑士叙事诗。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
描写亚瑟王传奇的著名作品是《郎斯洛》。
3)城市文学: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14到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后人认为它是对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
它标榜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念,倡导人道主义、科学、文化、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的代表是“七星诗社”;代表作家:蒙田,代表作《随笔集》;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西班牙最早出现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但丁是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诗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
西方文学史导论
(三)、基督教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影响: 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 是早期希伯来文学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 主要特征。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 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以后欧洲文学与文化内核的又 一层面,另一层则是古希腊人本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一)、时代特征: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在这一时 期,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源 流形成了大规模的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从而 开始了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此时的基督教 文化走向极端,成为人性的反动,成为人的异己力 量,一些人文主义者借用古典文化向它发起了攻击,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由此形成冲撞之势。
(二)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 之间的关系:
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中相对于原欲而存在的又一层 面;原欲与理性是人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因此,古 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 的两个侧面,因而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既对立又 统一,既矛盾、冲突又互补、相融的。(整部欧洲文学 史证明了这一点,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揭示了生命个体在 灵与肉、现世与来世之间的冲突中的痛苦和挣扎。)
四、希伯来文学
(一)希伯来文化关于“人”的观念:
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尊重灵魂,主张人 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视人的现世生命的价值 与意义,重视来世天国的幸福。总之,希伯来文化 是一种重灵魂、重群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
它的主要特点同古希腊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后者强调对现世中生命个体原欲的满足,对死后的 世界持冷漠、甚至是厌恶的态度。希伯来文学是欧 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含的“人”的观念, 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是指西方文学文化发展及其风格特点的总结。
它追溯
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此后歷經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19世纪的浪
漫主义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迁,形成20世纪
初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
西方文学史不僅涵盖詩歌散文小說的发展和
豐富的表現形式,也涉及历史、宗教、哲學、社会等多面向的社会風氣。
其实,西方文学史较为繁复地反映出人類文明演變的历史過程,
把每個時期和文學流派系統整理起來,以求更早期文學體裁的全面了解。
古典文學,即古希腊和羅馬時代的文學,是展示世界的重要視角;中世紀的文學則象征了信仰的地位,了解它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信仰
精神;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西方文學逐漸接受新知,描述世界更加
全面;十九世紀文字反映出人性的弱點,莎士比亞等先驅性作家展示
出詩般的文字形象;二十世紀,文學表述又返回了簡單而深刻,作為
每個時代有其特定形式的文学,以及社會現實與文學文藝形象、閱讀
與空間思考之間的對比。
可以看出,西方文学史不僅及表達個人的情感,抒發人類的熱情,而且還突出了道德、艺术和文化的兩種層面。
它把每個時代不同的歷
史歷程和文季流派醞釀成一種醇厚的酿酒,點出歷史文化演變的環現,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
造就了人類之美好,必會在生活里得到反映。
西方文学史观后感
西方文学史观后感西方文学史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教科书。
通过对西方文学史的学习,我深深被其中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和艺术表达所打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西方文学史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带您领略其独特魅力。
一、古代希腊文学的辉煌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史的起始点,其作品以史诗、悲剧和哲学对话等形式展现,影响深远。
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描绘了战争和远方的冒险,不仅展示了古希腊人的英勇精神,还传递了对人类智慧、家庭和荣誉等永恒价值的思考。
而古希腊悲剧则以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对人性的揭示而著名。
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了命运的不可逆转和人性的悲剧,使我深感人类命运在宿命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革新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时代,也是欧洲文化繁荣的巅峰。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求和复兴使得艺术与美学的观念得到了巨大发展,艺术家开始深入探讨人类的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新,他的作品中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和复杂的人性关系。
例如,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深入探究了真理、荣誉和复仇等主题,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命运的无常,启示我们深度思考人生的本质与价值。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多样性与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20世纪的西方文学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
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多样性和挑战传统的特点,由此导致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的出现。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结构,揭示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挣扎与迷茫;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则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探索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困境与自我寻找。
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引领了一场文学的革命。
总结:在西方文学史的长河中,我感受到了作家们对于人性、命运、道德和社会等问题的思索与表达。
他们以文字为媒介,通过绮丽的想象和犀利的洞察力,启迪我们的思维,并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持久的痕迹。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外国文学史是指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外国文学从古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其特殊的文化、语言、社会背景和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流派。
下面是一个关于外国文学史发展的简史,为了简洁明了,将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古代文学(公元前3000年-公元5世纪)古代文学的书写系统首先在古代文明中兴起,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其中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史诗和神话故事。
希腊古典文学以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
古罗马文学则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代表。
中世纪文学(公元6世纪-公元15世纪)中世纪文学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题材多涉及宗教、骑士和爱情等。
在西方,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散文诗《罗兰之歌》和英国的《亚瑟王传奇》。
在东方,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和中国的《红楼梦》都是杰出的中世纪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公元15世纪-公元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以但丁的《神曲》和彼得拉克的诗歌为代表,注重个体和人性的探索。
在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作品。
启蒙时期的法国以伏尔泰的《卡桑德》和英国以约翰·洛克的《论人类理解》为代表,重视理性和人权思想。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公元19世纪)浪漫主义强调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想象力,在欧洲各国迅速传播。
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维克多·雨果和英国的拜伦和雪莱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现实主义则是对工业革命和社会问题的反应,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
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公元20世纪)象征主义关注意象和隐喻,带有神秘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法国的马拉美和比利时的纪尧姆·阿波利奈尔都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
现代主义以其复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而闻名。
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恩斯特·海明威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西方文学理论史整理版
:西方文学理论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理论1.希腊遗产特征——理性精神首先,理性精神体现在对理性自足作用的突出;其次,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希腊宗教的独特特征上,阿波罗崇拜,节制,追求平衡;再次还体现在希腊的社会风俗上,戏剧和诗歌创作是这种社会风俗的重要部分。
2.修辞批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首先,提出的是“虚构问题”,修辞学派为演讲服务,关注演讲的技巧,语言的文化使用问题,在演讲的过程中有叙事的过程,叙事中指其为虚构,文学本身即是虚构的艺术。
其次,探讨的是“语言与真理”的问题,语法研究的奠基人是普罗泰戈拉,他也是第一个区分名词的性的人,他的语法学成就成为了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起点;“正名”也是他提出的一个概念,应该作正确的措辞理解,这一概念旨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和认识的水平,从而使人们符合实际地运用语言;另外包括对“逻各斯”的理解,语言在语法意的规范使用,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
再次,包括了对韵律与形式美的研究,语言的文文学运用形式具有韵律性,单是形式不足以能给人以美感,使观众产生由心灵到肉体状态的一系列变化。
最后,强调“语言形式与情感”的关系,早期特别强调语言的劝诫性,越到后期,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劝说作用,削弱了语言在表达真理这方面的作用,产生了“表达真理与传递感觉的悖论”。
缺点是:不顾整体,过于专注对细节的表达。
3.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学派组成部分:诗的本质、诗的社会地位、诗的作用首先是“诗与真理”的问题——柏拉图“洞喻”理论(《理想国》):表述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真理观,人在认识上的囚徒境地使得人的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由感觉产生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已,往往真伪不分,感觉无法提供真实的知识。
他划分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绵延无界的经验感官世界,另一个是有限的真实或理念的世界。
现实经验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但是艺术世界又是经验世界的摹本。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2.第二时期(氏族社会进一步瓦解、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史称“古风时期”(又称大移民时代)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⑴抒情诗中琴歌成就最大。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是萨福和阿那克瑞翁:①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②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⑵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PS:世界三大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俄罗斯《克雷洛夫寓言》——克雷洛夫法国《拉封丹寓言》——拉封丹3.等三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又称雅典时代):主要成就:戏剧(多取材于神话)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散文和文艺理论。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发展概况文学流派/代表国家文学特征中世纪时期【断限】欧洲中世纪文学指的是欧洲历史上中世纪初期(公元5-11ct)和中期(公元12-15ct)的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中叶,确切讲应从14世纪开始)则属于文艺复兴时期。
【成就】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中世纪文学宗教色彩,象征、寓意、梦幻、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特征。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
主要取材于《圣经》,作者主要是教会僧侣,创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由于教会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敌视、破坏和扼杀,整个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文化发展相当缓慢。
骑士文学是世俗封建主文学,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
骑士文学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极大冲击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思想,显示出较强的反教会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繁荣打下基础。
英雄史诗可分为前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后期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和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城市文学是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
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文艺复兴时期1、文艺复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ct)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是对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性继承,是人本主义和基督教精神的结合,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表现在:①用人权反对神权;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第一讲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阅读书目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20 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特征
社会背景:经济飞速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社会思潮:非理性哲学思潮席卷思想文化界
森、弗洛伊
叔本华、尼采、伯格
德
——焦虑、怀疑、悲观、失望成为20 世纪初 的普遍社会思潮,作家们陷入悲观主义的深 渊
普遍的沮丧——
“我写下了快要灭亡的一代悲剧。我毫无隐 蔽地暴露了它的缺陷和德性,它的沉重的悲 哀,它的混混沌沌的骄傲,它的英勇的努力, 和为了缔造一个世界、一种道德、一种美学、 一种信仰、一个新的人类而感到的沮丧。— —这便是我们过去的历史。”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强调文艺复兴中人们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那是一幅相当混乱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
画面。 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定义?
答案就是
“下海”!
亲自去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观赏那个时 期的绘画,了解那个时期的科学发现。
时代特征: 一个信仰断裂的时期 旧的信仰在衰落,新的、建立在 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
16
17
18
“新古典主义”:倡导复兴古罗马的艺术传 统,要求艺术家“带着镣铐跳舞”
新古典主义的繁盛: 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重视文 学艺术,成立法兰西学术院,支持文学艺术 创作。
悲剧大师高乃依《熙德》 拉辛《安德洛马克》 喜剧大师莫里哀
18世纪时代特征
17世纪,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取得相对和平 18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
死而殉道 生而守道
佛
重理想 明则诚矣 主智
人文道德
主仁
西方文学史简答论述
西方文学史简答论述1、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①希腊的史诗、悲剧、雕刻、绘画等,大多以神话为题材。
②希腊神话为欧洲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创作灵感。
③希腊神话对欧洲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
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源头。
2、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①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②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英雄主义理想。
③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3、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①结构紧凑、安排巧妙。
对于两个十年中所发生的事,只表现了几十天的内容。
②塑造了众多的性格特殊的人物形象。
③诗句流畅自然,比喻生动形象,辞章华丽,叙述明晰灵活而又不失沉稳与庄严。
往往借用自然界的动植物来比喻,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
④多处使用重复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各自的艺术特点:①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②埃斯库罗斯以置景的浪漫、形式的光怪陆离著称。
他的文风刚健雄奇,文字古朴瑰丽且形象化,表现力强。
作为最具诗人气质的剧作家,他擅长创造隐喻。
③索福克勒斯善于描写人物;喜欢采用对照手法;擅长结构布局;风格质朴,简洁有力,文字富于联想。
④欧里庇得斯着力于苦难的直观描述,被亚里斯多德称为最擅长编写悲苦场景的诗人。
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偏爱女性题材,显示人的理性观念的局限。
5、中世纪欧洲文化的思想特点:①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②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③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外国文学史资料
、名词解释“骑士文学”:是骑士文学的产物,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倾向。
在12、13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繁荣。
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哲理小说”:一般不在乎情节结构是否完整,也不着力于现实生活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它既哟别于哲学著作,有不同于寓言式的作品,而是通过创造富有寓意的形象和故事,以通俗的语言传达深奥的哲理,使哲理和文学达到水乳交融,非常便于作家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
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奥林匹斯神系:以宙斯为众神之神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
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雅典娜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
“莎士比亚化”:指的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其戏剧的艺术手法,即要求作家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用形象化的艺术描绘和再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
作者运用框行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
宣扬“幸福在人间”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
它是欧洲近代第一步现实主义作品,开创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巴洛克: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废的特点,艺精神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异、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流行一时大的一种艺术风格。
“浮士德精神”:它是指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所体现出的精神特质。
西方文学史重点
西方文学源头: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发展阶段:爱情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时代——提供神话史诗素材夏商荷马时代——神话和史诗(公元前11c-前9c)商末周初古风时代——抒情诗(笛歌和琴歌)和寓言(描写动物间关系来表现生活哲理,如《伊索寓言》)(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周代古典时代——古典悲剧和喜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文艺理论希腊化时代——米南德的新喜剧和忒奥克里托斯的田园诗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民族特点:1.神人同形同性论,因古老的民间信仰和特有城邦社会条件形成;体现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神生活于民众之中,神性与人性相通;2.相信命运观念,强调人的抗争,把人放在中心地位,凸显的是人的精神,回荡着昂扬、乐观、健康的现世气息,影响深远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古希腊戏剧:悲剧、喜剧——民间酒神祭典悲剧:前身是“酒神颂歌”;多取材于神话传说,表现人与命运的抗争或涉及重大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风格崇高、悲壮;结构上遵守三一,比较严谨;语言追求高雅规范。
喜剧:前身是祭神的歌舞和滑稽戏;多取材于现实,揭露丑恶的人与事或讽刺人性的弱点,在笑声中否定生活中的丑恶和无价值;风格夸张、滑稽、怪诞,生活气息浓郁;结构松散随意,时有插科打诨和荒诞情节;语言比较粗俗→悲剧:公元前5世纪,希腊悲剧鼎盛时期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被俘的普罗米修斯》,风格雄浑、悲壮、豪迈索福克勒斯:戏剧中的荷马,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民主倾向最强的剧作家,代表作《美狄亚》取材希腊传说伊阿宋的故事,使戏剧更贴近生活。
喜剧:雅典城邦危机时代,喜剧繁荣;讽刺丑恶人物和针砭时弊是其特色;较多反映下层平民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意识。
取材与现实。
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早期罗马文学:戏剧为主要成就,原有阿拉特笑剧和拟剧两种民间戏剧,后受希腊新喜剧影响中期罗马文学:共和时代末期和屋大维时期,主要为诗歌和散文,作家维吉尔、西塞罗、卡图卢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人于生俱来的是理智、道德还是欲望、罪恶?我们应该崇尚制约还是解放本性?这种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之声,对人类自身的思考琢磨,自始至终回荡于西方文学之中,也推动着它的发展和变化。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神话、史诗、戏剧。
其中蕴涵的关于“人”的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的传承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古希腊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
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古希腊文学,就呈现出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生命价值的特征,具有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这种意识是原欲型的,虽然其中也不乏理性精神,但这种精神主要是对人的肯定而并非是与原欲相对的理性意识和道德规范。
到了公元2世纪的时候,希腊逐渐衰落而被罗马所灭亡。
欧洲的文学也逐渐从希腊转移到古罗马。
但是因为古罗马的农耕民族本性,在文学方面也就表现了其弱点。
殆板而缺乏灵性,不富浪漫而缺乏想象力,但是其严肃和务实的特点又表现出文化的精要。
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但同时也带有自身的独特性。
古罗马人有种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因此其文学也较古希腊文学更具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更趋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
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意识观念的主体仍然是古希腊文学的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原欲型文化的范畴。
罗马人也创造了自己的经典,这里要提到的是三位作家,一位是维吉尔,其代表作是《伊尼德》,诗人继承和发展了荷马史诗的艺术范式,极其浪漫地写出了罗马人建国的历史和他们和他们的英雄气概。
第二位是贺拉斯,他写了很多诗歌,都集中在《歌集》中,并有一本诗歌理论《诗艺》,对现在都还有借鉴意义。
第三位是奥维德,其影响最大的是《变形记》,他以人兽互变、人神互变、人植物互变等来描述的。
这部书后来也成了欧洲著名作家频繁使用原始题材以及创作的灵感源泉。
欧洲文学发展到公元四五世纪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转折。
这个时期也叫“欧洲文学的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和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都迥然不同。
中世纪的文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以圣经故事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学”。
这个时期,一些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大半都取材于《圣经》。
但是,在这个时期也还有一些非常有影响的个人作品,比如在中世纪非常有影响的教父奥古斯丁所写的《忏悔录》。
他袒露地表达了少年时代所做的荒唐事情。
随着商业的发展,到了14世纪初期,意大利人但丁写作的《神曲》,成了矗立在中世纪的黑夜终结和新的黎明诞生的门拦处的里程碑——继荷马史诗之后的第二座西方文学的程碑。
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涵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希伯来民族信仰一神的上帝,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尊重灵魂,主张人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看重来世和天国的幸福。
显然,希伯来文化是种重灵魂、重群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
原欲与理性是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因此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既统一又对立,它们被称为“异质文化”。
在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叶,希伯来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出现了第一次碰撞。
希伯来文化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后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基督教文化。
但古希腊文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希伯来文化,因此基督教文化仍属于古希腊的异质文化。
基督教文学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蕴涵的是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或者说是种宗教人本意识。
基督教文学中的英雄不像古希腊文学中是人化的神,而是神化的人。
他们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智慧而显得神通广大,是神的附着才赋予其无穷威力。
基督教文学中人让位于神、“灵”取代“肉”的现象体现的是人对上帝的崇拜,也体现了人对人性本质的追寻趋于理性和精神的境界。
但另一方面,这又表现了一种人们对人原始生命力和生命价值的压制,是对欧洲古典文学世俗人本意识的排斥。
总之,重视人的精神、对理性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早期希伯来文学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然而,世俗的教会把基督教精神推向了极端。
尤其在中世纪后期,上帝的权利畸形膨胀,人的主体性显得微不足道。
生命的本能冲动、人的合理要求都被基督教教义视为罪恶或无意的,人的本性遭到了严重的压抑。
这时,原始基督教对人类的理性追求最终走向了对人类思想的扼杀。
如果说,古希腊的文学是一个活泼美丽的孩子,那么,经过长达千年之后的中世纪黑夜之后,欧洲文化一下子长成了一个金发碧眼、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时我们来到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科学巨匠和文化巨人。
文艺复兴不仅仅对过去的一切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还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思想文化和科学观,可以说文艺复兴是对人性的一种全面的回归。
用莎士比亚的话说:“我就是我。
”这个时期,很多东西都在萌芽、孕育,包括现在大家所称为的现代主义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都已经崭露头角。
这个时代,人们对外部自然的发现,同时对内心世界的发现协调发展,对于外部宇宙的认识和对内心宇宙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人们惊喜地发现世界是那么的广阔。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后来蔓延到整个欧洲,直到莎士比亚的出现,才达到了一个时代的最高高度。
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的哲学家,他的悲剧被视为欧洲文学的第三座里程碑。
文艺复兴大概有三百年左右的辉煌期,莎士比亚是其标志。
当沙死后,文艺复兴好象进入了衰落。
之后,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源流形成了比“希腊化”时期更大规模的碰撞,带来了欧洲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
这就是“文艺复兴”,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文化走向极端,压抑着人们,一些人文主义者就借用古典文化向其发起了攻击。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权反神权、以人性反神性、以个性自由反禁欲主义等,要从上帝那里找到人类自己。
这是与基督教文化相冲突的,而这种冲突实质上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
古希腊罗马文化吸收了希伯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汇集成了人文主义。
而文艺复兴便是历史给予欧洲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契机。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
在此时期,莎士比亚是欧洲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对人理解的深刻要远远超出前辈人文主义作家。
其深刻之处在于通过悲剧告诉了人们: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仅仅满足人的欲望和解放并不能把人引向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人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理性力量上,因此,人必须在自然欲望与社会道德、原欲与理性、出世与入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正确把握。
犹如哈姆雷特,在他身上世俗人本意识和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就十分明显,这也正是近代欧洲文化模式的典型。
到了17世纪,仿佛太阳重新升起,在法国路易十四创造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富强的繁荣,尽管是回光返照,但是路易十四非常重视文学艺术,并进入了“新古典主义”时期,喜剧大师莫里哀成为新古典主义的高峰,悲剧大师高乃依和拉辛也创造了很多的不朽作品。
就像沙氏一样,莫里哀意味着新古典主义的高峰和终结。
但是和沙氏不同的的是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从思想上像新古典主义发起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主力是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和卢梭。
他们旗帜鲜明地倡导建立“自由、平等、博爱”,他们不但在思想上有革命性,在文学艺术上也有颇多的贡献。
如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绮丝》,伏尔泰的哲理小说;在英国也有重要的文学家和其作品: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等;德国的启蒙运动稍微晚些,但是年轻的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就成为两只报春的燕子,令人瓜目相看。
直到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的到来,才有了欧洲文学史上的第四座里程碑。
17世纪的欧洲讲究理性,讲究秩序,这一精神也集中体现在了这一时期文学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中,带来了文学中人文主义观念的演变。
文艺复兴虽然带来了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它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又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
这种社会现实使人意识到了理性、秩序的重要性,再加上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成果告诉了人们宇宙是井然有序的,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在这种精神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古典主义文学,便以理性作为自己的生命,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同时又否定了神性。
相对于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更注重人的理智对情感欲望的制约,强调对自由的规范,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极端追求个性自由的反拨。
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人通常都处于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纠葛中,而服从王权则是最高的理性。
古典主义文学中蕴涵的是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既肯定了个体,又强调约束。
18世纪启蒙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它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肯定人的情感的合理性。
这既是对神性更彻底的否定,又是对否定情感自由的古典主义的调节和反拨。
启蒙文学家大多把个性与情感自由提高到了理性与秩序之上。
卢梭是其中的典型,他否定原罪说,认为人的本性是美和善的,一切发自人的欲望和要求都是合理的,而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才是人性的污染物和罪恶的滋生地。
但卢梭对人的理解过于理想、超时代,歌德则显得更现实、更理智。
歌德的思考与莎士比亚有相似之处,笔下的浮士德苦苦追寻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寻找既张扬个性又不与外在冲突,既满足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两全其美的道路。
然而,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浮士德一生执着地探索追求,但最终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这也正是歌德关于“人”的理解的困惑。
歌德通过《浮士德》,把“人”的探索推向了更渺远的天地。
启蒙文学对个性情感自由的理性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它意味着欧洲历史的一个巨大转折。
这场革命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金钱梦、美女梦、鲜花梦,甚至是总统梦,这个时代也是一个狂想和绝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文学星空——浪漫主义运动。
这个时代的主要文人有: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司汤达、梅里美等。
这个运动像天空的流星一样从欧洲的上空划过,但是这个时代也是产生天才最多的年代。
浪漫主义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是个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新旧交替的时代。
浪漫主义文学在反古典主义精神中发展起来,强调自我、追求自由,竭力倡导自由思想,可以说是人文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中的再现。
浪漫主义的自由思想是和法国大革命精神相吻合的,可以说它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产物,是法国大革命精神在文学上的表现。
但这种自由精神的倡导者是卢梭,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之父”。
法国大革命过去了,原先人们认为能带来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然而,现实却让人们感到,在新的社会中自由仅仅是种形式,资本主义文明使人的生命力受到压抑,使自由得而复失。
但此时卢梭的自由思想早已在大革命浪潮中深入人心,因此,在新的社会中,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依然十分强烈,“自由”是18世纪末19世纪欧洲时代精神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