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解三角形-面积问题.ppt
合集下载
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多边形问题-专题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cos B cos c 2sin A .
b
c
3 sin c
(1)求角 B 的大小和边长 b 的值;
3
(2)求 ABC 周长和面积的取值范围.
(∴2)12 cossBinaA
23ssinicnCBs1inb,Bsin23(B1
,)
6
1
,
B
6
2k ,k Z
2
,
B 为锐角, B ,
3
∵ cos B cos c 2sin A ,由2正余弦定理可得 a2 c2 b2 a2 b2 c2 2a ,
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多边形问题
1: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 bsin A a cos(B ) .
6
(1)求角 B 的大小;(2)若 b 2 3 ,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 sin Bsin A sin Acos(B ) ,由于 0 A , sin A 0 ,
(1)在 ACD 中,设 AD x(x 0) ,由余弦定理得 7=x2 4x2 2x 2x cos 2 ,整理 3
得 7x2 7 ,解得 x 1 .所以 AD 1,CD 2.
(由2正)弦由定已理知得得sSinADBCDCAC4SAsCinAD C23,所,以解12得AsBinADCACsinB721A.C
从而 S 1 casin 3 3 ,所以 ABC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3 3 .
2
3
(问:在(2)的基础上面积范围怎么求?周长范围怎么求?中线范围呢?) (问:在(2)的基础上附加一个“锐角三角形”条件,面积和周长范围怎么求?)
2:在锐角 ABC 中,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cosB 3 sinB 2,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课件:1.1.1正弦定理(系列三)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一三角形中a=2 3 ,b=6,A=30°,判断三角形是
否有解,若有解,解该三角形.
解 a=2 3,b=6,a<b,A=30°<90°.
又因为bsinA=6sin30°=3,a>bsinA,
所以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
sinB=bsian
A=6sin 2
30°= 3
23,故B=60°或120°.
跟踪训练1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
c,已知A=60°,a= 3,b=1,则c等于
(B )
A.1 B.2 C. 3-1 D. 3
解析 由正弦定理sina A=sinb B,可得sin 630°=sin1 B,
∴sinB=12,故∠B=30°或150°.由a>b,
得∠A>∠B,∴∠B=30°,故∠C=90°,
由勾股定理得c=2.
例2 在△ABC中,若∠A=120°,AB=5,BC=7,求△ABC 的面积.
解 如图,由正弦定理,
得sin
1720°=sin5
, C
∴sinC=5143,且∠C为锐角(∠A=120°).∴cosC=1114. ∴sinB=sin(180°-120°-∠C)=sin(60°-∠C) = 23cosC-12sinC= 23×1114-12×5143=3143.
证明 作AD⊥BC,垂足为D, 则AD=AB·sinB,又AD=AC·sinC,
∴csinB=bsinC.
∴S△ABC=12BC·AD =12acsinB=12absinC. 同理S△ABC=12absinC=12bcsinA.
∴S△ABC=12absinC=12bcsinA=12acsinB.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第二课时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3 ,则∠BDC= π 或 2π .
62
33
3
又由 DA=DC,则 A= π 或 π . 63
(2)若△BCD的面积为 1 ,求边AB的长.
6
解:(2)由于 B= π ,BC=1,△BCD 的面积为 1 ,
4
6
则 1 BC·BD·sin π = 1 ,解得 BD= 2 .
2
46
3
由余弦定理得 CD2=BC2+BD2-2BC·BD·cos π =1+ 2 -2× 2 × 2 = 5 ,故 CD= 5 .
2
2
2
关系,又由正弦值还可求出余弦值,这就可以与余弦定理建立关系,另外面积公式中有两边
的乘积,在余弦定理中也有,所以面积公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间可以相互变换,关键是
根据题中的条件选择正确的变换方向.
即时训练 1-1:在△ABC 中,已知 AB=2,AC=2 2 ,cos B= 1 . 3
(1)求sin C的值;
3
3
3
所以 sin(B+C)= 2 10 + 2 , 99
所以 sin A= 2 10 + 2 , 99
因为 AB=2,AC=2 2 ,
因为 S= 1 AB·AC·sin A,所以 S= 8 5 4 2 .
2
9
题型二 平面图形中线段长度的计算
【例2】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1,CD=2,AC= 7 . (1)求cos∠CAD的值;
49
3 29
3
又 AB=AD+BD=CD+BD= 5 + 2 = 2 5 ,
33
3
故边 AB 的长为 2 5 . 3
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2第2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课件
=
3sinA+π6≤
2π
30<A<
3
.
当A=π3时,即△ABC为等边三角形时取等号,
所以sin A+sin B的最大值为 3.
题点四:多边形面积问题 4.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AB=2,BC=6,CD=DA
=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S. 解:如图,连接BD,则S=S△ABD+S△CBD =12AB·ADsin A+12BC·CDsin C. ∵A+C=180°,∴sin A=sin C, ∴S=12sin A(AB·AD+BC·CD)=16sin A.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
(2)求sin A+sin B的最大值. 解:(1)由题意可知
1 2absin
C=
43×2abcos
C.
所以tan C= 3.
因为0<C<π,所以C=π3.
(2)由(1)知sin A+sin B=sin A+sinπ-A-π3
=sin A+sin23π-A
=sin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 cos
A+12sin
A
(√ )
(2)三角形中已知三边无法求其面积
(×)
(3)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一角就能求三角形的面积 ( √ ) 解析:(1)正确,S=12absin C适合求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2)错误.已知三边可利用余弦定理求角的余弦值,再求得正
弦值,进而求面积.
(3)正确.已知两边和两边的夹角可直接求得面积,已知两边
=a2-c2 b2
=左边,
所以a2-c2 b2=sinsiAn-CB.
与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 题点一: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综合问题 1.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人教a版必修五课件: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54页)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3课时
系列丛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例 练 结 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素 能 提 升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π 又0<A<π,故A= . 3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3课时
系列丛书
1 (2)△ABC的面积S=2bcsinA= 3,故bc=4. 而a2=b2+c2-2bccos A,故b2+c2=8. 解得b=c=2.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3课时
系列丛书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3课时
系列丛书
典例导悟
类型一 [例1] 三角形中的面积计算 (2012· 全国新课标卷)已知a,b,c分别为△
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cos C+ 3 asin C-b-c =0. (1)求A; (2)若a=2,△ABC的面积为 3,求b,c.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1 1 1 (4)S=2absinC=2acsinB=_________. 2bcsinA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3课时
系列丛书
2.三角形中的计算、证明问题除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外,常见的公式还有: (1)P=a+b+c(P为三角形的周长); (2)A+B+C=π; 1 (3)S= aha(ha表示a边上的高); 2 1 1 1 (4)S= absinC= acsinB= bcsinA; 2 2 2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件(21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规律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原则
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 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 实现边和角的统一;运用方程思想解 决问题.
——————————————————————————————————————————————————————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 As
b2 c2 a2
cos A= 2bc
b2a2c22acco Bs
cos B= a2 c2 b2
2ac
c2b2a22acco Cs cos C= b2 a2 c2 2ba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2.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 (1)S=12a·ha(ha 表示边 a 上的高); (2)S=12absin C=_12a_c_sin_B=_12_bc_s_in_A_; (3)S=12r(a+b+c)(r 为内切圆半径).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A n siB n siC n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sinA=_2_aR
b
sinB= 2 R —————
sinC=_2 cR_
a∶b∶c= siA n :siB n :siC n
abc a 2R siA n siB n siC nsiA n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规律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原则
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 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 实现边和角的统一;运用方程思想解 决问题.
——————————————————————————————————————————————————————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 As
b2 c2 a2
cos A= 2bc
b2a2c22acco Bs
cos B= a2 c2 b2
2ac
c2b2a22acco Cs cos C= b2 a2 c2 2ba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2.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 (1)S=12a·ha(ha 表示边 a 上的高); (2)S=12absin C=_12a_c_sin_B=_12_bc_s_in_A_; (3)S=12r(a+b+c)(r 为内切圆半径).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A n siB n siC n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sinA=_2_aR
b
sinB= 2 R —————
sinC=_2 cR_
a∶b∶c= siA n :siB n :siC n
abc a 2R siA n siB n siC nsiA n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三角 形面积 的计算 (一) 》课件 (21张P PT)
2020秋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一章解三角形 1.2.4 .pptx
在三角形中,当涉及两边的和、两边的积或两边的平方和或三角
形的面积时,常用余弦定理解答.
-11-
第4课时 几何计算问题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变式训练1】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
(1)若△ABC 的面积等于 3, 求������, ������的值;
(2)若sin C+sin(B-A)=2sin 2A,求△ABC的面积. 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列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 (2)先利用正弦定理得a与b的关系,再利用余弦定理得a与b的另一 个关系,列方程组求解a,b,进而求面积.
第4课时 几何计算问题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反思1.有关长度问题,要有方程意识.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是经常 用到的方法.列方程时,要注意一些隐含关系的应用.
2.要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
-18-
第4课时 几何计算问题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解(1)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a2+b2-ab=4.
又因为△ABC 的面积等于 3,
所以
1 2
������������sin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_应用举例_课件23
一、解三角形应用题常见的几种情况 (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 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 (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 三角形,然后逐步求出其他三角形中的解,有时需设出未知量, 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所要求的解.
解析:
设快艇驶离港口 B 后,最少要经过 xh,在 OA 上的点 D 处与考察船相遇.如图,连接 CD.则快艇沿线段 BC,CD 航行.
在△OBC 中,∠BOC=30°,∠CBO=60°,∴∠BCO=90°. 又 BO=120,∴BC=60,OC=60 3.故快艇从港口 B 到 小岛 C 需要 1h. 在△OCD 中,∠COD=30°,OD=20x,CD=60(x-2). 由余弦定理知,CD2=OD2+OC2-2OD·OCcos∠COD, ∴602(x-2)2=(20x)2+(60 3)2-2·20x·60 3cos30°,解得 x =3 或 x=38. ∵x>1,∴x=3. 故快艇驶离港口 B 后,最少要经过 3h 才能和考察船相遇.
分析:边读题,边画图形,如图,将条件中的角、长度 标上,求轮船离港口 A 还有多远,即求 AD 的长,在△ACD 中,已知一角(A)一边(CD),待求 AD,结合已知条件△BCD 三边长已知,由余弦定理可求三角,考虑沟通已知和未知, 可利用∠ADC 与∠BDC 互补,求∠BDC.
解析:
在△BDC 中,由余弦定理知, cos∠CDB=BD2+2BCDD·C2-D BC2 =-17,
测量距离的问题
[例 1] (2011·东北三校二模)港口 A 北偏东 30°方向的 C 处有一检查站,港口正东方向的 B 处有一轮船,距离检查站 为 31n mile,该轮船从 B 处沿正西方向航行 20n mile 后到达 D 处观测站,已知观测站与检查站距离 21n mile,问此时轮 船离港口 A 还有多远?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6.4.3 第4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 (1)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AnCB=siBnCA,所以 AC =BCs·insAin B=6×sisnin301°20°=6 3. 又因为 C=180°-120°-30°=30°, 所以 S△ABC=12×6 3×6×12=9 3.
(2)由余弦定理,得 a2+b2-ab=4,又△ABC 的面积等于 3,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12a·ha=12b·hb=12c·hc(ha,hb,hc 分别表示边 a,b,c 上的高). (2)S=12absin C=12bcsin A=12acsin B. (3)S=12(a+b+c)·r(r 为△ABC 内切圆的半径).
■名师点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12absin C 与原来的面积公式 S=12a·h(h 为 a 边上的高)的关系为 h=bsin C,实质上 bsin C 就是△ABC 中 a 边上 的高.
解:(1)由正弦定理sinb B=sinc C, 得 sin B=bsicn C=12, 因为在△ABC 中,b<c 且 C=120°,所以 B=30°. (2)因为 A+B+C=180°, 所以 A=180°-120°-30°=30°, 所以 S=12bcsin A= 43.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第 4 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考点 有关三角形 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的 综合问题
学习目标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简单推导和应用 能够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 三角形中的一些综合问题
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 P53 T10 和 P54 T18 两个题目,思考以下问题: 如何用三角形的边和角的正弦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一 解三角形课件人教新课标
AC 等于( B )
(A)5 (B) 5 (C)2 (D)1
解析:由 S = △ABC 1 acsin B 得 1 × 2 ×1×sin B= 1 ,所以 sin B= 2 ,cos B=± 2 ,
2
2
2
22Leabharlann 所以若 cos B=- 2 ,由余弦定理得 2
AC= AB2 BC2 2AB BC cos B = 12
数学
模块复习 专题一 解三角形
数学
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其次是求三 角形的边和角及解三角形应用举例,选择、填空、解答均有,难度中等偏下.
数学
考点一 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1.(2014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钝角三角形 ABC 的面积是 1 ,AB=1,BC= 2 ,则 2
数学
考点二 求三角形的边或角
3.(2014 高考广东卷)在△ABC 中,角 A,B,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bcos C+ccos B=2b,则 a =
.
b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代入已知
式子中,可得 sin Bcos C+sin Ccos B=2sin B,即 sin A=2sin B,由
.
解析:把正弦定理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代入已知得
(2+b)(a-b) =(c-b)·c, 所以(2+b)(2-b)=(c-b)·c.所以 4-b2=c2-bc,所以 b2+c2-bc=4.
所以 cos A= b2 c2 a2 = 4 bc 4 = 1 .所以 A=60°.
(A)5 (B) 5 (C)2 (D)1
解析:由 S = △ABC 1 acsin B 得 1 × 2 ×1×sin B= 1 ,所以 sin B= 2 ,cos B=± 2 ,
2
2
2
22Leabharlann 所以若 cos B=- 2 ,由余弦定理得 2
AC= AB2 BC2 2AB BC cos B = 12
数学
模块复习 专题一 解三角形
数学
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其次是求三 角形的边和角及解三角形应用举例,选择、填空、解答均有,难度中等偏下.
数学
考点一 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1.(2014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钝角三角形 ABC 的面积是 1 ,AB=1,BC= 2 ,则 2
数学
考点二 求三角形的边或角
3.(2014 高考广东卷)在△ABC 中,角 A,B,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bcos C+ccos B=2b,则 a =
.
b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代入已知
式子中,可得 sin Bcos C+sin Ccos B=2sin B,即 sin A=2sin B,由
.
解析:把正弦定理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代入已知得
(2+b)(a-b) =(c-b)·c, 所以(2+b)(2-b)=(c-b)·c.所以 4-b2=c2-bc,所以 b2+c2-bc=4.
所以 cos A= b2 c2 a2 = 4 bc 4 = 1 .所以 A=60°.
1.2.2三角形当中的几何计算(1)
sin(A B) sin C; cos(A B) cosC; tan(A B) tan C;
(5)sin(A-B)=0⇔A=B;
(6)在ABC中,A B a b sin A sin B.
(7)sin sin 或 若、是三角形的内角则有
(8)在△ABC 中,三边分别为 a,b,c(a<b<c) (1)若 a2+b2>c2,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 (2)若 a2+b2=c2,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3)若 a2+b2<c2,则△ABC 为钝角三角形.
.
[解]
证法一(角化边):左边=ab- -ccab22+ +22abcccc22- -ba22
=a2-2ca2+b2·b2-2cb2+a2=ba=22RR
sin sin
Hale Waihona Puke B A=ssiinn
B A
=右边,
其中 R 为△A BC 外接圆的半径.
∴ab- -ccccooss
B A
=ssiinn
B A
.
[针对训练 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1.2.2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学习目标
1.记住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和 其推论; 2.会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余弦定理的推论计算三角形中的一些量
难点:探寻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 1.正弦定理
a b c 2R(其中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 sin A sinB sinC
【典例 3】
(3)∵|A→B+A→C |= 6, ∴|A→B|2+|A→C |2+2A→B·A→C =6, 即 c2+b2+2=6,∴c2+b2=4. ∵c2=2,∴b2=2,b= 2. ∴△A B C 为正三角形. ∴S△ABC= 43×( 2)2= 23.
(5)sin(A-B)=0⇔A=B;
(6)在ABC中,A B a b sin A sin B.
(7)sin sin 或 若、是三角形的内角则有
(8)在△ABC 中,三边分别为 a,b,c(a<b<c) (1)若 a2+b2>c2,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 (2)若 a2+b2=c2,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3)若 a2+b2<c2,则△ABC 为钝角三角形.
.
[解]
证法一(角化边):左边=ab- -ccab22+ +22abcccc22- -ba22
=a2-2ca2+b2·b2-2cb2+a2=ba=22RR
sin sin
Hale Waihona Puke B A=ssiinn
B A
=右边,
其中 R 为△A BC 外接圆的半径.
∴ab- -ccccooss
B A
=ssiinn
B A
.
[针对训练 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1.2.2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学习目标
1.记住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和 其推论; 2.会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余弦定理的推论计算三角形中的一些量
难点:探寻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 1.正弦定理
a b c 2R(其中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 sin A sinB sinC
【典例 3】
(3)∵|A→B+A→C |= 6, ∴|A→B|2+|A→C |2+2A→B·A→C =6, 即 c2+b2+2=6,∴c2+b2=4. ∵c2=2,∴b2=2,b= 2. ∴△A B C 为正三角形. ∴S△ABC= 43×( 2)2= 23.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九韶》示范课件_25
c
B
1 a2c2 4
1 4
a
2c
2
a2
c2 b2 2ac
2
1 [a2c2 (a2 c2 b2 )2 ]
4
2
即 S 1 [a2c2 (a2 c2 b2 )2] .
4
2
思考:除了 S 1 acsin B ,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三角形面积公式? 2
方法: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cos B ,再根据 S 1 acsin B 进行证明.
2
证明:由余弦定理: cos B a2 c2 b2 2ac
S 1 ac sin B 1 ac
2
2
1 cos2 B 1 ac 2
1
a2
c2 2ac
b2
2
C
b
a
A
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
比西方 1801 年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 554 年,被西方 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秦九韶的任意次方程的数值解
领先英国人霍纳 572 年。
秦九韶的三斜求积术
秦九韶在 1247 年独立提出了“三斜求积术”, 虽然它与海伦公式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完全与 海伦公式等价,它填补了中国数学史中的一个空 白,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已经具有很高的数学 水平。
2、《数书九章》中对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 一个空白,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具有很高的数学水 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 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
正弦定理第3课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人教A版必修
sin B,
cos B
所以sin B = cos Acos B − sin Asin B = cos(A + B) = −cos C = 1,
2
又0
<
B
<
π,所以B
3
=
π6.
课中探究
(2)求2a2c+2 b2的最小值.
解:由(1)可知,sin B = −cos C > 0,所以cos C < 0,则
(1)若sin
B
=
2,求cos
3
A;
解:因为6S
=
a(b
+
c),所以6
×
1 2
acsin
B
=
a(b
+
c),
又sin B = 2,所以3ac × 2 = a(b + c),整理得ac = ab,
3
3
所以b = c,则C = B,所以cos A = −cos B + C = −cos 2B =
−1
+
2sin2B
∵ cos B = 14,∴ sin B =
1 − cos2B =
15,4∴△ NhomakorabeaABC的面积S
=
1 2
acsin
B
=
1 2
×
4
×
2
×
15 4
=
15.故选A.
课中探究
(2)在△ ABC中,A = 60∘ ,b = 1,△ ABC的面积为 3,则a =
___1_3_.
[解析] 因为在△ ABC中,A = 60∘ ,b = 1,S△ABC = 3,
推论:①S△ABC
人教A版必修五 1.2.3 面积问题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跟踪 训练
解析: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 AC AB 要注意分类讨论.由正弦定理,得 = , sin B sin C ABsin B 3 sin C= AC = . 2 ∵AB>AC∴C=60° 或120° . 1 1 当C=60° 时,S△ABC= AC· ABsin A= 2 2 ×2×2 3sin 90° =2 3; 1 1 当C=120° 时,S△ABC= AC· ABsin A= 2 2 ×2×2 3sin 30° = 3. 答案: 3或2 3
栏 目 链 接
点评: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三种形式,实际使用时要结 合题目的条件灵活使用;如果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可以直接求面 积,否则先用正、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边或角,再套用公式计 算.
栏 目 链 接
跟踪 训练
1.在△ABC中,若B=30° ,AB=2 △ABC面积是________.
3 ,AC=2,则
(2)△ABC 中,已知 A = 30°, b = 4 , c = 3 ,则△ ABC 的面 栏 目 链 积为________.
1 解析:由三角形面积公式知 S= bcsin A 2
接
=3. 答案:3
基础 梳理
A B+ C 3.△ABC 中,A与B+C互补, 与 互余,所以 2 2 -cos A , sin A sin(B+C)=__________ ,cos(B+C)=__________ A A B+ C B + C sin cos sin =__________ , cos = __________. 2 2 2 2 栏 目 4.设Rt△ABC的两直角边长为a,b,则它的内切圆半径r=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1.2.3 面积问题
跟踪 训练
解析: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 AC AB 要注意分类讨论.由正弦定理,得 = , sin B sin C ABsin B 3 sin C= AC = . 2 ∵AB>AC∴C=60° 或120° . 1 1 当C=60° 时,S△ABC= AC· ABsin A= 2 2 ×2×2 3sin 90° =2 3; 1 1 当C=120° 时,S△ABC= AC· ABsin A= 2 2 ×2×2 3sin 30° = 3. 答案: 3或2 3
栏 目 链 接
点评: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三种形式,实际使用时要结 合题目的条件灵活使用;如果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可以直接求面 积,否则先用正、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边或角,再套用公式计 算.
栏 目 链 接
跟踪 训练
1.在△ABC中,若B=30° ,AB=2 △ABC面积是________.
3 ,AC=2,则
(2)△ABC 中,已知 A = 30°, b = 4 , c = 3 ,则△ ABC 的面 栏 目 链 积为________.
1 解析:由三角形面积公式知 S= bcsin A 2
接
=3. 答案:3
基础 梳理
A B+ C 3.△ABC 中,A与B+C互补, 与 互余,所以 2 2 -cos A , sin A sin(B+C)=__________ ,cos(B+C)=__________ A A B+ C B + C sin cos sin =__________ , cos = __________. 2 2 2 2 栏 目 4.设Rt△ABC的两直角边长为a,b,则它的内切圆半径r=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1.2.3 面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BC中用a、b和角C表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1.S=
1 2
ah
练习1:解析:由已知易得出BC边上的高为4,
所以S=
1 2
×6×4=12.
答案:12
2.S=
1 2
absin
C
练习2:△ABC中,已知A=30°,b=4,c=3,则 △ABC面积为________.
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将已知条件转 化为方程组是复杂问题的常见思路,将方程化为只含边的式 子或只含角的三角函数式,然后化简并考察边或角的关系.
3.许多试题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解决,甚 至可以两者兼用,当一个公式求解受阻时要及时考虑其他公 式列式.
4.若试题有单位,回答时要注意书写.
∴sin A-cos A= 26.②
①+②得:sin A=
2+ 4
6,
①-②得:cos A=
2- 4
6 .
∴tan A=csoins AA=-2- 3.
(以下同法一)
跟踪训练
3.若AB=2,AC= 2 BC,则S△ABC的最大值是
________.
解析:设 BC=x,则 AC= 2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祝
您
跟踪训练
2.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2,BC= 6,CD=DA=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析:因为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所以 A+C=180°, 所以 cos A+cos C=0,由余弦定理得: BD=2 7,cos A=-12, ∵0<A<π,∴A=23π,C=π3,S△ABD=2 3, S△BCD=6 3. ∴四边形 ABCD 面积为 8 3.
一、选择填空题
1.在△ABC中,a= 3 , b= 2 ,C=45°,则
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 2
B. 3
C.
6 2
D. 6
解析:S△ABC=12absin C=12
3×
2×
22=
3 2.
答案:A
2.在△ABC中,a=5,c=7,C=120°,则三角形 的面积为( )
15
15
A. 2
B. 4
15 3
15 3
C. 4
D. 2
解析: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即
72=52+b2+5b,
∴b=3或b=-8(舍去),
∴S△ABC=
1 absin C=
2
15 3 4
.
答案:C
1.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先观察已知什么?尚缺什么? 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元素,就可以求出三角形 的面积.
∴tan A=tan (45°+60°)=11-+
3=-2- 3
3.
又 sin A=sin 105°=sin (45°+60°)
=sin 45°cos 60°+cos 45°sin 60°=
2+ 4
6 .
∴ S△ABC=12AC·ABsin A
=12×2×3×
2+ 4
6=34(
2+
6).
法二:∵sin A+cos A= 22,① ∴(sin A+cos A)2=12. ∴2sin Acos A=-12. ∵0°<A<180°,∴sin A>0,cos A<0. ∵(sin A-cos A)2=1-2sin Acos A=32,
三角变换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应用
在△ABC中,sin A+cos A=
2 2
,AC=2,AB=3,
求tan A的值和△ABC的面积.
解析:法一: ∵sin A+cos A= 2cos (A-45°)= 22,
∴cos (A-45°)=12.又 0°<A<180°.
∴A-45°=60°,A=105°.
自测自评
1.在△ABC中,AB= 3 ,AC=1,A=60°,则
3 S△ABC=____4____.
2.在△ABC中,若A=60°,b=16,S△ABC=64 3 ,
则c=___1_6____.
3.在△ABC中,A=60°,AB=2,且△ABC的面积
S△ABC=
3 2
,则边BC的长为____3____.
解三角形
1.2.3 面积问题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进一步解 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 简单应用.
基础梳理
1.三角形面积:△ABC 中用a和BC边上的高h表示三角 形面积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
练习1:△ABC 中,已知AB=AC=5,BC=6,则△ABC 面积为________.
3.△ABC 中,A 与 B+C 互补,A2与B+2 C互余,所以 sin(B+C)=__________,cos(B+C)=__________, sinB+2 C=__________,cosB+2 C=__________.
练 练习 习 22: :解 解析 析: :由 由三 三角 角形 形面 面积 积公 公式 式知 知 SS= =1212bbccssiinn AA= =33.. 答 答案 案: :33 33. .ssiinn AA - -ccooss AA ccoossAA22 ssiinnAA22
S△ABC=12AB·BCsin B=x 1-cos2B,
根据余弦定理得
cos B=AB2+2ABBC·B2-C AC2=4+x42-x 2x2=4-4xx2,
代入上式得 S△ABC=x
1-4-4xx22
=
128-x2-122
16
.
2x+x>2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有
,解得
x+2> 2x
2 2-2<x<2 2+2.故当 x=2 3时取得 S△ABC 最大值 2 2. 答案:2 2
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正弦定理应用
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求三角形的面积S.
(1)已知a=4 cm,c=5 cm,B=30°;
(2)已知A=75°,C=45°,b=4 cm.
解析:(1)依题意,三角形的面积 S=12acsin B,
得:S=12×4×5×sin 30°=5(cm2).
(2)根据正弦定理sinb B=sinc C,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
b2=c2+a2-2accos B,
所以(a+c)2-ac=13,ac=3,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S= 1 acsin 120°= 3 3 .
2
4
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应用
已知三边的长分别为a=2 cm,b=3 cm,c=4 cm,求三角形的面积S.
解析:根据余弦定理得: cos B=c2+2ac2a-b2=422+×242×-232=1116, sin B= 1-cos2B=3 1615, S=12acsin B,得: S=12×2×4×3 1615=3 415(bcsin A=12b2sinsCinsBin A,
B=180°-(A+C)=180°-(75°+45°)=60°,
S=12×42×sin
45°sin 75° sin 60°
=43+3 3(cm2).
跟踪训练
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若B=120°,b= 13 ,a+c=4,求△ABC的面积.
4.设Rt△ABC的两直角边长为a,b,则它的内切圆 半径r=______.
5.设△ABC的周长为2p,内切圆半径为r,则 △ABC的面积=________.
6.S=
1 2
absin
C=________=________.
答案:4.12(a+b- a2+b2)
5.pr
1
1
6.2acsin B 2bcs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