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单殖吸虫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单殖吸虫分布:

在中国,自尹文英和Sproston于1948年在华东地区首次进行调查后,从50年代至70年代,对各地单殖吸虫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的有郎所、陈启鎏、张剑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室及苏联学者等.他们的调查结果已由纪国良等人[1]作了初步汇总.80年代后,又有郎所[2~4]、张剑英[5~7]、王伟俊[8~10],马成伦[11]、陈致和[12]、吴宝华[13]、黄少涛[14]、金燮理[15]、梁瑞刚[16]等报道了全国各地单殖吸虫的调查情况.此外还有不少零星的调查报告和新种或新记录的报道.

纪国良等[1]在1982年列举中国的海水和淡水中的单殖吸虫种类总共达376种,此后十多年来,除了有大量新种报道之外,原有的单殖吸虫种类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宿主记录和地理记录.因此笔者重新整理了资料,对中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种类组成进行了总结.根据笔者的统计,截至1997年7月止,中国内陆水体中已发现的单殖吸虫种类达46属575种,分别隶属于锚首虫科、指环虫科、八铗虫科、双沟盘虫科、双身虫科、三代虫科、钩铗虫科、多盘虫科和四钩虫科.

各科属中种类分布数目见表1.指环虫科在内陆水体单殖吸虫中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多达360种,占单殖吸虫总种数的62.61%;锚首虫科次之,共计111种,占19.30%;三代虫科有39种,占6.78%;双身虫科36种,占6.26%;其他5科共29种,占5.05%.锚首虫科虽包含17个属,但数量最多的锚首虫属和似鲶盘虫属所占的比例很大,两者合计77种,占全部锚首虫的69.37%.在指环虫科中,绝大部分种类属于指环虫属,达341

种,占94.72%.三代虫科仅发现了三代虫属和薄片吸虫属两个属的虫种,除薄片吸虫属有1个种外,其余38个种均属于三代虫属.中国的双身虫科的单殖吸虫经姜乃澄等人[17]整理,分归于真双身虫属、前侧孔虫属、副双身虫属和华双身虫属这4个属中,其中以副双身虫属的种类占优势,为27种,所占比例为75%.八铗虫科、双沟盘虫科、钩铗虫科、多盘虫科和四钩虫科均只有少数的种属报道. 自1982年以来所报道的新种与新记录达199种之多(表2),这一方面说明科研工作者对单殖吸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查与研究,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内陆水体中单殖吸虫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新种与新记录大多分布在锚首虫科和指环虫科中,两科分别为50种和120种;双身虫科中又发现了23个新种与新记录,而三代虫科中仅发现1个新种,显然这与过去对双身虫研究较少有关.此外,还有铗钩虫科1个种,两栖类中的多盘虫科也发现4个新种.没有科的新记录.八铗虫科、双沟盘虫科和四钩虫科均没有新种和新记录报道,这可能与其种类较少、宿主谱较窄有关,但也可能是由于宿主分布地区不广,缺少调查的缘故.新种和新记录的发现多在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而在江河平原和东北地区较少,这反映了过去对全国各地调查研究的不均衡.考虑到新疆、西藏、内蒙这些在地理条件上很有特殊性的地区还缺少调查,可以预计将来还会有较多的新种和新记录报道.

在Bychowsky [1]的分类系统中,单殖吸虫(Monogenean)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ea);Yamaguti [2]则将其定

为单殖吸虫目(MonogeneaCarus,1863),细分成单后盘亚目(Monopisthocotylea Odhner,1912)和多后盘亚目(Polyopisthocotylea Odhner,1912)两个亚目;在陈心陶等编著的《中国动物志》中,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Digenea)分别作为亚纲归入吸虫纲;而Boeger &Kritsky [3,4]又把单殖吸虫纲分为多钩(Polyonchoinea Bychowsky,1937)、寡钩(Oligochoinea Bychowsky,1937)和多盘(Polystomatoinea Lebedev,1986)三个亚纲。因此,在较高阶元的分类系统问题上,对于单殖吸虫的分类地位,一直以来各研究者的意见都有较大分歧[5]。

单殖吸虫是雌雄同体的寄生蠕虫,多寄生于水生和两栖脊椎动物上,有时候也出现于水生无脊椎动物上(如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单殖吸虫通常寄生于鱼鳃,有时见于宿主的皮肤、口咽腔或者与外部直接或间接连通的其它器官,例如鼻孔、眼、耳朵、泻殖腔、直肠腺和膀胱等,甚至偶尔能寄生于鱼的血液系统。不同于复殖吸虫的是,单殖吸虫直接发生,没有中间宿主,他们的幼体从卵中孵化出来,逐渐发育成成体。然而,也有例外,一些海水鱼的单殖吸虫如Pricea 和Gotocotyla 能寄生在多种鱼类的鳃,它们并不直接发育成熟,而是在这些鱼被“终末”宿主(大型鲭鱼)捕食后才发育成熟[6,7]。

据记载,人类对单殖吸虫的最早研究是1776 年Muller 在丹麦的Hippoglossusvulgaris 鱼体上发现,当时以为是一种水蛭,并以Hirudo hippoglossi 命名;1818年,Blaninvelle 将之命名为内吸虫Entobdella hippoglossi。直到20 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们对单殖吸虫

的研究集中于形态与分类学以及生活史。六十年代以后,Kearn [8,9]对鳎内吸虫Entobdella soleae 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单殖吸虫的研究已深入到了生理学的层次。自七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流行病学方法为寄生虫-宿主种群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并对寄生虫生态行为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10]。

我国单殖吸虫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1948 年,尹文英和Sproston [11]报道了采自华东地区沈家门鲬鱼鳃上的锚首虫及海盘虫各一种。在海洋单殖吸虫方面的研究,黄宗国[12]和申纪伟等[13]分别报道了黄渤海物种海域的15 种和13 种单殖吸虫。近年来,张剑英等[14]对我国南海鱼类单殖吸虫做了大量的研究,其编著的《中国海洋鱼类单殖吸虫》描述单殖吸虫200 多种。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单殖吸虫的研究内容也逐渐扩展,主要涉及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形态学、组织学、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区系分类学、方法学和病害防治等各方面。

单殖吸虫病的危害性

寄生虫是指寄居在其它生物体内或体外的生物体,它们部分或全部地从宿主获得营养,并普遍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模式,且至少潜在地对宿主产生一定的伤害。一些理化因子例如温度对寄生虫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与非寄生物种相比,环境因子所起的作用更直接和连续,影响更大。寄生虫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PH、氧气等)是宿主,它的食物是宿主的食物或是宿主体自身,它的生境是宿主体,并且它的转移依赖于宿主。寄生虫病可能对宿主的体重或繁殖产生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