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
论语 理解性默写

《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见到有长处的人要善于向他学习,见到有缺点的人善于自省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引用《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十则》中的“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答。
11、、《论语》中一书言近旨远,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之魂,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学童的必读之书。
《论语》理解性默写

22.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23.《论语十则》中“(),()。”体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24.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时称,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用《论语》中的话说就是“(),()。”
38.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0.《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1.《<论语>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论语》理解性默写
1.士人以仁为己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因此《论语·泰伯》中曾子对士人提出()的要求。
2.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重”表现在(),“远”表现在()。
3.《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4.《论语》中的(),(),与老子《道德经》中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都是强调从善改恶。
18.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选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 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8练《论语》十二章一、易错字填空《〈论语〉十二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于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
”(《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何?人而不仁,如()何?”(《论语·八佾》)(3)子曰:“朝闻道,()死()()。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于义,小人喻于()。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文胜质则史。
()()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乎?死而后(),不亦()乎?”(·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也。
”(《论语·子罕》)(9)子曰:“()者不惑,仁者不(),勇者不()。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为仁()(),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子曰:“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斯语()。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于人。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答案】慎、焉、也已、礼、乐、夕、可矣、喻、利、焉、也、野、史、文质、弘、重、已、远、篑、往、知、忧、惧、惧、由己、其目、视、听、言、动、事、矣、者乎、恕、施、兴、观、群、怨、迩、于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教育场景下的学生提供《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
的训练材料。
通过阅读《论语》的选段,并进行默写和理解性问题
回答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默写能力。
使用方法
1. 将本文档提供的选段《论语》分发给学生。
2. 学生可以先阅读选段,并标记其中的重点内容。
3. 学生进行默写:在规定的时间内默写选段的内容。
默写过程中,学生应尽量准确地回忆选段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4. 学生完成默写后,可以自行检查答案,并核对自己的回忆情况。
5. 学生回答理解性问题:根据选段内容,回答文档中提供的理
解性问题。
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提
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选段示例
选段一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窮,天禄永终。
”
问:这个选段中,尧对舜说了哪些话,有哪些含义?
选段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问:这个选段中,孔子对于国家领导者的要求是什么?他希望领导者能做到哪些方面?
目标
通过进行《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希望学生能够:
- 提高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能力。
- 提高默写能力和对细节的观察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档中的选段示例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相应的选段。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文笔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文笔用)一、背景介绍《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通过对《论语》的选读和理解性默写训练,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哲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文笔用。
二、训练目的本次训练旨在通过选读《论语》并进行理解性默写,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笔用。
通过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升写作能力。
三、训练内容和方法1. 选读内容:根据教师指示或自行选择《论语》中的相关章节进行阅读。
2. 理解性默写:根据所选章节的内容,进行理解性默写。
默写时,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和思想,并注意语句的结构和用词的准确性。
3. 互评讨论:可以将默写的作文互相交换,进行互评和讨论。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对比,相互研究、改进文笔用。
4. 教师辅导:教师可以进行辅导和点评,指出学生文笔用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指导。
四、预期效果通过《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文笔用),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文笔:通过默写训练,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写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 培养思辨能力:学生通过对《论语》中的思想进行理解和输出,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 深入理解文化:通过选读《论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儒家思想,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五、总结《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是一种有效提升文笔用的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和默写《论语》的内容,学生能够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并且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教师的辅导和互评讨论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能够在文笔用上取得显著的进步。
《论语》十则高考理解性默写模拟 情景式默写 最新

4、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 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 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 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有不复习的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解释: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 凭此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 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为政》
解释: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 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解释: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 ,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 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解释: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题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是很有风度的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答案: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违背上级,这样的人很少见;不喜欢违背上级,却喜欢制造混乱的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注重根本,只有根本稳固才能有道义的生发。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答案:孔子说:“花言巧语、假装和善,很少是真正的仁义。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件事:在为人处事时,是否忠实无欺?与朋友交往时,是否真诚可信?学习的东西是否能够传承并且应用?”5.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答案: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是追求吃饱,居住不是追求舒适安逸,在处理事务时要敏捷而谨慎,追求道德的完美,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好学者。
”6.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答案:孔子说:“君子如果不严肃认真,就不会有威严;学习如果不扎实,就不会有稳固的基础。
重视忠诚和诚信,没有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犯错误时不怕改正。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孔子说:“看到有才德的人,要以他为目标努力追赶;看到不才德的人,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答案: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隘。
”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孔子说:“君子全面而不偏袒,小人偏袒而不全面。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品德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品德用)
引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录,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选读《论语》,可以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诲,对培养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对《论语》的理解和记忆,进行理解性默写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训练目的
- 提高学生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 加深学生对孔子思想和品德教育的认识
-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思考能力
训练内容
1. 选择《论语》中经典的篇章或段落,每次训练选取1-2段进行默写
2. 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先看一遍选定的篇章或段落
3. 停止阅读后,要求学生默写出他们记得的内容,包括言辞和语境
4. 检查学生的默写内容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5.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其中的道理和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和品德
修养
训练要求
- 在默写过程中,学生应该尽量准确地表述出原文的内容和意
义
- 强调对言辞和语境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文字
-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训练效果评估
- 根据学生的默写准确性和理解深度进行评估
- 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和交流,提高互动和研究效果
-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结论
通过《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孔子的
思想和教诲,并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论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也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品
德教育,构建和谐的社会。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 , ,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附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4.写出《论语>十二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8.《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0.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理解性默写

• 11、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 是: 。 • 12、 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 , 。) • 13、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是: ,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 1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1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1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 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 戒的句子是: , 。 •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 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 , 。 •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 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 • , 。
• 8、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 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 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 • 。 • 9、《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 们应该: , 。 • 10、《<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哪些?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 合的句子是: , 。 2、《论语》中强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 老师的句子是: , 。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要 实事求是,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 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 。
《论语》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的教育用材料。
以下是一些默写训练的例子,旨在帮助学生对《论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
1.论语选读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程度,选择《论语》中的适当篇章。
建议选择含有一些简短且容易理解的句子,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子:
1.1 学而篇
___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
请默写上述句子。
1.2 为政篇
___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群而不党。
” (《论语·为政篇》)
请默写上述句子。
2.理解性问题
在完成默写训练后,可以提出一些与所选篇章相关的理解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
例子:
2.1 学而篇
___为什么认为学习很重要?
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对待?
___说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的表现,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2.2 为政篇
___认为君子对待天下人民应该怎样?
什么是"群而不党"的意思?
为什么君子不应该有私心?
总结
通过《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学生可以通过默写和理解性问题的答题,提高对《论语》的理解和记忆,并进一步领悟___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种教育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化。
《论语十二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则》理解性默写1.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的语句是:,。
2.《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
3.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4.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5.《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6.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7.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中所说的“”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8.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9.文中阐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无论是贤达的人还是不贤达的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10.《论语》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11.《论语》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12.《论语》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13.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缺点,更要引以为戒句子是:,。
14.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两句:,。
15.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杭州人民迎接各国嘉宾的喜悦心情,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16.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认为应当采取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语句是:,?17.《论语》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
18.《论语》中,根据“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一意思,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
19.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的学习态度。
20.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的句子是:,。
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21.《论语》中,孔子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22.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自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进行驳斥和劝诫的两句是:,。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道德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道德用)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的指导,以
帮助研究者加深对《论语》中道德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训练目的
- 提升研究者对《论语》的理解能力。
- 培养研究者的默写能力。
- 加深研究者对道德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训练方法
1. 阅读选定的《论语》课文,理解其中的道德内容。
2. 针对每篇课文,进行默写训练,将其各个章节的内容默写出来。
3. 检查默写的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并进行错误的修正。
4. 多次重复默写训练,以加深对道德原则的记忆和理解。
指导建议
- 在默写之前,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并理解其核心道德原则。
- 将课文内容分成小块进行默写,提高准确性。
- 检查默写的内容时,要仔细对比原文,注意纠正错误。
- 运用所学的道德原则,为每个片段的课文内容提供实际应用
案例,加深理解。
结论
通过《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学习者可以提升对《论语》中道德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直观,没有法律
上的复杂性,从而更容易实践。
只要学习者遵循训练方法和指导建议,持之以恒,就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1. 在《论语·学面》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饮食和居住方面提出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 在《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从时间角度表现了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4. 在《论语·里仁》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提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6. 在《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
8.《论语·子罕》中,孔子将道理寓于形象的比喻中,比如利用“堆土”和“平地”形象地说明做事前功尽弃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坚持不懈是因为“吾往也”。
以培养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即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讽刺方法。
10.《论语·卫灵公》中,提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人而不仁,如礼何?12. 在《论语·里仁》中,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强调要重义轻利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在《论语·雍也》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句说明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君子。
14.《论语·泰伯》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句,说出了士人和君子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重大,应严于律己。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第13练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饱、矣、喻、利。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运》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省”“睦”“迩”。
3.《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9.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论语》,此书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24.在《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5.孔子告诫弟子做学问要实事求是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孔子教导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语句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7.弟子颜渊高度评价孔子学识高深莫测,令人无限敬仰的语句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8.孔子以流水一去不复返为喻,告诉我们珍惜时光的语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9.孔子以大车、小车为喻,阐明为人治国要讲诚信的语句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30.《论语》中说我们做事不能贪图小利,不能急于求成的语句是: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1.能表现孔子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语句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2.孔子在《论语》中,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确地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
33.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的语句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34.孔子在谈及义与富贵关系时说,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道义,安贫乐道的语句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孔子说君子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艰难境地都不会舍弃仁,回去践行仁德的语句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6.孔子说老师应该教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独立思考的语句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7.孔子在《论语》中讲学思并重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8.《论语》中说,象牙、骨头、玉石在经过切割、打磨之后会更完美的语句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9.《论语》中,与陶渊明“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语意相同的句子是往者不可谏,来之犹可追。
40.孔子说,对于天下之事,君子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一定不要怎么做,义是衡量的标准的语句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di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在孔子看来,真正的智慧就在于“,,。
”真的错误在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2.孔子认为“道”与“人”的关系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43.“,!”也就是说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些怨恨。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4.孔子告诫子夏“为政”不可贪快,贪小利,因为“,。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45.“,,”孔子用车作喻,说明不讲信用的弊端。
同时,又用松柏作喻,说明君子耐住磨难,不改初心的句子是:“,。
”后用浮云作喻,说明君子面对不义之财的心态:“,。
”因此,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其中的一句“,,。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46.苏轼曾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孔子曾经也有过相似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说明君子即使在慌乱或苦难中,片刻不会脱离“仁”的句子“,
,。
”同时,君子立身处世无可无不可,“义”才是标准,故曰:“,,,。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48.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但是不到关键时刻不要启发,因此要注意“,
”。
同时要注意学思结合,因为“,”。
如果学生“”,即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举例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49.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后人铭记,而孟子对君王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认为君主“,”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因为“,。
,。
”百姓和国君的“乐”与“忧”是联系在一起的。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50.“得道”与“失道”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51.君子把“仁”和“礼”长存心中就会懂得“爱人”“敬人”,而“爱”与“敬”是相互的,因为“,。
,。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
52.居上位者只有懂得了“,”推己及人,成就王业才能像拨弄手中的东西一样容易。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53.关于“得志”与“失志”,孟子曾有独到的看法,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他的另一句“,”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54.在孟子看来只有“,,”的人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