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7次课)《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原理课件完整版:总结
• 亚音
– 流道结构形式; – 总温、静温、总压、静压、速度的变化;
• 超音
– – – – – 气动设计原理-增加激波波系; 三种结构形式; 总温、静温、总压、静压、速度的变化; 总压恢复系数、冲压比随飞行Ma的变化; 超音速区与亚音速区
• 示例:由于绝能流动的气体总温不变,因此,进气道出口总温 等于环境温度 (X)
nH , T3* Var nL , T3* Var nL , nH Var nL , nH , T3* Var
n Var T3* , n Var
Wf
n T1*
C
几何可调:(A8可调)
(被调参数和调节中介均有两个)
T C W f n C A8 2019年2月21日
2019年2月21日 25
基本要点
• 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要求?是否越均匀越 好? • 燃烧室温度最高的区域? • 涡扇发动机涵道比的定义? • 燃气涡轮发动机各部件有哪些共同工作条 件? • 飞行条件,尾喷口面积对单轴涡喷发动机 工作点的影响(如n=const调节规律)? • 发动机尾喷口处于亚临界状态时,飞行Ma 对工作线的影响规律及原因?
2019年2月21日 28
2019年2月21日 26
基本要点
• 飞行状态对涡扇发动机涵道比的影响规律 及原因。
2019年2月21日
27
需掌握的基本规律
• 当导向器、尾喷口临界,几何不变发动机共同工 作线唯一; • 除混排涡扇,几何不可调发动机涡轮膨胀比不变; • 相似转速增加,增压比和相似流量都增加;
• 相似转速、相似流量相同,则发动机工作状态相 似; • 若尾喷口亚临界,共同工作线与Ma相关; • 随Ma增加,进口总温、总压增加; • 随H增加,进口总温,总压下降(H<11)
发动机工作原理-PPT
七、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1 .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每一冲程曲轴 转半周,进气冲程进气门开,排气冲程排气门开, 其余两个冲程进、排气门均光。 2.四个冲程中,只有作功冲程产生动力,其 余三个冲程消耗能量。 3.必须用外力起动。 4.工作循环基本内容相似,主要机件的运动 相同,结构基本相同。
温度
370400K
压缩 冲程
提高燃烧 速度
转半圈
作功 冲程
燃烧作功 转半圈
排气 冲程
排出废气 转半圈
关
关
0.6-1.2Mpa
600700K
关
关
Max 35Mpa
Max18 00-
2200K
关
开
0.105-0.115 900-
MPa
120300K
六、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每个循环也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冲程组 成。但由于柴油的性质与汽油不同,其混合气形成的方 式、着火方式与汽油机也不同。下述不同点:
u=f(T) 即只要工质的初、终态温度T1,T2确定,不 论经过什么过程,其内能的变化都相等
Δu=u2-u1=f(T2)-f(T1)
46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过程及其所作的功 工质状态参数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叫做热力 过程,可用p-v图表示,其所做的功为(1kg气体)
47
图片
d F ds p A ds p dv
发动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 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5
二、发动机的分类
1. 按使用燃料分:汽油机、柴 油机等。 2. 按工作循环分: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
动机。 3. 按气门位置分:顶置气门式发动机、侧
置气门式发动机。 4. 按气缸排列分:直列式发动机、v型发动
发动机原理第三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惯性进气
进气迟闭角:从进气下止点
河
到进气门关闭为止的曲轴转
南 理
角。
工
大
学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上止点
下止点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气门叠开现象和气门定时
气门叠开 配气相位 气门定时 扫气现象
进、排气提前角和迟闭角:
排气提前角:30~80°CA
南
理
工
TS ,Ta ,c , ρs
大
学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 减小进气系统阻力 ➢ 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 有效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 ➢ 有效利用排气管的波动效应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一、减少进气系统阻力
一)进气门:阻力最大
气门的流通能力——时面值或角面值
Af
dt
1 6n
Af
d
=6nt
pa ps pa
流动阻力和转速关系
pa
v 2
2
和v
进气阻力的主要措施: 进气管长度、转弯半径、
管道内表面粗糙度;气流速度;增压中冷
和 r : ,Vc , r ,c
r c 燃烧恶化
河 南
汽油机: =6~12 r =0.05~0.16
理 工
非增压柴油机: =14~18 r =0.03~0.06
用电磁阀将高压共轨内油量进行合理分配控制油 压柱塞位置控制气门升程。
为精确控制气门升程 设置气门位移传感器
油压式可变配气机构的特点:
➢控制自由度高,提高进排气效 率气门的丰满系数接近1;
➢主要缺点:存在气门落座速度
河 南
发动机原理第三章2节PPT课件
1
k const k 1
q(1)
k
上述方程在压气机通用特性图 上确定了唯一的曲线,该曲线叫 做发动机共同工作线。
2021年2月12日
4
内容回顾
共同工作线
• 一台几何不变的发动机,当 涡轮导向器和尾喷管处于临 界工作状态时,无论飞行条 件或发动机工作转速如何变 化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点总在 同一条工作线上移动
• 特性包括
– 油门特性:给定调节规律和飞行条件,性能随 油门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特性:给定调节规律和飞行高度,性能随 飞行马赫数的变化;
– 高度特性:给定调节规律和飞行速度,性能随 飞行高度的变化;
– 过渡状态特性:启动、加速、减速等过程性能 变化。
2021年2月12日
13
二、油门特性
• 定义:
100
2.556219 102.5562 1500 2.715189 0.214237
0.2 0
104190.9 290.456 87058.47 853.0839 0.107541 13000 0.996023 102.0515 2.600665 104.6521 1500 2.721959 0.214711
1 1 ]t m
( t )
A8 t
功平衡
T3* T1*
远离喘振边界
A8 t 功平衡
2021年2月12日
T3* T1*
靠近喘振边界
7
内容回顾
共同工作线
• 引气量的影响:
– 当飞机引气量增加时,引起涡轮前温度增加和 涡轮及喷管的流量下降,共同工作线移动,飞 机引气量越大,越远离喘振边界。
压气机和涡导流量连续: k D
T3* T1*
发动机原理课件-绪论林学东版
现代发动机技术的进步
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发动机普 遍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发动 机性能的精确控制。
新型材料如陶瓷、复合材料等在发动 机制造中的应用,提高了发动机的性 能和可靠性。
环保要求推动技术进步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对发 动机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推动了发 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0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功率与扭矩
功率
功率是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通常以千瓦(kW)或 马力(hp)表示。功率决定了发动机能够克服的阻力和负载, 是评估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扭矩
扭矩是指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即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旋转力 矩。扭矩决定了发动机在特定转速下能够克服的阻力,以及 车辆加速和爬坡的能力。
维修周期是指发动机需要定期维护检查的时间间隔。较长的维修周期意味着发动机可靠性较高,维护成本较低。
04
发动机的应用领域
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是发动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发动机作为汽车 的动力源,为汽车提供行驶所需的动能。不同类型的汽车搭 载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发动机,以满足不同的动力需求和性能 要求。
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随着 环保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发展趋势,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汽车的出现,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发动机作为船舶推进系统的核心 部件,为船舶提供前进的动力。不同类型的船舶需要不同 类型和规格的发动机,如柴油机、燃气轮机、电动机等。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对船舶推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要 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船舶发动机 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发动机原理第三章3、4节
02
进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为燃烧做准备。
03
压缩冲程
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 为燃烧做准备。
排Hale Waihona Puke 冲程排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气缸,完成 工作循环。
05
04
做功冲程
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压 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输出动 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01
02
03
预混合燃烧
排放净化措施
为了降低排放污染物的危 害,采取了多种净化措施, 如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 捕集器等。
排放法规
各国政府制定严格的排放 法规,限制汽车尾气的排 放,以保护环境。
02 第四节:发动机的性能指 标
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
01
最大功率
指发动机在特定转速下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通常用马力或千瓦表示。
它反映了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做的最大功,是评价发动机动力性能
的重要指标。
02
最大扭矩
指发动机在特定转速下所能产生的最大扭矩,通常用牛米或公斤米表示。
它反映了发动机的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是评价发动机动力性能的重要
指标。
03
升功率
指发动机每升排量所能产生的功率,通常用千瓦/升表示。它反映了发
动机的紧凑性和功率密度,是评价发动机动力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
指发动机从开始使用到发生故障所需的时间平均值,通常以小时或公里数表示。 它反映了发动机的平均寿命和可靠性,是评价发动机可靠性性能的重要指标。
03 第五节:发动机的分类与 特点
按燃料分类的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具有较高的 功率和转矩,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 通工具。
《发动机原理》(教案大纲)
《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Automobile Engine开课学期:6学时/学分:64/4或36/2 (其中实验学时:8或4 )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或车辆工程选用教材:《发动机原理》(第2版)林学东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1执笔人: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发动机及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理论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评价方法、影响发动机性能因素的分析方法;了解提高或改进发动机性能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为合理使用、正确调整以及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合理匹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初步掌握发动机的试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述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它以发动机性能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影响内燃机各工作过程以及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
从节能减排角度合理组织发动机工作过程以及如何提高其性能是本课程的中心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性能特性及其分析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发动机的试验方法及其数据处理和万有特性制取方法;为汽车动力系统合理匹时奠定理论基础。
根据总学时的要求,内容可根据具体培养要求进行删减。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节着重介绍汽车发动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明与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汽车发动机发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发动机原理这门课程,正确对待以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发展对社会环境与文明的影响,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培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1.1本课程的任务、要求和学习方法1.2内燃机与汽车及其发展史简介1.3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1.4汽车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考核要求:了解内燃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内燃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发动机原理教案简化版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的性能》长安大学王子骏《发动机原理》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影响因素及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教学目的:了解发动机的三种基本循环,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发动机的三个基本循环和影响因素,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教学难点:影响发动机循环热效率的四个影响因素。
教具及媒体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一、了解发动机。
1、发动机:把其他形式的能量变为机械能的一种动力装置.如电动机,蒸汽机,涡轮机,内燃机,风车等.2、热机:把将热能变为机械能的动力装置称为热机,比如说蒸汽机,涡轮机,内燃机就属于热机。
3、内燃机:内燃机是把燃料在气缸里面燃烧,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活塞,由活塞带动连杆转动机轴的装置。
汽车内燃机常用的有两种,汽油机和柴油机。
二、发动机性能1、发动机的七种性能:经济性,动力性,可靠耐久性,使用维修性,排放噪声性和加工工艺性。
(一)理论循环1、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指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必要的简化,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忽略一些次要影响因素,并将变化复杂的,难以细致分析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简化,得到能够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称为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1)假设条件:2.发动机的三种基本理论循环:(1)定容加热循环:把汽油机的燃烧过程视为定容加热循环。
(2)定压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对应的是高增压和低速大型柴油机(3)混和加热循环:把高速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近似看做混合加热循环。
3、评定理论循化的两个指标:循环热效率ηt和循环平均压力Pt.(1)循环热效率ηt:工质所作循环功W(J)与循环加热量Q1的比值,用来评定循环的经济性。
(2)循环平均压力Pt: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循环功(3)三种循环热效率表达式:ε是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容积的比值λ是压力升高比:燃烧终了的压力与压缩终点压力的比值,表示燃烧过程中压力升高的多少。
ρ是预膨胀比:表示定压燃烧过程中,它的容积的变化率。
令式中的ρ=1得到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表达式,如果令λ=1可以得到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表达式, 4.影响循环热效率的因素: (1)压缩比的影响(ε):随着压缩比的提高,三种循环的热效率均都提高。
发动机原理电子教案-第三章
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了解: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理解:配气相位,充气效率和影响因素。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换气过程是排气过程和进气过程的通称,包括从排气门开启直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约占380~450°曲轴转角。
换气过程的任务是将缸内空气排出干净,并充入尽量新鲜冲量.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换气过程(一)排气阶段1.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汽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压力。
一开始,排气的流动处于超临界状态,最小截面处气体以音速流动,其供气量与排气门前后的压差无关,只决定于气门的开启面积和气体的状态。
随着活塞的推移,当气体以亚临界状态流动时,排出的废气量由气缸内与排气管内的压力差决定。
自由排气阶段,虽然占整个排气时间虽短,但废气流速很高,废气排出量占60%以上。
从排气门打开到活塞行至下止点的曲轴转角为排气提前角(40- 80°)。
2.强制排气阶段从缸内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到活塞于上止点。
换气过程P-φ图3、惯性排气阶段从活塞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从活塞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的曲轴转角为排气滞后角。
(二)进气过程1、准备进气阶段从进气门打开到活塞于上止点从进气门打开到活塞于上止点的曲轴转角为进气提前角(10-30°)2.正常进气阶段从活塞于上止点到下止点3、惯性进气阶段从活塞于下止点到进气门关。
从下止点到进气门完全关闭时的曲轴转角为进气滞后角(40~80°)(三)气门重叠角在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
非增压进排气门重叠角一般为20-60°,增压柴油机,因其进气压力高,故需较大的气门重叠角,一般为80-160°.此时总有一定数量的新鲜充量直接扫过燃烧室,帮助清除废气后进入排气管,称为燃烧室扫气过程.二、换气损失1.排气损失提前排气损失ω:排气门提前打开引起的损失。
强制排气损失y:活塞上行强制推出废气的损失。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
曲轴
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输出 动力。
活塞
在气缸内上下运动,通过与气缸盖的配合 完成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01
02
03
04
进气过程
空气通过气。
压缩过程
活塞向上运动,压缩可燃混合 气,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燃烧过程
当活塞达到上止点时,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产生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点火系统
燃烧过程
燃烧效率
排放控制
排放污染物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排放法规
各国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规定。
排放控制技术
三元催化转换器、颗粒物捕集器等,降低污染物排放 。
0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动力性能
总结词
衡量汽车加速、爬坡和最高车速的能力。
详细描述
动力性能主要通过汽车的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以及最高车速来衡量。加速时 间越短,车辆的加速性能越好;最大爬坡度越大,车辆的爬坡能力越强;最高 车速越高,车辆的极速性能越好。
燃料电池技术
总结词
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 能的发电技术,通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 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VS
详细描述
燃料电池技术利用燃料(如氢气)和氧化 剂(如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 。与传统的内燃机相比,燃料电池技术具 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排放。然而,目前 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较高,且需要特殊的 燃料和氧化剂。
排气过程
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 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02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
吸气冲程
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汽缸,与 汽油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原理(航空)课件:第三章第一节 各部件的共同工作
kT
t
p3* p4*
c A8q(8 ) dx Adxq(dx
)
kT
1
2020年9月27日
28
一、共同工作及共同工作线
5、涡轮导向器和尾喷管的流量连续
2 kT
涡轮膨胀比: t
p3* p*4
c A8q( 8 ) dx Adxq( dx
)
kT
1
一般条件下,涡轮导向器喉道、尾喷管喉道都处于临界状态
q(1
)
(a)
(2)由压气机和涡轮的功平衡:
T3* T1*
1
1
1
1 et
t m
cp cp
ek 1 k
(3)涡导和喷管流量连续: 81,dx1t const或et const
由(2)(3)可得:TT13**
B
ek 1 k
(b)
将(b)代入(a),最后得到:
其中,B
1
1
1 et*
燃油流量 f • qma =qm(a 1 f V引气)
qma 进气道 1 压气机 2 燃烧室 3 涡导
涡转 4 尾喷口 8
2020年9月27日 飞机引气V引气 • qma
19
一、共同工作及共同工作线
3、压气机进口与涡轮导向器流量连续
压气机进口流量与涡轮导向器喉道质量流量的关系为:
qmg qm(a 1 v引气 f) qma
2020年9月27日
25
一、共同工作及共同工作线
4、压气机与涡轮的功平衡
由压气机和涡轮的功平衡:
机械效率
1
qmacpT1* [( k ) 1)] / k qmacpT3* [1
1 1 ]t m
发动机原理(第3章第3节双轴)
发动机各处,确保引擎的稳定
和污物,防止它们流经发动
剂,它能够减少发动机零件的
工作。
机,减少磨损和故障。
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寿
命。
双轴发动机点火系统
1
点火线圈原理
点火线圈是将12伏低电压升压成高电压,供火花塞点火使用的装置。
2
CDI点火原理
CDI点火使用脉冲高压,从而实现更好的起动性和燃烧效率。
3
双轴发动机传动系统
离合器
起到了将发动机扭矩传递到变速箱的作用。
变速箱
完成将发动机功率的变换,以适应道路条件和车
速的变化,是整个车辆动力传递系统中至关重要
的组成部分。
万向节
万向节是将动力从变速器传递给车轮的最后一道
关键部件,进行角度转换和扭矩传递。
双轴发动机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
机油更换和检查
火花塞更换和检查
故障排除方法
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状态,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部
根据故障现象和故障码,采取
定期更换机油,以保证发动机
件,必须定期检查并更换。
合适的故障排除方法。
的运转。
双轴发动机简介
双轴发动机采用双曲轴结构,具有更高的功率和可靠性。本节将介绍该发动
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轴和单轴发动机的比较
1
功率更高
双轴发动机的双曲轴结构使其更加均衡,因此具有更高的功率。
2
维修难度较大 ️
由于曲轴相互独立,因此双轴发动机的维修难度要大于单轴发动机。
3
占用空间更大
双轴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对于占用空间有限的车辆会造成一定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特征:压气机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发动机曲轴。
典型的机械增压系统
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 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旋转。
优点:
1 机械增压器从发动机直接获得动力,所以介入直接, 油门响应迅速--无滞后(油门加大,增压同步起效);
2加速流畅,无迟滞和突然爆发。当发动机转速达到4000 转以上时,车子的推背感和加速性更为明显。
3 气波增压:
气波增压器工作原理: 基于一种气体动力现象: 当压缩波在管道内传播时, 在管道的开口端反反之亦 然,即当膨胀波在管道内 传播时,在管道的开口端 反射为压缩波,而在封闭
端则反射为膨胀波。
3 气波增压: 这种系统低速增压性能 好、加速性好、工况范 围大;但尺寸大、笨重、 噪声大,不太适合安装 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改变配气相位。
上次课内容回顾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三 、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2.凸轮驱动油压控制式可变配气机构
凸轮到气门之间为高压油路内设有油压柱塞;
凸轮经摇臂将其升程转换为柱塞位移通过液压 控制气门开启。
3.无凸轮液压式可变配气机构 用电磁阀将高压共轨内油量进行合理分配 控制油压柱塞位置控制气门升程。
3与废气涡轮增压相比,没有排气背压,泵气损失小,排 气温度高,可以提高催化转换器的转换效率;
缺点:
由发动机曲轴带动,消耗了部分输出功,且功耗随着 增压比的升高而迅速提高。 适合于高速小功率的汽油机,增压压力Pb不能过高: Pb <0.160~0.170MPa
2 废气涡轮增压
结构原理 压气机与涡轮同轴相连, 构成涡轮增压器。涡轮在 排气能量的推动下旋转, 带动压气机工作,实现进 气增压。 广泛应用于柴油机。
• 双级增压
一)按照驱动压气机的方式不同分
1 机械增压 结构原理
•发动机曲轴直接驱动机械增压器的涡轮(转子), 对进气进行压缩。 •这种方式提出最早,但其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用 于小功率发动机。 •豪华车代表车型有奔驰C200K,发动机为直列四缸 1.8升的小型d级车,在2500rpm 时达最大扭矩230Nm, 综合油耗只有8.8L/100km。
2、脉冲(变压)涡轮增压系统:
结构:排气歧管短而细 涡轮在进气压力波动较大的条件下工作。
特点:对气缸扫 气有利、加速性 好、有局部气流 的撞击损失。
应用:中小型发
动机
2、脉冲(变压)涡轮增压系统:
目的:尽可能废气能量(b-e-5-b)的回收利用率。 特点:排气管设计成短而细;
=40%~50%
尽可能减小排气系统容积
荷增加。
3.4.2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能量回收 一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原理
高速废气从排气门出来,推动排气涡轮快速转动,而排气涡 轮又带动进气压气机快速转动。随着压气机涡轮的转动,吸入 大量的新鲜空气,被加压后压入气缸。 进气歧管的升压过程被称为增压。
简单涡轮增 压系统的工 作原理
二 涡轮增压系统的基本类型
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经过增压之后,动 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略高 于1.8发动机。 增压是提高发动机强度的有效措施,也是发动机 在高原地区恢复功率的主要手段。
boost-increase the value
三、 发动机增压的类型
•按照驱动压气机的方式不同分: •机械增压--Supercharger •废气涡轮增压--Turbocharger •气波增压 •按增压器组合方式的不同分: • 复合增压
在稳压箱内转化为热量加热废 气涡轮入口状态由e变为e`
实际推动涡轮工作的能量=面积2-4e`-f`-2 +面积 i-g-4-2(扫气)
1、定压涡轮增压系统
能量平衡:推动涡轮工作的能量涡轮机效率=涡
轮机推动压气机做功所消耗的能量。
面积 (i g e f )T WT 压气机消耗的总能量 WC /(Cm)
根据排气能量的利用方式分: 恒压涡轮增压系统、脉冲(变压)涡轮增压系统 1、恒压涡轮增压系统: 涡轮前的排气压力基本保持平衡。 特点:能量传递效率 较低、加速性差、转 矩特性差。 应用:大型柴油机
1、恒压涡轮增压系统:
能量回收:排气状态b下,废气最 大做功能力=面积b-f-1-b; 由b状态膨胀到涡轮入口(pT) 的能量=面积b-e-5-b ;
WC=面积i-g`-a-0=面积2-3-a-0+ 面积i-g`-3-2
进气压力pb压入气缸所需能量 扫气所需能量
C:压气机效率 m:机械效率(增)
特点:增压后泵气正功=面积a-5-4-3-a 。
定压增压排气能量利用效率低:从损失能量5b- e-5中只能回收一小部分,大部分能量排掉; 定压增压低速转矩特性和加速响应特性较差。
上次课内容回顾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一、总体原则(从影响因素出发)
减小进气系统阻力:提高pa 合理匹配配气相位:综合优化有效容积比和惯性
进气。 减小排气系统阻力:降低残余废气系数 减小进气加热:降低Ta
上次课内容回顾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二 、减少进气系统阻力 1.降低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
力能。
一 离心式压气机
1.增压比及绝热效率
增压比:压气机出口/入口压力之比,即 p2 b p0
压气机转速几万转~十几万转/min绝热
绝热效率:压气机工作效率
k 1 h2 s h0 T0 b ( b k 1) 0.70 ~ 0.85 h2 h0 T2 T0
使排气直接迅速喷入涡轮机膨胀做功
减小节流损失。 为减小各缸排气中压力波的相互干扰; 将相邻发火气缸的排气支管互相隔开,使 同一根排气管内无其他缸同时排气现象。
脉冲增压较恒压增压有如下优缺点:
1)在废气能量利用上,脉冲增压好于恒压增压,但随着增 压压力提高其优点逐渐消失。 2)脉冲增压对气缸中扫气有明显优点,即使在部分负荷工 况下,也能保证气缸有良好扫气。 3)脉冲增压由于排气管容积小,当发动机负荷改变时,排 气压力波立刻发生变化并迅速传到涡轮,引起增压器转速较快 的变动,所以脉冲增压系统加速性能较好。 4)脉冲增压的平均绝热效率比恒定增压低,而且涡轮的尺 寸大、排气管结构复杂。 由上述可见,在低增压时采用脉冲涡轮增压较为有利。在 高增压时,一般来说宜采用恒定涡轮增压。考虑到汽车发动机 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工作,为了获得良好的低速扭矩特 性和加速性,即使在高增压时仍采用脉冲增压系统 。
表示:压气机实际消耗的机械功的有效利用程度
一 离心式压气机
忽略进气道内传热损失时,压气机所消耗的机
械功率为:
Pb qmbc p (T2 T0 )
qmbc pT0
b qmb:流通压气机的空气流 量
( b 1)
k 1 k
c p:空气的定压比热
结论:同等增压条件下,压气机绝热效率是减
优点是适合全部工况。
缺点是结构复杂,在高转速区域的动力表现并不突出。 按大众公司的解释,性能并非这台发动机的主要诉求,动 力输出的顺畅度与经济性才是重点。 大功率柴油机上用的较多。
1 复合增压 涡轮和增压器复合方式:废气能量回收率, t 根据涡轮位置分三种:串联后复合增压 涡轮转速: 串联前复合增压 50000~180000r/min; 并联复合增压 发动机转速:
1)、时面值、角面值(气门的流通能力) 2)、进气马赫数Ma 3)、多气门结构 (1)加大进气门直径 (2)增加进气门数目
4)、改善配气机构
上次课内容回顾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二 、减少进气系统阻力
2.进气道形状及进气管长度
进气管阻力:支管等长度适当,内表面光滑,避免 界面突变; 可变进气管长——波动效应。
上次课内容回顾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四 、进气管长度及气流的动态效应
进气管对v的影响:进气管长度进气系统阻力; 波动效应管道内压力波动
1)可变进气管长度 2)动态效应:惯性效应 波动效应
§3.4 增压技术
3.4.1 增压器的分类及特点
一、 增压的概念
增压:以某种方式提高进气充量的密度,提高 进入汽缸的新鲜空气量。
优点:
缺点:
改善了发动机性能: 提高了内燃机机械效率; 增加了柴油机的机械负荷; 增加了柴油机的热负荷。 提高了内燃机的指示热效率; 增压空气温度增加,在柴油机中引起 改善了燃烧过程。 增压条件下进气密度减小,即在保持 增加了发动机的比功率; 不变过量空气系数下,意味着功率 下降,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增压压力, 扩大了内燃机高原适应性; 但柴油机机械负荷又要增加。虽然气 有利于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和噪 缸内工质温度提高有利于柴油机的燃 声。 烧,但却使燃烧室内受热零件的热负
• 豪华车代表车型有萨博9-3 2.0T、VOLVO S80 2.5T 和 VOLVO S80 2.9T6。
• 大众旗下的宝来1.8T、帕萨特1.8T 、奥迪A6/A41.8T。
优点: 利用了废气的能量。增压效率高于机械增压。 缺点:
1 涡轮迟滞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面临的最大难题:启动时低速运 转,废气排量小,增压不能同步起效;
3.4.3 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一 离心式压气机
出气蜗壳 进气道
扩压器
工 作 轮
原理:叶轮机械能气流的动能离心力流
向叶轮周边扩压管减速增压。
进气道:将气流有秩序地导入压气机的工作叶轮进行压缩。 压气机叶轮:使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受到压缩并甩向工作叶 轮外緣,从而使空气的温度、压力和流速都增加。 扩压器:降低气流速度,使气流动能变为压力能 压气机壳:收集从扩压器流出的空气,并继续将动能转变为压
1 复合增压
机械增压+涡轮增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