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一、运用中的变电设备及建筑物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运行,均称设备缺陷。
二、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处理期限:1.危急缺陷:直接威胁安全运行,若不及时处理,随时会造成设备或建筑的损坏,发生人身事故及停电事故。
危急缺陷处理不得超过24小时。
2.严重缺陷:严重威胁安全,不及时处理,暂时可以运行,但在一定时间内不消除,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发展成危急缺陷。
严重缺陷处理不得超过7天。
3.一般缺陷:对运行虽有影响,但尚能较长时间坚持运行者。
一般缺陷可列入检修计划处理,年度消除率应在85%以上。
三、设备缺陷的鉴定、登记及报表:1.运行、检修、试验及各级管理人员发现缺陷,均由运行人员在“缺陷记录簿”内进行登记。
2.运行人员发现的危急和严重缺陷,要经站长(值长)鉴定定性,由发现人进行登记。
3.严重、危急性缺陷,应用电话立即通知上级供电部门鉴定后,组织人员检修。
一般缺陷可在缺陷月报中填报。
4.上级供电部门得到各类缺陷报告后,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并填写“缺陷通知单(表)”交检修、试验等有关单位处理。
5.修试单位在试验中发现的缺陷,也应通知运行人员或填写“缺陷通知单”交变电站和有关单位,由运行人员登记。
四、处理后的`缺陷,应经当值长验收,确认缺陷消除后,在“设备缺陷记录簿”•验收栏内签注意见并签名。
•各单位处理缺陷后,应将“通知单”的“回执”在规定时间内返回通知单位。
五、变电站缺陷应进行闭环管理(附流程图):发现缺陷—-缺陷记录本—-缺陷月报—-工作票(操作票)—-运行记录本—-设备检修试验记录(报护及自动化装置工作记录)—-消除缺陷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1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经济供电,必须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3对所有的'电气设备,一律实行车间主任领导下的“三种人”管理责任制。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设备缺陷管理制 .度〔讨论稿第 1 条、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保持设备健康水平,及时跟踪并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第 2 条、本制度规定了公司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管理要求,规范设备缺陷定义与分类,合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发、输、变、配电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工作。
第 3 条、设备缺陷系运行及备用设备存在有影响安全、经济运行或者设备健康水平的一切异常现象。
第 4 条、按设备缺陷的性质和轻重程度可分为紧急缺陷、重大缺陷及普通缺陷三类。
1、紧急缺陷:指设备己不能继续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必须即将处理的缺陷。
2、重大缺陷:缺陷比较重大,短期内仍可继续运行,但应加强监视, 需要积极组织力量在短期内消除者。
3、普通缺陷: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可列入年度或者大、小修计划消除的缺陷。
第 5 条、重复缺陷是指同类设备或者设施在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同的缺陷。
第 6 条、运行单位职责1、负责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和备用中发生的缺陷并汇报。
2、如实做好设备缺陷的记录、统计、分析,每月 5 日前向生产技术部上报。
3、配合检修单位进行设备消缺工作,对处理好的缺陷进行记录验收。
4、对未按时消除的设备缺陷监视运行。
第 7 条、检修单位职责1、负责公司主网的设备巡视检查,发现缺陷并上报,每月 5 日前上报缺陷统计表和消缺记录表。
2、负责采取措施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各类缺陷,并对消缺质量负责。
3、负责做好设备缺陷的统计、分析,按月向设备管理归口部门上报消缺情况〔含缺陷情况、处理情况、形成原因、应对措施。
4、对未消除的设备缺陷进行重点巡视检查。
5、按缺陷性质及时组织消缺工作,该工作列入考核目标。
第 8 条、安全监察部职责 1、负责监督检修单位对设备缺陷的消缺工作并进行考核。
2、接到紧急缺陷报告应即将赴现场,检查检修单位消缺工作。
第 9 条、生技部职责1、负责监督、落实设备缺陷的处理,并对其消缺质量进行考核。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保持设备健康水平,及时跟踪并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公司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管理要求,规范设备缺陷定义与分类,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发、输、变、配电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设备缺陷,是指运行及备用设备存在有影响安全、经济运行或设备健康水平的一切异常现象。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设备缺陷分为紧急缺陷、重大缺陷及一般缺陷三类。
1. 紧急缺陷:指设备已不能继续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必须立即处理的缺陷。
2. 重大缺陷:缺陷比较重大,短期内仍可继续运行,但应加强监视,需要积极组织力量在短期内消除者。
3. 一般缺陷: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可列入年度或大、小修计划消除的缺陷。
第二章职责与要求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设备缺陷的处理工作。
第六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人和处理流程,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第七条设备维护保养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设备缺陷的检查、评估、处理和验收工作。
第八条设备缺陷处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第三章设备缺陷发现与报告第九条设备缺陷发现人员应立即将发现的设备缺陷报告给设备使用单位的责任人。
第十条设备使用单位的责任人应立即对设备缺陷进行评估,确定缺陷类别,并根据缺陷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设备使用单位的责任人应将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及时报告给设备管理部门。
第四章设备缺陷处理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缺陷的类别和处理情况,组织设备维护保养单位进行缺陷处理。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保养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缺陷处理情况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缺陷得到有效消除。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相关推荐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20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会去使⽤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分重要的作⽤。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是⼩编精⼼整理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20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1、要规范设备管理,做到实物、帐⽬分类标签,资产编号统⼀,每学期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员将帐物核对⼀次。
2、所有电教设备应科学分类,根据设备不同类型定橱定位,做到有序放并作好登记编号。
3、所有电教设备要做到专室、专⽤、专⼈保管,学校电教设备只能⽤于教学、教育活动,不得移作它⽤,⾮经学校分管领导同意,不得借出。
4、严禁任何⼈使⽤电教设备接收、散布、录放谣⾔,⼩道消息或淫秽录⾳、录像。
5、严格实⾏借⽤、归还、验收制度,借⽤须办理借⽤⼿续,⽤后归还时由管理⼈员验收,并作好记录。
如有丢失、损坏,由审批和借⽤⼈员负全责。
6、电教⼈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管理⽔平,经常检查所负责的电教设备,并作好保养。
⼒争⼩修不出校,使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7、严格执⾏赔偿制度,对因管理不善、私拆玩弄、擅⾃借⽤或⽤于⾮教育活动⽽致设备损坏丢失,⼀律由管理⼈员按价赔偿。
对于因不熟悉性能或操作不慎⽽致设备损坏,视情节轻重由管理⼈员负部分责任或全责。
8、凡属正常报损设备,必须严格履⾏⼿续,经专业⼈员鉴定,并填报固定资产报损表,由校长室审批,总务处、电教组销帐后,统⼀由总务处处理。
9、加强对设备存放处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电源、消防、防盗、防⽕状况。
10、定期向校长室汇报设备管理和使⽤情况,并根据教学需要请⽰补充必要设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 ⼀、⼩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实验、学⽣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的保证。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为及时合理的消除配电设备中存在的缺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缺陷分类:(1)一类缺陷。
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
(2)二类缺陷。
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运行。
(3)三类缺陷。
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2.缺陷处理(1)一类缺陷。
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予以消除。
(2)二类缺陷。
应在发现缺陷之后一个月内,安排检查计划消除,在消除缺陷前应加强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
(3)三类缺陷:运行管理单位可将缺陷列入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或日常维护工作中去消除。
3.设备缺陷通知单的管理(1)设备缺陷通知单的填写:①运行维护人员填写下列各栏。
缺陷位置、缺陷内容、缺陷类别、所需材料、发现日期、填单日期、缺陷简图、发现人意见、报单人签名。
②班长意见栏。
由运行班长填写。
③分局主管意见栏。
由分局主管运行专责工程师填写。
④送检日期、处理缺陷方法、返回日期三栏。
由分局主管检修专责工程师填写。
⑤接检日期、处理日期两栏。
由检修单位的检修负责人填写。
(2)缺陷通知单的传递:(1)缺陷发现人:①缺陷发现人应将缺陷所在的线路板、线路名称、具体或公用配电房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等填写在缺陷通知单上。
②在缺陷内容栏内必须填写缺陷的标准部位、缺陷状况及缺陷类别。
③在发现人意见栏内填写处理缺陷意见,并在缺陷简图栏内绘出缺陷位置简图、处理缺陷所需的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
④在发现日期栏内填写发现缺陷日期并在报单人栏内签字,最后将填写好的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送交运行班长。
(2)运行班长:①班长接到缺陷通知单后,认真审核全部内容,如有疑问或错误时,要求发现人重新核实、填写。
②审核缺陷通知单的内容无误后,在班长意见栏内注明处理缺陷的意见。
③在班长意见栏内签字并填写日期后将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返还给缺陷发现人,由发现人送交分局运行专责工程师。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1、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健康水平,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另一方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大修、更新改造自动化系统提供依据。
2、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2.1、一般缺陷:指设备状况不符合规程要求,但近期内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2、重大缺陷:指设备有明显损坏、变形,近期内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3、紧急缺陷:指设备缺陷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必须迅速处理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处理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簿,远动人员在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写明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及以上缺陷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回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自动化设备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应加强监视,针对缺陷发展做出分析和事故预想。
4、设备缺陷消除的期限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紧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____个月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5、处理设备的原则:处理缺陷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
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的内容:1. 缺陷报告流程:规定员工如何向维修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报告设备缺陷,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方式(书面、口头、电子邮件等)以及报告的时限。
2. 缺陷分类和评估:设定设备缺陷的分类标准,如紧急程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等因素,并对不同分类的缺陷进行评估,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顺序。
3. 缺陷处理责任:明确维修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包括缺陷处理的时间要求、处理方法和后续跟进工作等。
4. 缺陷记录和追踪:建立缺陷记录系统,记录设备缺陷的详细信息,包括缺陷的描述、报告时间、处理进展等,并跟踪缺陷处理的过程,确保缺陷得到及时解决。
设备缺陷隐患管理规定

德信诚培训网
设备缺陷隐患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全面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尽快消除设备隐患,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输油气生产安全运行,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设备缺陷隐患的查找和处理等工作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设备缺陷隐患
凡正式投产的设备,由于老化、失修或设计、制造质量等原因,可引发设备事故、故障以及人员伤亡的缺陷,称为设备缺陷隐患。
设备缺陷隐患分为紧急缺陷隐患、重大缺陷隐患和一般缺陷隐患。
3.2 紧急缺陷隐患
本规定所称的紧急缺陷隐患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连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严重威胁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24小时内安排临时或事故检修)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3.3 重大缺陷隐患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企业设备缺陷处理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设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缺陷处理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仓储设备等。
第二章设备缺陷的定义与分类2.1 设备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与设计功能和性能不符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装配缺陷等。
2.2 设备缺陷的分类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将设备缺陷分为三类: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严重缺陷。
具体定义和划分标准参见本附件1。
第三章设备缺陷处理流程3.1 缺陷发现与报告设备缺陷的发现应由设备使用人员及时报告给设备管理员,同时应填写设备缺陷报告表,详细描述设备缺陷的情况。
3.2 缺陷评估与分类设备管理员应对报告的缺陷进行评估和分类。
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将缺陷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严重缺陷。
3.3 缺陷处理与修复对于一般缺陷,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计划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和修复。
对于重要缺陷和严重缺陷,设备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使用设备,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并修复。
3.4 缺陷验证与审批设备修复完成后,设备管理员应进行缺陷验证,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审批。
经审批通过后,方可重新使用设备。
第四章缺陷处理的责任与权限4.1 设备使用人员责任与权限设备使用人员有责任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缺陷,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使用人员在发现设备缺陷后,有权限暂停使用设备,并配合设备管理员进行相关处理工作。
4.2 设备管理员责任与权限设备管理员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评估、分类和处理。
设备管理员有权限调配维修人员、组织缺陷验证和设备审批等。
4.3 维修人员责任与权限维修人员有责任按照设备管理员的指示进行设备修复。
维修人员有权限进入设备工作区域进行修复工作,必要时可以暂停设备使用。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1. 目标根据“策划、程序、修正、卓越”的管理思想,为规范____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单位的设备缺陷管理,明确各下属单位的职责,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____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单位的燃煤机组设备缺陷管理。
2.2 公司下属单位应根据本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3. 总则3.1 设备缺陷指运行或备用设备出现以下情况: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影响机组经济运行;降低设备健康状态;影响设备负荷能力或寿命;发电供电设备或辅助设备的建筑结构发生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导致设备不合格等异常现象,需要进行处理。
3.2 设备零缺陷管理定义为:设备缺陷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处理,使设备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3.3 设备零缺陷管理遵循“及时发现、应消即消、消必消好、控制源头”的原则,鼓励利用先进技术尽快发现和处理缺陷。
4. 设备缺陷的分类4.1 缺陷分类基于设备缺陷对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威胁程度。
设备缺陷分为紧急(一类)、重要(二类)、一般(三类)。
4.2 紧急缺陷(一类):情况危急,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设备损坏或主设备被迫停用;从运行方式考虑要求紧急消除,严重影响机组出力的缺陷。
4.3 重要缺陷(二类):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及各项指标的完成,但机组可继续运行,不会立即发生事故,但影响设备出力,若不及时处理可能恶化并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4.4 一般缺陷(三类):不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除一、二类缺陷以外的所有设备缺陷。
4.5 各单位可根据以上分类原则,列举各主要设备的常见缺陷作为设备分类时的定性参考,以确保缺陷定性的一致性。
5. 消除缺陷的处理时限5.1 紧急缺陷(一类)处理不得超过____小时,处理前需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5.2 重要缺陷(二类)应尽快处理,一般不超过____小时。
若因电网运行方式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无法立即停机处理的重要缺陷,须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时限,但需采取临时措施并跟踪检查,防止演变为紧急缺陷(一类)。
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妥善处理设备验收、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保证设备的质量,避免由于设备的缺陷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2.1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华电集团、华电国际及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
2.2以“讲诚信、守协议”的道德准则进行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
2.3以有利于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明确有关各方责任,确定解决方案,并落实解决方案。
3.释义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是指通过对缺陷处理工作的组织、鉴定设备缺陷和造成缺陷的责任方、确定解决方案以及缺陷处理结果的验收、审核及落实处理费用等管理活动,保证设备质量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过程。
4.管理要求4.1缺陷的提出4.1.1物资代保管单位在接货卸车过程中,对外观、数量提出缺陷。
4.1.2在设备开箱验收时,由参与验收的各单位技术人员提出设备缺陷,并由代保管单位统一形成书面材料(验收程序参照《设备材料检验验收管理制度》。
4.1.3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的缺陷主要由安装和调试单位提出,其它监督单位发现缺陷也有权利和义务提出。
4.2对缺陷的鉴定与审批4.2.1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调试单位、代保管单位、供货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设备材料缺陷及缺陷责任的鉴定,确定缺陷对工程的影响:影响接口性能、影响设备性能、影响设备寿命,可能达到的修复水平以及对工期的影响等,同时,填写《现场物资缺陷及责任鉴定表》(附件一),并经总监确认,三期办批准后,进行缺陷处理。
必要时还可外请专家,如厂家无人参加,可传真通知或确认。
若属于在开箱验收时发现的缺陷(缺件),且责任明确,处理方案简单,可在验收时直接提出处理方案。
4.2.2建设单位根据鉴定结果,确定是否继续使用、修复或退货、重新购买。
4.3缺陷的处理及费用负担4.3.1缺陷的处理原则上由责任单位自行解决。
4.3.1设备材料的缺陷及责任鉴定明确后,由施工承包商提供《现场物资缺陷处理方案报审单》(附件二),责任单位出具处理方案,施工承包商审核,监理单位审批,三期办批准后由监理转责任单位处理并承担所需费用。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为了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建立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指根据电力设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系统地管理和处理电力设备缺陷的规定和程序。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组织架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规定。
一、制度的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等。
三、组织架构四、主要内容1.缺陷发现与报告2.缺陷分类与登记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缺陷进行分类,并将其登记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
对于严重和重要缺陷,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缺陷处理与维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要求明确缺陷的处理程序和责任。
对于一般性的缺陷,可以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和维修;对于重大和紧急缺陷,要及时调动维修人员和相关资源进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缺陷分析与防范制度要求对缺陷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缺陷的发生和影响。
5.缺陷管理与追溯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维修和分析,要求建立健全的缺陷管理和追溯制度,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和记录真实可靠。
以上为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度的规定和实施,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工作和设备。
制度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来负责管理和领导,委员会的成员要具备相关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最后,制度要求对设备缺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追溯,以确保缺陷的有效处理和分析。
设备缺陷隐患管理规定

设备缺陷隐患管理规定1 目的为全面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尽快消除设备隐患,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输油气生产安全运行,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设备缺陷隐患的查找和处理等工作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 设备缺陷隐患凡正式投产的设备,由于老化、失修或设计、制造质量等原因,可引发设备事故、故障以及人员伤亡的缺陷,称为设备缺陷隐患。
设备缺陷隐患分为紧急缺陷隐患、重大缺陷隐患和一般缺陷隐患。
3.2 紧急缺陷隐患本规定所称的紧急缺陷隐患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连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严重威胁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24小时内安排临时或事故检修)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3.3 重大缺陷隐患本规定所称的重大缺陷隐患是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维持短期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期(一周)内消除,消除前应对该设备进行严密监视。
3.4 一般缺陷隐患本规定所称的一般缺陷隐患是指缺陷范围较小,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设备缺陷,列入月度检修计划进行处理。
4 职责4.1 生产运行处4.1.1 负责全公司设备缺陷隐患管理规定的制定和监督执行;4.1.2 负责设备紧急和重大缺陷隐患整治方案的审查、跟踪、督办及信息反馈。
4.2 所属各单位4.2.1 负责贯彻执行公司有关设备缺陷隐患管理规定;4.2.2 负责对输油气站场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和报告;4.2.3 负责组织本单位设备缺陷检查,设备缺陷隐患的临时监控措施和整改方案的制定、上报、实施、验收,统计分析,总结等工作;4.2.4 负责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并做好记录。
5 管理内容5.1 设备缺陷隐患查找5.1.1 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和设备缺陷隐患调查工作,掌握设备缺陷隐患情况,及时发现设备事故缺陷隐患。
5.1.2 所属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评价,查找设备缺陷隐患。
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为全面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尽快消除设备隐患,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增强设备缺陷管理意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2、目的:具体落实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缺陷管理必须形成“闭环”,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可操作性。
3、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1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
二、缺陷的性质及消除期限1、紧急缺陷: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连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24小时内安排临时或事故检修)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2、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维持短期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期(一周)内消除,消除前应对该设备进行严密监视。
3、一般缺陷:指缺陷范围较小,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设备缺陷,列入月度检修计划进行处理。
三、缺陷管理流程1、生产部为设备缺陷管理的主管单位,服务公司生产部为设备缺陷管理的协管单位。
2、公司生产部和服务公司生产部各设一名专责,具体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3、调度所、信息管理中心、计量所、送电公司、变电公司为设备消缺的具体实施单位。
4、设备缺陷管理(1)设备缺陷管理实行微机(生产MIS)管理,设备的所有缺陷管理流程都应在生产MIS上进行,特殊情况用消缺通知单来实现闭环管理。
(2)运行人员发现紧急缺陷时,在按照现场运行规程进行必要的应急措施后,应首先汇报调度,交当值调度值班员处理,需要立即消缺的,当值调度值班员应直接通知检修维护单位负责人组织消缺,同时上报生产部缺陷管理专责,事后生产部应给检修维护单位补发消缺单。
(3)运行人员发现其它缺陷后应对设备缺陷作出正确判断,由所属各班班长审核后录入生产MIS系统,同时报生产部缺陷管理专责。
(4)对特别重大和紧急缺陷,设备检修维护单位负责人在接到设备缺陷汇报后,应立即组织消缺。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国网(运检3)297-2014(文号国家电网企管〔2014〕752号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3)297-2014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网设备管理,提高缺陷闭环管理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电网设备缺陷管理主要包括缺陷的发现、建档、上报、处理、验收等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和检查考核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实行归口管理。
国网运检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运检部、省检修(分)公司运检部、地市(区、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地(市)公司")运检部、县(市、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县公司")运检部(以下简称“各级运检部门”)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国网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各级评价中心”)负责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省检修公司中心(分部)、地(市)公司检修分公司、县检修(建设)工区(以下简称“运检单位”)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
第五条国网运检部职责:(一)负责制订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制度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二)指导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完善公司标准缺陷库,组织研究解决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三)负责组织编制公司输变配电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报告,组织开展设备运行评价工作,指导反事故措施、大修技改计划的制订和设备选型;(四)完善技术支持手段和装备配置,组织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带电检测和状态监测技术;(五)负责公司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电网设备家族缺陷发布,组织协调公司系统家族缺陷的排查治理工作;(六)负责公司输变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各省公司技术人员缺陷诊断分析和处理技能水平。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为提高检修公司所辖设备的健康水平,提高设备缺陷消缺率、及时率和降低设备泄漏率,降低设备缺陷总量,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根据《大唐XXX发电公司缺陷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缺陷管理要求1、1、严格执行《大唐XXX发电公司缺陷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1、2、各班组设备主人每日应以“自查缺陷为主,运行通知为辅”的原则,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对发电部所填的各类缺陷单,其消除时间应严格执行《大唐XXX发电公司缺陷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因故不能按时消除须延长消缺时间或机组工况不允许消缺的,应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和发电部当值值班人员说明情况,办理书面报告,并同时汇报给部门经理和负责缺陷管理的专工。
1、4、接到运行人员或部门电话缺陷通知后,班组应立即派人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检查消缺。
1、5、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禁无票和搭票作业。
1、6、各班组每天应按规定(每天至少查看四次)及时登录MIS系统中的缺陷管理子功能系统,策划设备缺陷,并组织消除。
1、7、各班组必须于每月5日以前,将缺陷分析报告上报专业专工和公司消缺专工。
未及时上报或质量不高,在班组评级时按2分每次扣减,完成好的根据质量按1至2分加分,此项工作由部门缺陷管理专工负责。
1、8、各专业专工必须于每月8日以前,将缺陷分析报告公布在公司网页上。
1、9、部门负责缺陷管理的专工负责每月10日前公布上月的消缺情况。
1、10、各班组对缺陷归属有争议时,应及时上报部门经理裁决。
由于各班组之间推委、扯皮被公司考核时,由责任班组及个人负责;各班组缺陷归属牵涉到其他部门时必须及时上报部门,并联系通知运行班长更改,同时应通知外部门相关专业的负责人进行消缺;并在缺陷管理系统的检修备注栏中说明情况,同时报知生产技术部缺陷专工,否则由此发生的考核由责任班组负责。
二、奖励与考核2、1、由于消缺不及时造成公司考核的,所有考核全部由责任班组承担,班组评级视情况扣减0、1至0、5分每次;2、2、各班组缺陷每月被公司(含厂部和部门)考核达3次及以上的,连带考核班长50元,班组评级扣减1分。
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完整版

设备缺陷管理规定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 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设备缺陷管理办法1目的:为加强项目设备缺陷管理,分清业主、供货厂家、施工单位的责任,维护项目部的经济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顾客提供的设备出现缺陷的处理。
3职责质量部负责设备缺陷的确认及缺陷处理后的检验,并登记入帐,汇总设备的质量问题。
工程部负责组织设备缺陷的处理,计划部核算处理设备缺陷的费用,资料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缺陷单的传递、发放。
4管理规定:设备开箱、检修及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发现人应填写缺陷认证单(表1),报质量管理部质检工程师确认。
质量管理部质检工程师对缺陷认证核实,并登记后由资料管理人员送业主相应的资料管理部门。
业主工程部组织监理、设备厂家对设备缺陷进行认证,如业主认为不是设备缺陷,发回设备缺陷发现人处理。
如业主确认为设备缺陷,由业主确定缺陷处理单位。
如果业主委托项目部处理,由监理工程师组织确定设备缺陷处理方案。
计划部长组织专业工程师核对工程量,预算经济师编制处理费用,报业主技经部门审批,确定处理费用或规定费用计算办法。
工程部专业工程师组织处理设备缺陷。
填写设备缺陷告处理签证单(表2)报质量部审核。
质检工程师检查缺陷处理情况,经检查不合格,由工程部专业工程师重新组织处理,如合格报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
监理工程师(或甲方)验收不合格,由工程部专业工程师重新组织处理,验收合格,签证设备缺陷处理签证单。
质检工程师将设备缺陷认证单、设备缺陷处理签证单送资料管理人员。
资料管理人员负责分发、存档。
计划部长组织同业主结算设备缺陷处理费。
如业主确认由厂家处理,厂家自派施工人员处理完工后,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证设备缺陷处理签证单,质检工程师报资料管理人员存档。
如厂家没有施工能力,委托项目部进行设备缺陷处理。
由工程部专业工程师核算工程量,计划部长组织测算工程款,同厂家进行合同谈判,签订施工合同。
缺陷设备管理制度15篇

缺陷设备管理制度15篇【第1篇】设备缺陷登记管理制度1 设备缺陷分类⑴紧急缺陷: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连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安排临时或事故抢修)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⑴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维持短期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对该设备进行严密监视。
⑴一般缺陷:指缺陷范围较小,对近期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不大,较容易解决,列入日常检修计划进行处理。
2 管理程序⑴凡运行人员发现的缺陷,及时设法消除,消除后,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上。
⑴凡运行人员发现的,若无法消除时立即上报,同时记录在设备缺陷登记本上。
⑴在消除缺陷时如需进行生产调整,及时向车间、公司生产调度汇报。
⑴记录中应注明缺陷的设备名称、部位写清楚,并写明时间,班次和发现人。
⑴运行人员应定期巡检,了解设备状况,主动消除缺陷。
检查出的缺陷上,并将查出的缺陷记入《设备缺陷登记本》。
⑴缺陷消除后,应记录消除时间、检查验收人,在缺陷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⑴设备缺陷处理原则:基本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⑴消除缺陷时,运行人员要主动与检修人员配合,创造条件,严禁扯皮。
⑴缺陷消除后,应由班长和有关运行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包括卫生情况),认可后,班长在检修工作票上签字。
签字后如再发现有遗留问题,由运行人员负责。
⑴在运行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而未能得到处理的设备缺陷造成了严重后果,或发现缺陷后没有及时汇报、记录,要追究责任,严肃考核。
【第2篇】10kv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主要依据。
1 、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老化、自然老化或由于安装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状态。
2 、按照设备缺陷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l )危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随时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 )严重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尚可,虽能继续运行,但短期内会发生事故,威胁安全运行。
缺陷管理制度【5篇】

缺陷管理制度【5篇】【导语】缺陷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5篇优秀的缺陷管理制度范文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缺陷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缺陷管理制度电气设备的健康水平,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没有健康完好的设备,就不能维护正常运行,不能保护安全生产的实施。
为了保质保量地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多送电,全站人员必须保养设备的健康,保证安全运行自学遵守执行下列各项规定:一、运行人员应认真维护管理好设备,确保运行中的各项设备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当班人员不准随意更改运行参数,需要更改参数必须报局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方可执行。
二、运行人员发生设备缺陷必须详细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中,字迹应清楚工整,不准乱写乱画。
三、当班人员应尽力消除设备缺陷,保证设备的完好,不得以任何借口妨碍设备缺陷消除工作的进行。
四、对严重影响安全,站内又无法处理的缺陷,站长应及时报告局领导,并根据其指示作好安全措施。
若不报局或不执行其指示,导致缺陷扩大或造成事故者要追究责任。
五、当值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又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站长,并报告调度。
站长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六、生产现场所放的工具、安全用具及各种仪表、设备备品备件不准外借,私自拿走或损坏上述物件而影响缺陷处理,造成缺陷扩大或事故者,应追究其责任。
七、每月向生技科局面汇报站内设备缺陷和处理情况。
每季度末月结设备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及设备评级工作。
八、缺陷处理完毕,应由当值人员验收,并在缺陷记录簿中注明。
九、站内各类设备标志应保持清晰(相序颜色、开关、刀闸编号等)若不明显应随时进行添补。
【第2篇】线路缺陷管理制度线路缺陷管理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保证设备应有的健康水平和搞好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线的缺陷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线路缺陷管理的目的,在于对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统筹安排、及时处理,做到查有记录、积累资料、便于分析和总结经验。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XX公司设备缺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范围本规定适用于XX公司各专业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第二条目的(一)为了规范XX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文明运行.(二)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即缺陷定义、分类、提出、消除、验收、评价、记录、总结、监督管理形成闭环管理。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条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引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第三章术语定义第四条术语缺陷定义:设备缺陷指设备在运行及备用中发生的威胁安全生产,影响出力、经济运行、环保要求,妨碍文明生产及设备功能作用发挥的异常情况。
(一)紧急缺陷:指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随时可能酿成事故,严重影响设备继续运行、使用寿命和供电质量及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危及系统安全稳定而必须立即组织进行处理的缺陷.(二)一类设备缺陷:指威胁安全生产或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影响机组正常出力或正常参数运行、属于技术难度大、需通过技术改造、更换重要部件或更新设备、花费重大资金、在安排大小修才能消除的缺陷.(三)二类设备缺陷:指停止主设备运行或辅助设备运行影响主机出力才能消除的缺陷。
(四)三类设备缺陷:指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一般性质的,在机组运行中随时可消除的缺陷。
第四章职责分工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设备管理部门为缺陷管理部门,负责缺陷检查、指导消除、验收、汇总分析、监督管理工作。
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宣贯股份公司设备缺陷方面的管理制度,制定XX公司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二)对各部门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及缺陷的消除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设备管理规定的部门进行指导、监督管理。
(三)对一、二类缺陷制定检修计划,报给安全生产处安排检修时间,会同各部门共同完成消缺工作。
(四)各专工对所属片区内未消除的一、二类缺陷进行重点巡检关注、并做好点检记录.(五)对无法消除或技术难度大的缺陷、事故、设备异常状态研究分析,协助缺陷消除工作。
参加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与验收及设备事故原因分析.(六)各专工对所辖片区内缺陷消除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总结,对重复发生的缺陷,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整改措施.(七)负责外协施工单位、维修单位的联系工作。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1、运行任务(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
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拟定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的技术组织、措施,结合小修计划使其实现。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一个针对企业设备缺陷的管理规定,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高效运行。
该制度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缺陷报告与记录:规定设备缺陷的报告和记录方式,包括缺陷的描述、发现时间、地点、责任人等信息,并要求及时报告。
2. 缺陷评估与分类:对设备缺陷进行评估和分类,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缺陷处理与修复:设定设备缺陷的处理流程,包括缺陷的修复和验证,指定负责人和时间节点,并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处理和修复。
4. 缺陷分析与改进:对设备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缺陷的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设备缺陷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缺陷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运行异常:设备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各种参数偏离正常状态(标准值)的情况。
(二)设备劣化: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降低的情况。
(三)设备故障: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性能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造成的被迫停机的情况。
第三条设备缺陷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状态,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完好率,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防止事故发生,为生产装置的“长、安、稳、满、优”运行创造条件。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公司设备动力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上级部门颁布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二)负责制定公司设备缺陷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范;
(三)负责对公司各直属单位设备缺陷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公司设备缺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设备完好状况评定和设备缺陷分析;
(五)组织开展全公司的设备隐患普查和专项治理活动。
第六条各生产厂设备动力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公司设备缺陷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范;
(二)负责制定本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
(三)建立本厂的设备缺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设备完好状况评定和设备缺陷分析;
(四)负责缺陷管理的有关技术报告和统计报表编制上报工作;
(五)组织开展本厂的设备隐患普查和专项治理活动。
第三章设备检查
第七条对设备的各类检查要按照《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
化工公司设备点检管理规定》(齐鲁石化[1999]设字166号)进行规范管理。
第八条要结合各装置运行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设备隐患普查和缺陷整治工作。
第五章状态评定
第九条公司、生产厂和车间要依照设备分级管理的所确定的职责范围,定期组织对公司重点设备(A类)、厂控重点设备(B类)和一般设备(C类)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第十条按照《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SHS01001-92),定期对设备进行完好状况进行评定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指标和相应的定义如下:
(一)全部设备完好率=(全部设备中完好设备的总台数/全部设备总台数)×100%;
(二)主要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中完好设备的总台数/主要设备总台数)×100%;
(三)静密封点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
第十一条对主要生产装置和重点设备定期组织运行可靠度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指标和相应的定义如下:
(一)设备故障率=(∑单机故障停机时间/∑单机计划运行
时间)×100%;
(二)设备原因造成的装置非计划停工率=(∑单套装置非计划停工时间/∑单套装置计划运行时间)×100%。
第五章隐患治理
第十二条对于运行异常的设备,要实行特级维护,跟踪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治理措施,防止演变成为设备事故。
第十三条对于突发的设备异常,要严格按照职权范围和工作程序进行及时处理和上报。
第十四条对于出现劣化倾向的设备,要执行动态趋势分析,定期出据分析报告,及时传递有关信息。
第十五条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凡能处理的要及时消除,做到事不过夜;对不能立即处理的缺陷,要制定和落实监控措施;对存在缺陷的备用设备要及时组织消缺,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第十六条按照《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固定资产更新、修理项目管理办法》(齐鲁石化[2000]设字10号)和《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固定资产更新、修理项目管理细则》(齐鲁石化[2001]设字6号)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存在缺陷的设备有计划地进行修复或更新。
第六章故障管理
第十七条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发现设备故障时,要立即进行现场记实,全面地记录故障的情况和相关数据;不允许擅自改变故障的损坏表面及周围环境,不得销毁和故障有关的证据,直至负责鉴定人员确认故障记实工作已经完成并同意改变时为止。
第十九条设备故障发生后,要及时组织故障分析,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
第二十条设备故障分析必须依据事实和证据,不得主观臆断。
设备故障所有记录和相关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第二十一条要定期开展设备故障的系统分析,研究故障发生的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或减少故障,改善设备运行状况。
第七章信息管理
第二十二条公司、生产厂及车间要按照设备分级管理的规定对设备缺陷管理的各项资料分级建档,统一归档。
第二十三条缺陷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相关技术规范、设备缺陷台帐记录、相关技术报告和统计报表。
(一)缺陷管理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设备完好标准》、《点检标准》和《振动监测和评价标准》。
(二)缺陷管理的台帐记录主要包括:《设备原始缺陷记录》《设备运行考核记录》、《点检记录》、《异常与缺陷台帐》、《故障记录》、《事故记录》和《检维修记录》。
(三)缺陷管理的技术报告主要包括:《设备状态评价报告》、《设备故障分析报告》和《设备事故报告》。
(四)缺陷管理的统计报表主要包括:《设备技术状况统计报表》、《重点设备故障统计报表》和《主要生产装置非计划停工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各生产厂缺陷管理的技术报告和统计报表由设备动力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定期上报公司设备动力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设备缺陷档案要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要求档案内容齐全,动态数据填充及时,各项记录详实可靠。
第二十六条设备缺陷管理的各项档案资料,要作为设备更新、修理计划编制的基本依据。
第七章考核奖惩
第二十七条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按照《设备综合管理达标考核办法》和《设备综合管理达标考评细则》(齐股分[2003]72号)的相应条款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设备动力部。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下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