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思归二首》(其一)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归二首(其一)
戴复古
吟诗不换校书郎,但欲封侯管醉乡。
疏懒无成嵇叔夜,清狂似达贺知章。
安贫不怕黄金尽,既老从教白发长。
百计不如归去好,子孙相对说农桑。
何方圜之能周析:
吟诗不换校书郎
但欲封侯管醉乡
“就想吟诗,给个校书郎都不换;只愿醉酒,哪管什么拜相封侯。”校书郎:官名,掌管校对典籍,订正讹误。管:不管,无论。首联运用倒装,抒发“但欲醉乡吟诗”,哪管做官封侯的洒脱不羁。
疏懒无成嵇叔夜
清狂似达贺知章
“就像懒懒散散、不求仕途有成的嵇康,还有那个放荡不羁的贺知章一样。”疏懒: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道:“少加孤露(幼年丧父),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杜甫在《遣兴五首》中也说他“在位常清狂”。颔联写了两位疏狂放荡的古人,表达自己对前人的仰慕,对自由的向往。
安贫不怕黄金尽
既老从教白发长
“安贫乐道,自然不担心钱会不会花光;既然老了,白头发就让它想怎么长就怎么长。”从教:任凭。颔联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安贫乐道、顺其自然的从容平和。
百计不如归去好
子孙相对说农桑
“在这里想再多的办法也不如回老家去,能看着孩子们谈论着耕田种桑该是多么惬意。”尾联再次强调了远离官场、回家安享晚年的思归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首联中便直抒胸臆,表达了他以吟诗为乐事,轻看做官封侯的高雅志趣。
B.颈联描写了一个不为外物所累,安贫乐道,时至暮年但内心平和从容的文人形象。
C.尾联点明思归主旨,诗人盼望回家后与子孙们相对商讨农事,尽享田园隐逸之乐。
D.最后两联语言通俗易懂,如“百计不如归去好”,将世人的思归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6.有人评价这首诗中作者颇有“太白遗风”,请结合颔联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A。首联的意思是吟诗连个校书郎都换不成,想做官封侯只能在醉乡中了,抒发诗人的愤激之情。
16.颔联引用典故,写了嵇康鄙视权贵的疏懒和贺知章洒脱不羁的清狂;诗人借嵇康、贺知章两位诗人的风流不羁,表达了自己具有和李白一样的超凡脱俗、不慕名利的人格追求。
大风起析:
15.选A没问题,但出题人对首联的解读实在是……似乎,诗人吟诗就是为了换来一个官职,连做梦都想做官封侯呢。首联是倒装,是反语,并没有直抒胸臆。
16.出题人应该是想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但是只通过用典的颔联两句来分析飘逸豪放的“太白遗风”?如果题干设计成结合全诗来分析,反而简单了。学生只要抓住首联的“吟诗”“醉乡”,颔联的“疏懒”“清狂”,颈联的“不怕黄金尽”“从教白发长”,就能比较清晰地找到三个点。可只有两句诗,那就只能硬凑得分点了。可给出的答案和语言风格没啥关系啊。作为一个考点,一种题型,还是规范一点的好。试着调整如下:
①通过塑造懒散无成的嵇叔夜、放荡不羁的贺知章两位文人形象。(本身内容)
②表达出诗人不慕名利、追求自由的真性情。(诗人情感)
③与李白无拘无束、豪放脱俗的风格一脉相承。(回答问题)
其实,这也是硬凑出来的,聊胜于无。但语言风格题就得扣着形象、情感、诗风作答啊。调整后,老师上课好归纳,学生也许比较容易接受吧。
那这首诗要是出一个比较合理的6分题,怎么设计呢?我们可以像上面提到的,结合全诗来分析语言风格。也可以出个表达技巧题。比如:
作者是如何一层层抒发出思归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首联运用倒装和反语,抒发诗人只想吟诗醉酒,并不想做官封侯。
②颔联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嵇康、贺知章的仰慕和对自由的向往。
③最后两联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出作者安贫乐道、盼望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