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咖啡行业之星巴克模型分析报告4
战略管理 星巴克案例五力模型分析
潜在竞争者分析
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
✓ 规模经济:新进入的咖啡生产者严重缺乏成本优势 ✓ 品牌忠诚:对咖啡行业来说,品牌的影响力很大。星
巴克通过店面设计、店内氛围、产品设计、品牌化运 作保证了客户的品牌忠诚度。2003在《品牌周刊》的 “超级品牌名单”上排名第八。 ✓ 绝对成本优势:星巴克的供应商体系、集中化采购、 标准化合同、运营水平和资金成本都形成了绝对成本 优势 ✓ 顾客转移成本:星巴克通过多图VISA卡增加了顾客转 移成本,如果顾客转移,将不能获得星巴克卡的奖励 ✓ 政府管制:无太大壁垒
与冰淇淋店、酒店、百事可乐等公司合 资,获得极好销量
结论:在超市、商店等零售市场,有替代品威 胁,但在连锁店面市场,不具有可替代性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 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 咖啡豆的质量对于星巴克 咖啡而言非常重要,咖啡 豆的来源大约有50%来自 拉丁美洲,35%来自太平 洋周边,以及15%来自东 非
星巴克:把星巴克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提供者,在发展中坚持我们永不妥协的信念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潜在竞争者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
供应商力量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竞争强度
购买者力量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替代者
产业替代性产品的相似度
产业竞争强度现状
专业咖啡市场
至少20家小型本地 连锁店和区域性连锁 店准备在自己的本地 市场上展开竞争。如 图利斯咖啡、布鲁哈 哈咖啡
在超市商店等零售市场有替代品威胁但在连锁店面市场不具有可替代性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咖啡豆的质量对于星巴克咖啡而言非常重要咖啡豆的来源大约有50来自拉丁美洲35来自太平洋周边以及15来自东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星巴克通常是通过直接与供应商合作以及提供给他们培训所以星巴克和供应商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五年星巴克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星巴克过去五年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运营效率、投资回报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通过对关键财务指标的分析,我们将评估星巴克的经营策略、市场表现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引言星巴克(Starbucks Corporation)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迅速成为国内咖啡市场的领军者。
本文将基于星巴克过去五年的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 流动资产:过去五年,星巴克的流动资产逐年增加,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
这表明星巴克在市场上有较强的销售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
-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新店扩张和设备更新。
这反映出星巴克持续的投资扩张策略。
2. 负债结构分析-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有所增加,但总体保持稳定。
这表明星巴克在资金管理方面较为谨慎。
-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逐年增加,主要为了支持新店扩张和设备更新。
这反映出星巴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3. 股东权益分析- 股东权益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净利润的增加和股利支付。
(二)利润表分析1. 收入分析- 过去五年,星巴克的总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数量的增加和单店销售额的提升。
2. 成本分析- 销售成本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
但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毛利率保持稳定。
3. 费用分析- 营业费用和行政费用逐年增加,但增速低于收入增速,表明星巴克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4. 净利润分析- 净利润逐年增长,表明星巴克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表明星巴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较为稳定。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原因是新店扩张和设备更新。
这表明星巴克在持续投资未来。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主要原因是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
星巴克五力模型分析
5、市场营销方式
•营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先上门店星享卡-增加客 户忠诚度
•利用周边产品提升品牌 价值
•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 要营销模式
•以品牌为主题的宣传较少
6、swot分析对比
Strengths (优点)
最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多线渠道经营
Weakness(缺点)
价格偏高 过度扩张
即使有新进入者,星巴克的品牌优势不容易被替代,新进入者 要想威胁星巴克的地位,必须提供和他相类似的环境和品牌认同感, 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新进入者对星巴克的威胁不大。
三、替代品的威胁
咖啡的替代品主要是奶茶、果 汁等,但星巴克尤其独特的竞 争优势:
1、环境因素强 尽管街上到处都有卖果汁、
2、店内装修风格
starbucks力求给消 费者营造高贵、时尚、 浪漫、文化的感觉氛 围
2、店内装饰风格
costa则力图给消费者创造一个舒适、惬 意、宁静的环境
3、咖啡风格
星巴克有着丰富多远的产品供 消费者选择,除了不同口味的 咖啡,星巴克根据不同市场需 求,本土化的开发了适应当地 人的口味的饮料,比如红茶, 绿茶,点心等。
LOGO
精品课件!
www.themegallery .com
LOGO
精品课件!
www.themegallery .com
星巴克产品策略
星巴克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的 研发和创新,并积累了在咖啡 萃取方面的技术优势,这种对 新技术的控制是一种与规模无 关的成本优势,技术制造了进 入壁垒,可以抵制新进入者的 竞争威胁。
虽然星巴克拥有强大的文化以及品牌支持,使用体验式的直营模式 以及“独身”经营模式,节省了成本、保证了质量,给消费者更加 满意以及信任感,但是Costa依托华联和悦达在商超、百货卖场以及 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能快速打开中国的渠道,而且使用“贴身”战 术为Costa节省了成本。
星巴克(Starbucks)SWOT分析
案例四:星巴克(Starbucks)SWOT分析∙优势-星巴克集团的盈利能力很强,2004年的收入超过6亿美元。
∙劣势-星巴克以产品的不断改良与创新而闻名。
(译者注:可以理解为产品线的不稳定)∙机会-新产品与服务的推出,例如在展会销售咖啡。
∙威胁-咖啡和奶制品成本的上升。
Starbucks SWOT分析原文[2]Strengths(优势)∙Starbucks Corporation is a very profitable organization, earning in excess of $600 million in 2004.The company generated revenue of more than $5000 million in the same year.星巴克公司是一个盈利能力很强的组织,它在2004年收入超过六亿.同年该公司所产生的收入超过五亿美元。
∙It is a global coffee brand built upon a reputation for fine products and services.通过提供声誉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它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咖啡品牌。
It has almost 9000 cafes in almost 40 countries.他在全世界的40个主要国家已经有了大约9000个咖啡店。
∙Starbucks was one of the Fortune Top 100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2005.,在2005年星巴克就是财富100强公司之一。
The company is a respected employer that values its workforce.星巴克重视员工,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雇主。
∙The organization has strong ethical values and an ethical mission statement as follows, 'Starbucks is committed to a role of 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in all facets of our business.'该组织具有很强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使命,'星巴克致力于做行业的佼佼者。
星巴克波特五力分析
(5)结论
经上述分析,星巴克和costa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星 巴克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多元化,costa则更 加关注咖啡的本质,坚持自己的一贯风格 虽然星巴克拥有强大的文化以及品牌支持,使用体验 式及“独身”经营模式,节省了成本,保证了质量, 给消费者信任感,但是costa依托华联和悦达在商超, 百货卖场以及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能快速打开国内的 渠道,而且使用“贴身”的战术为其节省了成本。会 成为星巴克的强有力的对手。
购买者的讨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能力由于星巴克不是一个单纯的卖咖啡果汁饮品的地方还是一个由于星巴克不是一个单纯的卖咖啡果汁饮品的地方还是一个由于星巴克不是一个单纯的卖咖啡果汁饮品的地方还是一个体验的地方消费者支付给咖啡的钱不仅为有形的咖啡成本埋单体验的地方消费者支付给咖啡的钱不仅为有形的咖啡成本埋单体验的地方消费者支付给咖啡的钱不仅为有形的咖啡成本埋单也是为无形的咖啡体验埋单是难以用平时在商店里买咖啡的价也是为无形的咖啡体验埋单是难以用平时在商店里买咖啡的价也是为无形的咖啡体验埋单是难以用平时在商店里买咖啡的价钱来比较是否划算的因此客户的讨价能力较低国内市场相比于其他国外 的咖啡品牌,其市场占有率相当高。但在国内存在着 强劲的竞争对手就是本土咖啡品牌上岛咖啡。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潜在竞争者 行业竞争者 替代品
星巴克
顾客
供应商
一、咖啡行业竞争者
1.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COSTA的总部在英国伦敦,进驻中国的时间比星巴 克要晚,目前COSTA和星巴克的竞争比较激烈,这 不仅表现在二者的门店数量相近,在装修风格,咖啡 质量,咖啡价位等方面都具有竞争性。
四. 购买者的讨价能力
由于星巴克不是一个单纯的卖咖啡、果汁饮品 的地方,还是一个体验的地方,消费者支付给 咖啡的钱不仅为有形的咖啡成本埋单也是为无 形的咖啡体验埋单,是难以用平时在商店里买 咖啡的价钱来比较是否划算的,因此客户的讨 价能力较低。
星巴克盈利模式分析
星巴克盈利模式分析作者:程玲章立会来源:《大经贸》2016年第06期【摘要】盈利乃企业生存之本。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在通货膨胀犹如利剑悬于餐饮企业头顶之上的新形势下,餐饮行业盈利模式亟需创新。
星巴克作为“咖啡王国”,在国际市场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能成为上到明星下到普罗大众都热捧的时尚饮品,它的成功之处必然有着和其他咖啡品牌的不同之处。
因此,本文将选取“咖啡帝国”——星巴克作为对象,并对其盈利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星巴克盈利模式创新一、引言自1971年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咖啡成立以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它实现了由一家小小的咖啡厅到“咖啡帝国”的华丽蜕变,让全球60多个国家的咖啡爱好者为之疯狂。
伴随着金融狂潮席卷全球,星巴克“大本营”所在的美国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星巴克自然也陷入到极度艰难的困境中,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企业利润空间极大压缩,甚至面临亏损,星巴克坐在咖啡行业的头把交椅,也难以逃脱盈利缩减的下场。
面对危机如何做出应变,改变不利形势,实现自身突破,成为星巴克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分析星巴克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挖掘星巴克的内部潜力。
另一方面,研究盈利状况对有计划地管理星巴克有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盈利是企业的根本,对星巴克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对于星巴克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明确自身的发展缺陷,并及时作出调整,星巴克才能巩固自己的“咖啡帝国”地位,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打造更具有影响力的咖啡品牌。
二、星巴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2007年,星巴克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过分追求增长,星巴克忽略了公司运营。
星巴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顾客在星巴克的消费需求减少;经营不善导致的顾客流失。
而星巴克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一是星巴克出现了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使消费者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使企业形象受损,顾客忠诚度下降。
案例:2005 年 9 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结果显示,在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天津一店抽样的 2005 年7月28 日生产的 430 克星巴克“心意礼盒”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
通过模型分析星巴克
对星巴克的模型分析五力理論 (Five force theory)供应商的议价力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并没有一两家特别大的供应商,所以星巴克的供应端一家能力较强。
2007年全球牛奶涨价,使得星巴克的利润率减少。
但是长期来看,牛奶的价格是呈下跌的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
客户的议价力作为餐饮类,客户就是普通消费者。
星巴克的议价能力中等偏上,因为咖啡,甜点和早餐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比较低。
2007年全球牛奶涨价之后,星巴克就把一部分的成本通过涨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新加入者的威胁力星巴克的咖啡本身而言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他的竞争力护城河是其品牌的优势。
人们想到星巴克,就会想到悠闲的午后,淡淡的蓝调音乐,三两个好友相聚。
现在麦当劳进入了消费类咖啡领域,也开始出售Latte和espresso,但是因为竞争领域的不同,所以威胁性并不是太大。
新的竞争者想要威胁星巴克的地位,必须提供和他相类似的商店环境和品牌认同感,这点不是这么容易能够做到的。
现存竞争者的威胁力现存有3-4家咖啡连锁店,但是都是地区性的,其规模和声誉远远不能和星巴克比较。
所以在零售咖啡领域,星巴克具有比较强势的品牌垄断性。
来自替代品的威胁力咖啡的替代产品是果汁等绿色饮料,但是这部分对星巴克的影响不大,首先星巴克卖的并不是单纯的咖啡,卖的是一种文化和生活交际模式。
其次星巴克也开始卖一定的果汁等绿色饮料。
->总结星巴克本身而言比较强势,而且拥有比较大的品牌优势。
护城河和发展潜力分析护城河星巴克与麦当劳等快餐连锁之间的区别是。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主要条件是“卫生”“定价”和“快速”,而星巴克的条件是“文化”“舒适”和“档次”。
比如两三个白领聚会,能够找一家优雅的地方促膝谈心的话,那星巴克将是首选。
当然在中国还有避风塘等等茶室,但是其资本运作风格,以及档次方面和星巴克似乎还有一定的差别。
发展潜力全球到2007年截止一共有8505家星巴克,单单美国就有6792家。
星巴克财务报表分析
Part.3
发展前景及潜力
现状
1. 星巴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及著名咖啡品牌, 同时也是世界连锁咖啡的第一品牌 2. 目前,星巴克已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 12,000多家零售店分布在40个国家的大型企业。 3. 自1982年上市以来,其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利润平均增长率 则达到30%。经过10多年的发展,星巴克已从昔日西雅图一条小小的“美人 鱼”进化到今天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锁店达到近一万家的“绿巨 人”。 4. 星巴克的股价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 可乐、微软以及 IBM 等大型公司。 5.它起源于美国华盛顿一个小小咖啡屋,在90年代急剧扩张,以平均每个工 作日一间分店的速度在全美国扩张,到了2000年后速度减慢。
2016财年,星巴克实现利润总额为41. 9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2.95亿美元,增加了7. 57%;净利润为28. 1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了0. 60亿美元,增加了2.19%。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星巴克的偿债、获利能力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文仍从这三大方面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一)偿债方 面:星巴克偿债能力较强,但速动比率低这可能与存货的增加有关。虽公司 存货周转率较合理但应更全面的加强控制管理公司存货库存量做好记录周 转工作。(二)经营方面:软饮料行业渐渐向劳动密集型的手工饮料业务模式 转变,所以店员的增多将会带来较高的店铺营业费用。因此公司应该建立一 套因地制宜的员工管理制度避免人员冗杂。(三)销售策略方面:星巴克在 2007年一2009年由于店铺的扩张导致了收入增长率下降所以将重心转到更 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独一无的产品创新充分挖掘产品潜力进一步合理控制 各项成本和支出费用而不是一味的店铺规模扩张也许星巴克会有更好的前 景。
星巴克SWOT分析70782【范本模板】
2.1 整体背景环境分析2.2 SWOT分析SWOT矩阵分析星巴克2.2.1 星巴克竞争优势(1)经营模式的灵活选择:星巴克善于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
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采取合资和特许加盟的授权经营方式规避市场风险到如今随着国内市场走势一路良好,消费群体的逐渐稳定,为了更好的控制星巴克的服务品质,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叫停特许经营,回收股权,变身直营经营. (2)品牌优势:充分运用“第三生活空间”式的体验。
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在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星巴克与一般咖啡店不同的地方在于赋予了一杯咖啡更丰富的体验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店内颇有情趣的灯光设计,咖啡色的桌椅,个性化的装饰,优美的音乐旋律,营造出温馨的意境,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咖啡浓郁香味,再品尝着同样考究而且种类繁多的咖啡和糕点,在星巴克消费,总能获得一种独特的感受。
(3)咖啡技术优势:星巴克始终追求品质上的卓越,坚持提供给顾客高品质的产品。
为了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都能品尝到最纯正的咖啡,星巴克对原材料十分挑剔与苛求,无论是咖啡豆的运输、烘焙、配制还是最后把咖啡端给顾客的那一刻,一切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
此外,星巴克拥有30多款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咖啡种类多样,既有原味的,也有速溶的;既有意大利口味的,也有拉美口味的,能迎合不同口味的消费者。
(4)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星巴克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咖啡连锁店的前面,从卡布其诺、星冰乐、咖啡味啤酒等新创意的巨大成功,到投入巨资对浓缩咖啡萃取技术的研发成功,无不表明了星巴克在创新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星巴克还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一个自然的融合,2010年3月,星巴克将独一无二的“星巴克体验”进一步延伸到了中国消费者所喜爱的茶饮品领域,推出了包含中式茶和异域茶两大类共9款茶品,沉淀了星巴克在全球茶饮上的丰富经验。
通过模型分析星巴克
对星巴克的模型分析五力理論(Five force theory)供应商的议价力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并没有一两家特别大的供应商,所以星巴克的供应端一家能力较强。
2007年全球牛奶涨价,使得星巴克的利润率减少。
但是长期来看,牛奶的价格是呈下跌的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
客户的议价力作为餐饮类,客户就是普通消费者。
星巴克的议价能力中等偏上,因为咖啡,甜点和早餐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比较低。
2007年全球牛奶涨价之后,星巴克就把一部分的成本通过涨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新加入者的威胁力星巴克的咖啡本身而言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他的竞争力护城河是其品牌的优势。
人们想到星巴克,就会想到悠闲的午后,淡淡的蓝调音乐,三两个好友相聚。
现在麦当劳进入了消费类咖啡领域,也开始出售Latte和espresso,但是因为竞争领域的不同,所以威胁性并不是太大。
新的竞争者想要威胁星巴克的地位,必须提供和他相类似的商店环境和品牌认同感,这点不是这么容易能够做到的。
现存竞争者的威胁力现存有3-4家咖啡连锁店,但是都是地区性的,其规模和声誉远远不能和星巴克比较。
所以在零售咖啡领域,星巴克具有比较强势的品牌垄断性。
来自替代品的威胁力咖啡的替代产品是果汁等绿色饮料,但是这部分对星巴克的影响不大,首先星巴克卖的并不是单纯的咖啡,卖的是一种文化和生活交际模式。
其次星巴克也开始卖一定的果汁等绿色饮料。
->总结星巴克本身而言比较强势,而且拥有比较大的品牌优势。
护城河和发展潜力分析护城河星巴克与麦当劳等快餐连锁之间的区别是。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主要条件是“卫生”“定价”和“快速”,而星巴克的条件是“文化”“舒适”和“档次”。
比如两三个白领聚会,能够找一家优雅的地方促膝谈心的话,那星巴克将是首选。
当然在中国还有避风塘等等茶室,但是其资本运作风格,以及档次方面和星巴克似乎还有一定的差别。
发展潜力全球到2007年截止一共有8505家星巴克,单单美国就有6792 家。
2016年咖啡行业星巴克分析报告
2016年咖啡行业星巴克分析报告2016年8月目录一、消费品行业的经典模型:量价齐升,粘度是关键 (5)1、典型代表之星巴克:带你领略咖啡中的王者之道 (5)二、服务体验:看懂消费者内心需求,总比预期好一点(内部管理到极致) (7)三、产品体验:不变的高品质与多变的形式带来卓越体验 (10)1、不变的:产品品质聚焦——咖啡豆 (10)2、变化的口味:混搭中保持自己 (11)3、变化的品类:不断更新的产品组合,同店收入增速稳步向前 (12)4、变化的形式:胶囊咖啡、商超外带星冰乐等,全方面满足消费需求 (14)四、环境体验:与快餐化营销相结合,虽不是最舒服的,但是最挣钱的 (15)1、选址秘诀:首选人流聚集地,营收高,且品牌展示效应强 (15)2、内部装修:成功结合“第三空间”概念与快餐化营销,舒适与翻桌率兼备 (19)五、企业文化:营造伙伴文化,感动员工与消费者 (21)六、中国等新市场以及新产品带来新增长,仍具有投资意义 (23)消费品行业的经典模型:量价齐升,粘度是关键。
粘度是保证提价和放量的关键,具有粘度的产品最大特征就是既可以提价,还可以让消费者重复购买,提高消费量。
如何提高粘度,则需要提高消费体验和品牌知名度,包括产品、环境和服务等多方面。
其中,咖啡行业最成功的莫过于星巴克:环境体验,虽不是最舒适的,但是最挣钱的;产品方面,不变中带着变化的卓越体验;服务方面,以消费者为中心,最低生理需求到最高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均能得到充分体现;人文方面,伙伴文化不仅感动每个星巴克人,更感动了每一位消费者。
星巴克的服务体验:抓住消费者内心需求,总比预期好一点。
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消费者的内心需求,而星巴克恰好做到了这一点,服务体验总比消费者所预期的要好一些。
具体包括:1)美味咖啡享受,解决生理需求;2)开放式的门店和货架,体现出一种欢迎和无距离感,满足安全需求;3)明亮的环境,以及距离办公室、小区很短的路程,提供了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社交互动环境;4)永远不会被店员驱赶,消费者得到尊重;5)注重环保理念,且自带杯子可以享受折扣优惠,既能解决环保与成本问题,还能让消费者感受购物中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提升。
星巴克的五力模型分析
星巴克的五力模型分析1.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同行业:如上岛咖啡,麦café,本地的咖啡馆;加拿大第二杯,英国COSTA星巴克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在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城市里开始兴起很多咖啡馆,这些咖啡馆有些是其他的跨国品牌或者全国品牌或者是本地自己开的咖啡馆。
跨国品牌和全国性的品牌的认同感都远不及星巴克,但是本地小规模的咖啡馆反而对星巴克的威胁较大。
因为这些小规模的咖啡馆更容易受店主的控制,店主能够专注地培养悠闲度日的类似星巴克的环境,提供一个让朋友闲聊、发呆和桌游的好环境,而且这些咖啡馆的风格也各异,满足了顾客多样化需求以及尝试新鲜玩意的好奇心。
另外,部分地区也因星巴克名气太大,吸引了很多的人群,本该安静的环境宛如菜市场,让很多顾客对星巴克望而却步。
所以,星巴克的替代品威胁是很大的。
行业外:Dunkin’Donut、杰克薯仔类的餐饮店,蛋糕店如天母蓝鸟,Pizzahut,很多餐饮店的服务开始边缘化,像Dunkin’Donut、杰克薯仔这样的店开始进驻中国,他们的主打产品不是咖啡,而是甜甜圈、薯仔,但是他们同样也提供了一个悠闲舒适的地方让顾客休闲聊天,在提供特色小吃的同时也有花样相当多的饮品。
有些蛋糕店虽然主要是卖蛋糕、面包的,但是也开始提供悠闲舒适的环境让顾客坐下来慢慢品尝蛋糕、面包和饮品。
Pizzahut推出下午茶免费续杯来招徕客人。
但是这些品牌的规模、声誉还远不如星巴克,但是也有不小的威胁存在。
2.替代品威胁:果汁、奶茶等咖啡的替代品威胁是果汁、奶茶等,但是现在星巴克也有特制的果汁、奶茶供应。
尽管街上到处都有卖果汁、奶茶的小店,但是这些小店一般都只是零售饮品不提供座位,而星巴克卖的不仅是咖啡、果汁等饮品,卖的也是一种氛围一种体验,所以替代品的威胁不大。
3.购买者的讨价能力:低由于星巴克不是一个单纯的卖咖啡、果汁饮品的地方,还是一个体验的地方,消费者支付给咖啡的钱不仅为有形的咖啡成本埋单也是为无形的咖啡体验埋单,是难以用平时在商店里买咖啡的价钱来比较是否划算的,因此客户的讨价能力较低。
星巴克的分析报告星巴克调查分析报告
星巴克的分析报告星巴克调查分析报告星巴克定位和策划“管理品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品牌其实是很脆弱的。
你不得不承认,星巴克或任何一种品牌的成功不是一种一次性授予的封号和爵位,它必须以每一天的努力来保持和维护。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NO.1 星巴克品牌传奇品牌定位:“星巴克”这个名字来自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一位处事极其冷静,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
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
麦尔维尔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麦尔维尔的读者群并不算多,主要是受过良好教育、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人士,没有一定文化教养的人是不可能去读《白鲸》这部书,更不要说去了解星巴克这个人物了。
从星巴克这一品牌名称上,就可以清晰地明确其目标市场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资情调的城市白领。
品牌识别:星巴克的绿色徽标是一个貌似美人鱼的双尾海神形象,这个徽标是1971年由西雅图年轻设计师泰瑞·赫克勒从中世纪木刻的海神像中得到灵感而设计的。
标识上的美人鱼像也传达了原始与现代的双重含义:她的脸很朴实,却用了现代抽象形式的包装,中间是黑白的,只在外面用一圈彩色包围。
二十年前星巴克创建这个徽标时,只有一家咖啡店。
如今,优美的“绿色美人鱼”,竟然与麦当劳的“m”一道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
品牌诉求:顾客体验是星巴克品牌资产核心诉求。
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销售欢乐一样,星巴克把典型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元素:视觉的温馨,听觉的随心所欲,嗅觉的咖啡香味等。
试想,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看着人潮汹涌的街头,轻轻啜饮一口香浓的咖啡,这非常符合“雅皮”的感觉体验,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何等令人向往!jesper kunde在《公司宗教》中指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在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
”品牌传播:星巴克的品牌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模仿传统意义上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巨额促销,而是独辟蹊径,采用了一种卓尔不群的传播策略——口碑营销,以消费者口头传播的方式来推动星巴克目标顾客群的成长。
[实用参考]星巴克PEST分析和行业竞争性分析
焦糖奇玛朵 摩卡Light星冰乐 卡布奇诺
产品多样性
星 冰 乐
满足了顾客不同需求
拿 铁
芒果茶星冰乐 摩卡
美式咖啡
01
政治—法律因素 经济因素
02
03
社会—文化因素 技术因素
04
05
自然环境因素
稳定的政 治环境
税收 政策
产业 政策
投资 政策
知识产权 保护
1
稳定的政治环境
星巴克经营的是咖啡服务,并不涉及到国 家的垄断行业和稀缺资源,加之我国的政治 环境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大的 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中国鼓励外资 企业的进入,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会面临着 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所以目前稳定的政治 环境是星巴克咖啡开拓市场的基础。
4
人口年龄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将成主流消费 群体,咖啡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年轻人对其更容 易接受,所以中年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 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了女 性,其原因在于咖啡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 性的青睐。中青年消费群体一般都为上班一族, 就经济实力而言,他们对这一部分的消费没有压 力。随着咖啡消费群体的扩大,咖啡文化也应运 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人 群。
3
投资政策
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强大资金优势明显
商务部2011年正式印发《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 题的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用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依法在 中国境内开展直接投资活动。此举措有利于积极稳妥开闸外商
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对于星巴克,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
势,增加对星巴克中国的投资,把星巴克强大的资金优势发挥 出来。
5
生活方式变化
中国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 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尤其是对上班族来 讲,经常需要面临加班加点,工作繁忙, 容易导致疲劳,正因为如此咖啡在中国就 拥有了市场,消除疲劳的功能对于上班族 来讲有着莫大的帮助,就像麦当劳与肯德 基等快餐点为上班族节省了用餐时间一 样。
五力模型分析星巴克
——以星巴克为例
经管系经济学2班 二组
潜在的行业进入者 替代品的竞争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行业竞争对手现在的竞争能力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是对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的有效工具。这个 模型将企业所面对的复杂的行业竞争环境归结为五种竞争力量,借助这个工 具,企业可以清晰的看到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中对其能构成威胁的各种力量 的来源和强度,为经营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以星巴克为例分析波特五 力模型的具体运用。
×
因此,虽然行业竞争 对手众多,但在规模 和实力上并未构成势 均力敌的局面,星巴 克独有的品牌优势和 强大的规模、实力, 使其所面对的威胁只 能处于中等水平上。
总结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五种力量对星巴克的竞争威胁程度直观地表示出来,见下表所示:
竞争来源
潜在进入者
替代品
供应商
购买者
行业竞争对手
环境 进入障碍小; 性价比低; 分析 服务差异大; 顾客转移成
这等于在免费为自己打广告。
但它们所供应的咖啡豆是星巴克的主要原料而且几乎
不存在替代品,因为星巴克如果不用这种咖啡原豆,那它
就不再是星巴克,这又构成了供应商的议价优势。再者,
星巴克对供应商要求非常苛刻,第一是要有高品质的产品;
其次是服务,价格仅仅排在第三位,这都对星巴克构成了
威胁。
1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但是星巴克为了保证其咖啡豆的质量,选用的都是100%阿拉比卡豆,来自世界三大产区: 非洲阿拉伯、亚洲太平洋、拉丁美洲。采购的咖啡原豆要运到美国的西雅图进行烘焙制作之后 运到各国门店。这就是星巴克的优势,很难有进入者可以超越。
而且人们一想到星巴克,首相想到的是悠闲的午后,淡淡的蓝调音乐,三两个好友相聚, 小资的生活方式。所以新的竞争者想要威胁星巴克的地位,还必须提供和他相类似的消费环境 和品牌认同感,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构成了星巴克独特的产品差异性和品牌优势。所 以潜在的进入者对星巴克的威胁很小。
对星巴克的调研报告
对星巴克的调研报告星巴克调研报告星巴克,坐落在繁忙城市交通要道的明亮招牌,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
自1971年成立以来,星巴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千家门店,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咖啡消费品牌。
本篇文章将针对星巴克展开深入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全面了解星巴克的发展情况、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发展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星巴克的发展势头迅猛。
它通过扩大门店规模、增加新的产品线、创新营销策略快速打入市场。
特别是在大城市如纽约、伦敦和上海等地,星巴克的门店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醒目的品牌形象。
另外,星巴克还与诸多机构合作,推出联名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品牌形象星巴克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咖啡体验和舒适的消费环境。
在星巴克的门店里,顾客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咖啡和各种独特的咖啡制作工艺。
此外,星巴克的门店装修都追求简约、现代的风格,使得顾客在其中可以得到放松和宜人的体验。
这种品牌形象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咖啡爱好者和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
三、产品质量星巴克以其严格挑选的咖啡豆和独特的烘焙工艺而闻名。
星巴克的咖啡豆种类繁多,包括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优质咖啡豆。
这些咖啡豆经过精心挑选和独特的烘焙工艺,使得星巴克的咖啡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味。
此外,星巴克还提供多种口味的调味糖浆、牛奶和糖果等,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
四、市场竞争力星巴克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之一,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然而,星巴克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创新的营销策略保持了其竞争优势。
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的忠实消费者,使得星巴克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总结起来,星巴克凭借其良好的发展态势、独特的品牌形象、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咖啡消费品牌之一。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星巴克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更加坚信星巴克将继续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咖啡体验。
星巴克分析报告
星巴克分析报告目录一、前言二、咖啡市场的现状三.分析正文1.星巴克在中国的扩张情况(包括在深圳的扩张情况).2.星巴克营销战略分析3.星巴克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四.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案五.星巴克在中国的未来扩张战略前言“咖啡”(Coffee)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在希腊语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内之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
二.现状:1.世界及星巴克的现状:据统计,目前世界咖啡消费市场规模大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美国是全球咖啡消费最大的市场,年消费约为3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中国的咖啡消费约为700亿元人民币。
星巴克在全世界39个国家拥有超过13,000家门店,145,000名伙伴。
2.中国咖啡市场的现状跨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连在一起带动了咖啡消费量的迅猛增加,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
1.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中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保持在3万-4万吨之间,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
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
预测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数百亿人民币。
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而这也正是各大咖啡生产国和咖啡商热衷于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
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
"文化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
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商业模式及营销分析报告
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
它所标志的已经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
1971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创始店开业。
1987年3月,星巴克的主人鲍德温和波克决定卖掉星巴克咖啡公司在西雅图的店面与烘焙厂,霍华·舒兹则决定买下星巴克,同自己创立于1985年的每日咖啡公司合并改造为“星巴克企业”。
现在,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欧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开出了6000多家店,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每年超过500家,平均每周超过10000万人在店消费。
预计2005年,星巴克在全球将有10000家店。
目前,星巴克是惟一一个把店面开遍四的世界性咖啡品牌。
1998年3月,星巴克进入,1999年1月进入,2000年5月进入,目前星巴克已成为了国咖啡行业的第一品牌。
2003年7月,美国著名的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集团对外宣布:集团大幅提高其在与合资公司中的股份,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增至50%。
由此,星巴克集团的子公司“星巴克国际”和的统一(星巴克)集团,将从授权关系转为事业合作伙伴。
统一星巴克咖啡总经理徐光宇表示,美方增持10倍股份的主要原因是看好和的市场前景,愿意进一步投资未来。
、星巴克股权之变使得“星巴克王国”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为一个市场跟进者,进入的又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完全成熟的市场,星巴克靠什么从一间小咖啡屋发展成为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请看本期“星巴克市场营销分析案例”。
模式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同麦当劳的全球扩一样,星巴克很早就开始了跨国经营,在全球普遍推行三种商业组织结构:合资公司、许可协议、独资自营。
星巴克的策略比较灵活,它会根据各国各地的市场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合作模式。
以美国星巴克总部在世界各地星巴克公司中所持股份的比例为依据,星巴克与世界各地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情况:1.星巴克占100%股权,比如在英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地;2.星巴克占50%股权,比如在日本、国等地;3.星巴克占股权较少,一般在5%左右,比如在中国的、,夏威夷和增资之前的等地;4.星巴克不占股份、只是纯粹授权经营,比如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等地;星巴克在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不同,但是经营的品牌都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咖啡行业之星巴克模型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9月正文目录消费品行业的经典模型:量价齐升,粘度是关键 (4)典型代表之星巴克:带你领略咖啡中的王者之道 (4)星巴克的产品体验:不变的高品质与多变的形式带来卓越体验 (8)不变的:产品品质聚焦——咖啡豆 (9)变化的口味:混搭中保持自己 (10)变化的品类:不断更新的产品组合,同店收入增速稳步向前 (11)变化的形式:胶囊咖啡、商超外带星冰乐等,全方面满足消费需求 (14)星巴克的环境体验:与快餐化营销相结合,虽不是最舒服的,但是最挣钱的 (15)选址秘诀:首选人流聚集地,营收高,且品牌展示效应强 (16)另一个绝招(企业文化):营造伙伴文化,感动员工与消费者 (21)相关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表目录图表1:消费粘度理论分析 (4)图表2:消费者对咖啡的追求动机分析 (5)图表3:2004-2015年星巴克收入规模及其增速(亿元) (5)图表4:2004-2015年星巴克净利润及其增速(亿美美元) (6)图表5:2012-2015年星巴克店铺数量(个) (6)图表6:2011-2015年星巴克各个地区收入占比 (7)图表7:星巴克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系列设计 (8)图表8: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消费者在不同类型机构的现金余额(亿美元) (8)图表9:2008-2015年星巴克道德采购计划占总采购款(百万美元) (9)图表10:2008-2015年星巴克对种植者及其社区贷量比例 (10)图表11:星巴克咖啡系列示意图 (11)图表12:2010-2015年星巴克开业超过13个月的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速 (12)图表13: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等地的酸奶星冰乐 (12)图表14:韩国的红豆星冰乐 (13)图表15:日本的白提拉米苏星冰乐 (13)图表16:中国的红豆抹茶星冰乐 (14)图表17:星巴克非店铺渠道销售收入及其增速(亿美元) (15)图表18:星巴克的胶囊咖啡与其他品牌的咖啡机 (15)图表19:星巴克上海迪斯尼店外景图 (17)图表20:星巴克上海迪斯尼店内景图 (17)图表21:中国前7大连锁咖啡品牌客单价对比(元) (18)图表22:北京星巴克丰联广场店地图(蓝色表示星巴克,红色为写字楼)18 图表23:星巴克利用GIS选址分析图(红圈表示人流高度聚集地) (19)图表24:星巴克柜台示意图 (20)图表25:星巴克内景布臵图 (21)图表26:加利福尼亚州的星巴克与迪斯尼联手打造的主题咖啡馆内景图.. 21 图表27:星巴克的人才发展计划 (23)图表28:2005-2016年星巴克与标普500涨跌幅比 (24)图表29:2008-2016年星巴克市盈率TTM较 (24)消费品行业的经典模型:量价齐升,粘度是关键粘度是保证提价和放量的关键,具有粘度的产品最大特征就是既可以提价,还可以让消费者重复购买,提高消费量。
但是,要保证粘度需要用户体验和品牌,一个是实在的感觉,一个是心里的感觉,这里我们所阐述的用户体验包括产品,环境和服务。
就商业社会而言,企业倾向于通过竞争来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如果一味强调竞争,以短期扩大消费圈为目的,而不重视现有消费者价值的深度挖掘,是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
相反,最大程度地挖掘消费者的商业价值,打造自有产品的消费粘度,才能实现量价齐升。
对于消费粘度而言,可以分为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忠诚度、依赖度等五种。
具体落实到企业身上,稳定须抓住忠诚度和依赖度的消费者;发展则抓住美誉度的消费者;壮大则依赖于知名度和认可度的消费者。
图表1:消费粘度理论分析典型代表之星巴克:带你领略咖啡中的王者之道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最成功的企业莫过于星巴克,真正抓住了大多数消费者对咖啡的追求。
在环境、产品、服务、人文方向,星巴克都展现出无可挑剔。
环境体验,虽不是最舒适的,但是最挣钱的;产品方面,不变中带着变化的卓越体验;服务方面,以消费者为中心,最低生理需求到最高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均能得到充分体现;人文方面,伙伴文化不仅感动每个星巴克人,更感动了每一位消费者。
根据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林景新的分析,人们在消费咖啡时,可能50%是味道,30%是对文化的想象,20%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追求。
而星巴克的成功正式将咖啡做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富有文艺、当代感和情调的美好生活。
图表2:消费者对咖啡的追求动机分析虽然星巴克在2010年收入就超过100亿美元,但是每年都能保持在双位数增速。
2015年,星巴克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6.5%、33.3%,增速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
而且,根据WPP集团和华通明略公司发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名单,星巴克的品牌价值是293亿美元,位列第29名,同比提升2位。
图表3:2004-2015年星巴克收入规模及其增速(亿元)图表4:2004-2015年星巴克净利润及其增速(亿美美元)从增长动力来看,美洲地区是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亚太地区则是第二大收入来源地,虽然门店扩张速度维持在18%左右,在星巴克所有门店中的占比逐渐提高,但是收入增长速度远超门店扩张速度,近几年都保持在20%以上。
图表5:2012-2015年星巴克店铺数量(个)图表6:2011-2015年星巴克各个地区收入占比星巴克的服务体验:看懂消费者内心需求,总比预期好一点(内部管理到极致)“坐在时而安安静静,时而吵吵囔囔的星巴克,点上一杯摩卡,摊开一本书,在婉转的背景音乐下,坐一下午是最惬意的事了。
”很明显,在服务方面,星巴克能够看懂消费者的内心,且总比预期要稍微好一点,也就是内部管理到极致。
对于企业的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消费者所获得的满足是不一样的。
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会需求。
而星巴克的服务设计恰好可以满足这五点: 生理需要:不变中带着变化的卓越产品体验,消费者不仅体会到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咖啡,还能获得更多新的满足。
安全需要:星巴克一贯采取的是开放式的门店和货架,体现出一种欢迎和无距离感,消费者不会有不自在之感。
社会需要:咖啡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提供大家交流的场所,星巴克明亮的环境,以及距离办公室、小区很短的路程,为社交提供了一个舒适而便捷的环境。
尊重需要:在星巴克里面,店员永远不会驱赶乘客,即使你没有消费。
自我实现: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星巴克通过可回收利用材料,以及自带杯子享受折扣活动等,不仅展示了大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态度,更是对消费者精神境界的满足。
同时,星巴克还在很多细节方面进行服务优化。
例如,星巴克对待所有客户都一视同仁,虽然自助点餐,大家都依次排队等候;完全透明的咖啡制作环境,让消费者真真切切体会自然而纯正的咖啡。
图表7:星巴克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系列设计从星巴克储值卡余额数据来看,可以高度量化消费者对星巴克的忠诚度。
根据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研究性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储值卡余额高达12亿美元,比不少银行的存款总量还要高。
由于咖啡的单次消费金额较小,这种服务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更重要的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星巴克的青睐程度,愿意反复消费星巴克。
图表8: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消费者在不同类型机构的现金余额(亿美元)星巴克的产品体验:不变的高品质与多变的形式带来卓越体验星巴克的产品体验,给人的感觉是不变中带着变化的卓越体验。
具体而言,星巴克不变的是产品品质,也就是咖啡豆始终如一的高品质。
变化的则是,日益更新的,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口味、品类以及产品形式。
不变的:产品品质聚焦——咖啡豆消费粘度的基础之一就是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对于星巴克而言,保持咖啡豆的高品质是其亘古不变的追求。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星巴克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选高海拔地区的咖啡豆,并且实行严格的采购标准,以挑选世界上的高品质咖啡豆。
一方面,优质的咖啡豆常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那里较大的昼夜温差,成就了浓密的咖啡豆,使之更具浓厚而丰富的口感。
另一方面,公司只采购正处枝繁叶茂的咖啡樱,熟透且品相良好。
并依据大小、色泽和饱满度等标准一遍又一遍筛选。
通过对咖啡种植者支持,同供应商形成稳定互惠良好关系,实现共赢。
一方面,星巴克在2004年启动C.A.F.E.条例(咖啡和种植者公平条例)–经第三方专家验证,这是咖啡行业第一套全面可持续发展标准,并引入同行业其他企业,以采购有助于环境保护,改善种植者生活的合格咖啡;另一方面,全球建立6个种植者支持中心,分别是卢旺达,坦桑尼亚。
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中国,以及危地马拉的一家分支,以共同改善咖啡质量和产量。
此外,星巴克每年都会对种植者及其社区投入大量资金,不仅可以和种植者一起管理风险,还可以提高咖啡种植者社区的稳定和健康。
图表9:2008-2015年星巴克道德采购计划占总采购款(百万美元)图表10:2008-2015年星巴克对种植者及其社区贷量比例变化的口味:混搭中保持自己追求高品质的心态不变,但是消费者对口味的追求是处于动态变化的,不同的消费群体可能需要不同的口感体验。
对此,星巴克所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推出多种口味产品。
在一般的星巴克店铺里,手工调制的浓缩咖啡达9种;中度烘焙咖啡8种;深度烘焙咖啡5种。
例如,星冰乐系列包括摩卡味、香草味、原味三种。
图表11:星巴克咖啡系列示意图变化的品类:不断更新的产品组合,同店收入增速稳步向前除了新增店铺带来新的消费群体以外,星巴克公司还十分重视现有客户的深度挖局,不断提高同店收入规模。
例如,星巴克正不断丰富其产品清单,销售范围正逐步囊括食品、啤酒、红酒、茶饮等。
星巴克正从一家咖啡馆向一家综合类食品公司转型。
2015财年,星巴克公司收入增长16.5%。
其中,开业超过13个月的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速高达7%,并且在过去五年时间内都基本稳定在这一增速。
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因为星巴克不断丰富品类。
例如,2012年推出早餐和晚餐,主打三明治、沙拉、全麦燕麦等。
图表12:2010-2015年星巴克开业超过13个月的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速此外,如果去世界各地旅行,顺道去不同的星巴克店,你就能品尝很多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咖啡,带你领略不同的口感。
以星冰乐为例,作为星巴克的招牌饮料,创始于1995年,主要由意大利浓缩咖啡、低脂牛奶、砂糖、干果胶粉、可可粉、冰块等混合而成。
在不同的国家,星冰乐呈现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