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课程标准(2017)

合集下载

17版课标

17版课标

2017版的课程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7版课标,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版课标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科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17版课标还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鼓励教师跨学科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此外,17版课标还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科为纽带,以课程为载体,以评价为引导”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总的来说,17版课标是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理解并贯彻17版课标的精神,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教育学教学大纲

公共教育学教学大纲

《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共教育学(Pedagogy)【课程编码】JXGB00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时】36【学分】 2【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公共教育学是各师范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领域的普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基础之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指导。

教学目标: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成长经历、教育经验并提供一系列现实教育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讨教育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教育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多种视野和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思考现实的教育问题,并对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与重构,形成系统、正确、牢固的教育思想和良好的专业情意及对教育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力,并能够运用所建构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要求:1、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情意的培养,注意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积极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研究和改进中小学教育的兴趣和信念,激发他们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愿望。

从而自觉建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2、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掌握当代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识别和纠正常见的教育观念、方法上错误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注意补充反映教育规律的案例进行教学,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育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的结合。

4、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思考、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兴趣、意识和能力。

5、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教学常规。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2学分,36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一、学习目的要求1、理解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的内涵。

课程标准2017

课程标准2017

课程标准2017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转变成线上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从传统的学术教育走向更加多元化,所以要求课程标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能够跟上这一变化,2017年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2017》,以下是新的具体要求:首先,《课程标准2017》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强调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在核心能力方面,除了传统学科课程要求之外,更加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改革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程标准2017》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现代科技促进学习。

再次,《课程标准2017》提倡科学的教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平衡发展,选择教材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同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在介绍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实践性的、活动性的教学模式。

最后,《课程标准2017》还提出了考试方面的要求,要求在考核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能力,考核内容要求更加灵活,同时,要把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作为课程的重点考核方向。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2017》对于传统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选择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注重学生能力评价作为考核方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潜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们也应该更加重视,认真对待教育职责,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使学生们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获得发展。

《公共教育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实践探索

《公共教育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实践探索
家楣 教 授关 于情 感教 学模式 的研 究 ,尤其 是课 堂教 学情 感 目标 的分 类研究 对情 感 教学 的课 堂实 践有 直 接 的指 导意 义 。 从情 感教 学心 理学 原理 出发 。 建 他 构
起 三维 度 四层次 的课 堂教 学情感 目标 分类 框 架 。这 三个 维 度是 : 乐情 度 、 冶情度 、 融情 度 。“ 乐情 度指 的 是教 学 能促 进学 生对其 喜欢 的 程度 。冶情 度 是指 教 学能 使 学生 获得 积极 的情 感体验 的程度 。融 情度 是 指 教 学 能 使 学 生 与 教 师 和 周 围学 生 情 感 融 洽 的 程 度 。 ” 3 每个 维度 又 逐级 递进 、 E以上 2 逐步 内化 为 四个
16 7
层 次 。笔 者将 其 概括 如表 l :
绪 ; 的词 曲 内容 本 身就极 富教 育感染 力 , 有 例如 : 长 “
可 见 ,公 共 教育学 》 课情 感 教学 就 是通 过 改进 《 教 学各 个 环 节, 动学 生 情 感 。 调 促进 学 生 对 教 育学 课 程 学 习 的喜欢 程 度 ;注重 在 教学 内容 的传授 中引发 学 生 积极 的情 绪 情感 体验 , 到情 感 陶冶 的 目的 ; 达 通

情感教 学 目标分 类 理 论
情感 教学 是教 师 “ 在充 分 考虑 教学 中 的认 知 因 素 的 同时 , 又充 分 重视 教学 中的情 感 因素 。 力发挥 努
其 积极作 用 ,以完 善教 学 目标 ,改 进教 学 的各个环
表 1 乐情度 、 情度 、 冶 融情 三 个 维 度 度 四个 层 次 的 递 进 与 内化
通 过 多 样 化 的 教 学 方 法 来 创 设 丰 富 多彩 的教 学 活 动。 引导 学生 体 验 与感悟 , 断地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欲 不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是教育部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首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其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提出了“以知识为核心”的教
育理念,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把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把知识的深入性、实用性、创新性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目标。

最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教
育理念,强调能力的重要性,把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把能力的深入性、实用性、创新性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目标。

总之,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是
教育部为了更好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

公共教育学(必修)教学大纲

公共教育学(必修)教学大纲

《公共教育学》(必修)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学 PEDAGOGICS
课程编号:
总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全日制本、专科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要求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教育学学科发展简况,理解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学校教育的实施(即谁教育、通过什么内容和途径、如何有效地组织)等相关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典型的教育教学问题;学会组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教育学理论素养,深刻体验教师职业的辛苦与欢乐。

本课程主要通过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两部分来完成,重点章节以教师讲授为主。

考试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

大纲强调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实际需要及教师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内容,或适当扩展深化,并注意运用案例分析、个人反思记录等思考型作业提升学生的教育学理论素养。

本课程基本教学方法有:讲授、讨论、自学等。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阅读理论、反思实践。

三、使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王蕙主编:《教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参考书: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袁振国主编:《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制定者:苏鸿
审定者:
批准者:
校对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
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英语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语和笔试语篇中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的变大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这种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物理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构建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力义务意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法定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第一部分(前言)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公共教育学教学大纲

公共教育学教学大纲

公共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职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8/3开设学期:3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适用专业:教师教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各专业本科层次学生、从事教育职业的一门必修课。

(二)课程说明学生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社会发展史的基础知识,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与评价等相关内容,本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教育教学原则、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高学习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教法建议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练习等学习方法。

对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问题,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对于有关原理和方法的应用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

2.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有关教育学的案例,运用有关的知识进行分析,体验有关的教育教学原理。

同时,在教学环节中,要加强与中小学的密切联系,结合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正文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识记教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阅读代表作品,能对其学术观点进行简要评论。

4.能正确认识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的发展(3学时)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活动的特点,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3学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教法建议:本章内容建议课堂讲授、读书指导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荐
作为中华民族一项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对于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
远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普通高中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制定科学课程指标,突出发
展思维能力和识记运用能力等重点,践行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产物。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教学体系的建构,
贯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的基本原则。

它把学习者的能力和能力发展置于视
野中心,强调培育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潜
能、运用多种语言资源进行认知,以形成整体素养。

在教学内容上,这一课程标准注重内容的时代性、社会性和环境性,以扩大学
生知识面、锻炼重要素养为重点,力争使学生在多元媒介环境中提高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阅读技能,培养语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此外,该标准还加大对潜能发展的重视,把学习者的道德与学术立场作为语文
课程的核心,从精神层面和智力层面,教育学生懂得做一个有礼貌、有责任感的公
民。

总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细致谨慎的精神,构筑完
善的课程架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之精英,更加确立中国
核心文化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适应地位。

因此,此课程标准令人推崇,引起了各界
的广泛关注,。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新课程理念下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代号】G091042【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学时数】 5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间】 2小时【适用年级】全校师范专业本科【制定单位】教育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第一部分《教育学》课程简介《教育学》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必修的师范类基础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要反映了普通教育学中的最典型、最一般的基础理论问题。

本课程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科学性和时代性。

注重了作为未来的教师必备的新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了解教育最基本的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现代的科学教育观,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二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首先,课程的内容集中针对中小学学校教育,不是泛泛而论。

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案例教学和教学反思,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教育。

再次,适量介绍古今中外史料和资料,以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

最后,课程教学中注意介绍国家颁布的最基本的教育文件。

三是以学生能力的形成为核心,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拓展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包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初步训练,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索和创新。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标准前言一、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性质《教育学》是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教育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之一,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教育的产生入手,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原理层面入手,把握教育本体的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教育的前沿问题。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XXX为了帮助备考的教师更好地应对新的教学标准,特别为大家准备了新课标解读和备考指导。

新版课程标准与2003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呢?首先,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成为了新的教学重点。

其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

此外,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在实施建议部分,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新版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研究、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新版课程标准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

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

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研究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

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研究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

公共教育学课程标准2017

公共教育学课程标准2017

精品文档公共教育学 课程标准白彦茹 教师姓名职 称 教 授二级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授课对象各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月编制年授课时间201710.精品文档目录一、课程基本情况 (3)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性质和地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理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知识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能力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素质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教学设计 (5)3、课程考核标准 (15)五、课程实施建议 (16)1、师资条件 (16)2、教学设施 (16)3、教学资源 (17)六、其他说明 (17).精品文档《公共教育学》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1、课程性质和地位《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有别于其他综合大学的标识性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科学、哲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公共教育学》根据教育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人格与责任、知识与能力、实践与创新”的三维目标出发,旨在通过学习,使师范类生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领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先进思想,并能依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征及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逐步学会理解现实中的学校教育、德育、课程、教学、班级管理等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和反思习惯,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前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规定着教育目标和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培养德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
基础欲唷谦程
一教 育 部 : 召开全 国统筹县域 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
2017年 12月25日,全 国统 筹县 域 内城 乡义 务教
育一 体 化 改革 发 展 现 场 推 进 会 在 山 东青 岛 召 开 。
教 育部 党组 书记 、部 长 陈 宝 生 出席 会 议 并 讲 话 ,
16日 )
一教 育 部 : 印发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为 贯彻 党 的 十 九 大 精神 ,整体 提 升 义务 教 育 学校 管理 水 平 ,加 快推 进教 育 现代化 , 日前 ,教 育 部 印发 《义务 教 育学校 管理 标 准 》 (以下 简称 《标 准》 )。 《标准 》确立了 “育人为本 、全 面发展 , 促进 公 平 、提 高质 量 ,和谐 美丽 、充 满活 力 ,依 法 办学 、科 学治 理 ” 的基 本 理 念 。 《标 准 》是 对 义 务教 育 学校 管理 的基 本要 求 ,适 用于全 国所 有 义务 教 育 学校 。教 育部 要 求 ,各地教 育行 政部 门要 高度 重视 ,认 真 组 织所有 义务教 育学校 对照 《标 准 》研 判 、依 照 《标 准 》整 改 ,切 实做 到 “一校 一 案” , 全 面 改进 和 加 强义 务 教 育 学校 管 理 工 作 ,促 进 学 校规 范办学、科 学管理 ,整体提 高教育质量和 办 学水 平 ,加 快 推 进 教 育治 理 能 力 和 治 理 水 平 现 代 化 。 (摘 编 自http://www.moe.gov.CFI,2017年 12月
教 育部 党组 成 员 、副部 长朱之 文 主持 会议 。 陈宝 生
要 求 ,各 地要 把 握 全局性 、体 现针 对性 、 突出创新
性 、增 强 时效性 ,继续 统筹推 进城 乡义务教 育一体 化 改 革发 展 。一 是 补 短 板 ,实施 乡村 教 育底 部 攻 坚 。二是 疏堵 点 ,深入 实施 消 除大班 额计 划 。三是 抓 关键 ,切 实加 强 乡村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 四 是提 质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多学科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多学科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

龙源期刊网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多学科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
作者:
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02期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
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

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重点。

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等课标都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作了强化。

如语文课标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广泛阅读与深入精读相结合。

再如,历史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还增设“老兵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为,体会革命军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 2018年1月17日)。

最新课程标准之课程内容——2017修订版

最新课程标准之课程内容——2017修订版

最新课程标准之课程内容——2017修订版第一篇:最新课程标准之课程内容——2017修订版最新课程标准之课程内容——2017年修订(一)必修课程地理1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说明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

【教学提示】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

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

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学业要求】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海水、土壤、生态系统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教育学
课程标准
教师姓名白彦茹
职称教授
二级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授课对象各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
授课时间 2017年10月编制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性质和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知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素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教学设计 (5)
3、课程考核标准 (15)
五、课程实施建议 (16)
1、师资条件 (16)
2、教学设施 (16)
3、教学资源 (17)
六、其他说明 (17)
《公共教育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1、课程性质和地位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有别于其他综合大学的标识性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科学、哲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公共教育学》根据教育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人格与责任、知识与能力、实践与创新”的三维目标出发,旨在通过学习,使师范类生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领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先进思想,并能依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征及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逐步学会理解现实中的学校教育、德育、
课程、教学、班级管理等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和反思习惯,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开设对于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提高解决学生各种问题的技能技巧,形成一定的教育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坚定师范生从教的信念,获得从教的教育智慧,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它以哲学、普通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说课观课议课、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等课程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基于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基本原理、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根据教师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按照国家教书育人的使命和师范生以及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注重课程设计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上体现教师的必备的各种技能与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坚定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努力改革并不断构建教育学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积极开发、优化与整合各方面学习资源,为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机会,促进师范生能基本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等相关知识,获得一定的课堂技能、专业能力及从教的教育智慧,能够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做准备。

三、课程目标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生必修课程,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教师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设置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儿童观,坚定教育
理想信念,逐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运用中小学教育规律和方法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征,科学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学会把握教育技能技巧,形成一定的师德品质,培养师范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我校师范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公共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认识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发展师范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其具有独立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学研究意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师范生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谦逊好学、求真务实等方面的素质。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教师观及先进的学生观,培养热爱学生、热爱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四、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2.考核要求:
《公共教育学》本课程内容共十一章,其课程内容较为综合,理论性和实践性也很强,要求高,有一定难度。

在考核要求上严格按照《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进行命题,并根据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提出要求,成绩考评包括如下三项:(1)平时成绩30% (包括作业10%、出勤10%、课堂问答和讨论10%);(2)期中考试30% (开卷、闭卷、书面作业等均可);期末考核40% (闭卷,百分制评分,时长120分,全校统一命题考试)。

本课程考核以形成性评价和多元评价为主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际发展。

(详见《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按照国家教师资格鉴定考核,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熟悉行业或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
讲授质疑式、问题探究式、案例分析式、合作讨论式、读书报告式、观摩体验式、调查论文式、训练多样式等多种教学形式。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师资条件
教科院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良好职业修养的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公共教育学作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不断完善本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编制与制定;2017年8月出版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概论》教材,并逐步完善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指导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建立了本课程的专题网站与省视频课程网站以及教学课件、习题与案例、试题库、图书与文献资料等,运转正常。

(二)教学设施
为了实现本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在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的教室上课,观看教育教学、主题班会活动等视频,并能在一体化实训室(目前没有)进行模拟教学、试讲、说课等方面训练。

(三)教学资源
1、使用教材:
白彦茹主编《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8版。

2、教学参考书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5)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7)李方主编《基础教育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卢晓中主编《新编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4年版3、网略资源:
1、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公共教育学》:
、学校精品课程《公共教育学》:
公共教育学精品课程网址:
&menuNavKey=183079
公共教育学在线学习专题网站:
&menuNavKey=172185
七、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师院校各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