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5933aaa300a6c30c229fe2.png)
探寻丝绸之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新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课堂上创造故事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等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
3学情分析主要优势在于现代中学生基本可以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
但是,中学生阶段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教师必须提前设定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4重点难点本课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传承的空间联系,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交通线一一丝绸之路,生动展现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在新的时代里,古老的丝绸之路又重新焕发青春,继续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课内容的难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丝绸之路》【展示】丝路的风光,同时播放音乐《阳关三叠》在欣赏美丽风光和音乐的同时,想一想:这些风光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这里现在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路,它就是――丝绸之路。
活动2【讲授】《丝绸之路》这节课是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课,共分四个小组:背景组、路线组、小品组和作用组。
(二)任务驱动,协作探索1、自主合作探究:(约3分钟)2、交流反馈,体验成功:(约4分钟)前面背景组介绍了丝路开辟的背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张骞出使西域和武力反击匈奴,非常准确非常清楚,很好!路线组引导同学通过看图对比,学习了丝路的路线,思路清晰,可见同学们作了充分的准备,很好,谢谢3、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约10分钟)(过渡)我们来看地图,一起来说说它的路线:长安一一河西走廊一一敦煌再往西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阻隔,所以分成两条线:天山以北是北线,从玉门关出发,经西域到大宛。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18fc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7.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6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另外课文后边的资料袋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们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利用它。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fcdbea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f.png)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将丝绸之路放入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框架中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通过探讨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史实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具备一定的史实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使者、工匠等角色,通过模拟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流场景,增强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理解。
- 实验:学生动手制作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模型,如陶瓷、丝绸等,以此了解丝绸之路的贸易特点。
- 游戏:设计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问答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试他们对丝绸之路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深感学生在学习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的理解较为模糊,导致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效果不佳。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对预习资料的详细说明,并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预习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探寻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0d74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5.png)
探寻丝绸之路教案第一篇:探寻丝绸之路教案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背景: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中的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渊源。
新版教材的这一内容较之老版教材有所改动,把“汉匈关系”、“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内容单独列为一框,让学生在学习秦汉一统的基础上了解那个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体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
本节课主要讲述丝绸之路的开辟、内容和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和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再认或再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理解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丝路的兴衰演变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从丝路的兴衰演变中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阅读归纳法教学过程:一、丝绸之路的开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对西域在军事、外交、行政管理方面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1.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交往频繁。
2.军事上:对匈奴采取攻势,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3.行政上:公元前121年,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
二、思路何其遥远(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3)内容:商路具体概况三、绸之路开辟的意义列举中国、印度、中亚、欧洲(大秦)之间交流的物产、文化、技术得出结论:①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沟通了亚欧两大洲。
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
![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209339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c.png)
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一、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与中国相关的古代贸易通道网络。
它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使得物品、人员和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播。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探索古代丝绸之路,深入了解其起源和历史背景。
1. 起源: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
当时,中国统治者希望扩大对外贸易,并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
为此,他们派遣使节出使西域(今天的中亚地区)与当地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开辟商业贸易道路。
2. 历史背景:丝绸之路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首先,东汉末年经济衰退,王朝统治陷入动荡不安;其次,罗马帝国逐渐兼并整个地中海地区,并寻求东方商品;再次,西域各国急需中国商品。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二、揭示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1. 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线路,更是连接了中国与其他文明之间的纽带。
在这条通道上,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商品向西方进行销售,而珍宝、香料、玛瑙等西方商品也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交流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2. 传播文化和知识:丝绸之路不仅带动了商业交流,还推动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
随着商品贸易的扩大,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
同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种植西域来的葡萄、番茄等作物也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支持政治外交: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贸易使得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并形成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共赢态势。
例如,公元129至145年间,汉朝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并与当地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增强了汉朝对于当时重要丝绸之路节点都护府的掌控,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三、探究丝绸之路的线路和影响地区1. 丝绸之路北线:这条线路从中国发展到中亚地区,并延伸至欧洲地区。
沿途经过敦煌、塞马罗草原、哈萨克斯坦等地,最终通过波斯湾抵达地中海地区。
2. 丝绸之路南线:这条线路从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大陆。
定海区二中集团北校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定海区二中集团北校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d88c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9.png)
定海区二中集团北校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一班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文化交流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地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分析和探究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4.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在探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路线,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1)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2)丝绸之路的路线:让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了解它如何连接起东西方。
(3)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不仅在经济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而且在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它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教学难点:(1)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具体解释为什么在汉代会形成丝绸之路,涉及到汉代的对外政策、经济状况、民族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2)丝绸之路的详细路线:让学生详细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它们的具体经过地点。
(3)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深入解析丝绸之路在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的交流情况,以及这些交流对东西方的影响。
(4)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在历史发展中是如何变迁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29e00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01.png)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综合探究三_探访丝绸之路》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重要性以及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导入引导(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丝绸之路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路?2. 观看视频:播放介绍丝绸之路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丝绸之路的起源: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商品贸易等内容。
2.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讲解丝绸之路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3. 丝绸之路的路线:介绍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和沿途的重要城市,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整体走向。
三、思维拓展(15分钟)1.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丝绸之路对当时各国的影响,包括文化传播、商品交流等方面。
2. 画地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丝绸之路的地图,标注重要城市和来往点。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西安古城:介绍西安古城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塞位,以及保留下来的丝绸之路文物和遗迹。
2. 意大利威尼斯:讲解威尼斯在丝绸之路中的作用,以及此刻仍然保留的丝绸之路建筑和文化。
五、知识检测(10分钟)1. 选择题:出几道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问答环节:提问学生有关丝绸之路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六、教室总结(5分钟)1. 总结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展望未来:展望丝绸之路对未来的影响,鼓励学生继续进修和探索。
七、课后作业1. 完成《丝绸之路小测验》2. 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包括历史背景、重要性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丝绸之路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进修中不息探索,不息进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387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d.png)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丝绸之路的虚拟考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史料文献:提供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文献,供学生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地图:使用丝绸之路的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线路和地理环境。
-游戏:设计丝绸之路知识问答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针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图片、地图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但可能缺乏对于复杂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解释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但在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4.情感态度: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https://img.taocdn.com/s3/m/d0ca778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a.png)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
《综合探究三_探访丝绸之路》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作用;
2. 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沿途重要城市;
3. 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4. 能够分析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二、导学内容:
1.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2. 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沿途重要城市;
3.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4. 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三、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丝绸之路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贸易之路”?
第二步:进修
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沿途重要城市;
3.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4.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析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步:总结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效果,总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并就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展开深入讨论。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2. 学生可进行实地考察,探访丝绸之路的遗迹和历史文化。
五、课后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探讨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查阅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200cb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c.png)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2. 掌握丝绸之路上的主要道路、贸易品和文化交流3. 能够分析丝绸之路对西方和东方文明的影响和意义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二、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起源及历史背景2. 丝绸之路的主要道路和贸易品3.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影响4. 丝绸之路的衰落和现代价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丝绸之路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分别研究丝绸之路的起源、道路、贸易品和文化交流,完成相关任务;3. 总结:引导学生将各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展示给全班,相互交流学习;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丝绸之路对西方和东方文明的影响和意义;5. 创新: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设计一个自己的丝绸之路项目,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个人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给予个人评价;2.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小组共同合作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沟通协调等方面;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探究、讨论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和思考。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相关博物馆和文化遗址;3. 开展丝绸之路主题活动和展览,促进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2. 教学资料:图书、图片、视频资料等;3. 实地考察资源:博物馆、文化遗址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探究丝绸之路的活动,学生在合作探究、创新设计和思维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活动设计的循序渐进、引人入胜,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贸易与文明交流的窗口,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本次活动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培养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深度。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5272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f.png)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文化意义,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例题3:丝绸之路在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促进宗教和文化的传播等方面。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例题4: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提高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起点和终点、路线以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的探究。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学生使用的课本《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教师准备的历史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
-网络连接,用于查找和分享相关信息。
2.课程平台:
-校园学习平台或课堂管理系统,用于发布学习任务、交流讨论等;
-搜索引擎,用于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419c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1.png)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综合探究三_探访丝绸之路》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毗连了中国和欧洲,增进了文化、商业和科技的交流。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丝绸之路,了解其历史背景、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历史认识。
二、设计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3.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及其对摩登社会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三、设计内容:1.分组钻研: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钻研一个特定的主题,如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等,进行深入探究。
2.资料搜集: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3.撰写报告:每个小组根据钻研效果,撰写一份包括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和意义的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4.模拟贸易:学生分成东方和西方两个阵营,在教室上模拟丝绸之路贸易活动,体验古代贸易的过程和方式。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体验。
四、评判方式:1.小组报告评分:根据报告的内容、结构、深度和清晰度等方面进行评分;2.模拟贸易表现评分:评判学生在模拟贸易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3.参观报告评分:对学生参观活动的总结和感想进行评判。
五、作业要求:1.每个小组要认真钻研所分配的主题,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备;2.参与模拟贸易活动,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3.完成参观报告,表达个人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和感受。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还可以培养综合探究能力和历史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感受到古代贸易的魅力和影响,从而增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485365abba0d4a7303763a1d.png)
对民族 有利于中原与西域的交 关系: 往,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对世界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
影响 文明: 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外
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对汉王 扩大了西汉王朝的影响, 朝: 为后来管理西域打下了
5.“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 进了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C “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A.地中海沿岸 B.孟加拉湾沿岸 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D.马来半岛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它 的博大精深、开放包容在世界交通史上 无出其右。它的团结纽带作用,在中华 民族史上更是功不可没。
而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它更是以 其“团结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的精神,成为维系沿线各国 共同命运的纽带,成为一条互通之路、 文明之路、发展之路、梦想之路、希望 之路……
你认为:
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
你怎样看待今天的“一带一路”建
设?对此有何感想和希望?
B.成都
C.长安
D.酒泉
4.下列对话中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 部分台词:“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 当不辱使命,请陛下回去吧!”“此去 西域非常危险,注意安全。但匈奴一日 不除,国家则永无宁日,望爱卿完成任 务后,早日归来。”可知他们准备演出
的是( A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蒙恬北击匈奴
凿:开;空:通也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其 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 外国由是信之。”
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 动是“凿空”呢?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4bbec70912a2161579292d.png)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四)课堂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导入:展示图片“汗血宝马”,并展示史料“其先天马子也——《史记》”提问1:请问,你们觉得老师展示的是什么马吗?学生回答。
师:没错,这就是汗血宝马,西汉时曾出使西域的X骞更是描述道“西域多善马,马汗血”,这就是产自大宛的汗血宝马,现在他都有存在,只不过他的学名很洋气,叫“阿哈尔捷金马”。
提问2:如此骏马,任谁都会心动啊,那么西汉时,汗血宝马可能会从大宛由哪个重要的贸易通道来到中国呢?学生回答。
正是丝绸之路的开辟,给东西方之间有了交流的机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了方方面面的互通有无和融合。
(图片的循环播放)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丝绸之路,让我们探寻丝绸之路。
主体:一丝路之寻商机(创设情境)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东汉马商马明,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有着一批他自己的队伍,他接到了一个采购的任务,采购大宛的良种马,大夏的青金石,大秦的香料。
为他的伙计们设计三条线路,并且对照世界政区图,找到可能经过的当代国家或者地区。
(探究单中完成)此部分提供P68 图3-35 丝绸之路示意图,世界政区图(部分)大家对于路线能够指向的很明确,那么我还想请问这三条路线最远可以到达哪里啊?学生:大秦那么我给大家一个数字来告诉大家汉与大秦的距离。
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10000公里。
师:看到这个数字,大家感觉怎样?学生:丝路相当遥远。
二丝路之保通畅过渡:(创设情境)那么如此遥远的三条路线完成以后,马明的收获怎么样呢?我们继续往下看,马明因为这次交易而获利。
他同时看到了东西方贸易带来的种种好处。
但是畅通的丝路才是他财富滚滚而来的源泉,那么当时的汉王朝对于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这条贸易通道在中国境内的畅通?让我们结合材料,四人小组为单位试着讨论一下。
材料一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X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X骞再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60270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2.png)
《综合探究三_探寻丝绸之路》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欧亚大陆之间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次探究活动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贸易内容、文化交流等方面,从而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内容和贸易路线;3. 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影响。
三、探究过程1.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a. 丝绸之路的起源于汉代,随着汉武帝向西域的扩张,开始有了连接中国和西亚、欧洲的贸易路线。
b.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扩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促进了各种商品和文化的交流。
2. 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内容和贸易路线a. 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内容包括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中国特产,以及西方的珍奇商品如马匹、玛瑙、珍珠等。
b. 丝绸之路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中国、中亚、西亚、欧洲等地,海上丝绸之路则经过南海和印度洋。
3. 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影响a.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的输出,也带动了西方商品的输入,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b.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宗教、科技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总结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对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贸易内容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关注丝绸之路的研究,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自主选择一段丝绸之路的路线,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该路线的报告;2. 可以邀请历史学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3. 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丝绸之路的实地考察,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风情和文化魅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058a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9.png)
3. 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理解丝绸之路在当时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释能力。
4. 文明交流:通过学习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
3. 在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时,继续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经过。同时,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丝绸之路沿途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4. 在课堂小结中,强调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丝绸之路。
九.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1: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终点。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丝绸之路的兴趣和热情。这表明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有些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不够熟悉。
其次,我在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时,使用了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经过。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然而,我在讲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影响时,可能过于强调了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际案例的引入。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影响。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5762f6d15abe23492f4d00.png)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和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再认或再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理解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丝路的兴衰演变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从丝路的兴衰演变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和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时政导入: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消息讲授新课一、丝路何其遥远【自主学习】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1对照张骞出使西域地图:填一填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___________,终点_______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_____终点_______你发现_________二、丝路何以畅通1、【论从史出】史料一:“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史料二:“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史料三:据《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84)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朝商贾交易。
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
根据材料说说西汉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丝绸之路?(此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史料得出结论,再结合第三单元前面所学知识加以补充)小结:军事:对匈奴作战行政:设立四郡、设立西域都护府外交:张骞出使西域、置使者校尉领护、设官邸接待经济:鼓励对外贸易,农业生产自给自足2、【通畅促就繁荣】(1)、出示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220—420)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设问:提取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说说丝路通畅后河西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出示《驿使图》与纪念邮票设问:从中你能读出什么信息?(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从墓砖壁画和驿使图的分析中感受丝路通畅的表现及其促就的繁荣,从而得出结论)三、丝路何处显魅力1、展示文化名片——龟兹设问:龟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课后延伸:龟兹、敦煌、楼兰都是古丝路上的重镇,请任选一古镇,收集资料描述该镇当时的盛况。
八上综合探究三 探究丝绸之路 (教案)教案导学案
![八上综合探究三 探究丝绸之路 (教案)教案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0af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人教版历社与社会八上综合探究三探究丝绸之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②理解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和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再认或再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明交流之路,感悟历史的变迁。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文献、文物等资料,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外界的纽带,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驼铃古道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二、新课学习(一)探究一:丝路何其遥远1.丝绸之路途径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对照《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在当代地图上勾划出丝绸之路途经的路线,标明丝路经过的今境外部分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
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2.丝绸之路的作用①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找一找,丝路经过的今境外部分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罗马尼亚、意大利>>> 多媒体课件播放丝绸之路地图读图,说说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伊朗高原等结论:路途遥远,地形恶劣,艰苦。
古罗马的魔术表演、波斯的马球游戏经此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
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总结汉王朝具备了哪些良好的条件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政治: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外交: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初二人教版历史探寻丝绸之路教案
![初二人教版历史探寻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4cdd8192e45361166f51b.png)
初二人教版历史探寻丝绸之路教案一、导入暑假马上就要来到,同学们有什么旅游计划吗?老师这里有一条旅游路线推荐,(ppt:图片展示)在这有十三朝古都西安,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有古代艺术博物馆之称的敦煌,还有可能会出现海市蜃楼的沙漠、绿草如茵的牧场,更有沙水共生的绝妙塞外风光。
你能猜到老师介绍的是哪条线路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又神秘的丝绸之路。
二、展开(一)物证丝路古镇生活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我愿意出生在1世纪的中国新疆。
”当时的新疆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汤因比心神向往呢?老师特意找来描绘当时新疆,即西域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砖壁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砖壁画,可不可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内容又说明了什么?(ppt:砖壁画)这些砖壁画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西域一带的社会生活情景。
而这些先进的农耕文明又是如何从中原地区传播至此呢?(二)史论丝路畅通保障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时的统治者是煞费苦心。
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谁能结合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告诉我,西汉时曾对西域一带采取过哪些举措?(ppt:知识点回顾)老师再补充几则史料,请尝试从中解读出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的条件还有哪些。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史料,可是有一些不见得对你学习这一个主题有用,然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中提取你想要的信息?有没有同学来支支招?(方法指导:一读二圈三联。
即先读史料,圈出关键词,最后联系相关主题知识点。
)请同学运用刚才习得的方法去解读史料中的有关信息吧。
(三)图说丝路开通概括在这种种有利条件的推动下,当时人们历经艰险,终于编制了这一条中西方友好往来的纽带──丝绸之路。
1.请同学们看课本68页图,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方法指导:读图名—图例—注记)2.那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两幅图《亚洲地形图》、《世界行政区图(欧亚部分)》,请联系刚才的《丝绸之路示意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那大家能不能结合这三幅地图自主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联系阅读,思考,产生疑问,再次进行联系阅读,并自主答疑解惑,相信这是对大家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很大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授课过程
新课导入
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问题】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
(幻灯)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问题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长安)
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
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问题二】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
(幻灯片:世界政区图)
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
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
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
【问题三】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长安、楼兰、敦煌等)(幻灯)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
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来当一回小演员。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幻灯)
提示:
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选择好你的货物。
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得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
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
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幻灯:建筑,绘画,雕塑)敦煌莫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三)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
【问题】敦煌的艺术来自于东西方的交流,来自于东西方的使者们的间接创造。
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
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可作适当补充)
(幻灯)
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商道,而是一条友谊之道。
(四)丝绸之路的补充
事实“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
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学生回答)(幻灯)总结: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和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
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放弃,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
(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问题】那么,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小组活动)
1.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
2.交通工具:骆驼,马──洲际铁路,火车;
3.节省时间,节省运费。
(大陆桥横穿大陆,比绕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传统的海运路线缩短一半左右。
由于大陆桥运距较近,且能使用铁路集装箱专用直达到车,中间环节少,运行速度快,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途中运输时间。
)
4.东西方沟通:间接──直接。
(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对于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来说,这一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巨大市场,是它们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对中国、中亚和东欧国家来说,通过沿桥开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振兴。
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开拓欧洲市场,而欧盟为谋求发展也需要到亚太地区寻求贸易伙伴,选择投资对象,亚太与欧洲的双向辐射越来越明显。
)所以,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广泛重视。
总结: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的沟通作用。
许多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
课后探究:谈谈你今天的最大收获?
总结:
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可以讲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词,促进了东西方各国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相信中
国的未来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课后反思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在丝绸之路的线路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大致的线路,经过哪些区域,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古今对照,了解经过现在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因此采用了一次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
另外,在丝路上的交易活动,应该说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对中原和西方之间进行交易的货物作了辨别。
这种教学方式比以前单一的记忆要强很多,三位学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每一位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
此外,也帮助他们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学习更加贴近历史。
贴近历史,感受历史正是我的期望,在这节课上,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