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ppt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21b0755727a5e9856a61bd.png)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 √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
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
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Biblioteka 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6、小行星撞击地球 ×
①实践有客观物质性
1、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A、发现输血可以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从输羊血到输人血救人的实践过程表明实 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发现血型系统,
使输血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说明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无论输羊血、输人血,还是对输血系统的发 现,直到解决输血问题,都是为了治病救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 归宿。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实践中去。认识脱离了实践,不 服务于实践的话,那么就失去了 认识的意义。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 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 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 仿效,结果造成大量的受血者死亡。输血医 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 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 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 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 科学输血的大门。
实践的基本含义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052d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7.png)
古代科学的起源
古罗马和古埃及也在科学领域做出了贡献。例如,罗 马建筑学和埃及几何学的发展为后来的工程学和数学 奠定了基础。
古代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 们开始探究自然现象和宇宙的本质。例如,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等人提出了早期的自然哲 学思想,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共同关注人类福祉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关注 人类福祉,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 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
、资源短缺等提供智慧支持。
方法论的互补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 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社会科学 注重解读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 而自然科学则擅长发现和解释自
然规律。
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促进
艺术对科学的启示
促进文化繁荣
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文化 领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传 播途径,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 展。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 等技术的运用,为人们提供了更 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06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 交叉研究领域日益增多,例如,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社会学的结 合,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等。
07
求索真理的历程总结与展望
求索真理的历程回顾
古代至中世纪
在古代,哲学家们开始对真理进 行探索,如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到了中世纪,宗 教和神学成为主导,但也有些哲 学家试图通过理性来探索真理, 如奥古斯丁、阿奎那等。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
随着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兴起 ,人们开始用实证和理性来探索 真理,如伽利略、牛顿、洛克等 。启蒙运动则强调理性和科学方 法,对真理的探索更加深入。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1f60de28ea81c758f578a2.png)
1978年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 名义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吹响了解放思想的第一声号角,为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作出思想准备。检验真理的标准 只能是实践,这是因为( ) A 实践是群众性的活动,群众拥护的就是真 理 B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 实践具有将一种认识与另一种认识联系起 来加以对照的特点 D 认识只能从实践中产生,知识只能从实践 中来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认识指导实践)
不同性质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不同 1、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突 出表现: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
补充: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 方案
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坚持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09广东文基)“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 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 癖。”这表明( ) A. 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2、认识具有无限性 第一,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 变化的 第二,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第三,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结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 (认识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的上升)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的过程。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1大讲堂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1
![2011大讲堂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1](https://img.taocdn.com/s3/m/7cb535520b1c59eef8c7b4cf.png)
1.(2010广东模拟)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 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材料中引文说明了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 发展的道理。B、D两项观点错误,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答案】C
(2009海南卷)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 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 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人们认识的发展,不同的具体实践对认识的 检验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故①的说法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故②的说法不正确;③中“必然”的说法太绝对;④的说 法体现了认识的不断发展。故①④的说法正确。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 条件的限制。 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 与深度的制约。 主观条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 力、生理素质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 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 中等难度题。
1.(2010海南模拟)“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 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 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 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 成的视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 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a38488caaedd3382c4d30a.png)
高考点拨 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 展是由实践推动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 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 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特别提示 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 展上看,认识是无限的。但从每一具体认识、 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 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认识是有限性和无 限性的统一。
命题角度1 真理的特点 例3 [2021·福建卷]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
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 “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 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 “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方 法 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 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 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 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 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考查实践的特点: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基 本特征时,材料中强调制定“计划”“方案”“规 划”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强调 历史过程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强调 “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 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93cec676eeaeaad1f33086.png)
求索真理 的 历 程 (辩证唯 物主义认 识论)
特征
客观的 最基本、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具体的
有条件的
特定的过程,主与客、理与实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考点解读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原理 方法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A.①③ B.①④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②
真题体验 B
(2015·江苏卷)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 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点拨]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 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含 着谬误的说法错误。
真理 特征
客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材料一: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正式出台。在改革开放至今的 30多年时间里,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 ① 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 和问题。经过长时间酝酿后,各界等待良久的《指导意见》终于出台,作为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 领性文件,最大亮点就是坚持了市场化取向,表明决策层对于国企改革的认 ② ③ 识在进一步加深,同时也为更深入地推进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结合材料,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指导意见》出台蕴含的哲学智慧。 实践 认识 真理
第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
![第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cca2f1a6c30c2258019ec4.png)
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真理是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精选课件ppt
30
考点三 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条件性 (3)真理的具体性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些属性
谬误
真理很可能会转化为
●思考: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
不容混淆的;
但二者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提示】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 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精选课件ppt
6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 质生活资料,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提示】
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 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精选课件ppt
7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精选课件ppt
14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
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
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①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①主观认识无法判别本身正确与否; ②客观事物不能自明其言; ③人们通过实践所产生的结果与认识加以对照,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提示】 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通过实践,
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 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高二政治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正式版
![高二政治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552b4801f69e3143329489.png)
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①社会性,强调的是实践是处在一
社会 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
历史 性,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
性 的发展着的,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
约
(2009年海南卷)“地球 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 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 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 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 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自我校对】 ①客观世界 ②客观事物 ③直接现实性④客观物质 ⑤主观能动 ⑥社会历史 ⑦改造自然的实践⑧变革社 会的实践 ⑨科学实验活动 ⑩来源 ⑪ 动力⑫认识真理性 ⑬主观同客观 ⑭客 观性 ⑮主观与客观 ⑯理论与实践 ⑰ 条件和范围 ⑱对象 ⑲主体 ⑳基础 (21)波浪式(22)螺旋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含义:标志⑬______相符合的哲学 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⑭______。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是⑮ ______、⑯_____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尝试解答】 选________(独立完成, 不要偷看哦!)
【思路点拨】 该博士把自己学到的养 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 现共同富裕的事例表明,认识本身不是 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 C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
性理解 原因
误区
结论
人们对 从认识的主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人们改造①______的物质性 活动。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政治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共82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政治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共8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4efef40975f46527d3e1f1.png)
[提醒] (1)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 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 “辩论” “学习”等)不是实践。 (3)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 “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 (5)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
漫画中的人们企图拉动影子是在错误认识指导下的错误行 动,“即使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这从侧面启示我们, 认识只有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这表明
(
)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 “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 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原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认识的发生上看, 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从认识的 获得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主观认识对客观现 [典例 2] (2013· 北京高考 )实的反映有正确与 右图漫画蕴含的哲 主观愿望如果符合客观实际, 错误之分 理是 ( ) 是可以变成客观现实的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实践
亲身的实践经验也 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 可能是错误的。
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实
课件1:2.6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件1:2.6 求索真理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7cff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1.png)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9(2),非选;2014年江苏,31, 选;2014年安徽,39(2),非选;2014年海南,17,选;2014年浙江,30, 选;2014年福建,34,选;2014年北京,39,非选。
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9(2),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 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 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 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 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 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命题探究
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点透析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 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知识。回答本题的 关键是准确理解漫画寓意。漫画中对门槛的解释与人们通常对门槛 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认识主体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故应选①; 漫画对门槛的理解包含两种情况:过去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而我 们通常所说的门槛指的是后者,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应 选④;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故 不选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事物之间 相互的否定,故不选③。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展历程
乔佳韵小组
——
发展历程
物体在接近光 速时是否仍符 合经典力学?
经典 力学
10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 探索发现。。。
2015年9月 2016年6月 2017年10月
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 件。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的开端
无限探索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反复性(主客体限制) 无限性(对象、主体、基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 不怕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获得正确的认识。
第
二
篇
探究2:
——
交流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查找自由落体定律发现与
走 发展的相关资料,说明追求真理的过程有怎样的特点。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议题: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合作探究: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历程
第
一
篇
探究1: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认识,谁的认识是真理?
——
我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的
C.二者都是
C
困
惑
学习反馈
一、真理是客观的
认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相符合
真理
方法论
上升性(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
三
篇
我要做的是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
人喜欢也在所
——
科 惜。
学 ——爱因斯充坦满困难与挑战、不畏艰难险阻
之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求真务实、刻苦攻关
光
实践创新
在二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如何践行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的科学精神。
认识
客观对象
不符合
1.真理的含义:
谬误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பைடு நூலகம்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①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实践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 就会变成谬误。
进
历
史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历程
徐文豪小组
——
伽利略
比萨斜塔实验
时代背景
➢当时,比萨大学均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所撰的教材,书中 充斥着神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条。伽利略经常发表辛辣的反对意 见,由此受到校内该学派的歧视和排挤。
➢伽利略所处的是中世纪末期,虽然文艺复兴运动已经进行了一 个多世纪,而且已经从文化领域延伸到科学界,但是科学的创 新仍然受到教会的控制,宗教裁判所仍然对于所谓的异端进行 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