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

第一章传播学论

一、关于传播,我们首先可以把它看作世间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自然万物、社会人文信息的生命流动,就是传播。传播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是社会信息的流动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所谓社会传播,即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

三、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的产物。信息也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所谓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

四、、最早对信息社会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ost-industrial society)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 1980年《第三次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五、传播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而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即传播)便是它的研究对象。是在信息与信息传播背景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产生的。

具体说来,传播学的研究分属三个层面:一是从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信息社会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三是从人文科学的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一句话,社会信息系统的技术、规律和意义均属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

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六、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社会历史方面看,传播学的兴起与现代文明或现代化发展关系密切,其中尤以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兴起为首屈一指的动因。

七、传播学研究的演化:三大来源

1).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行为科学

所谓行为主义,就是把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2).信息科学:

A、信息论:香浓-韦弗数学模式

1.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并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概括了信息的本质

2.这个通信模式展示出通讯的过程及其内在要素和相互关系。

B、维纳与控制论

按照威纳的理论,系统的状态取决于控制,控制的关键又在于信息,而信息的功能则体

现于反馈。

C、系统论

系统是一种有机构成,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或排列组合。

3).新闻学

学科之间纵向的传承演进:“报学——新闻学——传播学”。

八、四大先驱与施拉姆

A、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 1902-1978)

a、在政治学研究方面,他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1947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

培养了一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小詹姆斯.坦卡德,)出版了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和《传播学概论》(1982)

b、1927年出版《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

c、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这篇论文,对传播学的意义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从传播的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或五个环节;其二是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人类传播的主要作用。

①“谁”——传播主体①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研究

②“说什么”——传播内容②针对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

③“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③针对传播媒介的媒介分析

④“对谁说”——传播对象④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

⑤“产生什么效果”——传播效果⑤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

与拉斯韦尔的上述理论具有同等意义的,是他对传播功能的概括。他认为,人类传播活动具有三项功能,即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这篇重要文字实际上隐含了传播研究的两种形式(内部结构、外部功能)

B、心理学家卢因(勒温)(1890-1947)

卢因既是心理学中完形学派的代表又是社会心理学中团体动力学的鼻祖,而且由于率先将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也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使传播学得到了不少有益启发和借鉴。因为传播学即要紧扣大众传播这个主旨,同时又丝毫不能忽略人际传播以及人际关系、人际影响方面的众多因素,提出“把关人”理论

C、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人民的选择》中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大众媒介对选民们的影响非常有限,换句话说大众传播的效果甚微。1948年出版两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

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

D、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1912-1961)

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属实验法。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心理学家,霍夫兰是以探讨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而闻名的。

宣传效果————劝服与态度改变研究

1953年《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

E、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他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1947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

培养了一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小詹姆斯.坦卡德,)

出版了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和《传播学概论》(1982)

九、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顾名思义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以美国为代表)

所谓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与文化帝国主义。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政治经济学派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

◆美国批判学派: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在代表作中对后工业社会的大众传播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与尖锐批判,因而成为美国传播学中批判学派的重要人物,指出了电子媒介作为当今文化中心对人类数千年宝贵文化传统的摧毁和污染。

◆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区别:

①研究内容:经验学派的落脚点在传播的效果上,批判学派的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

②研究方法:经验学派,通过量化与统计过程,步步为营地求得实证性的结论;批判学派的方法论具有思辨的特征。

③研究立场:一个对现状持肯定性立场而一个则持否定性立场

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形成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④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传播技术是政治和经济进步的基础。

第二章传播论

媒介就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方式方法或工具手段,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同样任何媒介也都服务于传播。

一、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也是最基本的媒介。

局限: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限制;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二、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既使传播活动又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