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cyhc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cyhc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一)按照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分类: 1.优惠贸易安排 指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
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相互给予削减关税的优惠 待遇,而对区外各国仍然维持原有的关税水平,实行 独立的关税政策.
▪ 二、自由贸易区 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在成员国间对
▪ 6.政治联盟 不仅仅要求在经济上达到一体化的最高程度,还要
求成员国在政治上的联合,以确保经济联合的持久性. 因而也进一步要求超国家机构进一步全面协调成员 国的社会及对外政策.
(二)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类
▪ 1.部门一体化 指区域内各成员国就一种或几种产业(或商品),形
成内部市场.如欧洲煤矿钢联营共同体、欧洲原子能 联营共同体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一、关税同盟理论: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完全取消参加国间的关
税,二是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 关税,三是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 入。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 4.共同市场 指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 统一对外关税,允许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 也就是说,除了商品自由流动之外,资本、服务、 人员均可以不受阻碍地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建立共同市场要求成员国在财政、货币、就业政 策方面高度协调和合作。
▪ 5.经济与货币联盟
指在实施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 统一各成员国货币或实现成员国间不可逆转的固 定汇率,并且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政在内的各种 经济政策通过共同的权力机构进行调和统一
相互的商品流动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 国之间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移动,但同时保留各自 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
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
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基本具有自主性,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内,区域性国际协调渗透至各成员国经贸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成员国自主的经济权。
增强成员国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
01
一体化加快技术开发的向外扩散,使区内、区外国家得益,提高世界的科技开发水平。
竞争加强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后,促进了商品流通,可以加强竞争、打破独占,使各国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福利因此提高。
投资刺激效应 随着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会吸引成员国厂商增加新的投资;另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原有的厂商也会增加投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区外投资。
垂直一体化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
部门一体化 是指区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货物)的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是指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体化的内部影响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⑴通过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 ⑵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经济依赖加深,贸易环境改善 。 50年代至70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0%提高至50%。80年代,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20%,区内贸易额从1982年的55%上升到1988年的62%。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后,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快。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更多地趋向于区域内部,减少与区外非成员国的贸易。 欧共体对美国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均有下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区域范围内的一体化,它是目前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现实条件下,在局部区域内向这一目标迈进的一种“次优”选择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2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4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 、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多种形态1、优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

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04
催化剂:解决诸如国际收支等特殊问题
战后经济一体化出现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理上的邻近是首要条件。一体化组织中的成员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就必须具有市场统一的客观基础,即地理上的邻近。
各成员国的经济互补性也是一体化组织得以稳定并不断升级的条件。一体化组织能否稳定下来,关键还是看各成员国对一体化内部市场的依赖度。
协调的基础是各成员国之间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当
1
以一套完整的超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调
2
各种协调成就的获得是通过实施阶段性政策的结果
3
2、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发展过程: (1)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正式生效。 (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正式开始谈判,1992年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15年内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3)1994年12月,在美国召集下,在美国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所有(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讨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涵义与形式

第六讲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定义:一体化,本身的含义是各个分散的不同的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国际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不同的具有行政主权的经济单位,通过自愿的决定和制度上的安排,部分削减自身的行政主权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共同经济单位。
3
联邦制: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个成员国的权利。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六种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优惠关税待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范围内,各地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通过合作与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

它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升地区竞争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系,通过深化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加强产业一体化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的互补与协同效应。

下面是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产业一体化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通过建立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融合与互动,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和规模效应。

例如,各国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和服装等产业中相互合作,形成全球性的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的一体化和深度融合,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二、深化市场一体化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等形式,打破贸易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跨境贸易和资本流动,加强区域内市场的一体化和互联互通。

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实现了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推动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资源配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最优配置。

通过建立产业专业化和地区分工,可以将各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回报率。

例如,沿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互补,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实现了区域内的协同发展。

四、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和经济政策的协调,推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例如,东盟国家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建立了东盟共同市场,通过共同发展和合作,增强了区域内的一体化程度。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趋势,也是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深化产业一体化、加强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强合作与协调,可以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05
CATALOGUE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意义和价值
对成员国的意义和价值
促进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消除贸易壁 垒、促进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有助 于提高成员国的经济效率和生产力, 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国际竞争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整合资源、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有 助于提高成员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常由多个国家 或地区组成,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促进成员国或地区之间 的经济发展。
特点
地理相邻性
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或地区通常地 理上相邻,具有相似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有利于经济合作的开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常建立自由贸易区 ,取消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 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与其他区域组织的合 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能会与其他区 域组织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 一体化进程。例如,组织可以与相邻 的区域组织共同制定一体化战略,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同时, 还可以与其他区域组织进行贸易和投 资协定的谈判,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新兴市场的崛起
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区域经济一体 化组织可能会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市场 需求不断扩大,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 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强 与新兴市场的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 组织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优化资源 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对世界政治的意义和价值
增强国际政治影响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可以增强成员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 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平等合作、协商决策, 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 A.欧洲联盟 • B.东南亚国家联盟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美洲共同市场
• 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建立关税同盟
• 到1968年,欧共体6个成员国已基本消除区域内关税壁垒, 统一了对外关税税率。
• 其次,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 建立农产品共同市场,实行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管理;农产 品自由流通,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本地农产品优先 销售;对外来产品征收差价税;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干预 收购和出口补贴;建立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促进农 业发展。
面的权力: • (1)立法权。 • (2)对财政预算的审议权。 • (3)管理权。
2.欧盟理事会
• 欧盟理事会由各成员国首脑和欧盟委员会 主席组成,是欧盟的决策机构。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
1、欧洲共同体成立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 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 •舒曼计划提出后得到欧洲六国积极响应。1951年4 月18日,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 卢森堡签署《欧洲煤钢联营集团条约》,在六国间建 立起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技术性歧视措施的欧 洲煤钢联营共同体,统一计划和协调各国的煤钢生产。 •1957年3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署,建 立洲原子能共同体,协调各成员国的核工业发展。
• 欧盟东扩给欧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 是在决策统一方面的挑战,更多的国家参 与将使欧盟的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对外政 策上的协调难度加大,整体行动能力受限。 其次是贫富差距问题。新成员国都是低收 入国家,将有更多的资金从老成员国转移 到新成员国家中,支持其经济发展。再次 是移民问题。如果东欧技术工人大量向西 欧输出,或者大量就业机会和资金向中东 欧转移,都可能造成一些老成员国的失业 率上升,对西欧国家的福利体系造成过大 压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同发展
▪ 优化产业政策
1.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引导不同区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2.加强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形成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体系。 3.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的产业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推进人才流动
1.打破户籍、社保等制度障碍,促进人才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2.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和技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智力支持。
▪ 跨境投资协同
1.跨境投资协同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需要促进 各国之间的投资合作。 2.跨境投资协同可以促进资本流动,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投资 水平和效益。 3.跨境投资协同需要加强投资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投资的安 全性和可持续性。
协同发展的机制:政策、市场与产业
▪ 基础设施协同
1.基础设施协同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 各国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2.基础设施协同可以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物流效率和交通便利 性,促进经济发展。 3.基础设施协同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科 学性和可持续性。
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人口流动与社会保障问题
1.人口流动导致社会保障问题难以解决。 2.各地区社会保障政策差异大,影响人口流动。 3.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协同,保障人口流动权益。
行政区划与一体化发展的矛盾
1.行政区划可能阻碍一体化发展进程。 2.地方政府间存在竞争关系,可能影响一体化发展。 3.需要创新行政区划和治理模式,推动一体化发展。
加强金融合作
1.推进金融市场的区域一体化,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2.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区域业务,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3.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 3.4加深与扩大阶段
• (1)欧盟 • (2)美国 • (3)日本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活 动 •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 一步加强
欧盟(European Union)
• (1)欧盟迄今为止有多少个成员国?分别 是哪些国家?欧盟经过了几次扩大?最大 的一次欧盟东扩发生在什么时候? • (2)欧盟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 ( 3 ) Which is the correct term-'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unity' or 'European Commission'?
• 1.2 基本特征 • (1)成员间消除某些方面的歧视,并尽量采 用共同的政策与措施; • (2)在同样的方面,共同保持对成员外的歧 视,并限制单个成员的对外权限; • (3)各成员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参与其中, 目的在于取得非合作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某 些效果与利益; • ( 4)它的性质可以视为,全球范围内无法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只 能在局部地区的某些方面进行。
• 2.3 按照区城经济一体化各成员的经济发 展水平划分
• (1)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 • (2)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3.1萌芽与初创阶段 • 1949年 1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 1951年 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 煤钢联合条约),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 • 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条约 于 1958年 1月 1日起生效 • 1959年6月,英国等七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部长级会议, 通过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草案),并在 1960年 1月签订 《建立欧洲 自由贸易联盟条约》,条约于同年 5月生效, 条约签订国组建成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于 1961年,在 美洲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联盟(LAFTA)与中美洲共 同市场(CACM )。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 1993年8月13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同 时宣布,三国已就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劳 务和环境附加条约达成协议,从而为三国 通向北美自由贸易道路扫清了障碍。 • 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3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 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蓝本,其宗旨 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 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 进三边和多边合作。该协定将用15年的时间,分3个阶段取 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在3 国9000多种产品中,立即取消50%的关税,15%以上的产 品在5年内取消关税,剩余的关税将在6年~15年内取消。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经济上既有较大互补性 和相互依存性,又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 建立,将对北美、拉美,以致对冷战结束后新的世界经济 格局的形成,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1970年3月冰岛成为第八个成员国。 • 芬兰于1961年6月成为准成员国,1986年1月正式加入;列 支敦士登于1960年3月成为准成员国,1991年5月正式加入。 • 英国和丹麦于1973年1月,葡萄牙于1986年1月,奥地利、 瑞典、芬兰于1994年12月31日退出欧贸联,加入欧洲联盟。 • 【成 员】 4个(2001年底):挪威、瑞士、冰岛、列支敦 士登。 • 1972年7月自由贸易联盟与欧共体签定了建立“大自由贸易 区”条约。决定从1973年4月1日开始,经过五年的过渡, 完全取消相互关税。 • 1992年5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欧共体签定了《欧洲经济 区条约》,从1993年起,五年内分阶段逐步实现经济区内的 商品(不包括农产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从 而使欧洲统一大市场有19个成员国了。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不同经济活动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趋势,它在促进贸易、吸引投资、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挑战和发展方式。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1.1 促进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通过建立共同市场、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加强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效率,为各国带来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1.2 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共享资源和合作开发,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1.3 提升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加强合作和协调,可以形成区域间的良性竞争格局,吸引更多投资、人才和技术创新,提高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差异,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各方利益的问题,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

2.2 政策协调难度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地区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

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等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协商来解决,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

2.3 文化差异和社会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文化差异和社会问题的挑战。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语言、风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相互理解和融合来缓解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确保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式3.1 多边合作多边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建立多边机制、签署多边协议和推动多边合作项目,促进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共赢,实现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将一个或多个地理相邻的经济区域,通过取消或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产业配套和资源整合水平等方式,促进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互动,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其目标是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提升全体居民的福利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区域内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并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

2. 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配套,促进区域内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区域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内交通运输效率和信息流通速度,促进区域内人员、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

4. 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区域内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进区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是指地理区域上较接近的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一般是以地区经济合作为其核心内容,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合作。
一体化要求打破国界,实行紧密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并建立起一整套共同机构。
关税同盟理论
(二)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
$3盟的动态效果
2
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3
加强市场竞争,推动利益增长
4
刺激投资:市场扩大、商品流通、贸易壁垒
5
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关税同盟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一、所谓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国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 二、协议性分工原理建立在成本长期递减理论基础上。
7
北美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
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一体化的内部影响 (一)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欧共体成员国内部贸易的增长(10亿美元) (二)改变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三)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贸易地位的提高 (四)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
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
部门一体化sectoral integration 欧洲煤钢共同体
2
全盘一体化overall integration 欧洲联盟
3
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4
水平一体化 horizontal integration 横向一体化

第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地理位置相临的几个国家与地区,为了获得经济
的集聚效益和发展的互补效应,而组建的生产要素自由流 动的跨国性的区域经济组织或集团。
5/6/2020
18
二、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性:两者都是超国家的经济联合 差异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部分国家、阶段性的; 国家主导的。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的、终极的;市场 机制主导的。
欧盟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的 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5/6/2020
27
5/6/2020
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洲联盟
5/6/2020
29
欧盟的会旗
欧盟的会徽
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 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 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
5/6/2020
19
当今世界经济中,存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 体化两种层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 织的原则就体现了追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精神,而欧盟则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样板。
从历史、理论、实践角度出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隔 阂,但决不是互不相容的。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 发展的最终目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精神通过三大组织 (IMF、IBRD、WTO)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渗透,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发展与扩大,也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Social Committee 地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欧盟中央银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欧盟投资银行: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蓝色风暴共和国:Blue storm Republic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三、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遍布世界各地。

在众多的区域性组织中,最有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I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前身是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建立的美加自由贸易区。

美国在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议》后,马上又在1990年6月与墨西哥磋商签订美墨自由贸易协议事宜。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该协议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在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

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成立于1989年。

区域经济一体化简介

区域经济一体化简介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成员国之间在政策上进行协调,包括 贸易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以消除贸易壁垒和促 进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组织多样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多种形式,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等,根据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程度和 目标不同而有所区别。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
东盟自由贸易区
01
成立时间:2002年
02
成员国: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
03
主要目标: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 资。
04
成果:加强了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和一体化。
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 入,提高区域整体技术水平和人 才素质,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内生动力。
推进规则对接与统一 促进成员国之间法律法规、技术 标准等方面的对接与统一,减少 贸易投资障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促进成员国之间的 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 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的发
展。
经济增长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为世界经济提 供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稳
定和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 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世界经济的 效率和生产力。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国 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促进 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显著特征,至2011
年,中国已经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5个自由贸易区,已签署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本文对经济一体化代表性理论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现状进行评述,最后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中国;国际经济一体化;综述
国际经济一体化正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各国集团与宏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合作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初级形态,也是一种局部性的全球化,自此过程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已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本文将对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文献作出回顾与评述。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界定:
对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界定,国内外学者持不同意见。

主流表述如下:
从手段角度,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

从状态过程角度,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的各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其表现为各国间的各种不公平的差别待遇的消除。

从目的角度,应定义为自由贸易、统一市场、共同繁荣等等。

2.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是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该理论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强调自由贸易可以给各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同盟内部的关税减免,必然导致成员国的福利增加,就世界范围而言,总体福利也是增加的。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著作《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并认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以及外围集团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具体得益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最终结果。

继维纳之后,米德、维纳克、科登等人在其基础上提出了3*3模型,后经麦克米兰、麦克兰和劳埃德对该模型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贸易扩大效应、减少行政开支、减少走私、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等。

此外,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会对成员国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就是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是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以及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技术进步。

2.2自由贸易区理论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或地区的关境外,划定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相比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进口有制定关税的自主权;另一个特点是在自由贸易区适用原产地规则,即产品必须原产于区域内或产品的主要部分原产于区域内,这种产品才能在区域内自由贸易。

英国学者罗布森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自由贸易区理论。

与关税同盟相似,自由贸易区也引致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应。

但在自由贸易区条件下一国的福利水平提高程度优于关税同盟;从外界条件看,关税同盟使外部世界的出口减少,社会福利水平也会相应下降,而在自由贸易区条件下,外部世界的出口不减反增,即使外部世界整体福利水平提高。

2.3共同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共同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米德和伍顿,主要分析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条件下,对共同市场内部各成员生产要素价格及收益的影响。

其认为,建立共同市场可以使成员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提升,且有可能伴随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转移,最终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带来经济增长效应。

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他们以共同市场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从“大市场”和“小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大市场理论的经济效益:西托夫斯基认为“小市场”的经济会出现恶性循环,因此建立共同市场之后,大市场的经济会出现良性循环;德纽认为大市场建立之后,经济会开始滚雪球式的扩张。

3.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分析
在经济向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我国应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具体的战略分析如下:
3.1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即大中华经济圈
所谓大中华经济圈,是指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之间的完全自由贸易。

于2003年6月签署的CEPA是中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环,是两岸四地建立大中华经济圈的开端。

2010年ECFA 的签署是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不仅有利于两岸共同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促进了大中华经济圈的不断壮大与完善。

3.2东亚地区
东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个国家,包可分为东北亚和东南亚两部分。

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奉行多边主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上发展缓慢,除东盟以外的区域合作框架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建立起来的。

近些年来,东亚各国加快了一体化进程:2002年10月,韩国与智利在建立双边FTA关系上达成一致意见;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定等。

目前东亚经济合作是按照多层次、多机制的方式进行的。

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张蕴岭曾谈到:目前东亚合作的进程是四个轮子一起转动:第一个轮子是“10+3”,即整个东亚范围内的合作与对话;第二个轮子是“10”,即东盟自身的发展与合作;第三个轮子是“10+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第四个轮子是“3”,即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四个轮子一起转动符合当前东亚的实际,且各方应加强探索,逐步形成共识。

中日韩是东亚一体化的核心,有关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FTA)的模式问题值得深刻探讨。

有学者提出未来时间内中日韩三国FTA的总体战略:先巩固CEPA 协定及中国—东盟“10+1”的初步成果;再次应当采取先行措施避免日韩先行建立FTA,使中国陷入被动状态;最后应适时进行FTA的双边贸易谈判。

3.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圈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经济合作机制。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

学者认为,中国及东盟所推进的自由化如果可以在非排他性的基础上进行,则有助于解决APEC与次贸易集团间的发展。

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参与APEC活动,同时应积极推动“10+3”模式的建立,把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

4.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一体化战略调整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应更加积极的投入并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一方面,中国要努力挖掘在经济上的合作空间,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区域合作: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例,三国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存在着一定差别,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只要建立一个相应的贸易平台,促进资源较为合理的流动,从而形成多赢局面;另一方面,各国应协调分工,实现经济聚集:各国应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区域贸易合作的动态收益,防止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此外,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如在经济层面,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非经济因素方面,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因素错综复杂等。

以东北亚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合作为例,目前状态时日本将中国排除在FTA 战略组合之外;除此之外,东亚经济圈缺少像欧盟经济体中如德国法国那样的合作轴心,这也为东亚一体化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5.有关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一体化的思考
如何抉择自由贸易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开放型的自由贸易区还是松散型的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多元模式?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面临诸多障碍,包括国内外历史文化各方面因素,这些将如何化解?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且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