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稳定计算表格
剪力墙墙体稳定验算
剪力墙墙体稳定验算剪力墙墙体稳定验算前言: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墙体结构,在建造设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保证剪力墙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墙体稳定验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墙体稳定验算的各个方面,包括验算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示例。
第一章:剪力墙的基本原理剪力墙起到了反抗侧向力和承担垂直载荷的作用。
本章将介绍剪力墙的基本原理,包括剪力墙的构造形式、作用机理以及在结构体系中的位置。
第二章:墙体稳定的基本概念墙体稳定是指墙体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不浮现倾覆、失稳等情况。
本章将介绍墙体稳定的基本概念,包括倾覆、滑移、侧向位移等。
第三章: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剪力墙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会浮现不同的受力特点。
本章将介绍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包括墙体受力分布、内力大小等。
第四章:剪力墙的验算方法剪力墙的验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墙体结构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验算方法。
本章将介绍剪力墙的验算方法,包括弯矩法、剪力法、弯矩剪力法等。
第五章:剪力墙的验算示例本章将通过具体的验算示例,展示剪力墙的验算过程以及具体步骤。
示例包括剪力墙在不同荷载下的验算,以及剪力墙在不同构造形式下的验算。
第六章:剪力墙的设计要求剪力墙的设计要求是保证墙体稳定的基础,包括墙体的抗震性能、承载能力等。
本章将介绍剪力墙的设计要求,包括荷载标准、抗震性能要求、材料要求等。
第七章:剪力墙的施工注意事项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保证墙体的稳定和质量。
本章将介绍剪力墙的施工注意事项,包括墙体的排布、砌筑工艺等。
第八章:剪力墙的监督检查剪力墙的监督检查是为了保证墙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章将介绍剪力墙的监督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要点、验收标准等。
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剪力墙的构造示意图- 剪力墙验算计算表格- 监督检查记录表格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
墙体稳定性验算
墙体稳定计算在此偏于安全的选取底部加强层上一步存在大开洞楼层进行墙体稳定性验算,具体过程如下: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层高 h =5600mm 剪力墙截面高度 bf = 60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部位:其他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19.11N/mm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32600N/mm1.1.5 墙顶轴压比 N/(fcA)= 0.54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0.54*19.11*200 = 2063.7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 1/25,且不应小于 160mm。
tmin = Max{224, 20, 160} = 224mm,取 tmin = 23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1.3.1 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ββ= 1 / [1 + (h / 3 / bf) ^ 2] = 1/[1+(5600/3/600)^2] = 0.09 < 0.25,取β= 0.251.3.2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β * h = 0.25*5600 = 1400mm1.3.3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 Ec * t ^ 3 / (10 * Lo ^ 2)= 32600*200^3/(10*1400^2)= 13306.1kN/m ≥ q = 2063.7kN/m,满足要求。
剪力墙的计算
剪力墙的计算剪力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其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章和第10.5.3条的规定计算,但在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丫RE剪力墙各墙肢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应按墙肢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采用,其他部位可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Vw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底部加强部位1) 9度设防烈度(11.7.3-1)且不应小于按公式(11.7.3-2 )求得的剪力设计Vw2) 其他情况一级抗震等级Vw = 1.6V (11.7.3-2 )二级抗震等级Vw = 1.4V (11.7.3-3 )三级抗震等级Vw = 1.2V (11.7.3-4 )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2其他部位Vw = V (11.7.3-5 )式中Mwua --------- 剪力墙底部截面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M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V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公式(11.7.3-1 )中,Mwua值可按本规范第736条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第1144条有关计算框架柱端Mcua值的相同方法确定,但其丫RE值应取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1.7.4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剪跨比X> 2.5时(11.7.4-1 )当剪跨比入W 2.5寸(11.7.4-2 )11.7.5考虑地震作组合的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7.5 )式中N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轴向压力设计值中的较小值;当N > 0.2fcbh时,取N = 0.2fcbh ;入---- 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入=M/(VhO );当入V 1.5时,取入=1.5 ;当入〉2.2时,取入=2.2 ;此处,M为与剪力设计值V对应的弯矩设计值;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离小于h0/2时,入应按距墙底h0/2处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计算。
12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2010年版本规范改为:任何剪力墙都需要验算墙体稳定,而不管你是否满足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X
morgain计算墙体稳定:常用工具--墙体稳定计算
《混规》11.7.12条规定:
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
3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
4 当墙厚不能满足本条第1、2、3款的要求时,应按本规程附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 规范的意思是不满足第1、2、3款时才需要按照附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但是SATWE软件并不执行这一条,不管你是否满足足第1、2、3款,软件都会按照附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如果稳定计算满足不了,软件就会在超配筋信息里面给出提示(PKPM2005开始就是这样做的)。 软件的这一思想与2010年版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十分一致,
高层建筑框架_剪力墙结构的表格计算法概要
为使用方便, 通常将3种典型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y 、综合剪力墙的弯矩M W 、综合剪力墙的名义剪力V ′W 按不同的结构刚度特征值λ绘制图表。
在绘制上述图表时采用了无量纲参数ζ=H作自变量,y 0M M 0V ′V 0为应变量, 其中:y 0为相应的外荷载作用于纯剪力墙结构时在剪力墙结构顶点的侧移值, M 0为相应的外载荷在结构基地处产生的总弯矩, V 0为相应的外荷载在结构基地处所产生的总剪力。
这样, 当外荷载形式和结构刚度特征值λ确定后, 即可由相应的图表查得不同ζ值的y 0M W M 0V ′W V 0, 继而可求得结构各标高处的侧向位移y 、综合剪力墙的弯矩值M W 、综合剪力墙的名义剪力V ′W 。
[1-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中对于结构刚度特征值λ, 各类相关文献无然, 值(即纵坐标值 , 查, 从而所求得的y 0M W M 0V ′W V 0的精确度降低。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表格法的提出本文分别将三种典型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y 、综合剪力墙的弯矩M W 、综合剪力墙的名义剪力V ′W 按不同的结构刚度特征值λ绘制成表格。
这样, 当外荷载形式和结构刚度特征值λ确定后, 即可由相应的表格查得不同值的y 0M W M 0V ′W V 0, 继而可求得结构各标高处的侧向位移y 、综合剪力墙的弯矩值M W 和综合剪力墙的名义剪力V ′W , 从而提高了整个计算过程中数据的精确度。
3相应表格的制作北京银泰中心(Beijing Yintai Centre)位于建国门外大街2号,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北临长安街,东接三环路,踞国贸桥“金十字”西南角。
根据首都规划委员会规划,长安街两边建筑限高250米,北京银泰中心中央主楼高249.9米、63层,是长安街上的最高建筑。
其建设与规划,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批,曾连续多年列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
其结构类型中央主楼纯钢表的制作均布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向位移y 的计算公式为y =2C f λ2×ch λ(ch λζ-1 -λsh λζ+λ21-(1的中央主楼,完美诠释“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居住理念。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1. 引言剪力墙是一种承受水平荷载并将其转化为剪力力量的结构元素。
在某些结构设计中,剪力墙可以提供良好的抗震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本将详细介绍剪力墙的计算方法及相应公式。
2. 剪力墙的基本原理剪力墙的作用是通过它的刚度和强度来吸收和分散水平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它通常由混凝土墙体构成,可以分为等厚墙、不等厚墙和空心墙。
剪力墙的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变形性能的要求。
3. 剪力墙计算公式3.1 剪力墙的强度计算公式剪力墙的强度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 = f * b * h其中,V为剪力墙的强度(N),f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N/m ²),b为剪力墙的宽度(m),h为剪力墙的高度(m)。
3.2 剪力墙的刚度计算公式剪力墙的刚度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K = E * I / L其中,K为剪力墙的刚度(N/m),E为剪力墙的弹性模量(N/m ²),I为剪力墙的截面惯性矩(m^4),L为剪力墙的长度(m)。
4. 剪力墙的设计参数4.1 剪力墙的材料参数剪力墙的设计需要考虑墙体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配筋。
4.2 剪力墙的尺寸参数剪力墙的尺寸参数包括墙体厚度、墙体高度和墙体宽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情况,确定合适的剪力墙尺寸。
5. 剪力墙设计流程5.1 采集设计资料采集相关土地使用规划、结构设计要求、荷载标准等设计资料。
5.2 确定剪力墙布置及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及荷载情况,确定剪力墙的布置及尺寸,包括墙体厚度、高度和宽度。
5.3 计算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参数和材料参数,应用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计算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
5.4 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包括强度、刚度和变形性能。
5.5 编制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编制剪力墙的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包括施工图、构造图、配筋图等。
6.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剪力墙设计计算表格- 剪力墙示意图- 剪力墙验算结果表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混凝土抗剪强度:指混凝土在受到剪力作用时反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墙体稳定计算 Q-1 计算结果
单片剪力墙1 墙体稳定计算:Q-1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层高 h = 4200mm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 部位:底部加强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29791N/mm1.1.5 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1000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底部加强部 位,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且不应小于 160mm 。
tmin = Max{210, 160} = 210mm ,取 tmin = 210mm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 ,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底部加强部位, 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且不应小于 160mm 。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 β = 11.3.1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 β * h = 1*4200 = 4200mm1.3.2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Ec * t ^ 3 / (10 * Lo ^ 2) = 29791*200^3/(10*4200^2)= 1351.1kN/m ≥ q = 1000.0kN/m ,满足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06.09.1566.1569】 Date :2006-11-16 10:55: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是指在其中一建筑结构中,通过对剪力墙的墙肢进行计算,确定其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的基本原理、相关公式和计算步骤,并以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解析。
一、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1.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2.剪力墙的稳定性主要包括抗弯稳定和抗压稳定。
3.抗弯稳定计算主要通过计算剪力墙墙肢的抗弯强度来确定,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弯矩计算公式、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等。
4.抗压稳定计算主要通过计算剪力墙墙肢的抗压强度来确定,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柱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等。
5.剪力墙墙肢的稳定计算还需要考虑墙肢的屈曲、侧移、层间位移等因素,因此在进行稳定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二、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的步骤1.确定剪力墙的荷载和荷载组合: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剪力墙所承受的荷载和荷载组合。
2.确定剪力墙的尺寸和几何参数: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剪力墙的尺寸和几何参数,包括墙肢的宽度、高度、厚度等。
3.计算剪力墙墙肢的抗弯和抗压强度:根据剪力墙墙肢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力学性质,计算剪力墙墙肢的抗弯和抗压强度。
4.检查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根据剪力墙墙肢计算的结果,对剪力墙墙肢的抗弯和抗压稳定性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如有必要,进行墙肢加固:如果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不满足设计要求,可以通过进行墙肢加固来提高稳定性。
三、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的案例分析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的分析。
假设其中一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墙肢的尺寸参数如下:-宽度:0.6m-高度:3.0m-厚度:0.2m-墙肢材料:C30混凝土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进行如下计算:1.抗弯强度计算:根据建筑力学理论和规范公式,计算剪力墙墙肢的抗弯强度。
假设设计荷载为200kN,根据公式计算出剪力墙墙肢的抗弯强度为100kNm。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表格
剪力墙抗震等级:2箍筋fyv=210N/mm 2纵向钢筋直径:14mmfc =11.9N/mm 2砼强度等级:C25箍筋直径d=10mm 砼保护层厚度:25mm 箍筋直间距=100mm截面尺寸:b1=900mm h1=180mm b2=500mm h2=180mm b3=mm h3=0mm 箍筋长度:L1=840mm 根数n1=2mm L2=440mm 根数n2=2mm L3=120mm 根数n3=3mm L4=120mm根数n4=2mm一.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底部加强区的纵向钢筋计算:纵向钢筋配筋率ρs=0.01阴影部分面积Ac=252000mm 2纵向钢筋面积As=2520mm2纵向钢筋根数=16.4二.约束边缘构件箍筋计算:配箍特征值λv=0.2体积配箍率[ρv]=λvfc/fyv= 1.133%边缘构件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砼核心面积Acor=209250mm 2剪力墙边缘构件实际体积配箍率ρv = 1.186%>[ρv]=1.133%三.非底部加强区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计算:(1).复杂高层、混合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B级高度的剪力墙结构:纵向钢筋配筋率ρs=0.008纵向钢筋面积As=2016mm2纵向钢筋根数=13.1(2).普通剪力墙结构:纵向钢筋配筋率ρs=0.006纵向钢筋面积As=1512mm2纵向钢筋根数=9.8四.构造边缘构件箍筋计算:(1).复杂高层、混合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B级高度的剪力墙结构:配箍特征值λv=0.1体积配箍率[ρv]=λvfc/fyv=0.567%剪力墙边缘构件实际体积配箍率ρv = 1.186%>[ρv]=0.567%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剪力墙(shear wall)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常见抗侧力构件,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水平地震力和风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剪力墙的墙肢稳定计算是指通过计算墙肢在受力状态下的抗侧稳定能力,以确定剪力墙的安全性。
剪力墙的稳定性计算一般包括弯曲稳定和屈曲稳定两个方面。
1.弯曲稳定计算在剪力墙受到侧向荷载作用时,墙肢上会出现弯曲和剪切力。
弯曲稳定计算主要是通过对墙肢截面的弯曲抗扭稳定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墙肢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弯曲稳定计算可以采用欧拉弯曲理论或帕梅迪亚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欧拉弯曲理论适用于属于刚性墙的情况,可以通过计算墙肢截面的惯性矩和截面模量来确定其承载能力。
帕梅迪亚经验公式则是应用于非刚性墙的情况,可以通过墙肢的长度、高度,承载力指标和截面形态系数等参数来计算墙肢的稳定强度。
2.屈曲稳定计算在剪力墙受到较高荷载作用时,墙肢可能会发生屈曲失稳,出现整体屈曲现象。
屈曲稳定计算主要是通过对墙肢整体屈曲的判断和计算,以确定墙肢在荷载作用下的临界荷载。
屈曲稳定计算可以采用等效法、直接法或数值计算方法进行。
等效法适用于小位移情况,可以通过将剪力墙简化为等效柱的方式来进行计算。
直接法则是对墙肢整体进行分析,考虑其几何特性和受力状况,以判断墙肢的屈曲临界荷载。
数值计算方法则是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墙肢的屈曲稳定性进行准确计算。
剪力墙的墙肢稳定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剪力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墙肢稳定计算时,需要准确评估剪力墙的材料性能、构造形式、几何尺寸和受力状态等参数,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剪力墙的墙肢稳定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墙肢的弯曲稳定和屈曲稳定两个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和准确评估墙肢的受力状况,可以得出墙肢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保证剪力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住宅(剪力墙)计算书7比
高层住宅(剪力墙)计算书几项指标:
1.周期比:扭转周期/平动周期= / = <0.9(高规4.3.5)
2.位移比:
X向地震作用:最大层间位移角= <1/1000
Y向地震作用:最大层间位移角= <1/1000
(抗规5.5.1剪力墙、筒中筒、框支层要求<1/1000)不考虑偶然偏心X向地震作用:最大位移/层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平均层间位移=
Y向地震作用:最大位移/层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平均层间位移=
(高规4.3.5要求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5)要考虑偶然偏心3.刚度比: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70%和其上三层平
均值的80%(高规4.2.2、5.1.14)
4.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本层受剪承载力/上一层受剪承载力=
(取最小值)(高规4.4.3、5.1.14要求不宜小于80%,不应小于65%)5.刚重比:X向:EJd/(GH)2= >1.4(符合高规5.4.4整体稳定性
要求)
Y向:EJd/(GH)2= >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6.剪重比:7度抗震时<1.6%,6度抗震时抗震规范无要求。
(抗规表
5.2.5)
7.取震型个,有效质量系数(高规5.1.13):
X向:>0.9
Y向:>0.9。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墙体稳定验算(墙肢局部稳定)
单片独立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738.7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T型,工型剪力墙翼缘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 (mm)
1/(1+(h/2bf)^2)^0.5
T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h/2bw)^2)^0.5
工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3h/2bw)^2)^0.5。
关于剪力墙的截面形状系数及μ值表
关于剪力墙的截面形状系数及μ值表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用于承受建筑结构中的剪力荷载。
剪力墙的截面形状对其承载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剪力墙时,需要考虑到截面形状系数和μ值,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截面形状系数是指剪力墙的截面形状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
不同形状的截面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系数,常见的剪力墙截面形状有矩形、T形、L形等。
矩形截面是最常见的一种形状,其截面形状系数较大,承载能力较高。
而T形和L形截面的截面形状系数较小,承载能力较低。
在设计剪力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以满足结构的承载需求。
μ值是指剪力墙的抗剪承载能力与截面尺寸之间的关系。
μ值的大小决定了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大小。
一般来说,μ值越大,剪力墙的承载能力越大。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来改变μ值,以满足结构的承载需求。
下表是关于剪力墙的截面形状系数及μ值的示例:截面形状截面形状系数μ值矩形 0.9 1.2T形 0.7 0.9L形 0.6 0.8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矩形截面的截面形状系数最大,承载能力最高,而L形截面的截面形状系数最小,承载能力最低。
设计师在进行剪力墙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调整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承载需求。
设计师还应考虑到剪力墙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剪力墙的布置应合理,避免出现截面形状系数较小的情况,以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承载能力。
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剪力墙的截面形状系数和μ值对其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剪力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调整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承载需求。
同时,还应考虑剪力墙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以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剪力墙在承受剪力荷载时发挥最佳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范本一: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 规范依据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2 行业标准2.3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3. 术语定义3.1 剪力墙3.2 墙体稳定3.3 其他相关术语4. 剪力墙墙体分类4.1 直立剪力墙4.1.1 砖墙4.1.2 混凝土墙4.2 倾斜剪力墙4.2.1 混凝土墙4.2.2 钢构剪力墙5. 计算方法5.1 荷载计算5.1.1 垂直荷载5.1.2 水平荷载5.2 墙体厚度计算5.2.1 直立剪力墙5.2.2 倾斜剪力墙5.3 墙体抗震性能计算5.4 剪力墙墙体结构计算6. 设计要求6.1 强度要求6.2 刚度要求6.3 稳定性要求6.4 构造要求7. 施工要求7.1 基底处理7.2 墙体浇筑7.3 砌筑7.4 钢筋绑扎8. 检验与验收8.1 施工过程检验8.2 完工验收9. 维护与修复9.1 维护要求9.2 修复方法10. 引用标准11. 附录11.1 参考文献11.2 图表11.3 各章节变更记录附件:1.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软件手册2. 剪力墙施工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法》、《结构设计规范》等。
2. 行业标准: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与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剪力墙设计规范》等。
3. 剪力墙:指通过墙体的自重、附加荷载和水平力来抵抗房屋结构的水平荷载的墙体结构。
4. 墙体稳定:指剪力墙在承受荷载和外力作用下,能够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范本二:1. 引言1.1 研究目的1.2 研究背景1.3 研究意义1.4 研究范围2. 剪力墙墙体稳定性分析2.1 剪力墙的定义2.2 剪力墙的作用2.3 剪力墙设计原则3. 旧规范与新规范的比较3.1 旧规范的特点3.2 新规范的改进和创新4. 剪力墙设计基础4.1 地质条件分析4.2 建筑功能和结构布局分析4.3 地震烈度分析5. 剪力墙荷载计算5.1 垂直荷载计算5.2 水平荷载计算5.3 剪力墙受力分析6. 剪力墙结构设计6.1 墙体布置和布置控制 6.2 墙体厚度设计6.3 剪力墙节点设计7. 剪力墙施工与监控7.1 基底处理7.2 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7.3 施工中质量监控要点8. 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评估 8.1 抗震性能指标8.2 抗震性能评估方法8.3 整体结构动力分析9. 剪力墙的检验与评定9.1 施工质量检验要求9.2 成果验收标准10. 剪力墙的维护与修复10.1 剪力墙的日常维护 10.2 剪力墙的损伤修复11. 结论与建议11.1 主要结论11.2 建议改进方向附件:1.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示例图2. 剪力墙设计软件使用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 研究目的:指在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方面的研究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挡土墙稳定计算excel
挡土墙稳定计算重力式挡土墙一几何尺寸2.2 2.211底宽 6.2抗滑安全系数:1.327101937.8331墙高 5.8抗倾安全系数 1.72940785-3.6 2.21 1.04后趾高2偏心矩 1.6977207247.87.833后趾长 1.2顶宽 1.49.525 6.240.496423顶高2前趾高1t/m2t 前趾长1土压力(水上P1 2.409383 4.577827墙的面积23.16土压力(水下P2 3.4323978.76267二基本参数墙前水位3水下土重: 2.4角度地下水位3水上土重: 6.048土饱和容重2土湿容重 1.8土摩擦角28粘滞系数0.05上覆土重力0墙体密度 2.45摩擦系数:0.38三抗滑验算1水平推力13.3405墙后水压力-4.5地下水压力 4.5土压力13.3405包括上覆土2垂直重力46.59墙自重56.742墙后土重8.448不包括上覆土浮力-18.6抗滑安全系数: 1.327102四抗倾验算1倾覆力矩89.56881土压力31.90881水压力0浮力57.662抗倾力矩154.901墙身149.8322墙前填土 5.06883抗倾安全系数 1.729408五地基应力验算1偏心矩 1.697721应小于B/4= 1.552地基应力验算max10.15747min 4.8715613不均匀系数 2.085055t m t m4.577827 4.2666677.228149 1.51.5345221t m t m t m t m 0.496423 2.40.66.0480.6。
剪力墙稳定计算表格
剪力墙墙体稳定性计算
(按<高规>JGJ3-2002附录D计算,编制时间2005.11.25)
项目名称计算审核
计算墙号校对日期2013-9-13
墙肢类别选择1 1.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2. T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三边支承)
3. 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四边支承)
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h= 4.8m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f cu=30N/mm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0.2m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截面高度bw=0.8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0.8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作用于墙顶组合荷载设计值Nmax=3000kN(从SATWE中查出,TBSA结果文件中查出)
墙肢(单片墙,T形,工字形墙)总截面长度L=3m
剪力墙墙肢(腹板)计算长度l0= 4.80m
剪力墙墙肢(翼缘)计算长度l0=0.00m
剪力墙混凝土弹性模量Ec=29791N/mm2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1000kN/m
剪力墙墙肢(腹板)E c t3/(10*l02)=1034.43kN/m≥1000kN/m满足要求!
剪力墙墙肢(翼缘)E c t3/(10*l02)=不计算。
关于剪力墙稳定公式的由来
关于剪力墙稳定公式的由来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附录D中规定了墙体稳定的计算公式:
D.0.1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
式中:q——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E
——剪力墙混凝土弹性模量;
c
t——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应按本附录第D.0.2条确
l
o
定。
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上述公式是利用杆件稳定验算的欧拉公式推导得出的,欧拉公式为:
P=π*πEI/(L0*L0)
式中:P为最小临界荷载;L0为杆件长度计算。
按高规附录D的条文解释,考虑到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荷载的长期性以及荷载偏心距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求墙顶的竖向荷载设计值不大于P/8,则作用在剪力单位长度上的线荷载设计值为:
我们知道,上述公式推导的杆件是一维构件,而对于异形剪力墙如T形、L形、槽形、工字形剪力墙的翼缘、腹板局部稳定问题是二维受压构件的稳定问题,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心里有数。
为保证安全,对T形、L形、槽形和工字型剪力墙各墙肢,规范附录D.0.3条规定的计算长度系数大于理论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墙体稳定性计算
(按<高规>JGJ3-2002附录D计算,编制时间2005.11.25)
项目名称计算审核
计算墙号校对日期2014-12-25
墙肢类别选择1 1.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2. T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三边支承)
3. 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四边支承)
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h= 5.25m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f cu=30N/mm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0.2m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截面高度bw= 2.5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0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作用于墙顶组合荷载设计值Nmax=2106kN(从SATWE中查出,TBSA结果文件中查出)
墙肢(单片墙,T形,工字形墙)总截面长度L= 2.5m
剪力墙墙肢(腹板)计算长度l0= 5.25m
剪力墙墙肢(翼缘)计算长度l0=0.00m
剪力墙混凝土弹性模量Ec=29791N/mm2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842.4kN/m
剪力墙墙肢(腹板)E c t3/(10*l02)=864.70kN/m≥842.4kN/m满足要求!
剪力墙墙肢(翼缘)E c t3/(10*l02)=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