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断口宏观分析
焊接结构的失效形式
焊接结构的失效形式焊接结构的失效形式有:脆性失效、塑性失效、疲劳失效、应力腐蚀失效等。
下面就常见的几种失效的特征及断口特点作具体分析。
一脆性失效:1 脆性失效的特征:脆性断裂是焊接结构的一种最为严重的断裂失效。
通过脆性断裂失效都在实际应力低于结构设计应力下发生,断裂时无显著的塑性变形,具有突发破坏的性质,往往造成重大损失。
脆性断裂在工程结构中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形式。
其特点是裂纹扩展迅速,能量消耗远小于韧性断裂,而且很少发现可见的塑性变形,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的征兆,而是突然发生。
脆性断裂断口表面发亮,呈颗粒状,属于平直类型,是在平面应变状态下发生的。
同时,脆性断裂是在低应力条件下发生的,因而这种断裂往往带来恶性事故和巨大损失。
2 脆性断裂断口的宏观分析:脆性断裂断口在宏观上有小刻面和放射状或人字花样两种形式。
脆性断口穿晶结晶面为解理面,在宏观上呈无规则取向。
将脆性断口在强光下转动时,可见到闪闪发光的特征。
一般称这些表面发亮呈颗粒状的小平面为“小刻面”.即解理断口是由许多“小刻面”组成的。
因此,根据这个宏观形貌很容易判别解理断口;放射状或人字花样是脆性断口的另一个宏观形貌特征。
人字花样指向裂纹源,其反向即倒人字为裂纹扩展方向。
因此,可以根据人字花样的取向,很容易地判断裂纹扩展方向及裂纹源的位置。
另外,放射状花样的收敛处为裂纹源,其放射方向均为裂纹的扩展方向。
二塑性失效:1 塑性失效的特征:塑性断裂的特点是金属断裂时伴随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并消耗大量能量。
由于塑性断裂是在大量塑性变形后发生的,结构断裂后在受力方向上会留下较大的残余变形,在断口附近有肉眼可见的挠曲、变粗、缩颈等。
塑性变形常使容器直径增加和壁厚减薄。
在大多数材料中,拉伸塑性断口呈灰色纤维状,宏观上分为平直面和剪切面。
2垫性断裂断口的宏观分析:由于显微空洞的形成、长大和聚集,最后形成锯齿形纤维状断口。
这种断裂形式多属穿晶断裂,因此断口没有闪烁的金属光泽而是呈暗灰色。
金属断口机理及分析
名词解释延性断裂:金属材料在过载负荷的作用下,局部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后断裂。
蠕变:金属长时间在恒应力,恒温作用下,慢慢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准解理断裂:断口形态与解理断口相似,但具有较大塑性变形〔变形量大于解理断裂、小于延性断裂〕是一种脆性穿晶断口沿晶断裂:裂纹沿着晶界扩展的方式发生的断裂。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沿解理面发生的穿晶脆断。
应力腐蚀断裂:拉应力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的低应力脆断疲劳辉纹:显微观察疲劳断口时,断口上细小的,相互平行的具有规则间距的,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的显微条纹。
正断:断面取向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解理断裂、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断裂〕韧性:材料从变形到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大小,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反映。
冲击韧性:冲击过程中材料吸收的功除以断的面积。
位向腐蚀坑技术:利用材料腐蚀后的几何形状与晶面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晶体取向,分析断裂机理或断裂过程。
河流把戏:解理台阶及局部塑性变形形成的撕裂脊线所组成的条纹。
其形状类似地图上的河流。
断口萃取复型:利用AC纸将断口上夹杂物或第二相质点萃取下来做电子衍射分析确定这些质点的晶体构造。
氢脆:金属材料由于受到含氢气氛的作用而引起的低应力脆断。
卵形韧窝:大韧窝在长大过程中与小韧窝交截产生的。
等轴韧窝:拉伸正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圆形微坑。
均匀分布于断口外表,显微洞孔沿空间三维方向均匀长大。
第一章断裂的分类及特点1.根据宏观现象分:脆性断裂和延伸断裂。
脆性断裂裂纹源:材料外表、内部的缺陷、微裂纹;断口:平齐、与正应力相垂直,人字纹或放射花纹。
延性断裂裂纹源:孔穴的形成和合并;断口:三区,无光泽的纤维状,剪切面断裂、与拉伸轴线成45º .2.根据断裂扩展途分: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
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粒内部、可能为脆性断裂也可能是延性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着晶界扩展,多属脆断。
应力腐蚀断口,氢脆断口。
3根据微观断裂的机制上分:韧窝、解理〔及准解理〕、沿晶和疲劳断裂4根据断面的宏观取向与最大正应力的交角分:正断、切断正断:断面取向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解理断裂、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断裂〕切断:断面取向与最大切应力相一致,与最大应力成45º交角〔平面应力条件下的撕裂〕根据裂纹尖端应力分布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裂纹变形:裂纹张开型、边缘滑开型〔正向滑开型〕、侧向滑开型〔撒开型〕裂纹尺寸与断裂强度的关系Kic:材料的断裂韧性,反映材料抗脆性断裂的物理常量〔不同于应力强度因子,与K准则相似〕:断裂应力〔剩余强度〕 a :裂纹深度〔长度〕Y:形状系数〔与试样几何形状、载荷条件、裂纹位置有关〕脆性材料K准则:KI是由载荷及裂纹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的量,是表征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计算量;KIC是材料固有的机械性能参量,是表示材料抵抗脆断能力的试验量第二章裂纹源位置的判别方法:T型法〔脆断判别主裂纹〕,分差法〔脆断判别主裂纹〕,变形法〔韧断判别主裂纹〕,氧化法〔环境断裂判别主裂纹〕,贝纹线法〔适用于疲劳断裂判别主裂纹〕。
疲劳宏观断口的特征
在日常质量整改过程中,往往会看到一些损坏零件的断口,一些技术人员缺乏“读懂”它的经验,不能从它的断口处判断其断裂原因。
本文仅就疲劳断面如何判断作一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金属疲劳断口的宏现形状特征疲劳断口保留了整个斯裂过程的所有痕迹,记录了很多断裂信息。
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任何性质断裂的断口形貌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受材料性质’应力伏态、应力大小员坏境因素的影响,因ittM疲劳断口分析雉研梵疲劳过程*分折疲劳失效原因的重要方法。
一个典型旳披茅断口往往由疯劳裂纹源区*披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三个部腎组成.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或“禅滩"状条纹的特狂这种特征给疲劳失效的鉴别工作带来了概大的帮助.K菽劳裂纹源区疲劳裂纹源区是疲劳裂纹萌注的策源地.是波劳破坏的起点,多处于机件的表面.源区的断口形貌多数情况下比较平坦、光壳.且呈丰圆形或半肺圆抵*因術裂纹在源区内的扩展速率缓慢,裂纹表面受反复挤压、摩擦決数釦所以其断口较莽他两个区更为平坦,比较光亮"在整个断口上与直他两个区相比,疲劳裂纹源区所占科面积最当表面承受足觴高的残余压应力或材料内部存在严重的冶金缺陷时,裂纹源则向次表面或机件内部移动"有时在疲劳断口上也会岀现多个裂纹澜每个源区所占面积往往比单个源区小.源区断口特征不一定都具有像单个源区那样典型的形瓠裂纹源的数目取决于材料的性质、机件的应力状态以及交变戟荷秋况等.通常,应力集中系数越大,名义应力越高,出现疲劳源的数目就越多,如低周疲劳断口上常有几个位于不同位置的疲劳裂纹源区“当零件表面存在某类裂纹时,则零件无疲劳裂纹萌生期*疲劳裂纹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直接由该类裂纹根部向纵深扩展,这时断口上不再出现菽劳源区,只有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
2.技劳裂纹扩展区疲劳裂纹扩展区是疲劳裂纹形成后裂纹慢速扩展形成的区域,该区是判斯疲劳斯裂的最重要特征区域,其基本特征是呈现贝壳花样或海滩花样.它是以疲劳源区为中心,与裂纹扩展方向相垂直的呈半圆形或扇形的弧形线,又称疲劳弧线。
全尺寸焊接结构疲劳断口宏观分析研究
摘
要:在MT 结构试验 系统上完成 了两件箱型焊接 结构 的全 尺寸疲劳试验 , S 对疲劳断 口进行 了宏观定性 、 定量分
析 .以断口宏观疲 劳贝纹线 的数据 为依据 . 并且根据 贝纹线不同的扩 展阶段 ,得到了箱形焊接结构裂纹扩展的各阶段的
纹 先扩 展 ,并发 展 为主裂 纹 ,即焊缝 焊根 处 的裂纹 源
为主 裂 纹 源 。
从 图 l b 可 以看 出 ,腹 板 断 口 中有 较 多 的 贝 纹 线 。 ) f 随 着 距 裂 纹 源 距 离 的 增 加 , 贝 纹 线 间 距 逐 渐 增 加 , 这 是 由于 随 着 裂 纹 扩 展 , 裂 纹 尖 端 的 应 力 强 度 因子 增 加 ,
快 速扩展 区及 瞬 断区如 图所 示 。
() b
图 1为 断 口的 宏 观形 貌 ,其 中 1 ( )和 1 ( a b)为 断 图 1 全尺 寸 疲劳 试验 断 口宏 观形 貌 图l( b)为 图 l ( )左 侧 部 分 的 对 偶 断 E 放 大 像 a 1
根据 图 中腹板 和 盖板 两部 分 断 口的贝 纹 线形状 可 以
率 三 者 之 间 的 定 量 关 系 ,并 确 定 了 裂 纹 扩 展 各 阶 段 对 裂 纹 扩 展 起 主 要 作 用 的应 力 。
1 断 口宏观定性 分析
口的两个 对偶 宏观 形貌 。断 口上 贝纹 线 明显 ,为疲劳 断 口典 型宏观特 征 .疲 劳裂纹源 区 、裂纹稳 定扩展 区 、
导 致 裂 纹 扩 展 速 率 增 加 的 缘 故 ,反 映 了 腹 板 疲 劳 裂 纹 图 2 断 口的局部放 大 图
4.疲劳与疲劳断裂解析
3 疲惫断口形貌及其特征
2
25
5 影响疲惫缘由及措施
4、装配与联接效应 装配与联接效应对构件的疲惫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拧紧力矩可使其疲惫寿命提高5倍以上。简洁消失的问题是,认 为越大的拧紧力对提高联接的牢靠性越有利,使用实践和疲惫试验说明,这 种看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5.使用环境 环境因素〔低温、高温及腐蚀介质等〕的变化,使材料的疲惫强度显 著降低,往往引起零件过早的发生断裂失效。例如镍铬钢〔0.28%C,11.5 % Ni,0.73%Cr〕,淬火并回火状态下在海水中的条件下疲惫强度大约只是 在大气中的疲惫极限的20%。
2
14
1、疲惫裂纹源区 疲惫裂纹源区是疲惫裂纹萌生的策源地,是疲惫破坏的起点, 多处于机件的外表,源区的断口形貌多数状况下比较平坦、光 亮,且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由于裂纹在源区内的扩展速率缓慢,裂纹外表受反复挤压、摩 擦次数多,所以其断口较其他两个区更为平坦,比较光亮。在 整个断口上与其他两个区相比,疲惫裂纹源区所占的面积最小 。
相垂直。
大多数的工程金属构件的疲惫失效都是以此种形式进 展的。特殊是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以这种形式破坏的所占 比例更大;上述力学条件在试件的内部裂纹处简洁得到满足 ,但当外表加工比较粗糙或具有较深的缺口、刀痕、蚀坑、 微裂纹等应力集中现象时,正断疲惫裂纹也易在外表产生。
高强度、低塑性的材料、大截面零件、小应力振幅、 低的加载频率及腐蚀、低温条件2均有利于正断疲惫裂纹的萌 6
疲劳断口形貌及其特征
(1) 疲劳断裂的微观形貌特征 疲劳断口微观形貌的基本特征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条状花样,通常称为疲劳条痕、疲劳条带、 疲劳辉纹等。疲劳辉纹是具有一定间距的、垂直于裂纹扩展方向、明暗相交且互相平行的条状花样 。 延性疲劳辉纹:是指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时,裂纹尖端金属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疲劳条痕通常是 连续的,并向一个方向弯曲成波浪形。通常在疲劳辉纹间存在有滑移带,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微孔花样。高周疲劳断裂时,其疲劳辉纹通常是延性的。 脆性疲劳辉纹:是指疲劳裂纹沿解理平面扩展,尖端没有或很少有塑性变形,故又称解理辉纹。在电 子显微镜下既可观察到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的疲劳辉纹,又可观察到与裂纹扩展方向一致的河流花样 及解理台阶。脆性金属材料及在腐蚀介质环境下工作的高强度塑性材料发生的疲劳断裂,或缓慢加载 的疲劳断裂中,其疲劳辉纹通常是脆性的。
低周疲劳断裂性质的判别 低周疲劳断口的微观基本特征是,粗大的疲劳辉纹或粗大的疲劳辉纹与微孔花样。同样,低周疲劳断 口的微观特征随材料性质、组织结构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对于超高强度钢,在加载频率较低和振幅较大的条件下,低周疲劳断口上可能不出现疲劳辉纹,而代 之以沿晶断裂和微孔花样为特征。 热稳定不锈钢的低周疲劳断口上除具有典型的疲劳辉纹外,常出现大量的粗大滑移带及密布着细小二 次裂纹。 高温条件下的低周疲劳断裂,由于塑性变形容易,一般其疲劳辉纹更深、辉纹轮廓更为清晰,并且在 辉纹间隔处往往出现二次裂纹。
金属热疲劳断裂性质的判别 金属热疲劳断裂的微观特征是多为粗大的疲劳辉纹,或粗大的疲劳辉纹加微孔花样,并且其上多有一 层氧化物。
接触疲劳断裂性质的判别 接触疲劳断口和磨损疲劳断口特征基本相同,其疲劳辉纹均因摩擦而呈现断续状和不清晰特征。
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
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疲劳断裂是指材料在反复加载下发生的断裂现象,通常发生在金属材料中。
与静态加载下的断裂不同,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
1.断口形态:疲劳断裂的断口通常呈现出平面状的特点。
与静态断裂相比,疲劳断裂的断口形态更为平整,几乎没有韧突。
这是因为在疲劳断裂发生时,材料受到反复加载,导致断裂表面的塑性变形局部消失,使断口面显得平滑。
2.断口特征:疲劳断裂的断口通常呈现出沿着材料加载方向的特征。
即在金属材料的拉伸方向上会出现沿着材料加载方向延展的沟槽状断裂面。
这是因为在疲劳断裂过程中,裂纹的扩展方向通常与应力主轴方向(加载方向)垂直。
断口上也常见到横向的细小裂纹。
3.层状纹理:疲劳断裂的断口表面常常呈现出层状纹理。
这是由于疲劳断裂过程中,材料内部的裂纹扩展速度会与外部加载频率一致,导致断口形成沿裂纹扩展方向的“疲劳纹”或称为“疲劳条纹”。
这些纹理一般与材料的晶粒方向垂直,并且逐渐扩展进入材料内部。
4.波纹状断口:疲劳断裂的断口表面通常呈现出波纹状的特征。
这是由于裂纹在扩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晶粒,在晶粒界面处会发生细小的局部塑性形变,导致断口表面呈现出波浪状。
5. 轭型断口:在一些情况下,疲劳断裂的断口会呈现出轭型(chevron)的特征。
轭型断口是指裂纹扩展迅速并呈现出V字形的形状,类似于牛轭。
这种断口形态通常出现在晶粒细小且均匀的材料中,例如高强度钢。
6.焊缝位置:在焊接结构中,疲劳断裂通常在焊缝附近发生。
这是由于焊接过程中引入了应力集中、晶界腐蚀等因素,导致焊缝附近的材料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
总之,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包括平面状的断口形态、沿加载方向的断口特征、层状纹理、波纹状断口、轭型断口等。
这些断口特征能够帮助工程师分析疲劳断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疲劳断裂的发生。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 最后断裂区 即瞬时断裂区。瞬时断裂区是裂纹扩展到剩余面积不足以承担最大疲劳载荷, 最后发生静强度(即过载)断裂失效形成的,瞬断区形貌与塑性或脆性断口形貌基本 一致,比较粗糙,也称粗粒区。
最后断裂区
脆性断口
塑性断口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疲劳断口宏观上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将疲劳破坏的断口对合在一起,一般都能吻合的很好。这表明破坏之前并未发生大 的塑性变形,即使是塑性很好的材料也是如此。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2014年12月30日
目录
疲劳断口的观察方法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根据宏观形貌特征判断受载情况
疲劳断口的观察方法
• 断裂机理的分类 韧窝断裂
(1)解理断裂
(2)准解理断裂 (3)韧窝断裂 (4)沿晶断裂
(5)疲劳断裂
(6)蠕变断裂 (7)…….
沿晶断裂
疲劳断口的观察方法
疲劳断口
塑性断口
根据宏观形貌特征判断受载情况
扩展区
从右到左依次为裂纹源,扩展区 和瞬断区,判断为单向弯曲载荷
断口形貌有对称的特征,判 断为双向弯曲载荷
根据宏观形貌特征判断受载情况
最后断裂区
最后断裂区的面积小,说明应力水平比较低
根据宏观形貌特征判断受载情况
棘轮状标志
根据裂纹源的位置和海滩条带,判断为偏心旋转弯曲载荷 断口边缘存在棘轮状标志,说明边缘处存在应力集中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 裂纹扩展区 o 扩展区断面光滑、平整——循环加载时,反复变形,裂开的两个面不断张开 、闭合,相互摩擦。 o 断面通常可见形似 “海滩”的海滩条带——载荷剧烈变动引起的。变幅加载 ,运行启动时,突然过载;在裂纹前沿出现较大的应力而留下塑性变形的痕 迹。 海滩条带是疲劳断口的宏观基本 特征,是判断结构断裂失效是否 为疲劳断裂的重要依据。 海滩条带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疲劳断口的诊断和预防
疲劳断口的诊断方法
宏观观察:观察断口的宏 观形貌特征如裂纹、缺口 等
微观观察:通过显微镜观 察断口的微观结构如晶粒、 夹杂物等
化学分析:对断口进行化 学成分分析如元素含量、 氧化程度等
力学性能测试:对断口进 行力学性能测试如硬度、 强度等
疲劳寿命预测:根据断口 的宏观形貌特征和微观结 构预测疲劳寿命
预防措施:根据诊断结果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改 进材料、优化设计等
预防疲劳断口的措施
提高材料强度和韧 性
改善加工工艺减少 应力集中
控制载荷和温度避 免过载和过热
定期检查和维护及 时发现和修复疲劳 断口
THNK YOU
汇报人: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疲劳断口的形成过程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影响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的因素
疲劳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 疲劳断口的诊断和预防
添加章节标题
疲劳断口的形成过程
疲劳裂纹的萌生
疲劳裂纹的萌生是疲劳断口形成的第一步 疲劳裂纹的萌生是由于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的 疲劳裂纹的萌生通常发生在材料的应力集中区域 疲劳裂纹的萌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疲劳裂纹扩展区的微观形貌
疲劳裂纹扩展区:在疲劳断口表面形成的 裂纹扩展区域
微观形貌特征:包括裂纹扩展方向、裂纹 扩展速度、裂纹扩展深度等
裂纹扩展方向:裂纹扩展方向与应力方向 一致呈直线或曲线状
裂纹扩展速度:裂纹扩展速度与应力大 小、材料性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裂纹扩展深度:裂纹扩展深度与应力大 小、材料性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疲劳裂纹扩展区的微观形貌特征对疲劳断 口的宏观形貌特征有重要影响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
其他辅助技术手段
X射线衍射(XRD)分析
01
通过XRD可以分析断口表面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有助于了解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
超声波检测
02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可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
裂纹,为疲劳断裂的分析提供辅助信息。
红外热像仪
03
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从而间接反映材料
2023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 特征
https://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引言 • 疲劳断口类型与形成机制 • 宏观形貌特征描述方法与技术手段 • 不同材料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特征比较 • 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探讨 • 总结与展望
2023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 多尺度研究:疲劳断裂是一个涉及多个尺度的复杂过程,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 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研究,以揭示不同尺度下的疲劳损伤机制和断裂行为。
• 智能化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实现疲劳 断口的智能化识别和分析。通过构建大规模的疲劳断口数据库和深度学习模型 ,可以实现对疲劳断口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疲劳断口类型划分
01
海滩状断口
海滩状断口是疲劳断口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形貌特征类似于海滩
上的波纹状痕迹。这种断口通常出现在高周疲劳断裂中,由于裂纹在扩
展过程中受到反复挤压和摩擦作用而形成。
02
鱼鳞状断口
鱼鳞状断口是另一种常见的疲劳断口类型,其形貌特征类似于鱼鳞状的
层状结构。这种断口通常出现在低周疲劳断裂中,与材料的塑性变形和
2023
PART 03
金属疲劳破坏机理及断口分析
第三章金属疲劳破坏机理及断口分析一、疲劳宏观断口•1、疲劳断口的特征•疲劳断口宏观来看由两个区域组成:疲劳裂纹产生及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
图1、疲劳断裂宏观断口(a)旋转弯曲试样疲劳断口(b)疲劳断口示意图•(1)疲劳裂纹产生及扩展区•由于材料的质量、加工缺陷或结构设计不当等原因,在零件或试样的局部区域造成应力集中,这些区域便是疲劳裂纹核心产生的策源地。
•疲劳裂纹产生后,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继续扩展长大。
常常留下一条条的同心弧线,叫做前沿线(疲劳线),这些弧线形成了象“贝壳”一样的花样,也称为贝纹区。
断口表面因反复挤压、摩擦,有时光亮得象细瓷断口一样。
•(2)最后断裂区•疲劳裂纹不断扩展,使得零件或试样有效断面逐渐减少,应力不断增加,当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强度时,则发生断裂,形成最后断裂区。
•对于塑性材料,断口为纤维状,呈暗灰色。
•对于脆性材料则是结晶状。
2、影响疲劳断口的因素•(1)试样或零件所受载荷类型。
•(2)试样或零件所受应力的大小。
•(3)应力集中因素。
图2、平板试样拉压疲劳断口形态示意图(a)平板试样;(b)带缺口的平板试样图3、各类疲劳断口形态的示意图二、金属疲劳破坏机理•疲劳裂纹的产生•金属所受交变应力的最大值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为什么会产生疲劳断裂呢?为了搞清楚金属疲劳断裂的本质,通常是在消除外界应力集中的情况下,研究金属疲劳的微观变化,从而提高疲劳抗力的途径。
图4、静拉伸和交变载荷下的滑移带(a)静拉伸(σ>σ0.2)(b)交变应力(σ=σ-1,N=105次)•从图4可以看出,静拉伸试样表面上到处布满细密的滑移带。
交变载荷下,经过应力循环之后,只有部分晶粒的局部地方出现细滑移带,表现为滑移的不均匀性。
这种滑移的不均匀性通常集中在金属表面、金属的晶界及金属夹杂物等处,并在该处形成疲劳裂纹核心。
•图5低碳钢经过不同循环次数后形成的滑移带。
图5、低碳钢在交变应力下(σ=σ-1)滑移带的发展(a)N=104次;(b)N=2×106次图6、低碳钢(σ=2σ-1)形成的滑移带(a)N=6×104次;(b)电解抛光后留下的“驻留滑移带”图7、交变应力下金属表面形成的“挤出脊”及“挤入沟”•驻留滑移带、挤出脊、挤入沟等,都是金属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表面不均匀滑移造成的疲劳裂纹核心策源地。
热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和裂纹特征
热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和裂纹特征断裂失效分析(4)钟培道(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5.3 疲劳断裂失效分析疲劳断裂失效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判断零件的断裂失效是否属于疲劳断裂与疲劳断裂的类别;引起疲劳断裂的载荷类型与大小以及疲劳断裂的起源等。
疲劳断裂失效分析的目的则是找出引起疲劳断裂的确切原因,从而为防止同类疲劳断裂失效再次出现所要采取的措施提供依据。
5.3.1 疲劳断裂的宏观分析典型的疲劳断口按照断裂过程的先后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区,即疲劳源区、扩展区和瞬断区,见图12。
图12 疲劳断口的宏观特征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宏观分析即可大致判明该断口是否属于疲劳断裂、断裂源区的位置、裂纹的扩展方向以及载荷的类型。
(1)疲劳断裂源区的宏观特征及位置的判别宏观上所说的疲劳源区包括裂纹的萌生与第一阶段扩展区。
疲劳源区一般位于零件的表面或亚表面的应力集中处,由于疲劳源区暴露于空气与介质中的时间最长,裂纹扩展速率较慢,经过反复张开与闭合的磨损,同时在不同高度起始的裂纹在扩展中相遇,汇合形成辐射状台阶或条纹。
因此,疲劳源区一般具有如下宏观特征:①氧化或腐蚀较重,颜色较深;②断面平坦、光滑、细密,有些断口可见到闪光的小刻面;③有向外辐射的放射台阶或放射状条纹;④在源区虽看不到疲劳弧线,但有向外发射疲劳弧线的中心。
有时疲劳源区不只一个,在存在多个源区的情况下,需要找出疲劳断裂的主源区。
(2)疲劳断裂扩展区的宏观特征该区断面较平坦,与主应力相垂直,颜色介于源区与瞬断区之间,疲劳断裂扩展阶段留在断口上最基本的宏观特征是疲劳弧线(又称海滩花样或贝壳花样)见图13。
图13 疲劳弧线(3)瞬时断裂区的宏观特征疲劳裂纹扩展至临界尺寸(即零件剩余截面不足以承受外载时的尺寸)后发生失稳快速破断,称为瞬时断裂。
断口上对应的区域简称瞬断区,其宏观特征与带尖缺口一次性断裂的断口相近。
5.3.2 疲劳断口的微观分析疲劳断裂的微观分析必须建立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它是宏观分析的继续和深化。
疲劳断口宏观分析
.1 疲劳断口的形貌特征疲劳断口是指金属材料或零构件在疲劳断裂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匹配的表面,称断裂面或断口。
分析它的目的在于确定零构件是否属于疲劳破坏?其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和方法,为今后的设计、选材以及加工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对断口的形貌进行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宏观断口分析和微观断口分析。
所谓宏观分析是指用肉眼或20—30倍以下放大镜观察断口的形貌特征。
微观分析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对断口进行分析。
宏观分析不要求专门设备,被观察断口尺寸不受限制,可以观察断件和断口全貌,了解各个方面变化情况,所以说宏观分析是断口分析的基础。
微观分析是用高倍的光学显微镜、c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分析,能观察断口的精细结构及裂纹形态。
1.1 疲劳断口宏观特征由于零构件经常承受拉、压、弯、扭或复合应力的作用,因载荷类型不同,在宏观断口上表现出的形貌特征也不相同。
(1)弯曲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图1-2是在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的断口示意图。
零件在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其表面应力最大,中心应力最小,疲劳源首先在表面形成,然后沿着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方向扩展,到最后瞬断。
图中(a)是单向弯曲疲劳断口,它的疲劳源首先在受拉应力一侧表面形成,瞬断区在疲劳源相对侧,其面积大小由材料抗拉强度和外加载荷的大小来决定。
图中(b)是双向弯曲疲劳断口,由于双向弯曲,试件上下两侧交替承受拉应力作用,故疲劳源在相对两侧面形成,瞬断区在中间。
.页脚...图1-3是轴在旋转弯曲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示意图,由于旋转弯曲应力也是表面最大,中心最小,疲劳源也开始于表面,且疲劳源两侧裂纹发展速度较中心快,故贝纹线比较扁平。
最终瞬断区虽然也在疲劳源对面,但总是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逆偏转一个角度,此种现象称为偏转现象。
因此,从疲劳源与瞬断区的相对位置便能推知轴的旋转方向。
轴上有无应力集中及应力集小,其最终瞬断区的位置是不同的。
若应力集中若应力集中最终瞬断区在疲劳源相对应的一侧。
钢筋断裂特征
钢筋断裂特征一、宏观断口形貌钢筋的宏观断口形貌是描述断裂表面的整体外观特征。
常见的宏观断口形貌包括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疲劳断裂等。
脆性断裂的断口呈结晶状,颜色灰暗,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韧性断裂的断口呈杯锥状或人字纹状,颜色较鲜亮,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疲劳断裂的断口呈台阶状或贝壳状,颜色较灰暗,有明显的疲劳辉纹。
二、断裂面的颜色与光泽钢筋断裂面的颜色与光泽可以反映其断裂的性质。
一般来说,脆性断裂的断面呈灰黑色,光泽较差;韧性断裂的断面呈亮灰色或银白色,光泽较好;疲劳断裂的断面呈灰白色或深灰色,光泽较差。
三、断裂口的尺度与分布钢筋断裂口的尺度与分布也是其特征之一。
脆性断裂的裂纹一般较为细小,分布较为均匀;韧性断裂的裂纹一般较为粗大,分布不均匀;疲劳断裂的裂纹一般呈周期性分布。
四、断裂源的特征钢筋的断裂源也是其特征之一。
脆性断裂的断裂源一般较为明显,呈一个或多个明显的断裂点;韧性断裂的断裂源一般不太明显,呈一个或多个较为模糊的断裂点;疲劳断裂的断裂源一般位于应力集中的部位,呈一个或多个明显的疲劳辉纹。
五、微观断口形貌钢筋的微观断口形貌是描述其断口表面的微观结构特征。
通过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微观断口形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钢筋的断裂性质。
例如,在微观断口形貌中可以观察到韧窝、解理台阶、沿晶断裂等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判断钢筋的断裂性质。
六、钢筋的成分与组织钢筋的成分与组织也是其特征之一。
不同成分和组织的钢筋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例如,低合金钢和高碳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就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钢筋的成分和组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断裂性质和耐腐蚀性能。
七、断裂前的应力状态钢筋在断裂前的应力状态也是其特征之一。
通过分析钢筋在断裂前的应力状态,可以了解其受力情况和应力集中情况,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钢筋的断裂。
例如,在桥梁、高层建筑等大型土木工程中,通过监测钢筋的应力状态和温度变化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疲劳强度分析
疲劳强度疲劳的定义:材料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由于某点或某些点产生了局部的永久结构变化,从而在一定的循环次数以后形成裂纹或发生断裂的过程称为疲劳。
疲劳的分类:(1)按研究对象:材料疲劳和结构疲劳(2)按失效周次: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3)按应力状态:单轴疲劳和多轴疲劳(4)按载荷变化情况:恒幅疲劳、变幅疲劳、随机疲劳(5)按载荷工况和工作环境:常规疲劳、高低温疲劳、热疲劳、热—机械疲劳、腐蚀疲劳、接触疲劳、微动磨损疲劳和冲击疲劳。
第一章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1-1 疲劳破坏的特征疲劳破坏的特征和静力破坏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五大特征:(1)在交变裁荷作用下,构件中的交变应力在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b)的情况下,破坏就可能发生。
(2)不管是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疲劳断裂在宏观上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突然断裂,故疲劳断裂常表现为低应力类脆性断裂。
(3)疲劳破坏常具有局部性质,而并不牵涉到整个结构的所有材料,局部改变细节设计或工艺措施,即可较明显地增加疲劳寿命。
(4)疲劳破坏是一个累积损伤的过程,需经历一定的时间历程,甚至是很长的时间历程。
实践已经证明,疲劳断裂由三个过程组成,即(I)裂纹(成核)形成,(II)裂纹扩展,(III)裂纹扩展到临界尺寸时的快速(不稳定)断裂。
(5)疲劳破坏断口在宏观和微观上均有其特征,特别是其宏观特征在外场目视捡查即能进行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判断是否属于疲劳破坏等。
图1-1及图l-2所示为磨床砂轮轴及一个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典型断口。
图中表明了疲劳裂纹起源点(常称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常称光滑区)及快速断裂区(也称瞬时破断区,常呈粗粒状)。
§1-2 疲劳破坏的断口分析宏观分析:用肉眼或低倍(如二十五倍以下的)放大镜分析断口。
微观分析: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包括透射型及扫描型)研究断口。
图1-1 磨床砂轮轴的典型断口图1-2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典型断口1、断口宏观分析:(I) 疲劳源:是疲劳破坏的起点,常发生在表面,特别是应力集中严重的地方。
14-02第二章疲劳破坏特征及断口分析
2.1 宏观断口特征 2.2 疲劳破坏机理 2.3 微观断口特征 2.4 由疲劳断口进行初步失效分析
1
能源与动力学院 <<结构疲劳与断裂>> -- 2014
2.1.1 疲劳破坏宏观断口特征
材料疲劳断裂虽然类似脆性断裂,但疲劳断口 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断口:
疲劳断口
塑性断口
15
能源与动力学院 <<结构疲劳与断裂>> -- 2014
2.2.1 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的塑性 变形方式: 滑移和孪生
滑移: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 晶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滑移带:塑性变形的可见标记(金相显微镜)。
铜拉伸试样表面滑移带 500x
16
能源与动力学院 <<结构疲劳与断裂>> -- 2014
疲劳条带是疲劳断口的宏观基本特征,是判断 结构断裂失效是否为疲劳断裂的重要依据。
但并不是所有疲劳断口上都会有疲劳条带出现。 实验室进行的标准试样的等幅疲劳试验很少有 疲劳条带出现。
一般认为其形成与循环载荷的变化、裂纹扩展 忽快忽慢、裂纹扩展不均匀有关。
9
能源与动力学院 <<结构疲劳与断裂>> -- 2014
疲劳裂 纹成核
扩展至临 界尺寸
断裂 发生
疲劳裂纹的起始或萌生过程,称为裂纹成核,成 核处——裂纹源。
裂纹起源(裂纹源)仍然是由于滑移引起的,表 面或应力集中处的局部某些晶粒中。
19
能源与动力学院 <<结构疲劳与断裂>> -- 2014
循环加载时的滑移:
材料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疲劳断口的形貌特征疲劳断口是指金属材料或零构件在疲劳断裂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匹配的表面,称断裂面或断口。
分析它的目的在于确定零构件是否属于疲劳破坏?其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和方法,为今后的设计、选材以及加工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对断口的形貌进行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宏观断口分析和微观断口分析。
所谓宏观分析是指用肉眼或20—30倍以下放大镜观察断口的形貌特征。
微观分析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对断口进行分析。
宏观分析不要求专门设备,被观察断口尺寸不受限制,可以观察断件和断口全貌,了解各个方面变化情况,所以说宏观分析是断口分析的基础。
微观分析是用高倍的光学显微镜、c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分析,能观察断口的精细结构及裂纹形态。
1.1 疲劳断口宏观特征由于零构件经常承受拉、压、弯、扭或复合应力的作用,因载荷类型不同,在宏观断口上表现出的形貌特征也不相同。
(1)弯曲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图1-2是在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的断口示意图。
零件在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其表面应力最大,中心应力最小,疲劳源首先在表面形成,然后沿着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方向扩展,到最后瞬断。
图中(a)是单向弯曲疲劳断口,它的疲劳源首先在受拉应力一侧表面形成,瞬断区在疲劳源相对侧,其面积大小由材料抗拉强度和外加载荷的大小来决定。
图中(b)是双向弯曲疲劳断口,由于双向弯曲,试件上下两侧交替承受拉应力作用,故疲劳源在相对两侧面形成,瞬断区在中间。
图1-3是轴在旋转弯曲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示意图,由于旋转弯曲应力也是表面最大,中心最小,疲劳源也开始于表面,且疲劳源两侧裂纹发展速度较中心快,故贝纹线比较扁平。
最终瞬断区虽然也在疲劳源对面,但总是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逆偏转一个角度,此种现象称为偏转现象。
因此,从疲劳源与瞬断区的相对位置便能推知轴的旋转方向。
轴上有无应力集中及应力集中大小,其最终瞬断区的位置是不同的。
若应力集中较小时,疲劳源只在一处发生,最终瞬断区在疲劳源相对应的一侧。
若应力集中较大时,则沿周向缺口将同时有几个疲劳源产生,瞬断区的位置则在轴的内部。
另外,最终瞬断区的位置还受轴上名义应力大小的影响。
名义应力越大,瞬断区越移向轴的中央,如图l—4所示。
图1—5综合给出了上述各种弯曲应力条件下的疲劳断口形态图。
(2)轴向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轴向应力包括拉—拉或拉—压疲劳。
它的疲劳源一般也在表面形成,只有内部有缺陷时才在缺陷处形成。
断口形貌还与试件有无缺口有关。
高应力轴向拉压疲劳断口,对光滑圆试件,裂纹从疲劳源向四周扩展速度基本相同。
若应力高,疲劳扩展区小,瞬断区大,如图1—6(a)所示。
若应力低,疲劳扩展区大,瞬断区小,如图1—6(d)所示。
对于缺口试件,由于应力集中的作用,故疲劳源两侧裂纹扩展较快,如图1-6(b)、(c)所示。
低应力轴向拉压疲劳断口与高应力断口类似,只是疲劳区和瞬断区大小不同。
(3)扭转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在扭转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口,可以分成二类,一类为正断型,另一类为切断型.对于脆性材料常按正断型方式断裂,而对于塑性材料则常按切断型方式断裂。
也可以说还有二种方式兼有的复合断裂。
图1—7为扭转应力下的各种断口形态示意图。
图中正,断型中的锯齿状和星型断口,在实际轴的疲劳破坏中能经常见到。
一个阶梯轴在反复扭转应力作用下,首先在轴的过渡圆角处产生很多个疲劳源,这些微裂纹同时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的方向即与轴线呈45o交角的方向扩展,当这些相邻裂纹相交时,便形成锯齿状断口,其过程可用图1—8表示。
图中(a)在反复扭转应力作用下形成疲劳源和产生微裂纹,(b)裂纹沿与轴线呈45?的二个方向扩展,(c)形成锯齿状断面。
一个阶梯轴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由于轴径突然发生变化,则在过渡圆角处要产生应力集中,这时产生疲劳裂纹扩展方向也要与拉伸正应力相垂直,所以疲劳断口常常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象碟子一样的曲面,常把这种形状断口称为皿型断口.图1—9表示皿型断口的形成过程。
如果阶梯轴承受旋转弯曲应力和单向脉动扭转应力的联合作用,则在过渡圆角附近可能发生多个疲劳源。
由于扭矩的作用结果,裂纹将以螺旋状的方式向前扩展,最后这些裂纹在轴的中央汇合,形成棘轮状断口。
如图1—10所示。
1.2 疲劳断口微观特征(1)疲劳裂纹的形成疲劳破坏的过程是:零部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在局部的最高应力处最弱的及应力最大晶粒上形成微裂纹,然后发展成宏观裂纹,裂纹继续扩展,最终导致疲劳断裂。
金属结构材料多数为多晶体。
晶粒内的滑移是由沿着晶面移动的位错造成的。
这样就使一个晶粒内出现一个或几个滑移面。
这些滑移可以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观测到。
随着循环载荷作用次数的增加,滑移线不断增多和变粗,形成滑移带。
试验证明,滑移带的形成并不一定都造成裂纹,只有少数滑移带可能变得更加明显。
这种滑移带称“驻留滑移带”。
由于滑移结果,特别是在驻留滑移带上形成“挤出”或“挤入”现象,继续循环加载,挤入部分向滑移带纵深发展,从而形成疲劳微裂纹,如图1—11所示。
以后裂纹沿滑移带方向扩展,并穿过晶粒,直到形成宏观裂纹。
所以,零构件在疲劳载荷作用下,因位错运动而造成滑移带是产生疲劳裂纹最根本原因。
表面缺陷或材料内部缺陷起着尖缺口的作用,使应力集中,促使疲劳裂纹的形成。
(2)疲劳裂纹的扩展疲劳裂纹扩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当疲劳裂纹核心一旦在零件表面滑移带或缺陷处形成后,立即沿着滑移带的主滑移面向金属内部伸展。
此滑移面的取向大致与正应力呈45?角,所以,第一阶段裂纹总是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的滑移面扩展。
第二阶段:裂纹在第一阶段扩展的深度很浅,大约只有零点几个毫米,其范围在2—5个晶粒之内。
然后将改变方向,沿着与正应力相垂直的方向扩展。
此时正应力对裂纹的扩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裂纹扩展的第二阶段。
图1—12是疲劳裂纹扩展二个阶段的示意图。
对于一般材料来说,尽管第一阶段裂纹扩展深度很浅,但它对疲劳寿命的贡献却随疲劳应力幅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对应力幅较高的,如低周疲劳,第一阶段扩展在疲劳总寿命中所占的比例较低,第二阶段扩展是主要的,疲劳寿命主要决定于第二阶段扩展。
但对于比较低的应力幅,则光滑试样疲劳总寿命至少有90%以上是由第一阶段扩展所贡献。
(3)疲劳裂纹形成机理为了解决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曾提出多种理论模型,其中得到多数人支持的是“塑性钝化”模型。
该模型图如图1—13所示。
在未加载荷时裂纹形态如图中(a),在加载段拉应力作用下,裂纹张开,裂纹前端两个小切口使滑移集中于与裂纹平面成45?角的滑移带上,二个滑移带互相垂直如(b)。
当拉应力达到最大值时,裂纹因变形应力集中效应消失,裂纹前端滑移带变宽,裂纹前端钝化,呈半圆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表面并使裂纹向前扩展,如图中(c)。
此后转入卸载后半期,沿滑移带向相反方向滑移,如图中(d),裂纹前端相互挤压,在加载半周期形成的新表面被压向裂纹平面,其中一部分发生折迭而形成新的切口,如图中(c),结果造成一个新的疲劳纹,其间距为c。
如此循环往复,裂纹不断向前扩展。
不断形成疲劳纹。
(4)疲劳裂纹第二扩展阶段的微观特征疲劳裂纹扩展第二阶段主要特征是疲劳纹存在。
一般疲劳纹具有如下特点:(a)疲劳纹是一系列基本上相互平行的条纹,略带弯曲呈波浪形,并与裂纹局部扩展方向相垂直。
(b)每一个条纹代表着一次载荷循环,每条疲劳纹都表示该循环下裂纹前端的位置,在数量上疲劳纹与载荷循环次数相等。
(c)疲劳纹间距(或宽度)随应力强度因子幅的变化而变化。
(d)在疲劳断口的微观范围内,通常由许多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小断块所组成,每个小断块上的疲劳纹连续而平行,但相邻小断块上的疲劳纹不连续,不平行,如图1—14所示。
(e)断口两侧断面上的疲劳纹基本对应。
在实际断口中,疲劳纹的数量未必与循环次数相等,尤其它受应力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Forsyth观察疲劳纹时,发现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疲劳纹,即“韧性疲劳纹”与“脆性疲劳纹”,如图1—15(a)、(b)。
这二种疲劳纹在形成时所产生的表面浮凸程度和塑性变形量的大小不同。
脆性疲劳断口的特征是:断裂路径是放射状扇形,疲劳纹被放射状台阶割成短而且平坦的小段。
韧性疲劳纹在塑性变形时,发生较大的变形量,且条纹在断口上连续规则的排列,但是必须指出,疲劳条纹还受晶界、夹杂物、环境介质等因素影响,使其微观形貌发生很大变化。
2 分析疲劳断口的一般方法2.1 事故现场的调查研究首先对在工作中破断的许多碎片,必须仔细地收集起来,并从中挑选出包含有主要破断源的可疑碎片,加以精心保护,避免化学侵蚀,尤应防止用手指去污染断口。
有些情况下,这些碎片已经被氧化,腐蚀或污染,但这些断口的重要特征没被照相和记录下来之前,不可以用机械的或化学的方法加以清洗。
另外,在调查破断原因的过程中,也应将破断零构件的设计、加工。
装配等数据资料,实际工作中的服役条件、运行状况及环境等都要仔细调查,以从中获得可能对破断分析极为有用的资料。
2.2疲劳断口宏观分析断裂分析的目的是判定断口形貌特征,确定裂纹源位置及裂纹扩展方向,找出可能破断的原因。
(1)主裂纹确定。
每个裂纹的萌生和扩展都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
一般来说,机件上的裂纹是依次陆续产生的,即在形成断口的时间上是有先后之分的。
根据这个规律,就可能在诸多碎片中确定最先开裂的断口。
例如图1-16(a)上产生的两条裂纹,构成‘T’型,或者说三块断片合拢起来构成“T’字型裂纹。
通常情况下,横贯裂纹A为先开裂的,A称为主裂纹。
B裂纹扩展受到A裂纹的阻止。
这时裂纹源可能就在A裂纹的两个端点上。
图1-16(b)表示一个裂纹形成之后,产生很多分支裂纹,通常分叉的方向为裂纹扩展方向,其反方向即为主裂纹,裂纹源就在主裂纹始点上。
图1-16(c)为一圆环形构件,在断裂中形成三块,将碎片合拢起来之后,发现A裂纹变形量最大,应为主裂纹,其它B,C为次裂纹,裂纹源当然在A裂纹上。
图l一16(d)表示在腐蚀环境下的断口,时间越长,腐蚀现象越严重,即氧化膜或腐蚀层增厚,所以断口上氧化或腐蚀最严重的部位,就是主裂纹和疲劳源所在的部位。
在一般情况下,“T”型法和分叉法多用来判别脆性断裂;变形法多用于判别塑性或韧性断裂的主裂纹;氧化法用于判别环境断裂的主裂纹.应该指出,上述介绍的方法属于一般的情况,不能包括所有的情况。
在实际的断裂事故分析中,应根据各种具体条件,如裂纹的扩展规律,断口形貌特征、断口表面颜色,各部位相对变形量的大小、构件散落的部位及其分布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判别主裂纹与次裂纹。
(2)断口试样的清洗。
在一般情况下,金属断口表面均受到程度不同的化学的、机械的损伤或污染.为了清晰显露断口形貌的真实情况,需要对断口进行清洗,除掉断口表面上的灰尘、污垢物及腐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