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一个鸡蛋大约50g 一、密度

概念:物理学上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ρ”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ρ水=1.0⨯103千克/米3物理意义:

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1克/厘米3=

1.0⨯103千克/米3

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特性____,不同物质密度一般__不同___,大小与m、V__无关___,与物质的__种类___(及状态)有关.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盐水密度表达式:总结: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能够(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且水面上升不能超过量程。三、比热

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多少,物质的种类

2、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水的比热最大。

4、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5.比热越大,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四、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v

m =

ρv

m =

ρ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②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③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五、分子运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又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的空

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2、一切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扩散: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3、用分子观点解释:

蒸发是一种缓慢进行的的汽化现象,从分子运动角度看,蒸发实际上是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

沸腾是从分子运动角度看,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注意点: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五、物质的变化

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

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一、基础巩固。

1、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C、水分子变成了别的物质分子

D、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2、下列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用玻璃棒搅拌

C、将颗粒磨碎

D、多加些蔗糖3、从冰箱中取出玻璃酒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是:(

)

A、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液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汽化现象。

4、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

现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盛酒精的开口瓶中和密封的盛有酒精的瓶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均为18℃,则()

A、甲温度不准确

B、乙温度不准确

C、丙温度不准确

D、不能确定

5、有关资料显示,猪肉新鲜程度的变化会引起pH 发生相应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越新鲜,酸性越强

B、肉越新鲜,碱性越弱

C、肉变质过程中,酸性增强

D、肉变质过程中,碱性减弱

6、小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用小火煮,

保持锅中水一直沸腾,直到煮熟。则()

A、第一次比第二次既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时间差不多

7、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A、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B、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量,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D、很难说,可能会变质,可能不会变质

8、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

5.8~

6.2

6.3~6.6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