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4 词五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研讨课教案_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语言、情感的豪放之美。

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感受作者“狂”的形象,并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

3.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诗词只有吟诵才会有生命力。今天就让我们赋予诗词以生命力。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走进苏轼的世界。

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呢?

(学生自由发言)

苏轼自己对这首词很得意,于是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明确:通过这封信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雄壮、豪放的特点,为指导初读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初步感知大意。

2.个别读,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导朗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②把握节奏,落实重音。

3.齐读。

4.整体感知:说说你读了这首词之后的初步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三、品读课文,体会苏轼之“狂”

(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

1.分析“狂”的内涵

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狂)

那么苏轼狂在什么地方呢?(或:苏轼是怎么个狂法呢?)下面我们齐读上阕,看看成熟稳重的“老夫”苏轼有哪些“少年”“轻狂”的表现。

2.分析词中苏轼的“少年狂”预设:

①行为、装备之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明确:“左牵黄,右擎苍”猎狗和苍鹰都是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用换字法品析“黄”“苍”二字。另外,苏轼的穿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适时指导朗读。

“千骑”,场面十分盛大、浩浩荡荡。“卷”:行进速度之快。适时指导朗读。

②语气之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明确:这三句话主要让学生体会苏轼自比孙权的口气之“狂”。同时引导学生辨别不同资料对“报”的理解。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胡云翼选注《宋词选》)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明确:这两则资料中,“报”分别被理解为“酬答”和“告诉”。而“告诉”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因为前者射虎是为了酬答百姓的围观,而后者是苏轼告诉全城的人去看他像孙权当年那样射虎打猎,后者更能体现他的“少年轻狂”。(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等方

面朗读上阕)

小结:“狂”的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种:根据以上我们队文章的理解,苏轼的“狂”是属于第几种?

狂:①狂妄,傲慢。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③发疯。④失去常态,狂乱。

明确:第二种。

过渡:有句话说“狂是因为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那么苏轼有什么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词的下阙。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你觉得苏轼想书法什么情感?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信任。

明确:冯唐一生屡遭贬官,到老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魏尚虽然被贬官,但后来又重新得到重用,而且把云中郡治理得很好,令匈奴人忌惮不己。而此时的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城,因此他更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冯唐那样的人持着朝廷的符节使自己能够像魏尚一样重新得到重用。苏轼自比魏尚,希望自己像魏尚一样平息边界之争,包裹杀敌,为朝廷效力。所以说他书法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何日”表达了苏轼的强烈的渴望和期待。

2.运用资料,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雕弓”的内涵。

出示资料:

提问:天狼星应该出现在苏轼的东南或西南方向,可他为什么要“西北望,射天狼”呢?在学生困惑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晋书-天文志》)

明确:雕弓非实指,而是指天上的“弧矢”星座,即天弓。我们似乎看到苏轼化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拉动了那把“天弓”,射向了控制侵略的“天狼星”。于是,天下太平!这一举动正是他报国之志的表现。

(三)体会苏轼的“进取之狂”

投影出示:有人说:“苏轼既有报国之志,应奔赴沙场,而苏轼却只‘发少年狂’而无行动;为官者,应勤政爱民,而苏轼却打猎消遣。因此,苏轼之狂,是不思进取,是消极之狂,不可取也!”

明确:苏轼被排挤出京城,失去了宋神宗的信任。他虽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因此,“狂”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从词中“老夫”“聊”“尚”这些字也可看出一二。苏轼虽被排挤,受冷遇,但他依然为百姓着想,他在杭州和密州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政绩突出。因此,苏轼打猎时故意表现出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气,是向朝廷证明:自己虽然快四十岁了,虽然是文官,但仍有少年的狂气,可以像武官那样奔赴沙场,英勇杀敌!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重新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孔子说:“狂者进取。”韩愈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所以,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他的志是报国之志!

四、课堂小结

投影显示: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狂热的期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