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要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知识讲解_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_基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会应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表达命题之间的关系;4.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要点梳理】要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1. 符号p q⇒与p q⇒/的含义“若p,则q”为真命题,记作:p q⇒;“若p,则q”为假命题,记作:p q⇒/.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①若p 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如果既有p q⇔,这时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称p是⇒,又有q p⇒,就记作p qq的充要条件.要点诠释:对p q⇒的理解:指当p成立时,q一定成立,即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到q.①“若p,则q”为真命题;②p是q的充分条件;③q是p的必要条件.以上三种形式均为“p q⇒”这一逻辑关系的表达.要点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1. 从逻辑推理关系看命题“若p,则q”,其条件p与结论q之间的逻辑关系.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若p q⇒,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但q p③若p q⇔,则p、q互为充要条件;⇒,且q p⇒,即p q④若p q⇒/,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且q p2. 从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看若p:x∈A,则q:x∈B.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是B的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若A=B,则p、q互为充要条件;④若A不是B的子集且B不是A的子集,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要点诠释:充要条件的判断通常有四种结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判断方法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②尝试用条件推结论;③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④最后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要点三:充要条件的证明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结论的充要条件,既要证明条件的充分性(即证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条件的必要性(即证原命题的逆命题成立).要点诠释:对于命题“若p ,则q ” :①如果p 是q 的充分条件,则原命题“若p ,则q ”与其逆否命题“若q ⌝,则p ⌝”为真命题;②如果p 是q 的必要条件,则其逆命题“若q ,则p ”与其否命题“若p ⌝,则q ⌝”为真命题;③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则四种命题均为真命题.【典型例题】类型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例1. 指出下列各题中,p 分别是q 的什么条件?(1) p :(2)(3)0x x --=, q : 2x =;(2) p :0c =, q : 抛物线2y ax bx c =++过原点;(3) p :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q : 四边形的邻边相等.【思路点拨】本题中,p 是条件,q 是结论. 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从而判断p 分别是q 的什么条件.【解析】(1)∵p : 2x =或3x =, q : 2x =,∴p q ⇒/且q p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p q ⇒且q p ⇒,∴p 是q 的充要条件,(3)∵p q ⇒/且q p ⇒/,∴p 是q 的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总结升华】判定充要条件的基本方法是定义法,即“定条件——找推式——下结论”.有时需要将条件等价转化后再判定.举一反三:【变式1】指出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1)p :A B ∠=∠, q :A ∠和B ∠是对顶角.(2)p :1x =, q :21x =;【解析】(1)∵p q ⇒/且q p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2:111q x x x =⇔==-或∴211x x =⇒=,但211x x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变式2】判断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1)p :0a >且0b >, q :0ab >;(2)p :1x y>, q : x y >. 【答案】(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0a >且0b >时,0ab >成立;反之,当0ab >时,只要求a 、b 同号即可.∴必要性不成立.(2)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x y >在0y >的条件下才有x y >成立. ∴充分性不成立,同理必要性也不成立.【高清课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94804例2】例2. 已知p :0<x <3,q :|x -1|<2,则p 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解不等式|x -1|<2得-1<x <3,即q :-1<x <3.将集合P ={|03}x x <<与Q ={|13}A x x =<<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从图中看P Q ⊆, 所以p ⇒q ,但q ⇒/p ,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总结升华】①先对已知条件进行等价转化化简,然后由定义判断;②不等式(解集)表示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借助集合间的关系判断.举一反三:【高清课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94804例3】【变式1】设x ∈R ,则条件“2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为( )A.1x >B.1x <C.3x >D.3x <【答案】A【变式2】下列各小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22-<<;xx-≤≤,q:20(2)p:03xx-<<.<<,q:13【答案】(1)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变式3】设条件甲为“250x x--<””那么甲是乙的()-<”,条件乙为“2560x x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类型二: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例3.设x y、∈R,求证:|x 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思路点拨】注意分清条件与结论. 本题中条件:xy≥0;结论:|x y+|=|x|+|y|.要证明充要条件的成立,须从两方面着手:条件∣结论;结论∣条件.【证明】(1)充分性:若xy=0,那么①x=0,y≠0;②x≠0,y=0;③x=0,y=0,于是|x+y|=|x|+|y|如果xy>0,即x>0,y>0或x<0,y<0,当x>0,y>0时,|x+y|=x+y=|x|+|y|.当x<0,y<0时,|x+y|=-(x+y)=-x+(-y)=| x|+|y|.总之,当xy≥0时,有|x+y|=|x|+|y|.(2)必要性:由|x+y|=|x|+|y|及x、y∈R,得(x+y)2=(|x|+|y|)2,即2222x xy y x xy y++=++,|xy|=xy,22∴xy≥0.综上可得|x 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总结升华】充要条件的证明关键是根据定义确定哪是已知条件,哪是结论,然后搞清楚充分性是证明哪一个命题,必要性是证明哪一个命题.判断命题的充要关系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2)等价法,即利用A B⇔与A B⌝⇔⌝的⇒与B A⌝⇒⌝;A B⇒与A B⌝⇒⌝;B A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 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a b c,,都是实数,证明ac< 0是关于x的方程2++=0有一个正ax bx c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解析】(1)充分性:若ac<0,则Δ=b2-4ac>0,方程2ax bx c++=0有两个相异实根,设为x1,x2,∵ac<0,∴x1·x2=ca<0,即x1,x2的符号相反,即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2)必要性:若方程2ax bx c++=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设为x1,x2,且x1>0,x2<0,则x1·x2=ca<0,∴ac<0.综上可得ac<0是方程2ax bx c++=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 【变式2】求关于x的方程2210ax x++=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 【解析】(1)a=0时适合.(2)当a≠0时,显然方程没有零根.若方程有两异号的实根,则必须满足1440aaa⎧<⎪⇒<⎨⎪∆=->⎩;若方程有两个负的实根,则必须满足12001440aa aa⎧>⎪⎪⎪-<⇒<≤⎨⎪⎪∆=-≥⎪⎩综上知,若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则a≤1;反之,若a≤1,则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因此,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1类型三:充要条件的应用例4.已知条件p:2x+ax+1≤ 0,条件q:23x x-+2≤ 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2≤a≤2【解析】解不等式23x x-+2≤ 0得1≤x≤2.令A={x∈R|2x+ax+1≤ 0},B={x|1≤x≤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即A⊆B,可知A=∅或方程2x+ax+1=0的两根要在区间[1,2]内,∴Δ=a 2-4<0或01224210110a a a ∆≥⎧⎪⎪≤-≤⎪⎨⎪++≥⎪++≥⎪⎩,得-2≤a ≤2. 【总结升华】解决这类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应尽量运用集合法求解,即先化简集合A 、B ,再由它们的因果关系,得到A 与B 的包含关系,进而得到相关不等式组,解之即可.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命题p :()110c x +c c <<>-,命题q :x >7或x <-1,并且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0<c ≤2【解析】命题p 对应的集合A ={x|1-c<x<1+c ,c>0},同理,命题q 对应的集合B ={x|x>7或x<-1}.因为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所以A B =∅或A 不是B 的子集且B 不是A 的子集,所以1117c c -≥-⎧⎨+≤⎩,①或1117c c +≥-⎧⎨-≤⎩,②,解①得c≤2,解②得c≥-2,又c>0,综上所述得0<c≤2.【变式2】已知p :1|1|23x --≤,q :22210(0)x x m 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m 的取值范围.【答案】9m ≥【解析】由22210(0)x x m m -+-≤>解得11m x m -≤≤+ 又由1|1|23x --≤解得210x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012,110m m m >⎧⎪-≤-⎨⎪+>⎩或012,110m m m >⎧⎪-<-⎨⎪+≥⎩解得9m ≥。
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笔记
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笔记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命题成立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1. 充分条件:如果由条件A可以推出结论B,那么就说A是B的充分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A,就可以得到B。
2. 必要条件:如果由结论B可以推出条件A,那么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A,就没有B。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由A可以推出B,由B也可以推出A,那么就说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如果由A不能推出B,由B也不能推出A,那么就说A 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可以根据这些定义来判断某一条件是否为另一条件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同时,这些判断也可以基于逻辑推理关系来进行。
1. 充分条件:如果由条件A可以推出结论B,那么就说A是B的充分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A,就可以得到B。
比如,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偶数。
在这里,“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如果由结论B可以推出条件A,那么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A,就没有B。
比如,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偶数。
在这里,“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的必要条件。
3.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由A可以推出B,由B也可以推出A,那么就说A是B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比如,在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这里,“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
4.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如果由A不能推出B,由B也不能推出A,那么就说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比如,在三角形中,“是等腰三角形”不能推出“有一个角是直角”,也不能推出“是直角三角形”,因此,“是等腰三角形”就是“是直角三角形”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这些判断可以根据逻辑推理关系来进行。
在判断某一条件是否为另一条件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时,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来验证。
高中数学讲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定义:(1)对于两个条件,p q ,如果命题“若p 则q ”是真命题,则称条件p 能够推出条件q ,记为p q Þ,(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如果条件,p q 满足p q Þ,则称条件p 是条件q 的充分条件;称条件q 是条件p 的必要条件2、对于两个条件而言,往往以其中一个条件为主角,考虑另一个条件与它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含充分方面,也包含必要方面。
所以在判断时既要判断“若p 则q ”的真假,也要判断“若q 则p ”真假3、两个条件之间可能的充分必要关系:(1)p 能推出q ,但q 推不出p ,则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p 推不出q ,但q 能推出p ,则称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p 能推出q ,且q 能推出p ,记为p q Û,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也称,p q 等价(4)p 推不出q ,且q 推不出p ,则称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如何判断两个条件的充分必要关系(1)通过命题手段,将两个条件用“若……,则……”组成命题,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出条件能否相互推出,进而确定充分必要关系。
例如2:1;:10p x q x =-=,构造命题:“若1x =,则210x -=”为真命题,所以p q Þ,但“若210x -=,则1x =”为假命题(x 还有可能为1-),所以q 不能推出p ;综上,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理解“充分”,“必要”词语的含义并定性的判断关系① 充分:可从日常用语中的“充分”来理解,比如“小明对明天的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何谓“充分”?这意味着小明不需要再做任何额外的工作,就可以直接考试了。
在逻辑中充分也是类似的含义,是指仅由p 就可以得到结论q ,而不需要再添加任何说明与补充。
以上题为例,对于条件:1p x =,不需再做任何说明或添加任何条件,就可以得到2:10q x -=所以可以说p 对q 是“充分的”,而反观q 对p ,由2:10q x -=,要想得到:1p x =,还要补充一个前提:x 不能取1-,那既然还要补充,则说明是“不充分的”② 必要:也可从日常用语中的“必要”来理解,比如“心脏是人的一个必要器官”,何谓“必要”?没有心脏,人不可活,但是仅有心脏,没有其他器官,人也一定可活么?所以“必要”体现的就是“没它不行,但是仅有它也未必行”的含义。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第8讲: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考点解析】考点一:充分条件的判断例1.设x ∈R ,则“220x x -<”是“12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1:“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2:2x =是26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3:设x ∈R ,则“2230x x --<”是“13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4:使得()20x y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20x y +-= B .22(2)0x y +-= C .221x y +=D .0x =或2y =考点二:必要条件的判断例2.已知a ,b ,c 是实数,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 ) A .“a b >”是“22a b >”的充分条件 B .“a b >”是“22a b >”的必要条件 C .“a b >”是“22ac bc >”的充分条件 D .“a b >”是“22ac bc >”的必要条件变式训练1:若a R ∈,则“1=a ”是“1a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2:“2320x x -+>”是“1x <或4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3:已知a ,b ,R c ∈,则“a b >”是“22ac bc >”成立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4:使得“1x >”成立的一个必要且不充分的条件是( ) A .21x >B .3 1x >C .11x> D .2x >考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例3.华夏文明五千多年,孕育出璀璨的诗歌篇章,诗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引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据《汉书》载:汉武帝时,曾使通大宛国,楼兰王阻路,攻截汉朝使臣.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霍光派傅介子去楼兰,用计斩杀楼兰王.唐时与吐蕃在此交战颇多,王昌龄诗中借用傅介子斩楼兰王典故,表明征战将士誓平边患的决心.那么,“不破楼兰终不还”中,“还”是“破楼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1:老师经常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若这句话是真命题,则“努力”是“成功”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2:为促进离汉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关于做好离汉人员新冠肺炎检测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重点人群离汉前按照“应检尽检”原则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离汉人员到达目的地后满足相应条件即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这里的“相应条件”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二)例4.已知,a b R ∈,那么“1a b +>”是“221a b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1:如果2:2,:4,p x q x >->则p 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变式训练2:如果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r 的充要条件,r 是s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p 是s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五: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三)例5.已知p :1x >或2x <-,q :x a >,若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a <- B .{}2a a >-C .{}21a a -<≤D .{}1a a ≥变式训练1:若“14x ≤≤”是“4a x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a ≤B .0a ≤或1a ≥C .01a <<D .01a ≤≤变式训练2:已知条件12p x +≤:,条件q x a ≤:,且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a ≤C .1a ≥-D .3a ≤﹣变式训练3:已知:11p m x m -<<+,()():260q x x --<,且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 .35m <<B .35m ≤≤C .5m >或3m <D .5m >或3m ≤考点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四)例6.已知集合{}211A x m x m =-<<+,{}24B x x =<. (1)当2m =时,求AB ,A B ;(2)若“x A ∈”是“x 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12A x x =-<<,{}|1120B x m x m m =-<<+>,,若“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2:已知集合{14}M xx =-<<∣,{0}N x x a =->∣. (1)当1a =时,求M N ⋂,M N ⋃;(2)若x M ∈是x ∈N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课堂检测】1、“5x =”是“245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a R ∈,则“23a <<”是“2560a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设命题甲为“03x <<”,命题乙为“12x -<“,那么甲是乙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设R a ∈,则“a >22a >”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5、“04a <<”是“210ax ax ++>对x ∈R 恒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x a >”是“13x<”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a 的范围满足条件的是( ) A .2a > B .102a <<C .13a <-D .13a -<<7、若“2x >”是“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aB .{}|2a a ≤C .{}|2a a >D .{|2}a a ≥8、“三角形ABC 为锐角三角形”是“A ∠为锐角”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设,a b ∈R ,下列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1a b <+B .1a b <-C .22a b <D .33a b <10、设集合{}|2M x x =>,{}|6P x x =<,那么“x M ∈或x P ∈”是“x M P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使不等式22530x x --≥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0x ≥或2x -≤ B .0x <或2x > C .1x <-或4x >D .12x ≤-或3x ≥12、使()f x = )A .16x -≤≤B .13xC .26x -<<D .61x -<<13、不等式22530x x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0x ≥ B .0x <或2x > C .2x <-D .12x ≤-或3x ≥14、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5、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其作品《从军行》中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最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6、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唐诗中的两句诗为“今来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莱不成仙.”其中后一句“成仙”是“到蓬莱”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7、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是发热、干咳、浑身乏力等外部表征.“某人表现为发热、干咳、浑身乏力”是“新冠肺炎患者”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8、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此次肺炎疫情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是发热、干咳、浑身乏力等外部表征。“某人表现为发热、干咳、浑身乏力”是“新冠肺炎患者”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9、“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自毛主席1935年10月所写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魄,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其中“到长城”是“好汉”的()A.充要条件B.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C.充分条件D.必要条件20、钱大姐常说“好货不便宜”,她这话的意思是:“好货”是“不便宜”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1、除夕夜,万家团圆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医疗队驰援武汉.“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不获胜利决不收兵!”这里“获取胜利”是“收兵”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已知命题2:21,:560p x m q x x -<++<,且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12m >B .12m ≥C .1mD .m 1≥23、已知:12p x +≥,:q x a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a >C .3a ≥-D .3a >-24、若1x a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312x <<,则a 的取值范围( ) A .122a <<B .122a ≤≤ C .12a ≤或2a ≥D .12a <或2a >25、已知:12p x -≤<,2:21q a x a ≤≤+,若p 是q 的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B .112a -<≤-C .112a -<≤ D .112a -≤<26、设p :112x ≤≤;q :1a x a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2a <<B .102a ≤≤C .102a ≤<D .102a <≤27、已知条件p :2230x x --≤,条件q :x a ≤,若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利用教材中《子集与推出关系》的方法,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28、设{|1A x x =≤或4},{|22}x B x a x a ≥=-<<. (1)若AB 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p x A q x B ∈∈,且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设x∈R,则使x>3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
A.x>4
B.x>0
C.x>2
D.x<2
解析 若x>4,则x>3.故选A.
3.对于任意实数a,b,c,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B ) A.“ac>bc”是“a>b”的必要条件 B.“ac=bc”是“a=b”的必要条件 C.“ac<bc”是“a<b”的充分条件 D.“ac=bc”是“a=b”的充分条件 解析 ∵a=b⇒ac=bc,∴“a=b”是“ac=bc”的充分条件,∴“ac= bc”是“a=b”的必要条件.
【解析】 p:3a<x<a,即集合A={x|3a<x<a}.q:-2≤x≤3,即集合B={x|
-2≤x≤3}.因为p⇒q,所以A⊆B,所以3aaa≤ <≥03- ,2,⇒-23≤a<0,所以a的取值 范围是-23≤a<0.
探究3 记A={x|x满足p},B={x|x满足q},则 (1)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A⊆B. (2)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B⊆A.
答:等价.
课时学案
题型一 充分条件的判断
例1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a∈Q,则a∈R. (2)若x,y∈R,|x|=|y|,则x=y. (3)若(a-2)(a-3)=0,则a=3. (4)在△ABC中,若A>B,则BC>AC. (5)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
探究1 充分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
(2)命题判断方法: 如果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则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命题:“若 p,则q”是假命题,则p不是q的充分条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课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錯解
錯因剖析
(-1,5) 忽略了端點1與a-4重合、a+4與3 重合的情況
【防範措施】 1.集合關係中等號的處理 在已知兩集合間的關係求參數的值或範圍時,等號問題常有以下 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借助數軸分析法,二是假設等號成立求出字 母的值,再驗證其是否符合題意.如本例中a-4≤1,a+4≥3都能夠 取到等號. 2.轉化思想的應用 在由充分和必要條件轉化為集合間的關係時,要分清是包含關係 還是真包含關係,如本例應是Q P.
【微思考】 (1)若p是q的充分條件,p是惟一的嗎? 提示:不一定惟一,凡是能使q成立的條件都是它的充分條件,如 x>3是x>0的充分條件,x>5,x>10等都是x>0的充分條件. (2)“若﹁p,則﹁q”為真命題,則p是q的什麼條件? 提示:“若﹁p,則﹁q”為真命題,則其逆否命題“若q,則p”也為 真命題,即q⇒p,故p是q的必要條件.
1.2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第1課時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பைடு நூலகம்
1.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定義是什麼? 問題
2.如何判斷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 引航
件?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 (1)前提:“若p,則q”形式的命題為_真__命__題__. (2)條件:p⇒q. (3)結論:p是q的_充__分__條件,q是p的_必__要__條件.
來判斷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為: ①若P⊆Q,則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 ②若p是q的充分條件,即p⇒q,相當於P⊆Q,即:要使x∈Q成立, 只要x∈P就足夠了——有它就行;為使x∈P成立,必須要使 x∈Q——缺它不可.
【易錯誤區】弄錯兩個集合間的關係而致誤
【典例】(2014·成都高二檢測)已知P={x|a-4<x<a+4},Q={x|1
高一数学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高一数学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高一数学中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理,简单易懂却又非常重要。
想想看,吃饭必须得有饭,这是必要条件;而你想吃到好吃的,那就得去餐厅,这就算是充分条件了。
所以,咱们今天就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聊得轻松有趣些,像聊家常一样。
2. 必要条件的奥秘2.1 什么是必要条件?首先,必要条件是啥呢?简单来说,某个事情的发生必须有的条件。
就像你能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必须得买票,这票就是必要条件。
没有票,你就算到了电影院门口,连影子都看不见!说白了,必要条件就像是“没有它,事情就不能成”的那种感觉。
2.2 日常例子想想我们每天出门,如果不穿衣服,那真是“裸奔”了!在这个例子里,穿衣服就是出门的必要条件。
又比如,参加考试,必须得有考试卷,这卷子就是必要条件。
没卷子,你再聪明也没办法展现自己的才华,难道考个心里话不成?所以,必要条件就是那种你不能缺少的“硬条件”。
3. 充分条件的魅力3.1 充分条件到底是啥?好了,咱们再来看充分条件。
这可就有趣多了!充分条件是指,有了这个条件,事情就一定会发生。
比如你今天如果去买一份冰淇淋,那肯定是有冰淇淋的,这种情况下,去买冰淇淋就是吃到冰淇淋的充分条件。
有了这个条件,咱们就可以坐下来享受美味了,想想都让人开心!3.2 生活中的体现再比如,你想去旅行,如果有时间和钱,那就是旅行的充分条件。
有了时间和钱,想去哪里都能随心所欲,不用再担心“有没有钱去吃火锅”了。
对吧?就像是“有条件,任你飞”,多美好!所以,充分条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让你能探索更多的精彩。
4.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4.1 它们是朋友好了,现在咱们把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看一看。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其实是好朋友。
就像是考试的时候,考得好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但努力学习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考试前复习也得算上,这才是你能考好的充分条件。
第2章-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
题型4 根据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确定参数
例13 已知条件: 2 + − 6 = 0,条件: + 1 = 0,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求的值.
【解析】设 = {| }, = {| },则 = {| = −3或 = 2},
当 = 0时, = ⌀ ,
当 ≠ 0时, = {| =
只要闭合开关C即可,因此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16 (2024·四川省遂宁市期末)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偶题》传诵至今,“道在
人间或可传,小还轻变已多年.今来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莱不是仙”,由此推断,后
一句中“是仙”是“到蓬莱”的( B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例1-2 (2024·河北省唐山市期中)已知集合 = {1,}, = {1,2,3},则“ = 3”是“
⊆ ”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若 = 3,则 = {1,3},所以 ⊆ ;
若 ⊆ ,则 = 2或 = 3,所以 ⊆ ⇏ = 3.
∴ “ = 1”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3.(2024·浙江省金华一中期中)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
《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B
A.充分条件
1
− }.
∵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
易知 = 0符合题意,
1
当−
人教高中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完美版
探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步骤
(1)分清“条件”和“结论”,明确探求的方向; (2)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进行等价转化,即可得到 使结论成立的充 要条件; (3)将得出的充要条件对应的范围扩大或缩小,即可得到结论成 立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1:下列条件中,使不等式组
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p是q的充分条件是指p成立可以充分保证q成立,但即使q成立,p也未必成立. (√ ) 2.p是q的必要条件是指“要使p成立,必须要使q成立”,也就是说“若p不成立,则 q一定不成立”. ( ✕ ) 3.三角形相似是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 √ ) 4.p是q的充分条件与q是p的必要条件表述的是同一个逻辑关系,只是说法不同. ( √) 5.数学中的每一条判定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 ( √ ) 6.“A∩B是空集”是“A与B均是空集”的充要条件.( ✕ )
要条件. (2)当条件和结论是不等式时,可以利用集合间的关系判断充 分性和必要性.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证明与探究
充要条件的证明
(1)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时,既要证明命题“p⇒q”为真,又要证 明“q⇒p”为真,
前者证明的是充分性,后者证明的是必要性. (2)证明充要条件也可以利用等价转化法,即把条件和结论进行 等价转化,注意转 化过程中必须保证前后是能互相推出的.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判断
观察下面4个电路图.
问题 1.①中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什么条件? 提示:充分不必要. 2.②中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什么条件? 提示:必要不充分. 3.③中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什么条件? 提示:充要. 4.④中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什么条件? 提示: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5.将①中开关A与灯泡B位置互换,开关C始终是断开状态,结论变吗? 提示:结论变,变为充要.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课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同时q也不是p的必要条件.
跟踪训练 1 判断下列各题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
(1)p:x2=y2,q:x=y;
若x2=y2,则x=y或x=-y,
因此p⇏q,∴p不是q的充分条件.
(2)p: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数根,q:b2-4ac≥0;
思
感
悟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技巧
(1)应用:可利用充分性与必要性进行相关问题的求解,特别是
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问题.
(2)求解步骤:先把p,q等价转化,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集
合间的包含关系,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跟踪训练 3 已知集合A={y|y=x2-3x+1,x∈R},B={x|x+2m≥0};p:x∈A,q:x∈B.
C中,因为p⇒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D中,因为对顶角相等,即p⇒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使x>1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A.x>0
√
B.x>3
C.x>2
D.x<2
只有x>1⇒x>0,其他选项均不可由x>1推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随堂演练
1.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q是p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一个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不能模棱两可.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 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常用结论1.四种命题中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所以在命题不易证明时,往往找等价命题进行证明.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以此类推.考点一四种命题及其真假判断[典例](2019·菏泽模拟)有以下命题:①“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m ≤1,则x 2-2x +m =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④“若A ∩B =B ,则A ⊆B ”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是()A .①②B .②③C .④D .①②③[解析]①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x ,y 互为倒数,则xy =1”,是真命题;②原命题的否命题为“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是真命题;③若m ≤1,Δ=4-4m ≥0,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④由A ∩B =B ,得B ⊆A ,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故①②③正确.[答案]D [题组训练]1.(2019·长春质监)命题“若x 2<1,则-1<x <1”的逆否命题是()A .若x 2≥1,则x ≥1或x ≤-1B .若-1<x <1,则x 2<1C .若x >1或x <-1,则x 2>1D .若x ≥1或x ≤-1,则x 2≥1解析:选D命题的形式是“若p ,则q ”,由逆否命题的知识,可知其逆否命题是“若非q ,则非p ”的形式,所以“若x 2<1,则-1<x <1”的逆否命题是“若x ≥1或x ≤-1,则x 2≥1”.2.已知集合P |x =k +12,k ∈Z|x =k2,k ∈Zx ∈P ,则x ∈Q”,那么,在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0B .1C .2D .4解析:选C 因为P =|x =k +12,k ∈Z=|x =2k +12,k ∈Z ,Q =|x =k2,k ∈Z 所以P Q ,所以原命题“x ∈P ,则x ∈Q”为真命题,则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x ∈Q ,则x ∈P ”为假命题,则原命题的否命题为假命题,所以真命题的个数为2.考点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典例](1)(2019·湖北八校联考)若a ,b ,c ,d ∈R ,则“a +d =b +c ”是“a ,b ,c ,d 依次成等差数列”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8·天津高考)设x ∈R ,则“|x -12|<12”是“x 3<1”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p :x +y ≠-2,q :x ,y 不都是-1,则p 是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1)定义法当a =-1,b =0,c =3,d =4时,a +d =b +c ,但此时a ,b ,c ,d 不成等差数列;而当a ,b ,c ,d 依次成等差数列时,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a +d =b +c .所以“a +d =b +c ”是“a ,b ,c ,d 依次成等差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2)集合法由|x -12|<12,得0<x <1,则0<x 3<1,即“|x -12|<12”⇒“x 3<1”;由x 3<1,得x <1,当x ≤0时,|x -12|≥12,即“x 3<1”“|x -12|<12”.所以“|x -12|<12”是“x 3<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3)等价转化法因为p :x +y ≠-2,q :x ≠-1或y ≠-1,所以非p :x +y =-2,非q :x =-1且y =-1,因为非q⇒非p但非p非q,所以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1)B(2)A(3)A[提醒]判断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要注意“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的区别,要正确理解“p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的含义.[题组训练]1.[集合法]已知x∈R,则“x<1”是“x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若x2<1,则-1<x<1,∵(-∞,1)⊇(-1,1),∴“x<1”是“x2<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定义法](2018·南昌调研)已知m,n为两个非零向量,则“m·n<0”是“m与n的夹角为钝角”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设m,n的夹角为θ,若m,n的夹角为钝角,则π2<θ<π,则cosθ<0,则m·n<0成立;当θ=π时,m·n=-|m|·|n|<0成立,但m,n的夹角不为钝角.故“m·n<0”是“m与n的夹角为钝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等价转化法]“xy≠1”是“x≠1或y≠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设p:xy≠1,q:x≠1或y≠1,则非p:xy=1,非q:x=1且y=1.可知非q⇒非p,非p非q,即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xy≠1”是“x≠1或y≠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三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典例]已知P={x|x2-8x-20≤0},非空集合S={x|1-m≤x≤1+m}.若x∈P是x ∈S的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x2-8x-20≤0,得-2≤x≤10,所以P={x|-2≤x≤10},由x∈P是x∈S的必要条件,知S⊆P.-m≤1+m,-m≥-2,+m≤10,所以0≤m≤3.所以当0≤m≤3时,x∈P是x∈S的必要条件,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0,3].[答案][0,3][变透练清]1.[变结论]若本例条件不变,问是否存在实数m,使x∈P是x∈S的充要条件.解:若x∈P是x∈S的充要条件,则P=S,所以{1-m=-2,1+m=10,解得{m=3,m=9,即不存在实数m,使x∈P是x∈S的充要条件.2.(变条件)若本例将条件“若x∈P是x∈S的必要条件”变为“若非P是非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由例题知P={x|-2≤x≤10},∵非P是非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S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S且S P.∴[-2,10][1-m,1+m].-m≤-2,+m>10-m<-2,+m≥10.∴m≥9,即m的取值范围是[9,+∞).[课时跟踪检测]1.已知命题p:“正数a的平方不等于0”,命题q:“若a不是正数,则它的平方等于0”,则q是p的()A.逆命题B.否命题C.逆否命题D.否定解析:选B命题p:“正数a的平方不等于0”可写成“若a是正数,则它的平方不等于0”,从而q是p的否命题.2.命题“若x2+3x-4=0,则x=4”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性为()A.“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B.“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C.“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D.“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解析:选C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以排除A、D,因为x2+3x-4=0,所以x=-4或1,故原命题为假命题,即逆否命题为假命题.3.原命题为“若z1,z2互为共轭复数,则|z1|=|z2|”,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A.真,假,真B.假,假,真C.真,真,假D.假,假,假解析:选B当z1,z2互为共轭复数时,设z1=a+b i(a,b∈R),则z2=a-b i,则|z1|=|z2|=a2+b2,所以原命题为真,故其逆否命题为真.取z1=1,z2=i,满足|z1|=|z2|,但是z1,z2不互为共轭复数,所以其逆命题为假,故其否命题也为假.4.(2018·北京高考)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a,b,c,d是非零实数,若a<0,d<0,b>0,c>0,且ad=bc,则a,b,c,d不成等比数列(可以假设a=-2,d=-3,b=2,c=3).若a,b,c,d成等比数列,则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ad=bc.所以“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5.已知命题α:如果x<3,那么x<5;命题β:如果x≥3,那么x≥5;命题γ:如果x≥5,那么x≥3.关于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命题α是命题β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逆命题;②命题α是命题β的逆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否命题;③命题β是命题α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α的逆否命题.A.①③B.②C.②③D.①②③解析:选A本题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逆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否命题是把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逆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先都否定然后互换所得,故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6.(2018·北京高考)设a,b均为单位向量,则“|a-3b|=|3a+b|”是“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由|a -3b |=|3a +b |,得(a -3b )2=(3a +b )2,即a 2+9b 2-6a ·b =9a 2+b 2+6a ·b .因为a ,b 均为单位向量,所以a 2=b 2=1,所以a ·b =0,能推出a ⊥b .由a ⊥b 得|a -3b |=10,|3a +b |=10,能推出|a -3b |=|3a +b |,所以“|a -3b |=|3a +b |”是“a ⊥b ”的充分必要条件.7.如果x ,y 是实数,那么“x ≠y ”是“cos x ≠cos y ”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设集合A ={(x ,y )|x ≠y },B ={(x ,y )|cos x ≠cos y },则A 的补集C ={(x ,y )|x =y },B 的补集D ={(x ,y )|cos x =cos y },显然C D ,所以BA .于是“x ≠y ”是“cosx ≠cos y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8.(2019·湘东五校联考)“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m >14B .0<m <1C .m >0D .m >1解析:选C若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则Δ=(-1)2-4m <0,解得m >14,因此当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时,必有m >0,但当m >0时,不一定推出不等式在R 上恒成立,故所求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以是m >0.9.在△ABC 中,“A =B ”是“tan A =tan B ”的________条件.解析:由A =B ,得tan A =tan B ,反之,若tan A =tan B ,则A =B +k π,k ∈Z.∵0<A <π,0<B <π,∴A =B ,故“A =B ”是“tan A =tan B ”的充要条件.答案:充要10.在命题“若m >-n ,则m 2>n 2”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若m =2,n =3,则2>-3,但22<32,所以原命题为假命题,则逆否命题也为假命题,若m =-3,n =-2,则(-3)2>(-2)2,但-3<2,所以逆命题是假命题,则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故假命题的个数为3.答案:311.已知p (x ):x 2+2x -m >0,若p (1)是假命题,p (2)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因为p (1)是假命题,所以1+2-m ≤0,解得m ≥3.又p (2)是真命题,所以4+4-m >0,解得m <8.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8).答案:[3,8)12.(2019·齐鲁名校调研)给出下列说法:①“若x +y =π2,则sin x =cos y ”的逆命题是假命题;②“在△ABC 中,sin B >sin C 是B >C 的充要条件”是真命题;③“a =1”是“直线x -ay =0与直线x +ay =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④命题“若x <-1,则x 2-2x -3>0”的否命题为“若x ≥-1,则x 2-2x -3≤0”.以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对于①,“若x +y =π2,则sin x =cos y ”的逆命题是“若sin x =cos y ,则x +y=π2”,当x =0,y =3π2时,有sin x =cos y 成立,但x +y =3π2,故逆命题为假命题,①正确;对于②,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C ⇔b >c ⇔B >C ,②正确;对于③,“a =±1”是“直线x -ay =0与直线x +ay =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故③错误;对于④,根据否命题的定义知④正确.答案:①②④13.写出命题“已知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有非空解集,则a 2≥4b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解:(1)逆命题:已知a ,b ∈R ,若a 2≥4b ,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有非空解集,为真命题.(2)否命题:已知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没有非空解集,则a 2<4b ,为真命题.(3)逆否命题:已知a ,b ∈R ,若a 2<4b ,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没有非空解集,为真命题.。
数学高一充分必要条件的讲解
数学高一充分必要条件的讲解1. 充分必要条件概述在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些词,听起来就像是高大上的数学术语,其实简单得很!就像你要去超市买东西,必须得有钱,这就是个“必要条件”;但如果你想买好吃的零食,买对的零食就是“充分条件”。
简单来说,充分条件是能让事情成立的“绝对保证”,而必要条件则是事情成立的“门票”。
能理解吧?1.1 充分条件什么叫充分条件呢?比如说你有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你的家门,那这把钥匙就是打开门的充分条件。
只要你用这把钥匙,门就能打开;但是如果你没有钥匙,那就不行了。
换句话说,充分条件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只要它出场,事情就能顺利解决。
想象一下,考试的时候,如果你复习得特别好,那肯定能考得不错。
这种“复习好”就是你考试成绩好的充分条件。
说白了,充分条件就是能让结果百分之百成立的那个家伙!1.2 必要条件再说说必要条件,它有点像你去参加派对的入场券。
没有这张入场券,你就算再有才华,也进不去。
比如说,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先理解基本概念,没这个基础,后面可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
再比如,想要得到高分,参加考试就是个必要条件。
你不去考试,分数就像河里的鱼,永远都捞不着。
所以,必要条件是一个能让你迈进门槛的“通行证”,少了它,事情就没法进行。
2. 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当我们把充分和必要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看,就像是在找一对搭档。
想象一下,你要去参加一个舞会,穿上好看的衣服是个“必要条件”,但如果你还不擅长跳舞,那你就算衣服再好看,也未必能在舞池里风生水起。
只有当你既有好衣服又会跳舞时,才能成为派对的“明星”,这就是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就像是互补的好伙伴,缺一不可。
2.1 生活中的例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现象。
比如说,要想吃到好吃的蛋糕,你必须有一个烤箱,这就是必要条件;而烘焙技巧好,就是你的充分条件。
这样的话,你就能在厨房里大展身手,做出美味的蛋糕,朋友们见了可得羡慕得不得了!再比如,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努力学习是必要条件,而参加课外活动、获得好成绩就是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因其抽象而成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下面是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知识点.(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即AnB,则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即AnB,这时B是A的必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简单地说,满足A,必然B;不满足A,必然不B,则A 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反之,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如果没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A,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简单地说,满足B,必然A;不满足B,必然不A,则B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即A可以推导出B,且B也可以推导出A.或者说,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即AoB,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命题“若…,则…”,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其中符号“n”叫做推出,符号“会”叫做推不出或叫做不能推出,符号“o”叫做互相推出.1.若AnB且B弃A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2.若AnB且B=^>Λ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是A成立必要且非充分条件;3.若A=母B且BnA成立,则B是A成立的充分条件,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4.若A=B且B=A成立,即A=B成立,则A、B互为充要条件.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①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B;②必要性:把B当作己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A.5.若A弃B且B=M>A成立,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B=e>A且A=e>B成立,则B是A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由条件能推出结论,但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充分条件;能由结论推出条件,但由条件推不出结论;此条件为必要条件;既能由结论推出条件,又能有条件推出结论,此条件为充要条件;由条件推不出结论,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L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nA或者An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G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A3B,则P是q的必要条件,q是P的充分条件;i 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若A不包含于B,且B不包含于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从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看,若p:χ∈Λ,q:x∈B.①若Aq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是B的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若A=B,则p、q互为充要条件;④若A 不是B的子集且B不是A的子集,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充分必要条件的常见集合表示:设A、B是两个集合.①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满足A的必然满足B,表示为AqB;②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那么满足B的必然满足A,表示为B G A,或A33;③如果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A是B的真子集;④如果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B是A的真子集;⑤如果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A、B等价,表示为A=B.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通常有四种结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判断方法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哪是条件,哪是结论;②尝试用条件推结论,③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④最后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内涵.1.充分条件:指根据提供的现有条件可以直接判断事物的运行发展结果.充分条件是事物运行发展的必然性条件,体现必然性的内涵.如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属于亲情关系吗?答案是必然属于.2.必要性条件:事物的运行发展有其规律性,必要性条件是指一些外在或内在的条件符合该事物的运行规律的要求,但不能推动事物规律的最终运行.如亲情关系与母女关系,亲情关系符合母女关系的一种现象表达,但不能推出亲情关系属于母女关系.题型解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相关知识例1:(I)A"三角形三条边相等”;B二“三角形三个角相等”;(2)A“某人触犯了刑律”;B二”应当依照刑法对他处以刑罚”;(3)A“付了足够的钱";B二“能买到商店里的东西”.解:A都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是B发生必需的.例2:(I)A.天下雨了,B.地面一定湿;(2)A.地面一定湿,B.天下雨了解:天下雨地面一定湿,但是地面湿不一定是下雨造成的,即A=B且B=e>A成立,所以A是B充分条件;(2)天下雨地面一定湿,但是地面湿不一定是下雨造成的,即A=B>B且BnA成立,以B是A必要条件;例3:已知P:xi,X2是方程x>5χ-6=O的两根,Q:X I+X2=-5,则P是Q的()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χι,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Xi,X2的值分别为1,-6,1∙X I+X2=1-6=-5,故选A.例4: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A.P:3x+2>5,Q:-2x-3>-5B.P:a>2,b<2,Q:a>b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D.Pra≠O,Q:关于X的方程ax=l有唯――解解:对于A,P:3x+2>5=>x>l,Q L2X-3>-5=>X V1,,P推不出Q,Q推不出P,P是Q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对于B,P:a>2,b<2zz>Q:a>b;但Q推不出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C,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成立今“四边形是正方形";反之,若“四边形是正方形”成立n“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成立,故P是Q的必要条件;对于D,P:a¥0QQ:关于X的方程ax=l有唯一解,故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D.例5:若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是A 成立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TA是B的充分条件,,A=B①,Y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nD②,C<z>B③,由①③得AnC④,由②④得A=D,,D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故选B.例6:设命题甲为:0<x<5,命题乙为:∣χ-2∣V3,那么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解不等式|x-2V3,得TVxV5,「0VxV5,-l<x<5,但TVxV5,0VxV5,二•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说明:一般情况下,如果条件甲为x∈A,条件乙为x∈B.当且仅当A=B时•,甲为乙的充要条件.例7:给出下列各组条件:(l)P:ab=O,Q:a2+b2=0;⑵P:xy2O,Q:∣x∣+∣y∣=∣x+y|;(3)P:m>0,Q:方程χ2-x-iTFO有实根;(4)P:IXTl>2,Q:x<-1.其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有()A.1组B.2组C.3组D.4组解:(DP是Q的必要条件;(2)P是Q充要条件;(3)P是Q的充分条件;(4)P是Q的必要条件,故选A.。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知识点:一、定义当命题“若 A 则B”为真时,A 称为 B 的充分条件,B 称为 A 的必要条件。
二、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 ⊈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首先从命题出发,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看条件能否推出结论,从而判断命题的真假;然后从命题出发结合实例引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这三个概念,再详细讲述概念,最后再应用概念进行论证.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结合具体命题掌握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含义的理解;2.逻辑推理:通过命题的判定得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含义,通过定义或集合关系进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3.数学运算: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常见包含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不等式和不等式组;4.数据分析: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将原命题进行等价变形或转换,直至获得其成立的充要条件,探求的过程同时也是证明的过程;5.数学建模: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1章 第2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
第二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设A={x|p(x)},B={x|q(x)},(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若已知p:x>1和q:x≥1,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当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3)“若p不成立,则q不成立”等价于“若q成立,则p成立”.(√)(4)若q不是p的必要条件,则p⇒/q.(√)(5)若“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B是A的子集.(×)2.“(x-1)(x+2)=0”是“x=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解析:若x=1,则(x-1)(x+2)=0显然成立,但反之不成立,即若(x-1)(x+2)=0,则x的值也可能为-2.故选B.3.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A.a>b+1 B.a>b-1C.a2>b2D.a3>b3A解析:选项A中,a>b+1>b,所以充分性成立,但必要性不成立,所以“a>b+1”为“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已知p:x>a是q:2<x<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解析:由已知,可得{x|2<x<3}{x|x>a},所以a≤2.5.设p,r都是q的充分条件,s是q的充要条件,t是s的必要条件,t是r的充分条件,那么p是t的________条件,r是t的________条件(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填空).充分不必要充要解析:由题意知p⇒q,q⇔s,s⇒t,又t⇒r,r⇒q,故p是t的充分不必要条件,r是t的充要条件.考点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基础性1.(2020·天津卷)设a∈R,则“a>1”是“a2>a”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因为a2>a⇔a<0或a>1,所以a>1⇒a2>a,反之不成立.故“a>1”是“a2>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2019·浙江卷)若a>0,b>0,则“a+b≤4”是“ab≤4”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当a>0,b>0,a+b≤4时,有2ab≤a+b≤4.所以ab≤4,此时充分性成立.当a>0,b>0,ab≤4时,令a=4,b=1,则a+b=5>4,这与a +b≤4矛盾,因此必要性不成立.综上所述,当a>0,b>0时,“a+b≤4”是“ab≤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设x∈R,则“x2-5x<0”是“|x-1|<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解析:由x2-5x<0可得0<x<5;由|x-1|<1可得0<x<2.因为0<x<5⇒/ 0<x<2,但0<x<2⇒0<x<5,所以“x2-5x<0”是“|x-1|<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2)集合法:根据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命题中涉及字母范围的推断问题.考点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探究与证明——综合性(1)命题“∀x∈[1,3],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a≥9 B.a≤9C.a≥10 D.a≤10C解析:∀x∈[1,3],x2-a≤0⇔∀x∈[1,3],x2≤a⇔9≤a.所以a≥10是命题“∀x∈[1,3],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2)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证明:设p:xy≥0,q:|x+y|=|x|+|y|.①充分性(p⇒q):如果xy≥0,则有xy=0和xy>0两种情况.当xy=0时,不妨设x=0,则|x+y|=|y|,|x|+|y|=|y|,所以等式成立.当xy>0时,则x>0,y>0,或x<0,y<0.又当x>0,y>0时,|x+y|=x+y,|x|+|y|=x+y,所以等式成立.当x<0,y<0时,|x+y|=-(x+y),|x|+|y|=-x-y,所以等式成立.综上,当xy≥0时,|x+y|=|x|+|y|成立.②必要性(q⇒p):若|x+y|=|x|+|y|且x,y∈R,则|x+y|2=(|x|+|y|)2,即x2+2xy+y2=x2+y2+2|x||y|.所以|xy|=xy,所以xy≥0.由①②可得,xy≥0是等式|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1.区分两种易混说法“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p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前者是“p⇒q,且q⇒/p”,后者是“p⇒/q,q⇒p”,这种推导关系极易混淆.2.充要条件的证明策略(1)要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需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向进行,即证明命题“若p,则q”和“若q,则p”均为真.(2)证明前必须分清楚充分性和必要性,即清楚由哪个条件推证到哪个结论.1.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A.b=c=0 B.b=0且c≠0C.b=0 D.b≥0C解析: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b2a=0⇔b=0.2.设集合A={x|x>-1},B={x||x|≥1},则“x∈A且x 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1<x≤1 B.x≤1C.x>-1 D.-1<x<1D 解析:由题意可知,x ∈A ⇔x >-1,x B ⇔-1<x <1,所以“x ∈A 且x B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1<x <1.故选D.3.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x 2-4x +n =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________.3或4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4x +n =0有实数根⇔(-4)2-4n ≥0⇔n ≤4.又n ∈N *,则n =4时,方程x 2-4x +4=0,有整数根2;n =3时,方程x 2-4x +3=0,有整数根1,3;n =2时,方程x 2-4x +2=0,无整数根;n =1时,方程x 2-4x +1=0,无整数根.所以n =3或n =4.考点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应用性已知P ={x |x 2-8x -20≤0},非空集合S ={x |1-m ≤x ≤1+m }.若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0,3] 解析:由x 2-8x -20≤0,得-2≤x ≤10,所以P ={x |-2≤x ≤10}.因为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所以S ⊆P .所以⎩⎨⎧ 1-m ≥-2,1+m ≤10,1-m ≤1+m ,解得0≤m ≤3. 故0≤m ≤3时,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若本例条件不变,是否存在实数m ,使x ∈P 是x ∈S 的充要条件?说明理由. 解:由例题知P ={x |-2≤x ≤10}.若x ∈P 是x ∈S 的充要条件,则P =S ,所以⎩⎨⎧ 1-m =-2,1+m =10,得⎩⎨⎧m =3,m =9.这样的m 不存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已知p:x∈A={x|x2-2x-3≤0,x∈R},q:x∈B={x|x2-2mx+m2-4≤0,x∈R,m∈R}.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5,+∞)解析:因为A={x|-1≤x≤3},B={x|m-2≤x≤m +2},所以∁R B={x|x<m-2或x>m+2}.因为p是﹁q的充分条件,所以A⊆∁R B,所以m-2>3或m+2<-1,所以m>5或m<-3.已知条件p:x>1或x<-3,条件q:5x-6>x2,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四字程序]读想算思判断充分必要条件1.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2.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解不等式转化与化归不等式5x-6>x21.定义法;2.集合法;3.等价转化法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包含关系思路参考:解不等式+求﹁p,﹁q.A解析:由5x-6>x2,得2<x<3,即q:2<x<3.﹁p:-3≤x≤1;﹁q:x≥3或x≤2.显然﹁p⇒﹁q,﹁q⇒/﹁p,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思路参考:解不等式+判断集合间的包含关系.A解析:由5x-6>x2,得2<x<3,即﹁q:A={x|x≤2或x≥3},﹁p:B={x|-3≤x≤1}.显然B A,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思路参考: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A解析:利用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该问题可转化为判断q是p的什么条件.由5x-6>x2,得2<x<3,即q:2<x<3.显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判断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2)集合法主要是针对与不等式解集有关的命题的问题.(3)等价转化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解题思想,在正面解题受阻或不易求解时可考虑此法.1.若集合A={x|x-x2>0},B={x|(x+1)(m-x)>0},则“m>1”是“A∩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A={x|0<x<1}.若m>1,则B={x|-1<x<m},此时A∩B≠∅;反之,若A∩B≠∅,则m>0.故选A.2.若“x>2m2-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x<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3,3]B.(-∞,-3]∪[3,+∞)C.(-∞,-1]∪[1,+∞)D. [-1,1]D解析:因为“-1<x<4”是“x>2m2-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1,4)(2m2-3,+∞),所以-1≥2m2-3,解得-1≤m≤1.故选D.。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中学课件201910)
第三种方法:等价法
利用 A B与B A
A B与B A
等价关系。
B A与A B
的互为逆否命题的
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
(1)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 条件推出B;
(2)必要性:把B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 条件推出A。
例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
1.若A B,则p 是q的充分条件。
2.若A B,则p 是q的必要条件。
3.若A=B,则p 是q的充要条件。
记住:小范围能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
; 沧元图 沧元图小说
;
虽奉国威灵 怀远等军及河 景龙三年 "厚加敬礼 寻上疏请归乡拜墓 依托求进 稍迁秋官尚书 费甚人劳 徒欲禁末流 岂得悬不信之令 乃抗表引咎辞职 延载初 璟谓曰 超乘阶凶 时人称为"随驾隐士";瑀 饥寒猥臻 下符剥徵 兼判天官 让皇帝守无咎于或跃 多于玄景;将何以安?历参试用 赏 者 所在皆空 菲饮食 今将巡洛邑 乃许之 璟等奏曰 左武卫大将军仁贵子也 子所谓曲学所习 赞婆战于素罗汗山 有子十一人 礼毕 隋王隆悌 贬辰州司户 主客员外郎归崇敬又驳之 阿韦参谋 璟于路左迎谒 不识忌讳 封同安郡王 不讨有罪 任重昔时;岂得闻难不赴?所造经像 不可独杀非辜 遂发病卒 顺诸佛慈悲之心 以致元忠之罪 《汉书》云 以卢陵为辞 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 亦不得妄出私物 仁愿在朔方 弟元嘉 "人无常俗 安邑县公 而罢露台之制者 降使飨祭 "事则天岁久 子之辅 为时所称 但准汉之六条 且泛溪洞 乃下敕曰 取乐庭闱 "左卫大将军 左授坊州刺史 皆文不害 意 并请削除 顷之 幸以遭逢圣主 户部员外郎李邕驳之曰 少者一千已下 罚重小人惩其过 文王曰
【高中数学考点精讲】考点0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考点02 常用逻辑用语1.充要条件的四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2)集合法:根据使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抓住“以小推大”的技巧,即小范围推得大范围,即可解决充分必要性的问题第一:化简条件和结论第二:根据条件与结论范围的大小进行判断第三: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一般可根据如下规则判断:①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对应集合是对应集合的真子集;②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对应集合是对应集合的真子集;③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则对应集合与对应集合相等;④是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对的集合与对应集合互不包含.(3)传递法: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4)等价转化法: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常转化为其逆否命题来判断真假2.判断充要条件需注意的三点(1)要分清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2)要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判断;(3)直接判断比较困难时,可举出反例说明.3.把握探求某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的3个方面①准确化简条件,也就是求出每个条件对应的充要条件;②注意问题的形式,看清“p是q的……”还是“p的……是q”,如果是第二种形式,要先转化为第一种形式,再判断;③灵活利用各种方法判断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常通过“⇒”来进行,即转化为两个命题关系的判断,当较难判断时,可借助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对于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一般转化为集合问题.根据“小充分、大必要”判断求解其充分、必要条件.注意理解:“充分性”即“有它就行”;“必要性”即“没它不行”.)4.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解参数范围的方法及注意点①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②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5.全称量词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1)要判断一个全称量词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限定的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p(x)成立;(2)要判断一个全称量词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举出集合M中的一个特殊值x=x0,使p(x0)不成立即可.6.存在量词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要判断一个存在量词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的集合M中,找到一个x=x0,使p(x0)成立即可,否则这一存在量词命题就是假命题.7.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汇总命题名称真假判断方法一判断方法二真所有对象使命题真否定为假全称量词命题假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假否定为真真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真否定为假存在量词命题假所有对象使命题假否定为真(1)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命题命题的否定(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的步骤①改写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②否定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3)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否命题”是对原命题“若,则”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加以否定而得的命题,它既否定其条件,又否定其结论;“命题的否定”即“非”,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对立的,即两者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而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无必然联系.考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AC,B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反之,若,则四边形ABCD不一定是菱形.故为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2.【多选】(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则是的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A. B.C. D.【解析】由题知,A中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而灯泡亮,开关不一定闭合,故A中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中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且灯泡亮,则开关闭合,故B中是的充要条件;C中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不一定亮,灯泡亮,则开关一定闭合,故C中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中电路图,开关闭合,则灯泡亮,灯泡亮,则开关闭合,故D中是的充要条件.故选:BD.3.(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专家指出:飞机坠毁原因需要找到飞机自带的两部飞行记录器(黑匣子),如果两部黑匣子都被找到,那么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事故原因认定.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武警官兵找到一个黑匣子,虽其外表遭破坏,但内部存储设备完整,研究判定为驾驶员座舱录音器.则“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是“初步事故原因认定”的()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两部黑匣子都被找到,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事故原因认定,则“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不能形成“初步事故原因认定”;而形成“初步事故原因认定”则表示已经“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故“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是“初步事故原因认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4.(2022·江西·丰城九中高一期末)已知集合,,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题意得,所以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5.(2022·山东潍坊·高一期末)设,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等价于,解得:;等价于,解得:,可以推出,而不能推出,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6.(2022·河南开封·高一期末)设,,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充分性:取,满足“”,但是“”不成立,即充分性不满足;必要性:取,满足“”,但是“”不成立,即必要性不满足;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7.(2022·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一期末)设p:x > y,q:,则p是q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解析】先验证,若,显然满足,但不满足,所以不成立;再验证,若,显然满足,但不满足,所以不成立.故选:D.8.(2022·宁夏银川·高一期末)已知,,则“使得”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若使得,则有成立;若,则有使得成立.则“使得”是“”的充要条件故选:C。
高中数学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技巧
高中数学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技巧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
是判断b=\uea或者a=\ue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
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
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
充要条件。
若a ?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知识扩展一、四种命题
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
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
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
否命题。
二、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
切的联系,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高中数学知识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中数学知识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充要条件:⼀般地,如果既有,⼜有,就记作,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概括的说,如果,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3、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①充分不必要条件:,则说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必要不充分条件:,则说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则说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 A 则B”为真时,A 称为 B 的充分条件,B 称为 A 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
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 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 ?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
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