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习题练习

合集下载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班级姓名座号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范畴的是()A.航空公司B.机场C.关于大陆与台湾实现三通的报道D.报纸2、一位专家说过:“信息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信息和人们的学习生活毫不相关B.信息以物质形态呈现C.信息和能源一样会枯竭D.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校园里的上课铃声B.澳门回归的新闻C.电视里播出的甲A足球联赛的实况D.点燃的烽火4、以下()不是信息。

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举行篮球赛B.全班期中考试成绩表C.2004 年12 月23 日的“广州日报”报纸D.教育部公布“2005 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5、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电脑B.VCD 光盘C.报纸D.CCTV1 播出的新闻6、小华从书上看到大象的图片,他想知道大象有多高,爸爸就带他去动物园看大象,小华对大象有了一个印象,这是()信息源。

A.文献型B.口头型C.电子型D.实物型7、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上课的铃声B、收到的开会通知书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8、下列事例中,主要体现信息“真伪性”特征的是()A.结绳记事B.空城计C.飞鸽传书D.烽火告急9、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A.信息、物质、知识 B. 信息、能源、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 信息、物质、能量10、关于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脱离载体而存住B.信息是可以处理的C.过时的信息不属于信息D.信息都不能保存11、下列不属于信息主要特征的是()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 C. 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12、“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13、把两个人的解题方法互相交换,体现了信息的()A.交换性B.价值性C.共享性D.可取性14、《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敌方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教科版高中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后练习

教科版高中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后练习
A、共享性
B、载体依附性
C、时效性
D、可加工性
【答案】:
【解析】:
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府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时效性
B、可传递性
C、可伪性
D、价值性
【答案】:
【解析】:
网络上的信息被大家下载和利用,此事例不能说明信息具有(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 )
A、信息的获取
B、信息的通信
C、信息的销售
D、信息的控制
【答案】:
【解析】: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最初的骨干网是______。( )
A、ARPANET
B、ChinaNET
C、ChinaGBN
D、CERNET
【答案】:
【解析】:
下列文件名中,不属于网页文件的是( )。
A、共享性
B、载体依附性
C、普遍性
D、正确性
【答案】:
【解析】:
某班开展了关于“G20峰会”的班会课,就其发展历史、20国成员、主要活动、首脑峰会等相关信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让同学们对G20峰会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真伪性
【答案】: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受,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D、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答案】:
【解析】:
尽管相隔万里,通过卫星信号,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坐在家中观看北京奥运会的精彩比赛。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共享性
B、价值性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A. 精神、物质、知识B. 财富、能量、知识C. 物质、能量、知识D. 物质、能量、信息2.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具有价值的B. 信息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 信息是永远有效的D. 信息是无法进行加工的3.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C.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资源D. 信息既是物质,又是能量4. 关于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不可以转换成不同载体而被存储和传播B.信息不会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信息是有价值的,虽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信息的价值是相同的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A.语文课本B.天气预报C.上课铃声D.电视新闻6.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照相机B、光盘C、教科书D、上课铃声7.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 计算机B. VCD光盘C. 报纸D. CCTV1播出的新闻8.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B. 一本书就是信息C. 网络就是信息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9.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10. 杜甫在《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真伪性C.传递性D.时效性11.张明收到同学聚会的通知时,聚会已经结束,他因此错过了聚会的时间而没能见到同学。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A.共享性B.依附性C.时效性D.价值性12. 红灯停,绿灯行,主要说明了信息的()特征A. 时效性B.共享行C. 真伪性D. 不完全性13. 关于信息共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____)2.信息处理过程就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

(____)3.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等也都是现代通信使用的媒介。

()4.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____)5.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处理系统,例如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到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_____)6.传统的电视/广播系统是一种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_____)7.计算机中二进位信息的最小计量单位是“比特”,用字母“b”表示。

(_____)8.比特可以用来表示数值和文字,但不能用来表示图像和声音。

(_____)9. 在计算机中,可以使用电压的高、低分别表示“0”和“1”。

(_____)10.字节是计算机中处理、存储、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

(_____)11.对二进位信息进行逻辑运算是按位独立进行的,位于位之间不发生关系。

(_____)12.集成度小于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SI),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按集成度可将集成电路分成这两类。

(_____)13.目前PC机所使用的集成电路都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_____)14.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和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尺寸越小,速度越快;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就越多,功能就越强,速度也越快。

(_____)二、填空题1.内存容量1GB等于____________MB。

2.二进制信息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三种,即逻辑加,取反以及。

3.若A=1100,B=0010,A和B运算的结果是1110,则其运算可以是算术加,也可以是逻辑。

4.对2个逻辑值“1”进行逻辑加操作的结果是。

5.在描述数据传输速率时,常用的度量单位Mb/s是kb/s的倍。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班级姓名座号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范畴的是()A.航空公司B.机场C.关于大陆与台湾实现三通的报道D.报纸2、一位专家说过:“信息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信息和人们的学习生活毫不相关B.信息以物质形态呈现C.信息和能源一样会枯竭D.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校园里的上课铃声B.澳门回归的新闻C.电视里播出的甲A足球联赛的实况D.点燃的烽火4、以下()不是信息。

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举行篮球赛B.全班期中考试成绩表C.2004 年12 月23 日的“广州日报”报纸D.教育部公布“2005 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5、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电脑B.VCD 光盘C.报纸D.CCTV1 播出的新闻6、小华从书上看到大象的图片,他想知道大象有多高,爸爸就带他去动物园看大象,小华对大象有了一个印象,这是()信息源。

A.文献型B.口头型C.电子型D.实物型7、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上课的铃声B、收到的开会通知书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8、下列事例中,主要体现信息“真伪性”特征的是()A.结绳记事B.空城计C.飞鸽传书D.烽火告急9、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A.信息、物质、知识 B. 信息、能源、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 信息、物质、能量10、关于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脱离载体而存住B.信息是可以处理的C.过时的信息不属于信息D.信息都不能保存11、下列不属于信息主要特征的是()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 C. 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12、“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13、把两个人的解题方法互相交换,体现了信息的()A.交换性B.价值性C.共享性D.可取性14、《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敌方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整理

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整理

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整理(一)练习卷(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B、信息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如: 春天的草地是绿色的。

C、信息是一种资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D、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3、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 C )。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4、信息技术就是人们获取、( C )、处理以及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所有技术。

A、统计、分析B、输入、加工C、存储、传递D、输入、输出5、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C )。

A、一则通知内容B、一份成绩表数据C、一张软盘D、一段新闻内容6、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说明信息具有( A )。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B )。

A、可开发、存储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可压缩D、可处理、再生8、以下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B、到20世纪人类才学会存储信息C、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D、每一种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消失9、"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体现了信息的( A )。

A、共享性B、时效性C、多样性D、发散性10、( B)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甲骨文的发明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11、( C )的出现,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 1 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搜索引擎的是()A .www.baidu.co mB. .cnD www.google.co【答案】B 【解析】【详解】略C .www.sogou.c om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 .网站上刊登的新闻B .书本的内容盘【答案】D【解析】【详解】略3.下列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可以存储的C.同一信息只能依附同一载体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略4.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A .字B .字长【答案】DC.电视里播放的广告D .存有程序的光B.信息一经传播不可以进行加工再利用D.同一信息对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Byte" 来表示()。

C.二进制位 D .字节【解析】略5.以下( )选项所述不属于信息。

A .高一的期中考试成绩 C .省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 球赛【答案】 B 【解析】 【详解】6.王小萌同学一家人去公园游玩,同学给她介绍了一家以前曾经就餐过的饭馆,但是 当小萌一家到达之后发现那家饭馆已经拆迁了,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

A .共享性 B .时效性 C .真伪性 D .载体依附性 【答案】 B 【解析】 【详解】 略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博客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内容中不能含有图片和视频B .通过分类目录,访客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博文C .博主可以通过权限设置,拒绝别人的评论D .博文发布后,博主可以重新编辑或删除【答案】 A 解析】 详解】B .手机D .通知:今天下午 4:00 高一年级举行足8 .下列设备中,不能用于信息采集的是( )。

A .扫描仪B .数码照相机C .麦克风D .打印机【答案】 D 【解析】 【详解】 略9.李明为尽早与远方好友分享机器人比赛现场拍的大量电子照片,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 。

( 1)打印照片, 送给远方好友 (2)用QQ 的“文件传送 ”功能,将照片发送给对方 (3) 将照片压缩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对方( 用 U 盘拷贝( 5 )将照片上传到 “百度网盘 A .( 1)( 2)( 4) B .( 2)( 4)( 5)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略10 .下面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浙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浙教版必修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哪些项是信息?〔〕A.天气预报 B.电视机 C.风 D.硬盘2、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递都是以〔〕进展的。

A、十进制B、二进制C、六进制D、八进制3、计算机采用ASCII编码表达信息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这是标准化B.只能如此C.计算机产生以前ASCIID.ASCII比其他编码优秀4、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它的名字叫〔〕A.EDVAC B.ENIAC C.EDSAC D.UNIAVC5、微型计算机中的根本存储单位是〔〕A.字节 B.字 C.位 D.KB6、构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EAIAC〞的主要元件是〔〕A、大规模集成电路B、小规模集成电路C、电子管D、晶体管7、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是〔〕A、第一代计算机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D、第四代计算机8、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输B、载体本身就是信息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有多种传输形9、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过时的信息不属于信息B、信息可以脱离载体存在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D、信息都不能保存10、X是二进制,其值为10,Y是十进制数,其值为10,下面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X大于YB.X小于YC.X等于YD.不确定1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字符编辑是〔〕A、外码B、王码C、国标码D、ASCII码12、不久以前,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奥运会福娃把中国人民友好信息向全世界传达。

这主要突出了信息的( )A价值性 B载体的依附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13、4月18 Fl,济南市民张先生生意上有要事到青岛,他十天前上网查询得到表1,认为乘座该N493次列车比拟适宜,但他于18日12:00到火车站购票时,却被告知N493次列车已经停运,新开行的动车组D609次也已于11:28驶离济南,张先生因此错过了一笔大生意,此例中张先生蒙受损失是由于他没有重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 C.时效性D.真伪性14、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播B、信息都不能保存下来C、信息是不能共享的D、信息没有价值15、存储一个国际〔GB2312-1980〕汉字内码所需要的字节数是〔〕。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3、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5、(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D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C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B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C )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答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B、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
C、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高新技术
D、信息传输技术指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2、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在下列基本信息技术中,用于扩展人的效应器官功能的是。

A、感测与识别技术
B、计算与处理技术
C、通信与存储技术
D、控制与显示技术
3、信息处理系统是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技术的系统。

其分类也多种多样,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分类错误的是。

A、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B、网络聊天系统是一种双向的、以信息交互为目的的系统
C、广播系统是一种双向的、点到面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D、Internet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处理系统
二、判断题
1、站在客观事物的立场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会产生信息。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计算技术、控制与显示技术等内容。

3、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的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
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必修>第一章信息技术1.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b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a. 书 b. 文字 c. 光盘 d. 网络( c )2. 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 a. 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b. 可以共享的 c. 可以加工的 d. 具有时效性的( b )3.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 d)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机就是一种信息b、一本书就是信息c、网络就是信息d、报上登载的招聘广告是信息( c )4.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 c )5.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他为相国。

秦国原相国非常嫉妒,大进谗言。

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

这体现了信息具有a. 时效性b. 载体依附性c. 可伪性d. 共享性( b )6. 在下列选项中,信息的可信度最高的是a. 某权威股评家blog上的股市走势预测b. 某省气象台网站上的天气预报c. 某民间培训机构发布的模拟测试卷d. 某彩票网站发布的下期彩票预测( b )7. 张老师为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将文字、图像和动画等媒体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成课件。

这种为表现某一主题将多种媒体有机组织在一起的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a. 与用户的交互性b. 集成性c. 可传递性d. 大容量存储技术(多选)( abcd )8. 以下选项中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有:a. 数码电影 b. 电子商务 c. 智能家电 d. 排爆机器人( ac )9. 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学业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往英国深造的学生,但战火烧掉了香港大学全部的文件记录,也因此毁了她的前途。

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整理

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整理

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整理(一)练习卷(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B、信息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如: 春天的草地是绿色的。

C、信息是一种资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D、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3、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 C )。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4、信息技术就是人们获取、( C )、处理以及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所有技术。

A、统计、分析B、输入、加工C、存储、传递D、输入、输出5、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C )。

A、一则通知内容B、一份成绩表数据C、一张软盘D、一段新闻内容6、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说明信息具有( A )。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B )。

A、可开发、存储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可压缩D、可处理、再生8、以下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B、到20世纪人类才学会存储信息C、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D、每一种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消失9、"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体现了信息的( A )。

A、共享性B、时效性C、多样性D、发散性10、( B)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甲骨文的发明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11、( C )的出现,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课预复习习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的概念1.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两个思想。

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特点。

A.共享性B.价值性 C..时效性D.依附性2.某学校对甲型H1N1病毒开展宣传活动,以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则下列属于数字化展示宣传内容的是。

①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②到图书馆查找关于病毒预防措施③在学校网站上设立病毒宣传专栏④观看预防病毒宣传光盘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3、以下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的是。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传载性D.共享性4、制作一件《纪念国庆六十周年》的多媒体作品,相关数字化资料获取途径有__ ___。

①利用因特网收集相关资料②对现有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③使用扫描仪获取相关文字图片资料④使用数码摄像机进行采访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6、小林同学所在的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获得相关的数字资源。

A.上互联网查询B.电话咨询相关专家C.查阅相关报纸D.参观航天局课后复习练习: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__ ___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物质、能量、信息B.物质、知识、信息C.物质、能量、知识D.能量、知识、信息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C.有的信息可以处理,有的不可以D.信息有时效性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 ____。

A.信息科技课本是信息B.信息科技考试试卷是信息C.电视里播出的新闻内容是信息D.人们所看的报纸是信息4.市场信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特点。

A.必要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载性5.获取信息非常重要,但首先第一步我们需要做______。

A.需求分析B.转换信息C.传递信息D.表达信息6.提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1. 选择题1.1 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A. 数据、程序、人员B. 数据、硬件、软件C. 数据、设备、网络D. 数据、设备、人员答案:B1.2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A. 人工智能B. 云计算C. 移动互联网D. 传真机技术答案:D1.3 在计算机领域,二进制数是使用什么进行表示的?A. 0和1B. 1和2C. 0和2D. 0和9答案:A2. 填空题2.1 OSI模型中负责物理层的设备是()。

答案:网卡2.2 在计算机中,RAM是指()。

答案:随机存储器2.3 编译型语言通过()将源代码翻译成机器码。

答案:编译器3. 简答题3.1 请简要解释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答案:信息系统的三要素分别是数据、硬件和软件。

数据指的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数字、图像等形式。

硬件是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指的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

3.2 请说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答案: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网络连接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它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和进行商务活动。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可以随时查找信息、享受娱乐,还可以随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4. 论述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新闻客户端等方式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人们可以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加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练习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

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

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中国将出兵朝鲜(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

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

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中国将出兵朝鲜(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

如盲人摸象(6)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虚假广告;中奖的诈骗短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如windows操作系统从命令操作到鼠标操作以及触摸操作。

以下技术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

(1)虚拟现实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高分辨率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

如某些3D游戏(CS),电子宠物,数字博物馆。

(2)语音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3)智能代理技术: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蜘蛛”程序。

如Office中的帮助代理office助手。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电脑的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

三、信息的编码所有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1)两个基本数码,0和1;(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2、计算机存储器在存放ASCII时,占用一个字节(byte),存放汉字时占用两个字符3、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位(单位:比特、b、bit)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础单位——字节(单位:B和Byte)8个位=1个字节8 bit=1 Byte 8 b=1B4、存储存量(文件大小)单位有B、KB、MB、GB、TB 1KB=1024B(KB:千字节)1MB=1024KB(MB:兆字节)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应用例子的是()。

①网上购物②无土栽培③移动电话④刷卡消费⑤机器人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④⑤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A.真伪性 B .价值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3、网上登载的精美文章被数以万计的人们浏览,收到的手机短信可以转发给许多人,这些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征。

A.真伪性B.可处理性C.共享性D.时效性4、下面不属于多媒体信息的是()。

A.影像、动画B.文字、图形C.音频、视频D.磁带、光盘5、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指()。

A.信息技术B.因特网C.博客D.写字板6、(判断)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A正确B.错误()7、假如你的手机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客服服务热线,由于我们工作失误,您的话费本月共多收108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你最好从哪个方面鉴别这条信息的真伪?()A.信息的价值B.信息的来源C.信息的时效D.信息的诱惑8、小张同学的以为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A.把自己从音像店购买的周杰伦《千里之外》原版CD唱片借给同学听了一天B.将《中国教育报》中一篇文章稍作修改后想另外一家报社投稿C.从网络上下载一个具有试用期限的软件,并进行试用D.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了他人的作品。

并注明了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9、(判断)在因特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信的、有价值的。

()10、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C.一个信息只能依附一个载体D.信息是无时无处不在的11、以下不属于计算机违法行为的()。

A.通过电子邮件传播计算机病毒B.在论坛上发布色情图片C.对个人的重要资料进行加密D.从网上下载软件并刻盘出售12、王选院士主持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A.二B.三C.四D.五13、下列哪一选项,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B.语言的产生和使用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D.文字的发明和使用14、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是通过电视来看直播,有人是通过收音机来听直播,这说明了()。

A、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唯一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也是唯一的B、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唯一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C、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唯一的D、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多样的15、多媒体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或错误的反馈,体现了多媒体的()A、多样性B、非线性C、集成性D、交互性16、刘丹去数码广场买计算机,看到一款计算机标识的配置为Inter core 2 Duo CPU T5750 2.00GHz/2G/250G/DVD刻录。

其中250G表示()A、内存容量大小B、硬盘容量大小C、CPU主频D、CPU型号17、关于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A.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B.信息就是有价值的知识C.信息可以传播D.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可以增值18、下列不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19、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制环境的建立和改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销售盗版软件属于违法行为,购买和使用盗版软件不属于违法行为B、在网站上提供下载他人解密的软件,不会构成对著作权人的侵权C、受法律保护的软件,一经购买就可以复制给他人使用D、未经著作人同意而复制共享他人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20、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时效性B、真伪性C、载体依附性D、可加工性21、某政府网站设置了网上申报服务系统,为企业项目的申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A、商务信息化方面B、政务信息化方面C、社区信息化方面D、小区智能化方面22、某智能报警系统与电话相连,当有小偷时,系统能通过电话联系到主人,主人可监听现场的声音,也可以启动现场警报来吓阻小偷,这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

A、政务信息化方面B、家庭智能化方面C、电子商务方面D、教育信息化方面2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人聊天,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B、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C、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多种D、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24、学校需要全体师生马上到操场集合,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利用校园广播B、在校园网BBS论坛上留言C、在学校网站上发布通知D、在宣传栏贴上公告25、在导弹发射的训练中,有时采用计算机模拟训练这种形式,其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虚拟现实B、网格计算C、智能化社区D、网络技术26、(判断)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27、下列行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是()A、在论坛上对别人发布的“计算机故障”求助,给予帮助B、将自己购买的正版软件复制给他人使用C、帮助网友破解正版杀毒软件,延长使用期D、聊天时对网友不礼貌地语言反唇相讥,任意谩骂28、小孙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扫描后,通过OCR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处理,保存在计算机中。

对此处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B、可以将扫描后获得的稿件以自己的名义向其它杂志重新投稿C、文章保存到计算机后,由于载体发生改变,信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D、计算机中信息可以复制,因此只有计算机中的信息才具有共享性29、以下有关计算机病毒特征的说明正确的是()。

A、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易读性、传染性B、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C、传染性、潜伏性、免疫性、安全性、激发性D、传染性、破坏性、易读性、潜伏性、伪装性二进制病毒相关1、二进制数11与十进制数2相加的结果是()。

A、(1100)2B、(0101)2C、(1010)2D、(1110)22、小明经常浏览学校网站,下列能使操作更加便捷的是()。

(1)将学校网址设为浏览器主页地址(2)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学校名称(3)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学校的网址再打开(4)将学校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A、(2)(3)B、(1)(4)C、(2)(4)D、(1)(3)3、计算机内部用二进制代码来传送、存储、加工数据或指令。

()A、正确B、错误4、计算机感染某种病毒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以后就不会再感染此类病毒。

()A、正确B、错误5、某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有一个4位的“跳板开关”,此开关每一位都只有“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这个“跳板开关”最多可以表示的状态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