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析当前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因素及对策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站在讲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措施,深入开展各项严打整治斗争,不断加大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确保了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
但是,也存在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有的甚至会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通过近段时间的调查分析,综观社会背景,笔者认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侵财犯罪居高不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暴力犯罪和团伙犯罪,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截止到目前,我院共受理刑事案件25起,其中涉及财产案件12起,占刑事案件的48%。
侵犯财产案件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群众的财产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侵财犯罪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甚至上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群众的防范意识相当淡薄,对违法犯罪行为缺乏应有的警惕性;二是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管理存在某种程度的失控,有一部分流动人员、外来人员没有职业,没有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偷、抢来维持生活;三是有些作案分子有犯罪职业化倾向,有特别的工具,作案手段科技含量高,防范和抓捕难度大。
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仍占较大比重。
有些犯罪嫌疑人胆大妄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在公交车上持刀抢劫,并将乘客捅伤。
暴力犯罪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影响恶劣,严重破坏了群众的安全感,甚至造成心理恐惧。
探究暴力犯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步向以个人为本位转变,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倾向,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和私欲而不择手段。
二是不良文化的传播和泛滥,在一些文化传播领域存在凶杀、色情等文化垃圾,对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催化作用。
特别是团伙犯罪更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对策思考

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对策思考当前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稳定因素,如经济波动、社会矛盾、腐败问题、恐怖主义等。
在这种情况下,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应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稳定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
第一,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有通过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提升等一系列措施来激发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的良性循环。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提高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韧性,从而为社会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加强治理能力建设。
社会稳定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治理能力作为支撑。
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治理队伍,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正义。
此外,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技术手段的作用,营造更加公开透明的治理环境,提高治理效能和责任担当。
第三,加强舆论引导。
舆论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舆论引导,可以弥补立法和法律执行的不足,发挥舆论的正面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要加强媒体的职责和公信力,加大对假新闻、网络暴力、谣言等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媒体队伍,积极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社会组织作为非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发挥作用,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和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引导社会组织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力量。
第五,加强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引导工作。
人民群众的心态、思想意识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应通过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加强宣传教育,向群众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及政策法规,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和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
第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维护社会稳定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维护社会稳定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与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稳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当前,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公众对于社会稳定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此背景下,如何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2. 公共服务不均: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不均,可能导致社会不满情绪。
3. 治理能力不足: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社会恐慌。
4. 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可能引发公众的负面情绪和网络舆情。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治意识;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2.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公共资源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 加强社会治理能力: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区建设,增强社区自治能力。
4.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
四、实施方案与预期效果1. 实施方案:首先,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治意识;其次,加大公共资源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再次,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2.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期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五、结语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以应对各种挑战,维护社会稳定。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三)影响社会稳定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一是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城镇建设全面铺开,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特殊群体情绪不稳,活动频繁。五是涉法涉诉反映的问题强烈。
(四)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法轮功”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敌对分子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问题,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大对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奖惩力度,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更加通畅、更加多样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除进一步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外,还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发挥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反映诉求方面的作用,确保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渠道的畅通。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之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抓好民商、行政案件的审判,依法维护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进一步解决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难”问题。四是注重对群众教育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逐步使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道德准则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导社会大众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冲突,自觉地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教育群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对于极少数恶意破坏社会稳定且触犯法律的人,应依法予以制裁。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未雨绸缪、积极主动,为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们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
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呈高发态势。
一是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二是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
三是侵财犯罪和经济犯罪大幅增长。
四是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二)信访形势不容乐观,信访总量仍在高位徘徊。
一是数量上升,规模扩大。
二是涉及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三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呈高发态势。
四是城区上访问题突出。
(三)影响社会稳定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一是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城镇建设全面铺开,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
三是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特殊群体情绪不稳,活动频繁。
五是涉法涉诉反映的问题强烈。
(四)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
“法轮功”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
敌对分子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
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五)社会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也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危害。
二、原因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改革措施不配套。
新形势下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主要风险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主要风险及对策研究在新形势下,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经济风险、社会关系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恐怖主义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社会经济风险是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重要因素。
经济危机、失业率增加以及贫富差距扩大,都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犯罪率上升。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促进就业创业,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同时,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以稳定社会情绪,保障社会平安。
其次,社会关系风险对社会平安稳定造成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社会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可能引发群体事件和社会冲突。
因此,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调解工作,化解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提升公民的自治意识和组织能力,加强社区治理,形成互助共建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三,网络安全风险也是当前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和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需要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网络实名制和身份认证机制。
同时,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最后,恐怖主义威胁是当前的全球性安全挑战,也对社会平安稳定带来极大影响。
为了防范恐怖袭击和恐怖主义组织渗透,需要加强边境管控和情报信息交流,加强反恐合作。
同时,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治安维护和反恐工作。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主要风险包括社会经济风险、社会关系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恐怖主义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政府需要加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治理,加强网络安全和反恐合作,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平安稳定。
浅析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

浅析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包括:失业、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制度、治安管理制度、人口结构、疾病、自然灾害等。
(一)失业在城市中,存在着非常大的下岗失业人群。
作为需要生存的人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这样就会导致其中的一部分人被迫从事偷窃、抢劫等犯罪活动,为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贫富差距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入,相对低层次的劳动得到分担。
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从事收入相对高的脑力劳动,收入越高就能再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从事更高收入的工作。
而收入较低的人群,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无法结余许多进行教育深造,这样也就无法提高收入,即使提高幅度也不大。
如此循环,就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增加,造成仇富心理,穷人就会对富人打击报复,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一直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流动人口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使其不能够享受应有的社保待遇,有时会错失救助时机,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对社会不满的情绪骤增,做出极端的事情伤害到无辜的人。
(四)治安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直接导致社会动荡或者暴乱。
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直接因素。
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使不稳定因素扩散蔓延。
除此之外,完善的治安管理制度可以抑制不必要的事端,起到威慑的作用。
(五)人口结构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都是个难以处理得当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
这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负担也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施加了压力。
若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社保,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就得不到保障,而青年劳动力减少,社会创造的财富也相应减少,政府收入也减少,进入恶性循环。
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会出现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而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正金字塔结构人口模型,高生育使得人口增加,青少年多,就业岗位不够,造成失业。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社保、医疗都有欠缺,使其寿命不长。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结合XX实际,根据整体社会形势,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信访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涉及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二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呈高发态势。
三是部分群众存在“不上访引不起领导重视”、“不上访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不良心态,越级上访、缠访、闹访,形成一种不好的惯性。
2、影响社会稳定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一是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步伐加快推进,用地日益增多,因征地纠纷、征地补偿、拖欠征地款和征地款使用管理、私卖土地、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等涉农土地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农村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
二是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但相应的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却跟不上,从而造成了个别地方党群、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有些群众因法制意识不强,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合理要求反而以不合法的途径解决,有时与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更加复杂,更难处理。
三是农村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仍然时常存在。
四是特殊群体情绪不稳,活动频繁。
3、利用互联网、媒体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
个别小报记者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容易给不明真相的群众造成思想混乱。
以上诸多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1、重视程度还不够。
个别镇村干部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认识不够深刻,维护稳定的大局意识不强,职能作用很少发挥,易导致一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2、信息不灵。
有的村没有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矛盾纠纷动向掌握不够,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容易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没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往往是上级反馈回来才知道相关情况,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3、思路不活、办法不多。
当前,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在解决问题时,习惯沿袭老办法、老思路,而不能积极想办法、出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导致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加大了问题的处理难度。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及对策建议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惠民政策的逐年增多,项目建设的力度加大,社会稳定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也不断增多,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和难点比较突出。
现就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及对策建议谈些粗浅看法。
一、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一)征地拆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建设,都对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多。
2011年,全国获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超过60万公顷,而且,这个数字每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应,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
土地和房屋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所,每一起征地拆迁,都涉及到相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不妥,便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从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因征地拆迁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
(二)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
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转型阶段,在很多领域,原有的利益群体,因改革改制,可能有所改变。
比如国有或集体企业职工、大中院校毕业生、复退(伤残)军人等。
这部分特殊群体原有利益一旦被改变,没有后续的妥当的政策安置,必然会引发不稳定因素。
(三)涉及人命的个案处置。
安全生产、交通、医疗等几个方面是较易发生人生伤害事故的领域。
俗话说:人命关天。
一旦发生人身损害事(案)件,如不能及时有效得到处置,常见受害方亲友采取非理性行为,以达到其利益诉求。
(四)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虽然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健全,社会管理不断加强,但不可否认,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现象仍然在部分地区存在。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其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对群众合法权益构成伤害,更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二、原因分析(一)体制和政策。
一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把承担全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己任,真正做到了为人民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广大人民群众在自我感觉权益受到侵害时而没有简便易行的维权办法时,习惯性采用非理性行为作为诉求手段,往往因此给各级党委带来稳定压力。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我县大建设、大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是检察工作的主题。
当前,我县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发展前进中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本文结合今年检察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从检察工作情况看当前全县社会稳定形势今年以来,我院始终坚持把依法履行职责作为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的基本途径,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大建设、大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检察工作情况看,当前全县社会稳定形势呈现以下特点:刑事犯罪得到依法惩治,社会治安进一步改善。
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工作,对严重暴力犯罪,坚持“严打”方针,依法快捕快诉。
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0件28人,提起公诉22件35人。
同时,对轻微刑事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落实从宽政策,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和附条件不起诉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通过办案,依法打击了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可能导致严重冲突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解决,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诉讼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全面加强诉讼监督,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件3人;监督纠正诉讼活动中的违法问题28件;建议市检察院提请抗诉2件。
同时做好法院、公安正确裁判、决定的息诉服判工作。
通过办案,维护了司法公正和法制尊严,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
坚持从有利于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出发,正确处理打击职务犯罪与促进发展、服务大局的关系,依法严肃查处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立办贪污贿赂案4件8人,立办渎职侵权案件7件7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5余万元,有力打击了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涉林领域渎职犯罪、非法建设“小产权房”背后职务犯罪。
社会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东部地区相对较发达,而西部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经济落后现象。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对策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这些地区倾斜,促进其经济发展。
要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对策二:加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针对贫困地区,政府应制定更加精准的扶贫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发展产业、提供教育、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
问题二:社会矛盾与冲突频发社会矛盾与冲突是社会不稳定的表现。
在当前社会,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公等原因,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
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对策一: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通过法律途径、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
要加强对矛盾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及时介入并采取措施防止矛盾升级。
对策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在资源分配、机会公平等方面做出调整。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平,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问题三:信息传播不畅信息传播不畅是导致社会稳定工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拓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混乱、谣言满天飞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
对策一: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及时监测和分析网络上的舆情动态,采取措施防止谣言传播、网络暴力等现象。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们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
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呈高发态势。
一是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二是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
三是侵财犯罪和经济犯罪大幅增长。
四是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二)信访形势不容乐观,信访总量仍在高位徘徊。
一是数量上升,规模扩大。
二是涉及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三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呈高发态势。
四是城区上访问题突出。
(三)影响社会稳定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一是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城镇建设全面铺开,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
三是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特殊群体情绪不稳,活动频繁。
五是涉法涉诉反映的问题强烈。
(四)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
“法轮功”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
敌对分子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
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五)社会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也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危害。
二、原因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改革措施不配套。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稳定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中,社会稳定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
然而,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困扰社会稳定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主题,探讨一些困扰社会稳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对于社会中的不良行为和犯罪现象,无疑是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些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和混乱,甚至对公共安全带来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警力部署,加大对社会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惩处违法犯罪人员,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
社会矛盾和纠纷的频发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社会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
这些矛盾和纠纷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事件,导致社会动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社会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
建立健全的矛盾调处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诉求多种多样,如果这些诉求得不到合理的满足,可能会引发社会不满情绪,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健全权益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人民裙众的现实利益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加强社会治安管控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之举。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网络安全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工业安全问题等都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管控和防范,保障社会的稳定安全。
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社会稳定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安定祥和的社会。
浅谈当前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浅谈当前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一、社会稳定的内涵社会稳定是指整个社会处于平稳、安定的一种社会状态,是我们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稳定状况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形式,与时代背景、社会结构和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社会稳定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社会具有时代性,每种不同的社会形式、每种社会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或者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自身的时代特点,也赋予社会稳定不同的要求,每种社会形势下都有维护社会稳定不同的侧重点,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充分考虑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结合社会实际,明确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原则和工作重点。
(二)社会稳定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社会结构复杂,包括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等。
社会稳定也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正常以及人心安定等。
其中,政治稳定是核心,经济稳定是基础,社会秩序正常是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人心安定是社会稳定的综合反映。
一些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
(三)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民生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特别是群众的心态日益复杂。
少数人在社会遭受困难、与他人纠纷增多时,极易产生极端情绪,采取极端手段报复社会。
一些群体性事件由于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积累的不满情绪不能及时释放,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恶性事件,贵州的“瓮安事件”、云南的“孟连事件”就是例证。
(四)网络安全和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互联网具有即时性、开放性和无区域性的特点,给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新疆“7·5”事件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串联、煽动、策划和组织实施的。
涉稳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采取的化解措施

涉稳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采取的化解措施当涉及稳定性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排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
下面将讨论一些可能的涉稳因素以及可能的化解措施。
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可能引起不稳定因素,例如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民众不满情绪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化解问题:-实施社会公平和正义政策,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安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听取民众意见并及时作出反馈。
2.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也是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例如经济增长不均衡、就业压力、通货膨胀等。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和适应能力。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控制通货膨胀风险,维护物价稳定。
3.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也可能引起不稳定因素,例如政府腐败、政治动荡、领导层争斗等。
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政府廉洁政治。
-推动政治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治稳定性和公众参与度。
-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四个有利于”和“四个意识”,确保政治稳定。
4.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也可能导致不稳定因素,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总体而言,涉稳不稳定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引起的,需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排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
在处理过程中,政府需要密切关注民众的需求和诉求,积极采纳民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有效的治理和措施,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社会稳定分析报告

社会稳定分析报告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关乎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稳定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
一、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吸引投资,促进贸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人们在稳定的社会中能够安心工作、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社会稳定有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基本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这有助于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洽。
社会稳定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政权的稳固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稳定的社会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使政府能够有效地制定和实施政策,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民的需求。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经济的不稳定,如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过大等,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当人们面临经济困境,生活质量下降时,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情绪,从而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
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如果在资源分配、机会获取、法律执行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例如,一些特权阶层的存在、司法不公等问题,可能引发公众的愤怒和抗议。
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积累也会对稳定产生威胁。
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城乡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竞争等,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演变成大规模的社会冲突。
此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
例如,重大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社会恐慌;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可能打乱社会的正常秩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
三、当前社会稳定的现状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仍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和挑战。
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就业不稳定和经济波动。
社会稳定分析报告

社会稳定分析报告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关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稳定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
一、社会稳定的内涵和重要性社会稳定,简单来说,是指社会的各个方面处于一种平衡、有序、和谐的状态。
这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人心稳定等多个层面。
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为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秩序和保障,吸引投资,促进生产和贸易,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社会稳定有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福祉。
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能够享受到安全、公正、平等的待遇,有更多的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发展。
再者,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
它体现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经济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一部分人生活富裕,而另一部分人生活贫困,且缺乏改善生活的机会时,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矛盾。
2、社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资源短缺、住房问题等社会问题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冲击。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削弱人民对社会的信心。
3、政治因素政治腐败、权力滥用、政策不合理等政治问题会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4、文化因素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不良文化的传播,可能引发社会观念的混乱和矛盾。
5、环境因素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6、公共安全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如果应对不当,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影响社会稳定。
三、当前社会稳定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当前的社会局势保持稳定。
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影响开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伴随着开发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同时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经济法规真空带和触及了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引发了一批群众集体上访、静坐以及群体性阻塞交通要道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
如我区旧村改造过程中因拆迁补偿标准、房屋安置模式产生的纠纷、农村土地调整和宅基地问题引发的纠纷、基层干群矛盾、农民工工资及保险争议等将成为开发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有可能影响社会发展,给开发区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一、当前影响开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区信访案件仍然以走访为主,写信仅占信访总量的一小部分,人们依然把走访作为表达利益诉求的主要形式。
我区旧村改造过程中因拆迁补偿标准、数额和房屋安置模式产生的纠纷、农村土地调整和宅基地问题引发的纠纷、基层干群矛盾、农民工工资及保险争议等将成为开发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集体上访居高不下。
涉及的问题集中在干部经济及工作作风、工资及两险、拆迁补偿及安置、土地承包纠纷等方面。
二、发生信访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1、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尖锐。
近年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和问题有增多的趋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和对抗性不断增强、矛盾错综复杂等特点。
一些群众遇到问题时不愿意通过合理合法的途经去解决,而是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和法不责众的思想,有的群众遇到问题时,组织村民集体闹事,向政府施压,企图争取更大的利益,甚至非法利益。
而一旦矛盾激化,一些部门和领导因怕事态扩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便以息事宁人的态度作出不该有的让步,从而在群众中进一步强化了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也助长了个别闹事分子的嚣张气焰。
2、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农村实行普选后,农村基层组织由村民选举产生。
关于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关于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嵩山街道一、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一)历史原因形成的信访案件化解难度大。
如夏家疃社区谷学昭、河北社区孙孝模等反映2008年初经区管委承诺对违建房屋给予补偿,拆除后却未给予补偿,而有的违建房屋给予补偿,补偿标准亦未公开;夏家疃社区居民反映1999年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003年耕地被征用,当时经区管委未收回并注销土地承包证,部分村民以土地承包证在手为由要求土地补偿;一些部门和行业依法管理存在漏洞,留下矛盾隐患,如河北社区丛术吉对92年房证办理手续不完备造成面积争议多次上访等。
(二)新增信访案件数量有所上升,反映问题多样化。
上半年,我办已先后接待群众来访155起、361人次,其中:农村集体土地征用59起146人,城乡建设28起96人,村务管理29起41人,房产物业8起43人,邻里关系6起8人,劳动社保6起6人等;区社管部门转办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区长公开电话及市民热线等信访事项共计72项,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5起。
(三)面临基层换届选举,个别村居稳定形势不容乐观。
嵩山街道办事处由原凤林街道办事处五个村、皇冠街道办事处九个村居、西苑街道办事处五个居委会划归成立,上一届选举办法各有所不同,造成部分村居两委及村民对新一届选举办法的猜疑;换届选举触动部分人群的利益,为达成其目的造成信访数量有所上升。
(四)部分群众受利益驱使,越级访成高发态势。
如鲸园田君涛与闫家庄村民丛志签订土地租用合同用于养殖,因拆迁补偿分配问题,在明知不符合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多次无理缠访要补偿;村民自治引发村民对村规民约规定享受奖励、劳保待遇的范围标准不满意。
如徐家疃部分村民对违反村规民约停发一年奖利不满,宅库镇办退休工人对不享受村劳保待遇问题不满。
(五)基层组织未发挥全部作用。
少数村居组织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不强,各项稳定措施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前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因素
及对策
(一、不稳定因素)
过去的20 多年中,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呈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持续“经济繁荣”。
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否存在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呢?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形势极其严峻,再次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严重的腐败及其最大的经济损失;世界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
当前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突出表现为:
一、在城市,存在大规模的下岗失业人群,
二、在农村,农民农业收入因农产品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而遭受大幅度损失
三、腐败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公共服务水平与可及性十分悬殊 2.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极化指数迅速上升且达到历史最高点。
3.中国基尼系数明显上升,已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是造成基尼系数过高的
重要原因。
)
上述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现象,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强化。
在任何社会,不平等从来都是社会不满的根源,严重的不平等都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人们的实际经济与社会地位直接影响他们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
一般说来,经济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越满意;反之,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越不满意。
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社会形势稳定程度的主观判断。
一般说来,对自己生活状况十分满意的人,往往倾向认为社会形势稳定;反之,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意的人,倾向认为社会形势不稳定。
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满意与否还会影响他们表达不满的方式。
一般说来,对自己生活状况满意的人,往往选择正常渠道来表达对其它事务的不满;反之,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的人,更可能倾向于选择非制度渠道并以较激烈的方式表达其不满。
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对社会形势稳定程度的主观判断,及其表达不满方式的激烈程度都可能影响客观社会形势的稳定。
如果相当多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对形势作出不稳定的主观判断,并倾向选择激烈方式表达不满,势必造成社会形势难以稳定。
反之则反。
(二、及时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主要措施)
稳定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只有以改革求稳定,以发展求稳定,以变应变才能真正保持长久的稳定。
道理很简单:犹如自行车一旦停止转动就会失去平衡,骑在车上的人就会摔跤。
稳定不是静止不动,不是没有冲突。
维护稳定不是维持现状、回避矛盾。
为稳定而不敢深化改革,为稳定而不敢扩大开放,为稳定而拖延政治民主化进程,那无疑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维护稳定既要着眼于根本、着眼于全局、着眼于长远,下大力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而产生的矛盾和混乱,又要认真对待具体的、局部的、眼前影响稳定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社会稳定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一、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要认真做好重大信访问题及信访积案的排查处理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要加强对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遏止群众无序越级上访。
二、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建立和完善例会制度,加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力度。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政策性强。
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
要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
要加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力度。
三、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层级管理,实行重点矛盾纠纷领导包
案,严格兑现工作责任奖惩。
要建立层级管理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
要实行领导包案机制和挂牌督办调处制度。
要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和工作奖惩机制。
四、突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心前移,坚持工作平衡发展,切实做到调处横向纵向有机结合。
要突出重心前移。
要坚持平衡发展。
要做到有机结合。
五、加快发展,合理分配,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加快改革,健全民主,推进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
保持社会稳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关键。
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法有序地看待和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
依法治国这句话,大家都拥护,这就意味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做到确保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必须清除特权和腐败圈子。
我们固然要理性对待内忧外患,但决不能让“谁反腐败,谁举报,谁就是破坏社会稳定”的“稳定论”迷惑人们的眼睛。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
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一、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由于MRSA通常对其它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也耐药,因此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用苯唑西林来代替检测MRSA。
苯唑西林在贮存过程中药效不易降低,且对不均一耐药性检测效果更好,所以国内多数实验室都采用苯唑西林(我院也是)。
1.MRSA的治疗
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
因其耐药机制是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性质的改变,因此,MRSA几乎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且在同时,还可能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其次,对于以上药物有禁忌症,或是不可耐受的患者,也可使用其他的抗菌药物,如夫西地酸钠。
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也可使用头孢吡普、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2.MRSA预防
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如对大手术后预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好(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葡萄球菌效果反而不如第一代效果好。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与MRSA的出现率呈平行关系。
、3.早期检出带菌者
医院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烧伤病区、ICU、呼吸内科病房、血液科和儿科的病人。
同时微检室应选用准确的检测手段,发现MRSA,及时向临床报告,以便控制感染和隔离治疗。
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三、ESBLs+阳性菌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此时抗菌素的使用一般采用碳氢霉烯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用药。
1.什么是ESBLs?
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yumβ—Lactamase缩写,中文意思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属质粒介导,它是当前抗生素出现的新的耐药趋势之一。
2.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如果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它们是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及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
ESBLs在实验室有一专门的检测方法,如果病人的药敏报告单已注明为产ESBLs 菌株,则表明已经实验室确证。
如果病人药敏报告单未注明为产ESBLs菌株,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中有一种MIC≥2ug/ml,或符合CAZ(头孢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