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2021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2021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dc39160508763230121246.png)
2021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汇总。
这次调查对象总量191个。
汇总结果显示如下: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年龄分组:60~69岁的33人占17.28%,70~79岁的91人占47.64%,80~89岁的62人占32.46%,90岁以上的8人占4.19%。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初中的112人占58.64%,高中中专22人占11.52%,大专及以上18人占9.42% 。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3.67%,丧偶的107人占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34.03%,离异的8人占4.19%,再婚的4人占2.09%。
家庭存续时间分组:0-5年的29人占15.18%,5-XX年的42人占21.99%,10-XX年29人占15.18%,15-20年的32人占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89%。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28.8%,有4个子女以上的43人占22.51%,无子女的14人占7.33%二、调查凸显出的主要问题(一)医疗健康方面1、空巢老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体疾病较多。
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
调查对象的情况显示,大多数空巢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还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2、空巢老人就医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统计看每月医药费支出状况的人数,每月支出100-500元钱的多达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仅40人。
调查显示,有155为老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疾病,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经济收入方面1、调查对象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人数男性却比重较大,且退休金大多数都在1000元-1500元,仅仅够维持生活。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c1940681c758f5f71f6704.png)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空巢老人即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一.引言1.调查背景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2.调查目的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4.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二.正文(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分析.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老人们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1.居住方式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_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2.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有8_位,占68.1%;未婚的有_位,占1.0%;丧偶的有356位,占29.7%;离婚的有_位,占1.3%._90位空巢老人(有_个空填)中,无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个,平均有子女2.75个.3.收入情况有1_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87.1%,每月平均退休金为_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继续从事有收入的工作,有_位老人享受过社会救助,有_2位老人接受过子女(包括孙子女和亲属)的经济帮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有595位老人没有任何理财项目,占49.58%.受访老人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4.日常生活〝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有1_5人,占88.8%;〝半自理,需要别人帮助〞的有_2人,占9.3%;〝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别人〞的有_人,占1.8%.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趋势.5.日常生活问卷中列举了9种老年慢性病,有_3位老人未患有任何一种慢性病,占_.4%;85.6%的老人患有一种或几种老年慢性病.9种老年慢性病,按患病人数多少排列,依次是高血压.心脏病.骨关节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老年痴呆和其他病.老年人对于健康状况的自评,认为很好的仅占6.1%.6.健康情况(数据为访问前4个月内)有47.6%的老人在访问前看过病,住过院的比例为4.7%,平均看病次数为2._次,人均医药费__.82元.以此推算,年平均看病次数约为6.66次,年人均医药费支出为45_.46元.大多数老人感觉看病还是方便的,觉得非常方便的仅有2.7%,方便的有54.3%.83.0%的老人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余老人享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7.住房情况54.3%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积在50㎡以下,32.0%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积在50-80㎡,9.3%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积在80-1_㎡,只有4.2%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积在1_㎡以上.绝大多数老年人对目前自己住的房子还是比较满意的.8.生活照料空巢老人的子女和老人联系,最多的方式是电话,占64.7%,其次为回家探望,占31.0%,其余如短信.书信和网络的比例非常少.每周2-3次去看望老人的占47.8%.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频率随老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多.8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每周2-3次的占到61.54%.仅有26位老人雇保姆,28位老人雇计时工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合计仅占4.5%.(二)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1 .惠民政策造成空巢老人.由于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明显提升,种植物不受限制,耕地因企业占地不断减少,被征地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多,种地与务工收入比对,形成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打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已成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较高不愿返乡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2 .个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过独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这部分老人大多是经济上能够独立,精神生活较为丰富,身体状况较好的低龄老人.二是老人对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进了城或是迁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们不愿意离开久居的环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坚持守着老根据地.3 .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二是子女压力大 (子女的子女读书等 ),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紧张等条件制约,无法与子女同住.四是极少数子女具备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4.社会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住房条件改善,许多子女婚后拥有自己的住房,与老人分开居住,造成空巢.二是子女在外就业就职进了城,造成空巢.三是因女儿婚嫁而离开家乡异地成家,使一些只生有女儿的老人因女儿出嫁而形成空巢.5 .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造成空巢.(三)空巢老人的应对策略1.确确实实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用社会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主要靠政府,敬老院.养老院不仅要办多,还要办好,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归.老有所终.这是政府的责任.现在各个家庭要想回归到传统社会已经不太可能,把赡养老人的问题推回家庭也不可能,只有靠政府来挑大梁.2.对于家庭的责任不能放弃,政府要鼓励,社会要提倡,同时还要有具体措施.3.恪尽孝道是传统美德,对于这些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这是社会的导向问题,引导子女〝见先思齐〞.与其批评坏的,还不如引导好的,要在道义上谴责做得不好的人改过自新,形成良性循环.4.要从文化的角度努力,必须要把传统文化的美德和精华继承下来.凝聚着中华民族核心的东西就是文化,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如果在文化上不遵从,还怎么发扬光大?我们谈中华文化不要泛泛而谈,应该具体到细则和每一点.只有在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得到保障,才能把空巢老人的问题解决好.空巢老人的困难不仅在于生活上的孤单和经济上的拮据,也来自于心灵上,因为亲人陆续离开的恐惧感和目送亲人离去却无能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对象的空虚感,因此我认为与老人交流要坚持〝积极引导,耐心聆听〞的原则,积极主动的引导老人走入他感兴趣的话题,爱心的聆听他的语言.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早在_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供给,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是到了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时候了,因为他们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5.建立村级福利院.以村为单位,建立规范管理的村级福利院,降低收费标准,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改善养老院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减轻老年人的劳动负担,消除老年人对将来老无所依的忧虑,降低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的孤独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使空巢老人过上健康的生活.6.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补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应得到推广和发展,扩大农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围,简化保险工作流程,使好的政策在弱势群体中积极的贯彻,提高服务水平,让老年人更加方便的享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的作用.7.加强老龄工作建设.空巢老人问题要放在村务工作的重要位置,村委会要成立组织.形成制度关心老年人生活.体贴老年人难处,解决老年人家庭矛盾,检查督促家庭赡养情况,直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难处和实际困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健全村级老年活动室.活动中心,老年人图书报刊阅览室.棋牌室等,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8.开展〝志愿者〞活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助老,营造敬老氛围,建立长期服务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农村空巢老人服务.积极组织单位的年轻人和社会〝志愿者〞,联系一个空巢老人家庭长年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帮助他们疏通渠道,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五)结束语: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空巢老人的困难不仅在于生活上的孤单和经济上的拮据,也来自于心灵上,因为亲人陆续离开的恐惧感和目送亲人离去却无能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对象的空虚感,因此我认为与老人交流要坚持〝积极引导,耐心聆听〞的原则,积极主动的引导老人走入他感兴趣的话题,爱心的聆听他的语言.空巢老人调查报告2据调查资料显示,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将迈向老年化,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只有1.6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1.1亿.但是今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增加为4亿,65岁以上的会增加为3.3亿.4亿老无所养的老人威胁社会稳定.中国目前是9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且只有城市4_0多万老人享受养老金,养老金缺口仍很大.过了30年中国劳动人口:老年人口为3:1,2_0年中国劳动人口:老年人口为2:1.中国即将爆发人口危机目前中国很强大是因为中国_岁到64岁的劳动力很充足,这是国家最核心的基础.但中国的人口将会急剧老化,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面临衰退的问题.未来对美国构成竞争的是印度不是中国.美国人的结构是稳态的人口结构,印度也是.这种人口结构才是可持续发展民族.而中国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若不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将快速萎缩中国在_50年占全球人口的_%,到80年也是_%.这三十年中国人口与全球是同步的.以前不孕率很低,现在有_%—_%的没有生育能力了,有一些丁克.单身,大部分人只愿意生一个,人口当然会减少.然而为什么中国人口从50年的5.5亿增加到80年的_亿到现在的_亿?就是因为以前死亡率高.寿命短,预期寿命只有35岁.死亡率降低后,到_80年预期寿命是68岁,现在已经是73岁了.假如_年后,中国仅仅是停止了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的话,今后中国妇女也跟现在的台湾.韩国一样,一个妇女生1.1孩子,那么每年只出生6_多万孩子,每年死亡两三千万,意味着中国在未来长达40年的时间内,每年将减少一千多万人口.国家从5亿增加到_亿人口是几十年间每年增加了一千多万人口.若以后每年减少一千万,人口将很快萎缩.上海老龄化情况上海——全国老龄化程度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的上海,生育率却最低.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左右,而上海这一数据是_.58%,这意味着,5个上海人中就有1个老人;而这一比重仍有上升趋势.而上海老年人群的主要特点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且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日常需照顾.护理的老人多;老人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纯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上海的生育率却最低.上海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多年来明显小于1,甚至低于日本东京.少子化(0~_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发展速度更快.目前全市8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37.62万,预计到_年,上海65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峰值4_万,约占总人口的29%,即社会上每1_个人中有30位65岁以上老年人,其中_位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的特殊性,将使上海成为全球罕见的老龄型人口城市.《中国经济周刊》同时从上海老龄委了解到,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仍高于新建城区和郊县,_年末,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三个区县分别是静安区(_.89%).卢湾区(_.43%).崇明县(_.57%).不过,新建城区和郊县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幅,排在首位的是奉贤区(+0.78个百分点).金山区(+0.61个百分点)和崇明县(+0.5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上海市市中心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郊县._年末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的三个区分别是黄浦区(_.77%).静安区(_.40%)和卢湾区(_.36%).全市有_个区县老年人口高龄化都比上年有所提高,增幅的前3个区县分别是黄浦区(+1.30个百分点).闸北区(+1.24个百分点)和卢湾区(+1._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原因在古代人文历,_年之前人口从来没有超过_亿,中国人一直在1_0万到6_0万之间活动,人类历史在_年之前,人口也从来没有超过_亿.为什么?因为有一个内在的规律,当时由于战争.饥荒.自然灾害.传染病.猛兽,所以人的寿命很短,平均只有_多岁,人口很难增加.最近两三百年人口确实在暴涨,是什么原因导致暴涨?1._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7个,出生率的年份超过40‰,这些婴儿在60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最终进入老年期.2.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_多年间提高到近60岁,每年增加1岁多.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_‰左右急剧下降至两位数,这就使得50至60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3.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缩减了总人口.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长期以来,人口数量庞大.分布不均.素质不高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放在解决各种人口问题的首要位置,是符合国情的选择,是一种客观要求.但控制人口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会提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而上海是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典范.一些人口学家认为,计划生育使生育率大幅下降,出生的小孩少了,导致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因而加速了老龄化速度.经济发展了,医疗条件改善了,能有效降低老年人死亡率,并延长寿命,这使得老年人的规模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孩子到_年才满60岁,到_年才满65岁.老龄化是过去的高生育水平.寿命提高以及近30年来生育率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另方面看,现在〝丁克〞家族不断涌现,上海多数年轻夫妻都以事业为重,不愿意打破二人世界.所以生育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再加上大多家庭都有宠物为伴,也降低了年轻人们对于生育的渴望.解决老龄化方法政策调整应对中国危机如果上海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全国则可能都很难;上海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实践和探索,可以为全国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示范模本.解决养老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刻不容缓.一是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保障模式,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二是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对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的老人,要根据本地区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完善老年人的救灾救济和紧急救助机制,对发生特殊情况的老人及时给予救助;三是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产业.上海老年产业发展与上海老龄化社会的现状不相适应,也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应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四是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的执法力度.按照上海市建委颁布的《上海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的规定,开发居住区必需同时建设一定面积的养老机构和老年服务设施.但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落实不够,需加强相关法规的监督执行.五是适当考虑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据了解,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年代制定的.目前男的是60岁,女的是55岁,如果将退休年龄上浮5岁,将使上海市养老压力大大缓解,但是,这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_%,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_.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_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_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子女照顾不周,生活不易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_%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困境.〝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_.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_.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三.政策保障不足,社会帮助缺位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_%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_;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空巢老人关于_调查报告总结。
关于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3篇)
![关于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3332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4.png)
关于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3篇)关于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关于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篇1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目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问题更是值得人们关注。
他们有的没有儿女,孤苦无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没有在身旁;他们渴望沟通交流,却找不到能够诉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融入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越来越少。
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与不便,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关爱。
(2)通过此次对长安区周边社区空巢老人的走访调查,能使我们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我们对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认识与关注,提高我们自身尊老爱老的意识,更好的为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献出爱心。
二、关于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及意义(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也日趋明显,我国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也呈上升之势。
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逐步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基本状况,分析影响长安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而实现长安区的进一步和谐构建。
(二)关爱长安区空巢老人的意义关爱空巢老人,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
三、当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城镇空巢老人生活条件相对好些,大部分的老人家庭靠退休金,10%左右靠社会救济,9%左右为其它来源。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53f2dc6bd97f192379e927.png)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Survey report on empty nest elderly in 2021汇报人:JinTai College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篇章2: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例文3、篇章3: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文档通用版篇章1: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深入了解红旗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我校“三下乡”活动的三十几位成员在村里全面展开问卷调查,走进村民生活、深层次地了解村民各方面的状况。
帮年老的村民量血压,送上最真切的关爱。
二、调查对象衡阳市红旗村三、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
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
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
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
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
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https://img.taocdn.com/s3/m/341ff83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3.png)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一、农村空巢老人现状1、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现状差这些农村的老人,属于贫困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依靠家庭的供养,然而由于我们的农业生产落后,使得以农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他们的家庭通常子女超标,中青年农民供养老人成为他们很大的一大负担,另外,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中青年越来越多的流入城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携带妻儿进城谋生。
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
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
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
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2、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人老了,病痛自然多。
尽管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
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万一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镇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
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空巢”最难熬“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
万家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4篇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9142e7763231126fdb114b.png)
一、调查对象居住在本社区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调研目的调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对辖区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和入户调查。
四、调查成就(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岁以上的占多数。
本次调查对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35%,女性1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5%;60-69岁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2%,70岁以上1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0.8%,其中80岁以上的6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单位的,生活来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数。
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单位的20人,占83%,无工作单位的4人,占17%;以领取退休金为生活来源的20人,占83%,靠社会救助的2人,占3%,靠其它生活来源的2人,占3%。
无一人靠子女资助。
(3)小学及肿恣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
在被调查中,文盲1人,仅占2%,小学11人,占4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专1人,占2%。
(4)身体状况及生活能力。
在被调查的24位老人中,身体健康的有15人,占65%,一般的5人,占20.8%,两项合计20人,占83%,身体差的4人,占17%;生活能自理的19人,占72%,身体不好的5人,占20.8%,其中有两位的眼睛残疾,视力相当低,生活难自理;(5)子女状况及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状况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2%,精良的10人,占47%。
无子女的2人,占3%。
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别处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见,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学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或子女长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1、日常生活的帮助在被问及空巢老人中,72%的老人认为无急需解决的问题,有20.8%的老人,急需解决生活、就医等各种问题。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78b3f0a21614791611282d.png)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监护人的中老年夫妇。
随着价值观念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了解加深,空巢老太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问题。
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2021年空巢老翁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
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失衡结构性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
与此同时生产这种方式生活方式急剧改变,家庭结构也正由大家庭结构向421小家庭结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儿女不在身边又身旁无他人照料,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正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为关爱空巢老人,及时了解全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关爱老年情况,意见朗读广大空巢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探讨住屋老人的生活需求、生活困难,进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新浦区妇联于2021年8月在全区范围开展了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活动,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医疗、养老、关爱等实地调查经济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以访谈,对200位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
一、我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一)空巢老人概况。
全区总人口44万,60岁以上老人4万,占比全区总人口数的11%,空巢老人近4000人。
空巢老人家老人屡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超过五分之三的空巢老人婚姻状况为已婚,20%的贫困者老人没有固定职业。
(二)住屋老人生活状况及爱护关爱情况1.空巢老人的家庭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标示出,近80%的孤老老人有子女,20%的也已空巢老人没有子女或子女经已过世。
对于有子女的空巢老人,近50%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与儿女一起生活,41%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9%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在一起无所谓。
不能与子女一块儿生活集体生活的原因,有48%是因为生活习惯与子女分开居住自由,22%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30%是因为经济原因子女无能力照看。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460a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1.png)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现象在我国逐渐凸显。
空巢老人是指其子女已经成年独立,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搬离家庭,使得老年夫妇或个体老人长时间独自居住。
据统计,中国目前空巢老人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空巢老人面临着孤独、无助、缺乏照料等一系列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对空巢老人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必要的实践任务。
二、实践目的本次实践调研旨在了解我国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和需求,找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三、实践地点和时间本次实践调研主要在北京市某社区开展,调研时间为2021年9月至12月。
四、实践方法(一)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面向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涵盖了他们的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需求、精神状态、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为我们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访谈我们还采取了访谈的方式,深入到空巢老人的家庭,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困难和需求,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五、实践成果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和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调查发现和实践成果。
(一)生活状况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生活不便、独居孤独等问题。
很多老人由于年龄大,身体状况不佳,需要外部的帮助,比如搬运重物、清理卫生等,但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无法常常陪伴在身边,导致老人的生活状况较为艰难。
(二)精神状态空巢老人面对孤独、无助等问题,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压力。
由于长期独居,很多老人感到寂寞和郁闷,甚至产生了抑郁情绪,这对他们的健康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关系空巢老人的社会关系较为薄弱,很多老人由于年龄大、视力差、行动不便等问题,无法融入社会生活,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也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c255810b1c59eef9c7b4d7.png)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空巢老人老人是指子女在外打工,长期自己在家的老人。
本文将介绍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为了更好地落实老年人优待很好举措,减低为老服务水平,真正掌握全县老人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现实状况,我县组成21个工作组(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每个乡镇选定约束条件各异的2个村)通过进村(社)入户、深入访谈,分别从空巢老人的基本个别情况、社会成因、精神慰籍、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家访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贝阿尔恩县情况总结报告如下:基本情况目前,全县共有老年人6.31万人,占总人口的12.09%,高于国际上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个百分点。
其中空巢老人19435人,占老年人口的30.8%;身体状况较差的有1.4万人,占总数的22.19%;经济发展状况较困难的有1.2万人,占总数的19.01%;特困的有3827人,占总数的6.06%。
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越来越青壮年多的青壮年外出客居、务工,空巢老人也随之与日俱增,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
基本现状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主要为居家养老。
有些生活老人目前居家生活但有社会养老积极性;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考虑到将来的身体状况下降、需要别人照顾及自身安全显现出问题需要有时,假使表达了将来的养老意愿为雇佣保姆、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但尚存对政府机构养老尚存在一些心理顾虑,包括不习惯、受限制、入住难、服务差、费用贵、家庭妇女对家庭的名声影响不好等因素。
孤老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较多。
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境、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会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反之亦然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来应对困难;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用途原因是认为对其不放心、自己也觉得不大习惯;更不想欠亲戚邻居的人情。
面对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希望村(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等。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通用6篇)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55c3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9.png)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通用6篇)最新空巢老人篇1此次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
下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黄皿旺村位于郚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留守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意义。
2. 调查方法:2019年6月,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
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基层,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方方面面。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镇医院的院长、镇政府秘书长、镇敬老院的院长做了相关的了解。
空巢老人社会调查报告2篇
![空巢老人社会调查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af1a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d.png)
空巢老人社会调查报告2篇空巢老人社会调查报告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的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空巢老人是指家庭中的老年人子女远离家乡或因各种原因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状态。
本次社会调查旨在了解空巢老人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应对策略。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城市区域内年龄在65岁及以上、并且生活独立的老年人。
我们采取了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访问了300名老年人。
调查时间为两个月,从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
二、调查结果1. 空巢老人的现状(1)家庭状况在受访的300名老年人中,176位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或不具备照顾能力而变成空巢老人。
另外,46位老年人称子女在身边,但经济状况很困难,无法照顾父母,不得不选择独居。
78位老年人是因为子女功能障碍或身体残疾等原因无法照顾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
(2)生活条件78.3%的老年人自己独自生活,22%的老年人和配偶或其他租客一起居住。
生活条件方面,87%的老年人拥有独立的房屋,13%的老年人是租房居住。
60.7%的老年人每月的收入低于3000元,25.7%的老年人每月的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占比仅有14%.(3)健康状况92.3%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慢性疾病、关节疼痛、视力减退等老年病。
57%的老年人每周至少一次运动,43%的老年人没有运动习惯。
(4)社交和心理状况77.3%的老年人存在社交隔离现象,平均每周仅有1-2次与他人交流的机会,70%的老年人存在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无聊感、失落感等。
2. 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1)经济问题60.7%的老年人每月的收入低于3000元,这个数字相当可观。
同样的,生活开销也较大,其中医疗、食品、住房等开销所占比例较大。
(2)社交问题和心理问题77.3%的老年人存在社交隔离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和无聊感更加明显,给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隐患。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54065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6a.png)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空巢老人”现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问题,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会经历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多,使得这一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开始将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调查问卷调查时间 _______ 调查人_______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是否单身:A、是B、否3、您的年龄是:A、60-65岁B、65-75岁C、75岁以上4、您的文化程度是: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B、小学C、初中5、您认为您的身体状况是:A、很健康B、一般C、较差D、很差6、您有几个子女:A、0个B、1个C、2个D、3个E、4个及以上7、您是否与子女同住:A、同住B、不同住8、您的子女是否外出:(可多选)A、都在本地B、外出打工C、外出经商D、出国E、其他_____9、您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自己的劳动所得B、子女扶养C、社会救济D、其它来源____10、您的日常生活靠谁照顾:A、自理B、子女照顾C、亲戚、朋友或邻居照顾D、其他:_____11、您享受过或正在享受哪种社会扶持:(可多选)A、五保B、低保C、优抚D、集体帮助E、从没享受过12、您平时的都有哪些娱乐活动:(可多选)A、和邻居打扑克、搓麻将等B、看电视、报纸、听广播C、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等)D、无13、您的子女是否经常与您联系:A、经常B、一般C、较少14、您与子女的关系如何:A、很融洽B、一般C、矛盾较多15、您的子女平均隔多长时间回来一次:A、一周或以下B、一个月~三个月C、三个月~半年D、半年~一年E、一年以上16、您认为影响子女前来探望的原因主要是:A、工作忙B、路途远,交通不方便C、与子女关系不好D、其他_____17、您最担心的是什么:A、无人赡养B、住房问题C、经济困难D、医疗保障E、精神空虚F、其他____18、您的医疗费用主要由谁支付:A、个人或子女全额支付B、由个人与医保共同支付C、由商业保险支付D、单位和国家报销19.现阶段您最大的感受是A心灵孤独B日常生活无人照顾C安全问题 D老人独自承受体力劳动 E生活贫困 F其他您认为政府和社会针对老人最应该做的事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生活无忧B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C村委会多组织老年人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D其他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篇2一、调研时间:20xx年2月1日—2日二、调研地点:重庆市XX区三、调研目的: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475c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c.png)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总结篇一经历岁月的风化,青春逝去,往昔的峥嵘淡然翻过。
有这样一个群体,它的名字叫“空巢老人”。
他们想念着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太多的忙碌而无暇照顾;他们向往着沟通,然而朋友越来越少,圈子越来越小,渐渐的找不到了述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也越来越少,他们本应拥有安逸、幸福的晚年,无奈家境的贫寒不允许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孤独,寂寞,独自坐在家中,无奈的看着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家住大修厂的老人孟凡志就是这样一个空巢老人。
他年逾六十,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儿子,照理说,此时的他应该是在家中与儿孙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坐享晚年。
但在几年前,他的老伴去世了,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不得不一人住在冷清的家中,独自面对夏炽冬殒。
家境贫寒,他不得不为了生活走街串巷替别人磨剪刀,常常要冒着骄阳、寒风。
作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的我们,正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温暖他。
20xx年7月21日,我们五个人再次到这位老人家中去探望他。
我们给他购买了一些挂面、咸菜以及一桶食用油,那是我们志愿者自愿捐钱购买的,虽然东西不多,但可以让每一次探望都带去惊喜和温暖,也为他带去了更多实际性的帮助。
来到老人的家中,我们替他打扫了室内卫生,并将他的小院子整理了一番。
老人一个人在家中要打扫和整理,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们五个年轻人做这些“小活”,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帮助。
孟凡志老人是一个好客而开朗的老人,打扫完后,他给我们端出了特意为我们准备的西瓜,他说这是他听说我们要来后,就立刻到外边买的。
我们感到十分感动,这位老人是真正把我们当成了朋友。
我们一齐动手切西瓜,那场面其乐融融,我们就像他的孩子,陪在他身边,陪他一起切西瓜,一起做家务。
我们一边吃西瓜,一边聊起天来。
他为我们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讲述他当红卫兵的经历,也不忘慈祥地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因为有知识才能有好的未来。
我作为志愿者中家最远的一个,我给老人描述了我的家乡,老人认真地听着,那样子看起来更加慈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xx街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特征比较明显。
在区委区
___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广泛关心下,老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利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进一步了解我街空巢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精神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为市委、市 ___制定关爱空巢老人的惠老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街在武胜、万年、涂家、大董、和平五个社区进行了专题调查。
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并未与子女(晚辈)同住的老年人,由社区专职干部对老年人 ___入户调查。
调查采取问卷方式,由调查员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户直接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由调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当面回答有关问题,并认真记录答案,当场回收问卷。
现将我街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汇总。
这次调查对象总量191个。
汇总结果显示如下:
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年龄分组:60~69岁的33人占17.28%,70~79岁的91人占47.64%,80~ ___岁的62人占32.46%,90岁以上的8人占
4.19%。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初中的112人占
58.64%,高中中专22人占11.52%,大专及以上18人占9.42% 。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3.67%,丧偶的107人占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34.03%,离异的8人占4.19%,再婚的4人占
2.09%。
家庭存续时间分组:0-5年的29人占15.18%,5-XX年的42人占21.99%,10-XX年29人占15.18%,15-20年的32人占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 ___%。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28.8%,有4个子女以上的43人占22.51%,无子女的14人占7.33%
(一)医疗健康方面
1、空巢老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体疾病较多。
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
调查对象的情况显示,大多数空巢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还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2、空巢老人就医状况 ___。
通过统计看每月医药费支出状况的人数,每月支出100-500元钱的多达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仅40人。
调查显示,有155为老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疾病,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经济收入方面
1、调查对象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人数男性却比重较大,且退休金大多数都在1000元-1500元,仅仅够维持生活。
2、空巢老人中基本生活开支都不大,每月开支500-1000元的112人,1000-XX元的48人,XX元以上的13人,但对于自费 ___助老呼救设备,还是有150人认为无力 ___,并有182老人希望
___ ___。
(三)生活安排和精神慰籍方面
1、空巢老人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缺乏。
其中108位老人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务、和邻居聊天散步,有98人选择看电视、听广播、阅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旅游等的仅56人,没有一个人上老年大学,甚至有23位老人没什么事干也缺少人说话常感到空虚和寂寞。
2、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关心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167人,但仍然有20人对老人漠不关心,并且160为老人半年之内会见面,但有9位老年人很长时间都很难和子女见面。
3、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太接受到养老院养老的方式,仍然愿意保持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但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和 ___的帮助与关照。
4、大多数空巢老人对于“爱心门铃”、“红飘带”、“一键通”等助老呼救系统还持有保守态度仅61人表明需要,还有130命都表示不太需要。
(一)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的增长水平与 ___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够共享 ___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养老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起码的基本生活。
(二)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
因此目前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 ___,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三)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
___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对于我街这种老城区,空巢老人普遍感兴趣的是 ___买单的服务,而目前能够享受这种服务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
因此, ___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情况,放宽实施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
同时,应加强社区照料服务的整合和 ___。
(四) ___“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籍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
动员和 ___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籍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想方设法增加社区的文体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动用 ___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再次,社区要经常 ___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空巢老年朋友们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和探望他们。
尤其是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帮助,要特别关心独居空巢老人。
此次开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状况普查时间紧、范围广、受众面宽,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能够为市委 ___制定惠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来能够使老人们从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切实贴心的实惠,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们为老服务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秉承 ___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一贯作风,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是我街全体老龄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