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汇总
1、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
2、气候的两个要素指气温和降水
3、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测量工具温度计。
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称为日温差。
4、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温差越小。
5、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低纬地区)向两极(高纬地区);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冬季相反;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6、北半球7月陆地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8月海洋气温最高,2 月气温最低,南半球反之
7、最热的大洲:非洲:最冷的大洲: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亚洲
8、降水类型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世界雨极指印度的乞拉朋齐
9、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
1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地轴与公转轨道形成66.5°的固定倾角。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等现象。
12、太阳直射点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整理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整理天气与气候知识整理一、概述天气与气候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态的表现,如一天或几天的气候变化,而气候则是长期的、统计的天气状况的总和。
二、天气要素天气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天气要素:1. 温度:指空气或物体的热度。
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2.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通常用相对湿度(RH)表示。
3. 降水:指大气中的水分以液体或固体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式有雨、雪、雨夹雪等。
4. 风速和风向:风速指空气运动的速度,风向指风的来向。
5. 气压: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
通常用千帕(kPa)或毫巴(hPa)表示。
三、天气系统1. 高压系统:指大气压力较高的区域。
常常伴随着晴朗、干燥的天气。
2. 低压系统:指大气压力较低的区域。
常常伴随着云雨、湿润的天气。
3. 冷锋和暖锋:冷锋是冷空气和暖空气交界处,通常伴随着降水和气温下降;暖锋是暖空气和冷空气交界处,通常伴随着连续的降水和气温上升。
四、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在赤道地区,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植被繁茂。
2. 热带草原气候:在赤道附近,温暖干燥,降水量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3. 沙漠气候:通常位于两个大陆之间,降水稀少,气温昼夜温差大。
4.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夏季湿润,冬季干燥,适宜农业生产。
5. 温带海洋气候:四季温和,降水较多,常有海雾。
6. 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显著,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较少。
五、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因素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产生天气和气候的主要能源来源。
2.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会影响到受到太阳辐射的程度和方向,从而影响天气和气候。
3. 大气环流系统: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等,它们会导致气候带的形成。
4. 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海洋等地貌特征对风向、降水分布等都会有影响。
5. 海洋影响:海洋对降水、温度和气候的调节和影响非常重要。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一天或几天)大气情况的表现,气象学家通常用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指标表示。
而气候是指长时间(30年或更长时间)内大气的平均状况和特点。
二、天气的要素天气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水量及云量七个方面。
这七个要素是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了大气的综合状况。
一般来说,温度、湿度和降水摸底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三、温度温度是在气象站离地1.25米处、不受日晒毒害的阴影下所测得的空气温度。
气温的高低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出行、作息等方面。
气温在不同季节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四、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也可以通过相对湿度来进行测量。
在夏季,语言是州地区空气湿度较大,人们容易感到闷热不透气;在冬季,空气湿度较小,人们的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等问题。
五、降水降水指的是大气中水分向地面沉降的现象。
降水能够滋润大地,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水资源,但是,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在台风、暴雨等极端气象情况下,降水量会非常大。
六、风向与风速风是由气压差引起的,通常有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
风的风向对气候形成、天气预报以及海上作业等方方面面都有极大的影响。
七、气压气压指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所占有的气体的质量和压力的大小。
气压通常表现为高压和低压两个概念。
天气预报员会根据气压高低预报天气,一般而言,气压低的地方容易出现降水等现象,气压高的地方则天气晴好。
八、云量云量指的是空中云朵的厚度标准,云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天气的状况。
在晴天时,云量比较少;而在多云、阴天和雨天时,云量比较多。
天气预报中,观察云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九、气候的类型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一般指30年以上的平均大气状况。
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种类型。
1.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的气候一年四季温暖,气温变化不大,但是降水量比较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区别1.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如阴晴、风雨、冷热等,是时刻在变化的。
2.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二、天气系统及影响1. 风向: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基本方向。
风向的判断通常通过风向标或风羽的指向来确定。
2. 风力:风的强弱级别,共分18级。
风力的判断依据风羽的数量和类型,如每一长横代表2级,短横代表1级,三角代表8级等。
3. 卫星云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云雨分布。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且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 天气预报:预测未来一日或几日内的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情况。
三、气温及其变化1.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
南半球则相反,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
海洋上的气温年变化相对平缓,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则相反。
3.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四、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 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降水类型: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 降水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天气和气候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知识,对于我们认识地球,预测天气变化,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初中地理中关于天气与气候的知识点的总结。
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指短期内(一天或数天)某一时刻地球大气层的气候状态。
天气的变化快,随时变化,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气候:指长期内某一地区的平均天气状况和变化规律。
气候的变化较慢,通常以几十年为单位来观察。
二、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因素1. 经度:地球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所以东西方向的温度差异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纬度:接收和辐射的太阳能量是决定地球温度的主要因素,赤道附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比较多,所以温暖。
3. 海陆分布:海洋比陆地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多,释放能量慢,所以海洋的温度比陆地的温度变化小。
4. 海流和气流:海流和气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它们会使一些地区涨温或降温,形成特定的气候类型。
5. 高度:高海拔地区由于低温和空气稀薄,温度偏低,降水量较大。
三、气候带地球的气候由赤道向两极分成五个气候带:热带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副寒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1. 热带气候带: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温度在20~30℃,降雨量大,常年高温多雨,植被丰富。
2. 副热带气候带:靠近热带和温带之间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0~20℃,降水量相对较少,有明显的季风影响。
3. 温带气候带:咬合副热带和副寒带的地带,年平均温度在0~10℃,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降水相对较多。
4. 副寒带气候带:咬合温带和寒带的地带,年平均温度在-10~0℃,天气寒冷,降水不多。
5. 寒带气候带:靠近地球两极的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10℃,气温极低,降水量很少。
四、天气现象1. 阴天:天空被云层遮盖,阳光无法直射到地面上,温度偏低。
2.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直射到地面上,温度较高。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七年级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气候是指一定地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特有的气象状态,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环境、预测天气变化以及生活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七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气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状态,如晴朗、多云、阴雨等。
气候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是指某一地区较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态。
气候通常根据降水情况和温度分区,可划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二、气候因素1.经度:经度对气候影响很大,正是由于地球的维度不同,所以气候状况也会有明显差异。
2.纬度:纬度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越接近赤道的地区气温越高,越接近两极的地区气温越低。
3.海洋/陆地分布: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均会影响气候,海洋可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使气候较为温和;而陆地具有较强的温度变化能力,所以会出现较为极端的气候情况。
4.海流和风向:海流和风向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气温和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三、气候类型1.寒冷气候:寒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具有极低的温度和干燥的特点。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两极地区和赤道地区之间,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3.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气候湿热。
4.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部分地区,其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5.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湿润。
6.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高海拔山区,气温低,气压低,降水量较少。
四、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问题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变暖引起了广泛关注。
全球变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地球气温上升现象。
全球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总结:气候知识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地球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特点:多变。
描述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2、气候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特点:相对稳定。
描述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气温1、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放置位置:百叶箱(离地 15 米,通风良好)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在 2 月。
南半球相反。
3、气温的分布纬度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三、降水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3、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4、寒带气候类型苔原气候: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5、高山高原气候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不同,气温和降水存在差异。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七班级地理学问点总结天气和气候(第三章)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分: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
2、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气温柔降水3、气温分布规律:①赤道及其四周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酷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③一天中最高气温消失在14点左右;最低气温消失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最气温的日较差;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④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
4、降水的形成条件:①充分的水汽和凝聚核②气温下降到足以使水汽凝聚出来5、降水的类型:①对流雨(多在赤道地区、降雨最多) ②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锋面雨6、降水分布规律:赤道最多,南北回来线四周(如撒哈拉沙漠)和两极最少(P65图4—12)7、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地球的样子(近似球体):赤道四周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地面的夹角)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极地相反②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见专题二)③海陆分布: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同纬度比较起来,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④地形与地势: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⑤人类活动:转变地外表貌,如植树造林、修水库或者滥砍乱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等8、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⑴最冷月均温15℃则为热带: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②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③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非洲大陆最多)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撒哈拉沙漠)⑵ 0℃最冷月均温15℃则为亚热带: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潮湿,雨热同期(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②地中海气候:夏季酷热枯燥、冬季温柔多雨(地中海地区最典型,各大洲都有分布)⑶最冷月均温0℃则为温带: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雨热同期(中国北方)②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柔、降水匀称(欧洲西部最典型)③温带大陆气候: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温差大(亚欧大陆此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以俄罗斯、加拿大分布最广);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南极洲、格陵兰岛)七班级下册地理学问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七年级地理上天气与气候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暴雨洪涝事件增多,导 致城市内涝、农田淹水等。
干旱持续时间延长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干旱持续时间延长,影响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台风强度增强
全球变暖可能使台风强度增强,带来更大的 风力和降雨。
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增多
全球变暖也可能导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 增多,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词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于雨季
详细描述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某些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这 种气候类型下,植被茂盛,适合发展农业。
亚热带湿润气候
总结词
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详细描述
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 带地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这种气候类型下,植被茂盛,适 合发展农业和林业。
01
02
03
04
气温升高
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导致极地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增多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 多,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生态系统受损
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导致物种灭绝、森林退化等
。
农业生产受影响
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粮食
安全问题。
极端天气的变化趋势
气旋区域通常会带来阴雨、大风等天气,反气旋区域则以晴朗、干 燥天气为主。
气候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对气候有重要影响,如温带气旋可以引起寒潮、暴雨 等极端天气,而副热带反气旋则会导致干旱。
台风与飓风
01
02
03
形成条件
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 的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 上,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 时便成为台风或飓风。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一、天气知识点
1. 天气概念:天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大气中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及其变化的状况。
2. 气温及温度变化:气温是指地面某一点的温度,温度变化是指气温变化趋势,可分为上升、下降和恒定三种。
3.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中的压力,一般用帕斯卡尔(Pa)来表示,单位是百帕(hPa)。
4.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单位是百分比。
5. 风向: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一般用360°圆盘表示,由0°开始,顺时针旋转,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8个方向。
6. 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一般用米/秒(m/s)来表示,单位是米/秒(m/s)。
二、气候知识点
1. 气候概念: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时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2. 气候分类:根据气温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温带气候、暖温带气候、热带气候三大类。
3. 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寒冷;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雨量充沛,汛期雨量较大;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雨量充沛,汛期雨量较大,夏季炎热。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变化趋势,包括气温、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一般包括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两种。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 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2. 天气的描述: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汇来描述天气。
3. 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农业、交通、生活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二、天气预报1. 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一日或多日内的阴晴、气温、降水、风向和风力等情况。
2. 常用天气符号:为了方便读懂天气预报,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如晴天用太阳符号表示,阴天用云朵符号表示等。
3. 获取途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和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取。
三、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气温通常在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则相反,8月最高,2月最低。
4. 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五、气候的地区差异1.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 气候的特征: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3. 气候类型: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地区。
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纬度位置:纬度低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 海陆位置: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多;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气温是指,单位是,测量工具是。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4.(1)等温线密集的地方,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
(2)等温线呈现闭合状,表示有或。
5.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2)(3)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2)(3)(4)3.影响世界降水的因素:4.(1)世界降水的“雨极”——乞拉朋齐(2)世界降水的“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气温和降水都受的影响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4.3天气1.天气: 特点: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天气晴朗;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3.风向是指风向标识读,如该图为4.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8级以上的用表示。
4.4 气候1.气候:2.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实例:(1)气候:四季如春、全年严寒、终年炎热干燥;(2)天气: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4.全球的气候分布(牢记气候的类型与特征)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寒带极地气候高原山地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例:(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3)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 )(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6)一座位于热带的山,山底是热带气候,再往上变成温带气候,再往上变成寒带气候,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画图:地理书第49页图3.5 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的定义和分类天气是指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风、降水、云等。
根据天气的不同特征和变化,可以将天气分为以下几种:1. 晴天天空晴朗,无云无雨,气温适宜。
2. 阴天天空被云层遮盖,光线昏暗,气温低于晴天。
3. 雨天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层中落下,称作降水。
降雨强度和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
4. 雪天大气中的水汽以冰晶形态降落,称作雪。
雪的形态和气温、湿度密切相关。
5. 雾天地面上的湿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低温,形成了一层水汽,影响了能见度。
不同的季节和地区,雾的形成规律不同。
二、气候的定义和类型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影响气候状况的因素很多,比如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
根据气候特点,可以将气候分为以下几种: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年温差小、降水量大。
常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常见的温带气候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位于温带和极地之间,气温极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常见的寒带气候有极地气候和亚寒带气候。
三、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天气和气候都与大气有关。
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状况,而天气则是气候的短期变化。
气候反映了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天气则受到风、降水、云等因素的影响。
在同一个地区,天气的变化和气候有一定的相关性。
比如,在一个寒冷的地区,天气多为阴雪天气,而气候也以寒冷干燥为主。
四、天气和气候的预测天气和气候的预测都是基于气象学的科学研究。
预测天气可以根据大气压、风向和风速、湿度等因素,结合前期天气和气压变化趋势来进行预测。
预测气候则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统计研究,通常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学知识来进行判断和预测。
不同地区气候情况不同,预测的难度也因此而异。
五、结语天气和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天气和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初一的地理学习来说,掌握天气和气候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的总结,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天气1. 定义: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地球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力和气压等状态的总和。
它是短时间内大气发生的变化情况。
2. 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天气的主要能量来源,它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传递到地球表面。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会导致地球各地不同时刻受到太阳辐射的不同,从而影响天气变化。
(3)地形和海洋:地形和海洋等地理因素会对风向、湿度和气温等天气要素产生影响。
3. 天气要素:(1)温度:指空气中热量的高低,用摄氏度(℃)表示。
温度高低影响衣着、人和动植物的生长等。
(2)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用百分比表示。
湿度高低影响人体的舒适度和植物的生长等。
(3)风力:指空气运动的强弱,用级表示。
风力大小影响空气的流动和物体的移动等。
(4)气压: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用毫巴(hPa)表示。
气压高低影响天气的变化和风向的形成等。
(5)降水: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并落到地面上的过程,以及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形式有雨、雪、雾、露等。
4. 天气现象:(1)晴天:指天空无云,阳光普照,无降水和阴影。
(2)多云:指天空有云,云量较多,但阳光仍然可以透过云层。
(3)阴天:指天空被云层覆盖,没有阳光照射,但无降水。
(4)雨天:指有降水发生,降水形式为雨水。
(5)雪天:指有降水发生,降水形式为雪。
(6)雾天:指地面上形成一层混浊的、影响能见度的水汽。
5.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等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安全都起到重要作用。
二、气候1. 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
它是指一地多年平均而言的天气情况。
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 天气- 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 特点:短时间、多变。
例如,今天上午晴空万里,下午可能就乌云密布。
- 描述要素:气温、降水、风、云、雾等。
2. 气候- 概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 特点:长时间、相对稳定。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说明昆明多年来的天气平均状况是比较温和的。
(一)天气预报1. 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2. 常用天气符号- 晴:太阳图案;多云:太阳被云朵部分遮挡的图案;阴:云朵图案;小雨:一滴雨的图案;中雨:两滴雨的图案;大雨:三滴雨的图案;暴雨:四滴雨以上的图案;雷阵雨:闪电加雨滴的图案;雨夹雪:雨滴和雪花混合的图案;小雪:一片雪花的图案;中雪:两片雪花的图案;大雪:多片雪花的图案;雾:三条曲线的图案;霜冻:冰晶图案;沙尘暴:类似旋风加沙子的图案等。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气温的观测- 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观测。
-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8时气温 + 14时气温+20时气温 + 2时气温)div4)。
-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2. 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 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2月,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
3.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 气温分布规律-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纬度因素)。
例如,赤道地区终年炎热,两极地区终年寒冷。
-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