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景润的人生故事(1)——科学浪漫主义的明珠
2008年6月10日 20:37 阅读次数: 325
1996年3月19日下午,陈景润因病去世。

至此,这颗曾经引领了中国的学习热潮,追求科学曾是一种时髦的浪漫主义的“明珠”陨落。

12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重温“陈景润”时,崇敬心情仍溢于言表……
科学浪漫主义的“明珠”
陈景润,如雷贯耳。

哥德巴赫猜想,惊艳神州。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困境潦倒之下,陈景润坚持研究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成为科学动员的一面旗帜。

让陈景润名满天下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出自诗人徐迟之手。

诗人以浪漫的笔调讲述了专业的哥德巴赫猜想。

此后,“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昵称,摘取这个“明珠”的陈景润成为偶像,并引发全民学数学的热潮,科学知识突然如一桌盛宴,摆在了饥肠辘辘的饿汉面前。

陈景润日日钻研的枯燥数学公式,在徐迟笔下,成了“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等等,一连串排山倒海似的比喻把数学公式变成抒情诗。

研究者本人也被浪漫化甚至传奇化,但研究本身难以被浪漫化。

因钻研学术遭受多年批判,生活上陷入窘迫,几近潦倒。

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甚至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这样的陈景润曾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怪人”,节衣缩食,一只牙刷也不买,在十月的天气里,别人还穿着单衣,他就穿上了棉袄……即使是如此之“怪”,也丝毫无损陈景润作为时代偶像的影响力。

因为其逆境下取得蜚声国际的成就,与历经
劫难后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契合。

此后,陈景润被当时颇为流行的“追星”方式包围——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起了长队。

陈景润去世10年后的2006年,中国数学家参与证明“七大世纪数学难题”
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记者采访数学家丘成桐,丘成桐顺便提到哥德巴赫猜想,表示它是数论中的难题,但是并未被列入“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不是数论领域最重要的难题;他还表示,哥德巴赫猜想“很漂亮”,却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命题,就是破解也不会对其他研究产生太大推动作用。

证明“1+1=2”的意义究竟几何,专业人士见仁见智,普通大众更是不甚了了,人们喜欢的只是徐迟创造的浪漫童话。

我们姑且不论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作用,这颗“明珠”曾经引领了中国的学习热潮,追求科学曾是一种时髦,甚至成了一种癔症。

在拜金主义流行的今天,浪漫主义的梦想已经消退,显得是那么短暂。

我们明白,对知识的尊重态度,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尚没有真正来临。

陈景润的人生故事(2)——被称“怪人”
2008年6月10日 20:38 阅读次数: 305
这句话引发了新华社女记者顾迈南的好奇心。

1973年4月,中科院在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召开全院党员干部大会,顾迈南听到院党组副书记武衡的报告里说:"我院一位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这人是谁?旁边的人告诉顾迈南,他叫陈景润,是个"怪人",而且,"快死啦".
后来,同样对"怪人"感兴趣的,还有《人民文学》杂志的副主编周明。

当年他听到的传言是: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时,曾向中央领导打听陈景润,因为陈的论文已经引发了巨大的国际反响。

有关部门就派人找这个陈景润,结果在中科院数学所找到了,居然是走"白专"道路的,很"怪".
顾迈南和周明都觉得,应该见见这个"怪人".
"其实,他并没有传闻的那样'怪'."2008年春,周明陷入回忆:"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啊。

"
新华社记者写下两份内参
第一次见到陈景润,顾迈南吓了一跳。

"当时正是暮春时节,而他还是'全副武装'."顾迈南说,陈景润穿着一身棉袄棉裤,戴着蓝棉布的鸭舌帽,看起来确实不合时宜。

接待顾迈南的是中科院"革委会"的负责人,他解释说,陈景润有结核病,长年低烧,所以总是穿得很厚。

说完,他扭头对陈景润大喝:"陈景润,这位是新华社记者,你要老实谈问题!"
已经习惯被人斥责的陈景润,笑着对顾迈南点头:"谢谢,谢谢……"在此之前,陈景润已经遭受了多年的批判,扣在他头上的帽子是"安钻迷"、"白专道路典型".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记述,当时很多人搞不懂,陈景润"混进数学研究所,领了国家的工资,吃了人民的小米,研究什么'1+2',1+2不就等于3吗?"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采访,顾迈南弄清楚了,这个"1+2"是困扰数学界200多年的世纪难题,但在陈景润手里取得了重大突破。

早在1965年,32岁的陈景润已经写出了200多页的长篇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国外数学家都知道陈景润宣布的这个研究结果,但谁也不相信是真的。

直到1972年,陈景润拿出了经过简化与改进的论文,这次只有20多页。

北京大学教授闵嗣鹤、中科院数学所数论组负责人王元分别独立审核了陈景润的论文,认定这是一项超越前人的独创性成果。

顾迈南把这些情况写成了内参《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同时,顾迈南还写了另一篇内参《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反映了陈景润抱病坚持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并引用数学所科学家们的话说:"陈景润从事的这项基础数学研究工作,虽然一时还不能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但在国际上却是有影响
的。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关心关心他,给他治治病,让他把哥德巴赫猜想继续研究下去。

"
《哥德巴赫猜想》
轰动全国
两篇内参迅速送达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

1973年4月25日凌晨,顾迈南接到通知,要她连夜陪同武衡等去中关村看望陈景润。

这次,走进陈景润的宿舍,顾迈南再次震惊了。

"这是一间大约只有6平方米的小屋,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张三屉桌,桌上床上到处堆着书籍、资料,窗台上、地上,放着破饭碗、药瓶子,碗里还有干了的酱油。

"顾迈南记得,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解释说,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陈景润呆呆地站在床和桌子的夹缝里,惊恐不安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
武衡呆了半晌,说:"陈景润同志,跟我们走吧。

"
不知所措的陈景润被带到清华大学的一个会客室里,坐定之后,武衡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

"毛主席、周总理,还有江青等人都看了内参,批给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姚文元,要他关心一下陈景润,并按内参提出的要求,给陈景润治病。

"顾迈南记得,当晚便有内科专家给陈景润做了检查,要求他住院治疗。

陈景润说:"谢谢毛主席的关怀,我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
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

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

徐迟这篇
著名的文章,缘起于1977年秋,《人民文学》编辑部的一次会议。

"当时中央决定,1978年3月将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讨论和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

这是一次科学家的盛会,是一次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动员会。

"周明说,他和编辑部的同志们都很兴奋,开会讨论如何在杂志版面上配合这次大会。

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组织作家来写写我国的科学家。

"不知谁提到了那个数学家陈景润,传说他的故事满天飞。

"周明说,"于是大家推举我来具体办这件事。

"
拒绝出席国际数学会议
周明从武汉请来了徐迟。

徐迟起初犹豫不定,一是觉得自己不熟悉数学,二是听说陈景润是个"怪人",不知好不好采访。

但这样的疑虑,在见到陈景润之后就被打消了。

"他就是一个很朴素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

"周明说,"可交谈起来,就发现他其实对政治很敏感,说话都用书面语。

"陈景润穿一身蓝制服,握着徐迟的手说:"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
徐迟笑说:"我不是来写你的,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

"
陈景润说:"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
问到最近的研究情况,陈景润说,他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诗,很受鼓舞。

说着便背诵起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背完诗,又说:"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
陈景润还告诉徐迟和周明,不久前他收到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去芬兰参加国际数学家学术会议,他觉得事关重大,便将此信交给了院领导,院领导说尊重他自己的意见。

经过认真考虑,他给国际数学联合会写了一封回信。

"他说信里大致有三点内容,"周明记得,陈景润的回信很有原则:"第一,我国一贯重视发展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关系,因此,我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省,而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我国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

"
小平批示改善陈景润生活
"简直出乎我们的意料。

"周明惊奇不已:"他很有头脑,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
这次会面时,陈景润还向来采访他的两位客人叙述了"文革"期间自己遭受批斗的惨状,并说曾有几个自称记者的人,三番五次到数学所来,动员他写文章"批邓",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徐迟被打动了,悄悄对周明说:"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
当晚,周明向《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汇报了陈景润的情况,张光年拍板:"就写陈景润!不要动摇!'四人帮'把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现在党中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这就要依靠知识分子,陈景润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以进入文学画廊?"
"宣传陈景润,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

"周明说,自己非常欣赏《哥德巴赫猜想》第六部分对"文革"的批判:"那段很精彩,在'四人帮'刚倒台不久,中央还没有提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敢于为知识分子说话,是开风气之先的。

"
陈景润艰苦的生活环境,也在出名后得到改善。

邓小平说,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并亲自批示:"一周之内,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的调动和配备一个秘书
陈景润的人生故事(3)——妻子眼中体贴
2008年6月10日 20:39 阅读次数: 307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陈景润被安排在主席台就座,并向大会作报告。

在报告中,陈景润说:"要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必须苦战。

"
全国掀起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大潮,陈景润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和无数青少年的偶像。

上世纪80年代,孩子们在被问到"长大以后干什么"时,几乎都会响亮地答道:"当科学家!"
在陈景润夫人由昆的回忆中,陈景润就像个孩子:"特单纯,遇到高兴的事能跳起来。

他一点也不古怪,不像别人猜测的那样,他的性格古板呀,不近人情呀,统统没有。

"从那间6平方米的宿舍搬进一室一厅的单元房后,陈景润在家里养花,还在阳台上种葱、蒜、西红柿,甚至在花盆里种过梨树和苹果树。

外人总以为陈景润醉心于数学,不会操心其他的事情。

由昆不这么认为,她眼中的丈夫很细心很会照顾人。

由昆生孩子时是剖腹产,做手术家属要签字。

她说,陈景润当时"磨叽了很长时间就不肯签,要人家保障我手术以后,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在那个手术单上写了好多字。

"由昆一看急了,说"你再不签我签了",陈景润一看她真的急了,就"哆嗦着签上了".
产后,陈景润就四处打听什么东西有营养,然后就一趟趟出去排队买鸡、买鱼,"要知道以前他哪照顾过别人啊。

"由昆说。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被一名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撞倒,头部受伤。

次年,陈景润患上帕金森氏综合征。

此后,长期的病房生活,成为他晚年生涯中重要的生活形式。

2006年3月19日下午,北京。

中科院基础科学园区东门外,一名青年男子
手捧一本《陈景润传》,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了两个多小时。

这名青年说,他自
幼崇敬陈景润,想以这种方式纪念陈景润逝世十周年。

最具独创精神的数学家:黎曼的人生(1)
日期:2008-01-07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1826年9月17日,在德国汉诺威的布列斯伦茨,黎曼(1826-1866)出生在一个乡下牧师之家,是6个孩子中的次子。

黎曼从小酷爱数学。

他6岁时开始学习算术,并显现出他的数学天才。

他不仅能解决所有留给他的数学问题,而且还经常提一些问题来捉弄他的兄弟姐妹。

10岁时他跟一位职业教师学习高级算数和几何,很快便超过了老师,常常对一些问题能做出更好的答案。

黎曼14岁时到汉诺威市上中学。

由于经济拮据,他总是靠步行奔波于汉诺威市与乡间小村庄之间。

当然他更没钱去买参考书。

幸运的是中学校长及时地发现了他的数学才能,考虑到他经济上的困难,校长特许黎曼可以从自己私人藏书室里借阅数学书籍。

在校长的推荐下,黎曼借了一部数学家勒让德的《数论》,这是一部共859页的4大本的名著。

黎曼十分珍惜这种读书机会,他如饥似渴地自学起来,6
天之后,黎曼便学完并归还了这本书。

校长问他:"你读了多少?"黎曼说:"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我已经掌握了它。

"几个月之后,校长就这本书的内容考他。

黎曼对答如流,并且回答得很全面。

利用校长的藏书,黎曼还抓紧时间很快地自学了大数学家欧拉的著作,由此掌握了微积分及其分支。

黎曼不仅从欧拉的著作中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欧拉研究数学的技巧。

最具独创精神的数学家:黎曼的人生(2)
——大学生涯
日期:2008-01-07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19岁时,黎曼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为了在经济上帮助家庭以尽快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他先攻读哲学和神学,但是,除了这两门课程以外,他也去听数学、物理学课程。

他听了斯特恩关于方程论和定积分、高斯关于最小二乘法以及戈尔德斯米特关于地磁学的数学讲座,对数学专业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兴趣。

黎曼向父亲讲述了这一切,请求允许自己改学数学专业。

父亲由衷地同意了他的请求。

黎曼极为高兴,并深深地感激父亲。

1847年,为了师从更多的大师,黎曼转学到柏林大学,就学于大数学家雅可比、狄利克雷、斯泰纳和艾森斯坦门下。

他从雅可比那里学到高等力学和高等代数,从狄利克雷那里学到数论和分析学,从斯泰纳那里学到现代几何,从文森斯坦那里学到椭圆函数论。

在此期间,他极为勤奋,甚至放假期间也不休息。

1847年秋假,黎曼找到几份巴黎科学院《院刊》,上面载有数学家柯西新发表的关于单复变量解析函数的论文,他一眼便看出这是一种新数学理论,于是一连几个星期闭门不出,潜心研究柯西的论文,并酝酿出他在这个专题上的新见解,为4年后撰写博士论文"单复变量函数的一般理论的基础"奠定了基础。

黎曼不仅认真研读大师的学术专著,而且虚心地向大师求教。

有一次,狄利克雷来格丁根度假,黎曼趁此机会向他求教数学问题,并将自己未定稿论文交给他,请他提意见。

狄利克雷被黎曼的谦虚、真诚和天才迷住了。

他与黎曼长谈了两个小时,给黎曼的论文提了不少意见,给黎曼正在研究的课题作了许多指点。

黎曼深感受益匪浅,他说没有狄利克雷的指点,他将不得不在图书馆里做好几天的吃力研究。

生活虽然清贫,但学习极为勤勉,这使得黎曼在大学毕业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1851年底,黎曼将其博士论文呈交给大数学家高斯审阅。

高斯在看了论文之后兴奋不已,对黎曼的论文作出了高度评价,这对高斯来说是罕见的。

高斯评语道:"黎曼先生交来的论文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作者对该文所论述的这一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说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的、活跃的、真正的数学头脑,具有灿烂丰富的创造力。

"
最具独创精神的数学家:黎曼的人生(3)
——贫困中奋进
日期:2008-01-07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1852年初,黎曼凭借优异的学术表现取得了博士学位,并留在了格丁根大学。

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科学几乎与国家的经济全然无关。

大学的设立仅在训练律师、医师、教师和传教士士,以及提供贵族子弟和富家子弟渡过引人侧目及受尊敬的岁月的场所。

只有正教授才可以领政府的津贴,并且可教授正规标准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一些基础科目,上课的學生多,因此教授收到的学费也就多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时课程水准低落的原因,因为如果课程太难,就沒有办法收到许多学生,从而影响到教授们的收入,毕竟贵族子弟和富家子弟上大学的目的并非真心向学。

讲师们则没有政府津贴並且轮不到教基本正规课程的机会,全然靠来听课的学生的学费维生,通常,听课的学生不会多,因此收入也就相当微薄,生活非常困苦。

担任讲师是成为正教授的必经途径。

但是却没有明文规定什么时候能將一位讲师升等为教授,为了照顾特別值得重视的学者而却沒有正教授的空缺時,政府可任命他为"客座教授",使他具有教基本正规课程的資格,增多他的收入,但是这个任命附有条件,言明
政府不付任何津貼.因此,在担任讲师期间,黎曼没有任何自主的生活费来源,生活依旧贫穷。

但黎曼不顾生活上的贫困,仍然把全部精力投向数学。

他认为只要能够勉强维持生活,能够让他研究数学,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从不因经济上的拈据而感到沮丧。

他一方面积极准备"无薪讲师"的就职演讲论文,另一方面认真从事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的就职论文具有相当的难度。

当初为了确定论文的选题,他向高斯提交了3个题目,以便让高斯在其中选定一个。

其中第3个题目是涉及几何基础的,这个题目黎曼当时并没有多少案头准备工作,因此黎曼从心底里希望高斯不要选中它。

可是,高斯对第3个题目却深有研究,他已思考这个问题达60年之久。

出于想看看黎曼对这个深奥的问题会做些什么样的创造性工作,高斯指定第3个题目作为黎曼就职事后,黎曼在向父亲谈起这件事时说,"所以我又处在绝境中了"、"我不得不做出这个题目".对数学物理研究,黎曼也具有无限的热情,他当时曾对人说:"我对于把一切与物理规律结合起来的数学研究非常入迷。

""我通过对电、光、磁等之间联系的总研究,发现了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能够把我的工作应用到未知的现象上。

"这两项研究在当时都是高水平的,因而也是极困难的。

黎曼不顾生活清贫、营养不良,超负荷地忘我工作,长时期过四度而紧张地思索,以致他常常体力衰竭,甚至病倒。

一旦身体稍有复原,他又继续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

1854年6月10日,黎曼以"关于构成几何基础的假设"论文作了就职演讲,受到了与会数学家们的认可和好评。

高斯听完之后大为惊异,感到这个年轻人处理这个难题非常之好,他赞不绝口。

黎曼的这篇论文被人们认为是19世纪数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1855年格丁根大学开始给黎曼发薪金,但相当的低。

一年仅相当于200美元。


一年黎曼29岁,他家里遭到巨大的不幸,父亲和一个妹妹相继去世,原来依靠父亲生活的3个妹妹失去了生活来源。

于是黎曼和他的哥哥两人挑起了照顾3个妹妹生活的担子。

黎曼时时为一家人的生活感到焦虑。

1857年黎曼一年的薪金被加到相当于300美元的水平。

由于收入不多,又要照顾3个妹妹,生活担子重,黎曼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敢考虑。

然而就在这一年,不幸又从天而降,黎曼的哥哥又去世了。

这对黎曼来说如同雪上加霜,照料3个妹妹生活的担子全部落在他一人的肩上。

从1855年到1859年这5年中,经济拮据、生活清贫一直困绕着黎曼,有时一家甚至陷入对口粮都需要算计的地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黎曼仍不顾物质生活的贫乏,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研究工作之中,在科学的崎岖小道上艰苦奋斗,并获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

他在数学上的许多重要成果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完成的。

他对阿贝尔积分和阿贝尔函数的研究,开创了现代代数几何;他首创用复解析函数研究数论问题,开创了现代意义的解析数论;他对超几何级数的研究,推动了数学物理和微分方程理论的发展。

随着研究成果的问世,黎曼在数学界的学术声望迅速提高。

他受到许多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赞扬,获得了一个科学家通常可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演讲论文的题目。

最具独创精神的数学家:黎曼的人生(4)
——成为格丁根大学正教授
日期:2008-01-07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1859年黎曼33岁时,高斯去世。

他被任命为格丁根大学正教授,成为继狄利克雷之后高斯的第二个继任者。

这时黎曼的生活才开始得到改善,才开始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并在36岁时与朋友的妹妹结了婚。

一年后,他的女儿出生在比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