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 名人故事
陈景润名人故事这最后的数据,在数学家的眼前好象金字一般放射着无数的光芒。
但一会儿,这光芒渐渐地模糊起来,最后竟然消失了。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率领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顿随约翰·潘兴将军深入墨西哥镇压农民起义军,1917年初以中尉的身份凯旋归来。
当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被派往法国,在圣米歇尔会战中表现非凡,被提升为上校,同时因为作战英勇和训练坦克部队有功获得嘉奖。
简介:陈景润(1933—1996),男,着名数学家,福建福州人。
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
先后共发表50多篇论文。
1966年发表了他的(l+2)研究成果。
1973年发表了着名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的详细证明),被誉为“陈氏定理”。
1979年撰写了《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论文,把算数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从80推进到160;他还从事研究球内和圆内整点、华林问题g(5)的估计,小区间殆素数的分布等问题,为数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华罗庚数学奖等。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
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午后,毛泽东在门口迎接米高扬。
一见面,米高扬就表示:“我们是受斯大林同志委派,来听取毛泽东同志意见的,回去向斯大林汇报。
我们只是带着两个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意见,希望大家谅解。
”毛泽东握着米高扬的手说:“欢迎!欢迎!”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家科委数学组成员、《数学学报》主编并兼任贵州民族学院、河南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和《数学季刊》主编。
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面对困难,那些不改自己的信念的人最终都获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欢迎参考~名人励志小故事篇一: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是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
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
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
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
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
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
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
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
”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
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
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导读: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
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
书上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粮。
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书,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
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
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沈元老师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轻轻地告诉你: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
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陈景润,这位数学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可真是让人感到惊奇。
要说他有多厉害,那可真不是盖的。
他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算好,但这小子从小就爱算数学,整天钻研那些看似复杂的公式,简直像个数学小天才。
你知道吗,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最初他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条件也差,但他从不抱怨,总是乐呵呵地研究,心里想着将来能为国家做点什么,真是个有志青年。
话说有一天,陈景润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讲到素数的时候,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把素数的性质理解得透透的,心里想着,这玩意儿可真有意思!从那以后,他简直是陷进了数学的海洋,根本停不下来。
看书、做题、研究,几乎每个晚上都熬夜,别人都在做梦,他却在解题,真是拼了。
那些公式就像他的老朋友,随时随地都能聊上几句。
他的努力没白费,后来不仅考上了大学,还在数学领域崭露头角,连国外的数学家都开始关注他。
但说到他的“七牛一毛”式的学术之路,那真是一波三折。
为了研究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他可是把自己整得像个“数学狂人”,那段时间他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东奔西跑,翻阅各种文献,拼命想要破解这个难题。
有人说,陈景润简直是个“数学疯子”,整天泡在书堆里,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但他一点都不在乎,心里只想着这个“终极难题”。
朋友们见他这样,也会开玩笑说:“兄弟,你这是在追求数学女神吗?”他总是一笑置之,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终,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简直像打了一场翻身仗。
这个结果不光让他自己惊喜,也让整个数学界都为之欢呼,简直是让人刮目相看。
说实话,那一刻,他的心里可真是乐开了花。
他的成就不光是个人的荣耀,也是对中国数学界的一次巨大推动。
他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成就了“景润现象”,听起来就像个神话。
可你知道吗,陈景润其实也是个风趣的人。
虽然专注于数学,但他并不是个死板的家伙。
他总能找到一些乐趣来调节自己的生活。
每当有人请教他问题,他总是耐心解释,还时不时开个小玩笑,让大家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乐趣。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精选20篇)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陈景润的名人故事(精选20篇)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人,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景润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览。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篇1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
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
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
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
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
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
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
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
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
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
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陈景润的有趣小故事
陈景润的有趣小故事
一个叫陈景润的小男孩,他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陈景润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小男孩,他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他们经常玩捉迷藏、踢足球、打篮球等游戏。
有一次,陈景润和他的朋友们玩捉迷藏,他们把自己藏在一个小山洞里,等待着朋友们来找他们。
但是,他们等了很久,朋友们都没有来。
陈景润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他想到,如果他们能够把洞里的石头搬出来,就可以把洞变大,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朋友藏进去,等待朋友们来找他们。
于是,陈景润和他的朋友们开始把洞里的石头搬出来,他们把洞变得越来越大,最后,洞里可以容纳十几个人,他们都很开心。
接着,陈景润和他的朋友们又开始玩捉迷藏,他们把自己藏在洞里,等待朋友们来找他们。
这次,他们等了不久,朋友们就来了,他们都很开心,一起玩得很开心。
从此以后,陈景润和他的朋友们每次玩捉迷藏,都会把自己藏在那个洞里,他们都很开心,玩得很开心。
这就是陈景润的有趣小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可以把它变成现实,只要有勇气,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名人故事】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名人故事】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Jingrun Chen, 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也是中国数学领域中顶尖的学者之一。
陈景润被誉为在解析数论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之一,他是第一个证明了不定方程X^2+Y^2+Z^2=KXYZ无穷多解的人。
1984年,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在和外国数学家一起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陈景润也留下了很多耀眼的成绩。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这位杰出的数学家的故事吧。
陈景润生于1933年5月22日,出生在江苏省溧水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家境贫寒。
家中没有书籍,父母俱无文化,但是他自幼就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数学天赋。
陈景润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只能依靠勤工俭学以求得上学的机会。
后来,由于母亲是个已经离异的寡妇,陈景润的学费一度成为难题。
但陈景润坚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勤工俭学,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南京大学。
在大学期间,陈景润以其出色的数学天赋和刻苦的毅力,多次获得奖学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学术领域一路砥砺前行,兢兢业业地投入数学研究,努力不懈。
在攻读博士期间,他接触了解析数论这一领域,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解析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其中的深奥难懂的数学理论曾经令无数数学家望而生畏。
陈景润却坚定地选择了这一道路。
他对数学具有极大的热情,并愿意去攻克困难。
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份执着与坚持,才有了后来他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1966年,陈景润突然决定结束在队部工作,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在这里,他教授的是数学分析课程,他的授课风格新颖,容易深入浅出,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景润以教学创新扬名于世,也成为清华学子心目中的偶像。
1966年至1975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景润的工作和研究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并且他本人也因他所爱好学术研究而饱受批斗。
陈景润小故事50字
陈景润小故事50字陈景润是中国数学界的一颗耀眼明星,他的故事和成就对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是一些关于陈景润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性格和数学成就。
故事一:不屈不挠的奋斗陈景润小时候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但是他对于数学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中学时期,他的数学老师对他影响深远,鼓励他努力学习,并引导他走向了数学研究的道路。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陈景润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他的研究方向是数论中的一些前沿问题,需要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在研究过程中,他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他从不放弃。
他每天都在图书馆里进行研究,晚上则回到宿舍继续思考和计算。
最终,他在数论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故事二:痴迷于数学的追求陈景润对数学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常常说自己是一名“业余数学家”,因为在攻克数学难题时,他经常不分昼夜地思考和计算。
他的妻子常常因为他的过度投入而感到担忧,但是陈景润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里进行研究时突然生病,被送到医院治疗。
但是,他并没有停止思考和计算。
他把病房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数学实验室,用纸和笔进行演算和推理。
这些努力最终都得到了回报,他在数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公认。
故事三:谦逊而真诚的人格魅力陈景润虽然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数学家,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相反,他非常谦逊和真诚,对待学生和普通人都很友好和耐心。
他经常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陈景润:“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回答说:“我的最大成就就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这个回答既表现出了他的谦逊和自知之明,也展示了他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热爱和自信。
故事四: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陈景润在研究过程中从不畏惧困难和挑战。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取得突破和创新。
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他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
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的故事说起陈景润想来大家并不陌生,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陈景润的四个故事,欢迎阅读。
陈景润的故事一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
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
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
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
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
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
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
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
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
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
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
陈景润的故事介绍及读后感
陈景润的故事介绍及读后感摘要:一、陈景润简介二、陈景润的主要贡献三、陈景润的故事四、读后感五、陈景润对我们的启示正文:陈景润,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科学事业。
陈景润193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在1966年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弱形式,即“每个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他的这一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在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景润的故事充满了奋斗与拼搏。
他自幼聪颖过人,但对数学的热爱与执着让他选择了艰苦的科研道路。
在厦门大学求学期间,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教室,晚上则熬到深夜。
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大学任教,继续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他整日闭门不出,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
最终,他在1966年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弱形式。
读完陈景润的故事,我们不禁为他的坚韧不拔和忘我精神所感动。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从未放弃追求数学真理。
陈景润的一生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持。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陈景润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数学才华,更在于他坚定的信念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精神。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中华民族树立了榜样。
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并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总之,陈景润的一生是一部充满奋斗与拼搏的传奇。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
名人故事之陈景润
名人故事之陈景润1997年,汤唯高考落榜,父母让她进了职业模特队。
但他们说:“要想真正在演艺圈有前途,还得有文化!”于是,虽然身在模特队,每天训练、表演完毕,汤唯便会捧起书。
简介:陈景润(1933—1996),男,着名数学家,福建福州人。
新欢良宵短,旧爱寂寞长。
面对丈夫的背叛,妹妹的掠夺,在老家恪守妇道的高大众饱受锥心之痛但又无计可施,只能忍辱负重,如往常一样上孝公婆,下抚子女。
她没有大吵大闹,更不想家丑外扬,只是整天悲郁哽咽,闭守房门。
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
先后共发表50多篇论文。
1966年发表了他的(l+2)研究成果。
1973年发表了着名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的详细证明),被誉为“陈氏定理”。
而章邯本人既然是贵族出身,并且担任少府一职,表示他在政事上还算是有经验。
老于政事,对朝廷、身边的用人还是相当有把握的,这也是他的优势之一。
1945年4月16日4时,朱可夫下令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发起进攻;4月18日晨攻克泽劳弗高地,打开了这把“柏林之锁”;4月20日,突破柏林近郊的德军防线;次日,朱可夫的三个集团军突入市区;4月30日15时50分,朱可夫下属的两名军士将红旗插到了国会大厦。
1979年撰写了《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论文,把算数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从80推进到160;他还从事研究球内和圆内整点、华林问题g(5)的估计,小区间殆素数的分布等问题,为数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华罗庚数学奖等。
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家科委数学组成员、《数学学报》主编并兼任贵州民族学院、河南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和《数学季刊》主编。
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熹跟辛弃疾是好朋友。
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去福建做官,顺道去看望朱熹。
两人见面,朱熹提议喝两杯,辛弃疾欣然答应。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3篇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第一篇:初涉数学大道陈景润,1907年出生于福建省。
他的父亲是一名官员,家境优越,生活富足。
陈景润对于知识的渴求早在小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他虽然身体孱弱,但好奇心调剂了他的病态。
不像许多的孩子那样只是记得书中的知识点,并理解为把书本知识点了解清楚即可,他具有被扼杀不得的好胜心,对于解决问题充满了热情。
陈景润初涉数学大道非常晚,初中时才接触到初等代数。
可是,陈景润掌握得极为出色。
有次做作业,陈景润越做越高兴,一直做到深夜,他发现自己与时间的游戏,时间总比他先到了终点。
由于天生聪明过人,陈景润的老师和家人一直非常关注他的学习。
初中毕业时,陈景润被保送到南洋大学就读。
在南洋大学,陈景润接触到了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他开始尝试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找到他更擅长的方向。
在大学的许多晚上里,他都独自学习,思考各种数学问题,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
在他的多项研究中,最为有名的是三和问题和费马大定理。
虽然他并没有做出完美的证明,但他的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铺平了道路。
第二篇:百折不挠的奋斗在大学读书期间,陈景润深感数学的艰难。
他觉得自己的知识面还很狭窄,自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才能进一步提升。
他决定留学到欧洲深造,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在当时,留学需要大笔资金,家里并不富裕,陈景润的想法被家人视为不切实际,同时他父亲曾鼓励他做官,而不是做学问。
这样的反对并没有动摇陈景润的决心,他刻苦努力,最终为自己赢得了留学的机会。
陈景润走遍了欧洲的数学名校,结识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同时他也为自己开创了一条成为一名杰出数学家的道路。
在欧洲,他先定下自己的定理:陈氏定理,证明了反常积分存在的条件(陈-斯通定理),并在流形上发展了黎曼曲面的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回国后所定下的“陈纪观点”,即强调数学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他在建立国内数学教科书和教材库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数学教育事业从此踏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学校,送他去读书。
在全部的学科中,他特殊喜爱数学,只要游览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全部的苦恼。
陈景润平常少言寡语,但特别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终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
书上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粮。
他只顾用心致志地看书,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
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抗日战斗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学校,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高校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
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同学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测,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谈论起来。
沈元老师最终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测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最终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马上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赐予他极高的评
价。
轻轻地告知你: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很多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行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的。
陈景润的小故事
陈景润的小故事陈景润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他生活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
他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孩子,总是能够取得好成绩。
但是,陈景润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有一次,陈景润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个老奶奶在街头摔倒了。
他立刻跑过去帮助老奶奶起身,并陪着她走回家。
老奶奶非常感激地对陈景润说:“谢谢你,孩子。
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可能就要受伤了。
”陈景润谦虚地笑笑,说:“没有关系,奶奶。
我觉得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从那以后,陈景润成了整个小镇里有名的好孩子。
无论是出现在学校、社区还是街上,他总是乐于助人。
每当他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有一次,一位叫王叔叔的老人因为走路不方便,常常需要别人帮助他去超市买东西。
陈景润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一直在心里想着能不能帮助王叔叔。
有一天,他决定亲自去超市买东西给王叔叔送去。
陈景润在超市里认真地挑选了一些王叔叔最喜欢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然后亲自把它们送到了王叔叔的家门口。
王叔叔非常感动,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帮我这么多次了。
”陈景润羞涩地笑了笑,说:“王叔叔,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乐意帮助你。
”陈景润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感染了整个小镇。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小镇的居民都对陈景润赞不绝口,纷纷称赞他是一个典范,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陈景润并不为自己的表现而骄傲,他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陈景润的努力下,小镇逐渐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人们更加关心彼此,更加愿意帮助他人。
陈景润用自己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行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陈景润的小故事激励着每个人,让大家明白善良和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
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能够帮助到别人,我们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
因为,正是这种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让我们和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陈景润在中学读书时就知道了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数学猜想。
哥德巴赫费尽了脑筋,直到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成为了世界数学界的“一座高峰”。
“哥德巴赫猜想”像一块磁石吸引了陈景润。
他以惊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足足就装了几麻袋,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成功摘取了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
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从陈爷爷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坚持不懈地攀登数学高峰的努力,看到了他为了科学研究,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他辛勤汗水浇开的成就之花。
像陈爷爷这样的数学家还有很多,比如祖冲之、华罗庚、牛顿等等,我们应该向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们学习。
学习他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学习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勇气。
用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和鞭策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接班人!。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1912年 1996年)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他在福建省立一中读书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学奖学金,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
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陈景润深受数学家华罗庚的影响,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陈景润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数学。
在法国留学期间,陈景润受到了法国数学家的熏陶,积极参与数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1946年,陈景润在法国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
回国后,陈景润一直致力于数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他曾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在数学研究方面,陈景润主要从事代数学和数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对中国数学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景润的一生并不平坦,他经历了中国的动荡时期,曾多次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和迫害。
但是,陈景润始终坚守自己的学术信仰,不断钻研数学,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
他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陈景润的数学成就和人生经历,成为了中国数学界的传奇。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工作者,激励着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数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景润是中国数学的一面旗帜,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也让我们铭记数学的伟大。
愿我们能够继承陈景润的数学精神,不断前行,为数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景润的人生故事(1)——科学浪漫主义的明珠2008年6月10日 20:37 阅读次数: 3251996年3月19日下午,陈景润因病去世。
至此,这颗曾经引领了中国的学习热潮,追求科学曾是一种时髦的浪漫主义的“明珠”陨落。
12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重温“陈景润”时,崇敬心情仍溢于言表……科学浪漫主义的“明珠”陈景润,如雷贯耳。
哥德巴赫猜想,惊艳神州。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困境潦倒之下,陈景润坚持研究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成为科学动员的一面旗帜。
让陈景润名满天下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出自诗人徐迟之手。
诗人以浪漫的笔调讲述了专业的哥德巴赫猜想。
此后,“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昵称,摘取这个“明珠”的陈景润成为偶像,并引发全民学数学的热潮,科学知识突然如一桌盛宴,摆在了饥肠辘辘的饿汉面前。
陈景润日日钻研的枯燥数学公式,在徐迟笔下,成了“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等等,一连串排山倒海似的比喻把数学公式变成抒情诗。
研究者本人也被浪漫化甚至传奇化,但研究本身难以被浪漫化。
因钻研学术遭受多年批判,生活上陷入窘迫,几近潦倒。
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甚至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这样的陈景润曾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怪人”,节衣缩食,一只牙刷也不买,在十月的天气里,别人还穿着单衣,他就穿上了棉袄……即使是如此之“怪”,也丝毫无损陈景润作为时代偶像的影响力。
因为其逆境下取得蜚声国际的成就,与历经劫难后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契合。
此后,陈景润被当时颇为流行的“追星”方式包围——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起了长队。
陈景润去世10年后的2006年,中国数学家参与证明“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记者采访数学家丘成桐,丘成桐顺便提到哥德巴赫猜想,表示它是数论中的难题,但是并未被列入“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不是数论领域最重要的难题;他还表示,哥德巴赫猜想“很漂亮”,却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命题,就是破解也不会对其他研究产生太大推动作用。
证明“1+1=2”的意义究竟几何,专业人士见仁见智,普通大众更是不甚了了,人们喜欢的只是徐迟创造的浪漫童话。
我们姑且不论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作用,这颗“明珠”曾经引领了中国的学习热潮,追求科学曾是一种时髦,甚至成了一种癔症。
在拜金主义流行的今天,浪漫主义的梦想已经消退,显得是那么短暂。
我们明白,对知识的尊重态度,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尚没有真正来临。
陈景润的人生故事(2)——被称“怪人”2008年6月10日 20:38 阅读次数: 305这句话引发了新华社女记者顾迈南的好奇心。
1973年4月,中科院在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召开全院党员干部大会,顾迈南听到院党组副书记武衡的报告里说:"我院一位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这人是谁?旁边的人告诉顾迈南,他叫陈景润,是个"怪人",而且,"快死啦".后来,同样对"怪人"感兴趣的,还有《人民文学》杂志的副主编周明。
当年他听到的传言是: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时,曾向中央领导打听陈景润,因为陈的论文已经引发了巨大的国际反响。
有关部门就派人找这个陈景润,结果在中科院数学所找到了,居然是走"白专"道路的,很"怪".顾迈南和周明都觉得,应该见见这个"怪人"."其实,他并没有传闻的那样'怪'."2008年春,周明陷入回忆:"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啊。
"新华社记者写下两份内参第一次见到陈景润,顾迈南吓了一跳。
"当时正是暮春时节,而他还是'全副武装'."顾迈南说,陈景润穿着一身棉袄棉裤,戴着蓝棉布的鸭舌帽,看起来确实不合时宜。
接待顾迈南的是中科院"革委会"的负责人,他解释说,陈景润有结核病,长年低烧,所以总是穿得很厚。
说完,他扭头对陈景润大喝:"陈景润,这位是新华社记者,你要老实谈问题!"已经习惯被人斥责的陈景润,笑着对顾迈南点头:"谢谢,谢谢……"在此之前,陈景润已经遭受了多年的批判,扣在他头上的帽子是"安钻迷"、"白专道路典型".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记述,当时很多人搞不懂,陈景润"混进数学研究所,领了国家的工资,吃了人民的小米,研究什么'1+2',1+2不就等于3吗?"经过近一个星期的采访,顾迈南弄清楚了,这个"1+2"是困扰数学界200多年的世纪难题,但在陈景润手里取得了重大突破。
早在1965年,32岁的陈景润已经写出了200多页的长篇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国外数学家都知道陈景润宣布的这个研究结果,但谁也不相信是真的。
直到1972年,陈景润拿出了经过简化与改进的论文,这次只有20多页。
北京大学教授闵嗣鹤、中科院数学所数论组负责人王元分别独立审核了陈景润的论文,认定这是一项超越前人的独创性成果。
顾迈南把这些情况写成了内参《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同时,顾迈南还写了另一篇内参《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反映了陈景润抱病坚持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并引用数学所科学家们的话说:"陈景润从事的这项基础数学研究工作,虽然一时还不能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但在国际上却是有影响的。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关心关心他,给他治治病,让他把哥德巴赫猜想继续研究下去。
"《哥德巴赫猜想》轰动全国两篇内参迅速送达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
1973年4月25日凌晨,顾迈南接到通知,要她连夜陪同武衡等去中关村看望陈景润。
这次,走进陈景润的宿舍,顾迈南再次震惊了。
"这是一间大约只有6平方米的小屋,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张三屉桌,桌上床上到处堆着书籍、资料,窗台上、地上,放着破饭碗、药瓶子,碗里还有干了的酱油。
"顾迈南记得,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解释说,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陈景润呆呆地站在床和桌子的夹缝里,惊恐不安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武衡呆了半晌,说:"陈景润同志,跟我们走吧。
"不知所措的陈景润被带到清华大学的一个会客室里,坐定之后,武衡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
"毛主席、周总理,还有江青等人都看了内参,批给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姚文元,要他关心一下陈景润,并按内参提出的要求,给陈景润治病。
"顾迈南记得,当晚便有内科专家给陈景润做了检查,要求他住院治疗。
陈景润说:"谢谢毛主席的关怀,我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
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
徐迟这篇著名的文章,缘起于1977年秋,《人民文学》编辑部的一次会议。
"当时中央决定,1978年3月将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讨论和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
这是一次科学家的盛会,是一次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动员会。
"周明说,他和编辑部的同志们都很兴奋,开会讨论如何在杂志版面上配合这次大会。
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组织作家来写写我国的科学家。
"不知谁提到了那个数学家陈景润,传说他的故事满天飞。
"周明说,"于是大家推举我来具体办这件事。
"拒绝出席国际数学会议周明从武汉请来了徐迟。
徐迟起初犹豫不定,一是觉得自己不熟悉数学,二是听说陈景润是个"怪人",不知好不好采访。
但这样的疑虑,在见到陈景润之后就被打消了。
"他就是一个很朴素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
"周明说,"可交谈起来,就发现他其实对政治很敏感,说话都用书面语。
"陈景润穿一身蓝制服,握着徐迟的手说:"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徐迟笑说:"我不是来写你的,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
"陈景润说:"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问到最近的研究情况,陈景润说,他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诗,很受鼓舞。
说着便背诵起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背完诗,又说:"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陈景润还告诉徐迟和周明,不久前他收到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去芬兰参加国际数学家学术会议,他觉得事关重大,便将此信交给了院领导,院领导说尊重他自己的意见。
经过认真考虑,他给国际数学联合会写了一封回信。
"他说信里大致有三点内容,"周明记得,陈景润的回信很有原则:"第一,我国一贯重视发展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关系,因此,我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省,而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我国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
"小平批示改善陈景润生活"简直出乎我们的意料。
"周明惊奇不已:"他很有头脑,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这次会面时,陈景润还向来采访他的两位客人叙述了"文革"期间自己遭受批斗的惨状,并说曾有几个自称记者的人,三番五次到数学所来,动员他写文章"批邓",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徐迟被打动了,悄悄对周明说:"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当晚,周明向《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汇报了陈景润的情况,张光年拍板:"就写陈景润!不要动摇!'四人帮'把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现在党中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这就要依靠知识分子,陈景润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以进入文学画廊?""宣传陈景润,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
"周明说,自己非常欣赏《哥德巴赫猜想》第六部分对"文革"的批判:"那段很精彩,在'四人帮'刚倒台不久,中央还没有提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敢于为知识分子说话,是开风气之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