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答案: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①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g>H;②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Cu;③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Mg>Ag;④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Cu>Ag;根据①②④,即可得出Mg>H,H>Cu,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

故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不需进行。

故选C。

2、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答案:A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B.用盐水清洗菜刀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答案:B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于生锈;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合金大多属于混合物。

2.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密度较大等物理性质。

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7)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二.合金1.合金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三.常见金属材料的用途:(1)铜丝作电线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铁制品通常用作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3)白炽灯灯丝通常用钨丝,是因为钨丝的熔点高;(4)体温计液柱用水银,是因为汞的熔点低;(5)铁合金:生铁和钢,区别:含碳量不同,作建筑材料、不锈钢医疗器械、炊具等。

(6)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前强后弱】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氢前换氢】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复教案考点梳理]考点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是金属材料的一种,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历史上,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商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

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铝开始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铜、锌、铅等轻金属:钠、镁、铝等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

Fe、Mn、Cr(铬)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一些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此外,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检测一: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色泽、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韧性和熔点等。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弯曲,熔点较高。

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如铜为固体,金呈黄色,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

2、金属的用途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首饰、电线、电缆、炊具、金属薄片、金属丝、曲别针等。

钨被用于电灯泡里的钨丝,铁被用于制造最大的铁锤等。

3、金属的分类金属可以分为重金属、轻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四类。

4、金属的发展史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到春秋时期的冶铁,再到战国时期的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

新型金属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结构材料。

1、合金(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①熔点: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②硬度和强度: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大(3)易错点:①构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②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加合;但在化学性质上,一般认为合金体现的是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③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两种金属形成合金,其前提是两种金属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都能熔化,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2、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分类①黑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②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 黑色金属材料——钢铁①生铁: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以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煅。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②钢:含碳量在0.03%~2%的铁的合金。

钢坚硬有韧性、弹性,可以锻打、压延,也可以铸造。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就是普通的钢,碳素钢又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低碳钢韧性、焊接性好,强度低;中碳钢强度高,韧性及加工性好;高碳钢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是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如锰、铬、镍、钨、铜等合金元素而制成的。

合金元素使合金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用于制不锈钢及各种特种钢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3) 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①铝及铝合金: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通常用作制导线。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金属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九年级化学课程中,《金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该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金属的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征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等。

这些性质使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铜和铝等金属被广泛用于电线和导线的制造,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2. 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金属元素指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左侧的大部分元素,如铁、铜、铝等。

这些元素具有金属的基本性质。

金属材料则是指由金属元素合金化或形成晶格结构而成的材料,如钢、铜合金等。

金属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机械制造、电子等诸多领域。

3. 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往往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例如铁离子(Fe2+、Fe3+)、铜离子(Cu2+)等。

金属离子的存在使得金属能够形成各种金属化合物,如氧化物、氯化物等。

这些金属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产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4. 金属的反应性金属元素的反应性因其各自特定的化学性质而异。

低活性金属如金、银具有较弱的氧化性,而高活性金属如钠、钾则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金属的反应性使得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金属的锈蚀现象即是一种氧化反应的结果。

5. 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通常会产生矿石、盐类等化合物。

例如,金属钠与非金属氯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普通盐)。

这些反应不仅在化学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解自然界中物质转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6. 金属的提取与炼制金属元素的提取和炼制是金属工业的基础。

不同金属元素的提取方法也有所差异,例如,一些金属通过冶炼矿石得到,而其他金属则通过电解等方法提取。

金属的提取与炼制技术对于保障工业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7. 金属的应用和环境问题金属的广泛应用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例如,金属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初中金属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金属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金属重要知识点总结1.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性质通常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强度和光泽。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因为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它们能够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传导电流和热量。

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这意味着金属能够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制成薄片,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拉力和抗压力。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光泽,通常呈现出银白色或者金黄色的外观。

2.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表现为紧密堆积的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

在晶体结构中,金属原子通常排列成紧密的球状结构,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并且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能。

3. 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金属的熔点通常比较高,这是因为金属原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金属键,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够克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使金属熔化。

金属的沸点也较高,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使金属发生汽化。

4. 常见金属材料在学习初中金属知识时,通常会接触到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例如铁、铝、铜、锌等。

这些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机械制造等领域。

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食品包装等领域。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和通信设备制造等领域。

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镀锌、防腐蚀等领域。

5. 金属的提纯和合金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对金属进行提纯,以去除杂质和提高金属的纯度。

提纯金属的方法包括电解法、冶炼法、萃取法等。

此外,金属还可以通过合金的方式来改善其性能,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合金通常具有比单一金属更优异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

6. 金属的加工和铸造金属通常需要经过加工和铸造才能够被制成各种物品。

金属的加工包括锻造、压延、挤压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金属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人教新课标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资料 课题一 金属资料 一、金属资料( 考点一) 纯金属(90多种)1、金属资料合金 (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彩。

2、金属的物理性质:(2)大部分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优秀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必定的韧性二、合金(考点二):由一种金属跟其余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同熔合而成的拥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注:混淆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化性能更好铁的合金 铜合金 钛和钛合形状记忆合金青铜: 焊锡生铁 钢 黄铜 金金属含碳量 含碳量 铜锌 铜锡 铅锡钛镍合金成分0.18%~2% 合金 合金 合金2%~4.3%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备注 紫铜为纯铜熔点低拥有抗腐化性能注:钛和钛合金:被以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资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长处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化性能好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部分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响点燃2MgO 常温下迟缓氧化 成氧化膜 注:MgO :白色固体2Mg+O2 4Al+3O2点燃2O3注:Al2O3:白色固体2Al点燃△3Fe+2O2Fe 3O4 2Cu+O2CuO 注:CuO :黑色固体2注意:①、固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响,可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而阻挡了反响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便在高温时也不可以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极不开朗。

2、金属+酸→盐+H↑置换反响(条件:活动性:金属>H )2H2SO4+Mg=MgSO 4 +H2↑现象:反响强烈,有大批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2Al=Al 2(SO4)3 +3H2↑现象:反响强烈,有大批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SO+Zn=ZnSO +H↑现象:反响比较强烈,有大批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2 4 4 2H2SO+Fe=FeSO 4 +H 2↑现象:反响比较迟缓,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4小结:①此类反响均属置换反响,只有在次序表中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响生成氢气。

金属知识点总结大全

金属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原子结构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金属内部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电流的传导。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将热量传导到周围环境中,因此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导热器等产品。

3. 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轧制等方式形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4. 良好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要。

二、金属的分类1. 基本金属:包括铁、铜、铝、镁、锌等,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

2. 合金: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非金属混合而成,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钢、铜合金、铝合金等。

3. 贵金属:如黄金、铂、银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珠宝、电子器件等领域。

三、常见金属材料1. 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铁、钢和铸铁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2. 铝:具有良好的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子器件、建筑材料等领域。

4. 钛: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常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四、金属加工和制造1. 铸造: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冷却后得到所需的形状。

2. 锻造:通过对金属进行加热后进行锻打,使其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 冷拔:通过在室温下拉制金属材料,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焊接:将两个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施加压力,使其相互连接。

5. 切削加工:通过旋转刀具等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实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1. 建筑领域: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门窗、屋顶等部件。

2. 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机床、轴承、齿轮等机械零部件。

3. 电子设备: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电路板、散热器等产品。

4. 汽车制造:金属材料是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常用于制造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

六、金属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 循环利用: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材料的知识点总结

材料的知识点总结

材料的知识点总结材料是制造任何产品的基础,因此对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任何工程师或设计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材料的常见知识点总结:1. 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金属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包括钢、铝、铜等。

金属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导电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和建筑领域。

- 塑料材料:塑料是一种轻质,可塑性极强的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包括日常用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

- 陶瓷材料:陶瓷具有优良的耐磨、耐高温性能,因此常用于制造瓷器、砖块、陶瓷刀具等。

-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的特点,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等。

2. 材料性能- 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抗拉、抗压、抗弯等力学性能。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强度的材料,因此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 硬度:材料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划痕、压痕等的能力,常用来评价材料的耐磨性能。

- 导热性和导电性: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这些性能在电子产品和工业制造中非常重要。

- 耐腐蚀性:某些特定环境中,如潮湿、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非常重要,否则材料会迅速腐蚀损坏。

3. 材料加工- 铸造:铸造是最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熔化金属,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所需的零部件。

- 锻造:锻造是通过对金属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用压力将其塑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得到的零部件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韧性。

- 深冲:深冲是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通过给予塑料压力,使其成型为所需的零件。

4. 材料测试- 拉伸试验:通过拉伸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参数。

-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可以通过硬度计测定材料的硬度数值,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

- 金相分析:金相分析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组织结构,帮助工程师了解材料的组织性能。

5. 材料选型-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工程师需要根据产品所需的功能、强度、耐磨性等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课题1: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2)金属材料的应用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最贵的金属————锎kāi(Cf)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

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一、金属材料(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金属的分类方法:(1)根据密度不同,分为轻金属与重金属(4.5g/cm3为界限)(2)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指的是指铁、鉻、锰及它们的合金。

2、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练习:1...合金的是 A .焊锡 B .黄铜 C .生铁 D .石墨2.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导电性B .导热性C .延展性D .还原性3.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水银B. 钢、24K 金C. 蒸馏水、汽油D. 大理石、金刚石4.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1、金属的物理性质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5.写出元素符号或者名称铝钾镁铜Ca Fe Na Ag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1)、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2)、铁丝和铜片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金不能和氧气反应2、活泼金属+ 酸→化合物+ H2↑注意:1、铁与酸反应是生成亚铁化合物和氢气。

2、酸不能是硝酸和浓硫酸。

金属所有知识点总结

金属所有知识点总结

金属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金属的结构和成分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是紧密堆积的球形原子构成的各向同性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是面心立方结构(如铝、铜、铂等金属)、体心立方结构(如铁、钒、钽等金属)或者简单立方结构(如钾、银、钠等金属)。

2.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金属的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光泽和延展性。

金属通常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此外,金属通常具有光泽并且可以被延展成薄片并制成不同形状。

3.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金属的化学活性、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离子性等特点。

大部分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形成氧化物或盐等化合物。

同时,金属通常在化学反应中以正离子的形式存在。

4. 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是金属固态、液态和气态状态的转变温度。

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稳定的固态结构。

二、金属的种类根据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性质,可以将金属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等不同类别。

1.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是指具有明显颜色的金属,包括铜、铝、镍、锌、铅等。

有色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并且在电子工业、建筑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贵金属贵金属是指珍贵且稀有的金属,包括金、银、铂、钯、铱等。

贵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因此被广泛用于首饰、电子产品、化工催化剂等方面。

3. 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指地壳中含量较少的金属,包括钨、锆、铌、钽等。

稀有金属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被广泛应用于合金、耐磨材料、电子器件等方面。

4.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钴等。

黑色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磁性,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加工、建筑结构等领域。

三、金属的应用领域金属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工程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用于制造机械设备、汽车船舶、建筑结构等。

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轻易传递电子,在电路中广泛应用。

2. 热导性:金属具有良好的热导性能,能够快速传导热量,因此常被用于锅具、散热器等。

3. 延展性:金属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被拉伸成铜丝、铝箔等细长材料。

4. 强度:金属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可以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建筑结构等。

5. 反射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光反射性,被用于制造镜子、光学部件等。

6.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高,是坚固材料选用的首选。

二、常见金属材料1. 铁: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被广泛用于制造钢铁材料。

2. 铝: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和轻质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3. 铜: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广泛用于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

4. 锌:锌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被用于防腐蚀材料的涂层。

5. 镍: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广泛用于化工设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6. 钛:钛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腐蚀能力,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高端领域。

三、金属加工1. 铸造:铸造是将金属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凝固成型的工艺,用于制造大型铸件、汽车零部件等。

2. 锻造:锻造是将金属加热后进行锻打成型的工艺,用于制造轴类零件、锻造工具等。

3. 深冲:深冲是将金属板料放入冲床中进行冲压成型的工艺,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家用电器外壳等。

4. 焊接:焊接是将金属材料通过热能和压力进行熔接的工艺,用于制造管道、船舶结构等。

5. 长条材:长条材是将金属材料通过拉拔、挤压等工艺制成的长条状材料,用于制造线材、型材等。

四、金属应用1. 建筑领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屋面材料、门窗等。

2. 交通运输: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中。

3. 电子产品: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家电等电子产品的外壳和内部零部件中。

4. 医疗设备: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器械、人工骨骼等医疗设备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金属单质的特性:⑴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呈银白色固体。

★特例: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Hg液态。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石墨。

⑵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⑶密度、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⑷物理性质差异大。

3.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⑷熔点最低的金属——汞4.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⑴金属的性质(主要原因,性质决定用途)⑵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⑴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⑵24K黄金纯度为99.99%,近似看作纯金,可用化学符号Au表示。

⑶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是”或“不是”)铁的合金。

2.常见合金⑴铁合金:生铁含碳量 2%—4.3% ;钢含碳量0.03%—2%⑵铝合金:成分Al、Cu、Mg、Mn ;轻而硬用做飞机材料。

⑶铜合金:黄铜Cu—Zn ;青铜Cu—Sn ;白铜Cu—Ni⑷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能好、抗腐蚀性能好。

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

3.合金的特性★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

⑶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组分金属。

★⑵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金属。

⑷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强度大。

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5.淬火:冷却后不能弯曲,硬度增大,钢针的塑性和任性降低。

回火:冷却后可以弯曲,硬度降低,钢针的塑性和任性提高。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O 2的反应⑴常温下Mg 、Al 与O 2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⑵Cu 在加热条件下与O 2反应 Fe2Cu + O 2 2CuO 3Fe + 2O 2 ⑶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O 2反应 Au+ O 2 ≠ 不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考点1 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纯净物)和合金(混合物)2.金属物理性质:(1)常温下为固体(特殊:汞为液体),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特殊:铜紫红色,金金黄色,铁粉黑色(铁片为银白色)。

(3)大多数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有延展性(延:拉成丝;展:压成片)。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的用途:(性质和用途要对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另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容易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1)性质决定用途铜、铝具有导电性→电线;钨熔点高→灯丝;铬硬度大→做镀层金属;铁硬度大→菜刀、镰刀、锤子等;(2)生活中应用的金属干电池外皮→锌/锰;“银粉”→铝;水银温度计→汞;“锡箔”纸→铝或锡;保温瓶内胆→银考点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①合金是混合物①形成合金的过程是物理变化①合金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变2.合金的优点:合金和组成其的纯金属相比较,硬度一般更大,熔点一般更低,抗腐蚀性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铜锌铜锡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铁的合金主要含Fe、C,区别主要是含碳量不同紫铜是纯铜熔点低焊接金属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用于制成人造卫星天线注意:①“百炼成钢”的原理是降低含碳量,通入纯氧的目的是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金属和金属材料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介绍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元素、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内容。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是一类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合金制备而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金属元素1.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并且在常温下大部分是固体形态。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金属颜色、金属光泽、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

2.金属元素的分类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锌、钠、钾等。

金属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用途等进行分类,如有色金属、常用金属、稀有金属等。

三、金属的性质1.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具有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或热传导条件下,电子很容易传导。

2.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即可以通过拉伸和挤压等加工方式改变其形状而不破坏结构。

3.光泽和颜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对光的入射吸收和再辐射形成金属特有的反射光泽。

金属的颜色多种多样,如铜金属呈红褐色,铝金属呈银白色等。

四、金属材料的制备金属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提炼金属矿石通过冶炼和提炼金属矿石,可以获得纯净的金属元素。

常用的冶金方法包括熔炼、电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

2.合金制备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

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常用于制造大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五、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制造业、电子等。

1.建筑领域金属材料用于建筑结构、桥梁以及家具和装饰等。

2.制造业领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3.电子领域金属材料在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六、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保护金属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遇到腐蚀问题。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中考化学专题三 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 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4.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
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
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4.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

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考点7 金属与酸的反应
考点9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点10 金属活动性顺序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
Ca、Na除外)。

考点11 矿石
1.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化合物性质较活
泼,所以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2.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考点12 钢铁生产的发展
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代和中世纪的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钢铁生产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们就开始了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我国最主要的金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1949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1亿吨,跃居世界首位。

考点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仪器:铁架台(2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
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
(3
(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高温点燃
(6)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2CO+O2=====2CO2
Ca(OH)2+CO2=CaCO3↓+H2O
(7)注意事项:与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8)尾气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2或收集备用。

考点14 工业炼铁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主要设备:高炉
(4)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点燃点燃高温
C+O2====CO2 2CO+O2=====2CO2 3CO+Fe2O3====2Fe+3CO2
高温高温
CaCO3=====CaO+CO2↑ CaO+SiO2=====CaSiO3
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考点15 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
1.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关系:
X纯物质质量分数
÷纯物质质量分数
纯净物质量
物质纯度= ×100% = 1-杂质的质量分数
混合物质量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将含杂质的物质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2)将纯净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将计算得到的纯净物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考点16 金属的锈蚀和保护
1.铁的锈蚀条件:有水和氧气
2.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考点17 保护金属资源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