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活动教学设计章法布局

合集下载

《篆刻艺术印章》教案(省优质课比赛优秀教学设计)

《篆刻艺术印章》教案(省优质课比赛优秀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章的初步接触,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树立名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书法的种类,能分辨六种书法字体。

2、通过印章的介绍和观赏,使学生对印章有一个概念,能区分朱文和白文。

3、通过学习简单的印章制作技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印章。

四、教学难点1、教师如何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运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可以轻松了解书法的种类。

2、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印章。

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毛笔、砚台、墨汁、宣纸、红色圆珠笔、水罐、红色油画棒,铅笔、橡皮、铅画纸2、教师准备:PPT、学生姓名范例(甲骨文、篆书、印章)、书法练习用纸、展示范例(各种印章图片和实物)六、教学过程(一)实物展示导入(2分钟)师: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形体的演变,大家也写了些甲骨文,这几张都是写得不错的。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这个是什么?这个是老师自己刻的印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印章的起源和发展。

(二)展开教学(10分钟)1.印章在现代的运用1)师:在生活中,大家发现哪里有运用到印章?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印章的运用越来越少了,大家一起来看这几张图,上面的两张中的印章运用在什么地方?下面两张呢?学生:……2)师:上面两张中的印章用在了北京奥运会的纪念品中和标志中,左下角的是一个城市雕塑,右下角是用在了国画上。

2.印章在古时候的作用1)师:我们刚刚看的是现代,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古代,有没有同学知道印章在古代时,主要用来做什么的?学生:……政治上的凭信作用经济上的凭信作用2)师:大家看得最多的印章应该就是皇帝的玉玺了,玉玺代表的是印章在政治上的凭信作用。

左边这张图就是皇帝用的玉玺。

各级官吏也有印章,这些印章就统称官印。

行军打仗时用虎符作为凭证,传达皇帝的命令。

除了政治上的凭信作用,它还有什么作用?学生:……3)师:古时候的人做生意的时候,也是用印章来代表自己的身份的,印章在经济上也有凭信的作用。

《篆刻章法》教案

《篆刻章法》教案

《篆刻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使用篆字的原则,能够根据创作的需要,掌握简单的字形变通和改造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过程的实践,掌握篆刻的章法布局,能够对印章的文字和设计安排有一定的构思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篆刻章法练习,感受篆刻章法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篆刻章法,合理安排篆刻内容。

【难点】保证篆字体势的统一协调,稳妥将字安排在印面中。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示范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教材、篆刻刀、印章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篆刻艺术所涉及的庞大文字系统并研究了篆书构成的基本规律。

思考篆字安排与布局怎样安排?通过本节课一探究竟,导入新课——《篆刻章法》(二)交流讨论,初步感知出示篆刻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字与字之间有没有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又可以叫做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

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

亦称“大章法”。

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三)深入了解,夯实基础教师出示汉印图片。

观察字里行间微妙变化,运用书法字体学习的内容思考,作品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思考章法构成规律以及审美特征是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

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

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

(四)教师演示,直观感知欣赏篆刻《弓舍》《鲁班门下》通过教师引导,图中你看到哪些篆刻章法类型?学生积极思考并讨论。

教师总结:章法类型多种多样,有二字印章法、三字印章法、四字印章法等。

继续播放幻灯片,认真观察二字印到多字印的章法构成规律以及常见手法有什么不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秦代二字印的章法较为多见的处理手法是印面有分界和边栏,字也有参差错落的变化。

篆刻的章法布局

篆刻的章法布局

周虚中实法——周边空虚,中间实。重 心居中,团聚紧密,如日在中天,光芒四射, 给人以强烈的中心感 。如下图:
印中横白(红)法——印章中部留一条 横向红地。给人以明朗轻快,畅达贯通的感 觉 。如下图:
左右留红(白)法——即白文印章的左 右留红地,朱印左右留白地,文字居中,上 下不留、少留空地,形成纵向趋势,有端庄, 肃穆,厚重,峻拔之感。如下图 :
篆刻基础技法
满实法——即匀称法,印面较满,较实, 布局浑厚平正。字画之间距离较密,笔画较 粗壮,其特点庄重,朴实,大度。如下图 :
满虚法——指印面以稀疏,虚为主,留红 留白较多,视觉效果空灵,简明,疏朗,边 栏较粗。如下图:
上实下虚法——在布局中,把重心往上 移,印文分布在章的上方,上部紧密满实, 下部稀疏空虚,给人以飘逸感。如下图:
印文歪斜法 ―― 即印文朝一个方向倾斜。印 文歪斜,但重心不偏,这类印求奇求险,歪 斜的动感,平稳的静姿,交叉融会的视觉刺 激,树立了一个新颖的艺术形象。如下图 :
印文重叠法――即印文相重叠构成。朱 叠白。白叠朱。朱文与朱文同文重叠。布局 疏密合度,飘逸奇妙,极富趣味性,装饰性。 如下图:
印文缺字法――有三种形式:1.印石上 刻满字,但句子不完整。缺少一个或两个常 用字;2.印面上有一个空地,而文字是完整 的;3.印文句子缺字,而印面又相应地留有 空地,此类印章变化丰富,层次多样,给读 者留有想象空间。如下图 :
印文破残法――如下图,具有残缺美, 朦胧美,古朴美。
印文饰灵法――即将印文作为主体刻在 中间,周围饰品灵形(古时吉祥物)此类印 章构图严谨,沉郁浑厚。如下图:
印文饰纹法――即在主印文周围印上纹 样,但不能过于花哨,宜简洁,有清秀、典 雅之神韵。如下图 :

《篆刻印章》教学设计

《篆刻印章》教学设计

篆刻印章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篆刻教学分为两个教学阶段:一是传统篆刻艺术的基本理论,二是篆刻基本技法实践练习。

第一个阶段,要以提高学生篆刻艺术欣赏水平为主;第二个阶段要以提高学生的篆刻技法水平为主。

1、篆刻基础知识。

2、介绍篆刻常用的工具。

3、篆刻的类别、基本章法布局。

4、以“印”字为例,教师演示篆刻基本步骤。

5、学生实践演练。

(首先应说明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的拓展内容,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的选择,容量应适当,组合应合理。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针对高中学生而设计的,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并篆刻自己的姓名章。

(教材分析应切中教学内容要点,分析清楚且不累赘,对篆刻的起源和类别及技法基础知识都要做扼要分析)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说得具体、明确、可操作,避免不切实际的宏观理论)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篆刻教学,使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特点,掌握篆刻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眼界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篆刻教学使学生掌握篆刻的技能技巧,以便为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综合本校学生实际,结合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篆刻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他们对篆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篆刻教学设计方案

篆刻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2)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3)学会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篆刻刀、印泥、印石等;(4)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篆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2)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3)通过不断尝试、修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2. 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章法、布局;3. 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篆刻刀、印泥、印石等;4. 篆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2)介绍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章法、布局;(2)示范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篆刻刀、印泥、印石等;(3)讲解篆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3. 实践与练习(1)分组进行实践,学生按照所学技法进行篆刻;(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篆刻的重要性和价值;(2)学生反思自己在篆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篆刻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篆刻作品的质量;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耐心毅力等;4. 学生对篆刻的喜爱程度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基本技法、工具使用方法等;2. 篆刻工具:篆刻刀、印泥、印石等;3. 篆刻作品:展示优秀篆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4. 教学视频:讲解篆刻技法、工具使用方法等。

书法篆刻私教教案模板范文

书法篆刻私教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篆刻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篆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书法篆刻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篆刻的基本知识:书法的历史、种类、技法;篆刻的历史、种类、技法。

2. 书法的基本技法:笔法、墨法、章法。

3. 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章法、布局。

4. 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篆刻的历史、种类和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书法基本技法教学(1)笔法:讲解毛笔的握笔姿势、运笔方法,示范书写过程,学生跟写。

(2)墨法:讲解墨的选用、墨水的调配,示范墨色变化,学生练习。

(3)章法:讲解章法的布局原则,示范章法设计,学生练习。

3. 篆刻基本技法教学(1)刀法:讲解篆刻刀的使用方法、刀法种类,示范刀法运用,学生练习。

(2)章法:讲解篆刻章法的布局原则,示范章法设计,学生练习。

(3)布局:讲解布局的技巧,示范布局设计,学生练习。

4. 书法篆刻作品欣赏展示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5. 课堂练习(1)书法练习:学生按照所学技法进行书法创作。

(2)篆刻练习:学生按照所学技法进行篆刻创作。

6. 课堂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书法篆刻作品,评价其技法掌握程度。

3. 课堂测试:通过书法篆刻技法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练习书法:按照所学技法,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2. 练习篆刻:按照所学技法,完成一幅篆刻作品。

3. 查阅资料:了解书法篆刻的历史、种类、技法,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走进篆刻艺术的教案

走进篆刻艺术的教案

走进篆刻艺术的教案【篇一:篆刻基础知识教案】篆刻基础知识水冶镇洹滨中学杨艳教学方法:讲解、欣赏和学生刻印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1、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2、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1、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四、教学步骤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讲授新课:1、印章的起源与发展篆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汉魏时便已盛行。

早期印章多采用铜、银、金或牙角、水晶等材料制作,材质昂贵,且坚硬难以受刀,所以印多为官方权信的表征,布衣百姓很少用印。

自元代后,石质印材在篆刻中开始被大量使用,文人当中也开始盛行篆刻之风,金石篆刻艺术由此走进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可以说,金石篆刻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正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能够在世界性的审美眼光中脱颖而出。

书体的演变及分类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1)篆书:甲骨文-------是殷、周时期的古文,因刻在龟骨上故名;石鼓文---------石鼓是秦朝的刻石,上面所刻的文字属于大篆的体系,也是我国最早的石刻;秦《泰山刻石》-------又称《封秦山碑》字体属于小篆,相传是秦代丞相李斯所写,小篆是从大篆省改而来的。

(2)隶书:相传是狱史程邈被囚在监狱里时,把大小篆的笔画和结体作简化,便于书写。

篆刻章法布局

篆刻章法布局

章法布局篆刻的章法布局,基本方法如下:1.平均法平均法在印章形式中属最工整的一路。

字数二至六字,每字在印面上所占位置相等。

章法工整平稳,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留朱宽度基本相等,横平竖直,转折处或方或方中寓圆,给人以静雅稳健、自然得韵之感(见图8—19)。

平均法初习刻印比较好掌握,不过选择内容文字的笔画多少要基本相等,过于悬殊,章法也就无平均可言了。

2.疏密法入印文字的笔画有繁有简,把它们安排在一印中,各字面积均等,形成自然的疏密对比;或者是根据文字特点,作适度的调整后所产生的疏密对比。

古人所说的“宽可走马,密不透风”,在疏密法中即能得到体现。

疏密法在传统的印章中有四种表现方法。

一种为本身入印文字特定笔画造成的疏与密的对比。

图8—20“傅捐之印”,四字在印面各占四分之一,“傅捐印”三字笔画多,在所占的位置中线条密集白多红少,形成了三繁一简的疏密关系;图8—21“殿中都尉”印,图8—22“人间何世”印,同属此类。

第二种是顺其文字笔画的繁简,生成上下或左右的疏密呼应对比。

如图8—23“王凤之印”四字,文字布排为顺向,四字各占四分之一,“王”、“之”笔画简,“凤”、“印”笔画繁,上下各半,形成了上下疏密朱白对比。

如果此印四字采用回文法布排,可产生对角疏密呼应;图8—24“千人督印”,图8—25“侵骑千人”印,为左右疏密对比法。

第三种疏密法是印文中某字的笔画过多,又无法省减,只能随其形,加大其所占面积,而让下一字紧缩,造成左密右疏或右密左疏的关系,如图 8—26“王奉熹印”即属此种。

第四种为随形就势。

图8—27“丁若延印”中的“丁”字,其形似蘑菇,上部笔画密集,下部一足顶立,“丁”字四周形成了自然的空白,毫无造作之气。

3.轻重法轻重是物理学的名词,造型艺术由于线条所占面积有大小的区别,给视觉造成轻重感,后来艺术家们便把这一名词引用到了艺术上。

印章章法如能巧妙地安排出轻重的对比,将能赋予作品以虚实相生,轻重相间,协调呼应的节奏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篆刻章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篆刻章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篆刻章法篆刻章法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美感和工艺技巧,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教授篆刻章法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篆刻章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学会正楷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

3.掌握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4.学会运用篆刻章法进行创作,制作出简单的个性化印章。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篆刻刀、印章材料、纸张、黑色印油、楷书字帖。

2.学生准备: 安全刻刀、刻刀套装、印章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篆刻章法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篆刻章法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篆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的商周时代。

在当时,篆刻被广泛应用于文书和印章的制作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逐渐演变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和技巧,并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如今,篆刻不仅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象征和珍贵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步:正楷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教授正楷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介绍正楷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讲解如何利用正楷字的基本构造进行刻字。

第三步: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说明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例如刀口朝下放置、使用时保持手掌稳定等。

第四步:运用篆刻章法进行创作(教授篆刻基本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授学生篆刻基本技巧,如掌握刀口与纸张的角度、控制刻字力度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第五步:制作个性化印章(指导学生制作个性化印章)提供适合学生年龄的印章材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案进行刻划,制作个性化的印章。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开展篆刻大赛或篆刻艺术展览等活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与创作。

同时,可以邀请篆刻艺术家或老师进行讲座,给学生进一步的指导与启发,拓宽他们的视野。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篆刻章法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篆刻章法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篆刻章法全国通用引言篆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传承千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教育价值和美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教育中也开始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

本文就是以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篆刻章法全国通用为主题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了解篆刻基本位置、线条、点的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2.掌握篆刻基础技能:用刀刻、布墨、加印等步骤;3.培养学生的品鉴意识,学习欣赏篆刻作品;4.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5.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动手操作和沟通协作能力;教学过程前期准备1.教学器材的准备:篆刻刀、篆刻砚、砚台、硬印泥、布、印台、作品展示等;2.教师对教材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学部署进行认真设计,保证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3.确定好教学的时间、教学活动形式、教学资源等;步骤第一步:整体认识篆刻的艺术性1.展示篆刻作品,介绍篆刻的起源、类型、技法、创作特点、艺术价值;2.讲解篆刻中常见的“天、地、人、和、义、理”等基本印章内容;3.学生开始播放篆刻相关视频,简要了解篆刻的制作过程、印章工具和机杼等相关知识;第二步:学习篆刻的基本技巧1.介绍篆刻中常见的线条、点、面的构成方法及比例关系;2.学生掌握篆刻刀的使用技巧,如何控制刀势,使得构图更加优美;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由创作,在自己的白纸上设计出自己的篆刻样式;第三步:制作篆刻印章1.学生继续进行设计和刻印,最终将自己的作品刻印到硬印泥上;2.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合适的砚台,将自己的硬印泥碾制成一定的辗轧状;3.学生在布上润湿,均匀的铺上自制了硬印三点乳,把砚台上的硬印泥在干布上辗轧揉搓成长条状;第四步:填充印泥、印章1.学生用印章填充印泥,将泥涂满印章设计上;2.将印章缓缓放在临门缝上,使印章浸泡在墨水池中,随后缓慢提取,待多余的墨水流出;3.用制作好的印泥在布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印出自己的印章,进行拓印和修改;第五步:创作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观摩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品鉴能力;2.班级评比,选出优秀作品,并组织展览,以表彰和鼓励大家。

篆刻基础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篆刻基础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篆刻的历史、发展、分类等。

2. 掌握篆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印章石、刻刀、印泥等。

3. 熟悉篆刻的基本刀法,包括冲刀、切刀、单刀、双刀等。

4. 学习篆刻的章法布局,提高审美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篆刻作品。

课程时间:2课时教学对象:初学者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篆刻工具和材料:印章石、刻刀、印泥、印床、拓纸、墨水等3. 书法教材和示范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古代印章和篆刻作品,激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

2. 简要介绍篆刻艺术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篆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讲授新课1. 篆刻的基本知识:- 篆刻的定义、起源和演变- 篆刻的分类:古玺、汉印、元朱文、明清流派印等- 篆刻的用途:印信、艺术欣赏、收藏等2. 篆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印章石:介绍不同种类的印章石,如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等- 刻刀:介绍刻刀的种类、形状、用途等- 印泥:介绍印泥的种类、性能、使用方法等- 印床:介绍印床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 篆刻的基本刀法:- 冲刀:讲解冲刀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切刀:讲解切刀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单刀、双刀:讲解单刀、双刀的使用方法和区别4. 篆刻的章法布局:- 介绍篆刻的章法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 展示示范作品,分析其章法布局特点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人分发一套篆刻工具和材料。

2. 教师现场演示篆刻过程,包括印稿设计、磨石、上石、刻制、钤印等步骤。

3. 学生跟随教师指导,进行篆刻实践。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篆刻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篆刻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练习篆刻,尝试创作自己的篆刻作品。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篆刻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篆刻教学教案

篆刻教学教案

导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篆刻教案教学篆刻教案课题课时 1 课时课型综合课学学问目标习过程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了解篆刻制作一般过程。

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根本技法与步骤。

目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加民族骄傲感。

标教教学重点学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重教学难点章法布局、刀法的把握。

点难关键通过多媒体欣赏、师生争辩、教师课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作品评价等方式,来到达教学目的。

点教教法选择课件呈现、教师示范。

学学法引导策课堂略组织形式教学教师预备预备欣赏、争辩、合作学习、评述和实践。

合作学习、争辩、学生活动、师生互动。

刻好的印章,刻刀、毛笔、墨、萝卜,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程序一、观看视频,回忆导入。

教师以及学生活动“请您签名盖章。

”,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句话,在银行提钱要盖章,契约订立时要盖章,公文往来时要盖章……,在中国自古至今,由政府到人民,不管事情的大小,「印章」始终都代表着信用与承诺,凡事在签名后再盖上印章,才会得到法律上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印章又是中国书法家和画家的随身伴侣,他们都习惯将自己的名字盖在作品上做为记号并以区分真伪;所以说印章虽小作用却不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导入解析:带着学生共同回忆上节课书法的学习,间接引出的内容,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

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善与奇异的结合。

通过旧学问的比照,来增加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学习兴趣,对学问加深理解。

教师二.简洁介绍篆刻的刀法。

示范1:名词解释:印章作为一种关心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保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篆刻课程教案》

《篆刻课程教案》

《篆刻课程教案》篆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姓名”篆刻的制作,,掌握篆体的写法,与刀法、章法的练。

2、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情操,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满足,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能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能力目标:通过制作过程的实践,掌握篆刻的章法布局,能够对印章的文字和设计安排有一定的构思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法: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图像、音乐、文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利用演示法、讲解法学法: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篆刻作品,调动研究的积极性。

积极主动的动手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2、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1、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六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羊毫、墨、章料或番笕、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把一些用甲骨文表现的姓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猜。

(设计理念:引起学生的研究激情)观看老师各式各样的姓名章,引发学生想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把课下事先给学生查阅的姓名篆体发给学生。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篆体名字时,都非常兴奋,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二)新授:1、开端相识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XXX(阳文印)、肖形印等。

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相识什么是XXX和XXX:(设计理念:引领学生先预想自己的画面效果)XXX指阳刻法,笔画线条凸起来。

白文印指阴刻法,笔画线条凹进去。

2、深入了解:篆刻步骤:(示范操作)1)、磨平印面: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

2)、设计印搞(示范操作)印章的章法是指在刻制印章前设计印稿的分XXX之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习篆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习篆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习篆刻篆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之一。

它是用刀在硬质的材料上雕刻意象文字,然后倒印在纸上或其他材料上的艺术形式。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篆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习篆刻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1. 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介绍篆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发展现状,了解篆刻的分类和流派。

2. 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讲解篆刻的材料、工具、刀法等基本技法,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篆刻刀进行刻字。

3. 学习篆刻的基本元素:介绍篆刻的基本构图、线条、纹饰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感知能力。

4. 创作篆刻作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或题材要求,进行篆刻作品的构思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篆刻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掌握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篆刻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篆刻作品、播放篆刻相关的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开启学习篆刻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篆刻的基本知识,包括篆刻的起源、发展和分类等内容,让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 示范:通过实物或讲解PPT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篆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篆刻刀进行刻字。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篆刻基础技法的练习,如刻写简单的汉字或特定的纹饰,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技巧和创作能力。

5. 创作: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主题或题材,进行篆刻作品的创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验。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亲自体验篆刻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审美中陶冶情操,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

第一课印章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印章的起源及其功能,通过从实用印章到篆刻艺术的发展演变来认识印章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

了解印章使用方法的变迁,熟悉古代印章的不同品种类别及其名称、用途。

初步认识印章艺术的审美原理与审美依据,为以后的技巧训练和欣赏体验打下基础。

2.内容结构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印章的起源及其演变,概括介绍印章的起源与功能、性质,以及从实用印章到篆刻艺术的转换。

第二部分为印章的使用方法及种类,介绍古代印章使用方法的发展,以及古代印章的不同品种类别。

第三部分为印章的审美特点,简要介绍实用印章的审美价值及其来源,这是构成篆刻艺术审美原理与技法原则的基础和依据。

3.重点和难点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实用印章发展演变而来的,篆刻创作的许多审美原则、技巧标准以及常用术语,也都是从古代印章承袭延续而来。

因此,在学习篆刻的初期,应该首先对古代实用印章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重点是古代印章的种类及风格样式。

篆刻是一门艺术创造与工艺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其中对形式技巧的要求十分突出,篆刻作品的艺术构思和欣赏标准,基本上是建立在形式技巧的优劣这一基础之上的。

篆刻的形式技巧主要包括篆法、章法、刀法三个方面,核心是对篆字形体的安排塑造和刻画,对于印章的审美原理与特点,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和体会,这是学习篆刻艺术所必须具备的观念。

二、教学资料词语解释[印章] 古人对刻有文字并用来压盖痕迹为凭信标记的用品的统称。

印章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名称:春秋战国时期所有印章都称为“玺”,所以印章又称“玺印”;秦朝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称“玺”,除此之外的官私印章一律称“印”,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近代,民国时期的国家大印仍刻成“中华民国之玺”;从汉代开始,官私印章的名称逐渐增多,除称“印”外,也有官印称“章”或称“印章”的;唐代以后因印章改用红色印泥钤盖,所以官印有些称“记”或“朱记”;又由于玺印一直具有取信证明的作用,因而古代印章中有称为“信玺”或“印信”的情况;唐宋以来,公私印章经常被用在图画书籍上作为鉴藏标记,于是人们习惯上又将印章称“图章”,但一般用于日常口语中。

篆刻活动教学设计章法布局

篆刻活动教学设计章法布局

篆刻教学设计——章法布局一、内容分析了解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学习怎样设计刻制印章;了解篆刻的存在形式技巧及造型规律;在篆刻艺术的世界里感受篆刻的乐趣;美化自己的人生..二、学情分析活动对象为我校学生;对篆刻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的思想及不同的个性;在篆刻学习过程中陶醉于篆刻的艺术魅力之中;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篆刻作品..三、教学活动形式以小组共同讨论、观摩学习及独立创作的形式展开活动..四、教学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较高层次的艺术设计制作的实践过程中给学生以审美熏陶;在感受历史悠久的篆刻艺术魅力同时;增强对篆刻理解并加以创作..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讲解、分析、操作、示范;让学生学习使用篆刻必备工具、临摹名家作品;并尝试篆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而独特的艺术..同时以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教学重点:章法及布局是篆刻的核心考虑整体性;从全局出发;以平实入手..教学难点:篆字的掌握、熟练及运用是完成篆刻的基础..五、活动过程活动环节1教师活动篆刻概述:用幻灯片出示几副篆刻作品;让学生辨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老师介绍篆刻的相关知识、含义;历史、审美特征及用途..并引导学生以汉印为创作形式考虑自己的创作内容..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我国的印章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之后则有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肖形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上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参照课本或举例各不同图说明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印章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种类与用途也多种多样..简介印章的分类与用途:1封泥: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片上;再将这些竹木片编联在一起;写好的公文或书信用绳子栓好;为了保密;在绳子结上加一块轻泥;再在泥面上盖印;泥面上出现凹凸的字;人们把这种盖有印的泥称为“封泥”..2古玺:秦代以前的印章称作“玺”;因距今久远称为“古玺”;到汉代只有皇帝、皇后的印章才称“玺”..3秦汉印: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空前发展起来;多以小篆、缪篆入印;达到了印章艺术历史的高峰;这时期的印章称为“秦汉印”..4官印:此种印区别于私印;印面多用“印”、“章”等文字;多为年俸禄两百石以上的高官所用;汉代流行..5私印:区别于官印的私人用印;印面多为“信印”、“私印”字样;以汉代最为流行..6肖形印:以图像入印的印章..7闲章: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贞观”;印章转入游艺性质并作为艺术作品的补充后;这类印章称为“闲章”..8边款:在印章的边侧刻上作者姓名、制作年月、地点或记叙与印章内容有关的文字;因其位置在印之边壁;称为“边款”..9藏书章:唐太宗曾把联珠印“贞观”盖在御藏书画上;后人效仿;文学家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籍”的印章..明清以后这类印章越来越多;大体分为收藏类、鉴赏类、校订类..学生活动设计篆刻内容并相互沟通交流..设计意图为下一部创作做准备工作..活动环节2教师活动介绍印章的章法及布局:设计印稿——磨平印面——转印印稿——检查印稿——镌刻——铃印——修改;调整设计印稿1 章法篆刻:设计印稿在篆刻当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分间都需要精心设计..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在篆法上;一印当中所采用的字体必须是同一时期、同一体势的文字..2 排列方法a、字姓;双字名;印文中不带“印”字..假设“何柳伊”排为:右列作“何”;左列作“柳伊”即可..b、字姓复姓双名者;假设〈欧阳秋香〉排为右列作“欧阳”;左列作为“秋香”即可..c、双姓;单名者..假设〈司马光〉排为右列作“司马”左列作为“光”即可..d、单姓、单名;印文中带“之印”者;假设〈王月之印〉排为右列作“王月”;左列作“之印”即可..e、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规律排列;而采用“四文”式排法为使双字的名字不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转回接以求圆满..假设何柳伊印排为右列作“何、印”左列为“柳、印”..对于初学者平来说;应从规矩入手;支委切莫滥用“回文”..边框与界格根据印章的风格决定是否要边框和界格..考虑整体性;从全局出发以平实入手二字、三字、四字..提出注意点:印稿设计布局要求体现:横平竖直连斜曲;顶天立地布满格..留边出气显神韵;冲边借边巧用格..空空相等找匀称;疏密相兼是风格..活动环节3教师活动确定主题:姓名印..指导学生上设计印稿..学生活动构思设计意图设计印面草图草图制作及展示。

篆刻艺术小学教案模板范文

篆刻艺术小学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篆刻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让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巧,如刀法、章法等,并能够独立完成篆刻作品。

教学重点:1. 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

2. 刀法和章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刀法的运用。

2. 章法的布局。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篆刻工具:刻刀、印床、砂纸、印泥、篆刻石材(青田石、寿山石、鸡血石)。

3. 篆刻作品样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篆刻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篆刻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篆刻的定义、分类、工具等基本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认识篆刻工具,了解各自的功能。

三、刀法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篆刻刀法的基本技巧,如切、冲、削、凿等。

2. 教师现场示范刀法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刀法的操作。

四、学生实践1.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尝试使用刻刀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刀法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章法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篆刻章法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

2. 教师现场示范章法的布局,让学生了解章法的运用。

三、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尝试进行章法的布局。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章法错误。

四、篆刻作品制作1.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利用篆刻工具和石材制作篆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篆刻分类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篆刻分类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2. 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章法、布局等。

2. 教学难点:篆刻技法的熟练运用和创新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篆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2)播放篆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篆刻的基本概念、分类、刀法、章法、布局等。

(2)分析不同篆刻风格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了解篆刻的艺术特点。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4. 创新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篆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学生发挥创意,进行篆刻作品设计。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篆刻技法的要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篆刻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篆刻基本概念、技法、风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

3. 学生创新设计的作品质量,以及作品的个性化和创意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篆刻教材、视频、图片等。

2. 篆刻工具:刻刀、印泥、印石等。

3. 课堂展示平台:电子屏幕、展示架等。

七、教学时间1. 新课导入:5分钟2. 理论讲解:10分钟3. 实践操作:30分钟4. 创新设计:20分钟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总计:80分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刻活动教学设计章法
布局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篆刻教学设计——章法布局
一、内容分析
了解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学习怎样设计刻制印章,了解篆刻的存在形式技巧及造型规律,在篆刻艺术的世界里感受篆刻的乐趣,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学情分析
活动对象为我校学生,对篆刻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的思想及不同的个性,在篆刻学习过程中陶醉于篆刻的艺术魅力之中,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篆刻作品。

三、教学活动形式
以小组共同讨论、观摩学习及独立创作的形式展开活动。

四、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较高层次的艺术设计制作的实践过程中给学生以审美熏陶,在感受历史悠久的篆刻艺术魅力同时,增强对篆刻理解并加以创作。

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讲解、分析、操作、示范,让学生学习使用篆刻必备工具、临摹名家作品,并尝试篆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而独特的艺术。

同时以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章法及布局是篆刻的核心(考虑整体性,从全局出发,以平实入手)。

教学难点:
篆字的掌握、熟练及运用是完成篆刻的基础。

五、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1
教师活动
篆刻概述:
用幻灯片出示几副篆刻作品,让学生辨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老师介绍篆刻的相关知识、含义,历史、审美特征及用途。

并引导学生以汉印为创作形式考虑自己的创作内容。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
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
我国的印章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

之后则有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

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

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肖形印等。

(举例说明)
从字意上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

(参照课本或举例各不同图说明)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印章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种类与用途也多种多样。

简介印章的分类与用途:
(1)封泥: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片上,再将这些竹木片编联在一起,写好的公文或书信用绳子栓好,为了保密,在绳子结上加一块轻泥,再在泥面上盖印,泥面上出现凹凸的字,人们把这种盖有印的泥称为“封泥”。

(2)古玺:秦代以前的印章称作“玺”,因距今久远称为“古玺”,到汉代只有皇帝、皇后的印章才称“玺”。

(3)秦汉印: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空前发展起来,多以小篆、缪篆入印,达到了印章艺术历史的高峰,这时期的印章称为“秦汉印”。

(4)官印:此种印区别于私印,印面多用“印”、“章”等文字,多为年俸禄两百石以上的高官所用,汉代流行。

(5)私印:区别于官印的私人用印,印面多为“信印”、“私印”字样,以汉代最为流行。

(6)肖形印:以图像入印的印章。

(7)闲章: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贞观”,印章转入游艺性质并作为艺术作品的补充后,这类印章称为“闲章”。

(8)边款:在印章的边侧刻上作者姓名、制作年月、地点或记叙与印章内容有关的文字,因其位置在印之边壁,称为“边款”。

(9)藏书章:唐太宗曾把联珠印“贞观”盖在御藏书画上,后人效仿,文学家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籍”的印章。

明清以后这类印章越来越多,大体分为收藏类、鉴赏类、校订类。

学生活动
设计篆刻内容并相互沟通交流。

设计意图
为下一部创作做准备工作。

活动环节2
教师活动
介绍印章的章法及布局:
设计印稿——磨平印面——转印印稿——检查印稿——镌刻——铃印——修改,调整
设计印稿
(1)章法篆刻:设计印稿在篆刻当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分间都需要精心设计。

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

在篆法上,一印当中所采用的字体必须是同一时期、同一体势的文字。

(2)排列方法
a、字姓,双字名,印文中不带“印”字。

假设“何柳伊”排为:右列作“何”,左列作“柳伊”即可。

b、字姓(复姓)双名者,假设〈欧阳秋香〉排为右列作“欧阳”,左列作为“秋香”即可。

c、双姓,单名者。

假设〈司马光〉排为右列作“司马”左列作为“光”即可。

d、单姓、单名,印文中带“之印”者,假设〈王月之印〉排为右列作“王月”,左列作“之印”即可。

e、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规律排列,而采用“四文”式排法为使双字的名字不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转回接以求圆满。

假设(何柳伊印)排为右列作“何、印”左列为“柳、印”。

对于初学者平来说,应从规矩入手,支委切莫滥用“回文”。

边框与界格
根据印章的风格决定是否要边框和界格。

(考虑整体性,从全局出发以平实入手)二字、三字、四字。

提出注意点:
印稿设计布局要求体现:横平竖直连斜曲,顶天立地布满格。

留边出气显神韵,冲边借边巧用格。

空空相等找匀称,疏密相兼是风格。

活动环节3
教师活动
确定主题:姓名印。

指导学生上设计印稿。

学生活动
构思设计意图设计印面草图草图制作及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