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合集下载

条件平差习题

条件平差习题

条件平差习题一、重点内容及难点1. 水准网条件平差● 条件方程列法 ● 权的确定方法2. 边角网条件平差● 条件方程个数确定方法● 条件方程类型:图形条件 极条件 边条件 方位角条件 基线条件3. 条件方程线性化11112ˆ()()()()()()()ˆˆˆˆnn i i ni f f f f f Lf L V V V f L V L L L L =∂∂∂∂=++++=+∂∂∂∂∑● 极条件方程及线性化● 符合三角网条件方程4. 理解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 明确必要起算数据、必要观测数据、多余起算数据和多余观测数据的概念; ● 条件平差的出发点:观测值的平差值之间应该存在的函数关系式; ● 随机模型的含义和作用二、公式汇编及条件平差计算步骤1.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出总观测值的个数n 、必要观测值的个数t及多余观测个数r = n – t ,2. 列出条件平差值方程,对其线性化进一步列出改正数条件方程平差值条件方程 ˆ()0F L=改正数条件方程 0=+W AV3. 据具体情况确定观测值的权阵;)(21n p p p diag P =4. 组成法方程式,求出联系数;W NK =1K N W -=-5. 算出观测值改正数和观测值的平差值Lˆ; 1T V P A K -= V L L+=ˆ 6. 检查平差计算的正确性,将平差值L ˆ代入平差值条件方程式,检验平差值是否满足应有的条件关系式;0)ˆ(=LF 7. 计算单位权方差和单位权中误差;rPV V T =20ˆσ8. 列出平差值函数关系式,计算平差值函数及其精度。

对平差值函数全微分,应用广义传播律计算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进一步计算出平差值函数的方差、协方差。

12ˆˆˆˆ(,,,)nf L L L ϕ= ˆˆˆˆTLL Q fQ f ϕϕ= 2ˆˆˆˆ0ˆD Q ϕϕϕϕσ=三、思考题:1.发现误差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 几何模型的必要元素与什么有关?为什么?3. 测量平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分别表示哪些量之间的什么关系?4. 什么叫必要起算数据?各类控制网的必要起算数据是如何确定的?5. 条件平差中求解的未知量是什么?能否由条件方程直接求得改正数?6.设某一平差问题的观测个数为n ,必要观测数为t ,若按条件平差法进行平差,其条件方程,法方程及改正数方程的个数各为多少?7. 通常用什么公式将非线性函数模型转化为线性函数模型? 8. 在条件平差中,能否根据已列出的法方程计算单位权方差? 9. 条件平差中的精度评定主要是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四、计算题5.1 有水准网如下图P1点位已知点Hp1=50.002米,P2、P3、P4,为待定点,观测六条线路的线路长度和高差为:S1= 1.0km h1=1.576m,S2=1.5 km h2=2.215m,S3=1.5 km h3=-3.800m,S4=1.0 km h4=0.871m,S5=2.0 km h5=-2.438m,S6= 2.0 km h6=-1.350m。

水准网平差报告范文

水准网平差报告范文

水准网平差报告范文一、引言水准网是工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用于测量地面高程的变化情况。

水准网平差是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精确的高程数值。

本报告旨在介绍对水准网进行的平差工作,并总结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平差方法本次水准网平差采用了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

首先,根据测量数据建立观测方程,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误差方程,得出平差结果。

为了提高平差结果的可靠性,还进行了粗差检查和精度评定。

三、数据处理据调查的水准测量数据包括起始点、中间点和终点的高程数值,并附带观测误差。

根据测量原理和方法,建立起始点到中间点,以及中间点到终点的观测方程。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误差方程,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平差结果。

四、平差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水准网各点的平差值。

其中,起始点高程为100.00m,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值为99.80m;中间点高程为90.00m,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值为89.65m;终点高程为80.00m,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值为79.90m。

平差结果精度评定表明,各点高程平差值的相对精度在0.01m范围内,满足工程要求。

五、精度评定为了验证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对平差后的观测值进行了精度评定。

采用精度评定公式计算出观测值的标准差,并与测量数据中的观测误差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平差后的观测值标准差与观测误差值基本一致,验证了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六、结论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水准网平差,得到了高程的精确数值,满足了工程要求。

经过精度评定,验证了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报告的平差结果可作为后续工程的高程标准值使用。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准网平差的精度和可靠性,建议在测量过程中增加观测次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异常数据和粗差要加强检查,在数据处理时予以排除,以减小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建议在平差结果中注明精度评定的方法和结果,以提高平差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并提醒在使用平差结果时注意其精度范围,避免误差传递对工程的影响。

水准网条件平差程序设计毕业论文

水准网条件平差程序设计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题目:水准网条件平差程序设计学生姓名:房新明学号:1072143138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测绘10-1班指导教师:郭义水准网条件平差程序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于投资各种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测绘工程的运用也越来越突出。

以水准网布设的高程控制网在各类工程中随处可见。

但观测到的数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差,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简易平差或严密平差来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数据能够达到工程的预期精度。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解决绘图软件行业标准的网络数据处理问题。

从水准网的结构,平差基本原理、调整模型,基本方程及其解,并对法方程组成,求解,平差值的计算及其精度评定作了介绍。

和Visual studio6.0编程软件的利用,利用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相干事情。

在今后的测量工作中,可结合实际平差方案进行平差计算。

关键词:平差模型;精度评定;程序设计Leveling Network Adjustment Program Design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ate vigorously investment in all kinds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use of mapping project is also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network level network in various engineering in everywhere. But the observed data exist various error, this needs us through simple adjustment or rigorous adjustment for data processing, so that data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recision engineering.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apping software industry standard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From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leveling network, the basic principle, adjustment model, basic equation and its solu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ution of equations, adjustment calculation and precision evaluation, gross error elimination are introduced as well. And the use of Visual Studio6.0 programming software, using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related to program design. The measurement work in the future,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djustment adjustment calculation.Key words: adjustment model;the accuracy assessment;program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 (2)第二章条件平差数学模型 (3)2.1条件平差模型 (3)2.1.2测角网条件方程 (6)2.1.3测边网条件方程 (8)2.1.4以坐标为观测值的条件方程 (11)2.2精度评定 (13)2.3条件平差的计算步骤 (17)第三章水准网的设计 (18)3.1水准测量 (18)3.1.1水准网的基本概念 (18)3.2水准网的布设 (19)3.2.1国家水准网的布设 (19)3.2.2水准网的布设要求 (20)第四章C语言介绍 (21)4.1C语言的基本概念 (21)4.2C语言的介绍 (22)4.2.1C语言的特点 (22)第五章程序设计 (24)5.1水准网条件平差和测角网条件平差实例 (24)5.1.1水准网条件平差 (24)5.1.2测角网条件平差 (27)5.2程序代码 (32)参考文献 (57)附录A:外文文献 (58)附录B:中文译文 (70)致谢 (7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施工测量工作是非常基本的,重要环节。

高程控制网平差

高程控制网平差

i
i
i
h h V 改厕厕短的改正数, 代入上式,得:
i
i
i
V1 V2 V3 V4 W 0
W H A h1 h2 h3 h4 H B
1.附合水准路线的条件数和条件方程式组成
观测值5个,待定水准点2 个,所以条件有3个,可 以列出3个条件方程:
h1
H B h1 h2 H A 0
V 1 V 3 V 2 W a 0 V 2 V 4 V 6 W b 0 V 4 V 5 V 3 W c 0
(二)观测值权的确定:
1.各水准路线都进行了往返观测,每公里水准路线的观测中误差为 ,
则m:i
R mi2
1 4n
n i
2 i
i
式中,为测往返测高程不符值,以mm为单位;R为测段长度,以km为单位;n
H A h2 h3 h5 H D 0
H B h1 h3 h4 H C 0
一般以1个已知点为起点,其它已知点为终点,所构成的附合 水准路线为已知点数减1,这样可以列出的条件方程式为已知 水准点个数减1.
2.闭合水准路线的条件数和条件方程式的组成
从一个水准点出发,经过若干水准测段,又回到该 水准点,这样的水准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V 1 V 7 V 8 W b 0
V 2 V 8 V 7 W c 0
V 3 V 5 V 8 W d 0
V 4 V 6 V 5 W e 0
2.闭合水准路线的条件数和条件方程式的组 成
图(c)是四边形状水准网,网中有4个待定点,没有已知点, 在平差计算时,只能确定个待定水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果确定一个水准点的高程,就可以确定其他点的高程。因此, 该网的必要观测是3个,观测值总数是6个,又3个多余观测, 可以列出3个条件方程。为了让所列立的条件方程式互相独 立,没个条件方程都要求有一个其他方程没有用到的观测值, 即:

水准网按条件平差算例

水准网按条件平差算例

§ 9.3 水准网按条件平差算例在图(9-5)所示水准网中,A,B两点高程及各观测高差和路线长度列于表(9-1)中。

•.一h s/ I \ :'1 h5 「6A丈' \ 』4\ \ I\ \ x J、\rh2、丿P sJL ___ ■--P2 h7图9-5试求:(1) R、P2及P s点高程之最或然值;(2) P i、F2点间平差后高差的中误差。

解:(1)列条件方程式,不符值以“ mm”为单位。

已知n =7,t =3,故r =7 -3 =4,其条件方程式为w -V2 +V5 +7 =0-V5 -V6 ■ V7 _ 7 = 0 _V3 1V4 ■ V6 - 3 = 0 IV2 ■ V4 -V7 -1 = 0 I(2)列函数式:F = x5 = h5 V5故f5 -1 f^f^f^f^f^f^0(3 )组成法方程式。

1) 令每公里观测高差的权为1,按1/ P i =s,将条件方程系数及其与权倒数之乘积填于表9-2中。

2) 由表9-2数字计算法方程系数,并组成法方程式:表9-2条件方程系数表观测号 abcdsfF s1 111 2-113-1-1-1 4-1151-111 6-110 0 71-1z1-1-11" jg*1观测号%/P%dP %fP %1 1 1112 1-113 2-2-2-24 2-225 11-1116 1-11722-2z1-311(4)法方程式的解算。

1 )解算法方程式在表 9-3中进行。

2) Ipvv 计算之检核。

pvv ] = -Wk I -Wk I-35.467由表9-3中解得Pvvl--35.47,两者完全一致,证明表中解算无误。

(5) 计算观测值改正数及平差值见表 9-4。

(6) 计算R,P 2,P 3点高程最或然值。

H P l= H A X ! =36.359 mH p 2 =H A x 2 =37.012 m-1 0 -14 -1 -2 -15 -2 -2 -2 5_7 -7 —3=0k a k b k cR 36 =H B+X4 =35.360 m5 4A(7) 精度评定。

高程平差方法 举例说明

高程平差方法 举例说明

高程平差方法举例说明引言在工程建设中不免要对高程控制网进行高精度计算,手工计算对于较为简单的控制网还可适应,但对于较为复杂、节点较多的高程控制网来讲使用手工计算容易出现误差且非常耗时,因此我们针对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这一原理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了高效的控制网平差计算。

1 平差模型的建立1. 1 平差原理下面以一个水准网的算例来说明水准网间接平差原理,水准网如图1 所示:已知A 点高程HA=237. 483m,为求B、C、D 三点的高程,进行了水准测量,观测结果为见图1, h1、h2、h3、h4、h5 分别为观测值,对应的水准路线长度为S1、S2、S3、S4、S5。

取B、C、D 三点的高程值平差值为参数,其近似值为X01、X02、X03 其中:X01=HA+h1; X02=HA+h3; X03=HA+h5 于是观测值误差方程为v:常数项l:权P:如下:其中:改正数V= 系数阵A= 参数x= 常数项l=可以解出由此可以计算出高程平差值由上可知,水准网间接平差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高程近似值的计算;(2)列立观测值的误差方程;(3)解误差方程并求高程平差值。

1. 2 常数项矩阵的问题在求近似高程时,同一个未知点的近似高程并不是唯一的一个确定值,它的值随着计算时选择的线路不同而改变,因此得出的常数项矩阵L 也并不是唯一的,在下面的程序计算里面,输入已知数据时线路的排序不同,得出的常数项矩阵L 也不同,当然最后得到的高程改正数也不一样,由于进行平差计算时设的未知数就是未知点高程的近似值,因此在最后得到的未知点的高程平差值跟计算高程近似值时选择的线路无关,只要计算正确,最终得到的高程平差值也是正确的。

这一点可以在使用程序的过程中进行检验,无论线路排序如何改变,只要数据输入正确,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2 平差程序设计2. 1 关于程序语言的选用考虑到本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的处理与计算,不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底层的操作,因此选用相对简单的Visual Basic 6. 0 来进行程序的编写,使用间接平差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一来减少了代码编写的难度,二来提高了代码执行的效率。

利用MATLAB实现水准网条件平差

利用MATLAB实现水准网条件平差

P 2 h 6
( ) K代入法方程式 , 出 V值 , 4将 求 并求出平差 值 = V L+ 。 () 5 为了验证平差计算的正确性 , 用平差值 重新列出平差值条件方程式 , 看是否满足方程。

h 7
2 水准 网
P1




20 N4 0 8 0
是 = , = Q
=5。 因各观测高差不相关故
协 因数 阵为对 角 阵 , : 即
17 . 2. 3
Q =P = ~
2. 7
24 .
14 .
16 .
由此 组成 法方程 为 :
r . 5 2 24 . 24 . 0 17 .
强 的绘图功能。M T A A L B集科学计算 、 图像处理 、 声
音处理 于一身 , 一个高 度 的集成 系统 , 良好 的用 是 有 户 界面 , 并有 良好 的帮 助功 能 。利 用 MA L B的矩 TA
水准网中 , 必要观测的个数等 于网中所有未知点个
数 减 l 。 以图 1中水准 网为例 详 细说 明水准 网平 差方 程 的列 立 和计算 的具 体过 程 ,A,B是 已知 高 程 的水 准点 ,图 中 P ,P ,P l 2 3点 是 待 定 点 。A,B是 已

要: 水准网条件 平差 中矩阵运算 占很 大一 部分 , 计算 工作浪 费时 间较 多。MA L B具 有强 大的矩 阵运 算 TA
和创建 图形厨户界面的功能。用 MA L B编制 水准网条件平差程序 可以去掉 矩阵计算这 个沉重的包袱 , 而提 高 TA 从
计算工作效率。
关键词 : 测量平 ; 阵运算 ; T A ; MA L B 水准网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目录目录 (1)观测误差 (2)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1水准测量 (4)1.1水准测量的原理 .............................................................................. •1.2水准网...................................................................................... •2条件平差 .. (6)2.1 衡量精度的指标 (6)2.2条件平差的原理 .............................................................................. •3水准网的平差 .. (14)3.1必要观测与多余观测 (14)3.2条件方程 (14)3.3条件平差法方程式 (14)3.4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15)3.5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18)致谢 (20)参考文献 (21)观测误差由观测者、外界环境引起的偶然误差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对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采用合理的的方法消除它们间的不符值,得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以及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偶然误差;观测值;精度引言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必须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几何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基本、最精密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仪器,工具等任何手段获得的以数字形式表示的空间信息,即观测量。

然而,测量是一个有变化的过程,受仪器、观测值、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观测的结果与客观上存在的一个能反映其真正大小的数值,即真值(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说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观测值不能准确得到,在测量上称这种差异为观测误差。

根据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目录目录 (1)观测误差 (2)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1水准测量 (4)1.1水准测量的原理 (4)1.2水准网 (5)2条件平差 (6)2.1衡量精度的指标 (6)2.2条件平差的原理 (8)3水准网的平差 (14)3.1必要观测与多余观测 (14)3.2条件方程 (14)3.3条件平差法方程式 (14)3.4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15)3.5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18)致 (21)参考文献 (21)观测误差—由观测者、外界环境引起的偶然误差学生: 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对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采用合理的的方法消除它们间的不符值,得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以及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偶然误差;观测值;精度引言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必须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几何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基本、最精密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仪器,工具等任何手段获得的以数字形式表示的空间信息,即观测量。

然而,测量是一个有变化的过程,受仪器、观测值、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观测的结果与客观上存在的一个能反映其真正大小的数值,即真值(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说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观测值不能准确得到,在测量上称这种差异为观测误差。

根据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前者可以通过在观测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在观测结果中加入改正数,消除或减弱它的影响,使其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但是,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后者,它是不可消除的,但可以选择较好的观测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弱它。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弱其对水准测量中的影响。

1 水准测量1.1水准测量的原理1.1.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读数,直接测定店面上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及测得的高差来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第三章条件平差

第三章条件平差

独立三角网
自由三角网
自由测角网
附合三角网(测角)
• 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α ∆
当n=35、n=22、n=35+22时,其条件式个数各为多 少?有哪些类型?
图形条件(内角和条件):
B
b1
a2
c1 D c2 a1 b3 c3 a3 b2 C
A
圆周条件(水平条件):
b1
a2
c1 a1 a3 c3
c2 b2 b3
5.1.06、 5.1.07
上节内容回顾:
改正数条件式 观测值的协方差阵 法方程
AV W 0
D P Q
2 0 1 2 0
r n n n
Naa K W 0 N aa AQ AT
r r n r
改正数方程
V P A K QA K
T
1 T
wr
T
• 则条件方程可写成:
ˆA 0 AL 0
• 以及改正数条件式:
W AL A0
AV W 0
这样一来,对于一个平差问题,我们能够得到 其数学模型:
AV W 0 D P Q
2 0 1 2 0
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 由上述的数学模型来求改正数V。
不难发现,不能求得V的唯一解!!! 解决不唯一解的办法就是附加一个约束条件---“最小二乘估计” 即满足:
极条件(边长条件):
b1 a2
c1
a1 b3 c3
c2 b2 a3
极条件(边长条件)就是指由不同路线推算得到 的同一边长的长度应相等。
三角网的基本图形 1) 单三角形 2)大地四边形
3)中点多边形。

第五章条件平差

第五章条件平差

二、法方程及改正数方程
将V T PV min的原则作用于条件方程 。
组成新函数:
V T PV-2k T AV W
式中
r 1
k k a , kb , k r 条件方程联系数
T
对新函数求导: T T 2V P 2A k ---改正数方程
dSCD ˆ f T dL SCD ˆ SCD T 2 T ˆ f D f f QL ˆL ˆ ˆL ˆ f 0 L S CD
得测边相对中误差为: 3、大地四边形测角网
2
ˆS
CD
SCD

ˆ 0 f T QL ˆL ˆ f

F ( f1 , f 2 , f m )
T T
G ( g1 , g 2 , g m ) 有
均为m维向量函数,且 f i、g i 均为x的函数, d F G dG F T dG T dF F G dx dx dx dx
注意:当N为满秩方阵时,才有 N 1唯一存在,法方程才有唯
测方向网
测角网
测角网
三角网
测边网
测边长
测边+测方向
边角网
(导线网) 测边+测角
三、三角网的布设--从高级到低级逐级布设 四、三角网平差的方法 1。严密平差 ----遵守VTPV=min原则 ; 2。近似平差
5.3 测角网条件平差
独立网(经典自由网)---只有必要起算数据d。
非独立网(附合网)---已知条件超过必要起算数据。
3 图形条件: n=12 t=2×2+4=8 r =4 1 极条件:
v2 v1 v6 v5 v11 v10 W1 0

条件平差算例

条件平差算例

一、水准网条件平差示例 范例:有一水准网(如图8-3所示),已知点A ,B 的高程为: HA=50.000m , HB=40.000 m ,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见表8-1。

试用条件平差求:(1) 各观测高差的平差值;(2) 平差后P 1到P 2点间高差的中误差。

图8-3【解】1)、求条件方程个数;由图易知:n=7,t=3,条件式r=4。

故应列4个平差值条件方程,三个闭合环,一个附和路线2)、列平差值条件方程; 所列4个平差值条件方程为:⎪⎪⎭⎪⎪⎬⎫=-+-=--=-+=+-0ˆˆ0ˆˆˆ0ˆˆˆ0ˆˆˆ31643765521BA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3)、转换成改正数条件方程;以ii i V L L +=ˆ代入上式可得: ⎪⎪⎭⎪⎪⎬⎫=-+-+-=--+--=-++-+=+-++-00003131643643765765521521B A H H h h v v h h h v v v h h h v v v h h h v v v 化简可得:⎪⎪⎭⎪⎪⎬⎫=--=+--=+-+=++-0403070731643765521mm mm mm mm v v v v v v v v v v v 可知条件方程系数阵为:⎥⎥⎥⎥⎦⎤⎢⎢⎢⎢⎣⎡-----000101010110011100000010011⎥⎥⎥⎥⎥⎥⎥⎥⎥⎥⎥⎥⎥⎥⎥⎥⎦⎤⎢⎢⎢⎢⎢⎢⎢⎢⎢⎢⎢⎢⎢⎢⎢⎢⎣⎡=2101001000210000210000010000001称对P ⎥⎥⎥⎥⎥⎥⎥⎥⎥⎦⎤⎢⎢⎢⎢⎢⎢⎢⎢⎢⎣⎡=2010010002000020000010000001称对Q ⎥⎥⎥⎥⎦⎤⎢⎢⎢⎢⎣⎡----=⎥⎥⎥⎥⎥⎥⎥⎥⎥⎦⎤⎢⎢⎢⎢⎢⎢⎢⎢⎢⎣⎡-----⎥⎥⎥⎥⎦⎤⎢⎢⎢⎢⎣⎡-----=320125100141101300100110001101001100000110010002010102200211000000100114)、组成法方程; 先求权阵P ;以1km 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高差,则: 11=P ,12=P ,213=P ,214=P ,15=P ,16=P ,217=P ,而各观测高差两两相互独立,所以权阵为:,则协因数阵为:则,法方程的系数阵Naa 为:⎥⎥⎦⎤⎢⎢⎣⎡-----⎥⎥⎥⎥⎥⎥⎥⎥⎥⎦⎤⎢⎢⎢⎢⎢⎢⎢⎢⎢⎣⎡⎥⎥⎥⎥⎦⎤⎢⎢⎢⎢⎣⎡-----==-=00010101011001110000001001120100100020000200000100000010001010101100111000000100111TT AQA T A AP aa N 称对所以,法方程为:043773212510014110134321=⎥⎥⎥⎥⎦⎤⎢⎢⎢⎢⎣⎡----⎥⎥⎥⎥⎦⎤⎢⎢⎢⎢⎣⎡⎥⎥⎥⎥⎦⎤⎢⎢⎢⎢⎣⎡----k k k k 5)、解算法方程,求出联系数K⎥⎥⎥⎥⎦⎤⎢⎢⎢⎢⎣⎡--=⎥⎥⎥⎥⎦⎤⎢⎢⎢⎢⎣⎡---⎥⎥⎥⎥⎦⎤⎢⎢⎢⎢⎣⎡------=⎥⎥⎥⎥⎦⎤⎢⎢⎢⎢⎣⎡--------=⎥⎥⎥⎥⎦⎤⎢⎢⎢⎢⎣⎡⎥⎥⎦⎤⎢⎢⎣⎡34831.213483.002247.177528.2437758427.025843.012360.023596.025843.032584.011236.012360.012360.011236.031461.014607.023596.012360.014608.046067.04377320125100141101314321k k k k 6)、求V 及高差平差值Lˆ 所以4210.212.118.3213.0214.418.214.0ˆ22222220⨯+⨯-+⨯-+⨯-+⨯-+⨯+⨯-==)()()()()(r PV V T σ⎥⎥⎥⎥⎥⎦⎤⎢⎢⎢⎢⎢⎣⎡⎥⎥⎦⎤⎢⎢⎣⎡-----=⎥⎥⎥⎥⎦⎤⎢⎢⎢⎢⎣⎡--⎥⎥⎥⎥⎥⎥⎥⎥⎥⎦⎤⎢⎢⎢⎢⎢⎢⎢⎢⎢⎣⎡-----=⎥⎥⎥⎥⎦⎤⎢⎢⎢⎢⎣⎡-------⎥⎥⎥⎥⎥⎥⎥⎥⎥⎦⎤⎢⎢⎢⎢⎢⎢⎢⎢⎢⎣⎡==045.2157.1798.3270.0427.4775.2427.034831.213483.002247.177528.2002001100011020022000001100134831.213483.002247.177528.200001010101100111000000100112010010002000020000010000001m m T K T QA V 称对mmmm v v v v v v v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L ⎥⎥⎥⎥⎥⎥⎥⎥⎥⎦⎤⎢⎢⎢⎢⎢⎢⎢⎢⎢⎣⎡=⎥⎥⎥⎥⎥⎥⎥⎥⎥⎦⎤⎢⎢⎢⎢⎢⎢⎢⎢⎢⎣⎡-----+⎥⎥⎥⎥⎥⎥⎥⎥⎥⎦⎤⎢⎢⎢⎢⎢⎢⎢⎢⎢⎣⎡=⎥⎥⎥⎥⎥⎥⎥⎥⎥⎦⎤⎢⎢⎢⎢⎢⎢⎢⎢⎢⎣⎡+⎥⎥⎥⎥⎥⎥⎥⎥⎥⎦⎤⎢⎢⎢⎢⎢⎢⎢⎢⎢⎣⎡=⎥⎥⎥⎥⎥⎥⎥⎥⎥⎦⎤⎢⎢⎢⎢⎢⎢⎢⎢⎢⎣⎡=5020.108548.56472.45007.143556.200028.153556.100.22.18.33.04.48.24.0500.10856.5651.4501.14360.20000.15356.10ˆˆˆˆˆˆˆˆ7654321765432176543217)、精度评定1)、单位权方差估值计算mm 98.24605.35±==2)、建立所求精度的平差值函数的算式,并按误差传播律求平差值函数的精度 依题意列平差值函数为: 5ˆh =ϕ 则:[]Tf 0010000=[][][][]51687.048313.01)16853.3146.0(1001111236.001124.016853.03146.0100110011111ˆˆ=-=+-=⨯---=-=-=--TTT T T aaaa N AQf N QA f Qf fQ ϕϕ所以:mm Q 14.251687.098.2ˆˆ0ˆ±=⨯==ϕϕϕσσ【答】:各观测高差的平差值为:}{m m m m m m m5020.108548.56472.45007.143556.200028.153556.10平差后P1到P2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2.14mm987654321ACPB 图8-11二、测角网条件平差 范例:有一测角网(如图8-11所示),A 、B 、C 三点为已知三角点,P 为待定点。

水准 网 平 差 报 告

水准 网 平 差 报 告
闭合差统计报告
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10-12-1-1299-1309-11]
高差闭合差=8.0(mm),限差=11.0(mm)
路线长度=0.834(km)
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2-9-10-12-1]
高差闭合差=-7.0(mm),限差=11.6(mm)
路线长度=0.928(km)
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7-8-3-2-9]
高差闭合差=-7.0(mm),限差=11.2(mm)
路线长度=0.872(km)
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5-6-7-8-3-4]
高差闭合差=4.0(mm),限差=11.9(mm)
路线长度=0.980(km)
[方向观测成果表]
测站
照准
方向值(dms)
改正数(s)
平差后值(dms)
9
0.0065
1591.7864
7
0.0013
1.1653
0.0077
1592.9517
9
0.0065
1591.7864
2
-0.0046
-1.1426
0.0066
1590.6438
9
0.0065
1591.7864
10
0.0017
-1.0643
0.0052
1590.7221
10
0.0052
1590.7221
备注
1309
11
0.000000
1309
1299
172.054600
-619546.00
360.000000
1299
1309
0.000000
1299

6 第五章 条件平差

6 第五章 条件平差

三角网的基本图形构成
单三角形; 大地四边形; 中点多边形
30
§2 条件方程
二.三角网 1.独立测角网条件方程
测角网的观测值
测角网的观测值很简单,全部是角度观测值
测角网的作用
确定待定点的平面坐标
测角网的基准
位置基准2个(任意一点坐标X0Y0) 方位基准1个(任意一边方位角α0) 长度基准1个(任意一边的边长S0)
Av f 0
V PV min
T
在满足 Av f 0 的条件下,
求函数 V PV min 的V值
T
条件 极值 问题
4
§1 条件平差原理 条件平差的步骤
5
§1 条件平差原理
列条件方程 观测值权阵
最小二乘原则
求唯一解
6
§1 条件平差原理 一.基础方程及其解
r个线性条件方程:
3 ka 3 k 2 0 6 b
写成矩阵形式:
(2)定权: 100米量距为单位权:Pi=100/Si
1/Pi=Si/100 1/P1=2, 3=3, 1/P 1/P2=3, 4=5, 1/P
2 0 Q 0 0 0 3 0 0 0 0 3 0 0 0 0 5
AV f 0 PLL diag p1 p2 p4
组、解法方程: AQAT K f 0
由改正数方程求: V P A K
T 1
ˆ 求平差值: L L V
15
§1 条件平差原理 二.条件平差的求解步骤及示例
条件平差计算步骤
16
§1 条件平差原理
例:
r 1
r 1
r个改正数条件式:
a1v1 a2 v2 an vn wa 0 b1v1 b2 v2 bn vn wb 0 r1v1 r2 v2 rn vn wr 0

广义测量平差资料

广义测量平差资料

一、填空题1、概括平差通式。

11111110ˆ0ˆ⨯⨯⨯⨯⨯⨯⨯⨯⨯⨯=+=++s s x u u s c c u u c n n c W x C W x B V A① 当参数个数u=0时,条件平差;② 当参数个数u=t 时,间接平差;③ 当参数个数u<t 时,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④ 当参数个数u>t 时,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2、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已知观测值个数,求误差方程数、法方程数。

条件平差:误差方程= r ,法方程= r ; 间接平差:误差方程= n ,法方程= t 。

3、秩亏自由网平差基准的确定。

一维水准网:秩亏数d = 1; 三维GPS 网:秩亏数d = 3;二维测边网:秩亏数d = 3; 二维测角网:秩亏数d = 4。

4、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和极大验后估计在什么情况下,谁计算更精确。

当参数的先验期望和先验方差已知时,极大验后估计改善了最小二乘估计,此时,极大验后的误差方差要小于其最小二乘估值的误差方差。

5、滤波的概念。

滤波:求定滤波信号X 的最佳估值的过程;推估:求定滤波推估信息X ’的最佳估值的过程。

6、广义测量平差基本准则。

广义最小二乘原理。

7、极大似然估计与极大验后估计以什么为准则。

极大似然估计:max )/(=x l f ; 极大验后估计:max )/(f =l x 。

8、最优性和无偏性什么情况下满足。

最优性:无偏性:若估计量X Λ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量X 的数学期望。

9、协因数阵计算公式推导。

(平差基础89页)。

10、水准网的必要观测数。

自由网:t = 水准点数—1; 附和网:t = 待定高程数。

二、简答题1、极大验后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的转换。

(谁找到了补充一下!!)2、间接平差与秩亏自由网是否相同。

① 间接平差:选择几何模型中t 个独立变量为平差参数,每一个观测量表达成所选参数的函数,即列出n 个这种函数关系式。

② 秩亏自由网:将网中全部点的坐标作为平差参数,列出误差方程,此时的坐标参数个数比上述间接平差相应多了d 个,d 就是间接平差中必要起始数据的个数。

浅议同一水准网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处理之异同

浅议同一水准网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处理之异同

浅议同一水准网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处理之异同马自军【摘要】测量平差是据最小二秉法原理,正确地消除各观测值之间的矛盾,合理分配误差,以求出观测值的最或是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据不同条件下的测量问题,测量平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本论述试图以某水准网为例,分别采用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对各观测值最或是值进行计算,揭示两种平差方法对同一问题处理过程及结果之异同,以便引导学生在以后的测量工作中针对具体观测条件对平差方法有准确、灵活的选定.【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1(040)003【总页数】3页(P161-162,181)【关键词】条件平差;间接平差;最或是值【作者】马自军【作者单位】兰州铁路技师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如图1所示某闭合环水准网,A点是已知高程点:HA=153.768m(假设无误差),各点间的高差观测值分别为:h1=11.105m,h2=-5.728m,h3=-2.090m,h4=-13.215m,h5=16.857m,h6=-3.622m各水准路线长度分别为s1=3.4km,s2=4.0km,s3=3.8km,s4=5.0km,s5=5.3km,s6=5.5km现分别采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计算B、C、D点高程最或是值。

图1 闭合环水准网1 条件平差条件平差是据各观测值改正数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消除因多余观测而产生的不符值从而求得各观测值的最或是值的平差方法。

(1)已知:n=6,t=3则r=n-t=3,选定1km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值。

(2)设有:n个观测值为:L1、L 2……L n平差值为:L 1/、L2/ ……L n/相应的权为:P1、P2……Pn条件方程的常数项为:a0、b0……r0观测值的改正数为:v1、v2......vn条件方程的闭合差为:wa、wb……wr则:各条件方程系数=各观测值:条件方程改正数:条件方程闭合差:条件方程常数项:据得条件方程为:(3)依上述各条件方程据:得法方程:据:令则法方程为:NK+W=0由:K=N-1W解得:ka=0.433 kb=-2.336 kc=-1.783(4)通过改正数方程计算各测段高差改正数:由或:vi=1′pi(aika+bikb+cikc)得:v1=10mm v2=-2mm v3=-8mmv4=2mm v5=-12mm v6=-10mm(5)计算各测段高差最或是值:由:hi′=hi+vih1′=h1+v1=+11.115m h2′=h2+v2=-5.730mh3′=h3+v3=-2.098m h4′=h4+v4=-13.213mh5′=h5+v5=+16.845m h6′=h6+v6=-3.632m (6)把各测段高差最或是值hi/分别代人闭合环检核: H1′-h3′+h4′=0H1′-h2′-h5′=0H2′-h3′-h6′=0结论:各测段高差最或是值计算无误。

高程控制网平差

高程控制网平差

1.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m0 ˆ0
PVV
r
2.每km高差中误差:
m m0
C
3.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
最弱点是指误差最大的待定水准点,一般为离开已知水准点 最远的点。首先要列出最弱点的权函数式:
V F f 1V1 f 2V 2 f nV n
利用m f
1
m0式P计f 算最弱点高程中误差。
V 1 V 7 V 8 W b 0
V 2 V 8 V 7 W c 0
V 3 V 5 V 8 W d 0
V 4 V 6 V 5 W e 0
2.闭合水准路线的条件数和条件方程式的组 成
图(c)是四边形状水准网,网中有4个待定点,没有已知点, 在平差计算时,只能确定个待定水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果确定一个水准点的高程,就可以确定其他点的高程。因此, 该网的必要观测是3个,观测值总数是6个,又3个多余观测, 可以列出3个条件方程。为了让所列立的条件方程式互相独 立,没个条件方程都要求有一个其他方程没有用到的观测值, 即:
在水准网中,把3条或3条以 上水准路线的交点称为结点。 两条水准路线的交点称为节点。
(一)按间接平差法对结点进行平差
1.误差方程式的列立
不考虑水准路线中的节点,将水准路线的高差作为独立观测 值,取结点的近似高程改正数为未知数,列立每条水准路线 高差观测值的误差方程。
如图,路线高差观测值以表示,已知
(一)按间接平差法对结点进行平差
3.法方程式的解算 法方程式系数阵的逆阵为:
Q
N Q QQ 1
11
XX
21
31
Q 12
Q 22
Q 32
Q
13
Q Q23

第五章 条件平差

第五章 条件平差
ˆ 0 F L
v1 v V 2 n ,1 vn
W AL A0
则相应方程的矩阵表达式分别为

AV W 0
第五章:条件平差
3. 基础方程
按求函数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设乘数 联系数向量。组成函数 将 φ 对V 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

r , n n ,1
A V W 0 ——改正数条件方程 r ,1
W AL A0 —改正数条件方程常数项(闭合差)计算式
第五章:条件平差
例题 :右图中L1、L2、L3为观测角度, 试列出该图形的条件方程和改正数条件方 程。 解:t=2, r=n-t=3-2=1 条件方程:
ˆ L ˆ L ˆ 180 0 L 1 2 3
试列出条件方程 解:t=2p-q-4=4,r=n-t=9-4=5 条件方程为:
ˆ L ˆ L ˆ 1800 0 L 1 2 3 ˆ L ˆ L ˆ 1800 0 L 4 5 6 ˆ L ˆ L ˆ 1800 0 L
7 8 9
ˆ L ˆ L ˆ 3600 0 L 3 6 9 ˆ sin L ˆ sin L ˆ sinL 1 4 7 1 ˆ ˆ ˆ sinL sin L sin L
第五章:条件平差
4.基础方程的解
将改正数方程代入改正数条件方程,得
AQAT K W 0
令 则有
N aa AQAT AP1 AT
N aa K W 0 ——联系数法方程
秩 RN aa RAQAT RA r ,即 N aa 是个r阶的满秩方阵,由此 可解出
试按条件平差法求C、D点高程的平差值。 解:此例 n=4,t=2,r=n-t=2,可列出两个条件方程。 (1)列条件方程:

第六章 条件平差

第六章  条件平差

CD BD AD Sin(a 2) Sin(a1) Sin(a3) • • = • • =1 BD AD CD Sin(b 2) Sin(b1) Sin(b3)
列条件的原则: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典型图形。
类型:图形条件、 极条件、 类型:图形条件、圆周条件 、极条件、固定方位 条件、固定边长条件、 条件、固定边长条件、固定坐标条件
三角形
t = 2*3 − 4 = 2 r = 3 − 2 =1
大地四边形
中心多边形
扇形
t = 2* 4 − 4 = 4 r = 8−4 = 4
t = 2*7 − 4 =10 r =18 −10 = 8 = k +2
t = 2*5 − 4 = 6 r =11− 6 = 5 = k +1
A
2 1 3
C
W = a11L1 + a12L2 + ⋅ ⋅ ⋅ + a1nLn + a10 1 W2 = a 21L1 + a 22L2 + ⋅ ⋅ ⋅ + a 2nLn + a 20 ⋅⋅⋅⋅⋅⋅⋅⋅⋅⋅⋅⋅⋅⋅⋅⋅⋅⋅⋅⋅⋅ Wr = a r1L1 + a r2L2 + ⋅ ⋅ ⋅ + a rn Ln + a r0
r.nn.1 r.1 r,1 2 DLL = σ0 QLL n,n n,n 2 = σ0 −1 P LL n,n
条件平差计算步骤: 三、条件平差计算步骤:
1.根据平差问题的具体情况,列出条件方程, 根据平差问题的具体情况,列出条件方程, 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多余观测数r 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多余观测数r。 组成法方程式, 2.组成法方程式,法方程的个数等于多余观 测数r 测数r 解法方程,求出联系数K 3.解法方程,求出联系数K值。 代入改正数方程式,求出V 4.将K代入改正数方程式,求出V值,并求 出观测值的平差值=L+V =L+V。 出观测值的平差值=L+V。 检验平差计算的正确性( 5.检验平差计算的正确性(可用平差值重新 列出平差值条件方程式, 列出平差值条件方程式,看其是否满足方 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观测误差 (2)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1水准测量 (4)1.1水准测量的原理 (4)1.2水准网 (5)2条件平差 (6)2.1衡量精度的指标 (6)2.2条件平差的原理 (8)3水准网的平差 (14)3.1必要观测与多余观测 (14)3.2条件方程 (14)3.3条件平差法方程式 (14)3.4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15)3.5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18)致谢 (20)参考文献 (21)观测误差—由观测者、外界环境引起的偶然误差学生: 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对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采用合理的的方法消除它们间的不符值,得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以及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偶然误差;观测值;精度引言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必须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几何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基本、最精密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仪器,工具等任何手段获得的以数字形式表示的空间信息,即观测量。

然而,测量是一个有变化的过程,受仪器、观测值、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观测的结果与客观上存在的一个能反映其真正大小的数值,即真值(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说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观测值不能准确得到,在测量上称这种差异为观测误差。

根据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前者可以通过在观测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在观测结果中加入改正数,消除或减弱它的影响,使其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但是,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后者,它是不可消除的,但可以选择较好的观测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弱它。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弱其对水准测量中的影响。

1 水准测量1.1 水准测量的原理1.1.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读数,直接测定店面上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及测得的高差来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如图 1-1 所示,地面上有A ,B 两点,设A 为已知点,其高程为H A ,B 为待定点。

在AB 两点中间安置一台能够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在两点上分别竖立带有刻划的标尺—水准尺,当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时,分别读取A 点上水准尺的读数a 和B 电商水准尺的读数b ,则A ,B 两点的高差为AB h a b =-有了AB 两点间的高差AB h 后,就可由已知点A 的高程H A 推算待定点B 的高程H B 。

B 点高程为()AB B A A H H h H a b =+=+-在测量中还有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方法,即由视线高程计算B 的高程。

如图1-1 可知,A 点的高程加上后视读数a 等于水准仪的视线高,一般用i H 表示i A H H a =+则B 点高程()B i A H H b H a b =-=+-但是,不管采用那一种方法都需要求得两点的高差,再进行平差计算。

1.1.2 水准测量的测段当一已知点与待定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大,且无视线遮挡时,只需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测得两点间的高差。

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知点到待定点之间的距离往往较远或高差较大,仅安置一次仪器不可能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可以进行分段测量,在两点间分段连续安置水准仪和竖立水准尺,一次连续测定各段高差,最后取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即得到已知点和待定点之间的高差。

如图 1-2 所示,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可以看出每站的高差为111h a b =-222h a b =-…n n n h a b =-将上述格式相加,即得A ,B 两点间的高差12AB n h h h h h =+++=∑L或写成()()()1122AB n n h a b a b a b =-+-++-L()()121211n nn n a a a b b b a b =+++-+++=-∑∑L L1.2 水准网1.2.1 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高程的的控制点称为水准点(Benchmark ,简称BM )。

一般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大类。

永久性的水准点是在控制点处设立永久性的水准点标石,标石埋设于地下一定深度,也可以将标志直接灌注在坚硬的的岩石层上或坚固的永久性的建筑物上,以保证水准点能够稳固安全、长久保存以及便于观测使用。

1.2.2 水准线路根据已知水准点的分布情况,单一水准路线布设形式有三种,即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如图1-3 所示。

(1)附合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测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测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仍回到原已知点高程水准点上,所构成的环形水准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测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其路线既不闭合回原已知高程水准点上,也不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水准点。

1.2.3水准网形式水准网是由若干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构成的结点或网状。

只有一个高程点的称为独立水准网,如图1-4(b)所示;有3个以上高程点的称为附合网,如图1-4(a)示。

2条件平差2.1衡量精度的指标2.1.1精度的含义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组观测,它对应着一种确定不变的误差分布。

如果分布较为密集,则表示该组观测质量较好,也就是说,这一组观测精度较高;反之,如果分布较为离散,则表示改组观测质量较差,也就是说,这一组观测精度较低。

因此,所谓精度,就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倘若两组观测成果的误差分布相同,变时两组观测成果的精度相同;反之,若误差分布不同,则精度也就不同。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组观测,由于它对应着同一种误差分布,因此对于这一组中的每一个观测值,都成为是同精度观测值。

2.1.1 衡量精度的指标前已提及,精度是指一组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分布愈密集,则表示在该组误差中,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所占的相对个数愈大。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一定小。

由此可见,精度虽然不是代表个别误差的大小,但是,它与这一组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大小显然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用一组误差的平均大小作为衡量精度高低的指标,是完全合理的。

用一组误差的平均大小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可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精度指标。

2.1.1.1 方差与中误差设有一组同精度的独立观测值,其相应的一组真误差为1∆,2∆,…,n ∆,定义这组独立误差平方的平均值的极限为改组观测值的方差,用2σ表示,即[]2lim n n σ→∞∆∆=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中误差,用σ表示,测量中也常用m 表示,即n σ=上述方差及中误差都是在n →∞的情况下定义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观测次数不能无限多,总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得到方差和中误差的估计值,即[]2n σ∆∆=,σ=2.1.1.2 极限误差在观测成果中不能含有粗差。

那么,就引入一个判定标准,超过这个标准的误差就列入粗差。

相应的观测值就予以剔除或返工重测,这个标准就是极限误差,所谓极限误差就是最大误差。

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不会超过一个界值,这个界值就是所说的极限误差。

一般规定极限误差的根据是误差出现在某一范围内的概率的大小。

由于大于三倍中误差的误差,其出现的概率只有0.3%,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测中,可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因此可规定三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即∆限3σ=若对观测要求较严,也可规定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即∆限2σ=一般极限误差有具体要求。

2.1.1.3 相对误差有时,单靠中误差还不能完全表达观测质量的好坏,例如,在同一观测条件下,用尺子丈量了两段距离,一段为500m ,一段为1000m ,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均为2.0cm ,虽然二者中误差相同,但由于不同的距离长度,丈量的尺段数不同,就同一单位长度而言,二者精度并不相同。

显然,后者的单位长度的精度比前者高。

这种衡量单位长度的精度叫做相对精度。

相对精度包括相对真误差、相对中误差、相对极限误差,它们分别是真误差、中误差和极限误差与其观测值之比。

相对误差是个无名数,在测量中将分子化为1,分母化为整数N ,即用1N表示。

2.2条件平差的原理2.2.1测量平差方法概述2.2.1.1平差的目的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和避免差错,对要观测的量值的观测次数总是要比必要观测次数要多。

例如,要确定三角形的形状,由几何平面知识可知,只需测定其中任意两个角度就行了。

对这样两个角度的观测,称为必要观测,通常以t 表示。

但是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和避免差错,通常也对第三个内角进行观测,相对于必要观测,对第三个内角的观测,就称为多余观测,以r 表示。

设观测总数为n ,则有r n t =-按上式计算,单三角形的多余观测数321r n t =-=-=。

由于总是要进行多余观测,而观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随机误差,于是观测值之间就会出现矛盾,即三角形3个内角的观测值1L 、2L 、3L 之和不等于180°,这就产生了三角形闭合差,以w 表示,亦即()123180w L L L =++-︒因而,必须对观测值()1,2,3i L i =进行改正,即在观测值中加入改正数i v ,求出改成后的观测值,即平差值$i L,只有经过闭合差改正后的平差值才能满足要求。

测量平差的目的就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正确地消除各观测值之间的矛盾,合理地分配误差,求出观测值及其函数的最或是值,同时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度。

2.2.1.2 平差的基本方法根据实际需要的各种不同情况,测量平差方法繁多,我们主要讨论条件平差。

条件平差就是根据条件方程式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观测值的最或是值。

2.2.1.3 起算数据为了确定1个网的大小和位置所必须的已知数据,称为必要起算数据。

1个三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有4个,即1条一直边长,1条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和1个点的纵、横坐标(或者2个已知点的纵、横坐标)。

对于测边网和边角网来说,应有3个起算数据,才能确定网的位置、方位和大小。

因此,测边网与边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是3个,即1个点的纵、横坐标和1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高程控制网中必要的起算数据是1个已知点的高程。

按照起算数据的不同,控制网可分为独立网和非独立网(附合网)两种基本类型。

等于或少于必要起算数据的网称为独立网;多余必要起算数据的网称为非独立网。

2.2.2 条件平差的原理由于有多余观测,而观测量之间又受到几何上或物理上的约束,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又因为观测值存在误差,所以观测值不能满足条件而产生闭合差。

条件平差就是要根据观测元素之间所构成的条件,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得各观测值的最或然值,以消除因多余观测而产生的不符值,并做出相应的精度评定。

2.2.2.1 条件平差概述如图2-1 中,设A H 为A 点的已知高程,为了确定B 、C 两点的高程,只要观测两个高差就够了,即必要观测数为2t =,而图中按箭头方向观测了1h 、2h 、3h 三个高差,则3n =,因为有了多余观测()1r =,所以在观测高差的最或是值$1h、$2h 、$3h 之间产生了一个条件,即$$$1230h h h ++=称为平差值条件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