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实验
博弈属性约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化,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竞争与合作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博弈属性约简实验旨在通过简化博弈模型,揭示博弈的核心特征,为博弈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1. 探究博弈属性约简对博弈结果的影响;2. 评估不同约简方法的有效性;3. 分析简化博弈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选取经典的博弈模型,如囚徒困境、雪堆博弈等,进行属性约简实验;2. 约简方法:采用基于规则约简、基于遗传算法约简等方法,对博弈模型进行简化;3.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简化前后的博弈结果,评估约简方法的有效性。
四、实验过程1. 选择博弈模型:以囚徒困境为例,构建博弈模型;2. 构建博弈矩阵:根据博弈模型,构建博弈双方收益矩阵;3. 约简方法选择:采用基于规则约简,根据博弈模型的特点,筛选出对博弈结果影响较小的属性;4. 简化博弈模型:将筛选出的属性从博弈模型中删除,得到简化后的博弈模型;5. 结果分析:对比分析简化前后的博弈结果,评估约简方法的有效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约简方法对比:(1)基于规则约简:通过分析博弈模型,筛选出对博弈结果影响较小的属性,简化博弈模型;(2)基于遗传算法约简:采用遗传算法对博弈模型进行优化,寻找最优约简方案。
2. 结果分析:(1)基于规则约简:简化后的囚徒困境模型,双方收益矩阵中的部分属性被删除,博弈结果仍保持不变;(2)基于遗传算法约简: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简化后的囚徒困境模型在保证博弈结果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部分属性。
3. 约简方法有效性评估:(1)基于规则约简: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约简效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2)基于遗传算法约简: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约简效果,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六、实验结论1. 博弈属性约简对博弈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2. 基于规则约简和基于遗传算法约简均能有效地简化博弈模型;3. 约简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约简效果和计算复杂度。
经济学博弈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小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经济学博弈实验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策略,提高学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本次实训主要采用了以下实验内容和方法:1. 实验内容:- 独裁者博弈:通过模拟独裁者在利益分配中的决策过程,探究自主性分配地位中,不同情境下的权益分配的界限。
- 囚徒困境:模拟两个嫌疑人被关押,面临是否坦白的决策过程,分析合作与背叛的结果。
- 纳什均衡:通过模拟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探讨在给定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能达到的最优策略组合。
- 宏观经济学沙盘模拟:模拟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以达到预期目标。
2. 实验方法:- 实验软件:采用成都杰科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平台》进行模拟实验。
- 实验步骤:首先,实验指导教师介绍实验背景、目的和操作方法;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最后,各组提交实验报告,进行讨论和总结。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独裁者博弈:- 实验结果显示,在独裁者博弈中,提议者往往会提出高于自己成本的价格,而响应者则接受这个价格。
- 这说明在利益分配中,独裁者会尽量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响应者则会权衡自身利益和风险。
2. 囚徒困境:- 实验结果显示,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嫌疑人都不坦白,则两人都会受到较轻的处罚;如果两人都坦白,则两人都会受到较重的处罚;如果一人坦白而另一人沉默,则坦白者会获得自由,而沉默者则会受到重罚。
- 这说明在面临困境时,合作往往比背叛更有利于双方。
3. 纳什均衡:- 实验结果显示,在纳什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能达到自己的最优策略组合。
- 这说明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会根据自身利益和预期来选择策略,以达到最优结果。
4. 宏观经济学沙盘模拟:- 实验结果显示,政府通过制定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效地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
博弈论课堂实验
博弈论课堂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二级价格拍卖,拍卖品被强制地规定为对每个同学价值10元。
让他们出价。
结果有1人出8元,有2人出9元,有9人出10元,有5人出11元,有2人出12元,有1人出13元,还有7人出到15元或以上。
第二个实验是苏比克拍卖。
我以10元人民币向同学拍卖。
依次有同学出价5元,6元,7元,10元,11元,最后叫10元的同学放弃。
我10元钱拍卖得到21元(净赚11元)。
第三个实验是选美博弈,结果如下:学生编号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15039722252533331318644023335252020762817727236223208303010292512761013121001152161250507113909014141425561001551000163212176860148181111192626422035153221444411220022232520752440000251010032625120527555002825481552930291573030327431388443225138633157523415258235250.9 2.5336303073372510010=====================补充:二级价格拍卖规则是,每个人写下他们的出价交给拍卖者,出价最高的人得到拍卖物品,但他只需要付出次高价格的价钱。
其余人未得到物品,也不付钱。
课堂的实验结果表明约有1半的人出价超过了其对于物品的评价,这并不是理性的选择。
理性的结果应该是出价为其对物品的评价。
但是,这也可能是因为事前强制了物品对他们价值10元有关(每个人都清楚此物对其他人价值十元)。
不过,出价高于、低于十元仍是不理性的。
苏比克拍卖规则:直接叫价拍卖,喊价最高者得到拍卖品(10元钱),但是喊价最高和次高的都需要付出其喊价给拍卖者。
理性的做法是不参加拍卖,或者一旦有人参加则自己放弃参加。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1. 恶魔的游戏 (Devil's game)这是一种博弈论的思想实验,假设有两个玩家 A 和 B 同时选择一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相等,则 A 赢;如果两个数字不相等,则 B 赢。
问题在于,无论 A 和B 怎样选择,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 A 有必胜的把握?答案是不存在这样的必胜策略。
因为无论 A 和 B 怎样选择,都有 50% 的概率两个数字相等,这个概率不受选择策略的影响。
所以,这个游戏是一个“随机游戏”,任何一方都没有必胜策略。
2.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是最著名的博弈论案例之一。
在这个游戏里,有两个人被抓住了,被判处各自坐牢20 年。
检察官给他们一个选择:如果两个人都认罪,那么各坐8 年;如果其中一个人认罪,而另一个人不认罪,那么认罪的人不用坐牢,而不认罪的人要坐 30 年;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各坐 20 年。
问题在于,两个人应该做什么选择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个游戏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他们又互相不信任。
如果两个人都认罪,那么他们的利益是最小的,但是这么做可以避免另一个人的背叛,因此是一种安全策略。
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他们的利益也不是最大的,因为他们错失了合作的机会。
最终,由于信任问题,两个人可能会都选择认罪,而得到不太理想的结果。
3. 鸽子和猫 (Pigeon and Cat)这是一个有趣的案例。
假设有一个狭长的走廊,有一只鸽子和一只猫在两端等待。
如果鸽子朝左走,那么猫就会朝右走;如果鸽子朝右走,那么猫就会朝左走。
如果两只动物在同一个地方相遇,那么鸽子就会被吃掉。
问题在于,这个走廊有多长时,鸽子才有足够的概率逃脱?答案是 2/3。
如果走廊长度小于等于 2/3,那么猫可以直接守在鸽子的对面,而鸽子无法逃脱。
如果走廊长度大于 2/3,那么猫不得不冒着追错方向的风险前进,这就给了鸽子逃脱的机会。
博弈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目的:通过参与博弈实验进一步认识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设和竞争的关系,发现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效用函数理论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加深对竞争及经济人假设等经济思想的认知,检验社会偏好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实验准备:在本实验中需要实验者收益记录表、实验者数据汇总表、实验数据统计总表等实验表格若干份。
实验内容:从参加实验的人当中,随机地选出两个人,配对进行博弈。
随机地指定A组一个人先行动,即A有权先选择行动策略,然后B再回应。
这个博弈中,A和B两人共同分配100元,这个100元是无条件地送给两人,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对分配方案达成一致。
由A提出分配方案,比如说A占百分之60,B占百分之40。
这样的一个方案,B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当B 接受了以后,实验者就把这100元按A的方案分配给他们两个人(模拟,最后据得益计算实验成绩,得益高者成绩也高):如果B不接受A提出的方案,AB两个就都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博弈的过程,因为B可以否决,如果觉得自己分得的太少了,不公平,可以否决A的方案,但否决的结果是自己也什么也得不到。
就是说B惩罚了A,自己也付出了成本,失去了本来可以得到的部分,最后双方都是0了。
实验过程:1.实验人员的选择和分组(1)实验人员的选择。
采用随机数或抽奖软件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作为实验参与者,选取2名同学作为实验工作人员,负责发放相关表格和统计数据。
(2)分组。
将选定的实验参与者分成A、B两组,A组实验者为提议者,其编号为A1,A2,A3,...;B组实验者为响应者,其编号为B1,B2,B3,...(3)座位调整。
为了避免个人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不能让两组实验参与者坐在一起,应让他们隔离相向坐于教室的左右两端。
2.发放实验材料向A组实验者发放写好编号的实验卡片,向所有实验参与者发放实验收益记录表。
向A组每位实验者发放100元虚拟货币。
3.宣读展示实验说明(1)每一位实验参与者都应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经济综合博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日益复杂。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我们需要通过经济综合博弈实验,对企业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竞争策略和合作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本实验以模拟市场环境为基础,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进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分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选择和决策过程;3. 探讨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我国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设定本实验以我国某行业为背景,设定市场竞争格局,包括消费者、厂商、政府等参与者。
消费者关注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厂商关注市场份额、利润和品牌形象;政府关注行业发展、就业和环境保护。
2. 博弈模型构建根据实验背景,构建以下博弈模型:(1)消费者与厂商的博弈:消费者在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厂商进行评价,厂商在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进行策略选择。
(2)厂商与政府的博弈:厂商在税收、补贴和环保等方面与政府进行博弈,政府根据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相关政策。
(3)厂商之间的博弈:厂商在市场份额、价格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竞争,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 实验步骤(1)分组:将参与者分为消费者、厂商和政府三个小组,每组分别由若干人组成。
(2)策略制定:各小组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竞争和合作策略。
(3)模拟实验:各小组按照策略进行竞争和合作,模拟市场环境。
(4)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小组的策略选择和决策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费者与厂商的博弈实验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关注度较高,厂商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投入较大。
在竞争过程中,厂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和提升售后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提高市场份额。
2. 厂商与政府的博弈实验结果显示,政府在税收、补贴和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对厂商具有重要影响。
博弈论实验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博弈论实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将博弈论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内容:一、导入1. 介绍博弈论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2.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博弈论的概念。
二、理论讲解1.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支付矩阵。
2. 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区别。
3. 常见的博弈模型: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等。
三、实验准备1. 实验规则讲解。
2. 实验道具准备:卡片、纸、笔等。
3. 学生分组,每组5-6人。
四、实验实施1.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 每位学生随机扮演“提议者”或“接收者”角色。
- 提议者从10元中提出给接收者的金额,接收者决定是否接受。
- 如果接收者接受,双方按照提议分配金额;如果拒绝,双方都得不到任何金额。
- 每位学生进行3轮博弈,记录每轮的提议和接受情况。
2. 囚徒困境实验:- 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进行多轮博弈。
- 每轮博弈中,组内成员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
- 根据选择,计算每轮博弈的收益,并记录下来。
五、数据分析和讨论1.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讨论不同博弈模型下的策略选择。
3.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差异。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反思实验过程中的策略选择。
3. 教师点评,总结课程内容。
教学资源:1. 教材:《博弈论》2. 网络资源:博弈论相关视频、文章等。
3. 实验道具:卡片、纸、笔等。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博弈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中的策略选择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反思。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内容和时间。
2.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和交流。
3.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博弈论实验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博弈论实验适用对象: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博弈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教学重点: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2. 博弈论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博弈论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2. 博弈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电子教案。
2. 博弈论实验所需道具或软件。
3.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简要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博弈论。
二、博弈论基本概念1. 解释博弈论的基本术语,如博弈、参与者、策略、收益等。
2. 介绍几种常见的博弈类型,如零和博弈、合作博弈等。
三、博弈论实验1. 介绍实验目的和规则。
2. 分组,每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买家、卖家等。
3. 进行实验,观察各参与者的行为和收益。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收集各组的实验数据。
2.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各参与者的策略和收益。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总结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分析第一节课的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博弈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介绍博弈论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2. 分析案例中的博弈关系和策略选择。
三、博弈论实验设计1.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博弈论实验。
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3. 邀请各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博弈论的应用。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博弈论在某一领域的应用案例。
2. 设计一个博弈论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2. 实验设计能力。
3. 实验报告质量。
4. 对博弈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01博弈实验结果与分析
01博弈实验结果与分析卓越羿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2月26日目录1实验条件与关联实验1 2实验结果1 3结果分析与展望21实验条件与关联实验实验经济学是关于真实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1]。
它采用与传统经济学自顶而下建立数学模型或经济仿真自底至上的方法都不相同。
是直接获取数据的一种手段,其数据可以用来证实或推翻经济学理论,或提供修正的建议,或对数据直接进行比较。
在此最著名的实验有投资博弈,可置信威胁的议价博弈等[2]。
01博弈采用与以上博弈类似的形式,然而其内容更为简单,从而更暴露出人与人群的行为本质和思维方式的分布。
可以为实验本身提供一种极小化的参考。
01博弈,具体来说,就是让一群人选择0或1。
选完后选择选择人数更少的那群人获胜。
实验持续多轮,除第一轮外参与者可以看到以往各论的最后结果,以参考当前轮的选择。
该实验是在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以互填社区的形式进行的,每轮样本数量除一轮外80左右,共进行6轮.显然是有较大的非广泛性的,然则产生变化的思维原理若具有普适性,则结果仍能体现人群大致的思维运动方式。
2实验结果轮数0110.6090.39120.6190.38130.4810.51940.6180.38250.6740.32660.5250.475在六轮博弈中,仅有一轮选0的取胜。
其余五轮均选1的取胜。
有的甚至相差相当大。
13结果分析与展望23结果分析与展望粗看这个博弈,显然可以想到对称解:一半对一半的情形。
如果太不现实,可以试想一个逐渐震荡趋近这个“均衡”的情况。
这正是经典经济学一般喜欢给出的答复,一种基于对称和谐简化的理论。
然而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显然这里就逻辑推理而言是无解的,所以这就变成了一个观察以往实验序列去推断当前选择分布的情况。
我们大致可以定义“非理性指数”(N=|P0−P1|)P0是选0的概率,P1是选1的概率.通过人群的推断失败率来刻画理性失效的比率。
这是实验给出的一个似乎让人信服的有用指标。
博弈实验报告
博弈实验报告博弈实验报告引言:博弈理论是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博弈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博弈过程,探究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和策略选择。
本文将通过对一项博弈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参与者的行为和策略,以及实验结果对博弈理论的启示。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共有20名参与者,他们被分为10对。
每对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被告知实验的规则和奖励机制。
实验的目的是模拟一个简化的囚徒困境博弈,参与者需要在每轮中选择合作或背叛。
他们的选择将影响自己和对方的奖励。
实验过程:在每一轮中,参与者需要同时选择合作(C)或背叛(D)。
根据他们的选择和对方的选择,他们将获得不同的奖励。
具体奖励设置如下:- 如果两名参与者都选择合作,每人将获得3个奖励点。
- 如果一名参与者选择合作,而另一名参与者选择背叛,合作者将获得1个奖励点,而背叛者将获得5个奖励点。
- 如果两名参与者都选择背叛,每人将获得2个奖励点。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参与者的选择和奖励积累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初始阶段的合作率较高:在实验的前几轮中,大多数参与者选择了合作。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对方的行为没有足够的了解,更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以建立信任关系。
2. 策略的调整与反应:随着实验的进行,参与者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对对方的选择作出反应。
当一名参与者选择背叛时,对方可能会采取报复性的背叛策略。
这种策略的调整和反应在实验中反复出现。
3. 策略的多样性:尽管大多数参与者在实验的早期选择了合作,随着实验的进行,策略的多样性逐渐显现。
有些参与者在实验的后期坚持合作,而另一些参与者则更倾向于背叛。
这表明参与者对于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存在个体差异。
实验结论:通过这项博弈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合作与背叛的权衡: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需要权衡合作和背叛的利弊。
选择合作可能建立信任关系,但也可能被对方背叛。
选择背叛可能获得更高的奖励,但也可能导致互相伤害。
博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我们小组开展了博弈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博弈论的相关理论。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模型;2. 掌握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分析不同博弈策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名称:囚徒困境博弈实验2. 实验对象:实验组(共10人)3. 实验时间:2022年10月10日4. 实验地点:实验室5. 实验工具:博弈实验平台、计算机6. 实验流程:(1)实验者随机分组,每组5人,共2组;(2)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博弈;(3)实验者通过博弈实验平台了解囚徒困境博弈的基本规则;(4)每组讨论并确定自己的博弈策略;(5)实验者开始进行博弈,记录每组得分;(6)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博弈实验,我们得到以下结果:组别组长成员得分实验组1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孙七、周八 10分实验组2 王五李四、赵六、孙七、周八、陈九 8分2. 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策略比背叛策略更有利于提高得分。
实验组1在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策略,最终获得了10分,而实验组2则采取了背叛策略,得分仅为8分。
(2)组长在博弈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组长能够有效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制定合适的博弈策略,从而提高本组得分。
(3)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
五、实验结论1. 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2. 合作策略在囚徒困境博弈中优于背叛策略,有助于提高实验得分;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博弈实验介绍
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在该实验中两个人随机地分在一组,游戏者l和游戏者2随机地扮演提议者(proposer)和响应者(responder)两种角色,提议者对于给定的M个初始筹码进行分配,比如分配给响应者X个筹码,响应者如果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方案,此时提议者会得到(M一X)个筹码,对方得到X个筹码;如果响应者拒绝这种分配方案,则双方收益均为0个筹码。
按照标准的博弈论分析方法,在经济人只关注自我的物质收益假设下(material self-inierest)及完全信息时,一次性博弈的子博弈纳什均衡必然是响应者愿意接受任何比例的分配方案,因而提议人给对方任意一个非常小的正的单位收益,响应者将接受这一提议并达成均衡,但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如果提议者给响应者不到20%的金钱,他将有0.4到0.6的可能性被拒绝。
信任博弈(trust game):实验员把一笔钱(初始禀赋)Y交给委托人,委托人可选择0到Y 之间任何数额的钱Z交给代理人,委托人付出Z,代理人能得到3Z,然后他可以选择一个从0到3Z的数额还给委托人。
根据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在最后一阶段,代理人知道这种博弈是一次性的,他如果是自利的话,就应该持有所有的钱而不选择返还。
这样的结果委托人事先也能估计到,所以他就不会投任何钱给代理人。
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双方不信任,但是Berg et al.(1995)针对64个样本的实验表明,大多数的委托人发送了筹码,而代理人回报的筹码与委托人发送的筹码相近,而且委托人在实验中即没有损失也没有获得额外的收益。
公共品博弈(public good game):假设共有n个人参加实验,给与每个人初始y个筹码的享g表示第i个人投入的筹码量。
该轮捐献完毕,赋,所有人同时向公共池中投进g个筹码,i从公共池中把总的捐献数乘以一个系数a后再分给所有参与实验的人,无论该参与者有没有进行捐献。
这样每个人得到的物质效用就是个体原来的筹码数减去投进公共池中的筹码再加上从公共池中得到的回报。
博弈论与实验研究(泽尔腾)
我今天讲的是博弈理论,这也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
首先是博弈论的起源,它来自德国冯·诺依曼1928年的文章。
但博弈论的真正开始是冯·诺依曼和摩根斯腾(John von Neumann-Oskar Morgenstern)1944年的著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先来讲一下什么是博弈论,博弈论是基于目标导向的冲突和合作中交互作用的数学建模和分析方法,即一种数学建模的分析方法。
博弈论研究的情况发生在几个参与者发生目标导向交互作用的时候,交互作用包括冲突、合作或者二者并存。
参与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人类构成的组织,如企业间的冲突和合作等。
下面,我们需要澄清一些误解,即博弈论不是什么。
为何它不是帮助我们赢得纸牌赌博或者轮盘赌的学问?从长期来讲,你是不会赢得这些人机游戏的,它们不是多个参与者的活动。
博弈论也不是告诉人们如何通过投机在股票市场上致富的理论。
另外,博弈论给你一些基本的思考原则和启示,但也不是帮你赢得下棋或者扑克等复杂游戏的理论。
那么,博弈论对于什么有帮助呢?博弈论是一种提供参与者在交互过程中策略和行动的内在逻辑洞察力的学问,可以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军事理论或者生态演化理论中,也可以用于机制设计和成本会计等具体领域。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里有三个企业(i =1, 2, 3)互相竞争,处在一种求大于供的市场,x i (x i 的取值区间为0到20)为各个企业的产品供应数量,总供应量x 为三者之和,即x =x 1+x 2+x 3。
当x ≤20时,价格由公式p =20-x 给出,其它情况价格为0。
各个厂商的利润P i 为x i 乘以p 。
这个实验可以以学生为对象参与进行,获得结果后随机分博弈论与实验研究○ (德)莱茵哈德·泽尔滕第一种情况下,三个厂商供应量分别为4、8、6个单位,总量为18,所以价格为2,三个厂商的利润分别为8、16和12。
博弈论
┊┊┊┊┊┊┊┊┊┊┊┊┊┊┊装┊┊┊┊┊订┊┊┊┊┊线┊┊┊┊┊┊┊┊┊┊┊┊┊┊┊博弈论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名称:囚徒的困境实验地点:经济综合实验室实验目的:验证公共产品私人投资的市场失灵问题实验内容我们要进行一个卡片游戏,每个同学都会和另一位同学组成一组(由教师指定)。
每个人都将拿到两张扑克牌,一张是红色的(红桃或者方块),一张是黑色的(黑桃或者梅花)。
牌上的数字或者图案不重要,关键是看颜色。
游戏开始后,每个人将一张牌放在自己的胸口(牌面朝里,别让他人看到你出什么牌),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你已经作出决定,但是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什么。
你出的牌和小组里另一位同学出的牌一起决定你的收益。
假如你出红牌,另一位同学出红牌,你将得到 3 元;假如另一位同学出黑牌,你将得到 0 元。
假如你出黑牌,另一位同学出红牌,你将得到 5 元;假如另一位同学出黑牌,你将得到 2 元。
总结一下:你的收益= 3 元,假如你出红牌,另一位出红牌;0 元,假如你出红牌,另一位出黑牌。
5 元,假如你出黑牌,另一位出红牌;2 元,假如你出黑牌,另一位出黑牌。
在你决定好出什么牌之后,把牌放到自己的胸口。
接下来,我们会宣布你和谁组成一组。
注意,每期你将和不同的人搭配。
小组成员之间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沟通。
然后,你们同时公布你们的出牌。
并在下面的表格里做好记录。
在各轮游戏结束后,我们会按照您表格中记录的收益赋予相应的分数。
在第二阶段游戏中,游戏规则与前者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教师为各位参与者配置了游戏小组后,允许二者在出牌之前进行口头沟通。
然后再进行三轮实验。
实验步骤第一步:实验者对实验进行说明。
第二步:实验。
实验者对每次实验进行记录(共进行三轮)。
第三步:统计分析结果,并讲评。
实验结果┊┊┊┊┊┊┊┊┊┊┊┊┊┊┊装┊┊┊┊┊订┊┊┊┊┊线┊┊┊┊┊┊┊┊┊┊┊┊┊┊┊1、单次实验单次实验的结果理论上有四种,即假如你出红牌,另一位出红牌你的收益为3;假如你出红牌,另一位出黑牌,你的收益为0;假如你出黑牌,另一位出红牌,你的收益为5;假如你出黑牌,另一位出黑牌,你的收益为2。
博弈模型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博弈模型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运用博弈论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技巧。
三、实验内容1. 囚徒困境2. 古诺模型3. 博弈树算法在井字棋游戏中的应用四、实验原理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博弈论问题,描述了两个理性个体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2. 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个模型,描述了多个寡头企业在产量决策中的相互竞争关系。
3. 博弈树算法:博弈树算法是一种在博弈论中常用的搜索算法,通过构建博弈树,对博弈过程进行搜索,找到最优策略。
五、实验步骤1. 囚徒困境实验(1)设置实验场景:假设有两个囚徒,分别称为A和B。
他们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
如果两人都合作,则各自获得1年监禁;如果两人都背叛,则各自获得4年监禁;如果一人合作,另一人背叛,则背叛者获得0年监禁,合作者获得8年监禁。
(2)模拟实验:分别进行不交流和交流的两轮博弈,观察结果。
2. 古诺模型实验(1)设置实验场景:假设有四个企业,每个企业都有相同的单位成本,每个企业在产量决策中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
(2)模拟实验:分4人为一组,每组代表一个企业。
进行若干轮次的生产决策,观察博弈的收益情况及趋势。
3. 博弈树算法在井字棋游戏中的应用(1)设置实验场景:设计一个井字棋游戏,实现人机对弈。
(2)模拟实验:编写程序,实现井字棋游戏规则,并运用博弈树算法寻找最优策略。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囚徒困境实验(1)第一轮实验: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近70%的人选择了背叛,即双方经过理性思考后,做出的最优选择。
至于(合作,合作)的选择,是因为出于对双方的信任,所以选择了对于双方都较高分的合作。
而(背叛,合作、合作,背叛)的选择,一方出于对对方的信任,而另一方则是理性的结果。
(2)第二轮实验:在沟通过后,近90%的人选择了(合作,合作),也就是双方选择了一个对于彼此都更好的决策。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实验指南(2020)
西方经济学实验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实验指南一、博弈论概述博弈论(gametheory)又被称为“对策论”、“赛局论”。
博弈论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
博弈主要包括局中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效用)、结果和均衡等要素,其中,局中人、战略和支付是描述一个博弈所需的最少要素。
局中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1)依据博弈参与者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可将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如果有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没有,就是非合作博弈。
(2)依据博弈局中人行为的时间序列性,可将博弈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两类。
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局中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3)按照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了解程度,可将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位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
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得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局中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目前经济学家们所谈的博弈论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由于合作博弈论比非合作博理论复杂,在理论上的成熟度远远不如非合作博弈论。
非合作博弈可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对应的均衡概念和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如表1所示。
非合作博弈分类及对应的均衡概念表⑴纳什均衡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核心思想是:博弈的理想结局是,每个局中人选择的策略是对其他局中人所选策略的最佳反应,其中每一个局中人都不能因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被试者A要么等待,要么提出一个叫价与被试者B或C其
中的一个结成联盟,这一叫价要列明A想得到的在将来联
盟中的份额dA(整数),参与人B和C也进行同样的第一
步——而且三个人要同时和独立地完成自己的选择。
若两个被试者(比如说A和B)彼此提出了叫价,且dA+
dB≤15,则博弈结束,并且支付如下: A得到 dA, B得到
假设有两个被试者PP和ZZ,他们已掌握零和博弈论, 同时知道冯.诺依曼-摩根斯坦非零和博弈论,但他 们不清楚纳什均衡理论。
支付矩阵如表所示:
纳什均衡策略为(2,1)
如果允许单边支付,冯.诺依 曼-摩根斯坦的非零和博弈 解是策略(1,2)。
Merrill报告了100次实验的结 果,pp得到0.4美元,zz得 到0.65美元。如此看来, 在现实的讨价还价中并没 有达到纳什均衡。
Cooper等调查了允许无约束事前交流来解决 协助问题的可能性。在允许交流的情况下, 选择策略2的百分比变为80%,而被试者中 申明未协调选择的比重只有71%。
7.2.2.4 n人博弈的实验
n人博弈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同一批参与人反复进 行同一博弈的结果。这样可以使得谈判博弈具有 合作性。
G.Kalisch等做了一组n人博弈实验。在3人博弈中, 被试者被蒙住了眼睛,只能通过手势向仲裁人示 意他们的行动。在4人博弈中,每个被试人都坐在 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将自己的行动写在纸上。 3人博弈规则如下:
实验结果,得分最高的是“一报还一报”策 略。“弗里德曼”策略得分最低。埃克斯 罗德总结了排名靠前的策略的特点: ① 善
良性,即不做首先的背叛者。②可激怒性, 即针对对方的背叛行为给与报复 ③宽容性, 即不能没完没了的报复。
7.2.2.3含混和策略纳什 均衡的博弈实验
C1(参与人 C2(参与人2) 2)
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R1,C2)和(R2,C1)。
还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 均衡,纳什理论预测选择 R2或C2的可能性是75%。
R1(参与人 1)
R2(参与人 1)
0, 0 600,200
200,600 0,0
Cooper等的试验程序与囚徒困境博弈相同: 20个单期博弈中不同参与人相互被匹配, 使用策略2的被试者所占比重小于混合策略 预测的百分比。
第七章
博弈论实验
7.1博弈论基础知识
7.1.3博弈论与实验博弈论 实验博弈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实验 所要达到的目的;实验必备的信息;游戏 规则。
7.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实验
7.2.1基础理论 占优策略:是指不管竞争对手做什么,参与
人都是最优的策略。
纳什均衡:给定对手的行为,参与人自身的 最优选择。此时,参与人的策略是其他策 略的最优反映。
dB,C得到-(dA+ dB)。若 dA+ dB>15,3个人都得到0.若
形成一个联盟,这次博弈结束,3个人都得0.
若某个被试者(比如说A)第一步选择等待,且另一个被试 者向他提出了一个联盟叫价,则他就进行第二步,他要么 接受要么拒绝。两种情况下,这一次博弈都结束。第一种
情况下的支付是: A得到 d 15- B, B得到 dB, C得到-15.第
二种情况下,3个参与人都得0.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选择等待策略的比 重只占了33%,而由一个被试者叫价另一 个接受而形成联盟的策略出现的比例较高。 实验结果说明同一批人反复进行同一个博 弈有利于形成合作博弈。
7.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实验
7.3.1基础知识 逆向归纳法:该方法适用于有限次博弈, 并且参与人都是理性的,都清楚的知道博 弈树结构,参与人首先从博弈树的末端开 始,求解末端的子博弈均衡,然后继续向 前求解,直至起点。
1(pp) 2(pp)
1(zz) -1,2 0,1/2
2(zz) 1/2,1 1,-1
7.2.2.2 囚徒困境博弈实 验
假定有两个潜在的进入新 市场者,决定进入(E) 或者不进入(N)。策略 组合如图所示:
N (参与人2) E (参与人2)
N(参与人1) 800,800
0,1000
E (参与人1) 1000,0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参与人根据一组选定的 概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行动中随 机选择中得到纳什均衡。
7.2.2实验研究
7.2.2.1纳什均衡与冯.诺依曼-摩根斯坦博弈解
实验假设:开始的阶段,人们的行为接近均衡点, 然后继续寻找更好的均衡点,最后阶段,参与人 的选择接近冯.诺依曼-摩根斯坦合作博弈解。参与 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影响博弈结果的重要因素。
• 重复博弈: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或者无数 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
• 特征:A、重复博弈的阶段,博弈之间没有“物 质”上的联系,即前一个阶段博弈并不改变后一 个阶段的博弈的结构;
• B、在重复博弈的每一个阶段,所有参与人都观 测到该博弈过去的历史;
• C、参与人的总收益是所有阶段博弈的收益的贴 现值之和或加权平均数。
7.3.2埃克斯罗德重复博弈实验
支付矩阵如图。
合作B 背叛B 合作A 3,3 0,5 背叛A 5,0 1,1
第一次实验:共有15个策略。将每一, 什么时候结束博弈是未知的。参与人可以选择一下策略: ①“一报还一报”:第一回合合作,以后各回合均重复对 方在上一个回合中的策略:对方背叛,自己也背叛,对方 合作,自己也合作。②“弗里德曼策略”:这是一个缺乏 宽容的策略。他不首先背叛,但一旦对方背叛,就永远选 择背叛。③“道宁策略”:第一步背叛,然后每走一步, 估计自己合作或背叛之后对方合作的概率,如果对方似乎 仍然倾向于合作,则选择背叛,反之,则合作。④“乔斯 策略”:试图偶尔背叛而不受惩罚。若对方背叛则马上背 叛,但十次有一次是对方合作之后而背叛。
350,350
Cooper对此博弈进行了实验,实验中被试者 成对搭配,每个被试者仅碰到其他被试着 一次,被试者之间不能讨论问题和签订协 议。
实验结果:百分比从第一组5个人匹配的43% 下降到最后5个人匹配的20%。可以看出, 参与人有合作的倾向,但当被试着获得经 验后,结果接近于纳什均衡,即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