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新增逻辑推理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产品的用途和市 场也渐渐变得广泛。如果有机会,我也会选择在这一 领域发展。因为只有选择这一领域才能拥有更好的发 展前景,激发创新意识,而有了创新意识,定能创造 出更好的人工智能产品,将来也一定能为国家做出巨 大的贡献。 • ①不是只有选择这一领域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 ②不是有了创新意识,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人工智 能产品。 ③不是有了创新意识,就一定能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年全国卷Ⅱ第21题)
【方法解释】
1. 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
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
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 获得提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 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响亮”严重影 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 ③材料认为只要“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 济腾飞。
3.类比推理
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 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 例如: 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我们难以直接从题目中断定两词之间的关 系,只能逐项代入,然后类比两词之间的关系, 进而作出判断。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 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 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
反馈问题:
一、三组: 1、不会辨别推理的三种形式。 2、从预习案中我们对逻辑学有了初 步了解,但仍需进一步做出解释? 二、四组:1、找不出推断中存 在的问题,不会答题的技巧。 2、表面看这类型题比较好答, 但却不能拿到满分,原因何在?
考情分析
2017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 设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 点。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 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 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 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 逻辑问题。很多考生被这个新题型唬 住了,其实这只是一只“纸老虎”, 只需两步就可搞定这个拦路虎。
•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一波又一波的地产热潮,使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居 高不下。而我们千呼万唤的房产税,却是一再难产。 如果有了房产税,就能使房价降低,而房价一旦真的 降下来,我国的经济就能有很大的发展,房价下降了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会很高了。 • ①有了房产税,也不一定能使房价降下来。 • ②房价下降,我国的经济并不一定就能有很大的发展 ③房价下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一定就会很高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 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有以下三种常见的形式: 1.归纳推理 2.演绎推理 3.类比推理
1.归纳推理
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 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它包括简单枚举法(不 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 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有 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或偏颇, 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加因果或颠倒 因果的问题;等等。
2. 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
材料的第一部分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是 采用了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 得出的结论。 因为“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 有了较快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城市改名这一个, 所以结论是武断的。 第二部分:“(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 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推断是强加了因果关 系,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不只名字不够 响亮一个。 第三部分:“(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 经济腾飞”,句子虽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 这个条件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二、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从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来 看,逻辑推理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 容易理解,且比较贴合实际,设题时 往往涉及以下复句关系。 1.条件关系 2.因果关系
1.条件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 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条件关系复句常犯的错误有:
三种条件关系混淆;
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等。

充分条件:有甲这个条件一定会推出乙这个结 果,而乙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甲这个唯一个条件。 • 关联词是 只要……就…… 如 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有“下雨”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地湿”这个 结果,但“地湿”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天下雨 ”造成的,也许还可能有其他的条件原因,如洒 水车洒的、别人喷、水管爆裂等等。
3. 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 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 的错误。 答案分别为: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 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考点定位】 3. 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 【名师点睛】 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 阅读——读例句,定写法; 的错误。 推导——分层次,看前后; 检查—— 代原文,求连贯。 答案分别为:
2.演绎推理
即从一个一般的规律到个别的具体现象的 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 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由大 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 例如: 金属是导体(大前提),铁是金属(小前提), 所以铁会导电(结论)。 演绎推理容易犯的错误有: 偷换概念(大小阅读中比较常见)、前提 错误、判断矛盾等。

课题:
高考语文逻辑推理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悉语言表达准确之逻辑推理的相 关知识 2、掌握答题方法并能用简明、准确的 语言做出答案。 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课堂探讨+学生 展示+解决问题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Leabharlann Baidu
教学重点:
1、熟悉语言表达准确之逻辑推理的相 关知识。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就可以 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这句话含有以下推理: ①限制燃放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 ②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 境优美。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推断的错误: ①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燃放烟花爆竹是诱因之一, 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情况也会引发火灾,比如天 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致汽车自燃,等等。 ②环境污染的原因也很多,不光是燃放烟花爆竹,工厂 “三废”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可见,在遗漏条件信息的情况下,所得结论很可能 出现说法绝对的错误 .
2、掌握答题方法并能用简明、准确 的语言做出答案。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语言,提高 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熟悉高考题型,适应高考
预设问题: 1.不能很明确的辨别推理的三种 形式。 2、分不清条件关系的三种形式。 3、对什么是逻辑推理理解不透 彻。 4.巩固常见复句的类型有哪些? 5.做题时看着容易,但却拿不到 满分,原因何在?
• 必要条件:有甲这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乙这个 结果,但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个条件。 • 关联词是 只有……才…… 如 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 • 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菜”不一定 就长得好,还需要施肥、浇水等其他条件。但 “菜”要长得好一定要有“阳光充足”这个条 件。 • 如: 只有十八岁,才能有选举权。
推理方面的逻辑错误,有一个叫做“前提虚假” ,“前提虚假”,是指在一个推理中使用了或隐含着 一个虚假的前提所造成的推理错误。 • 例1:雷锋,是因为他出身好,所以能成为共产主义 战士。 (分析) 这是一个三段论的省略式,省略掉的大前提是: 凡出身好的都能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个大前提是不 真实的。包含虚假前提的三段论,不能必然推出真实 结论。 例2:我家做教师的多。我哥哥姐姐都是教师,所 以我也当了教师。 (分析)
③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也未必单靠控制雾霾。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的问题。(5分) • 通过讲述家风传承故事,能实现对主流价值观的 正确引领,实现社会的和进稳定。同时,家风让每个 成员参与其中,形成呼应共鸣的氛围,能遏制犯罪率 的提高。媒体传递当下的良好家风,目的是唤起人们 对农村广袤田野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亲近。 • ①讲述家风传承故事不一定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形成呼应共鸣的氛围不一定能遏制犯罪率的提高。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标准】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 发展” 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句,给5分。句式与例句不 符的不得分。
实战演练
逻辑推断题训练
•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在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先后战胜围棋高 手李世石和柯洁后,有科学家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比 人类更聪明,而且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不断升级 换代,最终会有一天,将全面超越人类,反之人类自 身进化缓慢,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统治。 这位科学家的观点说出了不少人的忧虑。 • ①智能机器人战胜围棋高手,不代表人工智能比人类 更聪明。 • ②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换代,不代表终将全面超越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类自身进化缓慢,不代表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 取代甚至统治。 •
【典例剖析】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 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 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 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 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的离开所居 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可 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 。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 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 • 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 ②彻底控制雾霾未必就能吸纳得了优秀人才〔或 “吸纳优秀人才未必要彻底控制雾霾〕。

这是假言推理省略式,省略了“如果我家做 教师的多,那么我也就会当教师”,显然,这个 前提不真实,不能必然推出“我也当了教师”。 例:我多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 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大爷原来是个工人。 (分析) “从工厂走出来的”不都是工人。省去的大 前提——“凡从工厂走出来的都是工人”是不真实 的。即使“这个人多次从工厂走出来”,也不能 必然地推出“这个人是工人”。
• 充要条件:即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是无条 件的。 关联词是: 不论(不管)……都…… 如: • 不论天气如何,他都按时到校。 • 就是说“天气如何”无所谓什么条件, 都会有“按时到校”的结果的。反过来“按 时到校”也不需要什么“天气”。
2.因果关系
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 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 因果关系常犯的错误有: 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 高考中在考查复句关系时往往有非常明显 的标志词,如说法比较绝对的词语。大家要多 多留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