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四章 第二语言教学论

合集下载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我们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图形上,这四大环节属于主体结构。

我们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就是研究这四大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定义任何一项第二语言教学都是一种系统工程。

这种系统工程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由众多的教学人员分工合作。

它既要受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就必须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

上面所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对象、执教者、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设施和设备,经费条件等。

教学措施包括班级的划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的确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教师配备的计划.教学设备的使用,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规定,等等,这些措施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有多种选择。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在全面分析各种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从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这种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

要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途径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能够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能够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以上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和选择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的过程。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复习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是一个专门的学科、综合的学科、应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相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方式。

●第一语言(≈母语):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现在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语言能力:掌握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美)海姆斯: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语法上是否正确的能力;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心理上能否被接受的能力;判断一个语言形式是否得体的能力;判断一个语言形式是常用还是少用(语言的使用频率)的能力。

(美)卡奈尔: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能力。

●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与联系:“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功能”指用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境中所能完成的交际任务。

“结构、功能、文化”三结合的意思是:结构是基础、功能是目的、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

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应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

●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单侧化——左脑):布洛卡区(语言前区)——书写区;韦尼克区(语言后区)——阅读区。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临界期)理论:指的是根据大脑发育过程确定的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阶段(1-12岁,一说1-6岁)。

●认知方式:信息加工的方式。

1)场独立型——善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能力,适合学自然科学、在课堂条件下学习。

场依存型——善于从整体上依靠互相联系认识事物,适合学社会科学,善于交际,容易受他人影响。

2)冲动型——面对认识任务时反应快,语言表达流利性高,准确性不够。

审慎型——面对认识任务时反应慢,语言表达准确性高,流利性不够。

3)容忍型(宽型)——概括同类事物时更注意共性,容易过度概括。

排他型(窄型)——概括同类事物时更注意个性,容易过度精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3)文化交流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无不通过语言要素和课文内容来反映 目的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从一定意义上 说,教授一种语言就是在教授这种语言所依托的 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解读这种语言所依托 的文化。因为一方面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 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要素在相当程度上 反映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第二语言 本身也要求揭示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介绍 目的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同时,根据需要, 教材中也可以谈及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和自然问 题,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还可以进行文化异 同比较。 因此,第二语言教材必然承担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功 能,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客观需求。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 (一)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 1、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 (1)工具性 第二语言教材是一种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 的工具,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并最终以促进 学生语言知识的增长和语言技能的提高为目的的 教学工具。教材要设计先进、样本规范,既便于 教也便于学。工具性是教材的本质属性。
(三)确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1、教学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目的是:掌握汉语基
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 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学 习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学能力;学习 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 2、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 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备什 么样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使用目的 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

什么时候可以利用学生母语或媒介语?利
用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 母语或媒介语的原则是什么? 教材编写和教师备课活动中利用母语或媒 介语进行语言对比分析,以确定教学重点; 课堂上可以少量地利用母语或媒介语进行 难点讲解。 课堂上,教师对母语或媒介语的使用必须 很好地控制,基本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内容等;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教学活动的主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以及研究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可由基础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三个部分组成。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知识要点: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建国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情况。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知识要点: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一、教学要求了解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及异同,以及主要的第二汉语教学流派。

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今后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法的参照。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知识要点: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知识要点:四种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三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知识要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化学的关系。

三、本章学时数:8学时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论一、教学要求了解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教材的评估和选用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等,测试的类别、内容和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和评估;掌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技巧以及如何设计试卷。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知识要点:什么是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的名称一个学科的名称应该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目前在国内,教授外国人学汉语的学科一般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和看法。

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学)5、对外汉语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由“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关键词组成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也充分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应该属于应用语言学。

三、学科的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包括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如何学”等内容,如“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之应用研究”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2、具有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等;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结构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类型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教学环节的理论,有关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不同语言要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等。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已成为对外汉语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赵金铭,2001)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赵金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在业内基本形成共识: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吕必松)目录初印说明《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者按绪论第一章语言第—节什么是语言第二节语言与文化第二章语言学习第一节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第二节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形成过程第三节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第四节中介语和汉语中介语研究第三章语言教学第—节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第三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第四节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第一节总体设计第二节教材编写第三节课堂教学第四节语言测试第五章语言要素教学第一节语音和语音教学第二节词汇和词汇教学第三节语法和语法教学第四节汉字和汉字教学第六章言语技能训练第一节听力训练第二节口头表达训练第三节阅读训练第四节笔头表达训练初印说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是作者199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讲课的讲稿,曾以打印稿发给学生作为教材。

打印稿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匆匆革就的,文字粗糙,结构不够严密,内容详略不均,观点和表述也有前后不尽一致的情况,后来打算修改成书,并获批准列入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科研规划项目,书名定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在修改的过程中,(汉语学习)杂志刘明章主编表示愿先在该杂志连载,《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部得知后,建议不要舍近求远,便决定从1992年第2期开始仍以“讲义”的形式在《世界汉语教学,上连续发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广泛征求意见,以便在正式出版前再作一次系统修改。

1111996半第2期为止已发完前六章。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最近要求把在杂志上发表过的章节汇集成册,先在内部印行,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读参考书之一,因为时间紧迫,只能把原稿粗略地通读一遍,对文字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稍作加工,结构和内容未作任何变动。

拄原计划还有“言语交际技能训练”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两章,将争取尽快完稿,并在今年最后两期载完。

借这次内部印行的机会,再一次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对书稿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正式出版前一并修改。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三种不同的语言理论
一是结构主义,该流派将语言看作是由结构上相互 联系的单位组成的,用来表达一定意义的结构系统。 语言学习的目标被认为是掌握该系统中各种成分, 即音位、语法单位、语法和词汇。 二是功能主义,该流派将语言看作是表达功能意义 的载体。该理论强调语言的语义和交际特点而不是 语言的语法特征。 三是“互相作用理论”,该理论将语言看作是实现 人际关系和进行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工具,语言 教学通过交流和互动的模式进行。
优点 1、重视听说训练,有利于学生发展听力理解和口 头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自然的语音语 调。 2、重视句型学习,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操练,形 成了包括替换、转换、组合、扩展等形式的句型操 练体系,有利于外语习惯的形成。 3、通过结构对比,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及教学时间的分配及测试内容的选择,有利于教学 难点的确定。 4、不完全摒弃学生母语,克服了直接法的某些片 面性。 5、学生由于参加语言的积极使用,在开始阶段一 般来说积极性较高。
主要优点: 1、打破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开 创了新路子。 2、利用直观手段(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3、注重口语教学,重视活语言,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听说能力。 4、不使用学生母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目的 语思维的能力。 5、采用“句单位教学”,有助于学生自如地 运用外语。 6、注重语言实践,有利于学生语言习惯的形 成。
教学案例分析 见WORD
二、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产生时间:20世纪40-50年代 二战时美国训练士兵所用方法 代表人物:[美]弗里斯 埃比 拉多 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 强调先搞清语言的结构;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刺激——反应——强化 主要特点: 1、以句型为中心,语言材料按照句子结构特点排列成一个句型,一个接一个,一 次教一个。 2、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 3、听说领先,重视语音,尤为重视语调。教学的自然顺序安排为先听说,后读写, 以刺激—反应学说为依据。 4、用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以便养成习惯。 5、对比外语和母语的语言结构,从而确立教学要点,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很少过根本没有语法解释,语法教学归类性类推和比较分析,而不是靠演绎性 解释。 7、词汇严格控制,而且通过上下文学习。 8、大量使用录音、语音实验室和视听设备。 9、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对话和句型操练。允许教师使用极少量的学生母语。 10、对正确答案立即予以强化,尽力防止学生出现错误。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

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

《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

”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

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

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

”;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

”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

(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词汇方面 汉语的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如冰鞋、手套、一月)。其他语言则没有汉语词汇这一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单纯词,需要死记(如glove、fun、strict). 汉语的构词法非常灵活,词和词组的结构关系一样,都是用偏正、并列、述宾、述补、主谓五种结构关系表示。
周小兵(2009)没有区分核心与基本,认为三个问题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学科:三个基本问题
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
理论语言学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对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对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措施评估等教学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7个方面)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启示如下: (1) 学习语言要重视意义。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音和义的的对应关系 (2)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音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怎样处理言语技能训练?三种方式
3.怎样进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五种方式
总体设计中的教学原则包括的内容: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第4章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第4章

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我们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图形上,这四大环节属于主体结构。

我们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就是研究这四大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定义任何一项第二语言教学都是一种系统工程。

这种系统工程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由众多的教学人员分工合作。

它既要受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就必须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

上面所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对象、执教者、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设施和设备,经费条件等。

教学措施包括班级的划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的确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教师配备的计划.教学设备的使用,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规定,等等,这些措施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有多种选择。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在全面分析各种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从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这种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

要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途径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能够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能够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以上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和选择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的过程。

第二语言教学中有多种设计,例如有课程设计,教材设计。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巧 第三节语言技能训练 第四节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第五章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目录分析
1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对外汉 2
语教学的教学 设计和大纲
3 第三章对外汉
语教学的基本 理念
4 第四章对外汉
语教学的教学 法
为第二语言的 习得研究
第七章汉语作 2
为第二语言的 测试
3 第八章汉语本
体研究与对外 汉语教学
4 第九章现代科
学技术与对外 汉语教学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七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
第一节语言测验的基本类别 第二节语言测验的开发 第三节语言测验题目的编写和题目分析方法 第四节测验的质量评估:信度和效度
第八章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节汉语语音与语音教学 第二节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 第三节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 第四节汉字与汉字教学
第九章现代科学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对外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之交际法

对外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之交际法
定义: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意念法”、“功能 法”或“意念-功能法”。 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 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 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产生:产生于20世纪初期70年代欧洲 经济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 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 多森、荷兰的范埃克。 运用交际法编写出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 我学》(Follow Me)。
(4)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 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 (5)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 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6)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 度,不影响交际的错误能不纠就不纠,尽量鼓励学习者 发挥言语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要特征
交际法教学有9个主要特征。 (1)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 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2)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 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 (3)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在教学中创造接 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 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
评价
优点: 培养学生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交际化;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学习目标;
b. . . c. b. a. 发展“专用语言”教学。
缺点: . 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 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意念项目,如何科学安排;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容忍态度的“度”如何把握。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特点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在 语境中运用语言,注重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 教师的主导作用。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经历了传统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等不同的发展 阶段。
发展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的教学法不断涌现,如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型教学法等。
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
通过身体动作和手势来教授语言, 强调听说能力的同步发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初学者和儿童学习者,能够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身体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结 合使用。
沉默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沉默法
教师尽可能少地使用母语,通过 手势、表情和目标语来教授语言。
直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01 直接法
通过目标语直接教授,强调模仿和练习,培养听 说能力。
0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特别是那些已经具 备一定听说基础的学习者。
03 注意事项
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提供真实、自 然的语言环境。
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
强调听说技能的培养,通 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培养 口语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一定基础的目标语学 习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
力。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具备较好的目 标语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注意
避免沟通障碍和文化误解。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现代第二语言教学法
交际法
总结词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圣才出品】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圣才出品】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1.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自有什么特点?答: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的教学法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是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特点包括:①教学法在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上具有新的突破这个阶段的教学法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倾向,侧重从语言规律出发,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讲授。

教学内容以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为中心,教材以音素和语法为纲,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

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个教学法就是“语法翻译法”,即汉语主讲教师直接通过翻译人员的翻译讲授相关的语言知识;典型性教材是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l958年编写出版的《汉语教科书》。

②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这一意识首先体现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

周祖谟(1953)曾提出了以口语训练为前提、重视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设想。

这一意识还被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中。

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l953年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就提出了教学既要传授语言知识,也要培养应用能力。

(2)第二阶段:体现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改进阶段。

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原则包括:①实践性教学原则把实践性原则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结构和各个环节中,贯彻到了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学内容侧重语言的听说训练,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归纳法,注重“精讲多练”。

②“相对直接法”原则“相对直接法”是针对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法而言的,是把直接法的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与我们过去语法教学法相结合的产物。

相对直接法要求控制使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缩小语言知识教授的时间比例,增加日常用语和会话句子等内容,注重培养听说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教学原则作用于传统教学法的结果。

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
★ 《汉语课本》(1977) (1)第一次引入句型教学; (2)语法作为注解而不作系统讲解; (3)内容反应了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文革结 束后不能使用。
★ 《基础汉语课本》(1980,李培元等) (1)“以结构为纲”教学思路的总结和发 展。——“是到那时为止的按照结构法路子编 写的一部最成熟的教材。”(吕必松1996) (2)既强调实践,又注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 用。(56课,被动句) (3)替换练习;课文;生词;语法;练习; 汉字表。
缺点: A.注重语言知识,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 听说能力的培养。 B.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培 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C.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或深奥难懂。
直接法
定义:又称“改革法”、“自然法”,它是用目 的语教授目的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 也不注重语法形式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 时间:19世纪后半叶 (西欧)
代表人物:[德]贝立兹 [法]古安 [英]帕莫•艾盖 尔特 理论基础: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联结主义 心理学
特点 1、在语言和外界事物或经验之间建立起直接的 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2、以口语为基础(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 3、句本位,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 4、以模仿为主
优点: A.打破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 了新路子 B.利用直观手段(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C.注重口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D.不使用学生母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目的语 思维的能力
缺点: A.轻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B.机械的句型操练枯燥乏味 C.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性 D.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
认知法
认知法又叫“认知——符号法”,被认为是 “现代的语法——翻译法”,20世纪60年 代。 其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智力 的作用,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现和 创造性的作用,目标是在听、说、读、写 全面掌握语言。 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法Reading method
1、时间:20世纪初 2、代表人物:魏斯特(west) 3、教本:《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 4、特点: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学 生的直接阅读能力。不通过翻译直接阅读获得一定 语感。促进随后的口语教学,从而提高二语学习效 率。 5、功绩:首次区分精读与泛读,课文编写时注意 词汇量的控制,产生分级阅读课本和词汇分级系列
直接法
缺点: A.把幼儿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混为一 谈是不对的 B.完全摒弃学生母语,忽视其积极意义,有时 反而影响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C.过分强调模仿、重复,不符合成年人需要适 当给出规则的学习方式 D.对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战时美国 训练士兵所用方法
2、代表人物:[美]弗里斯 埃比 拉多 3、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 强调先搞 清语言的结构
4、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刺激—— 反应——强化
听说法
5、特点: A.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B.反复实践,养成习惯 C.以句型为中心进行训练 D.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不完全排斥) E.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F.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 G.有错必纠
课程类型:
语言课 ( 现汉 古汉 ) 翻译课 (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对译) 语言知识课 ( 语音 语法 词汇 汉字等) 背景知识课 (文学 地理 历史 经济等)
总体设计 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 测试评估
教学原则 教学类型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途径 教师分工
四大部件: (1)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 A: 目的语国家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 B: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语言教育政策和能提供 的经费
C:师资的培养 教师聘用和培训制度 D: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E: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
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
1、定义 由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各种因素构成的一种统 一体的构成方式。这种统一体中的每一个因素都 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构件,全部因素和他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这种结构的结构方式。
2、结构图形
教学经验
基础理论
对外汉语语言学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活动
客观条件
教学法
功能法交际法
1、时间:20世纪70年代 2、代表人物:[英]威尔金斯 3、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 4、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功能法交际法
5、特点 功能教学法 A.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培 养学生运用目的与进行交际的能力 B.以功能(和意念)为纲 功能是用语言 做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 并把语法视 为实现功能的手段来让学生掌握 C.教学过程交际化 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 交际的语言环境(不用语言学途径而用交 际途径,“做什么”“如何做”)
直接法
• 4、教学过程
• 归纳成“贝力兹口语教学法”。该方法严格按照 幼儿学语的方法:
• 不翻译而演示;不解释而做动作;不演说而问问 题;不模仿学生错误而纠正;不说单词而说句子; 教师少说,学生多说;不要进度太快或太慢,而 要保持适当的进度;不要说太快或太慢,要用正 常自然的语速;教师要保持课堂气氛的轻松 外松 内紧。
第四章 第二语言教学论
中文系 屈梅娟
•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 第二语言教学综述 • 第二语言的总体设计 • 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编写 • 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 • 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测试
第一节 主要的教学法流派
• 教学法流派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 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 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 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 的教学方体系。
语法翻译法
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理各种官能可分别加以训练 , 以促进其发展。 把教学看成是特殊的智力训练,是发展心理的途 径。
语法翻译法
3、主要教学特点: (1)教学语料是所谓的“规范”语言,既古典书 面语。重视书面语,不重视口语。 (2)教学目标是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 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智力。 (3)教学语言是学生的母语,翻译是主要的教学 手段和练习手段 (4)教学内容是系统的语法知识,通常利用演绎 法,先讲规则再举例解释。 (5)词汇的教学主要通过词汇表孤立的教学
听说法
6、优点: A.以句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并建立 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 B.充分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教学的难 点和重点 C.不完全摒弃学生母语 克服了直接法的某些 片面性 D.广泛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听说法
7、缺点: A.轻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B.机械的句型操练枯燥乏味 C.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性 D.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
(3)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外汉语教学类 型
A:汉语言专业教育 专业学历教育 专业性全面性
B:汉语进修教育 非学历 半年 一年 或更长 综合性 系统性 多等级 性 螺旋式安排学习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汉语短期教学 非学历 期限相对较短 强化速成 D:汉语速成教学 非学历 高目标 高强度 高效率
2、课程类型
课程和课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独立教学内 容的叫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若干课型。
任务教学法
1、 时间: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 2、代表人物:伯拉胡、纽南 1982年英国伯拉胡在印度教英语时提出此方法。 1989年,纽南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交际课堂的任务 设计。至 90年代成为英语教学的国际主流。 3、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 4、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
任务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
5、评价: 优点:
A.强调母语教学的理论 B.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语法知识扎实 C.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 力比较高 D.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不高,该教学法使用 方便
语法翻译法
缺点:
A.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B.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培 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C.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或深奥难懂
5、特点: A.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 B.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C.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 D.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E.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使用语言。 F.鼓励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
任务教学法
6、操作过程(Ellis模式) 任务前阶段:让学生了解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任务中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 任务后阶段:分析语言重点
• 受影响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阶段的语 言学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等
• 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
语法翻译法
2、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一切语言都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因此 可以通过互译的方式掌握一种语言。 哲学基础:惟理主义 认识是唤醒心灵中已有的理念。强调不同语言的 共性。
直接法Direct method
针对“语法——翻译法” “直接”:用目的语教 授目的语,又称“自然法” 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西欧,代表人物:[德]贝 立兹 M.D.Berlitz)、[法]古安、[英]帕尔默 (H.E.Palmer)
直接法Direct method
• 1、历史背景
• 19世纪中叶,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语法翻译法 由于不能满足交际需要遭到质疑。不少学者开始 探索第二语言教学的新路子。
3、教学结构的三类变因 直接变因 教学实践活动 根本变因 教师素质 学生素质 条件变因 客观条件
第二语言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
1、教学类型 (1)定义 教学类型是根据语言教学的某些综合特点划分出来的 跟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 有关的类型。 (2)第二语言教学类型的分类 按教育性质分:普通教育、预备教育、专业教育、特 殊目的教育 按学习期限分:长班(一学年及以上)和短班 按教学组织形式分:班级教学、个别教学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代表人物:卡鲁尔(Carroll) 3、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心灵是思维 学习过程的积极动因,学习由学习者个人 而不是环境决定,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 区分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4、语言学基础:转换生成语法(各种语言 有共性,无限句子由有限规则生成)
语法翻译法
• 4、教学过程
• (1)先教字母生词的发音和书写 • (2)系统进行语法的教学。 • 语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 • 先讲词法,后讲句法。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规则。
用翻译的方法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法规则。
语法翻译法
• (3)最后阅读课文
• 课文教学的一般步骤是: • 用母语介绍课文内容 • 逐字逐句翻译 • 朗读课文 • 用互译方法巩固课文
功能法交际法
7、缺点 A.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意念项目 如何合 理地安排 B.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 C.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容忍态度的“度” 如何把握 D.课堂交际化难以真正做到。 E.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还难以适 应交际法的要求。
任务教学法
是交际法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新发展,所谓 “任务”指有目标的语言交际活动。 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具体的、 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用目的语通 过协商、讨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
• 系列法
直接法
• 5、使用直接法的基本条件
教师的目的语要好,而且要掌握目的语的实质。 每个班人数不宜太多,不能超过10个人 时间要充足,最好每天都有课。
直接法
6、评价 优点: A.打破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 了新路子 B.利用直观手段(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C.注重口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D.不使用学生母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目的语 思维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