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字上古音归部说

合集下载

熊字的历史演变作文

熊字的历史演变作文

熊字的历史演变作文说起“熊”这个字,那可有得聊啦!咱们先不说它代表的那种憨态可掬又力量十足的动物,光是“熊”字本身的历史演变,就充满了趣味和故事。

我记得有一次去博物馆,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展示着一些古老的文字载体,其中就有关于“熊”字的演变介绍。

那时候,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时光的旅行,亲身感受着“熊”字的变迁。

最早的时候,咱们老祖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里,“熊”字可不像现在这么规整。

它呀,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简笔画。

你能想象吗?甲骨文的“熊”字,上面是一个大大的“能”字,下面呢,像是两只张牙舞爪的脚。

那“能”字部分,就好像是熊的脑袋和身子,圆滚滚的,充满了神秘的古朴韵味。

这两只脚画得更是有趣,歪歪扭扭的,却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感觉到这只熊正在大摇大摆地走着。

到了金文的时候,“熊”字变得稍微规整了一些,但依然保留着那种原始的粗犷感。

这时候的“熊”字,形状上更加饱满,线条也更加流畅了。

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打扮自己的小孩子,虽然还带着几分稚气,但已经有了那么点儿样子。

再往后,篆书登场了。

篆书里的“熊”字,那叫一个优雅!线条变得细长而均匀,整个字就像是一位翩翩起舞的舞者,姿态优美,充满了艺术感。

不过,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辨认起来可就有点费劲啦,感觉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非得细细琢磨才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隶书的“熊”字,那可就接地气多了。

它的笔画变得更加平直和规整,没有了篆书那种弯弯绕绕的线条,看起来简洁明了。

这时候的“熊”字,就像是一位洗去铅华的佳人,展现出了朴实无华的美。

而到了楷书,“熊”字终于定型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方方正正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规规矩矩,透着一种端庄大气。

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熊”字不仅仅是一个字,它更像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咱们中华民族文字的发展和变迁。

从最初甲骨文那充满想象力的简笔画,到如今楷书的规整端庄,“熊”字一路走来,不断地变化着、成长着。

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从懵懂无知的孩童,逐渐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大人。

战国楚简姓氏人名问题研究述评

战国楚简姓氏人名问题研究述评

2021.2第43卷哲学社会科学版战国楚简姓氏人名问题研究述评张淑一,郑晓璐(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先秦时期的姓氏人名不单纯具有名号的属性,还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家族形态、礼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的发展演变能从-个侧面反映社会性质的变迁。

目前学界已经对战国楚简姓氏人名问题进行了-定的研究,在楚国先公先王先妣及公族世系、楚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人名、楚简姓氏材料、谥号谥法材料、总论性考察等方面取得了-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研究力量分配不均衡、已有研究需深化、某些研究结论和方法需要重新加以审视等问题。

在利用楚简姓氏人名材料探讨战国户籍和文文制度、考察为楚所灭小国的遗民生存状况、论究上古著名人物事迹所反映的先秦社会观念形态等方面,还有进-步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楚简;姓氏;人名;制度;观念中图分类号:K8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44(2021)02-163-7收稿日期#2020-10-19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国楚简姓氏人名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5BZS036)#作者简介:张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先秦秦汉传世与出土文献研究;郑晓璐,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

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与秦汉以后有权大差异。

当时姓氏人名的表现形式、功能作用等,也与后世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它们不单纯具有名号的属性,还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家族形态、礼俗文化等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

它们的发展演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性质的变迁。

20世纪90年代末,古文字学家刘钊教授曾经指出:“目前的姓名学研究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研究姓氏多,研究人名少;二是对古代,尤其是汉以前的人名研究还不够。

第一个倾向是继承了古代的传统。

历史上几乎历代都有研究姓氏的专书,却从无研究人名的著作。

第二个倾向是因为汉以前典籍中的资料太少,难以入手。

熊字的研究报告

熊字的研究报告

熊字的研究报告
在金文中(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能字即字被画成一只熊的形状,让我们了解到,在周朝时期,能即为熊,熊字最古老的形态是“能”。

由此可知,熊的原型其实是“能”,而令人不解的是,古人为什么要在能字下面加上一个“火”字呢?这就要从道家思想的鼻祖鬻子来说起了。

鬻子,字熊(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并传八卦于周文王。

后来,才有了周文王的著作《易经》的问世。

鬻熊著有《鬻子》一书,是楚国哲学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又是道家学说的第一部著作,因此,鬻熊被学界公认为是道家思想的鼻祖。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鬻熊的“熊”,极有可能为其所首创,因为依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在鬻熊以前,熊字均写作“能”。

假如果真如此,那么,鬻熊所首创的这个“熊”字,必定包含了极其丰富的道家思想,换句话说,“熊”字,富含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那么,鬻熊创造“熊”字的初衷及原因是什么呢?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了。

在这里,让我们追溯一下鬻熊的世系,看能否从中找出些许的端倪。

纵观各类史料我们可知,鬻熊的先祖为火神祝融,而祝融的先祖为黄帝有熊氏,均是值得整个家族引以为傲的显赫人物。

因此,在鬻
熊创造“熊”字的过程中,“能”表明祝融的“熊图腾”世系,“能”下面加“火”,表明火神祝融之功德而首创出了“熊”字。

我们可以断言,在鬻熊以前,考古一日未发现“熊”字的存在,那么,“熊”字是鬻熊所首创且富含道家思想的推论将一日不被推翻!。

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

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

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贾佳【摘要】《说文解字注》中关于“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古音归入不同韵部的情况表明了段玉裁对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并不是依据“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而是另有原因.具体是:押韵字根据押韵音归部;非押韵字则按照古今语音的对应关系,今音上推来归部,但仅限于同声符且中古同韵的字.同时“同谐声者必同部”原则只限于形声字造字之初.【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说文解字注》;古音归部;同谐声者必同部;此;真;声符【作者】贾佳【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在学术界一直被解释为:凡同一谐声偏旁的字,在上古音系里,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1]82。

也有学者强调“谐声同部说”是一定范围的真理,是指《说文》小篆的谐声偏旁与先秦古韵的统一,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2]78。

可见,学术界承认“同谐声者必同部”是形声字古音归部这一理论的大有人在。

“同谐声者必同部”一直被当作是段玉裁古音归部的理论,并以《古十七部谐声表》为依据来判断谐声字的古音归部。

但是,比较可以发现《说文解字注》中同一谐声偏旁的形声字归入不同韵部、谐声偏旁与所谐字不在同一韵部的现象并不少见。

如,“每”声字,“每”字古音归部在第一部,所谐字“诲晦”在第十五部、“侮”在第五部、“”在第十四部、“悔敏脢梅镅娒畮”在第一部;“夐”声字,“夐”声在第十四部,所谐字“琼奂讂”在第十四部,“觼”却在第十五部。

可见,段玉裁并非根据“同谐声者必同部”来给形声字进行归音归部,而是另有原因。

并且刘忠华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提出的,声符和所谐字音韵不合的情况是后来出现的[3]56。

既然如此,那么谐声字的古音归部肯定另有原因,那具体的古音归部原则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分析“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古音归部情况,可以得出段玉裁的“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并不是《说文解字》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原则。

古代汉语词类

古代汉语词类

古代汉语词类左传:左丘明,《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清阮元《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食舍肉=捨焉辟害=避异体字:佗邑唯命=他通假字:无使滋蔓=毋永锡尔类=赐读音共叔段gong1 祭仲zhai4 不义不暱ni4具卒乘sheng4 请以遗之wei4 繄yi1我独无施及庄公yi4公语之故yu4 早为之所wei2《齐桓公伐楚》读音:寇不可翫wan2 晋不更geng4举矣通假字:不唯偪乎=逼古今字:神所冯依=馮=慿=凭《烛之武退秦师》读音:夜缒而出zhui4 微夫fu2人之力不及此。

古今字共其乏困: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捨秦伯说:悦失其所与,不知:智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焉用亡郑以陪邻: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非若不阙秦:缺《蹇叔哭师》读音:将殡bin4于曲沃柩jiu4有声如牛将有西师过轶yi4我必有悖bei4心蹇叔之子与yu4师晋人御师必于殽xiao2 夏后皋gao1之墓也《晋灵公不君》读音从台上弹tan2人宰夫胹er2熊蹯fan2不孰鲜xian3克有终使鉏麑chu2ni2贼之晋侯饮yin4赵盾酒公嗾sou3夫fu2獒ao2焉请以遗wei4之既而与yu4为公介古今字而观其辟丸也:避反不讨贼:返宰夫胹熊蹯不孰:熟亡不越竟:境宣子田于首山:畋通假字:三进及溜:霤自诒伊戚:贻《齐晋鞌之战》读音:齐晋鞌an1之战左轮朱殷yan1擐huan4甲执兵右援枹fu2而鼓綦qi2毋张丧车骖can2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zhan4中以肱gong1击之属当戎行hang2 宛茷fei4为右古今字:师陈于鞌:阵旦辟左右:避韩厥俛定其右:俯奉觞加璧以进:捧通假字:不介马而驰之:甲右援枹而鼓:桴骖絓于木而止:挂无令舆师陷入君地:毋《楚归晋知罃》一、讀音1以為俘馘2臣不才,不勝其任3執事不以釁鼓4而求紓其民5各懲其忿以相宥也6兩釋纍囚以成其好7臣不與及8重為之禮而歸之二、文字1帥偏師以脩封疆一、讀音1guó2shēng3 xìn4 shū5chéng yòu6 léi hào7yù8zhòng wéi二、文字帥:率;脩通修战国策:西汉刘向编,战国时期,11策,33卷,12个国家东汉高诱最早注,南宋鲍彪《战国策注》《冯谖客孟尝君》一)读音:冯谖xuan1客孟尝君长铗jia2归来乎食si4以草具谁习计会kuai4愦kui4于忧性懧nuo4愚后期ji1年无纤xian1介之祸者二)通假字:1 无纤介之祸者:芥三)古今字:1责毕收:债2说:悦3使人属孟尝君:嘱四)异体字:1券徧合:遍2朞:期3性懧愚:懦《赵威后问齐使》读音齐有处chu3士钟离子有粮者亦食si4有衣者亦衣yi4 叶阳子she4哀鳏guan1寡彻其环瑱tian4王wang4齐国於wu1陵子仲《触詟说赵太后》读音大臣强qiang3谏玉体之有所郄xi4也未填沟壑he4 媪ao3之送燕yan1后也持其zhong3踵为wei4之泣通假字少益耆食:稍嗜古今字奉厚而无劳:俸通假字1折清风而抎矣:陨2与淮北之地也:举异体字1将以为楚国祅祥乎:妖 2 俛啄蚊虻而食之:俯3夕调乎酸醎:咸4被?磻:碆古今字臣请辟于赵:避《论语》:古论,齐论,鲁论。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孙珊
【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31)3
【摘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体现段氏古音系统思想的经典著作,其重要体例之一在于为古韵标注归部。

其中多数字采用“某某切,某部”的标注方法,还有些字采用“某某切,古音(在)某部”的注音方法。

对这两种不同标注的区别进行讨论,发现两种标注方法是用来区分反切归部与上古音分部是否一致的情况。

这是段注《说文》古韵归部的重要体例。

同时文章还着眼于标注“古音(在)某部”的标注方法,将这种标注方法包含的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列举并试图分析其中原因,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古音思想。

【总页数】7页(P14-20)
【作者】孙珊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
【相关文献】
1.段玉裁与他的《说文解字注》--评段玉裁的治学方法
2.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周”声字的古音归部处理
3.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
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4.从《说文解字注》"冒"声字的古音归部看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5.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古音学原理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古音“也”字归部简论(修订本)

上古音“也”字归部简论(修订本)

上古音“也”字归部简论刘洪涛提要上古音“也”字的归部,有歌部、支部和鱼部三种不同说法,现代学者一般都信从第一种说法。

根据先秦秦汉古文字资料,凡是读音属于歌部的从“也”之字,所从之“也”都是“它”字的讹变,第一种说法其实是不可靠的。

从“也”字的本义以及韵文、假借、读若等资料来看,我们认为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即上古音“也”字应该归支部。

关键词也它歌部支部上古音“也”字的归部,有歌部、支部和鱼部三种不同说法。

下面把他们归部的理由分述于下:一、歌部说。

代表人物为段玉裁(1775/1988:828)、江有诰(1812/1993:252)等。

我们知道,研究上古韵部的主要资料有两种,一种是韵文资料,一种是谐声资料。

“也”字作为语气词一般不用作韵脚,故而只能根据从“也”得声的字来确定其韵部的归属。

从“也”之字,如“地”、“施”、“迆”、“池”、“驰”等都属歌部,因此一般都把“也”字归歌部。

“髢”字虽然也从“也”声,但是段玉裁(1775/1988:856)作为例外处理,归支部入聲,因为按照段氏(1815/1988:628)的说法,“也”字的读音本来就在“十六、十七部之间也”。

二、支部说。

代表人物为朱骏声(1849/1984:489-490,526-527)。

朱氏把《说文》“迆”、“”、“杝”、“施”、“驰”、“阤”六字归歌部,但认为所从之“也”是“它”字的讹误。

又把“匜”、“貤”、“灺”、“弛”、“地”、“酏”等字归支部,认为“也”是“匜”字的初文,故而把“也”字归支部。

三、鱼部说。

代表人物为董同龢(1948)。

董氏(1948:173,185)采纳朱骏声随声分系的做法,把从“也”之字分别归歌部和支部。

但是他认为根据从“也”声之字判断“也”字韵部的做法是间接的,“‘也’字的地位应当由他自己的行为来决定”,认为《论语》“也”与“邪”通用,因此把“也”字归鱼部(1948:93,159)。

现在音韵学界的共识是,研究上古韵部,韵文资料优先于谐声资料,而谐声资料又优先于假借、读若资料。

段玉裁对《说文》谐声字的归部处理原则初探——以“斤”“卓”“俞”“垔”“舟”声字的归部为例

段玉裁对《说文》谐声字的归部处理原则初探——以“斤”“卓”“俞”“垔”“舟”声字的归部为例

段玉裁对《说文》谐声字的归部处理原则初探——以“斤”“卓”“俞”“垔”“舟”声字的归部为例刘忠华【摘要】段玉裁对《说文》谐声字的古音归部,并非“谐声必同部”的原则.韵脚字的归部依据押韵情况,其中一字协两部者,选择押韵次数多的归部.非韵脚字的归部,根据古今音对应关系上推,一般情况下,据大徐音上推,遇有一字多音而大徐音是音转的情况,则选择其中一音为正音进行归部.谐声系联,仅限于把同谐声且中古同韵者归入同一韵部.【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声符;谐声字;归部原则;今韵;押韵;同韵【作者】刘忠华【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1●语言·文字段玉裁指出:“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

”[1]817-818以致“后来人讨论上古音的时候,往往就把谐声偏旁分别列出,凡从某某偏旁得声的字,就属于某某韵部。

”[2]3但是,拿上古韵部系统衡量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会发现《说文》谐声系列中有不少同部与异部交织的现象,段玉裁又提出“古谐声偏旁分部互用说”[1]832,把异部现象视作“合韵”,认为异部现象是“音有变转”所致。

李葆嘉指出:“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前提“必须是,处于统一音系中的谐声字。

研究表明,《说文》音系并非是一个单一音系。

”[3]133刘忠华、赵诗嫚进一步揭示了谐声关系的本质以及声符与所谐字“失谐”的多种原因[4]。

同一个主谐字或被谐字,诸家归部意见分歧的情况(参看陈复华,何九盈《古音通晓》归部分歧例)也就不会发生[5]。

我们在研究《说文解字注》“合音”现象时发现:“段玉裁对非入韵字的归部,根据今音与古音的对应关系,采用以今韵上推古音的方法,而非谐声关系”[6]。

拙文《论段玉裁对〈说文〉“世”谐声系列诸字的古音归部》通过个案考察发现,谐声系联法虽是段玉裁的归部方法之一,但是“只限于把同声符且中古同韵的字归入同一韵部”[7]。

黄帝为什么又被称为有熊氏?熊和黄帝有什么关系

黄帝为什么又被称为有熊氏?熊和黄帝有什么关系

黄帝为什么又被称为有熊氏?熊和黄帝有什么关系
有熊为族中之王的意思
现今人们的认知是,熊姓出自黄帝,而黄帝又是伏羲的后裔。

依据众多史料我们可知,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黄帝后裔楚国的历代君王也均以“熊”为姓,这个家族是以“熊”为崇拜物的氏族。

然而,上古的“熊”字写法是“上今下酉”,即“酓(yan,眼)”字,为“首领”的意思。

有熊,是族中之王的意思,是华族部落首领伏羲女娲的继承人,世袭龙图腾。

后来孔丘写《春秋》篡改了,《帝王世系》也不传,加之秦王诅咒楚怀王熊槐为“熊相”,楚语“’上今下酉’槐”音与“熊”相近似,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统一文字为小篆,故意不造“酓”字,改“酓”为熊字,从此便成了动物的“熊”字了。

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先秦小篆,音“yǎn”,伏羲古称大酓包戏,酓是伏羲的称号)为氏,是“熊”姓的先秦写法。

熊姓起源

熊姓起源

芈轩辕黄帝、嫘祖,生昌意昌意、昌仆,生颛顼zhuān xū颛顼,生鲧gǔn,鲧生大禹。

颛顼,帝颛顼高阳氏。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针对巫术盛行之风,下令民间禁绝巫教;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帝喾kù(五帝之一)是颛顼的族侄,15岁帮助颛顼治理天下,30岁登帝位,其在位期间严以律己,是一位万民诚服的帝王。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成为帝喾高辛氏的火正,很有功绩,能使天下充满光明,帝喾赐予他祝融的称号。

共工氏叛乱,帝喾派重黎去平定叛乱,却没有彻底消灭叛乱者。

帝喾就在庚寅那一天杀死重黎,让他的弟弟吴回接替重黎火正的职务,仍称之为祝融。

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mǐ,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吴回生下儿子陆终。

陆终有六个儿子,都是剖腹而生的。

长子叫昆吾,次子叫参胡,三子叫彭祖,四子叫会人,五子叫曹姓,六子叫季连。

季连姓芈mǐ(古音读作miē),是楚国王族的祖先,为祝融八姓中的芈姓。

季连的后世子孙鬻yù熊为西伯昌(后为周文王)火师。

出土楚简中又写作媸酓,又称穴熊,芈姓,季连的后裔,如同服侍父亲一样跟随西伯昌(后为周文王),不幸早死。

鬻熊子熊丽,芈姓,熊氏,名丽。

随其父鬻熊活动于丹水之阳(今豫西南丹水以北),鬻熊西去投奔西伯昌(后为周文王)后,乃率楚人南渡汉水,筚露篮缕,开发荆山(今南漳西北),西南达于雎(沮)水上游的雎山。

寻以荆山为中心,草创楚国。

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为楚子,封以子男之田(王者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地方百里,伯七十,子男五十里),居丹阳(古“丹阳”位于丹水和淅水交汇之处(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因处丹水之北,故称为丹阳。

姓氏 熊

姓氏 熊

姓氏:熊被查看次数:579原始排名:121最新排名:68一、姓氏源流熊(Xióng)姓源出有三:1、出自黄帝后裔。

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七世孙有季连,为芈姓,其后裔有鬻熊者,乃周文王之师,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

2、出自黄帝有熊氏之后。

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其后有以地为氏者,称熊姓。

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苗族仡熊氏,汉姓为熊;普米族本牙氏,汉姓为熊;傈僳族以熊为原始图腾的氏族五饶时,汉姓为熊;四川、甘肃地区白马人当纳氏、热惹氏、哑咕氏等均汉姓为熊;今布依、彝、满、蒙古、瑶、阿昌、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鬻熊。

商末人,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

其先祖为黄帝,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

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

西周成王时,封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

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二二三年,楚为秦所灭,后人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熊姓发源于古时的楚国,即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自然这一地区也成了熊姓首先繁衍的主要地区。

秦汉之际,熊姓仍旧以上述地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但亦有少数散居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熊姓已迁入我国江南广大地区,经过长时间的繁衍发展,逐渐在湖北之江陵、江西之南昌昌盛壮大起来,并陆续有人到朝中为官,故熊姓有以“南昌”、“江陵”为其郡望堂号的。

唐宋年间,熊姓后人陆续向江苏、浙江地区迁移,而南昌与江陵两地的熊姓依旧长盛不衰,人才辈出,族大人众,据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所载,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四大姓中有熊姓,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五大姓之首为熊姓。

可见在宋代时,熊姓仍广泛分布在江西南昌及湖南岳阳一带。

0502说“熊”“兔”——“甲骨文所见的动物”之三

0502说“熊”“兔”——“甲骨文所见的动物”之三

說“熊”“兔”——“甲骨文所見的動物”之三(首發)單育辰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五、說“熊”在幾種甲骨文字典裏,都沒有“熊”這種動物,但“熊”字並不是不存在,只是長期以來,未被人們認識而已。

在甲骨文中,有一種動物直立,上、下足彎曲,如下圖所示:A B其中B爪形不顯,但應是A之省寫。

這兩個字的辭例如下:(1)貞:其A言(《合》15154賓組)(2)卜B不其(《合》10457賓組)此字過去一直被釋爲“兔”,但“兔”字的上下足不彎,並且A、B也沒有“兔”形後翹的短尾,若與第六節我們指出的甲骨文中“兔”字的幾種寫法相對照,就會發現它們與“兔”是全然不同的。

在甲骨文中,還有在A形上加“网”者,出現次數較多:Ⅰ型:C D E F GⅡ型:H I J K LⅢ型:M N O P Q R SⅠ型:(3)C?王占曰:㞢豕,率扶(《合》10726 賓組)(4)辛卯卜,1貞:隹(唯)D乎(呼)竹(施)?(《合》1108 賓組)(5)辛卯卜,貞:隹(唯)E乎(呼)竹(施)?(《合》1109 賓組)(6)貞:不隹(唯)F乎(呼)竹(施)?(《合》1110 賓組)(7)G乎(呼)竹(施)?(《合》1111 賓組)Ⅱ型:(8)不其H,十月才(在)盖。

(《合》10737 賓組)(9)貞:王(往)I王(往)(《合》10736⊃《合補》2654 賓組2)(10)貞J(《合》10741 賓組)(11)甲申貞:麋K(《合》10740 賓組)(12)壬辰卜,貞:勿隹(唯)L(《合》39799 賓組)Ⅲ型:(13)貞:吳率以M芻?(《合》95 賓組)(14)貞率N(《合》10738 賓組)(15)戊寅卜,貞:勿乎(呼)(師)般比O?(《合》6185 賓組)(16)P(《合》10739 賓組)(17)扶Q(《合》10742 賓組)(18)王曰R隻(?獲)(《合補》2652 賓組)(19)S(《合》10747 賓組)其實,上面所引的A、B兩字即是“能(熊)”字,而於A上加网形者,可釋爲“罷(羆)”。

楚文字讹混现象举隅

楚文字讹混现象举隅

《清华九·成人》简1有如下一个字:辞例作“~前罚愆”。

整理者隶作“”,读作“徵”,《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徵”,杨伯峻注:“徵,问罪也。

”[1]刘信芳先生读作“懲”,意思同《诗·周颂·小毖》:“予其懲而,毖后患。

”[2]细审此字,我们发现其右旁写法与一般的“”字不同,下面就该字补充说明如下。

楚文字中从“”的字一般写作以下三类:A:《清华五·命训》03《清华八·邦道》26《清华八·邦道》11《包山》138《上博四·采》3《清华二·系年》076B:《清华二·系年》075《包山》140C:《郭店·性自》22《包山139》《包山》128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字上部一般写楚文字讹混现象举隅方翔(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1)【关键词】楚文字;单向讹混;清华九;上博简;徵与後;幾与微【摘要】楚文字中“”形有时会讹写成“”形,属“”→“”的单向讹混。

据此,《清华九·成人》简1“”应改隶为“”,右旁系“”的讹写。

《上博四·内豊》篇“”与《上博四·逸诗》篇“”应是一字异体,都读为“豈”,用为反诘副词。

《上博四·逸诗》篇“”所从的“”与“幾”的一种省体类似。

《上博七·武王践阼》简1的“幾”和简2的“微”写法不同应是有意区分。

作“”“”“”“”等形。

本文讨论的《清华九》中此字上部所从的“”形与“”上所从显然不同,而与楚文字中“”旁上部的写法相似,例如:《包山》2《上博四·曹》30《郭店·穷达》9《清华十·四告》17故《清华九》此字应分析为从“言”,“”声。

滕胜霖认为此字应读作“厚”,“前”通“雋”,读作“俊”,简文“厚俊罚愆”的意思是优待俊才,惩罚过失。

我们怀疑《清华九》中此字所从的“”是“”字的讹写,该字在简文中仍读作“徵”。

《说文解字注》“包”声字的古音归部分析

《说文解字注》“包”声字的古音归部分析

《说文解字注》“包”声字的古音归部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注》中“包”声字的古音归部进行分析后认为,段玉裁古音归部并非完全遵循“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而是依据不同字的押韵情况、今音上推古音及谐声系联的方法来归部,从而对段玉裁的古音归部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包”声字;谐声;归部一、引言段玉裁在《六书音均表表一·古谐声说》中指出,“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

”但是,我们在对古音归部问题进行研究时会发现,声符与所谐字不同部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同谐声者未必同部。

基于这个问题,本文试结合《说文解字注》中“包”声字的古音归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段玉裁的古音归部原则。

二、“包”声字的古音归部情况为探究“包”声字的古音归部情况,首先将《说文解字注》中从“包”得声的字进行了摘录,结合大徐切音及段玉裁的归部制成下表:通过对《说文解字注》中“包”声字的统计分析可见,以“包”为声符的字共有18个,按大徐切音分属于肴韵、豪韵、虞韵、尤韵、觉韵,《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音归入二部、三部。

从段玉裁的归部来看,声符“包”字“古音在三部”,而所谐字的归部既有同声符字相同的“古音在三部”,也出现了与声符字不同的“古音在二部”、“二部”、“三部”的情况。

由此可以得出,“同谐声者必同部”并不是段玉裁对谐声字古音归部的原则。

对于段玉裁对谐声字古音归部的依据是什么以及为何会出现“古音在某部”和直接标注“某部”的不同说法,都需要做进更一步的分析。

三、“包”声字的古音归部分析(一)肴韵字的古音归部1.声符字“包”,“包”是《诗经》中的韵脚字。

《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古本音”中指出,包声在第三部,“诗《野有死麕》一见,今入肴”。

按《今韵古分十七部表》来看,肴韵应属于第二部,而段玉裁“包”字的归部为“古音在三部”,是与押韵情况一致的。

在《古十七部本音说》中有:“凡一字而古今异部,以古音为本音,以今音为音转”。

熊的繁体字

熊的繁体字

熊的繁体字
清朝时期,汉字从简体字发展成繁体字,把简体字发展成繁体字的过程被称为繁体字的演变。

熊字是最早出现的繁体字,它的样式很简单,由两个简体字“”和“灬”组成,是不太复杂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繁体字。

熊字的历史由来已久,它源於中国的古代文字“类纳文”,古代的类纳文也称为熊符,代表一种象征明皇权威和慈悲远大的精神。

因此,熊字在中国文字界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许多历史人物都使用它作为自己的徽章或符号。

在熊字演变的过程中,它的形态发生了不少变化。

最初的熊字是一个省略了尾部的字,再加上一个灬的火把,组成一个有辨识度的熊字图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熊字图案也渐渐发展成不同的形状,如长、短、圆、方、正三角等。

此外,熊字也被广泛用于生活当中,包括衣服和饰品上,作为个性标识,也被用作门面旗帜和祝福祭神用品。

由于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因此,熊字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它代表着中国人的思想,即勤奋、坚定、友爱,表达对祖辈传承的崇敬之情。

由此可见,熊字的文化含义深厚,至今仍被历代人们所青睐,而现在它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熊字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衷心的爱与自豪感。

- 1 -。

熊字的历史演变作文

熊字的历史演变作文

熊字的历史演变作文说起“熊”这个字,那可有得聊啦!咱们先从最开始的甲骨文说起。

那时候的“熊”字,就像是一幅简单的小画儿。

想象一下,甲骨文里的“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胖乎乎、圆滚滚的熊,有着大大的肚子和短短的四肢。

它的样子歪歪扭扭的,可就是这种质朴的线条,仿佛在努力地告诉我们:“看呀,这就是熊!”到了金文的时候,“熊”字变得稍微复杂了点儿。

形状上有了一些调整,线条也更规整了。

感觉就像是熊长大了一些,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气”,模样也更清晰了。

再往后到了篆书,“熊”字就像是一个穿着长袍、正襟危坐的古人。

笔画变得弯曲、流畅,多了几分优雅的味道。

这时候的“熊”字,仿佛在告诉我们,它已经不是那个毛毛躁躁的小家伙,而是有了一些内涵和深度。

隶书时期的“熊”字,更加规整和整齐。

就好像熊经过了一番锻炼,变得强壮而有秩序,每一笔每一划都站得稳稳当当。

楷书里的“熊”字,那可真是定型啦!方方正正的,看起来特别端庄。

这时候的“熊”,就像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站在那里,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博物馆,在一个展柜里看到了一块刻着古老“熊”字的甲骨。

那块甲骨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颜色发黄,上面的刻痕却依然清晰。

我凑得很近很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想把那个小小的“熊”字看个清楚。

当时心里就在想,几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想到用这样的形状来表示熊的呢?他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看到了熊的憨态可掬,看到了熊的力量和威严?还有一回,我在家里翻看一本关于汉字演变的书。

翻到“熊”字那一页的时候,我盯着那些不同时期的字形看了好久好久。

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古人一笔一划写下“熊”字的情景。

他们或许是在记录一次与熊的相遇,或许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熊的传说。

那一瞬间,我觉得汉字真的是太神奇了,一个小小的“熊”字,竟然承载了这么多的历史和故事。

如今,“熊”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们会在童话书里读到小熊的故事,会在动画片里看到可爱的熊形象,也会在动物园里看到真正的熊。

熊字的演变过程介绍作文

熊字的演变过程介绍作文

熊字的演变过程介绍作文
“哎呀,妈妈,你看这个字像不像一只熊呀!”我指着书上的一个字叫起来。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的地板上,我和妈妈正坐在书桌前一起看书呢。

妈妈笑着说:“哈哈,宝贝,你说的是这个‘熊’字吧。

”我用力地点点头。

妈妈接着说:“那妈妈就给你讲讲熊字的演变过程吧。

”我一听,可来劲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妈妈。

妈妈说:“最早的‘熊’字呀,可不是现在这样写的哦。

在古代的甲骨文里,它就像是一只真正的熊的样子呢,特别形象。

”我好奇地问:“那后来呢?”妈妈摸摸我的头:“后来呀,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慢慢发生了变化,到了金文的时候,‘熊’字的样子就和现在有点像啦,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再到后来的篆书、隶书,‘熊’字就越来越接近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啦。

”我忍不住感叹:“哇,原来一个字的变化这么神奇呀,就像熊从古代走到了现在一样。

”妈妈笑着说:“对呀,文字的演变可是很有趣的呢。


我歪着头想了想,说:“这就好像我们人一样,会慢慢长大,会有变化,但本质还是我们自己呀。

”妈妈开心地说:“哎呀,我的宝贝真聪明,说得太对啦!”
我看着书上的“熊”字,好像看到了它一路走来的样子,从古老的时代一步步走到现在,真的好有意思呀。

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还要了解更多字的演变过程,这可比单纯认字好玩多啦!”妈妈笑着点头说:“好呀,那我们以后一起探索更多文字的奥秘。


文字的世界真的好神奇呀,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宝藏,等着我去不断挖掘呢!我真的好喜欢呀!。

“熊”字上古音归部说

“熊”字上古音归部说

“熊”字上古音归侵部补注麦耘李新魁师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过“熊”字上古本在侵部,后来才转入蒸部(1983:445,1994:382- 383),他的证据是:金文中“熊”写作“酓”;《说文解字》为“炎省声”;闽南方言读him或hom;朝鲜语和日语分别读kom和kuma。

李新魁师说得比较简略,本文准备补充得详细些。

《说文解字》卷十上:“熊,兽。

似豕,山居,冬蛰。

从能,炎省声。

”对这个字的上古音归部,清代古音学者大致上分为两派。

一派根据许慎“炎省声”的说法,归到谈部,例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严可均《说文声类》。

另一派根据东汉的押韵归到蒸部。

顾炎武《唐韵正》卷一从《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下的孔颖达正义中找到“张叔《皮论》”(钱大昕校为“张升《反论》”,见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下册二○五四页所引)以“腾、熊、蝇”相押的例证,后来江永《古音标准》、江有诰《谐声表》等都信从他①。

苗夔《说文声订》还徒劳地企图证明“熊”为“火廾”省声,以支持顾氏。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增加了几条对顾氏的观点有利的例证:“《左文十八传》‘仲熊’《潜夫论》作‘雄’。

‘有熊氏’《白虎通》训宏大(引者按:这是声训)。

《易林》蹇之大过‘熊’与‘宏’叶。

”不过朱氏自己却又疑心“熊”从“烘”省声,竟然归到豐部(即一般所称的“东部”)去了,毫无道理。

《反论》、《潜夫论》、《白虎通》和《易林》都是东汉的作品,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属于上古后期的东汉时期“熊”字归蒸部是可以的,但要说先秦时期――习惯上总是把先秦音看作上古音的代表――它也归蒸部,就显得说服力不足,而偏偏先秦文献中不见“熊”字入韵之例。

②现代学者也分两派。

一派把“熊”字归到蒸部,如唐作藩(1982:145)、陈复华和何九盈(1984: 235和1987:365)、郭锡良(1986:291)。

郭氏的上古拟音为ĭwŋ。

另一派归侵部,除李新魁师外,还有高本汉(1957:294)拟“熊”字(编号674)为i um,李方桂(1971:45)作wj m34,但后者在拟音后面注一个放在括弧里的问号,说明他不能很肯定。

古代“熊”字是真“能”

古代“熊”字是真“能”

古代“熊”字是真“能”
刘绍义
【期刊名称】《甘肃教育》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在我国古代,“能”字不是如今“能力”、“才能”、“能源”的“能”,它是动物“熊”的意思。

所以我说,古代“熊”字是真“能”。

【总页数】1页(P89-89)
【作者】刘绍义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2
【相关文献】
1.《唐韵正》"熊"字、"华"字补考
2.生活史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小说史书写\r——熊明先生《中国古代小说史论》述评
3.中国缓步动物门二新种及三新纪录种和亚种(异缓步纲,棘影熊虫科;真缓步纲,小斑熊虫科,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
4.云南省丽江苔藓中缓步动物(异缓步纲:棘节目:棘影熊虫科;真缓步纲:近爪目: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
5.中国真缓步纲熊虫一新种及四新纪录种记述(离爪目,小斑熊虫科,近爪目,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字上古音归侵部补注麦耘李新魁师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过“熊”字上古本在侵部,后来才转入蒸部(1983:445,1994:382- 383),他的证据是:金文中“熊”写作“酓”;《说文解字》为“炎省声”;闽南方言读him或hom;朝鲜语和日语分别读kom和kuma。

李新魁师说得比较简略,本文准备补充得详细些。

《说文解字》卷十上:“熊,兽。

似豕,山居,冬蛰。

从能,炎省声。

”对这个字的上古音归部,清代古音学者大致上分为两派。

一派根据许慎“炎省声”的说法,归到谈部,例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严可均《说文声类》。

另一派根据东汉的押韵归到蒸部。

顾炎武《唐韵正》卷一从《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下的孔颖达正义中找到“张叔《皮论》”(钱大昕校为“张升《反论》”,见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下册二○五四页所引)以“腾、熊、蝇”相押的例证,后来江永《古音标准》、江有诰《谐声表》等都信从他①。

苗夔《说文声订》还徒劳地企图证明“熊”为“火廾”省声,以支持顾氏。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增加了几条对顾氏的观点有利的例证:“《左文十八传》‘仲熊’《潜夫论》作‘雄’。

‘有熊氏’《白虎通》训宏大(引者按:这是声训)。

《易林》蹇之大过‘熊’与‘宏’叶。

”不过朱氏自己却又疑心“熊”从“烘”省声,竟然归到豐部(即一般所称的“东部”)去了,毫无道理。

《反论》、《潜夫论》、《白虎通》和《易林》都是东汉的作品,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属于上古后期的东汉时期“熊”字归蒸部是可以的,但要说先秦时期――习惯上总是把先秦音看作上古音的代表――它也归蒸部,就显得说服力不足,而偏偏先秦文献中不见“熊”字入韵之例。

②现代学者也分两派。

一派把“熊”字归到蒸部,如唐作藩(1982:145)、陈复华和何九盈(1984: 235和1987:365)、郭锡良(1986:291)。

郭氏的上古拟音为 ĭw ŋ。

另一派归侵部,除李新魁师外,还有高本汉(1957:294)拟“熊”字(编号674)为 i um,李方桂(1971:45)作 wj m34,但后者在拟音后面注一个放在括弧里的问号,说明他不能很肯定。

高本汉和李方桂都没说这样拟的理由。

归蒸部和归侵部的主要的区别在韵尾:是-ŋ尾还是-m尾。

下面几点可以看成是对李新魁师有关论述的注释:(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王室为“熊”氏,传世的典籍像《左传》、《国语》和《史记》记载都一样。

古文字资料涉及这一点的有两种:一种是《诅楚文》,是秦国人的手笔,其中提到楚王“熊相”,楚王的姓氏和典籍所记载的一致。

还有一种是楚国的铜器铭文,包括“楚王酓璋戈”、“酓章作曾侯乙鎛”、“酓出月鼎”、“酓出月匚古”、“酓出月盘”、“酓干心鼎”和“酓干心盘”等,在这种资料中,楚王是“酓”氏。

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铜器都是楚王室铸造、使用的。

就是说,当时别国人称楚王室为“熊”氏,而楚王室自称“酓”氏。

大徐本《说文》没有“酓”字,小徐本有,解释是“酒味苦也”。

在金文中,“酓”是“酓欠”(“飲”古字) 的省形。

燕飲之“飲”,金文作“酓欠”和“酓”两形,指楚王姓氏时只作“酓”。

这个姓氏跟“酒味苦”当无关。

不过这点已经不重要了。

“酓”字上古属侵部。

声母方面,“熊”中古喻三,上古读牙音(舌根塞音)③,“酓”中古影母,但既然是从“今”(见母) 得声,所以上古也可以看做是牙音字。

(二)许慎的“炎省声”常常引起争议。

现在设想两种可能:一种是确实有过从“炎”的“熊”字。

不过如果许慎真的见到过这样的字形,照《说文解字》的体例,他会把不省的形体作为异体列出来,但他没有。

我们也没见古文字或传世古籍中有这样的“熊”字。

所以这种可能性很小。

另一种可能是东汉的时候还有某些方言把“熊”字读作收-m尾的侵部的音,跟也收-m尾的谈部字“炎”接近(“炎”的声母也是喻三),许慎就附会过去了。

这个可能性还需要证实。

不管怎么说,许慎的说解还是能为“熊”字本来带-m韵尾的看法提供一个旁证。

(三)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汉语方言中,“熊”字都读-ŋ韵尾,只有闽南方言有所不同:厦门文读hi ŋ,但白读him,潮州和海丰读him,没有文白的区别④。

众所周知,在现代各方言中,闽南方言、尤其是其白读音,保留上古语音特点是最多的。

⑤(四)朝鲜语的“熊”是kom。

尽管朝鲜语不是汉语的亲属语言,但在历史上跟汉语有过非常密切的接触,除了大量中古以后的汉字音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更早历史层次的借词,譬如“风”param就是著名的例子。

“熊”也应属这一类。

日语“熊”是くま(kuma),不能肯定是直接来自汉语还是来自朝鲜语。

有一种资料李新魁师没提及,就是藏缅语族中一些语言对“熊/狗熊”这个词的读音也是-m 尾,或者可以认为有-m尾的痕迹(资料来源请参看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藏”和“缅”打头的是藏文和缅文转写,方括号里是现代藏语和缅语读音。

其他都是现代读音。

圆括号标的是方言点。

所有的声调都省略):藏语支藏: dom [thom(拉萨)tom(夏河、泽库)]错那门巴: m(麻玛)wom(文浪)仓洛门巴: om a(墨脱)om-sha(提朗)彝语支彝: m (南华)哈尼:xa xm (格朗和)景颇语支僜:kum(格曼)t mm (达让)珞巴: u tum(博嘎尔)缅语支缅:w k w m [wε wu ]载瓦:vam阿昌: m(陇川)根据这些材料来看,给原始汉藏语的“熊”构拟一个-m韵尾是有相当可靠性的。

不过,藏语和珞巴语等声母是舌尖塞音,跟汉语“熊”上古的舌根塞音声母不太对应。

这一点下面还要提到一下。

上面列举的几种资料当中,以第一种资料最有证明力量。

楚王室是什么姓氏,当然要按他们自己说的为准,而别国人所称呼的,一定是根据他们的自称变来的。

为什么“酓”氏会变成“熊”氏,当时楚人对别国人的指称是不是持认肯的态度,目前都不清楚。

但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说,有一点应该没有疑问:“酓”字和“熊”字的读音相同或者相近。

因此笔者赞同把“熊”字归到侵部。

至于具体的拟音,这里能肯定的,是它带-m韵尾,音节的其他成分,譬如韵腹是u或是 ,就需要另外研究,现在不打算讨论。

在字形方面,如果“熊”不是“炎省声”,它的形体构造就成了一个问题。

清代学者徐灏《说文段注笺》认为“熊”的本义是“火光之熊”,后来假借为兽名的“能”。

如是则“熊”从“火”、“能”声。

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能”跟“熊”是同族字,下面只引用比较新出的两本书作代表:何琳仪(1998:136)说“能”和“熊”是一字分化;尹黎云(1998:359)说“熊”是“能”的繁文,“熊”从“火”是为了表示毛色黄。

⑥这些说法都有些没说透的地方,这里没法刨根究底了。

撇开文字构形,从语音上说,不管是谐声、假借还是同族字,“能”和“熊”的读音都起码该是接近的。

“能”的上古音,一般是归在蒸部,或者有蒸部和咍部(即一般所说的“之部”)两读。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它本来在咍部,后来才到蒸部的。

“能”字的归部可以另外讨论,这里只能简单地推论:从跟“熊”字的关系来看,说它原本在侵部,后来进入蒸部和咍部,更加恰当。

陆志韦(1947第十二章)曾谈到上古-m尾和-ŋ尾之间的通转,认为蒸部在周代之前是收 -m 尾的。

是不是整个蒸部原先都收-m尾,还不能说死,但至少蒸部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从-m 尾字变来的,这应该可以认定。

例如“朕”是侵部,它的同族字“賸、媵”及从其得声的“騰、勝”等字本来也该是-m尾字,到周代就归蒸部了。

“能”和“熊”大约也是这种情况。

假定“能”字在周代已经变成-ŋ尾,属蒸部,而“熊”字发展慢一步,到战国时代仍是侵部字。

“熊”跟“朕”不同的是,“朕”字一直到中古都保持读-m尾韵,而“熊”字则在上古后期步“能”的后尘,也变为-ŋ尾,转入了蒸部。

最后附带说说声母。

“熊”是舌根塞音,“能”是泥母,舌尖鼻音,还有从“能”得声的“態”是透母,舌尖塞音。

这样的声母通转不符合常例。

不过,这也不是孤零零的例子,像“今(见母)-念(泥母)-贪(透母)”、“堇(群母)-難(泥母)-灘(透母)”,就跟“熊-能-態”平行。

要是能给这种通转一个合理的解释,兴许也就能把藏语的“熊”念舌尖塞音声母的现象连带着说明了。

这个问题也有人讨论过。

不过这已经不是本文的论题,这里不说了。

【附注】①顾炎武还有个例证:《春秋》宣公八年“葬我小君敬嬴”(《左传》相同),《公羊传》和《穀梁传》都作“顷熊”。

似乎“熊”与耕部字“嬴”通。

不过,杜预注:“嬴,姓也。

”《公羊传》何休注:“熊氏,楚女。

”可见“嬴”和“熊”是一姓一氏,并不存在通假关系。

②清人桂馥《说文义证》卷三十:“《诗》‘无羊’、‘正月’及(《左传》)襄十年卫卜禦寇之繇皆以‘熊’韵‘陵’。

”这是误记。

他所举这三个地方的入韵字都是“雄”而不是“熊”。

③李新魁师(1963:18)认为喻三来自k,李方桂(1971:18)则拟喻三上古音为 wj-。

④李新魁师还提到hom的读法,笔者在手头的资料中没查到。

⑤程俊源(2000)对闽南方言“熊”读him(以及厦门“雄”和“终”在个别词中读him和tsim)反映古音之说提出质疑,认为上古蒸、冬、侵三部之间偶有交涉应与唇音异化有关,如“风”之从侵部变为后代的-ŋ尾韵,而“熊”等无此条件。

今按:蒸部从周代以前的-m变为周代的-ŋ,以及冬部从周代的-m变汉代的-ŋ,都是整批的演变,决不以唇音字为限,更非“偶有交涉”而已(参看下文所引用陆志韦说)。

若论“风”字,直至东汉仍属侵部(参看罗常培、周祖谟1958:215),其因声母为唇音而致唇音韵尾异化是较晚发生的事,跟“熊”字的变化不同时代。

至于程氏所指出的其他方言有新的-m尾韵出现的事实,跟闽南方言的这几个字音又更未必是一回事了。

⑥在古文字资料中,“熊”字出现得很晚,最早的也就是战国晚期的《诅楚文》,今天看到的还是宋代人翻刻的拓本。

甲骨文和金文里都只有“能”没有“熊”。

高本汉,还有陈复华和何九盈都描了金文的“熊”字,不知道什么根据。

另外,跟这有关的“罷”和“羆”,大约也是从一字分化出来的,《说文》分成构形和意义都不同的两个字,恐怕有问题。

参考文献(古籍除外)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1989) 《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本书编写组(1991)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陈复华、何九盈(1984) 《古韵三十部归字总论》,载《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北京 (1987) 《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程俊源(2000) 《保守与创新――台湾闽南语阳声韵“熊”的音韵历史变化》,载《声韵论丛》第九辑,学生书局,台北高本汉(1957) 《汉文典(修订本)》(中译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郭沫若(1947) 《诅楚文考释》,科学出版社1982,北京郭锡良(1986) 《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何琳仪(1998) 《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北京李方桂(1971) 《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北京李新魁(1963) 《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载《李新魁语言学论集》,中华书局1994,北京(1983) 《音韵学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载同上(1994) 《潮音证古》,载《李新魁音韵学论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李永燧、王尔松(1986) 《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北京林伦伦、陈小枫(1996) 《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罗常培、周祖谟(1958)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北京陆志韦(1947) 《古音说略》,《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中华书局部1985,北京容庚(1985) 《金文编》(第四版),中华书局,北京徐中舒[主编](1981)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四川辞书出版社,成都宣德五、金祥元、赵习(1985) 《朝鲜语简志》,民族出版社,北京尹黎云(1998) 《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张济川(1986) 《仓洛门巴语简志》,民族出版社,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