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
初中生绰号行为的正确引导和利用
![初中生绰号行为的正确引导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a9605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学生的校园生活。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业压力 增大,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借助绰号来调 剂日常学习生活,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三是绰 号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大部分的 绰号用语都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因为绰号通常 是学生抓住他人独一无二的特征或综合其各方 面的特点而得出,所以学生们取的绰号往往一 语中的,切中独特之处。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 绰号的消极影响。一是随意起绰号可能会使学 生形成不尊重他人的习惯。绰号不是正式名称, 一旦学生习惯了称呼绰号,就可能不顾场合、说 话对象等随意称呼同学的绰号,从而给同学带 来不好的心理体验。二是有些学生会给教师取 绰号,虽然多数学生并非出于恶意,教师在多数 情况下也能够理解和接受学生这种行为,但有 时也会因其措辞夸张、词不达意而影响师生关 系。此外,初中生易受影视、网络等影响,不恰当 的绰号用语会给涉世未深的初中生带来极大的 负面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学生群体 的绰号行为,及时制止恶意为他人起绰号的行 为,防止发生语言暴力和校园欺凌,杜绝学生之 间因绰号而产生对立情绪。
一、客观认识初中生绰号行为 (一)绰号行为的来源 绰号通常由学生根据他人的自身特点及生 活环境而起的另一种称呼。其中,学生的自身特 点包括姓名、体态、相貌、习惯、性格等,例如,长
得偏瘦的学生,其绰号为“棍哥”;姓范的学生则 称之为“饭饭”。而生活环境包括校园生活、班级 生活以及校外生活,在这些生活情景中所发生 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绰号的来源,例如,上 课爱睡觉者直呼“教主”;担任班长职务的则是 学生口中的“班头”。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 了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中的语言、文 化、游戏等成为学生绰号的又一大来源,如“王 者”“军师”等。但有学者发现,初中生的绰号多 来源于表面化的因素,其形式大于内涵。
同学间取外号的检讨书咋写
![同学间取外号的检讨书咋写](https://img.taocdn.com/s3/m/3bef2b1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d.png)
您好!我写此检讨书,是为了对自己在同学间随意取外号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在此,我真诚地向受到影响的同学们道歉,并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一、事件经过自从进入初中以来,同学们之间为了增进友谊,取了一些有趣的外号。
起初,我认为这并无大碍,甚至觉得很有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这种取外号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同学间的和谐关系,甚至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与同学开玩笑,随口给他起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外号。
当时,他并没有介意,但我却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此后,我越发觉得这种行为不可取,但却无法阻止自己。
二、错误分析1. 缺乏尊重:我取外号的行为,源于对同学的不尊重。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随意取外号是对他人尊严的践踏。
而我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同学间的关系紧张。
2. 缺乏自律: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没有及时改正,反而继续这种行为。
这说明我在自律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
3. 缺乏责任感:我取外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同学,还影响了班级的和谐氛围。
作为一个班级的一员,我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关心同学,维护班级的团结。
三、改正措施1. 提高自身素质:我将从自身做起,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关心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
2. 改正错误行为:我将停止取外号的行为,并主动向受到影响的同学道歉。
同时,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再犯类似错误。
3. 加强自律:我将加强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关心同学。
4.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我将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的和谐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会关心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
四、反思总结通过这次事件,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意识到取外号这种行为对同学间关系的影响。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此为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改正错误,为班级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
![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https://img.taocdn.com/s3/m/337f9e43bcd126fff6050b54.png)
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互相取笑戏弄,互相争执打斗这都是屡见不鲜、令人烦恼的琐碎之事,如果对此事件不深究原因、不发现联系,往往就会就事论事、简单说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却不治本,顾此而又失彼,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汹汹来势,而教师只有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应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描叙了。
我班有个学生叫李英剑。
学习中,不做作业、迟交作业、上课情绪低落,下课狂奔乱跳找不着人影,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大家都嫌弃他,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找就是同学反映他的问题,种种行为和表现跟父母为他起的名字一点不相称。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几乎没有进展。
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
这孩子自尊心很强,但小学基础很簿弱,多次努力,多次失败。
孩子的妈妈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教育的方法,其他什么都不能帮助他,特别是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她根本没去多接触、多了解。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
一段时间下来,开学初的一些不良表现渐渐消失了,考试他几乎消灭了不及格,真超出同学们的意料之外。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锦上添花:把他推选为班委干部的后选人待同学们考察通过。
他非常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从方方面面努力表现自己,一心想得到大家的认可。
于是上课时有了聚精会神的神态,作业准确工整,书写大方,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劳动课上有他大汗淋漓的样子,一切的一切证明他正在逐渐改变自己,而且变得越来越棒。
有了他自己的不停努力及我和各科老师的适时激励,同学们对他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对他刮目相待。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
用外号风波写作文
![用外号风波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9ddea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8.png)
用外号风波写作文
哎呀呀,最近我们班可起了一场外号风波呢,嘿嘿!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们班的调皮鬼小明突然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小甜豆”,哈哈。
一开始我还有点不高兴呢,觉得怎么能随便给人起外号呀。
可是后来呀,我发现大家都觉得这个外号还挺好玩的,嘿呀。
其他同学也开始互相起外号啦,什么“小土豆”“大橙子”“机灵鬼”,各种各样的外号都出来啦,哎呀。
有时候上课老师提问,大家都不喊名字啦,直接喊外号,哈哈,把老师都弄得哭笑不得呢。
不过呀,这外号也有让人烦恼的时候呢。
有一次我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就有人喊我“小笨豆”,哎呀,可把我气坏啦。
但是大多数时候呀,我们还是玩得很开心的。
我们会用外号互相开玩笑,嘿呀,整个班级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呢。
哎呀呀,这场外号风波可真是有趣呀,虽然有时候会有点小烦恼,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快乐呢,哈哈!。
起绰号事件
![起绰号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480b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f.png)
学生之间因为绰号闹矛盾的事情在学校时有发生,轻则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重则引发打架事件。
在我所执教的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两个班里,就出现过两件关于绰号的事。
那天,我在六年级上英语课。
在学习新单词“felling ”时,我刚教读发音,班里的学生就在底下偷笑,有的学生一边笑一边怪模怪样地读成“肥玲”。
刚开始我还觉得有些奇怪,后面看到很多学生时不时偷瞄惠玲,我顿时反应过来:原来大家把“felling ”的发音和胖胖的惠玲联系了起来,“felling ”“肥玲”读音相似。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表情立马严肃起来。
当我转头望向惠玲时,只见她脸上笑呵呵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我心里暗暗佩服这个女孩,真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我立即表扬了惠玲:“惠玲的心态真好,人的心态和收获的快乐是成正比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惠玲这样宽宏大量,今后大家不要随便给别人起绰号,更不能用绰号去嘲笑别人,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felling ”的事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我再到这个班上英语课,当读到“felling ”时,再也没有学生因此而偷笑了。
无独有偶,不久后的一天,我到五年级上英语课,刚进教室的门,小东就哭着鼻子向我告状:“老师,小军骂我,说我是冬瓜。
”小军也急了,解释道:“不是不是,我不是骂他,真没有骂他的意思,我是觉得他像冬瓜一样可爱。
”其实叫小东“冬瓜”的不止小军一人,平时也有人这么叫他,每次小东都跟他们急,使得大家更喜欢这么叫着捉弄他,即便多次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也无济于事。
思考过后,我觉得有必要在班上说说关于起绰号这件事,这次我想可以换个角度来解决。
上课后,我微笑着说:“冬瓜是一种蔬菜,我们的营养午餐里经常有冬瓜煲骨头这道菜,不仅汤水清甜,冬瓜块也软绵,是人们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菜肴。
小东,或许小军喜欢你就像人们喜欢冬瓜一样。
”学生们听我这么一说都乐了,小东也跟着乐了。
“可能最开始给小东起绰号的人,出发点是好的,是没有恶意的,但大家喊着喊着就变味了,让小东感觉不舒服,这时候这个绰号对于小东来说,就不是赞美而是困扰了。
关于随便给同学起外号的反省作文
![关于随便给同学起外号的反省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fe908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01.png)
关于随便给同学起外号的反省作文
给同学随便起外号,真是我做过最傻的事了!
从小到大,我们班上就有那么几个同学,别人总喜欢给他们起一些奇奇怪怪的外号。
有的外号纯属戏谑,比如把个子矮小的同学叫"小矮人";有的外号带些讽刺意味,像把长着雀斑的同学称为"肥皂渍";还有的外号无厘头到让人啼笑皆非,譬如给一个姓张的同学起了个"西瓜"的外号。
说实话,我当时也加入了起外号的行列,理由是觉得很好玩儿。
我给一个长得有点"国字脸"的同学起了个"瓜子脸"的外号,当时我还以为自己很有创意呢!可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那天放学后,我无意中听到"瓜子脸"同学在背着我们抹眼泪。
原来他对这个外号很反感,每次被人这样称呼,他都会感到被冒犯和伤害。
我当时无地自容,觉得内疚万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随意给任何人起过外号。
我深刻体会到,外表并不能完全定义一个人。
即便是出于无心的玩笑,也有可能伤害到他人。
我们应该用尊重和友善的方式与身边的人相处。
所以,如果你也曾经给同学起过外号,那就赶紧停止吧。
用心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受到别人的戏谑你会有何感受?我们都应该学会关爱与宽容,努力成为更加文明有素养的人。
学生起外号法律案例分析(3篇)
![学生起外号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72669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e.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起外号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学生起外号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引发法律纠纷。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学生起外号案件的案例分析,探讨学生起外号的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9年,某中学学生李某因学习成绩优秀,被同学们戏称为“学霸”。
然而,在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开始称呼李某为“书呆子”。
李某认为这种称呼侵犯了他的名誉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件审理1. 法院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学生起外号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然而,如果外号带有侮辱性,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则应承担法律责任。
2. 被告答辩被告认为,称呼李某为“书呆子”是出于玩笑,并无恶意。
同时,被告还表示,李某在班级中的确学习成绩优秀,称他为“书呆子”并无侮辱之意。
3.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称呼李某为“书呆子”具有一定的侮辱性,损害了李某的名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因此,法院判决被告赔偿李某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案例分析1. 学生起外号的法律性质学生起外号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然而,如果外号带有侮辱性,则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在本案中,被告称呼李某为“书呆子”,具有侮辱性,因此应承担法律责任。
2. 名誉权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在本案中,被告的称呼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李某精神损害抚慰金。
3. 学校在学生起外号问题上的责任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应加强对学生起外号的管理。
一方面,学校应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不使用侮辱性外号;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及时处理学生起外号引发的纠纷。
五、结论学生起外号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学生起外号法律案例(3篇)
![学生起外号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85d9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学生之间起外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些外号有的是为了取乐,有的是为了表达对同学的喜爱,但有时也会因为外号的不当而引发纠纷。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学生起外号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在校园中起外号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简介原告甲,女,17岁,某中学高二学生。
被告乙,男,18岁,同校高三学生。
两人自初中起就是同学,关系较好。
高中时期,乙给甲起了一个外号“胖子”,甲认为这个外号带有侮辱性,损害了自己的名誉,遂将乙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三、案件审理1. 原告甲的诉求甲认为,乙给她起外号“胖子”具有侮辱性,损害了自己的名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因此,甲要求乙及其父母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2. 被告乙及其父母的答辩乙及其父母认为,给甲起外号“胖子”是出于对甲的喜爱,并无恶意。
同时,乙在给甲起外号时,并未在公开场合大声喊叫,也没有让其他同学知道。
因此,乙及其父母认为甲的诉求无理,要求驳回甲的诉讼请求。
3.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乙给原告甲起外号“胖子”的行为具有侮辱性,损害了甲的名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告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鉴于乙的行为给甲造成了精神损害,法院判决被告乙及其父母向甲赔礼道歉,并赔偿甲精神损失费5000元。
四、案例分析1. 学生起外号的法律性质在校园中,学生之间起外号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些外号有的是善意,有的是恶意的。
从法律角度来看,学生起外号的行为可能涉及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多个方面。
(1)名誉权: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享有的良好社会评价的权利。
学生起外号,如果具有侮辱性,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2)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个人信息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解析
![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b0070f6c175f0e7cd1375e.png)
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1)【论文关键词】绰号姓名【论文摘要】绰号是人的本名外的一种补充名,是一种数见不鲜的语言现象,更加广泛存在于中学校园中,本文试图从校园中中学生的角度阐述绰号的成因、起名的依据和如何正确对待起绰号行为,展开进一步论述。
绰号,也叫外号、混号、诨号等,是人的本名外,由别人根据他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给起的补充名,大都含有亲昵、憎恶、诙谐的意味,是日常生活中数见不鲜的一种语言现象。
绰号究竟产生于何时,已难以查考。
不过我们认为,它应该很早就活跃在群众的口语之中。
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混号》考证:“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辄有混号。
《吕氏春秋•简选篇》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
”虽然我们不必像赵翼那样,拘泥地认为,这就是绰号的滥觞,但从中可以看出,绰号确实是古已有证的。
人们对绰号做过一些研讨,不过大多局限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的范围内。
本文试图从校园中中学生的角度阐述绰号的成因、起名的依据和如何正确对待起绰号行为,展开进一步论述。
一、绰号的成因鲁迅指出,绰号“起源,是古的。
从汉末到六朝之所谓‘品题’,如‘关东觥觥郭子横’,‘五经纷纶井大春’,就是这法术。
”品题即是品评人物的高低、优劣。
品题并不等于起绰号,但绰号却来自品题,这是无疑的。
如果不对一个人物有所褒贬,似乎是不会有绰号的。
绰号可以鲜明起名者、用名者的思想感情。
就连文学作品中的绰号,总是凝结着作者强烈的褒贬毁誉之情。
有的表示赞美崇敬,如:“齐白石”这个名字的新主人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却因为美术奇好无比而受到同学们的称赞。
有的表示亲昵喜爱,如:班上一个女生名字叫做‘酒窝’,她是一个漂亮而且活泼开朗的姑娘,特别爱笑啊,还经常逗同学开怀大笑,常露出两腮不大不小的酒窝。
”有的表示嘲讽揶揄,有个学生叫做贾笑天,眼睛很大,而且常常以此自夸。
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完成题目,他把题目抄错了位,答得驴头不对马嘴,还以为自己全对,得意洋洋回座位后,同学们发现了他的低级错误,结果都戏称他为“假大眼”。
绰号风波论文:当班级遭遇绰号风波
![绰号风波论文:当班级遭遇绰号风波](https://img.taocdn.com/s3/m/3bdb94da2cc58bd63186bdd7.png)
绰号风波论文:当班级遭遇绰号风波最近,班里刮起了一股“绰号风”。
通过调查,我得知有个别同学不仅给同学起绰号,还给任课老师起绰号,甚至拿同学和老师的生理特点或缺点开玩笑。
中学生中起绰号、叫绰号原本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好奇的天性,起绰号多是出于好玩、亲昵、取乐等目的,并没有太多恶意。
换位想想,当年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绰号可以是学生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同学关系的润滑剂,但也可能使学生形成不尊重他人的习惯。
尤其是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起绰号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
于是,我找来给同学起绰号的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学生升入高中后感到学习压力加重,他们渴望自由与放松,需要宣泄压力,起绰号多少可以满足这一需要。
如何处理这件事呢?我陷入了思考。
学生升入高一已经两个月了,彼此之间渐渐熟悉起来。
虽然是高中生,但他们的认知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思想还不成熟。
这些不雅的绰号说明,一些同学忽视了交往过程中他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如果单纯地压制、斥责,恐怕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而且不利于疏导学生的压力。
作为班主任,我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并借助这次“绰号风波”,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
深思熟虑之后,我组织了“欣赏优点,与人为善”主题班会。
班会上,我首先展示了事前收集的历代文人雅号: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史迁”陆羽,唐朝文人,著有《茶经》——“茶仙”“茶圣”苏轼,其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独树一帜——“诗神”崔华,清代诗人,其律诗中有“黄叶声多酒不辞”传世名句——“崔黄叶”接着,我又列举了《水浒传》中108将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小旋风”柴进还提到了同学们熟悉的流行歌手周杰伦被叫做“周董”的原因。
学生们被吸引了,气氛开始越来越活跃。
我特意请几位曾经给同学起绰号的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名人绰号,他们说了很多,如体育界的“闪电侠”博尔特,“大鲨鱼”奥尼尔,“狼王”加内特,“魔兽”霍华德,“小巨人”姚明等。
给同学起绰号的检讨书作文
![给同学起绰号的检讨书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0148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2.png)
您好!我是您班上的学生,因在同学之间随意起绰号,给班级带来了不良影响,我深感愧疚。
在此,我郑重地向您和同学们写下这封检讨书,以表达我的悔过之意。
一、事件回顾那是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我与几位同学闲聊,无意间提到了一位同学的爱好和特长。
在开玩笑的过程中,我随口给这位同学起了一个绰号。
起初,大家并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绰号在班级中逐渐流传开来。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绰号给同学带来了困扰,我深感愧疚。
二、错误分析1. 缺乏尊重他人:在给同学起绰号的过程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没有尊重他人的自尊心。
这是我最基本的错误。
2. 不良风气:我在起绰号时,没有意识到这会助长班级中的不良风气。
绰号虽然看似玩笑,但长期以往,会影响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3. 忽视了后果:在起绰号时,我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同学带来伤害。
直到事情发生,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悔过表现1. 诚恳道歉:首先,我要向被起绰号的同学诚恳道歉,为我的错误行为表示歉意。
2. 主动承担责任: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3. 改正不良风气:我会从自身做起,杜绝给同学起绰号的行为,同时,我会积极向同学们宣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四、改进措施1. 提高自身修养:我会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 增强法律意识:我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起绰号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做到知法、守法。
3. 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我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增进与同学们的友谊,共同为班级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在此,我再次为我的错误行为向老师、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我深知,一个绰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此为鉴,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希望老师、同学们能够原谅我的过错,给予我改正的机会。
最后,祝愿我们的班级越来越好,同学们友谊长存!此致敬礼!学生:(签名)年月日。
从初中生乱起绰号谈起
![从初中生乱起绰号谈起](https://img.taocdn.com/s3/m/784df226941ea76e59fa0497.png)
从初中生乱起绰号谈起(德育案例)桦川县第四中学王晔昕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互相取笑戏弄,互相争执打斗这都是屡见不鲜、令人烦恼的琐碎之事,如果对此事件不深究其原因、不发现联系,往往就会就事论事、简单说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却不治本,顾此而又失彼,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汹汹来势,而教师只有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应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描叙了。
所幸的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终于悟出其中玄机。
某天课间休息,我下到教室巡查,接到班级干部汇报:刚才有人打架,我找到打架的两位学生——万世宇和张兴源,查明事情的起因与经过:大个子万世宇无缘无故地挑逗惹小个子的张兴源,将张兴源按倒在地,还骑在张兴源身上,张兴源忍无可忍地予以还击,万世宇就“理所当然”地动手打人。
事后,万世宇还气鼓鼓地申辩:“我原来是和他开玩笑的,后来他打回我,所以我才打回他!”站在一旁的小个子刘汉同学看不惯万世宇的所作所为,气愤地指责他:“你就是仗着自己大个,欺负人家张兴源!“万世宇闻此勃然大怒:”欺负你又怎样?你敢和我打吗?!刘汉难咽恶气,不甘示弱,一时之间眼看又要爆发一场打斗。
我厉声喊住万世宇,令其蹲下,万世宇蹲下之后,愤愤不平地抱头哭泣。
万世宇的反常表现引起我的重视:为什么万世宇从始自终没有任何愧疚?为什么万世宇欺人在先反而愤愤不平?为什么万世宇原本横蛮无礼、气势汹汹,转而变得抱头哭泣、似有冤屈?这时我的大脑中不断闪现出关于万世宇个人资料的片断信息:万世宇本人经常挑逗骚扰班级女同学,经常与同学争吵、打架;万世宇因为身体肥胖而被同学们乱起绰号称为“万大瘘子”,常常被人取笑,他也常常气愤至极;万世宇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万世宇同学原来学习成绩特别差,后来经过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张兴源同学个性倔强、喜爱表现……所有的信息汇合后,我心中已有结论,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透彻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走上讲台,首先提出问题:“万世宇同学为什么要经常欺压同学呢?”教室里一片静寂。
男女生之间起绰号的案例
![男女生之间起绰号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0ad2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8.png)
男女生之间起绰号的案例在一个初中班级里,小明和小芳是同桌。
小明是个开朗、活泼的男孩,而小芳则是个文静、内向的女孩。
两人性格迥异,但相处还算融洽。
有一天,班级里开始流传一个关于小明和小芳的绰号——“胖熊猫”和“瘦猴子”。
这个绰号的来源并非因为他们真的长得像熊猫和猴子,而是因为小明有些胖乎乎的,而小芳则比较瘦小。
这个绰号很快在班级里传开了,甚至有些同学会在他们面前故意叫喊这个绰号,引得众人哄笑。
小明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绰号,他认为这只是同学们之间的玩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不舒服。
他觉得这个绰号对小芳并不公平,而且也让他觉得自己被嘲笑。
他决定采取行动,阻止这个绰号的继续传播。
在一次班会上,小明勇敢地站出来,向全班同学表达了他的不满。
他指出,给别人起带有攻击性的绰号是不尊重人的行为,而且也容易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他希望大家能够尊重每个人,不要用绰号来互相攻击。
小明的发言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赞同,他们纷纷表示会停止传播这个绰号。
小芳对小明的行动感到非常感激。
她觉得小明不仅为自己站出来,也为班级营造了一个更加友善和谐的环境。
从那以后,班级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给别人起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行为。
虽然有时可能只是出于玩笑的心态,但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尊严,不要用绰号或任何其他方式来攻击或嘲笑别人。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并道歉。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时,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除了尊重他人外,这个案例还强调了勇气和行动的重要性。
小明并没有选择沉默或视而不见,而是勇敢地站出来表达了他的不满和立场。
他的行动不仅帮助了小芳,也让整个班级意识到起绰号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
这种勇气和行动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此外,这个案例还提醒我们关注校园欺凌问题。
虽然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欺凌行为,但给别人起带有攻击性的绰号仍然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
学生起外号法律案例(3篇)
![学生起外号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ab67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内的学生关系日益复杂。
其中,学生起外号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外号甚至带有侮辱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校园和谐。
本文将以一起因学生起外号引发的校园法律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介绍甲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李某,因学习成绩优秀,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学霸”。
然而,随着李某在校园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一些同学开始对他产生嫉妒心理。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几名同学聚在一起,商量给李某起一个侮辱性的外号。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将李某的外号定为“书呆子”。
此后,同学们在校园内纷纷称呼李某为“书呆子”,李某倍感压力,多次向班主任反映此事,但班主任并未采取有效措施。
在连续几天受到侮辱后,李某的情绪崩溃,回家后向父母诉说。
其父母认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遂将学校及教育部门告上法庭。
三、法律分析1. 学生起外号是否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几名同学给李某起侮辱性的外号,损害了李某的名誉权,构成侵权。
2. 学校和教育部门是否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学校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学生起外号的行为,未能履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责,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学生起外号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恐吓、威胁等行为。
”在本案中,几名同学给李某起侮辱性的外号,违反了该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启示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自觉抵制侮辱性外号等不良行为。
2. 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给同学乱取外号检讨书
![给同学乱取外号检讨书](https://img.taocdn.com/s3/m/e318d1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2.png)
您好!我是班上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这封检讨书,为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给同学乱取外号的行为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我知道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同学的感情,也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和道德准则。
在此,我愿就此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承诺改正自己的错误。
首先,我要承认,我给同学乱取外号的行为是出于一时冲动和无聊。
在我眼中,那些外号只是玩笑,没有意识到它们会对同学造成伤害。
然而,现在想来,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和自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自尊心,而我的行为却在不经意间践踏了这些宝贵的品质。
以下是我给同学乱取外号的行为的具体表现:1. 在课堂上,我经常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故意取笑他们,用一些带有侮辱性质的外号来取乐。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让同学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2. 在课间休息时间,我会在背后议论同学,用一些不雅的外号来称呼他们。
这种行为让同学们感到尴尬和难堪,甚至有些同学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
3. 在社交媒体上,我也会发布一些带有侮辱性质的外号,让同学们在公共场合感到难堪。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同学们的声誉,让他们在朋友圈中失去了尊严。
4. 在班级活动中,我故意用一些带有歧视意味的外号来称呼同学,导致班级氛围紧张,影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针对以上问题,我深感愧疚。
以下是我对这次错误的反思:1. 我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同学们造成的伤害。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关爱同学。
2. 我没有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友谊。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而我却用侮辱性的外号来伤害同学,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
3. 我没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共同维护这个家的和谐与安宁。
我给同学乱取外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纪律。
为了改正我的错误,我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我将主动向受影响的同学们道歉,诚恳地表达我的歉意,并请求他们原谅。
2. 我会停止使用任何带有侮辱性质的外号,尊重每一个同学的人格和尊严。
从“不雅绰号”到“魅力昵称”
![从“不雅绰号”到“魅力昵称”](https://img.taocdn.com/s3/m/1a41354383d049649a665812.png)
从“不雅绰号”到“魅力昵称”山东省北镇中学初中部郭金华马英伟 256600初中生互起“不雅绰号”现象十分常见,这种言语伤害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轻则影响学业和人际交往,重则严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有的甚至导致抑郁、生理机能下降,而见诸报端的一些因侮辱性或欺凌性的“不雅绰号”,诱发的学生伤人事件值得高度警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其年轻的心灵。
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班级是关乎学生未来健康成长的“社区”,班主任应该运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洗涤学生心灵中的“尘埃”,培养学生的人本意识,懂得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学会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一、梳理与澄清。
与学生面对面单独谈心,是较为有效的师生沟通策略,这种特置环境,有利于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谈”出更多内容。
在与学生逐个谈心的时候,自己隐去了“不雅绰号”这个字眼,并从中插入了两个话题:学生除去叫你名字,还称呼什么,你喜欢这样的称谓吗?班里还有谁不直呼姓名,而是用其他称谓代替?谈心结束后,便对学生提到的所有称谓进行了汇总,结果发现这些称谓中,既有“黄胖子”、“暴力女”、“黑炭”、“大腚”等“不雅绰号”,还有“糖豆”、“小白”、“小仙女”、“小猪”、“知心姐姐”、“詹皇”、“泡哥”等“昵称”。
这些特定称谓有的是指向缺点,有的是指向优点,有的是指向兴趣爱好,有的是指向性格特点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有了这个对比发现,也为“不雅外号”转化成“魅力昵称”提供了解决思路。
经过认真准备,主题为《这些特殊称谓中,你喜欢哪一款?》的班会课如期举行。
在话题导入环节中,“黄胖子”、“暴力女”、“黑炭”、“大腚”、“糖豆”、“小白”、“小仙女”、“小猪”、“知心姐姐”、“詹皇”、“泡哥”等称谓混在一起被展示在大屏幕上,有的学生看到这些称谓后显得格外兴奋,有的则若有所思,不愿意抬头直视;然后话题进入第二环节,学生需要按照喜欢与不喜欢的标准把这些称谓分成两类,结果也不出预料,“黄胖子”等称谓被列入了不喜欢的行列,“糖豆”等称谓则顺利进入了喜欢的范围;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讨论发言,设置的话题是“喜欢或不喜欢这些称谓的原因?”,学生们的话匣闸门瞬间打开了……记豪同学:“我确实胖了一点,但是班里还有比我胖的,就因为我军训的时候穿了一件黄色T 恤衫,他们便叫我‘黄胖子’,我非常反感……”环宇同学:“同学们之所以叫我‘糖豆’,是因为我喜欢唱歌,经常逗她们开心,对于这个称谓我还是蛮喜欢的……”通过认真倾听和梳理同学们的发言,顺势将话题引入到第四环节:概念澄清——“昵称”与“不雅绰号”的本质区别。
绰号大战_初三作文
![绰号大战_初三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4f2f39852458fb760b5617.png)
绰号大战绰号,这两个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有很多捣蛋的同学就给班上的同学乱起绰号,甚至在暗地里给老师取绰号,这让人既好笑,又咬牙切齿。
你是否也给你身边的人取过绰号呢?“‘秋老虎’好!”这让正在值日的班长气得暴跳如雷,狠狠地把黑板擦摔在了地上,气鼓鼓的下了讲台。
装作‘笑面虎’对呼道:“哟,咱‘宇航员’今天气色不错呀,瞧瞧,熊猫还送给你一副高级“墨镜”呢!”一阵口水战之后,上课铃响了,他俩也终于罢休了,这可浪费了我们的早读时间啊!下课了,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又开始了:秦同学走到马同学跟前,说:“奥利奥,你什么时候才开你的专买店啊,我们都等不及了。
到时还是要给我们送些东西才够情义啊!”马同学撇了他一眼,说:“芹菜,那你要经营好你的蔬果店才行啊!”两人互相放着激烈的眼光。
“猪八戒!猪八戒!”“谁!”我们班长得最漂亮的朱同学问道,一位隔壁班的同学说:“是我,你就是他们说的‘猪仙女’了吧?”“什么?我是猪?我难道长得像猪吗?”,她揍了刚才那位叫她‘猪仙女’的同学。
“果冻,我要把你吃掉!”“找抽吗?”接下来又是一声声拳打脚踢的声音......两位女同学在嬉戏:“梧桐树,让我靠着你睡会觉。
”“陈酒,我要喝了你!”......不光这样,还有些‘胆大包天’的同学给老师起绰号:我们的语文老师姓王,有些捣蛋的同学就叫她“王老吉”,但他们只敢在私底下叫。
一天,我们做完课间操回教室时。
一位男同学见到王老师,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一下自己。
于是走前去,大声说道“王老吉好!”周围的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扑哧’一声笑了,但他却还是浑然不知。
王老师愣了愣,忍着气,说:“麻烦你来我办公室一趟!”那位同学心里沾沾自喜,以为老师要奖励他,便跟着去了。
我们这些看戏的也悄悄地紧跟过去,心想:“重头戏来了!”到了办公室,王老师了带上门。
我们隔着门,听见王老师正在破口大骂:“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呢,随便给人家取绰号是个不好的习惯,这样也是表现你对他人的不尊敬、不礼貌......”虽然王老师尽量用着婉转的语言,可还是很严厉。
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
![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https://img.taocdn.com/s3/m/d6a6f0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5.png)
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或过错后,常常要求写检讨书,以对出现的过错进行悔过,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要注意态度要诚恳、端正。
你所见过的检讨书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 1尊敬的班主任老师:在此,我向您递交我的深刻检讨,以反省我给李同学起外号的严重错误。
李同学原本是一名憨厚、忠良的同学,只是有些反应迟钝,我就给他起了一个‘笨猪’这样带有侮辱的`外号。
我是多么的不应该,多么的无知、卑鄙与鲁莽。
如今,经过您的严肃批评之后,我认识到自己给同学起外号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对。
为此,我必须向您做出深刻检讨,并且要对李同学做出诚挚道歉。
通过深刻反思,我意识到这样的错误暴露出我品行不端、思想幼稚与处事不深等缺点与不足。
为此,我必须就错误根源做出针对改正:第一,我即日起要对李同学做出深刻道歉,对李同学做出诚挚慰问,并且及我所能弥补我对李同学的亏欠,修补对于李同学的伤害。
第二,从今往后发誓再不给任何同学起外号了,称呼同学都用姓名,不再使用任何带有侮辱意思的词语。
此外,我也不再做不文明的事情了。
第三,我必须从错误当中充分吸取教训,并且告诫身边同学也不要给同学起外号了。
最后,我希望老师能够原谅我这次错误,给我一次彻底改正的机会。
此致!xx给同学乱起外号检讨书 2尊敬的老师:您好昨天我给同桌xxx起了个外号并且在班上大肆宣扬,对我的同桌xxx的心理造成了极大损害。
直接导致了xxx去您那里告了我一状。
现在想起来昨天的事情我后悔万分。
思前想后我的'错误有三点:第一,我给同学起了外号,虽然我自己是没有恶意的,但是同学是否愿意接受我所起的外号呢?我没有去问,这样是否会成为朋友的负担呢?我没有去考虑。
从xxx的反应来看,我大大的伤害了她的自尊,使她难以接受。
这种做法伤害了我们的友谊,是不应该做的。
其次我的做法影响了我们的班风学风,身为学生我不好好学习反而想着捉弄同学,这样是很不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之间起“花名”------- 心理案例分析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互相取笑戏弄,互相争执打斗这都是屡见不鲜、令人烦恼的琐碎之事,如果对此事件不深究原因、不发现联系,往往就会就事论事、简单说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却不治本,顾此而又失彼,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汹汹来势,而教师只有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应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描叙了。
所幸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终于悟出其中玄机。
某天课间休息,我下到教室巡查,接到班干汇报:刚才有人打架,我找到打架的两位学生——刘智铎和冯磊,查明事情的起因与经过:大个子刘智铎无缘无故地逗惹小个子冯磊,将冯磊按倒在地,还骑在冯磊身上,冯磊忍无可忍地予以还击,刘智铎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动手打人。
事后,刘智铎还气鼓鼓地申辩:“我原来是和他开玩笑的,后来他打回我,所以我才打回他!”站在一旁的小个子刘海波看不惯刘智铎的所作所为,气愤地指责他:“你就是仗着自己大个,欺负人家冯磊!“刘智铎闻此勃然大怒:”欺负你又怎样?你敢和我打吗?!刘海波难咽恶气,不甘示弱,一时之间眼看又要爆发一场打斗。
我厉声喊止刘智铎,令其蹲下,刘智铎蹲下之后,愤愤不平地抱头哭泣。
刘智铎的反常表现引起我的重视:为什么刘智铎从始自终没有任何愧疚?为什么刘智铎欺人在先反而愤愤不平?为什么刘智铎原本横蛮无礼、气势汹汹,转而变得抱头哭泣、似有冤屈?这时我的大脑中不断闪现出关于刘智铎个人资料的片断信息:刘智铎经常挑逗骚扰女同学,经常与同学争吵、打架;刘智铎因其相貌而被同学乱起绰号称为“猿某人”(即历史课本中所提的史前人类),常常被人取笑,他也常常气愤至极;刘智铎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曾在校运会上为班级夺得过百米短
跑冠军;刘智铎原来学习成绩很差,后来经过家庭教师辅导,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刘智锋个性倔强、喜爱表现……所有的信息汇合后,我心中已有结论,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透彻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走上讲台,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刘智铎要经常欺压同学呢?”教室里一片静寂。
接着我请刘智铎同学站起来,我一语惊人:“其实这是刘智铎同学被扭曲的自尊心所驱使的,而这一切又是同学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全班愕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之后,于是我分析道:“你想,刘智铎自恃身体强壮,头脑不差,总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总想在班级拥有自尊和地位,但同学们却给他起个侮辱人格的‘花名’,取笑他的长相,大家欢笑,而他痛苦、愤怒、他那被扭曲的自尊心促使他要报复,要用暴力来换取别人的尊重,要用骚扰来换取异性的关注,这一切都是同学们因为不会尊重别人而导致的恶果!一句话,这一切全部都是拜你们所赐!”此时,刘智铎原本充满敌意的目光渐渐变得温顺平和,而同学们的脸上也写满了人惭愧与内疚。
我趁热打铁:“班上还有哪些同学是有”‘花名’的呢?“还有我,还有我……”同学们中不断有人应答,我严肃地指出:“乱起‘花名’的现象相当严重,除了刘智铎,还有彭涛、周丹、杨天强、凌超等同学。
他们同样在忍受着人格的侮辱。
从今天起,禁止起‘花名’禁止喊‘花名’”。
同学们中又有人尖答:“以后不给喊了!”然后,我继续展开论述侮辱同学的危害:“例如邝超同学,个子矮小,口齿不清,大家都戏弄他,欺负他,正是由于你们的侮辱,邝超的自尊心受到压迫,受到扭曲,忍无可忍之时就会爆发,变成歇斯底里的‘神经病’,那天面对刘海波的挑衅,邝超从书包中抽出隐藏已久的长刀,发疯似地狂喊,情绪极度冲动,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他会与你同归于尽,你们还敢欺负他吗?!最近发生的石家庄大爆炸案就是一名心理长期严重扭曲的罪犯制造的悲剧。
”此时,同
学们表情严肃,心情沉重,接着我开始活跃气氛:“现在,我给大家‘讲古’,
讲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同学们一阵好笑。
“齐国有一位叫夷射的大臣,有一次,赴齐王的酒宴喝醉了,出了庭院,就倚靠在廊门。
门房前来跪着请求:“大人啊!不是还有剩酒吗?请赐在下吧!”夷射一看,门房是受过刑只剩一条腿的人,于是,夷射说道:“走开,受过刑的人,还敢向上讨酒喝!”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夷射后来怎样吗?”有同学猜测:“他也被砍去一条腿。
”我摇摇头否认:“不止,还要严重”,又有同学猜测:“他被杀掉”,“对!他被杀掉,为什么呢?!”我继续提问,同学们纷纷乱猜:“那个门房是皇帝的仔,是皇帝的爸……”,我一一否认,同学们“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之时,悬念由此形成,然后我调大家的胃口:“大家想不想晓得呀?”“想!”同学们迫不急待地答道,我这才讲出故事的下半部分:“门房退下,等到夷射离开后,他就在门廊下洒水,弄成有人在此小便过的样子。
第二天早上,齐王走过庭院的时候,看到这个景象,于是厉声问道:‘是谁居然在这里小便?!’门房答道:‘我没有看见,不过昨天夷射大夫在这里站过。
’于是齐王将夷射处以死罪。
这个故事留给后人深刻教训:被侮辱后,心生怨愤;待人无礼,引来灾祸。
”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尊重别人,保护自己”,以此作为本次发言的主题,告诫大家:“同学们,如果我们谨记这一原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烦恼、少了许多不幸,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安宁、更加幸福,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安定、更加和谐,请大家记下这一金玉良言吧。
”同学们纷纷动手记在笔记本上、课本上,覃现陆同学连连点头称道:“我要记在心上。
”
经过本次教育,基本上杜绝了班上乱喊“花名”、取笑同学、欺负同学的不良现象、争吵打架事件几乎不复存在,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和睦、更加团结,个人也在班级中获得空前的发展,原先自卑的同学找回了自尊、自信,冲动的
同学学会了理智、宽容,例如刘智铎同学原先倍受同学讥笑、轻视,后来竟在“贝贝牛奶实验公司”营销活动中,被同学们推荐为运输部副经理,连我也始料不及,这足以证明同学关系的根本的改善,这也促使刘智铎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热情高涨,性格变得开朗,处世更加积极。
学生之间起“花名”---
---- 心理案例分析
生化组:朴仙丽
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