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资料讲解
口腔种植学重点内容
第四节种植适应症⒈个别牙缺失邻牙不适合作基牙或邻牙健康而患者又不愿磨除牙体组织时,此类情况是种植牙的良好适应症,种植修复后能在功能与美观上达到与自然牙类似的程度,临床上此类患者较多见。
⒉多牙缺失临床上由于缺牙较多,而余留牙与邻牙条件不佳,不适合作固定修复的基牙;修复后桥提跨度过大,基牙无法承受咀嚼力。
患者不习惯戴用局部可摘义齿。
⒊末端游离缺失此类患者是种植义齿的最佳适应症之一,如行常规固定修复,修复体游离端鞍基的下沉对基牙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与扭力,影响基牙的寿命,而且恢复的咀嚼功能有限;而行局部可摘义齿修复时,其固位装置将设计到对侧,舒适感与功能方面都不尽如意,患者一般不能接受。
因此,末端游离缺失牙种植是首选。
⒋全口牙列缺失全口牙列缺失的常规修复方法是可摘式全口义齿修复,此类修复方法能满足部分老年患者的基本需求,但随着使用期的延长,患者牙槽嵴萎缩、吸收变平,肌肉、韧带位置的相对移位,舌体积过大等,造成全口义齿尤其是下半口义齿无法获得相对的固位与稳定。
对于此类患者,可采用骨内种植体,上颌植入4-6枚、下颌植入2-4枚种植体,设计不同的固位方式行全口覆盖种植义齿修复。
如对于较年轻、骨量条件较佳者,则可行全口或半口固定种植义齿修复,但种植体植入的数目应相应增加,以获得长期的功效。
⒌正畸治疗需求根据正畸医师的要求,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在所需的部位植入数枚支抗种植体,发挥其支抗作用;在后牙缺失区植入种植体用作支抗牙。
⒍因外伤或肿瘤行一侧上下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者、双侧全下颌骨切除缺损者,在切除植骨重建时可同时或延期植入种植体,以完成颌骨重建,恢复口腔生理功能。
⒎耳、眼、鼻眶等颅面组织器官的缺损,缺失的修复与重建可采用颅面种植修复来完成,恢复面部的正常外形。
种植禁忌证1、全身状况差or严重系统疾病无法承受手术2、严重糖尿病,血糖过高or已有明显并发症者,因术后易发生感染,故应在糖尿病得到控制时方可手术3、口腔内有急、慢性炎症者,如牙龈、粘膜、上颌窦炎症等,应在治愈后手术4、口腔或颌骨内有良恶性肿瘤者5、某些骨疾病(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骨硬化症等)6、严重习惯性磨牙症7、口腔卫生差者8、精神病病人9、所有血液疾病均为禁忌证。
口腔种植知识点总结大全
口腔种植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口腔种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口腔种植适用于牙齿缺失患者,尤其是多颗牙缺失或全口牙齿缺失的患者;对于部分唇腭裂患者、颌面畸形患者等,也可以通过口腔种植术来修复牙齿功能和美观。
禁忌症:口腔种植不适用于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牙周炎、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疾病患者,以及口腔感染、牙龈疾病等局部病变患者。
二、口腔种植的术前检查和准备1、口腔检查:通过口腔X光片、口腔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牙槽骨的情况,确定种植部位和种植体的大小。
2、全身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合适的全身状态进行手术,排除全身疾病对种植手术的影响。
3、口腔清洁:对患者口腔内的残留牙齿、牙菌斑等进行清洁,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
4、术前指导:告知患者术前需要禁忌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影响术后的愈合。
三、口腔种植的种植体选择1、种植体材料:目前常用的种植体材料包括钛合金、钛合金陶瓷、纯钛等,其中钛合金是种植体的主要选择。
2、种植体形式:种植体的形式包括螺纹体、柱状体、螺栓体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形式。
3、种植体表面处理:种植体表面的处理可以影响种植体的愈合效果,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机械处理、酸蚀处理、钙磷涂层等。
四、口腔种植的手术程序1、局部麻醉:对种植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2、切开牙龈:通过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为种植体的植入做准备。
3、钻孔植入:在牙槽骨中钻孔,将种植体植入其中,并严格控制植入的深度和角度。
4、缝合牙龈:将切开的牙龈缝合,保护种植体的愈合。
五、口腔种植的术后护理1、饮食调节: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过热、过硬、过粘的食物,以免损伤种植体周围的牙龈和软组织。
2、口腔卫生:术后的患者需要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勤刷牙、漱口,避免口腔感染。
3、定期复查: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种植体的问题。
4、避免咬合: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大力咬合,尤其是种植部位,以免影响种植体的愈合。
种植口腔知识点总结
种植口腔知识点总结一、牙齿的构成和作用1. 牙齿的构成牙齿主要由牙冠和牙根两部分组成。
牙冠是位于牙龈上方的部分,可以看到的部分;而牙根则是隐藏在牙龈和牙槽骨里的部分。
由釉质、象牙质、牙本质、牙髓腔和牙骨膜组成,釉质是牙齿表面坚硬的一层,象牙质占据了大部分的牙齿,牙本质是包裹在象牙质外侧的一层特殊组织,牙髓腔是位于牙齿中心的空腔,其中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
牙齿周围的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牙骨膜,它紧密地包裹在牙根上,与牙龈和牙槽骨相连。
2. 牙齿的作用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外,还通过牙齿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声音,辨别各种食物的味道,保持口腔的正常解剖结构、维持面部的外形等。
因此,保护牙齿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二、口腔常见疾病及防治1.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包括龈炎和牙周炎,是指因牙周组织受到微生物性炎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龈炎是在牙菌斑和牙石刺激下形成的,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松动等;而牙周炎是由于龈炎未能治疗引发的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牙槽骨破坏等症状。
预防牙周疾病可通过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用漱口水等措施。
2. 牙齿蛀牙:牙齿蛀牙是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长期作用在口腔中沉积的酸类物质,导致牙釉质和牙本质的溶解而引起的。
预防牙齿蛀牙主要是要保持口腔清洁,减少食糖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3. 牙齿敏感:牙齿敏感是一种由于牙本质暴露而引起的或者由于牙龈萎缩而引起神经末梢裸露而引起的疼痛。
治疗牙齿敏感的关键是尽早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此外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低酸性的漱口水、佩戴牙套等方式减轻疼痛。
4.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和软组织镇痛紫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
预防口腔溃疡的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此外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减轻疼痛。
5. 口腔癌: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刺激等原因而引起。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骨改建bone remodeling: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得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与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得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得稳固,又减少牙槽骨得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得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得形成就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得反应、这种纤维组织本身得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得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就是上部修复体得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得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得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得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得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6初期稳定性:就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得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得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骨改建boneremodeling: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得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得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得现象、9模板dental stent:用于准确判断种植体部位得骨量与骨质。
种植师牙科知识点总结
种植师牙科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1. 牙齿解剖学种植师需要熟悉牙齿的解剖结构,包括牙冠、牙根、牙髓、牙釉质、牙本质等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2. 口腔解剖学种植师需要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包括口腔黏膜、颌骨、颌骨突、舌、颊、唇等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3. 颌面部解剖学种植师需要了解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颅骨、颅底、面部肌肉、神经、血管等部位的解剖结构。
二、生物学知识1. 牙周病学种植师需要了解牙周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牙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组织学种植师需要掌握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组织、牙周组织、黏膜组织等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3. 生物材料学种植师需要了解种植材料的种类、性能、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种植体、种植体附属物、植骨材料等材料。
三、材料学知识1. 种植材料种植师需要了解种植材料的种类、性能、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种植体、种植体附属物、植骨材料等材料。
2. 材料表面处理种植师需要了解种植材料表面处理的方法和原理,包括表面激活、表面涂层、表面光滑处理等技术。
3. 材料生物相容性种植师需要了解种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包括材料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材料的生物稳定性等知识。
四、医学影像学知识1. 牙颌面X线摄影种植师需要了解牙颌面X线摄影的技术和原理,包括常规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等技术。
2. CT影像学种植师需要掌握CT影像学的知识,包括CT扫描的原理、参数、影像诊断学等内容。
3. MRI影像学种植师需要了解MRI影像学的知识,包括MRI扫描的原理、参数、影像诊断学等内容。
五、临床技术知识1. 种植手术技术种植师需要掌握种植手术的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种植术前准备、麻醉、切口、植骨、种植体植入、缝合等操作步骤。
2. 种植修复技术种植师需要了解种植修复的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修复术前准备、印模、义齿制作、修复体植入等操作步骤。
3. 植骨技术种植师需要掌握植骨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等技术。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学习资料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 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 :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周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 骨改建bone remodeling :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牙知识点总结
口腔种植牙知识点总结一、种植牙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种植牙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种植体(即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中,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骨结合,最后在种植体上安装修复体,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性的一种修复方式。
种植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当时人们就曾使用金属和宝石制成的假牙来进行修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技术已经逐渐成熟,逐渐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
二、种植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1)单颗牙缺失:对于单颗牙缺失的患者,种植牙是最理想的修复方式。
它可以将一个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中,再连接上烤瓷牙冠,达到与健康牙齿相似的外观和功能。
(2)多颗牙缺失:对于多颗牙缺失的患者,种植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复方式。
可以通过植入多个人工牙根,再连接上多颗烤瓷牙冠,来修复牙齿。
相比传统的义齿,种植牙更加稳固和自然。
2. 禁忌症(1)牙周炎患者: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牙周炎,牙槽骨质低下,就会影响种植牙的成功率。
因为种植牙需要充足的牙槽骨来支持人工牙根的安装。
(2)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种植牙需要一定程度的手术操作,对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来说,手术的风险就会相对较高,有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
(3)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牙槽骨还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因此不适合进行种植牙手术。
建议等到牙槽骨生长发育完全后再考虑种植牙。
三、种植牙的种类及相关手术1. 种植体的种类(1)单颗牙种植:适用于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可以针对缺失的单颗牙进行种植修复。
(2)多颗牙种植:适用于多颗牙缺失的患者,可以使用多个人工牙根,再连接上多颗烤瓷牙冠,来修复牙齿。
(3)全口种植:适用于全口牙齿丧失的患者,可以使用多个人工牙根,再植入固定式全口义齿,来达到修复的效果。
2. 种植手术(1)种植术前评估:包括口腔CT检查、牙周检查、全身情况评估等。
(2)植入手术: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中,然后进行缝合。
(3)骨结合期:在植入手术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骨结合期,让人工牙根和牙槽骨充分结合。
口腔种植知识点
口腔种植知识点
口腔种植是一种通过在颌骨内植入人工种植体来修复牙齿缺失的技术。
以下是关于口腔种植的一些知识点:
1. 种植牙的优点:
不损伤相邻天然牙齿。
有效防止牙齿缺失后牙槽骨萎缩,防止面部结构改变。
饮食自如,笑口常开。
美观逼真。
2. 种植牙的适应症:对于全身健康情况良好,口腔内骨质量良好,黏膜无明显病变的成年人均可进行种植治疗修复。
对于骨量不足,或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种植科医师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多学科会诊,才能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种植手术。
3. 种植牙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
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4. 骨整合: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或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5. 种植的过程:种植的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将种植体植入颌骨内,二是在种植体上安装牙冠。
将种植体植入颌骨内我们通常称为一期手术,一般一期手术后3到6个月后可以进行上部结构的修复,也就是在种植体上安装牙冠。
当然如果由于骨条件不佳等原因,一期手术时将种植体“埋入颌骨”,即在口腔内不可见愈合帽,我们在安装牙冠前还需要进行简单的二期手术。
如果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植骨手术,那么整个种植的过程会更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牙医。
口腔种植知识点总结
口腔种植知识点总结一、口腔种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1)各种原因导致的单颗或多颗牙齿缺失;(2)已经病变丧失的牙齿;(3)牙槽骨结构良好,能够承受种植体的骨质。
2. 禁忌症(1)患有牙周炎、龋齿等疾病未经治疗的患者;(2)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3)牙槽骨结构不良、萎缩的患者;(4)血液凝固功能不良的患者等等。
二、口腔种植的种类和材料1. 种类(1)单颗种植:适用于单颗牙齿缺失的情况,通过种植一个人工牙植体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
(2)多颗种植:适用于多颗相邻牙齿缺失的情况,通过种植多颗人工牙植体来恢复整个牙弓的功能和美观。
2. 材料(1)钛合金种植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种植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韧性。
(2)锆合金种植体: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适用于牙齿较为靠前的患者。
(3)陶瓷种植体:最为逼真的美学效果,适用于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三、口腔种植的手术流程1. 术前评估(1)口腔检查:对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患者没有患有牙周炎、牙齿龋齿等疾病。
(2)口腔CT检查:通过口腔CT扫描,评估牙槽骨的结构和质量,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手术操作(1)麻醉: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确保手术过程的舒适和安全。
(2)植入种植体:在牙槽骨中钻孔,然后将人工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确保植入的深度和位置。
3. 术后护理(1)休息观察:手术后需要休息1-2天,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2)饮食调节:术后暂时忌烟酒,避免硬食,保持口腔清洁。
(3)复诊检查:在术后的定期复诊检查中,评估种植体的愈合状况和周围牙龈的情况。
四、口腔种植的术后效果和注意事项1. 术后效果(1)种植体愈合:一般情况下,种植体需要3-6个月的时间才能和周围牙槽骨愈合,形成牢固的结合。
(2)固定修复:种植体愈合后,需要进行牙冠或者修复体的固定,形成咀嚼功能。
2. 注意事项(1)口腔卫生:术后要保持口腔的良好卫生,定期洁牙和口腔检查。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用于准确判断种植体部位的骨量与骨质。
掌握植入的位置和方向,并便于术者在术前根据患者的条件设计好上部结构,以便提高种植修复的质量,制作过程包括在模型上恢复牙列,塑形及修复模板,设置植入标志,试戴。
口腔种植体知识点总结大全
口腔种植体知识点总结大全口腔种植体知识点总结大全口腔种植是一项常见的牙齿修复技术,通过将牙齿人工种植到患者的颌骨中,恢复失去的牙齿功能和美观。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口腔种植体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系统总结口腔种植体的相关知识点,介绍其概念、分类、手术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方便读者了解口腔种植体并做好相关预防和护理工作。
一、口腔种植体的概念和作用口腔种植体是指一种可以代替牙齿根部的人工材料,它通过手术植入颌骨中,与颌骨组织相融合,用来支撑和固定人工牙齿。
种植体的主要作用是恢复失去的牙齿功能和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口腔种植体的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口腔种植体可以分为金属种植体和陶瓷种植体两大类。
金属种植体主要有钛合金和合金陶瓷两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陶瓷种植体主要有氧化锆和氧化铝两种,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
三、口腔种植手术的流程口腔种植手术包括术前准备、骨量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等步骤。
术前准备包括全面检查患者的口腔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骨量评估主要通过口腔CT扫描来确定患者颌骨的情况;手术方案制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手术操作分为种植体植入和术后修复两个阶段;术后护理包括定期复查和恢复期间的饮食调理等。
四、口腔种植体的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饮食调理、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等。
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避免吃太硬或太烫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烟酒刺激,定期复查以及疾病预防。
五、口腔种植体的优缺点口腔种植体相比传统的修复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牢固稳定、功能恢复好、美观效果佳等。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手术创伤较大、费用较高等。
六、口腔种植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主要包括单个牙缺失、多个连续牙缺失、全部牙缺失等。
禁忌症主要包括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七、口腔种植体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种植体手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种植体松动、颌骨疾病等。
口腔护士种植知识点总结
口腔护士种植知识点总结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已成为修复缺失牙齿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
口腔护士在种植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种植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协助牙医完成种植手术并进行术后护理。
本文将对口腔护士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植牙的基本知识1. 种植牙的定义和原理种植牙是通过在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然后在人工牙根上固定牙冠来达到修复缺牙的目的。
种植牙的原理是利用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使种植体能够与骨组织愈合并形成稳固的牙床,从而达到稳定和耐用的牙槽骨替代功能。
2. 种植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口腔护士需要了解种植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合理的筛查和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适应症包括牙槽骨可接受种植体、口腔状况良好、牙周组织无明显炎症等;禁忌症包括严重牙周炎、骨量不足、全身疾病等。
3. 种植牙的类型和材料种植体可以分为种植牙、种植桥和种植义齿等不同类型。
口腔护士需要了解各种类型的种植体在临床上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种植体的材料主要包括钛合金和陶瓷等,口腔护士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二、种植牙的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口腔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史调查、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术前指导等。
此外,口腔护士还需要准备种植手术所需的器械、材料和消毒设备,并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和布置。
2. 种植手术种植手术包括种植体植入和术后缝合两个主要环节。
口腔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递送和组织的吸引,保持手术场的清洁和整洁,协助医生控制出血和处理突发情况。
3. 术后护理口腔护士需要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伤口护理和药物管理,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协助患者进行术后的饮食和生活指导。
三、种植牙的术后管理1. 植入后的修养与控制术后的修养和控制是种植牙成功的重要环节。
口腔护士需要指导患者遵守医嘱,禁忌烟酒、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口腔卫生等,使种植体能够顺利愈合。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活动za)
一、名词解释: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骨整合: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
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骨改建: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精选知识总结
口腔种植1:何谓牙种植体?伴随口腔医学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发展,分支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即口腔种植学,在其中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植入物称为口腔种植体,通常也称牙种植体。
种植牙是指在植入的人工牙根上镶装的义齿。
先将与人体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种植体(即人工牙根),通过手术的方法植入缺牙部位的牙床上,经过一段时间待伤口愈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镶装义齿(义齿),修复缺失的牙齿。
2:种植体有哪些分类?按植入部位可分为: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及黏膜内种植体。
按种植体形状可分为:螺旋形种植体、柱状种植体、叶状种植体、锚状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及下颌支支架种植体。
按材料可分为:金属类、陶瓷类、碳素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3:种植牙由哪些部分组成?包括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两部分。
下部结构:植入在牙床内的部分,即种植体;上部结构:暴露在牙床外的部分,包括种植体上的基台和在基台上制作的人工牙。
4:种植牙为什么可以替代人牙?种植牙是模拟人牙设计的。
人牙主要由牙根、牙颈、牙冠组成。
种植牙的下部结构,即种植体,模拟人牙的牙根,起支持和固位作用;而上部结构替代人牙的牙冠,起到恢复缺失牙形态和咀嚼功能的目的。
5:种植体对人体有毒吗?没有毒性。
目前,常用种植体的材料主要是钛。
钛的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弹性模量低与骨相近;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副作用,无磁性,无刺激,在体内稳定;湿润性好,不易附着有机物。
钛在医疗上除用于种植体外,还广泛应用于人工骨及关节、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等。
6:种植体和骨能长在一起吗?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能与有生命的骨愈合在一起,呈一种所谓的“骨融合”状态,这种结合是植入体氧化钛膜与机体组织的交界面通过活跃的化学反应形成的牢固的生物机械性结合,完全能够承受正常的咀嚼力。
7:种植牙技术有多长的历史?现代种植牙技术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虽然此前已经开始使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种植体,但缺乏基础理论支持,临床失败率很高。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
种植牙修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学,以治疗根尖周病变和牙列缺失等口腔病
理状况。
种植牙修复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上述疾病的新型医疗技术,它是一种将人工
牙植入患者牙槽骨内,以代替自发性损失牙齿的特殊修复技术。
种植牙修复技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口腔病理状况,对牙槽骨、牙齿和牙周组织进行准确
的显微手术,并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①牙萌出和植入术:根据口腔病理状况,选择合适的牙萌出植入术,如支撑牙萌出植
入术,移动牙萌出植入术,传播牙萌出植入术,组合牙萌出植入术等。
②牙槽复原:利用X射线成像术,基于牙槽骨模型,在牙槽骨中实施适当的修复复原,以准备放置人工牙植入器。
③牙周组织改复:采用自体或人工材料,在牙周组织中实施有针对性的修复改复,以
使植入体与牙周组织建立良好的结合。
④人工牙植入:安全地植入优质的人工牙,并对植入体进行稳固的定位,以达到理想
的种植牙复位效果。
以上就是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从牙萌出植入术、牙槽复原、牙周组织改复到人工牙
植入,需要良好的临床经验来进行准确、精细的操作,以确保治疗结果达到理想的效果。
此外,口腔种植学还将随着医学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总而言之,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型的技术,可以恢复牙列缺失及根尖周病变的口腔病症,具有效果明显、操作简便、美观、耐牙口等特点。
它被越来越多的口腔医疗机构普遍
采用,且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口腔正畸种植知识点总结
口腔正畸种植知识点总结口腔正畸种植是一种通过种植牙齿来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治疗方法。
在口腔正畸种植过程中,种植体被植入牙槽骨中,然后通过种植体连接固定牙齿。
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正畸种植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且可持续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正畸种植的知识点,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一、口腔正畸种植的原理口腔正畸种植是一种通过植入种植体来改善咬合问题并实现美观牙齿排列的治疗方法。
种植体是一种类似牙齿根部的人工牙齿,通常由钛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
种植体可以被植入牙槽骨中,然后通过连接固定牙齿来实现对咬合问题的治疗。
口腔正畸种植的原理是通过种植体的植入和固定牙齿的连接,使得牙齿排列更加美观并且可以改善咬合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口腔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口腔正畸种植的适应症口腔正畸种植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前牙拥挤2.牙齿缺失3.咬合不正4.牙齿错位5.其他因素引起的牙齿排列不正常口腔正畸种植还适用于其他无法通过传统正畸治疗方法解决的牙齿问题。
在选择口腔正畸种植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口腔正畸种植是否适合自己的牙齿问题。
三、口腔正畸种植的治疗过程口腔正畸种植的治疗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口腔检查:在进行口腔正畸种植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内部的详细检查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2.手术准备:在进行口腔正畸种植治疗之前,需要进行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术前的口腔准备、麻醉和手术器械的准备等。
3.手术操作:口腔正畸种植手术通常需要在口腔外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并进行连接固定牙齿。
4.术后护理:口腔正畸种植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工作,包括口腔卫生、饮食调整和定期复诊等。
口腔正畸种植的治疗过程需要通过专业的口腔正畸医生和口腔外科医生进行协作,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 :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 骨改建bone remodeling :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9 模板den tai ste nt :用于准确判断种植体部位的骨量与骨质。
掌握植入的位置和方向,并便于术者在术前根据患者的条件设计好上部结构,以便提高种植修复的质量,制作过程包括在模型上恢复牙列,塑形及修复模板,设置植入标志,试戴。
10渐进性载荷:在为接受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提供最终修复体之前,应该采用树脂材料的临时冠桥修复体,逐渐恢复咬合,即进行渐进性载荷,提高界面区骨组织对冲击载荷的适应性。
11渐进性骨受载:从复诊间隙,饮食,咬合,义齿修复以及咬合面材料等方面综合设计,使牙槽骨所受载荷从最小值逐渐增大。
12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内的结构,起到天然牙根的作用,支持、传导、分散牙合力。
13被动就位:种植体内部以及种植体与上部修复体结构不需要变力就能就位并相互吻合的状态, 种植义齿就位后无应力产生。
14A-P 距:牙弓前缘与末端种植体中心在牙弓线上投影的垂直距。
15间接印模转移桩(A 类取模桩):常为带螺纹的锥形帽状结构,表面较光滑。
取模时,将螺丝旋进口内种植体上端或基桩内, 印模取出后,取模桩仍留在口内,必须单独将印模转移桩从口内再取出, 再与种植体代型紧密相连后放置到印模的相应孔洞中,准确就位,然后灌制模型。
这种取模桩制取印模代型, 基桩位置间接获得,其准确性受一定影响。
16直接印模转移桩(B 类取模桩):转移桩上段有较大倒凹。
长度大,中空,转移桩固定螺丝穿过其中与种植体上端相连。
取模 时,取模桩通过转移杆螺丝与种植体相连, 印模取出时先将转移杆螺丝旋出, 让取模桩脱离 种植体,然后将取模桩及印模连体取出,直接与种植体代型紧密连接后,灌制模型。
17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在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
18即刻负重:种植体植入48h 内完成临时上部修复,据其咬合接触特点又分为功能性负重和非功能性负 重。
19即刻修复:种植术后48h 内完成临时上部修复,待种植体完成骨性愈合后更换上部结构, 完成永久性修复。
20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和人体组织接触后,在材料与组织界面发生一系列相互作用后最终被人体组织所接受的性能,即材料的长期临床可接受性,需要满足生物、化学、物理和系统的要求。
21GBR引导骨再生,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的竖起一道生物屏 障,可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张入骨缺损区, 全骨修复。
22中央螺丝:是连接种植体与基桩的重要结构, 贯穿基桩与上段种植体,应力释放等力学功能。
23愈合帽:用于种植体植入后封闭种植体上方与基桩衔接的孔。
24转印帽:为了将口内基桩或种植体位置准确转移至工作模型的特殊构件, 其结构特点是下段与种植体连接部位可与种植体上段或穿龈基台上端完全吻合。
25牙龈成形器:当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形成整合后,须进行第二次手术, 以充分暴露种植体上缘, 牙龈成形器是为了保证周围牙龈组织的良好愈合, 根据局部牙龈厚薄正确选择安装于种植体上部的结构。
确保成骨过程最终实现缺损区完将其连接成一体,同时有着重要26 种植体代型implant analogy :是种植义齿制作过程中代替种植体的替代品,其形态与种植体可能有所不同,但连接部分(颈部)的结构尺寸应完全一致,在实验室种植义齿制作过程中代替种植体的作用和位置。
2 Wo肝定律:骨和骨组织是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 负荷最优化设计原则,即趋向于用最小结构和材料承受最大外力。
骨改建的目的是维持这一优化设计,即在生理范围内,应力较高的区域通过骨的新生而使结构增强,在应力弱的区域通过骨吸收萎缩而使结构减弱。
28种植体周围龈缘炎perimucositis :菌斑、结石刺激种植体周牙龈引起,病变局限于牙龈粘膜,不累及骨组织,类似于牙龈炎,常表现为粘膜红肿,探针出血甚至溢脓等。
29 种植体周炎periimplantitis :本病类似于牙周炎,牙龈疼痛,肉芽组织形成,自发性出血/探针出血,甚至溢脓,且伴淋巴结炎。
通常可见移动的角化不全的粘膜包绕种植体周围,可谈及种植体周袋。
30微创拔牙:不适用骨凿和牙挺对患牙进行劈开、撬动,而采用高速涡轮机头、长钻针分冠分根取出牙冠,再微创拔牙刀切断牙周膜,挤压牙槽骨,轻柔的拔出牙根。
二、简答与问答:1种植义齿结构及功能:①种植体:是植入骨组织的结构,起类似于天然牙根的作用,支持、传导、分散牙合力;②基台:位于种植体牙合方,穿过牙龈暴露于口腔,是连接种植体和上部修复体的结构,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③中央螺丝:是连接种植体与基台的重要结构,贯穿基台与上段种植体,将其连成一体;④骨:包绕在种植体周围,与种植体表面紧密结合,骨种植体界面的紧密结合是种植义齿得以正常行使功能的基础;⑤上部修复体:恢复牙冠的外形及功能;⑥愈合帽:利用螺纹旋入并固定于种植体体部,起暂时覆盖种植体体部与基台相衔接的孔的作用,在第二次手术中撤除;⑦牙龈成形器。
2骨整合的几种方式及界面比较:方式:①种植体与骨组织宏结构间的机械锁结; ②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微结构间的机械锁结;③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间的生物化学结合;④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间的纤维骨性结合。
界面:①骨性结合界面:光镜下种植体与骨直接接触;②纤维骨性结合界面:种植体与骨之间有纤维组织介入;③纤维结合界面:种植体周围形成纤维包囊;④生物化学性界面: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间分子或离子水平上结合。
界面比较:3 牙列缺损基桩的诜择原则:①基桩的抗螺旋设计②上部修复结构的旋转的防止措施③基桩与修复体之间的固位方式④颌间距离⑤基桩的角度⑥基桩的高度(穿龈)⑦基桩的材质。
4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原则:①正确恢复缺失牙形态功能:前牙恢复发音、美观和切割功能;后牙恢复咀嚼功能,并恢复下1/3高度;恢复人工牙轴面突度,与余留天然牙邻接关系,最适当的外展隙和邻间隙,及良好的咬合关系;②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种植义齿的固位与金属支持的固位方式有密切关系;种植义齿的支持力: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的骨性结合,与相同条件下种植体数目,种植基牙的骨间位置有关;③利于口腔软硬组织健康:骨组织:种植体周围无X线透射区,行使功能后,种植体周围骨支持量稳定、吸收少,种植手术不导致任何骨性感染;软组织种植体颈部与口腔黏膜牢固结合,达到临床封闭作用,预防炎症及创伤,保护龈上皮形成的上皮附着,便于清洁和自洁;余留牙:保护天然牙的良好状态,以便于种植义齿形成相互协调的完整牙列;④坚固耐用:设计分散牙合力,消除减少侧向力;⑤合理的牙合传导与应力分散:将牙合力沿种植体长轴传导到种植体周骨组织,尽量减少侧向力及扭力;适当增加种植体基牙的数目,或采用减少牙合力的各种措施,有利分散牙合力;注意咬合设计和咬合关系;让种植基牙和牙槽嵴共同承担载荷,充分利用缺牙区牙槽嵴的支托作用,减少种植基牙受到侧向力和扭力;⑥美学原理:骨量、切口、牙龈高度、与天然牙及牙龈边缘相协调。
5 埋植式与非埋植式种植义齿的区别:埋植式优点:1•种植体可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完成骨整合2•根据袖口的深度选择基台,既保证不致形成过深的牙周袋,又保证了穿龈部位的美学效果3•适用于美观要求比较高的前牙区;缺点:1•骨整合完成后,还需再次手术切开2•基桩与种植体连接微缝隙一骨吸收3•安装基桩时操作较难4•冠根比较大。
非埋植式优点:1. 一次手术即可完成2. 基桩与种植体连接处距牙龈较远3. 基台安装操作方便,易准确安装4. 冠根比较小;缺点:1. 不适用于美学要求较高的前牙区,其穿龈部位影响美观2. 不适合骨量较差的部位。
78扩大种植适应症的技术:1上颌窦提升2植骨3引导骨再生4签章成骨5骨劈开6骨挤压7颧骨种植体9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1能承受功能载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不会发生严重变形或断裂破坏2行使功能时要对周围骨组织产生足够的应力传递,避免骨发生费用性萎缩3对周围骨产生应力传递不能超过生理限度,避免创伤造成的骨吸收或骨折。
10种植植入床的要求:1精确成型2不造成周围骨组织的损伤3防止损伤临近解剖结构及器官11螺丝固位基台与粘结基台的区别:固位螺丝:1修复体的完全就位得到保证2利用机加工的各个部件,有达到完全适合的表面3没有粘固固位的边缘问题,允许深边缘位4易于修理5可用于有限的合间间隙,侧方固位6龈沟中无粘固剂7存在螺栓松动的危险。
粘结固位:1花费时间及费用少可能不完全就位2基台微间隙封闭3美观卫生但边缘位不能太深,可能引起牙龈炎4合面材料折断减少5各部件折断及疲劳减少6易克服在种植体和修复体之间的角度难题。
12螺丝固位基台与粘接基台的区别:1、可摘性2、轴向受力3、美观卫生4、可操作性5、渐进受载6、基桩微间隙封闭7、时间费用和部件消耗8矮基桩固位9、颌间距离短10、龈沟中无粘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