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与宋学
“宋学”与“汉学”的区别_资讯_凤凰网
国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中的主流学术,渊博精深,源远流长。在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汉学与宋学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自宋以下,宋学取代汉学,无疑又成为国学发展的又一座高峰。然而人们涉及宋学的定义,就出现不同意见。我们讨论与研究宋学,又避不开关于宋学内涵的界定,必须就“宋学”的定义取得一个共识。为此,笔者对迄今为止有关宋学的定义的种种说法,进行了就是宋明理学,或谓“宋代新儒家学派”。
钱穆在《中国政治得失》一书中称“宋学,又称理学。”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则谓:“中国哲学,在宋明,为理学,有道学问、尊德性之分。而西洋哲学,文字虽精,还不能到宋学的地步。”邓广铭则说:“把萌兴于唐代后期而大盛于北宋建国以后的那个新儒家学派称之为宋学”,他以为理学只是新儒学的一个分支。
第三种观点,提出“新宋学”的概念,国学大师陈寅恪从历史文化角度立论,认为“新宋学”包括宋代整个学术文化。他指出:“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熏习之故,或有显著之变迁。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断论。惟可一言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而已。”显然,新宋学不局限于思想史范畴,它涵盖了考古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及思想史等各个领域。
第一种认为:“宋学”在中国经学史上,是与汉代“汉学”相对的一种学术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经学研究流派,即区别于经文考据的、重于经义阐述的“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经部总叙》:清初经学“要其归宿,即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周序同在《“汉学”与“宋学”》一文中说:“从两汉一直到清末以前,这一千余年的长时期中,所有学术思想就是汉学与宋学两大主题。”邓广铭说:“宋学不过是对汉学的反动。”汉学之所成为宋学的对立物,是由于汉学只从辑补、校正、训诂入手,从而形成了重考据训诂的研究方法,久而久之,演变为钻牛角尖。以至于有的汉代经师为了解说经文一二个字,居然动用了三五千字加以考据,陷于烦琐的泥坑。从而失去了生命力,致宋学应运而生,取代了固步自封的汉学。宋学摆脱了汉学的章句之学,从经书的要旨、大义、义理着眼,去探究其丰富的内涵,所谓阐释微言大义。从学术角度来说,它是从宏观上去把握,开辟了中国学术史的一个新时代。
读曾国藩家书,里面多次提到“小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
读曾国藩家书,⾥⾯多次提到“⼩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先来讲讲“⼩学训诂”是什么,再聊⼀聊曾国藩为什么反复在家书⾥提到“⼩学训诂”。
⼀、曾国藩提到的“⼩学训诂”是什么曾国藩家书⾥提到的“⼩学训诂”指的是语⾔⽂字之学即训诂学、⽂字学、⾳韵学。
为什么把这些学科称作“⼩学”呢?古代的学校也有“⼩学”、“⼤学”之分,在读“⼤学”之前,先读“⼩学”,学习语⾔⽂字知识。
这个过程与当代的⼉童在⼩学学习拼⾳、写字、造句是相似的。
《汉书·艺⽂志》:“古者⼋岁⼊⼩学,故周官保⽒掌养国⼦,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因为这些与语⾔⽂字有关的学科是古⼈在读“⼩学”时学的,所以后⼈把这些学科也称为“⼩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科就很简单,只是古代的“⼩学”⽣学的知识。
实际上,古代“⼩学”⽣所能掌握的,只是这些学科的基础部分。
就像现在的⼩学⽣能熟练地掌握拼⾳字母,但不能说他就通晓语⾳学了。
那么,训诂、⽂字、⾳韵之学涉及哪些书籍呢?以下举出三本代表性典籍,并对它们的体例略作介绍。
(⼀)训诂学典籍的代表:《尔雅》《尔雅》是⼀部训诂书,被认为是我国⾸部词典。
这张图⽚是《尔雅》的第⼀篇《释诂》,它的体例是把训释相同的词聚集到⼀块,⽐如图⽚上的划线部分::“初、哉、⾸、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 “初”“哉”“⾸”等词都可以⽤“始也”训释,于是古⼈便把它们集合到⼀块了,其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初,始也;哉,始也;⾸,始也;基,始也;肈,始也;祖,始也;元,始也;胎,始也;俶,始也;落,始也;权,始也;舆,始也。
所以:初、哉、⾸、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字学典籍的代表:《说⽂解字》《说⽂解字》是⼀部字书,是我国⾸部字典。
《说⽂》把同部⾸的字聚集到⼀块,⼀共有540个部⾸。
图⽚右边的是《说⽂》第⼀部:⼀部。
《说⽂》训释的体例是先释字义,再分析偏旁。
汉学与宋学
汉学与宋学中国经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或派别。
但是,既然经学是一种学术思想,那么,按照学术思想“风格”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清代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但“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他们把整个中国经学的历程看作汉学与宋学两家互相争胜负的过程,就是以学术思想“风格”的差异,来对中国经学史进行的分期和分派。
因为汉学与宋学是传统中国学术中两种具有很大差异的经学研究方法。
一、汉学与宋学的差异二者作为学术思想主流思潮的时期:/西汉—唐宋学宋、兀、明\清如果以现代学术概念来概括汉学与宋学,则二者大致具有以下的主要区别:1、学术范围不同:汉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很少学者达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甚至很少学者有理论上的兴趣;宋学是道德学、伦理学,即“修、齐、治、平”之道,研讨心、性、理、气等概念,近似于今天所谓的哲学。
二者之间互相争正统、争道统,声称是孔子的嫡传。
2、研究方法不同:汉学家多采用归纳法,认为史料本身可以真实的历史,所以他们反对孤证,重视搜集许多资料,强调根据大量资料才能得出结论;宋学家多采用演绎法,从一个思想推演出各种说法,甚至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更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其实往往是他们自己的思想。
汉学家常常斥责宋学家“空疏”,宋学家常常斥责汉学家“琐碎”。
3、学术重点不同:汉学的重点是“五经” ,后来演化成“九经”、“十三经” 等;宋学的重点是“四书”,“四书”的成立及其发展是宋学的最大特点。
从根本上说,所谓经学史上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类两种最主要的思想方式的区别。
因而这种区别并不是汉代以降“经学”正式形成之后才产生,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类似的现象。
先秦孔门内部,已经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两种不同的风格。
此事徐复观先生有言及之,可谓明了:由孟子以下的人物(今按,指荀子、陆贾等人), 都是属于思想家型的。
汉学研究1
一、汉学定义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德国汉学家傅海波对“汉学”下的定义:“汉学是运用语言学方法,从中文史料来研究中国、中国历史和文明”。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源,那么汉学就是流。
汉学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儿,属于跨文化研究。
从传统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型。
传统的,注重纯文字的考证和翻译以及对人文科学的关怀;现代的,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
“汉学”有宽窄两义。
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
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
“汉学”的另一种意义:经学史上有汉学和宋学两个阶段,一般说来汉学讲求训诂名物、五行谶纬,宋学讲求心性哲学,着重纲常伦理。
二、汉学研究的意义汉学已经是外国人的研究成果,而汉学研究则是研究的研究。
汉学是国学的一面镜子,有借鉴意义。
任继愈先生说:“西方学者接受近现代科学方法的训练,又由于他们置身局外,在庐山以外看庐山,有些问题国内学者司空见惯,习而不察,外国学者往往探骊得珠。
如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诸多领域,时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总的来说是开阔眼界。
汉语是世界的,汉语研究也是世界的。
就汉语研究来说,汉学主要有以下借鉴意义:1、理论背景。
国内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从西方全盘移植的。
理论探索一直是国内汉语研究的软肋。
蒋绍愚先生、王宁先生多次大声疾呼加强理论研究。
自己不动手去探究理论,遇到语言现象便到外国学者的理论中寻求解释。
规律的探究应该是很值得的鼓励的。
2、科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音韵学基本上只能区分音类,不能构拟古音。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运用历史比较法系统地构拟了《广韵》音。
他的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和学说在全世界影响很大,现代国内外许多有成就的音韵学家,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先后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修订工作。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桐城派研究?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马延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摘要:汉宋之争是清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嘉庆中叶编纂的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汉宋学术争论的实况.主张汉学的史稿编修者,效仿《明史》中只设儒林传,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体例,在具体编修中将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列入较为时人所轻视的《文苑传》中,以达到扬汉抑宋,为汉学争取儒学正统的目的,以致时至今日,桐城派依然被主要视为一个文学流派,桐城学者也主要被看做是文学家,他们在古文,辞章之外的其他成就,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键词:汉宋之争;桐城派;清国史《儒林传》;阮元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5—605X(2010)04-0078-06 TheHan?SongcontroversyinMid-QingeraandtheSchoolofTongcheng——flocusedonthefirstdraftofthenafionMRulinbiographyMAYah.wei(InstituteofHistory,Hu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angsha410003,China) Abstract:TheHan—Songcontroversyis,gX1importantprobleminthehistoryofConfucianismofQingDynasty. ThefirstdraftofthenationalRulinbiographywhichcompiledintheJiaqingerareflectsthepracticalsit uationofthiscontroversy.ThecomplierswhomaintainedtheHan—learningfollowedtheexampleofcompilingofMingshi.TheyabolishedtheDaoxuebiogra- phywhichincludesscholarsofSong—learning.TheylistedtheTongchengscholarswhomaintainedtheSong—learningintheWe —nyuanbiographywhichdespisedbypeopleofthetime.Consequendy,eventothisday,thescho oloftongehengisstillbere-gardedasaschoolofliterature.theTongchengscholarsalestillberegardedasliterati.Theirach ievementsexceptpoetryandprosehadbeenoverlooked.Keywords:Han—Songcontroversy;SchoolofTongcheng;nationalRulinbiography;RuanYuan汉,宋之争是我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四库馆臣曾认为:"自汉京以后,学凡六变,……要其归宿,不过汉宋两家,互为胜负."将二千余年的儒学发展史,归纳为汉,宋二派互相争胜的过程.有清一代,学者埋首董理群籍,成就蔚为大观,后人述及清代学术,亦常以"汉学"代称.然而,尽管汉学在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处于执学界牛耳的地位,但由于清朝官方始终将宋学悬为功令,宋学学问并未完全消亡,有清一代,关于汉宋学问的争论仍所在多有,学者基于各自或汉或宋的学术78宗尚,着书立说,扬己抑人,构成了学术史上颇具特色的景观.今人对清代汉宋之争的研究颇多,其中关于二家争论的核心,已有观点主要有两种:1,考据学和义理学两种不同为学方法之间的争执.这种观点产生较早,也是长期以来学界的一般看法.2,清代汉学发展出来的新义理①《四库全书总目》卷1《经部总叙》,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1页.?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与宋明理学旧义理之间的冲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张寿安,张丽珠等台湾学者为代表.她们反对传统以诂训称汉学,以义理称宋学的"二分法",认为"礼理争议"才是清代汉宋之争的核心."汉宋之争,应是义理学内部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汉宋歧见;而不是考据学与义理学两种不同形态的学术路线之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循的观点:"清代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官方,其实就是君主一人驾驭臣民的统治之'术'.因此,一方面要迎合'术'守住意识形态,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来突破义理,致用等意识形态的规范,来为'学'争取些许的自由,这两种取向的冲突,即是所谓'汉宋之争'的核心含义."②这些关于"汉宋之争"实质的不同看法,其实道出了这个问题的不同面向.其中,考据学与义理学的争论应是汉宋之争最主要的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清代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信奉并从事理学研究的学者所在多有, 既非前辈学者所形容的"竭而无余华",也不简单只是帝王驭下的统治术,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⑧.而"以礼代理"固然是一种新义理,但那是汉学家经由考据这一汉学为学方式,由汉学学术生发出来的. 所以"礼理争议"是由汉,宋两种不同为学路径导致的争论,本质上仍不脱汉,宋学术之争的大范围.其实,清人基于各自学术宗尚对汉宋学术优劣的陟抑,在指出对方学问的缺略处之外,也蕴含着各以本方学问为周秦以来孔学正统的想法."这种一方面否定他人,一方面肯定自己的目的,显然是在恢复干余年前的两汉儒学旧传统,以取代自南宋以来六百年问理学家所建立的新儒学传统,藉以加强汉学家在学术上的正统地位."④通过编修学术史,描绘学脉,将彼方学问打成异统,是学者为己方学问争取正统时常采取的手段,清代之前已是如此.南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其职志即是为以二程为代表的道学争取儒学正统地位.清初学者排击陆王,亦通过学术史的编写阐发意见.而在清代中叶,汉学学者抑宋扬汉,为汉学争取正统的活动,则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期清国史《儒林传》初稿的编修过程上.一,清国史《儒林传》初稿之体例'清国史《儒林传》是清朝官方修史机构国史馆编纂的一部当代学者类传,该传自嘉庆中开始编纂,前后删订续修多次,直至清末宣统年间仍有编辑,也是一部清人自撰的清代学术史⑦.该传初稿的编修,主要是在阮元的主导下进行,编纂体例则主要受到清初《明史》编纂的影响.在关于《明史》体例的最初设计中,"道学"一传也包括在内.彭孙通曾有《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较早提出设立《道学传》.康熙二十一年徐乾学补《明史》总裁, 二十三年与徐元文撰成《修史条议》,亦主张为理学(道学)家设类传,但遭到朱彝尊,黄宗羲等的激烈反对,史馆最终采纳多数学者的意见,未立《道学传》.在这场争论中,始终蕴含着关于汉宋学术,何者才是儒学正统的不同意见.彭孙通认为宋儒直接孔孟心传,其学醇,其功巨,有不得不特为表彰者.他要求将明儒中与程朱合者(理学家),和有功于传注的学者(汉学家)区分开来,将后者与那些"学未大醇"者人之《儒林传》,认为这样才不会使大道混淆,显示出其以宋学为学术正统的倾向:"窃惟历代之史,凡儒学诸臣皆载《儒林列传》,独《宋史》于《儒林传》之前复立《道学列传》一篇,专以记大儒程颢,程颐,朱子为主,其及门弟子悉为编载.盖以道学之统自尧舜至于孔孟代相授受,孔孟殁后,千有余年,而得程子,朱子发明六经之蕴,远契列圣之心,其学至醇,其功甚巨,故特立此传以衍孔孟之真传,明正学于天下,诚非无见也.……自今纂修《明史》,合无照《宋史》例,将明儒学术醇正,与程朱合者编为《道学传》,其他有功传注及学未大醇者仍入之《儒林传》中,则大道不致混淆而圣谟独高于今古矣."㈣徐乾学则意识到载人理学传者未必皆胜儒林,并云"《宋史》程朱门人亦多有不如象山者",但仍然坚持"学术源流,宜归一是".①张丽珠:《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里仁书局2003年版,第149页.②张循:《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21页.(参见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④王家俭:《清代"汉宋之争"的再检讨——试论汉学派的目的与极限》,载氏着《清代研究论薮》,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⑤陈祖武:《中国学案史》,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4页.⑥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⑦关于清代国史馆编辑《儒林传》的具体过程,参见拙文:《清国史馆儒林传纂修活动考述》,《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25卷,第3期,2008年春.⑧(清)彭孙通:《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栽氏着《松桂堂全集》卷3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⑨(清)徐乾学:《修史条议》,载氏着《儋园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9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反对设《道学传》之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朱彝尊注意到《宋史》将言经术者人之儒林,言性理者别之为道学,又以同乎洛闽者进之道学,异者置之儒林的做法,蕴含着以程朱义理为正统的观点,"其意若以经术为麓而性理为密,朱子为正学而杨陆为歧途,默寓轩轾进退予夺之权,比于《春秋》之意".他认为经学才是儒学的正统:"然六经者,治世之大法,致君尧舜之术,不外是焉,学者从而修明之,传心之要,会及之理,范围曲成之道未尝不备,故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可以统儒林."汤斌更认为经书之外无道学:"《宋史》道学,儒学厘为二传.盖以周,程,张,朱继往开来,其师友渊源不可与诸儒等耳,而道学经学自此分矣.夫所谓道学者,六经四书之旨体验于心,躬行而有得之谓也,非经书之外,更有不传之道学也."⑨这些围绕着《明史》编修问题的儒学正统之争,特别是《明史》最终只立儒林传,不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汉学逐渐兴起,并渐渐开始占据主流的学术发展时态.众所周知,"儒林列传"最早见于《史记》,所叙次者皆为"传经之儒".后世史书仿而效之,在各自《儒林传》小序中,所描绘的也多为"经学历史".经学占据了儒学的主导地位.元修《宋史》,首度标举道学传,又加诸儒林传之上,传经之儒的地位有所下降,失去了在儒学中的正统地位.清初学者借由讨论《明史》编修问题所实欲争取的,正是传经之儒(汉学)在儒学中的正统,所采用的手段,则是取消为程朱理学家立传的道学传,而以为汉学家立传的儒林传囊而括之.因此,清初学者对《宋史》道学传的看法,并不是从纯粹的史书编纂学方面出发讨论后的结果,也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看法.乾嘉之际的史学家章学诚就深以《宋史?道学传》之设为是:"宋史为元人所撰,疵病甚多.以史家法度而言,等于自郐无讥矣.然有特笔创例可为万世法者.……又《道学》,《儒林》分为二传,前人多訾议之.以谓吾道一贯,德行文学,何非夫子所许?而分门别户以启争端.此说非是.史家法度,自学《春秋》,据事直书,枝指不可断而兀足不可伸,期于适如其事而已矣.儒术至宋而盛,儒学亦至宋而歧.《道学》诸传人物,实与《儒林》诸公迥然分别,自不得不如当日途辙分歧之实迹以载之.……如云吾道一贯,不当分别门户,则德行文学之外,岂无言语政事?然则滑稽,循吏亦可合于儒林传乎?"④清初因修《明史》而引发的"道学"与"儒林"之争,特别是《明史》最终仅设儒林传,不再单独为理学家立传的做法,对嘉庆中清国史馆之修《儒林传》有重要影80响.阮元主导编纂的初稿,《凡例》开篇即盛赞《明史》将"道学"融会于"儒林"的做法:"《史》,《汉》始记儒林,《宋史》别出道学,其实讲经者岂可不立品行,讲学者岂可不治经史,强为分别,殊为偏狭.国朝修《明史》,混而一之,总名儒林,诚为盛轨."⑧并批评《宋史》的二传分立:"《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此即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暗合周道也."⑨但和清初学者明确喊出的"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足以统儒林"的口号所不同的是,清国史《儒林传》的编者似乎还强调汉,宋持平的态度:"综而论之,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迳也.门迳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人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章句,譬犹天际之翔,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户奥之间实未窥也.或者但求名物,不论圣道,又若终年寝馈于门庑之间,无复知有堂室也矣."⑦尽管编者做出了如此明显的调和汉宋的表态,历来学者皆认为是传仍以汉学为重.侯外庐曾分析《拟国史儒林传序》,认为其在重视汉学的前提下,叙述中有意歪曲了清朝之前的儒学发展史."他在文字上尽其委婉曲折之能事,首述学术之流变,对于汉儒,'复兴六经',推崇备至,对于魏晋玄学,认为'儒道衰弱',对于宋儒轻轻叙过,不加抑扬,对于明儒,认为'不出朱陆,空疏甚矣',对于清朝学者谓'卓然不惑,求是辨诬','精研古义,诂释圣言','好古敏求,各造其域',……按照他的这样述学,无论如何得不出'两汉名教得儒林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为什么他做出这样的矛盾文章?实在是由于他所云:'我朝列圣,道德俱备,包涵千古,崇宋儒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一句文化政策.所以,这篇文章是官样格式,不是他的内心话."⑧德明则认为:"从选择传主的标准来看,史书《儒林》一向是学行并重,而由阮元选择者来看,却偏重于学,尤重汉学.如毛奇龄,阎若璩等在清儒心目中德行品评不高者,因有考据着述,①②(清)朱彝尊:《史馆上总裁书》,栽氏着《曝书亭集》卷3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76,277页.③(清)汤斌:《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载范志亭,范哲辑校:《汤斌集》,上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④(清)章学诚着,冯惠民.董校:《丙辰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2页.⑤《儒林传稿?凡例》,载《续修四库全书》第537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8页.⑥⑦(清)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载氏着《擘经室集》一集,卷2,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页.⑧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三友书店1944年版,第538页.?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亦被选人."清学以汉学为主要特色,但在清代历史的不同阶段, 汉,宋学术的具体面貌则非常丰富.以清初为例,虽然就后来汉学大盛的事实上溯,基本可认定这一时期,儒学主流正处于由理学向考据学转变的过程中,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理学仍然比较兴盛.学术史的编写,应该如实反映这一时期"儒林"与"道学"并存的汉,宋学术现实.但阮元主持的初稿,虽制定了汉宋持平的写作方针,却在叙述儒学史时特别突出汉学的地位,在入传人物方面又将汉学家作为叙次的主要对象,为汉学争取正统地位.这种扬汉抑宋的取向,在处理关于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的人传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作家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②.百余年来,学界研究成果颇丰⑧.但这些已有研究,大多数仍将桐城学者主要视作文学家,将其作品归类为文学作品,较少注意到桐城学者在清代儒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桐城学者在经学等方面亦有造诣.嘉庆中,清国史馆纂修《儒林传》初稿时,部分桐城学者被认为可以入传,但由于主事者崇尚汉学,他们的经学成就因其理学的学术宗尚而被轻视,加之他们在辞章方面亦颇有成就,所以被史馆列入《文苑传》中.因为后者较为时人所轻视,被列入《文苑传》中类似被打入另册,所以引发了桐城学人的不满. 他们或致书史馆争之,或在私人信件中进行讨论.这些文字,既体现了当时学界对国史馆这部当代学术史应如何编纂的不同意见,也反映出清代中叶汉宋二学相互争论的学术时态,这些都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以下即以桐城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分析该传所折射出的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二,桐城学者主张宋学的学术取向清中叶汉学大盛,流风所及,学者不仅多治考订之学,更多讥诋宋儒,宋学者,标榜汉学,诋毁宋学俨然成为时尚(垒).但同时仍有一批学者深知汉学之弊,注意对义理的阐发,姚鼐及经其所发扬光大的桐城学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姚鼐论学,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 义理尤为其所强调者.在他的笔下,被清代汉学家认为"去古未远,独得圣人真意"的汉儒,其学"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授,侪偶怨怒,嫉炻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后虽有通儒渐出,贯穿群经,然"其弊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辟猥碎,世又讥之."只有到了宋代,"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定说",而"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仄",此皆"其宋儒论学之效哉!"因此,他认为:"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蔸而遗其巨,夫宁非蔽与?"姚鼐所授之徒亦多承师说,主张宋学,形成了桐城学派表彰宋学的学术取向.他们重视义理,反对《明史》取消道学传而以儒林传囊而括之的做法,要求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陈用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陈用光,字硕士,江西新城人,"从(姚)鼐最久,师说尤为笃信".他对《明史》废道学传深为不满,认为当时主张废道学传的朱彝尊"纂修《明史》时所上总裁七书言多中史法,独第五书言儒林道学不宜分传,则于司马,班氏所立义例及宋元明儒之源流派别皆有考之不详者."④在他看来,宋代的理学大师远胜汉代的传经之士,"夫通天地人之为儒,称此名者,非周程张朱莫属也,彼京刘之属曷足云."只不过因《史记》,《汉书》所创之"儒林传"所传者乃在于经学,故"京刘之属有不可没者".陈用光的这一看法颇足玩味,他既以只有周程张朱等理学家才配得上"儒"的称号,实际上就将研治章句训诂的汉学家排斥在外,这种观点较之清初修《明史》①德明:《阮元史学撰着述评》,《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②周中明:《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③江小角,方宁胜:《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安徽史学)2004年第6期.④据张循研究:"大量的读书人……无论对'汉学'还是'宋学',他们往往并没有很高的修养,乃至根本就是不入流的门外汉."因此,"汉宋之争并非只是少数专业学人书斋里严肃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广泛传播于读书阶层的时髦话题".见张循:《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第22—23页.⑤(清)姚鼐:《赠钱献之序》,载氏着《惜抱轩文集》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453册,第56页.⑥刘声木撰,徐天祥点校:《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60页.按,当代学者曾认为,"(陈用光)能实事求是地对当时的学术,特别是考据之学作出客观评价,与姚门其他弟子狭隘的师门观念不同."(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事实上,对汉学有肯定言论的并非陈氏一人,姚门其他弟子也有类似言论,但他们之肯定汉学,不过是要以汉学补宋学之罅漏,其表彰的核心仍在宋学.在崇尚宋学,排击汉学上,陈用光和姚门其他弟子并无显着不同.⑦⑧(清)陈用光:《朱锡鬯史馆上总裁第五书书后》,载氏着《太乙舟文集》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 册,第387,388页.81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时学者试图以儒林统摄道学的做法,实际上走的更远,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传经之士根本配不上儒的称号,这无疑从根本上把汉学家打翻在地.道光间,陈用光出任福建学政,正好赶上《福建通志》的编纂,他极力主张在其中设立道学传以表彰宗尚理学的闽籍学者,特别是身为福建人的理学宗师朱熹.但当时主持修纂的汉学家陈寿祺并不同意,"道学之名,创自元人,古无是称,不可以为典要,且道外无儒,儒外无道,道与之儒,将何分辨?……夫圣门四科,游,夏列于文学,孔子语子夏以为君子儒,语子游以学道,舍儒何以为道,舍学何以为儒.紫阳大贤,百世尊仰,然平心而论,正与游,夏伯仲,使紫阳而在,亦未敢自谓驾二贤而上之也. 必欲因仍《宋史》之旧,道学,儒林歧而为二,乖违旧章, 失所依据,欲崇道学,转蹈不经,恐徒供人窃笑耳."坚持不为理学家立专传,以致梁章钜说他:"墨守汉学,排挤宋儒是其故智."陈寿祺去世后,陈用光联合地方部分意见和己相近的学者,持续施压,迫使陈寿祺的继任者,同样主张不为道学立专传的高澍然辞职,并使这部志稿的刊刻被迫延迟并险些遗失,在后来对该志所进行的修改中,道学最终立有专传.在这个问题上,桐城派其他学者也多持此说,主张不可以儒林传代替道学传,方东树以《汉学商兑》一书激烈批判汉学时,更认为清初学者对于《宋史》设理学家类传的批评,其实出于"深妒"⑨.一往一还之间,体现出学术史编纂背后的汉,宋争论.史书中登载的文字,必定不可能是对时代巨细靡遗的全貌写真,它只是着作者对自己所观察(包括亲身经历和发掘文献)到的历史情况的描写.换句话说,后人经阅读史书所感触到的历史,乃是经史家过滤后的历史, 并非也无法是历史事实的全部本真面目.而那些有幸存留在史书上的人和事,必定是被史家所认为特别重要者, 因为后人乃是藉由史书的记载以了解过去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古代读书人都希望身后能在史书上留有一篇佳传,赵翼曾云,"男儿生坠地,例须~篇传".桐城学人强调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也就是表彰理学的一种方式.三,桐城派的无奈由于《儒林传》出自官方修史机构,对于入传者来说,被收录其中也等于其学受到官方表彰,所以学者之门生汲汲为师谋入传者,所在多有,并将此当作表彰师说的手段.但提倡宋学的桐城学者虽多方奔走,却难以谋得一席之地.桐城学者对该传的编修一直非常关注,姚门弟子利用在史馆任职的有利条件,经常向乃师通报相关情况.82姚莹曾写信给姚鼐汇报凌廷堪入传情况,引起姚鼐强烈不满,"所言近时诸公于学问邪正之辨不明,其所品论殊非公当,诚然.吾昨得凌仲子集阅之,其所论多谬漫无所取,而当局者以私交入之儒林,此宁足以信后世哉!吾家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之此一时哉!"这是一封写给姚莹的家书.在信中姚鼐说:"吾家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之此一时哉!"这勉励侄孙的一句话,表面看来,似乎表达了这位桐城掌门对后世关于桐城学者可能的评论拥有充分自信,实际却显示了他对当下学界以《儒林传》形式扬汉抑宋,轻视讲求宋学的桐城派之做法的深深无奈, 即既然此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只能寄望后世"公论".姚门弟子不满国史馆《儒林传》侧重汉学,积极为本方学者谋取入传,但这些努力多以失败告终,在整个学术界如日中天的汉学氛围下,提倡宋学的他们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这更加深了他们的无奈感.姚门弟子曾试图将姚范入传,此事先由在史馆任职的姚元之致信姚范曾孙姚莹.姚元之因"史馆修儒林文苑二传,阐发幽隐",命姚莹以姚范之家集上呈史馆,以备采择.姚莹虽"因。
汉学名词解释
汉学名词解释
汉学[hàn xué]
1.汉代经学中注重训诂考据之学。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学者崇尚其风,形成与“宋学”相对
的“乾嘉学派”,也称“汉学”。
清代汉学治学严谨,对文
字训诂、古籍整理、辑佚辨伪、考据注释等,有较大的贡献。
但
存在泥古、繁琐及脱离实际等流弊。
又称“朴学”。
清赵翼《题
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近时风稍衰,汉学又哮吼。
” 胡蕴
玉《<中国文学史>序》:“ 乾嘉之世,文网日密,而奇才
异士,无以自见,争言汉学,析辩异同,以注疏为文章,以考
据为实学,琐碎割裂,莫知大体。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
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他比我年长,读书很多,对文字学、
汉学颇有研究。
”
2.外国人称研究中国的学问为汉学。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记日本国人语》:“ 日本之讲汉学,
自伊藤仁斋始。
”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七:“东来教士及欧
洲本土学者,相携并进,至十九世纪,汉学(Sinology)於焉
确立。
”
3.指私塾。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故农民宁欢迎
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
”。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件
1、周易:最初具体操作性的占筮书→后人解释为哲学义理之书 分为“经”:卦象、卦名、卦辞、爻辞;“传”:对前者的再解
释。 经文部分成书在西周末年,前9世纪前后;传文部分从战国至西
汉逐渐形成。前3世纪中叶到前2世纪初,个别晚至东汉。
2、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礼:汉民族数千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结晶的精华。宗法社会中 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行为与言准则、习俗制度仪式, 是一套不成文的法律。
经博士之学。董仲舒即为公羊春秋博士。
2.《谷梁传》: 西汉谷梁赤作,宣帝时立为官学,与公羊传并列。
公谷皆属今文经学,以训诂解经,强调发掘孔子《春秋》的“微 言大义”。但有齐学(《公羊传》)鲁学(《谷梁传》)之别。
3.《左传》: 作者之谜:孔子?左丘明?吴起?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至中期人之手。古文经学。 是否专为传《春秋》而作? 《春秋》以鲁为中心,用周历;《左传》以晋为中心,用夏历。 《左传》与《通鉴》间的编年(前468-404),见钱穆《先秦诸子
三、文献源流:
1、史料来源: 先汉部分:诗、书、春秋、左传、战国策等;秦国和秦朝则用的
是秦记;汉代部分用《楚汉春秋》、当时的国家档案和自己游历 采访所得的材料。 2、三家注: 刘宋裴骃《集解》,之前有晋末宋初人徐广的《音义》。 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 日本 瀧川资言(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
中国古代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刘屹 首都师大历史学院 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
导言:古籍目录与分类
一、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
经、史、子、集四部。
《汉书·艺文志》: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隋书·经
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
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作者:罗检秋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6年01月20日一引言由于士人治学方法及重心不同,汉学和宋学成为儒学两大范式。
至清代,经学大盛,学者注重师法,汉、宋分野更加凸显,汉、宋关系也成为认识清学嬗变的窗口。
清末以来,一些论著从不同角度涉及清代汉宋关系问题,[1]但它对学术格局的影响仍待进一步讨论。
清末经学家皮锡瑞说:“国朝经学凡三变。
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柢,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
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鲜。
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是为专门汉学。
嘉、道以后,……学者不特知汉、宋之别,且皆知今、古之分。
”[2]嘉道以后今文经学的复兴是清代学术的重要转变,自然是晚清以来文人学士的重要议题。
晚清名士李慈铭读了魏源的《古微堂外集》后,感慨“自道光以来,经学之书充栋,诸儒考订之密,无以复加。
于是一二心思才智之士,苦其繁富,又自知必不能过之,乃创为西汉之说”。
[3]李慈铭好讥弹人物,于经学一贯尊古抑今,此类言论当然不足为据。
其后,章太炎、皮锡瑞等人对此也有评论。
梁启超则认为:道咸以后清学的分裂,“有发于本学派之自身者,有由环境之变化所促成者”。
前者指清学本身尊古善疑的取向,因学者“既尊古矣,则有更古焉者在所当尊;既善疑矣,则当时诸人所共信者吾曷为不可疑之?”于是由东汉古文经溯至西汉今文经、乃至先秦诸子。
而所谓“由环境之变化所促成者”,则指道咸以后的经世致用思潮。
[4]然而乾嘉汉学盛炽之际,经世取向对士人影响尚不明显。
故周予同进而指出,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前期今文学乃“发于学派自身”,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后期今文学则“由环境之变化所促成”。
[5]这种区分不无道理。
不过,所谓“前期今文学”和“后期今文学”均非单一因素促成,唯诸因素重要性不同。
清末以来,研究者多从经世思潮考察今文经学的兴起,而对乾嘉之际常州学者转治今文经学的原因缺少分析。
宋学——新儒学
宋学——新儒学宋学——新儒学儒学的演化儒学在汉代“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①,史称“汉学”,这种学风一直延续到五代、宋初。
儒学自东汉末年起逐渐衰微,佛、道盛行,直至唐代后期,韩愈在创导古文运动的同时,力排佛道,提倡儒学,倡“儒学道统说”。
韩愈对孟子特别推崇,在“道统”中将原先被列为上承孔子的颜渊,排斥在主线之外,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并且将儒学研究从章句训诂引导为对经典义理的探求。
史称:“自晋迄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
昔孟轲拒杨、墨,去孔子才二百年。
愈排二家,乃去千余岁。
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倍之”。
“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①。
宋祁的这段话,代表着北宋中期“宋学”形成时期学者的认识。
韩愈将《孟子》提高到与《论语》相近的地位,并推崇《大学》,其弟子李翱又推崇《中庸》,响。
宋学的特征苏轼不仅把欧阳修作为宋学的创导者,而且把他列入韩愈创设的儒家道统中,上承韩愈、孟轲以继孔子的儒学正统。
还谈及“通经学古”与“救时行道”,作为宋学的主要特征。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1《经部总叙》。
①《新唐书》卷176《韩愈传·赞》。
通经学古不是原先的章句训诂,而是探求儒经的新意。
“疑经”是宋学建立时期一个重要特点,欧阳修景祐四年(1037)的《易或问》,“或问《系辞》果非圣人之作”,回答是“何止乎《系辞》”①。
他所著的《毛诗本义》,四库馆臣在《提要》中称:“自唐以来,说《诗》者莫敢议毛、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
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说几废,推原所始,实发于修。
”被称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年岁略长于欧阳修,主要活动时期也都在北宋中期的仁宗时期。
胡瑗的《周易口义》“其说《易》以义理为宗”②,孙复“讲说多异先儒”③,石介也同样是不取旧说的。
救时行道为宋学另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宋学建立之初许多学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清代汉宋学的道统之争 ——以江藩、方东树的学术论争为研究中心
斯文(第六辑)2020年11月第64 -74页清代汉宋学的道统之争以江藩、方东树的学术论争为研究中心曾光光"摘要:清代汉、宋学派围绕“道统”的争论更多是一种单向的学术批判,即宋学一派试图从“道统”角度对汉学家的展开批驳,汉学 家则尽量避免从“道统”的角度去挑战宋学一派。
发生在嘉道年间的江藩、方东树之间的学术论争就颇能说明这一问题。
方东树在《汉学 商兑》中从“道统”角度对江藩展开批驳,认为江藩意图将程朱之学从“道统”中抹去,而代之以清代汉学考据之学直承孔孟之道,视江藩及汉学派视为“宋儒之统”的颠覆者。
但细究江藩的相关论述,可 以发现其虽对宋学一派多有微词,却少有攻讦“宋儒之统”之意。
方 东树从“道统”角度对江藩及汉学家的批判多有推测、妄加的成分,其用意是在将汉学与“异端邪说”联系起来,以期达到打压对手的。
关键词:汉学宋学道统汉学、宋学两派相争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一大特征。
“道统”问题是两派争论的一个焦点,关于这一点,学者早有所识,梁启超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曾光光,1,6%年生,贵州遵义人,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著述有《桐城派与清代学术 流变》《桐城派与晚清文化》《桐城派吴汝纶研究》等。
清代汉宋学的道统之争_&性,他在论及清代宋学中坚桐城派与汉学家的论争时曾说(“乾隆之初,惠 (栋)、戴(震)崛起,汉帜大张,畴昔以宋学鸣者,颇无颜色。
时则有方苞者,名位略似(汤)斌、(李2光地等,尊宋学,笃谨能躬行,而又好为文。
苞,桐城人也,与同里姚范、刘大槲共学文,诵法曾巩、归有光,造 立所谓古文义法,号曰‘桐城派’。
又好述欧阳修‘因文见道’之言,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者相互轻。
”①所谓“道统”即指儒学的传承体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不可变,但 “道统”,即儒家之道的传绪却没有固定的说法。
在清代,为了维系“治统”的需要,宋代程朱理学被统治者上升到承接孔孟之道的“道统”的高度。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博试题
南大古代文学历年考博专业试题汇编(2000-2009)南京大学2009年古代文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文学史1.评述《毛诗序》的学术论争史。
2.具体论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交叉演进。
3.评价中唐韩孟诗派成就并论述北宋诗坛对其接受状况。
4.评论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语:“诗中之有骚,犹如词中之有贺方回、周美成。
”5.王士禛“神韵说”及其诗歌创作评述。
中国学术史1.先秦诸子流派、著述及思想评述。
2.谈谈中国古典目录的种类。
3.谈谈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与文学艺术之关系。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提到“清儒通释史籍的三部著作”,写出书名、作者并加以评价。
5.评述“新儒学”。
南京大学2008年古代文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文学史1.刘熙载《艺概•赋概》中一段文献(评价屈原离骚和陶渊明赋的)的疏释。
2.魏晋六朝时文体论的发展趋势。
3.唐代社会“任侠”与文学的关系。
4.《四库全书总目》曰:“词中之有吴文英如诗中之有李商隐”,谈谈你的看法。
5.评价姚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学术史1.20世纪出土的简帛文献对于中国学术史的影响。
2.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从七分法到四分法的转变所体现的学术史的变迁。
3.朱熹对于中国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影响。
4.论古代社会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5.“国学”的渊源以及你对它的评判。
南京大学2007年古代文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文学史1.谈谈《诗经》的雅与乐,正与变的关系,说说自己的看法。
2.扬雄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说说自己的看法。
|3.评述韩愈与中唐古文运动。
4.说说上述三则材料(略)提到的词“正”与“变”(本色)的关系。
5.谈谈《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对“拟晋唐小说”的超越。
中国学术史1.《四库全书总目》的成就及其在中国学术史的地位。
2.《五经正义》的撰者及在中国思想史的成就与影响。
3.谈谈《史记》与《汉书》的异同点。
4.说说“章(太炎)黄(侃)学派”,具体说说黄侃的学术思想与特点。
汉学;宋学
汉学;宋学汉学和宋学是两门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分别研究汉代和宋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汉学和宋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汉学,即针对中国历史上的汉代进行研究的学科。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汉学主要关注汉代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学艺术等方面。
在汉学研究中,学者们可以通过研读史料、典籍和考古发掘等方式,了解汉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物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的传承演变等重要内容。
而宋学则侧重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宋代。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时期,主要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宋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
在宋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可以通过研究史料、典籍、文学作品和宋代的艺术品等来还原历史真相,探究宋代社会的发展变迁、思想观念的演变以及文化的传承发展等重要问题。
汉学和宋学的研究相辅相成,二者都涉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深入挖掘和研究。
汉学研究的重点是对汉代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以揭示汉代社会的演化与文化的传承;而宋学研究则更关注宋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以展现宋代社会的特色与变革。
同时,汉学和宋学还都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与历史学、文学研究、考古学等学科形成紧密联系。
总之,汉学和宋学是两门重要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关键时期。
通过对汉代和宋代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化,为研究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汉学与宋学的名词解释
汉学与宋学的名词解释
汉学和宋学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学科领域,它们分别侧重
于不同的时期和内容。
汉学是对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文化和历史的
研究。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帝国的建立。
汉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汉代的政治制度、社
会结构、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等方面。
汉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对汉代文献的解读和考证,以及对考古发现的分析,来
还原汉代社会的面貌和了解汉代人民的生活。
宋学是对中国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文化和历史的
研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
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之一。
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宋
代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等方面。
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宋代文献的研究和解读,以及对宋代
遗址和遗物的考古发现,来还原宋代社会的面貌和了解宋代人民的
生活。
汉学和宋学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学科,它们通过对历
史文献和考古遗址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古代人民的思想、生活和价值观。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庙堂理学、民间理学发展特点——兼论汉学、宋学的统一性
第10卷第3期2019年6月哲学分析Philosophical AnalysisVol.10,No.3Jun.,2019明代庙堂理学、民间理学发展特点——兼论汉学、宋学的统一性路鹏飞摘 要:清代汉学、宋学之争是贯穿学术研究的一条主线,然而汉学和宋学不仅具有斗争性,同时也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
从统一性来看,明代整理了宋元以来文献典籍,将程朱理学设为官学,同时作为科举考试和价值导向,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上,影响了整个东亚的儒家文化,形成了延续到现在的儒家文化共同体。
在民间理学方面,明代心学高扬了价值理性和主体性,为清代学术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方法论上,明代理学是清代学术方法的前奏;在工夫论上,明代心学等奠定的工夫论在清代仍然有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庙堂理学;民间理学;汉宋之争;统一性;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19)03-0044-10《四库全书总目》言:“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
”a如果说宋学确立了四书体系,清代汉学则使学术重新着眼于五经为主的经学体系。
这两个体系共同构筑了清代学术研究的两条主线,影响深远。
然而汉宋之争也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众多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如章太炎、刘师培、邓实、梁启超、胡适、钱穆、余英时、侯外庐、朱维铮等分别从政治或思想史的角度进行过辨析。
虽然经学自身即包含义理之学和训诂考据之学,但是清代学术发生的三次大变——国初、乾嘉、道咸,无不涉及此争议。
尽管不同时期的汉宋之争的具体指向不同,出发点不同,如汉学有清代汉学和两汉之学之分,宋学又分明代心学和两宋理学之所指。
但是清代学术总体趋势主要是汉学对宋学的否定和反对,或者说通过这种“去宋学化”“去明学化”,使得清学在这种对待中 作者简介:路鹏飞,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a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明代庙堂理学、民间理学发展特点——兼论汉学、宋学的统一性确立学术地位。
以“今古之辨”解“汉宋之争”:一个考察《新学伪经考》的视角
以“今古之辨”解“汉宋之争”:一个考察《新学伪经考》的视角◎皮迷迷内容提要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了“今古之辨”,认为古文经和古文学为刘歆所伪。
既有研究多批评康氏“今古之辨”的论证谬误以及对汉代经学的误读,而易为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康氏“今古之辨”对清代“汉宋之争”问题的解决。
康有为在提出“今古之辨”的议题后,以今古学的视角重新界定了汉学与宋学,既消解了清代汉、宋之学纷争的基础,又通过对汉、宋之学的重新界定,将汉学与宋学重新统合于孔子。
以“汉宋之争”为背景理解康有为的“今古之辨”,为理解《新学伪经考》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康有为 晚清 今古之辨 汉宋之争 经学〔中图分类号〕B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5-0086-09 《新学伪经考》自面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此书虽为考证体例,但细究其中具体的考证内容,多有难以自坚之处。
朱一新早在1891年写给康有为的书信中指出过这一点,①而到了1936年,符定一撰《〈新学伪经考〉驳谊》,对《新学伪经考》中的三十一条谬误做出驳斥,并评价此书:“其征引也博,其属词也肆,其制断也武,其立意也无稽,其言之也不怍。
”②有鉴于此,不少当代研究者从康有为的政治用心着手理解此书的写作意图,认为康有为是想借由学术考辨的手段,诋排古文经学,确立今文经学,以便于推行变法改革。
③不可否认,《新学伪经考》强烈的尊今抑古倾向,与康有为的政治观点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但如果仅仅将康有为在此书中提出的“今古之辨”④看作是宣传变法的手段,则低估了《新学伪经考》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事实上,康氏的“今古之辨”对清学史上聚讼数十载的“汉宋之争”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这一点少有学者注意。
有学者已经指出,康有为早年间与宋学颇有交涉,⑤他所从学的朱次琦,所交往的朱一新、陈树镛①②③④⑤康有为以《史记·河间献王传》与《鲁共王传》均不言有得古文经之事,证明古文经后出,而《史记》其他篇目中有关古文经的记载,却被康有为判为刘歆伪窜,同为《史记》所载之明文,康有为却对其中的内容取舍采取了双重标准,故而朱一新认为:“若《史记》言古文者皆为刘歆所窜,则此二传乃作伪之本,歆当弥之不暇,岂肯留此罅隙以待后人之攻?”见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书》,姜义华、张荣华编:《康有为全集》第1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7页。
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_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
・专题研究・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Ξ束景南 王晓华 提 要:中国经学由汉学向宋学的划时代转型,以四书学的兴起为标志,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汉唐以来的四书升格运动。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自汉唐以来经历了由子升传、由传升经的升格历程,到宋代都上升为儒家经典。
经学领域中四书学兴起,直接促成汉学向宋学的转型。
随着四书的升格运动,新的四书学经典诠释体系滥觞于隋唐王通、韩愈,到宋初四书学兴起。
王安石把四书学上升为官学,二程建立理学的四书学体系,到朱熹完成集大成的“理一分殊”的四书学体系,四书学成为儒家十三经经学体系的重心。
关键词:汉学 宋学 四书升格 四书学 转型中国经学由汉学向宋学的划时代转型,实际是宋儒发动的一个新的儒家“经典诠释运动”,它直接同经学中四书学的兴起有密切关系。
汉学向宋学的转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汉唐以来的四书“升格运动”,而以四书学的形成作为宋学生成的标志。
①儒家的经学体系是由“五经学”与“四书学”两大诠释体系组成的。
从经学的历史发展看,汉学的经学重心是“五经学”;入宋以后,随同理学的兴起,四书上升为经,进而为经学的重心,成为儒家十三经经学体系中的独立专门,四书学构成了宋学的核心。
宋初思想的转型,汉学向宋学的转型,经学向理学的转型,就是由经学中“四书学”的兴起推动的。
但四书本来都不是经,它们经历了一个由传升经、超子入经的“升格运动”,成为宋代理学家建构其理学思想体系的最Ξ 本文原为束景南、王晓华合写于1997年,现作为教育部211项目“中国经学文化史”的阶段成果修订发表。
① 关于中国经学中汉学向宋学的转型是如何发生的,学界一般都认为宋初兴起疑经思潮,开始由汉唐章句训诂经学向宋代的义理经学转型。
至于中国经学中的四书学是如何发生兴起的,学界历来缺少研究,大都笼统认为二程大力表彰《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行,开始形成四书学。
清代汉学内部的“汉宋之争”
清代汉学内部的“汉宋之争”【内容摘要】汉学考据与宋明理学的聚讼及后来的兼采并不是清代“汉宋之争”的全部命题。
清代虫鱼考订风气的大兴,使得汉学家们一方面汲汲于对典籍、文字的过分关注从而对饤饾考据产生出巨大的亢奋与兴趣;另一方面又因儒学内部治学路径的不一与学者们治学精力的不及,使得其问学因无法弥补“义理”“德性”层面的涵养转而攻讦宋儒,但清代汉学(家)毕竟无法摆脱“儒学”的整体路径,故而“道问学”的同时又不敢完全与宋明理学中“义理”“德性”层面相脱离,汉学家内心有属于贴近理学层面而不至于严重脱节的焦虑心态在左右其思想,虽然这种心态在整个清代汉学家们的内心中虽不甚显要,但是却间接决定了汉学家对问学的认知与儒学在清代的理路,汉学家这种纠缠不清的心理表现在“求知识”与“修德性”两股势力不断左右清代学术史的基本走向,这即是清代“汉宋之争”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汉学;宋学;“汉宋之争”;汉学家;“兴奋”“紧张”。
【作者简介】彭卫民,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礼学与清代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有清一代通儒迭起,“宋元以来言经学者未有如我朝之盛者”[1],学者们时刻不忘对自身的思想与学问进行检讨。
这里大致可以归结出两种声音,一是如钱仪吉(1783-1850)所表示的担忧,“徒驰务于闻见之博,不暇求理义之悦心,观其言行与其所记诵,判然为二事”[2]。
另一种声音则恰好相反,认为理学徒具其表,对“求义理”不屑一顾,“自古理学之儒,滞于禀而文不昌”[3],比如章学诚(1738-1801)说宋学之所以见讥大雅,是因为“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4]。
清代的汉学家往往如是,“其人生平不能为程朱之所行,而其意乃欲与程朱争名”[5],一方面自我批评与担忧”道问学”之余不求义理,专事训诂,恨不得“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6];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沾沾自喜于自己做的是真学问,视此以外一切皆为妄作,无法抑制住自己对虫鱼训诂的兴奋,崇尚于那种“寝馈于文史以送老,书生之幸多矣”[7]的学术生活。
浅谈清代的汉学与宋学之争
浅谈清代的汉学与宋学之争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封建教育体系中最为完善的时期之一。
清代的教育体系将士绅子弟分为官学与私塾两类,其中官学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其鼎盛时期,而私塾则是宋学之争的主要舞台之一。
清代的汉学派主要借鉴自明代后期的新学思想,其代表人物为顾炎武、黄宗羲等人。
汉学派尤为强调儒家正统思想的传承与发扬,并提出了“德行天下”的口号,主张以儒家为中心的道德体系能够引领整个社会。
同时,汉学派也对“宋学”持有批评态度,认为宋代文人对儒学的捍卫也同时混淆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儒家经典观念。
相比之下,宋学派则是倡导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与理解,而非直接奉行经典文字的意义。
宋学派认为,儒家经典的精髓不在于照搬其中的文字,而在于洞察其中的道理与意义。
换言之,宋学派强调经典的本义而非字义,开展对经典的深入研究而非人云亦云地传承。
宋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朱熹、王阳明等,后者更是强调了内心的直觉与体验,注重心性的培养与完善。
宋学派和汉学派之间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儒家经典的精髓与历史价值的认定上,而非具体的教育行为或思想实践。
两派在儒家经学传承上的计划也不尽相同:汉学派主张直接借鉴明代新学的传承体系,而宋学派则更侧重对传统文化分析的深入,以寻求更为全面与深入的解读。
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宋学派也成为了后来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等思潮的文化基础。
总的来说,清代的汉学与宋学之争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一项重要的思辨性争论,两派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说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代之后,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沉沦,两派的思想理念也逐渐流失,但它们的存在对后来的中国思想传承与人文学科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宋之争名词解释
汉宋之争名词解释
汉宋之争是中国清代中叶发生的儒家经学学派之间的论争。
汉学又称“朴学”,以宗汉、信古为特点,治学以训诂考据为中心。
宋学即宋明“性命义理”之学,主要关注理气心性等问题,注重义理之阐发,往往杂糅佛、道以解经。
汉宋之争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是一个长久未能解决的问题。
汉学得名是因为它继承了汉代的经学,尤其是古文经学的传统,注重对经典进行实事求是的考据工作,似乎更接近于科学。
而宋学则得名于它继承了宋代理学,尤其是心学的传统,注重对经典进行微言大义的发挥工作,似乎更有哲学意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汉宋之争的文献或相关历史书籍,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四库全书总目》所见“汉学”“宋学”考
《四库全书总目》所见“汉学”“宋学”考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一部集大成之作,由明朝官方编纂,收集整理了
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
其中所见关于“汉学”和“宋学”考
的内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看看《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汉学”的考述。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对于“汉学”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经学、史学和文学三个方面。
在经学方面,全书总目收录了大量的
关于古代儒家经典的注释、研究和讨论,其中包括了孔子、孟子、荀子等经典著作的注疏
和论著。
这些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古代儒家思想和学术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在
史学方面,全书总目中收录了大量有关古代汉代历史的著作和研究,比如《史记》、《汉书》等。
这些文献资料不仅为后人了解汉代历史和政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为
古代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文学方面,全书总目中收录了大量古代汉代的诗词、歌赋、散文等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风采。
《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汉学”和“宋学”的考述,丰富而全面,涵盖了经学、史
学和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于后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学术发展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基础。
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学与宋学
中国经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或派别。
但是,既然经学是一种学术思想,那么,按照学术思想“风格”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清代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但“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他们把整个中国经学的历程看作汉学与宋学两家互相争胜负的过程,就是以学术思想“风格”的差异,来对中国经学史进行的分期和分派。
因为汉学与宋学是传统中国学术中两种具有很大差异的经学研究方法。
一、汉学与宋学的差异
1、学术范围不同:汉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很少学者达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甚至很少学者有理论上的兴趣;宋学是道德学、伦理学,即“修、齐、治、平”之道,研讨心、性、理、气等概念,近似于今天所谓的哲学。
二者之间互相争正统、争道统,声称是孔子的嫡传。
2、研究方法不同:汉学家多采用归纳法,认为史料本身可以真实的历史,所以他们反对孤证,重视搜集许多资料,强调根据大量资料才能得出结论;宋学家多采用演绎法,从一个思想推演出各种说法,甚至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更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其实往往是他们自己的思想。
汉学家常常斥责宋学家“空疏”,宋学家常常斥责汉学家“琐碎”。
3、学术重点不同:汉学的重点是“五经”,后来
演化成“九经”、“十三经”等;宋学的重点是“四书”,“四书”的成立及其发展是宋学的最大特点。
从根本上说,所谓经学史上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类两种最主要的思想方式的区别。
因而这种区别并不是汉代以降“经学”正式形成之后才产生,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类似的现象。
先秦孔门内部,已经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两种不同的风格。
此事徐复观先生有言及之,可谓明了:由孟子以下的人物(今按,指荀子、陆贾等人),都是属于思想家型的。
他们受了经学典籍的基本教育,但经学典籍只在他们思想中发生各种程度不同的作用,他们并非以传经为业的经学家型的人物。
实则由《礼》之大、小戴《记》,《易》之十翼,《春秋》之三传,可以推知另有一批经学家,以某一经为中心,作了许多解释和创发的工作。
他们的思想与思想家型的不同之点,在于他们是顺着他们所治的经以形成他们的思想,有广狭之不同。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二、汉学与宋学的主要派别
1、汉学。
最粗略地看,汉学可以分为两期。
一是从西汉到唐代,唐代经学基本是汉代经学的总结。
其中,西汉是“今文经学”盛,东汉以后是“古文经学”盛。
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遍注群经,把今、古文经学对经书的不同解释融合到了一起,号称通学。
但从此以后,所谓今、古文经学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就再也弄不很清楚了。
南北朝时,北方中国主要仍奉行郑玄的汉代经学传统,而南方中国则继承了魏晋玄学的影响,对经典的解释与汉代经学已多有区别,往往更尚义解。
《北史·儒
林传》说:“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唐代统一后,对经典的解释也做了统一的工作,太宗时由孔颖达主编成《五经正义》。
汉学的第二期是清代。
清代汉学家以“汉学”自名其学,自认为他们是越过宋明、乃至六朝和唐代,直接继承发扬了汉代经学的传统。
实际上,他们的“汉学”与汉代的经学并不一样。
在经书的文字训诂上,他们的确较多地遵循了汉代经师的意见,但是,清代汉学家已经渐渐地发展成了“为学术而学术”的人,近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学者”而不再是传统的“儒者”了。
他们专注于经书的解释,至于怎样将经书里所蕴藏的“道”推行于天下,则往往是他们没兴趣考虑的问题了。
晚清汉学家陈澧在他的名著《东塾读书记·自序》开篇就说:“澧性好读书,于天下事惟知此而已。
”这是清代汉学家的典型心态,而这样的心态,与顾炎武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相距何止千里!传统的“儒者”为何会渐渐向近代的“学者”转变?其意义何在?这是当代思想史研究里的一个焦点性
课题。
清代汉学的鼎盛时代是乾隆和嘉庆两朝,因而清代汉学家又被称为“乾嘉学派”。
2、宋学。
最粗略地看,宋学可以分为宋元和明代两期。
前者又称为理学,后者又称为心学。
宋学的出现主要是儒学为了应对佛教的挑战。
因为传统儒学主要重视实际的东西,不喜欢形而上的理论思考,这一点上与佛教相形见拙,因而渐渐无法吸引读书人,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局面。
理学的理论奠基人一般认为是所谓的“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兄弟。
南宋的朱熹继承了五子的学说,集其大成,并撰成《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经典文献。
程朱理学固然提倡由经书以见道,而不要陷入文字训诂的繁琐工作中去,但他们仍然强调“读书”,以“读书”为见道的必经阶段。
而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则比朱熹更主观,他强调学者要“先立其大”,先要有了自己的一番见地,然后“读书”也不迟。
“读书”也不是见道的必要条件,即使不识字的人,也未尝不可以见道。
陆九渊曾说:“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
”这就是他的精神。
他的学说又被称为心学。
到了明代中期,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见解,集心学的大成,称为陆王心学。
相信自己,把经书仅作为自己思想的印证,这大体上就是宋学的精神,只是在这一点上,陆王心学比程朱理学走得更远。
四、“四书”学
1、“四书”的形成
宋学以“四书”为经典文献,这是宋学与汉学的一个显著区别。
第一,《论语》经典地位的提高。
在汉代,《论语》是作为小学教科书派上用场的。
《论语》、《孝经》是孩童的入门书。
《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孝经》宣扬以孝治天下,都很重要,但是,《论语》、《孝经》仍不能和五经相比,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经典。
因此《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是以六经为主体,《论语》、《孝经》只处于附录的地位。
一直到了北宋,《论语》的地位才大大提高,南宋学者更重视《论语》,朱熹的《论语集注》是代表之作。
第二,《孟子》从子书升格为经书。
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孟子》始终被列在子部儒家类。
到北宋时,有人赞成《孟子》,如二程兄弟,但还是有人反对《孟子》,如司马光。
再到南宋朱熹的时候,反对《孟子》的人已经很少了,朱熹的《孟子集注》是关键性的著作,它标志着宋学的建立,解决了宋学的道统问题。
南宋时,已有的“十二经”加上《孟子》,便形成了“十三经”。
《孟子》到这时才成为“经书”。
第三,《大学》、《中庸》由单篇的“记”升格为经。
《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里的两篇文章。
《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纂的“记”。
“经”、“传”、“记”三者是不同的。
“传”是直接注释“经”的,比如解释《春秋经》的有《公羊传》、《穀梁传》和《左氏传》。
“记”是阐述或借题发挥“经”义的,比如《礼经》(即《仪礼》)有冠礼、婚礼,《礼记》便有冠义、婚义。
《大学》、《中庸》本来也是“记”。
到北宋时,这二篇文章渐渐受到格外地重视,皇帝也不时以这两篇文章赐给新考中的进士。
到南宋时,朱熹给《大学》、《中庸》做了注释,称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与《论语》、《孟子》配合成“四书”。
《大学》、《中庸》由此才升格为经书。
总之,“四书”的形成,是宋学确立的一个标志。
朱熹与“四书”不能分开,他是宋学最后完成的“盖屋顶”似的人。
他之于宋学,就像郑玄之于汉学一样,而由于元代以后,程朱理学被定位官学,《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因此朱熹对后世中国社会一般性的影响,又远远大于郑玄。
后来的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孔孟之道”这个概念,其实是南宋以后方才出现的。
2、《大学》与方法论
《大学》讲的是修、齐、治、平的方法论,内容是“内圣外王之道”。
先要内圣,然后才可以外王。
3、《中庸》与本体论
《中庸》蕴含了一整套的哲学体系。
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都不太明确,尤其对抽象的问题不感兴趣,重视的是与现实有关的事物。
宋学家们建立“宋学”这种哲学似的新儒学,很大程度上是抵抗佛教、同时又暗中学习佛教的结果。
他们想说明,儒学也有深奥的哲理,与佛教相比,毫不逊色。
《中庸》是儒学文献里最具哲理色彩的一篇,所以被宋学家看重,提出来作为他们所宣扬的儒学哲理的依据。
可以说,宋学是吸收了佛教的哲学体系,又融合
了道家和玄学思想的“新儒学”。
这个“新儒学”,已经与汉、唐时代的儒学、更与先秦的儒学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