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C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2、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3、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A ) 。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美育
4、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B.杜威、洛克
C.杜威、孔德
D.涂尔干、赫尔巴特
5、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毛泽东于( A )提出的。
A.1957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4年
6、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形成学生的什么能力?( C )
A.观察美
B.鉴赏美
C.创造美
D.感受美
7、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 D ) 。
A.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
B.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C.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
D.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8、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 B ) 。
A.教育目标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9、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教师的( B )。
A.教育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育内容
10、智力的核心是( D )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像力
D.思维力
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B )。
A.体育、美育
B.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
12、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B )。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3、在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应把满足( C )的需要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A.人
B.社会
C.人与社会
14、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 A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
15、小学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 A )。
A.自我服务劳动
B.社会生产劳动
C.社会公益活动
D.勤工俭学活动
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素质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 D )。
A.发展身体素质
B.培养心理素质
C.形成社会素质
D.提高政治觉悟
17、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D.教育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1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9、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C )。
A.社会本位论
B.人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社会生产关系
20、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 C )
A、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B、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存
21、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
A教育目的 B 教育内容 C 教育手段 D 教育方法
22、以下选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基本层次的是( D )。
A 国家的教育目的
B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教师的教学目标
D 学生的学习目标
23、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称为( C )。
A.培养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
2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 D )
A.教学目标B.教育要求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
25.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是( C )
A.胡锦涛B.邓小平C.江泽民D.温家宝
26.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C )
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
27.体育是以( D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B.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C.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D.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28.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D )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9.( A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30.“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D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31.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B )
A.教育任务B.教育目的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32.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A )
A.根本目的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辅助目的
33.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 )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34.素质教育是面向( B )的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体
35.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A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B.科学本位C.社会本位D.个人本位
36. 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D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3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C )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二、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