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畜牧大纲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畜牧大纲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畜牧)大纲《动物遗传学》考研大纲一、动物遗传学简介1、动物遗传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2遗传学发展简史、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及其遗传学意义。
三、分子遗传学基础1、遗传物质必须具备什么功能;2、复制和转录的异同;3、DNA复制起始、遗传密码;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特点四、孟德尔遗传定律1、名词概念;2、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的要点、实质和验证方法;3、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上的应用。
五、连锁与互换定律1、名词概念;2、互换值的测定方法、三点测验及其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六、性别决定及与性别相关的遗传1、性别决定的类型、能够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分析人类和家养动物家系遗传情况;2、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概念。
七、基因互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基因互作的类型。
八、染色体畸变1、名词概念;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3、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特点、所产生的配子类型、主要的遗传效应;4、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的类型;5、染色体整倍体变异的类型;6、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变异和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九、基因突变1、名词概念;2、基因突变的基本特征;3、自发突变的分子机制;4、诱发变异的主要类型及分子机制;5、基因修复的类型及其分子机理。
十、数量遗传学基础1、数量性状的特征;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3、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概念、遗传学意义和遗传力的估算;4、杂种优势的概念及理论假说;5、近交的遗传效应。
十一、群体遗传学基础与生物进化1、名词概念;2、哈代-温伯格定律;3、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与遗传效应;4、掌握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5、分子进化十二、核外遗传1、核外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控制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式3、母性影响;十三、质量性状的遗传1、质量性状的概念、基本特征和遗传基础;2、质量性状的选择方法;3、畜禽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式。
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模板】
同力加试: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022
信息
科学
技术
学院
030
管理
学院
农业管理
(095137)
全日制(25)
非全日制(25)
①思想政治理论101
②英语二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四342(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④管理学原理818
复试:组织行为学,学科方法
同力加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同力加试:园艺植物保护学,园艺设施学
①②同上③农业知识综合一339(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④草业基础841
复试:地理学
同力加试:草坪学,普通生态学
①②同上③农业知识综合一339(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④基础生物化学832
复试:植物育种学
同力加试:植物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
①思想政治理论101②英语二204为全国统考。③农业知识综合一至四为校命题,包含三门课程,满分150分,每门课程占50分。
011
财经
学院
农村发展(095138)
全日制(35)
非全日制(40)
①思想政治理论101
②英语二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四342(发展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经济学)
④管理学原理818
复试:农村社会学,区域经济学
同力加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复试:病虫害综合治理
同力加试:植物化学保护,植物检疫学
027
植物
保护
学院
015
动物
科学
技术
学院
畜牧(095133)
全日制(25)
非Hale Waihona Puke 日制(15)①思想政治理论101
甘肃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遗传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遗传工程的基本操作技术
共1页
第1页
1.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3. 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1.遗传物质 - 核酸 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3.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 4.基因表达调控 5.遗传信息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 (三)经典遗传学原理 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补充和扩展 - 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3. 连锁与互换定律,包括基因的连锁和连锁基因的互换 4. 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 (四)群体遗传学基础 1. 群体遗传学基本概念 2. 哈代-温伯格定律 3. 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应用与扩展 4. 影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的因素 (五)数量遗传学基础 1.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2. 几个主要遗传参数的概念及意义 (六)遗传工程 1.遗传工程相关概念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计算及分析性综合问答题等。
参考书目
[1]《动物遗传学》(第三版),李碧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年 [2]《动物遗传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李碧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年
考查 内容 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如下内容:(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 遗传的分子基础;(3)经典 遗传学原理;(4)群体遗传学基础;(5)数量遗传学基础;(6)遗传工程。各部分的主要 内容如下: (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340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遗传学”部分
考查目标 试题类型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反映考生对动物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 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以作为我校选拔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 的重要依据。
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
4/4
018 农 学 院
024
园
艺
学
(0951)
院
农
业
014 草业 学院
农艺与种业 (095131)
01 作物
02 园艺
03 草业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②英语二 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 ④农业生态学 853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②英语二 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 ④园艺学概论 840
1、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 150 分,包含 3 门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 各 50 分。 2、复试笔试科目:病虫害综合治理 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化学保护,②植物 检疫学
(0951) 农 业
015 动物 科学 技术 学院
畜牧 (095133)
全日制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②英语二 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二 340 ④动物生产学 820
2/4
1、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 150 分,包含 3 门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 各 50 分。 2、复试笔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生物技术,②细胞 生物学
专业学位类别 学院及
名
学习 方式
考试科目 名称和代码
013 资源 与环 境学
院
资源利用与植物 保护(095132) 01 农业资源利用
1、兽医基础满分 150 分,包含 5 门课程 (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 医药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任选 2 门, 各 75 分。 2、复试笔试科目:①家畜解剖学,②兽 医内科学 同等学力加试:①兽医寄生虫学,②兽医 传染病学
1/4
专业学位类别 学院及
名称及代码
代码
专业领域代码 及名称
农业知识综合二大纲
第四章 蛋白质营养
要点: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比较非反刍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区别;解释反刍动物利用NPN的原理和使用技术要点;比较各种动物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差异;氨基酸互补效用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理解动物体内蛋白质周转对体蛋白合成效率的影响;区别必需氨基酸与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第六章 粗饲料
要点: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干草制作方法;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秸秆等农副产品特点及利用注意事项;提高粗饲料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第七章 能量饲料
要点:能量饲料的概念; 谷实类能量特性;麦类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农副产品营养特性与使用时注意事项;饲料油脂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多基因假设,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重复力:概念,用途;遗传力:概念,遗传力估计的原理、方法;遗传相关:性状间相关原因的剖分,估计方法;线性模型的基本概念;非线性模型的种类。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抗原和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MHC基因结构。
动物遗传标记:分子遗传标记,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图谱:概念,基因图谱的构建,物理图谱;基因定位的一般方法;动物基因组学:概念,基因组计划。
了解遗传学常用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第一部分:动物营养学
绪论
要点:掌握动物营养、营养物质和营养价值的概念;理解营养供应对动物生产的重要性;了解饲料转化效率对畜禽养殖企业效益的重要性。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明确本课程学习的要求。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
第十四章 维持的营养需要
要点:如何根据动物的绝食代谢产热量、随意活动耗能、以及相应能量的利用效率计算动物的维持能量需要量?如何根据动物的基础氮代谢量、净蛋白的利用效率计算动物的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绝食代谢产热量的常用表示方式。维持需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掌握组成动物维持需要各个部分的术语,以及计算维持需要量的技术路线。
中国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0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内容:动物遗传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三部分,每部分50分,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三部分考试时间共180分钟。
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动物遗传学考试是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动物遗传学考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动物遗传育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动物遗传学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动物遗传学相关基础知识和动物遗传原理的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动物遗传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动物遗传原理和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绪论动物遗传学概念、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分子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核酸的结构、基因和基因组。
遗传物质的特征、DNA的结构、RNA分子类型、小RNA、基因的概念、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部分细胞遗传学基础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细胞分裂、胚胎肝细胞。
第四部分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连锁与互换、重组率和交换值及其测定、两点测验、三点测验、伴性遗传及其应用、从性遗传。
第五部分遗传信息改变的分子机理及应用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分子标记、基因突变的应用、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遗传信息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第六部分群体遗传学基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平衡群体、哈代—温伯格定律、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七部分数量遗传学基础数量遗传学的观念、数量性状概念和特征、多基因学说的要点、表型值、三大遗传参数。
甘肃农业大学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政策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共3页
第3页
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参考书目
[1]《农业政策学》(第二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年 [2]《农业政策学》,孔祥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年 [3]《政策学》,李兰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年
一、政策及农业政策 1.政策与政策科学
2.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
3.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农业政策分析
考查
1.农业政策分析因素 2. 农业政策分析模型
3.农业政策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内容
三、农业政策制定 1.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农业政策问题内涵、特征;农业政策问题论证及方法
范围
2.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目标确定原则、思路与要求 3.农业政策方案规划:农业政策手段;农业政策方案论证 4.农业政策方案合法化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342 科目名称:《 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政策学”部分
考查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真实反映考生对农业政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 握程度,反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农业政策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并以此作为我 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共3页
第2页
1.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及手段 2.农产品价格政策目标与手段 3.农产品外贸政策目标与手段 4.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涵、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 5.农产品流通政策沿革与改革趋势 十二、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 1.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内涵、目标与工具 2.农业金融政策内涵、目标与工具 3.农业财政、金融政策历史沿革与改革趋势 十三、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1.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及措施 2.粮食安全与粮食政策工具 3.农业环境保护现状、特点与政策手段 4.农业资源现状、特点与政策手段 十四、农村社会发展政策 1.我国农村人口政策的目标及内容 2.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措施 3.农村贫困含义、测量与扶贫政策工具 4.农村社会保障内涵、现状与政策工具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专业考研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专业考研一、培养目标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具体要求硕博连读研究生做到:1、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成为国家发展的创新人才。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掌握从事研究领域的历史演变、研究现状和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能力,并在本学科的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动物性食品营养。
2、动物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3、动物性食品加工与贮藏保鲜。
4、生物技术在动物性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5、动物性食品的开发利用。
三、培养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7年,前两年以学习为主,后三年主要进行科研工作,完成职博士学位论文。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1、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全日制的培养方式。
2、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和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
3、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博士生导师担任。
为了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在博士生导师主持下,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具有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关职称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负责制导硕博连独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
甘肃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社会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年 10 月
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考试范围
一、绪论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3、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 4、乡村建设运动 二、农民与中国农民问题 1、农民的涵义和特征 2、农民的社会化 三、农村的婚姻、家庭和家族 1、农村的婚姻观 2、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 3、农村家庭网络 四、农村社会组织 1、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演变 2、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3、农村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五、农村社区 1、农村社会及其特点 2、农村社区的类型和结构 3、农村社会发展 六、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2、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和特征 3、农村社会流动 七、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现实发展中遇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进行分析和解释。
李守经、钟涨宝.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8 月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 10 月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社会学” 科目考试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社会学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类型 考查目标 考试要求 相关书目
课程类别
专业型
科目代码
342
科目三
√
科目四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农村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
1、农村社会问题 2、农村社会控制 八、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 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发展 九、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1、农村城市化的理论 2、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实践 3、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目标和内容 4、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及实践
1330025《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动科76学时—2006)
1330025《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动科76学时—20xx)GDOU-B-11-21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开课院(系)农学院 1330025 学分 4 总学时 76 理论 52 实验/上机 24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开课系动物科学修订时间 20xx年9 月 1日课程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机理、规律及功能。
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营养需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各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羊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饲料与动物营养的关系,了解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掌握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掌握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和各饲料原料的特点及合理使用;掌握日粮的配制方法与饲喂方法等。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9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考查目标1.考核学生掌握植物营养代谢(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植物营养物质转化与运输分配,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生理,植物成花与生殖生理和植物成熟与衰老生理)和植物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的能力。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参考书目[1]《植物生理学》(第一版),苍晶、李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植物生理学》(第一版),李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植物生理学》(第二版),武维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考查内容范围一、植物的营养代谢生理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第一节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二、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水分子的极性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极好的溶剂,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二)水分子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和内聚力,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转的重要机制(三)水是植物各种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与原料(四)水具有稳定的热力学特性,是植物有效降低体温的直接原因(五)水在植物保持固有形态中起着关键作用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细胞的渗透吸水(一)渗透作用(二)水势与细胞的渗透吸水(三)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四)细胞水势各组分的变化关系(五)植物体内的水分运动二、细胞的吸胀吸水三、水分的跨膜运输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一、根系吸水的区域二、根系吸水的途径三、根系吸水的方式和动力(一)主动吸水(二)被动吸水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因素(一)土壤水分(二)土壤温度(三)土壤的通气状态(四)土壤溶液浓度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一)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二)蒸腾作用有利于光合作用(三)蒸腾作用是植物降低和保持体温的重要机制二、蒸腾作用的指标(一)蒸腾速率(二)蒸腾效率(三)蒸腾系数三、气孔蒸腾(一)气孔的结构与特点(二)气孔的蒸腾速率(三)气孔运动的调节机制四、影响蒸腾速率的因素(一)光照(二)温度(三)CO浓度(四)水分(五)风速2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一、水分运输的途径与速度(一)水分运输的途径(二)水分运输的速度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第六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一、作物的需水规律二、合理灌溉的指标(一)形态指标(二)生理指标(三)合理灌溉与作物增产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植物的元素组成二、植物必需元素的确定方法三、植物的必需元素(一)必需元素(二)有益元素四、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第二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组织机构(二)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机理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矿质元素吸收的特点(二)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三)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矿质元素的运输与分配一、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二、影响矿质元素运输的因素第四节植物的无土栽培一、无土栽培的意义与应用前景二、无土栽培的种类与设施三、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第五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一、植物的需肥规律二、合理施肥的指标第三章光合作用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其度量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二、光合作用的指标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色素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一)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二)叶绿体的化学组成(三)叶绿体的功能二、叶绿体的光合色素(一)色素的种类(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三)叶绿体色素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光合作用的机理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一)原初反应(二)光合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二、光合作用的碳同化(一)C3途径(二)C4途径(三)CAM途径第四节光呼吸一、光呼吸的概念与特点二、光呼吸的生化过程三、光呼吸的生理意义第五节光合产物及其胞内转运一、光合产物的种类二、光合产物在叶绿体和细胞质间的转运第六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内部因素二、外部因素(一)光照(二)CO浓度(三)温度(四)水分(五)矿质元素2第七节光合作用与光能的利用率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二、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三、作物生产力的理论估算四、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第二部分植物营养物质的转化与运输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一节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一)呼吸作用指标(二)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三)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第二节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一、呼吸效率的概念二、呼吸作用和作物栽培三、呼吸作用与粮油贮藏四、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第一节植物同化物的运输:从源到库一、“源”、“库”的概念二、“源”、“库”的相对关系第二节植物同化物的运输一、韧皮部转运(一)韧皮部的结构(二)韧皮部的汁液成分(三)韧皮部转运的速率和方向二、同化物的运输机理(一)韧皮部的装载(二)韧皮部的卸出(三)同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的机理第三节植物同化物运输的调控及应用一、同化物的分配规律与调控二、同化物运输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三部分植物生长物质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第一节植物生长物质概述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与种类二、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二节生长素类一、生长素的发现二、生长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四、生长素的生物代谢(一)IAA的生物合成(二)IAA的分解代谢(三)IAA代谢的调控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节赤霉素类一、赤霉素的发现二、赤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种类三、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一)赤霉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二)赤霉素的运输四、GA的代谢(一)GA的生物合成(二)GA的钝化和代谢调控五、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六、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第四节细胞分裂素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二、细胞分裂素的化学结构和类型三、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存在形式及运输(一)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二)细胞分裂素的运输四、细胞分裂素的生物代谢(一)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二)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和修饰五、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模式六、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第五节脱落酸一、脱落酸的发现二、脱落酸的化学结构三、脱落酸的分布与运输四、脱落酸的生物代谢(一)ABA的生物合成(二)ABA的代谢失活五、脱落酸的作用机理六、脱落酸生理作用第六节乙烯一、乙烯的发现二、乙烯的生物合成和调控三、乙烯的作用机理四、乙烯的生理作用第七节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一、油菜素内酯二、茉莉酸类化合物三、水杨酸四、多胺类化合物第八节植物生长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一、生长素与赤霉素二、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三、生长素与乙烯四、赤霉素与脱落酸五、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第九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植物生长促进剂二、植物生长抑制剂三、植物生长延缓剂第四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第一节植物生长的细胞生物学一、植物细胞生长、分化与发育二、植物细胞分裂及其调控三、植物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四、植物组织培养第二节种子生理一、种子休眠(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二)种子休眠的原因(三)种子休眠的解除二、种子的寿命与活力(一)种子寿命与植物种类的关系(二)种子寿命与贮藏条件的关系(三)种子生活力与种子活力三、种子的老化四、种子的明发(一)种子萌发的外境条件(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三)种子的萌发过程第三节植物的生长一、植物的生长特性(一)植物生长的大周期(二)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四)植物生长的独立性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影响生长的环境因素(二)光形态建成第四节植物的运动一、向性运动二、感性运动三、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第八章植物的成花及生殖生理第一节影响植物成花的环境因素一、低温与花诱导(一)春化作用的概念(二)春化作用的条件(三)春化作用的诱导(四)春化作用的机理(五)春化作用的生理效应(六)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光与花诱导(一)光周期现象(二)光周期反应类型(三)光周期诱导机理(四)暗期光中断现象(五)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六)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器官形成一、花器官的形成(一)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二)花器官的形成二、花器官形成的条件(一)环境条件(二)生理条件第三节花的性别分化一、植物性别类型二、雌雄个体的代谢差异三、花的性别分化(一)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二)性别的化学调控第四节植物的授粉生理一、花粉生理(一)花粉的化学成份(二)花粉的寿命与贮藏(三)花粉(或花药)培养及其用途二、柱头生理(一)柱头的类型(二)柱头的寿命与授粉能力三、花粉与柱头细胞的识别(一)识别概念(二)识别机制(三)识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一)花粉的萌发及影响条件(二)花粉管的结构和伸长第五节受精生理一、受精作用(一)受精过程(二)受精部位(三)受精特点二、受精引起的代谢变化三、无融合生殖与单性结实(一)无融合生殖(二)单性结实四、影响粉受精过程的因素第九章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第一节种子与果实的发育与成熟一、种子的发育二、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淀粉含量的变化(二)脂肪含量的变化(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四)含磷物质的变化三、果实的发育四、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果实的生长(二)果实成熟中物质的转化五、外界条件对种子与果实成熟的影响第二节植物的衰老一、衰老的类型二、衰老的意义三、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四、衰老的原因与调控(自由基)第三节植物器官的脱落一、器官的脱落的概念与类型二、离层的形成与器官脱落三、激素与脱落的关系四、影响脱落的外界因素五、脱落的外界调控第五部分逆境生理第十章植物的逆境生理第一节植物逆境生理总论一、逆境与植物的抗逆性二、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与生理变化三、植物适应逆境的生理基础(一)渗透调节的作用与机制(二)植物激素在抗逆性中的作用(三)膜变化与自由基平衡(四)逆境蛋白(五)交叉适应第二节水分胁迫与植物的抗性一、旱害与植物的抗旱性(一)旱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干旱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二、涝害与植物的抗涝性(一)涝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淹水胁迫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涝性的途径第三节盐害与植物的抗盐性一、盐害二、植物适应盐害的机制(一)生理机制(二)分子机制三、提高作物抗盐性的途径第四节低温胁迫与植物的抗性一、冷害与植物的抗冷性(一)冷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冷害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冷性的途径二、冻害与植物的抗冻性(一)冻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冻害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冻性的途径共11页第11页。
农业知识综合二340-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3.蛋白质在单胃动物体内的消化与吸收
4.蛋白质在瘤胃中的转化
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理想蛋白质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2.碳水化合物在单胃动物体内的消化与吸收
3.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转化
4.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与去路
(三)饲料分类与饲料原料
1.我国饲料分类法与国际饲料分类法的比较
2.八大类饲料
(四)动物采食量的调控与饲喂技术
1.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2.动物采食量的自身调节
3.动物采食量的人为调节
4.饲料更换时应注意的事项
5.限饲和丰饲
附件3: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科目大纲
科目类型
课程类别
专业性
科目代码
340
科目三
√
科目四
考查目标
通过“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作为我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要求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动物营养学及饲料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类型பைடு நூலகம்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及回答问题。
相关书目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将涉及“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的如下内容:(1)蛋白质的营养;(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3)饲料分类与饲料原料;(4)动物采食量的调控与饲喂技术。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甘肃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繁殖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代码: 340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繁殖学”部分
考查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真实反映考生对动物繁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系 统考查考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 究生的重要依据。
2. 生殖激素:神经激素、促性腺激素的名称、英文缩写、分泌部位及化学本质。
3. 雄性动物的生殖生理:精子的发生过程、精子的结构组成、精液的理化性质。
4. 雌性动物的生殖生理: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卵泡发育的阶段及各阶段的形态学特点; 卵子的结构组成;卵子发生过程与精子发生过程的异同;发情与发情周期的概念、类型;发 情鉴定方法;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的概念。
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参考书目
[1]《家畜繁殖学》(第六版),朱士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年 [2]《家畜繁殖学》(第五版),朱士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年
考查 内容 范围
动物繁殖学考试范围涉及如下内容:
1. 家畜的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结构及功能。
共1页
第1页
5. 受精与妊娠:配子的运行、受精的基本过程。
6.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优越性、主要技术环节、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测指标、精液稀释 方法、精液保存方法及各种家畜的输精方法等。
7. 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胚胎移植、体外授精、性别控制、克隆技术的概念。
8. 知识综合应用:对现代动物繁殖前沿问题的掌握,提高家畜繁殖力的措施,成熟的动物繁 殖技术在人类生殖辅助过程中的应用等。
甘肃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经济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农业经济学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农业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 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理论基础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注重 考察考生将农业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相关书目
国内高校使用的《农业经济学》或《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
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性论述题。
考试范围
(一) 农业与农业经济学 1、农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功能 3、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4、农业与农民、农村
(六) 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1、制度理论概述 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 3、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演变
(七) 农户与家庭农场
1、农户经济概述 2、农户兼业化 3、家庭农场概述 4、家庭农场的发展 (八)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合作经济思想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2、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 3、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九) 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十)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述 2、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 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农业信息化服务 (十一) 农产品市场与流通 1、 农产品供求 2、 农产品市场概述 3、 农产品现货市场 4、 农产品期货市场 (十三) 农产品国际贸易 1、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2、 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 3、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十四) 农业宏观调控 1、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2、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内容和手段 3、 农业宏观调控的政策框架 (十五) 农业现代化 1、 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2、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目标与衡量指标 3、 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与发展路径 (十六) 农民收入与消费 1、 农民收入理论 2、 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3、 农民的生活消费 (十七)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 自然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农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装订要求:A4 纸(左边距 2.6,右边距 2.2,上边距 2.5,下边距 2.0),单倍行距。
华中农业大学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水产)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水产学院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大纲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适用)动物生理学部分一、考查目标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为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认识和了解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从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以及细胞和分子的研究水平来解释各种生理现象;从比较的观点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调控的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有效地改善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保障动物体的健康和动物资源。
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单选题10分(共10题,每题1分);名词解释10分(共5题,每题2分);简答题20分(共4题,每题5分);论述题10分(共1题,每题10分)。
共计50分。
2、内容结构细胞生理学基本理论(10%)、血液生理(10%)、消化生理(20%)、神经与内分泌生理(20%)、鱼类生殖生理(20%)、排泄与渗透压调节(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动物生理学的细胞生理学基本理论掌握细胞跨膜的物质转运的机制功能;掌握由离子通道型受体和由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了解跨膜物质转运和跨膜信号转导作用间的相互关系,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兴奋及其与离子通道的状态与通透性之间的关系。
2、血液生理掌握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血液在维持内环稳态中的作用,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
熟悉血液的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的调节。
掌握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3、消化生理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肠运动的调节和胃排空机制,胃液、胰液、胆汁的生理功能及分泌调节,主要胃肠道激素的生理功能 ;掌握消化道吸收的路径及主要方式;掌握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过程。
4、神经与内分泌生理掌握体液调节和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所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功能和激素的分泌调节;掌握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下丘脑-腺垂体-靶腺作用轴的生理意义。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1. 能量、物质、价值、信息、反馈 2. 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的概念及特征 3. 生态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见解分析 4. 生态功能特征间的异同比较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原理;
1. 自然调控、直接调控、间接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营养调控 2. 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3. 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 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科目类型
《农业生态学》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类别 科目三
专业型
√
科目代码 339 科目四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
考查目标 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六)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1. 资源、农业资源、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贮藏性资源 2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理论依据 3. 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农业资源的主要途径
(七)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原理
1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石油农业、持续农业、循环农业 2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3. 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典型模式分析
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要求考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原理、农业生
考试要求
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原理、农业资源合理 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原理与技术模式等方面的知
识。
1、陈阜主编. 农业生态学(第 2 版)[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畜牧大纲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畜牧)大纲《动物遗传学》考研大纲一、动物遗传学简介1、动物遗传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2遗传学发展简史、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及其遗传学意义。
三、分子遗传学基础1、遗传物质必须具备什么功能;2、复制和转录的异同;3、DNA复制起始、遗传密码;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特点四、孟德尔遗传定律1、名词概念;2、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的要点、实质和验证方法;3、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上的应用。
五、连锁与互换定律1、名词概念;2、互换值的测定方法、三点测验及其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六、性别决定及与性别相关的遗传1、性别决定的类型、能够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分析人类和家养动物家系遗传情况;2、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概念。
七、基因互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基因互作的类型。
八、染色体畸变1、名词概念;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3、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特点、所产生的配子类型、主要的遗传效应;4、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的类型;5、染色体整倍体变异的类型;6、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变异和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九、基因突变1、名词概念;2、基因突变的基本特征;3、自发突变的分子机制;4、诱发变异的主要类型及分子机制;5、基因修复的类型及其分子机理。
十、数量遗传学基础1、数量性状的特征;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3、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概念、遗传学意义和遗传力的估算;4、杂种优势的概念及理论假说;5、近交的遗传效应。
十一、群体遗传学基础与生物进化1、名词概念;2、哈代-温伯格定律;3、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与遗传效应;4、掌握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5、分子进化十二、核外遗传1、核外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控制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式3、母性影响;十三、质量性状的遗传1、质量性状的概念、基本特征和遗传基础;2、质量性状的选择方法;3、畜禽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
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1
附件 3: 科目类型 考查目标 考试要求 试题类型 相关书目
考试范围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科目大纲
课程类别
专业性
科目代码
340
科目三
√
科目四
通过“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课程的考试,以反映考生对该门课程的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相 关专业领域理论与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可作为我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 依据。
2
1
4.蛋白质在瘤胃中的转化 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理想蛋白质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2.碳水化合物在单胃动物体内的消化与吸收 3.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转化 4.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与去路 (三)能量营养 1.能量的来源及度量单位 2.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 3.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四)饲料分类与饲料原料 1.我国饲料分类法与国际饲料分类法的比较 2.八大类饲料及其主要特性 3.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该门课程的基 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动物营养学及饲料学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及回答问题等。
《动物营养学》,周安国,陈代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2 《饲料与饲养学》,单安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7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的考试范围涉及如下内容:(1)蛋白质的营 养;(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3)能量营养;(4)饲料分类与饲料原料。 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蛋白质的营养 1.蛋白质的元素与分子结构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3.蛋白质在单胃动物体内的消化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