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一年级下学期教案

合集下载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 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4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 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4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彩色七巧板》是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和拼接七巧板,了解和掌握七巧板的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七巧板的制作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

但是,他们对七巧板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有的可能在生活中见过但不知道其名称和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七巧板的组成和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拼接七巧板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七巧板的组成和特点,制作和拼接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七巧板的组成和特点,以及如何创造出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七巧板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七巧板的起源、组成和特点,以及制作和拼接方法。

2.示范法:展示制作和拼接七巧板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和拼接七巧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七巧板样品、剪刀、胶水、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七巧板材料,包括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七巧板的制作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七巧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七巧板的特点和美感。

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让学生回答,并简要介绍七巧板的起源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展示制作和拼接七巧板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讲解七巧板的组成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春来了-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来了-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来了-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春来了》歌曲。

•学生能够了解春季的特点、活动、气候。

•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初步体验和表达音乐情感。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音乐素养。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加深对于环境的认识,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自然之美,珍爱大自然。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春天的喜气和欢声笑语。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会涉及到以下内容:1.歌曲《春来了》。

2.春季的特点、活动、气候等相关内容。

三、教学重点1.歌曲《春来了》的学习和演唱。

2.春季的特点、活动、气候等相关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视觉教具,如图片、视频等展现春季的特点,生动形象的向学生描述春季的气候状况,活动内容,气氛等,让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

2. 通过歌曲学习春季的特点、气候和活动(25分钟)•导入歌曲:播放《春来了》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中婉转动听的旋律和歌词中的描绘春季的特点词汇。

•学歌词:教师逐句教唱歌词,并让学生跟唱,教师可将歌词贴在黑板或白板上,并带动学生诵读歌词,巩固语言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乐素养。

•合唱歌曲: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进行唱歌练习,让学生感觉到音乐的节奏感,并能逐渐体验歌曲情感的内涵。

•探究春季特点和活动:教师利用图片或者根据课件上的信息让学生掌握春季的特点和活动。

让学生自己想象并描绘春天的花、草、亲子活动等信息。

同时,也可以通过描绘春季的气候来启发学生如何节约用电,珍惜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珍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小结(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歌曲和春季特点等内容。

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播放一段小视频或相关图片,让学生回顾当天学习的知识点。

同时,老师也能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正向激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音乐,加深大家对春季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后记此次课程,主要通过《春来了》这首歌曲,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春季的美好以及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发展。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色彩接龙|辽海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色彩接龙|辽海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色彩接龙|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颜色。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色彩进行接龙游戏。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认识。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冷暖色调的认识和运用,对比色的搭配。

3. 色彩接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用画笔和颜料进行接龙游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画纸、颜料、画笔、调色盘等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画笔、调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颜色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介绍色彩的分类和命名,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颜色的命名和识别练习。

三、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10分钟)1. 教师介绍冷暖色调的认识和运用,对比色的搭配。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练习。

四、进行色彩接龙游戏(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每组学生用画笔和颜料进行接龙游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3. 学生在接龙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自由创作。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作品介绍。

2. 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色彩接龙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色彩创作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2.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美术比赛或者展览,展示自己的色彩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音乐广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广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广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简介本节课程是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什么是旋律和节奏?•如何辨认旋律和节奏?•如何模仿旋律和节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什么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掌握如何辨认这些元素,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旋律和节奏;2.能够使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旋律和节奏;3.能够通过声音游戏等活动来辨认旋律和节奏;4.能够模仿和创造简单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重点1.旋律和节奏辨认;2.旋律和节奏模仿创造。

教学难点1.旋律和节奏的表达;2.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旋律和节奏的基本概念;2.体验法:通过听、唱、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辨认和模仿旋律和节奏;3.联想法:通过情境联想、形象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旋律和节奏。

教学步骤1.自我介绍(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并向学生简单说明今天的课程内容。

2.让学生听两段不同的旋律(10分钟)老师播放两段不同的旋律,引导学生注意听,再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两段旋律的区别。

3.让学生拍两种不同的节奏(10分钟)老师通过敲击木鱼等乐器,演示两种不同的节奏,并让学生模仿跟随,掌握这两种节奏。

4.学习旋律和节奏的定义(15分钟)老师通过图示、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旋律和节奏,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5.模仿旋律和节奏(20分钟)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模仿跟唱、拍,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旋律和节奏。

6.总结、评价(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简单总结,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外作业老师布置下列作业:1.想象一个简单的旋律,写下旋律的五线谱;2.创造一个简单的节奏,用手拍出来,通过录音等方式,发到班级群中和同学分享。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什么是旋律和节奏,还学习了如何辨认、模仿旋律和节奏,增强了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4课 红黄蓝(1)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4课 红黄蓝(1)

教案标题: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红黄蓝(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运用这三种颜色。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

2. 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

3. 如何欣赏和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1. 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

2. 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

2. 如何欣赏和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示范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

3. 讨论法:讨论如何欣赏和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包括如何调色、如何构图等。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练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6. 讨论与总结:讨论如何欣赏和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一幅绘画作品,可以是自由创作,也可以是模仿一幅美术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欣赏的短文。

八、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和讨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欣赏和理解了红黄蓝三原色的美术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丰富内容重点细节: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绘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 彩绘飞机》教学设计4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 彩绘飞机》教学设计4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彩绘飞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6课彩绘飞机》是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彩绘飞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彩绘飞机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彩绘飞机的基本知识,又有彩绘飞机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彩绘飞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事物,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他们在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彩绘飞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彩绘飞机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彩绘飞机的基本技巧。

2.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彩绘飞机的基本技巧。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彩绘飞机的美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实践训练法:教师学生进行彩绘飞机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绘飞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彩绘飞机的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彩绘飞机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彩绘飞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彩绘飞机的美学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彩绘飞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彩绘飞机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彩绘飞机的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彩绘飞机技巧进行绘画。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互欣赏和评价,巩固所学的彩绘飞机知识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对彩绘飞机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彩绘飞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洗手帕-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洗手帕-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洗手帕-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熟悉歌曲《洗手帕》的歌曲名称,歌曲内容,唱法和节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极限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洗手帕》进行阐述。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了歌曲名称,歌曲内容,唱法和节奏。

1. 歌曲名称《洗手帕》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经典儿歌,歌曲名称十分好记,让学生很容易能够记住。

2. 歌曲内容《洗手帕》歌词朗朗上口,既生动有趣,教育意义也很深刻。

通过唱这首歌,学生能够了解到洗手的重要性,以及洗手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

同时,这首歌也传递了儿童之间帮助和团结的精神,增强了孩子们彼此间的友谊。

3. 唱法《洗手帕》歌曲的节奏简单,通俗易懂。

让学生先边干洗手、拍手,边唱歌,踏着节奏,使得学生更加有节奏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4. 节奏《洗手帕》歌曲的节奏清晰、简单、鲜明,既便于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可以适当加快节奏,让孩子们更加投入,从而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重点•歌曲内容记忆•歌唱的音准要求•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教学手段•PPT:歌曲内容和歌词放映。

•演唱录像展示学生团队综合能力。

•直播提问和PPT互动,使学生有更好的参与度。

五、课堂组织1. 热身赛唱一首课堂上的歌曲《小兔子乖乖》。

2. 正式上课1.老师通过 PPT 呈现《洗手帕》的故事、名字、歌词、唱法和节奏。

2.小组唱《洗手帕》。

3.配合动作集体唱。

4.创意表演,让学生自己假定玩具以唱这首歌。

2. 巩固操练分别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对学生的音乐兴趣很好的促进了发挥,大家对歌曲的唱法更加熟练,节奏掌控能力明显提高。

而且,通过团队合作的歌唱和帮助,学生们的集体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对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了非常好的信息支持。

嘎嘎小鸭子-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嘎嘎小鸭子-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嘎嘎小鸭子-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认识音乐中的基本符号•能够正确演唱音乐歌曲《嘎嘎小鸭子》•能够动手演奏乐器,如手鼓、铆钉、木鱼等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拍子•清晰明了地演唱歌曲,语调准确•能够尝试使用乐器,站在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姿势演奏乐器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认识音乐符号•教师给孩子们展示音乐符号,如音符、拍号、节奏等•通过跟唱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符号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容易混淆的符号,如四分之一音符和八分之一音符,进行重点解释•安排课堂小练习,让孩子们亲自画出不同符号,巩固学习成果第二课:学习儿歌《嘎嘎小鸭子》•教师给孩子们展示歌曲《嘎嘎小鸭子》,引导他们认识歌曲名称、歌词和曲调•让孩子们跟着教师一起唱歌,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分段教唱歌曲歌词,让孩子们逐步掌握、理解歌曲的意义•安排练歌时间,加深孩子们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提高演唱水平第三课:体验乐器演奏•介绍一些乐器,如手鼓、铆钉、木鱼等,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外形和发声方法•讲解乐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乐器的正确姿势、拿法、击打位置等•让孩子们一个一个轮流尝试不同的乐器,让他们有机会亲自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安排小练习,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演奏出简单的旋律第四课:练习巩固及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再次合唱歌曲《嘎嘎小鸭子》,加深最后的练习巩固•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本次学习内容,每个孩子说出一件学到的事情,并分享自己的体验•教师进行总结,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教学评估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孩子们的表现,了解孩子们掌握的程度•可以通过出示音乐符号及乐器名称的图画,测试孩子们是否能够准确地指出•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小测验,测试孩子们是否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是否能够熟练使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旋律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需要对孩子们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用于补充或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嘎嘎小鸭子》教案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嘎嘎小鸭子》教案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嘎嘎小鸭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嘎嘎小鸭子》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小鸭子的形象和特点,富有教育意义。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生僻字词发音不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嘎嘎小鸭子》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姿势和正确的发音。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嘎嘎小鸭子》的歌词和旋律。

2.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准确发音和歌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歌手的演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嘎嘎小鸭子》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辅助教学。

4.分组标签:用于学生分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小鸭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播放歌曲《嘎嘎小鸭子》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童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完整呈现歌曲《嘎嘎小鸭子》,让学生跟随歌曲节奏一起拍手。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歌唱姿势。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每组学生按照歌曲节奏,模仿教师演唱《嘎嘎小鸭子》。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示刚刚学到的歌唱技巧。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 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2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 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2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5课彩色七巧板》是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彩色七巧板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彩色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智力玩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图案,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引导,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彩色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彩色七巧板的方法和技巧。

2.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彩色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和色彩运用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色七巧板的样品和制作材料。

2.准备色彩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资料。

3.准备教学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彩色七巧板的样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彩色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呈现(10分钟)展示色彩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观察和思考,为后面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制作彩色七巧板。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大家互相欣赏和学习,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彩色七巧板还可以制作成哪些图案?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设计。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们的表现和所学知识,强调彩色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和色彩运用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制作一个彩色七巧板,并将其摆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让家人欣赏。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夸我是个好孩子》教案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夸我是个好孩子》教案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夸我是个好孩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夸我是个好孩子》这首歌是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内容生动有趣,以儿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歌曲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于音乐具有天然的热爱,喜欢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夸我是个好孩子》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榜样教学法: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有模仿的对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夸我是个好孩子》的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礼物,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3.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可以自由地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然后引入歌曲《夸我是个好孩子》。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夸我是个好孩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如拍手、跺脚等。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唱出歌曲的歌词。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站在前面,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唱歌曲《夸我是个好孩子》。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洗手帕》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洗手帕》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洗手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洗手帕》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歌曲以洗手帕为主题,寓教于乐,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中融入了洗手帕的洗涤过程,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了解洗手帕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声音条件和音乐素养尚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持久性和合作意识较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洗手帕》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姿势和演唱习惯。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洗手帕》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演唱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富有童趣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

3.洗手帕:准备一些洗手帕,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

4.教学乐器:准备一些教学乐器,辅助学生学习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洗手帕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洗手帕的作用。

然后,播放歌曲《洗手帕》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完整呈现歌曲《洗手帕》,让学生初步聆听。

之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 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1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 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1

辽海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5课彩色七巧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彩色七巧板》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七巧板的拼摆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七巧板的拼摆方法和图案,以及丰富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他们的自律性较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督促。

此外,学生的绘画基础和拼摆能力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七巧板的基本拼摆方法,学会用彩色七巧板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彩色七巧板的拼摆和绘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彩色七巧板进行艺术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彩色七巧板教具、绘画材料等。

2.学生准备: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知识,准备好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色七巧板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七巧板的形状、颜色和拼摆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基本拼摆方法,并示范如何用彩色七巧板进行创作。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了解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七巧板的拼摆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创意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彩色七巧板进行创新性的艺术创作。

同唱一首歌-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唱一首歌-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唱一首歌-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辽宁海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音乐下册中的第一课,课题为“同唱一首歌”。

本节课主要讲授的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英文童谣—《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曲调和歌词,并组织学生一起学唱、练唱,掌握歌曲的基本表现形式与吟唱技巧。

2. 课程内容2.1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歌曲曲调;•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根据歌曲的音调和曲调进行歌曲演唱。

2.2 教学重点•歌曲的曲调,小学生对英文单词的发音要求较高,需要及时进行纠正;•歌曲的表现形式和歌曲演唱2.3 教学难点•小学生对于英语歌曲的练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机会;•正确地掌握歌曲细节和表现形式;2.4 教学过程2.4.1 歌曲引入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或PPT,通过有趣的图形和视频形式引入《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歌曲,激发学生对童谣热爱,增加学习兴趣。

2.4.2 歌曲学习1.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引导学生一起练习歌词及动作,注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3.给学生提供比较简单的词汇,提醒学生加强拼读和发音练习;2.4.3 反馈练习让学生自己独唱歌曲的某一部分,让学生互相检查和评价,强化学生自我反馈的能力,在互动中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表现形式。

2.5 课堂总结本节课中,我们一起学唱了小学生最喜欢的英文童谣《Twinkle, Twinkle,Little Star》,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吟唱技巧。

希望同学们坚持练习,成为优秀的小歌手。

3. 课程评估在学生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将记录学生的合唱情况,多次合唱并统计准确率和参与度。

结合给出的建议,给予必要的跟进和支持。

通过统计学生参与度和综合表现,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

4.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讲授了小学生最喜欢的英文童谣《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相信学生们对童谣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云-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云-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云-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元素,包括拍子、节拍、节奏、和弦等。

2.能够唱出歌曲中的基本旋律,并且能够从中区分高低音调。

3.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和表现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集体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节奏基本元素音乐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音乐表达的基础。

在本节课堂中,我们会一起学习音乐节奏基本元素的概念和特点,并且学习如何通过音乐元素的组合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意义。

2. 歌曲学习1.歌曲名称:《小白船》。

2.歌曲类型:童谣。

3.曲调特征:以民间童谣为主旋律,清新、优美、简洁,以小白船为主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3. 乐器演奏在本节课堂中,我们将了解一些常见的乐器种类,并且学习乐器的基本姿势和演奏技巧,如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管乐器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音乐节奏的基本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元素的组合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2.歌曲的乐曲学习和歌词理解。

3.如何正确地拿住和演奏乐器。

1. 绪论(5min)让学生们回忆上一节课上学习的内容,并且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和所学习的内容。

2. 歌曲学习(15min)1.先播放歌曲《小白船》的录音。

2.向学生们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并且让学生自己唱一遍这首歌曲。

3.在课堂上分组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学习,并且每个小组在上课结束之前都要表演唱几遍这首歌曲。

3. 音乐节奏基本元素(25min)1.向学生介绍音乐节奏基本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听一些简单的乐曲,例如《光着脚的姑娘》,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元素构成和情感表达。

3.带领学生体验音乐节奏,让学生学习如何敲打简单的鼓点。

4. 乐器演奏(35min)1.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种类,并且展示它们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2.让学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的实践操作,例如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管乐器等。

每个小组在上课结束前要表演一段自己的演奏作品。

同唱一首歌-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唱一首歌-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唱一首歌-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介绍本教案是针对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的“同唱一首歌”课程制定的,该课程旨在教授孩子们唱歌的基本技巧,提高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唱一首歌曲,并能熟练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学习歌曲节拍和节奏感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发音准确度;•提高孩子们的听觉和演唱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团队协作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个体差异的处理。

教学策略和方法•歌唱训练法;•语言表达和发音训练法;•听觉训练法;•团队合作和集体训练法。

教学步骤本课程分三个模块开展:模块一:学习歌曲1.学生听讲解教师的演唱,介绍本课程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情感表达;2.教师让学生听几遍歌曲,让学生倾听并感受其中的情感;3.教师以一小节小节地业绩演唱,让学生模仿;4.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练习,逐渐加深理解;5.学生们在合适的节奏下演唱歌曲,并应用教学内容掌握合理的发音和语调。

模块二:歌曲的协作表演6.分组训练,学生可以练习各种歌曲风格;7.学生分工协作,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如主唱、和声、伴奏等;8.教师选中数名学生进行表演,进行排练,练习舞蹈、服装和化妆等;9.考核演唱团队的表演效果,选出表现最好的团队进行集体演出。

模块三:表演和评价10.教师安排演唱团队进行专业的表演,并邀请家长和同学进行观摩;11.教师对演唱团队进行表演成绩和评价,各团队向全校同学进行总结发言;12.教师向全校同学演示整个过程并致谢,鼓励孩子们再接再厉。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歌唱技巧和乐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音乐表演的兴趣。

同时,学生们也能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长的快感。

找春天-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找春天-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找春天-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为《欢乐的歌声》。

其中,第三课时介绍了《找春天》这首歌曲。

此课时主要教授各种音符的名称以及简单的乐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音符及其名称。

2.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并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3.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表述歌曲的音乐元素、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表述歌曲的音乐元素、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听、说、唱的教学方法;2.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3.观察、分类、概括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伴奏与学生一起演唱歌曲;2.物品准备:黑板,书籍、乐谱等。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6.1 教学内容1.歌曲的旋律与歌词;2.歌曲的基本节奏及各种基本音符的名称。

6.2 教学步骤1.激发兴趣:与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授歌曲的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和弹奏钢琴,让学生跟着节奏唱;3.歌词与歌曲的情感表达:将歌词投影或手写,让学生跟着朗读、歌唱,并思考歌曲所传达的情感;4.教授基本节奏和音符名称:介绍基本节奏和基本音符的名称,让学生手拍和口读;5.探究歌曲的音乐元素、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分小组,让学生共同探究歌曲的音乐元素、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总结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正确演唱歌曲以及歌曲中各种基本音符的名称等基础知识,也能够正确分析和表述歌曲的音乐元素、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在手拍和口读节奏时较为生疏,需要加强练习。

教师会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于节奏的训练。

音乐广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广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广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乐器,如弦乐器、吹管乐器等;2.能够根据乐器的音色进行简单的区分;3.熟知音乐的基本概念:音符、节拍、拍号等;4.能较为熟练地演奏简单的乐曲,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5.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二、教学重点1.熟知不同种类的乐器及其音色的特点;2.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演奏技巧;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乐器的种类及其音色特点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听观察、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乐器种类及其音色特点。

教学方法1.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开口描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帮助他们识别不同种类乐器的音色;2.通过介绍不同种类乐器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观察、认识,讲解不同种类乐器的音色特点。

2. 音乐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本章将进行音乐基础概念讲解,包括音符、节拍、拍号等。

教学方法通过投影仪演示,讲解音乐概念的含义,并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用音符表示节奏的方法。

3. 乐曲演奏教学内容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教师将进行乐曲演奏环节,让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乐曲。

教学方法1.通过弹奏示范和学生跟唱的方式来学习新曲并进行练习;2.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演奏新曲。

4. 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结束本章课程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独立表演。

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创意表演,让他们在所学的乐器、音乐概念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利用课堂小测验对学生的乐器种类及其音色了解情况进行检测;2.对学生在课堂练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3.对学生表演的结果进行评测。

五、教学总结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乐器的种类、音乐基础概念、乐曲演奏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实践操作。

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和基本的演奏技巧,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态度。

陀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陀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陀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1 教学内容本次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中的陀螺教材内容。

1.2 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基本功能和特性;2.学习陀螺旋转的基础方法;3.能够通过陀螺操作产生不同的音效。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素材1.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陀螺教材;2.陀螺。

2.2 教学环境教室内可以清晰听到演奏的音响设备。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以问题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主题。

1.教师出示陀螺,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物品;2.引导学生回想上一年级的学习经历,是否曾经学习过有关陀螺的知识或玩具;3.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对陀螺的认知和玩耍经验。

3.2 操作演示通过音效陀螺的旋转,直观地展示陀螺的基本特性,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基础结构和操作方法。

1.将陀螺置于平整的桌面上,演示陀螺转动的方式;2.通过转动陀螺,产生高低不同音高的声音;3.引导学生尝试操作陀螺,孵化出自己的动力学理论。

3.3 操作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陀螺的操作技巧,让音效陀螺发挥出最大的音乐效果。

1.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实践,练习操作陀螺,探索自己发挥的音乐效果;2.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尝试合奏,体验合作的乐趣;3.最后进行集体演奏,让学生把练习成果展示出来。

3.4 总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1.教师总结陀螺的操作方法,并再次突出其重要性;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陀螺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3.引导学生思考将陀螺与其他乐器结合的可能性,鼓励学生探索更多音乐元素和可能性。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参与中,评价本节课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学生对陀螺的操作方法是否掌握得好;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产生出令人满意的效果;3.学生与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度下学期﹚年级:一年级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社区里的生活1.我们生活的社区[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

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图片。

2、有关农村社区的图片或录像带。

3、有关国外社区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农村和国外社区的图片和资料。

2、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

[活动时间] 2课时[活动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

1、出示社区全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社区。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

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3、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出示课题《我们生活的社区》二、我生活的社区。

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

2、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让学生每个人了解自己社区的名称、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等。

三、认识社区的设施。

1、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2、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3、小组讨论:社区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

第2课时一、出示某个社区的示意图,简介该社区的情况。

学生可就该社区情况提问。

想要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二、我们还调查了自己所在社区的概况。

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

3、其余同学可提问。

4、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

三、你所在社区的辖区内哪几家单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选最有特点的一家单位做具体介绍。

四、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城市的社区。

农村也有自己的社区,我们再到农村去看看,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

1、看农村社区的录相或图片。

2、说说你对农村社区的了解。

3、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五、不同的国家的社区有不同的特色。

国外的社区建设相对来说较早,也比较完善。

我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1、看国外社区的录相或图片。

2、我们很多同学带来了有关国外社区的介绍。

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你的资料是从哪里获得的?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看看照片等资料就能明显感受到许多不同。

1、向相关人员搜集各种资料,了解社区的变迁。

2、看看你搜集到的社区以前的各种资料,再比较你现在生活的社区,说说你的感受。

七、总结。

第一单元社区里的生活2.身边小事做起来[活动目标]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

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2、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社区公仆榜。

2、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3、社区劳动者的照片。

4、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的专访和调查。

5、搜集辩论资料。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

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二、认识了解社区干部。

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主任。

社区中,像他这样勤勤恳恳为大家工作的社区干部还有很多。

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社区干部。

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分管干部名称。

三、学习《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

1、社区干部的工作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则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学生自由读故事,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3、和你的同学交流年的感受。

4、你所在的社区中,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5、夸夸社区的好干部。

6、补充:社区主任的酸甜苦辣。

四、在社区里,除了社区干部和民警,还有许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社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观察一位劳动者的工作。

2、请他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3、在社区里,这些人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BR< p>4、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怎么样?5、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五总结。

六、课后延伸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

交流调查情况。

1、你所在社区有没有开展此项工作?2、访问环境保护专家;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回收?3、本社区垃圾处理现状。

4、访问社区主任: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本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5、小调查。

6、观察记录垃圾投放情况。

第一单元社区里的生活3.社区生活的安全(游戏棋告诉我们)[活动目标]1.通过玩游戏棋,让学生知道何种情况下拨打110、119、120电话。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把活动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3.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常识,初步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1.课前教师按照班级日常分组情况,自制游戏棋盘。

2.学生分组制作数字陀螺和代表自己的标志物。

3.准备一些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1.游戏引入。

同学们平时玩过游戏棋吗?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分组玩个“冲出火魔谷”的游戏好吗?2.参与体验。

学生分组玩游戏棋。

请每组获胜的同学到前面做一次决赛好不好?每小组的同学要记清自己组同学走过的每—个游戏站,可以吗?3.感悟交流。

请参加决赛的小组同学谈一谈获得冠军都经过哪些游戏站,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请各小组的同学结合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想一想,游戏棋上还有哪些游戏站是对我们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为什么游戏棋会这样设?游戏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帮助学生整理遇到火险时自救和求助的方法。

4.实践探究。

遇到火险时,我们学会了如何自救和求助的方法,谁愿意模拟火险现场,为大家表演一下呢?(此时要教给学生拨打119电话的方法)5.小组练习。

6.汇报表演。

第二单元走进春天1.冬去春来[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认识春天的特征。

2.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

3.涂涂画画,读读诵诵,感受春天的美好。

[活动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2.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过程中认识春天的特征。

3.学习儿歌,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

[活动准备]歌曲《春天在哪里》[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小朋友们,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的春天又到来了,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暖暖的风,细细的雨,滋润了大地,唤醒了沉睡一冬的花草树木。

太阳渐渐朗润,阳光渐渐明媚,鸟儿开始歌唱,大自然中的万物演奏着春天的圆舞曲。

在上课之前,请你竖起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请你边听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唱了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二、说春天1、你喜欢春天吗?请小朋友们看书主题图,说说春天里有什么?(有绿树,有红花,有叮咚的小溪……)2、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物,为什么?(我最喜欢绿草,因为碧绿的草地让我感觉到生机勃勃。

……)3、春天,景物都变得那么美了,春天究竟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才变了呢?我们来念一念书中的诗园。

(1)、用最最好听的声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2)谁能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3)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齐读)4、你发挥想象力,想想春天究竟说了什么话。

(预设1:春天到啦,冰雪快溶化吧,化成甜甜的水让小苗喝个饱。

预设2:春天到啦,花儿快张开笑脸吧,蜜蜂要来采蜜啦!……)5、学习儿歌《和春天捉迷藏》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玩捉迷藏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念一首有趣的儿歌:《和春天捉迷藏》(生表演)(1)、用最好听的声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2)谁能来给我们加上动作,表演一下(指名表演)(3)我们一起来做着动作念一念吧(齐读)三、找春天春天到了,一走进校园,我们就看到校园里嫩绿的小草,黄色的花儿,还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可是春姑娘在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去找找她吧!1、做观察准备你知道什么叫观察吗?观察有很多方法,看是一种,你还知道什么?(看、听、闻、尝、摸)2、找春天接下来让我们带上这五件观察法宝到校园里找春天。

(将学生带到操场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去寻找春天)3、汇报你找到春天了吗?你发现了什么?(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开了;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大自然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到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沙沙沙、轰隆隆、呱呱呱……你还知道什么声音啊?是谁发出来的?(春雨沙沙沙,春雷轰隆隆,青蛙呱呱呱,小鸟唧唧喳喳,泉水叮叮咚咚……)四、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说了春天,找了春天,和春天玩得真开心,相信小朋友们对春天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喜欢春天了吧!五、课外延伸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户外去找找春天。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言语间来体会春天的美和生机勃勃。

2、通过填写春天的歌巩固对于春天特征的认识。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活动过程]一、导入上次布置了让大家去户外找春天,观察春天,你能来说说你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吗?(路边的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我们找到了春天,小朋友们想不想用美好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呢,让我们来试试吧!二、写春天1、填诗春天给你留下最美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花点缀在绿草上特别美……)(出示〈春天的歌〉)这是一位小朋友没有完成的春天多美的作品,请同桌讨论,一起完成。

等一会我们就要来一场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填的词最美。

(同桌共同讨论完成)2、交流你愿意把你的作品读给大家欣赏一下吗?(春天,来啦,柳树,绿啦/发芽啦,冰雪,化啦,小草,长高啦/绿啦,雷声,响啦,小鸟,叫啦,小河,动啦,桃花,开啦/红了,春天,来啦,小朋友去玩耍啦/上学啦!)三、画春天小朋友们把春天写得可真美,接下来我们一起动动画笔,可以根据诗的内容,把你眼中美丽的春天画下来。

我们来办一场“春天在我眼中”作品展示会。

1、自由创作2、我们来交流交流,评一评谁创作的春天最美。

(个人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四、总结我们通过说春天、找春天、唱春天、画春天,小朋友们肯定已经和春天交上朋友了,你想对春天说些什么吗?(春天,你真美!春天,我真喜欢你!……)第二单元走进春天2.快乐的春游[活动目标]1、了解春游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高自理能力及环保意识。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春天的有益活动。

3、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赞美情感。

[活动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春天的常识,感受春天美的气息。

2、了解春游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3、能积极的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活动准备]学背古诗《咏柳》[活动过程]一、引入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