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糖的分解代谢 思维导图-生物化学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 糖代谢 PPT课件

生物化学 糖代谢 PPT课件

1. 到分枝前4个G时, 淀粉磷酸化酶停止降解 2.由转移酶切下前3个 G,转移到另一个链上 3.脱支酶水解α -1,6糖 苷键形成直链淀粉。脱 下的Z是一个游离葡萄 糖 4.最后由磷酸化酶降解 形成G-1-P
淀粉(或糖原)降 解
脱支酶
磷酸化酶 G—1—P
(三)糖原的降解
糖原降解主要有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脱支酶催 化进行。
单糖 (monosacchride):不能再水解的糖。
寡糖 (oligosacchride):能水解生成少数几个分子单糖的糖, 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多糖 (polysacchride):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复合糖(glycoconjugate):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1.单糖的结构
O H OH OH HO
OH
ATP
Mg2+ ADP
HO H H
C C C H2C O
磷酸果糖激酶 (PFK)
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限速酶
(F-6-P)
P O OH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是一种变构酶是糖酵解三个限速酶中 催化效率最低的酶,因此被认为是糖酵解作用最重 要的限速酶。
变构激活剂:AMP、ADP、1,6-二磷酸果 糖、2,6-二磷酸果糖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长链脂肪酸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 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已经不符合于传统对糖的定义 Cn(H2O)m , 有些 糖并不符合这一通式,而符合这一通式的不是糖。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能否被水解以及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 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一级结构功能的关系:序列决定结构;分子病;生物进化
思维导图 7 蛋白质的结构
思维导图 8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核酸的组成
化学/元素组成特点
戊糖的分类、结构特点、鉴定
碱基的分类、结构特点、缩写符号 核苷的分类、化学键、缩写符号
体会:核苷
核苷酸的分类、结构特点、缩写符号、生物学功能
一级结构:定义、磷酸二酯键、方向、书写、阅读、测序方法
思维导图 17 酶促反应动力学
维生素的概述
定义、分类、命名、生理功能、缺乏症

维 生
维生素的结构
各种维生素的基团组成特点及链接方式



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 B 族作为辅酶/辅基与代谢
体会
维生素的代谢作用
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对代谢的影响
思维导图 18 维生素化学
思维导图 19 辅酶与辅助因子
激素的概述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基因、真核基因的结构特点 DNA 是基本的遗传物质;RNA 的多种功能
思维导图 9 核酸化学课程体系
思维导图 10 核苷酸的组成特点 思维导图 11DNA 的结构功能
思维导图 12RNA 的结构功能 酶的分类与命名
酶的概述
酶的结构特点 酶的催化本质
酶的专一性
酶的作用特点
DNA 是基本的遗传物质;RNA 的多种功能体会:结合具体酶理解其专一性、高

因 表
RNA 的合成




转录的定义、体系、方向、特点、过程(起始、延长、终止)、 加工修饰。
蛋白质的合成
翻译的定义、体系、场所、方向、特点(各种 RNA 所起的作用 与结构特点)、过程(起始、延长、终止)、加工修饰。

动物生物化学 第六章 糖的代谢

动物生物化学  第六章  糖的代谢

2. 糖原的 合成
(UDP-葡萄 糖焦磷酸化 酶、糖原合 成酶、糖原 分支酶)
糖原合成酶催化的反应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总反应示意图
3. 糖原代谢的调节
• 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 C6H6O6 + 6 H2O + 10 NAD+ + 2 FAD + 4 ADP +
4Pi 6 CO2 + 10 NADH + 10 H+ + 2 FADH2 + 4 ATP • 按照一个NADH能够产生3个ATP,1个FADH2能够产 生2个ATP计算,1分子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共产 生38个ATP: • 4 ATP +(10 3)ATP + (2 2)ATP = 38 AT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H2OH CO
HO C H
CHO
H C OH + H C OH
H C OH H C OH
CH2O P
转醛酶
CH2O P
7-磷酸景天庚酮糖 3-磷酸甘油醛
CHO
H C OH +
H C OH CH2O P
4-磷酸赤藓糖
CH2OH CO HO C H HO C H H C OH CH2O P
6-磷酸果糖
H
O
H
OH H HO
H OH
H2O
H C OH
HO C H
O 内酯酶
H C OH
H C OH
G-6-P
6-磷酸葡萄 糖酸内酯
CH2O P 6-磷酸葡萄糖酸
COOH H C OH
NADP+
+ NADPH + H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酶含巯基的氨基酸半胱氨酸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肽键维持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折叠中的化学键氢键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生物学活性降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结构的特点是氨基酸残留基伸向螺旋内侧、靠盐键维持稳定、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多为左手螺旋存在核酸分子中的碱基有5种关于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正确的是[A]=[T];[C]=[G]维系DNA双链间碱基配对的化学键是氢键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两股单链从5到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相同DNA变性的本质是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核酸的二级结构中具有“三叶草”型的是tRNA关于mR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链的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在底物足量时,生理条件下决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是酶含量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与酶的底物竞争酶活性中心关于酶结构与底物的宫内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酶能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辅酶的作用是辅助因子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决定酶促反应的性质非竞争性抑制是酶促反应表现Km值不变反竞争性抑制时酶促反应表现Vm值减小糖代谢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的主要糖代谢途径是糖异生在有氧条件下,能产生FADH2的步骤是琥珀酸—延胡索酸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6-磷酸葡萄糖糖异生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最终从尿中排出乳酸属于磷酸戊糖途径的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丙酮酸氧化脱羟生成的物质是乙酰CoA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乙酰CoA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的酶是空腹13小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的是脑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只有在下属某种情况下脑组织主要利用酮体长期抗饿丙酮酸激酶糖异生作用生物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过程是氧化磷酸钙不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物质是二硝基苯酚不是高能化合物的是3-磷酸甘油醛呼吸链中细胞的排列顺序是b®cl®c®aa3®O2脂类代谢属于必要脂肪酸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大鼠出生后用去脂饮食喂养结果引起前列腺素缺乏属于酮体乙酰乙酸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胆固醇7α-羟化酶向肝内运转胆固醇的脂蛋白是HDL直接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物质是NADPH经转变能产生乙酰CoA的物质是乙酰乙酰CoA脂酰CoAβ-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CoA柠檬酸胆汁中含量最多的有机成分是胆汁酸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是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有关酮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卵磷脂含有的成分脂肪酸磷酸胆碱甘油对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合成式脂肪酸分子中全部碳原子均由丙二酰CoA提供脂肪酸氧化发生部位胞液和线粒体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是因为肝中缺乏琥珀酰CoA流转酶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肝内脂肪运出障碍氨基酸的代谢可转变为黑色素的物质是酪氨酸不参加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肌肉中游离氨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途径转移到肝脏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合成尿素随尿排出核苷酸代谢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于天冬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嘧啶核苷酸补救途径主要酶是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一碳单位的载体是四氢叶酸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共同原料是天冬氨酸关于核苷酸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质膜的基本结构成分与体内尿酸堆积相关的酶是黄嘌呤氧化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只有一个相应密码子对应于mRNA密码子ACG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CGU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在蛋白质分子中没有羟赖氨酸相应的遗传密码蛋白质生物合成天然蛋白质中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有20种关于蛋白质合成错误的是氨基酸间以共价连接蛋白质合成体系中不含氨基酸氨基酰-tRNA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反密码子UAG识别的mRNA上的密码子是CUA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转录起始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催化转录合成RNA的酶是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翻译的模板是mRNA信号传导不属于细胞内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物质是ATP哪种激素通过蛋白激酶A通路发挥作用肾上腺素下列物质可被Ca2+激活的是PKC具有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重组DNA技术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向细胞内输入或导入相应外源基因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测定基因工程表达调控主要是指转录的调控癌基因与致癌基因血液生化肝生化关于抑癌基因的正确叙述是存在于人类的正常细胞癌基因发生点突变可能使癌基因活化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正常细胞中无此基因合成血红素的原料琥珀酰CoA甘氨酸亚铁原子合成血红素的关键酶是ALA合酶血浆白蛋白的功能不包括免疫功能成熟红细胞中能产生调节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物质的代谢途径是糖异生合成血红素时,在胞质中进行的反应是尿卟啉原III的生成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发生在肝生化转化第二阶段的是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机体可以降低外源性毒物毒性的反应是肝生物转化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运输形式是胆红素-配体蛋白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胆红素-白蛋白胆红素自肝细胞排出的主要形式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复合物肠道重吸收的物质是胆红素胆素原维生素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暗适应时间延长维生素K缺乏时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症维生素B1缺乏肠道蠕动慢消化液分泌少食欲缺乏原因:维生素B1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维生素D的主要生化作用是促进钙原子和磷元素的吸收。

2024版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2024版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糖类结构与功能
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
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糖类的分类
单糖、二糖、多糖等,其中多糖又可分为淀 粉、糖原、纤维素等。
糖类的结构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通过糖苷键 连接形成多糖。
糖类的功能
提供能量;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参与 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等。
03 生物小分子代谢 途径及调控机制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决定了蛋白质的特异性。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局部空间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等,影响蛋白质的 功能。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指整条多肽链的三维空间结构, 包括疏水键、氢键、离子键等作 用力。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 链。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生物化学技术将不断向更高通量、更高灵敏度、更精准化方向 发展,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快速发展。
挑战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等问题日 益凸显,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同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也 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THANKS
翻译后水平调控 包括蛋白质修饰、折叠、转运和降解 等过程,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关系
基因突变
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异 常,进而引发疾病。
基因沉默
某些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表达,但由于种种原 因被沉默,导致相关功能缺失和疾病发生。
ABCD
基因扩增
某些基因的过度扩增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肿 瘤的发生。


氮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

生物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生物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二节核酸的提取和定量
一核酸提取 二核酸定量
第三节印迹杂交技术
一印迹杂交基本原理 二常用印迹杂交技术 三生物芯片 四印迹杂交技术与基因诊断
第四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一 PCR基本原理 二常用PCR技术
第六节重组DNA技术
一目的DNA制备 二载体选择 三体外重组 四基因转移 五细胞筛选和DNA鉴定 六目的基因表达 七应用
小结
讨论
第一节代谢整体性
一物质代谢相互联系 二能量代谢相互协调
第二节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一代谢途径区室化 二代谢途径关键酶 三关键酶变构调节 四关键酶化学修饰调节
第三节信号转导与代谢调节
一激素 二激素受体 三蛋白激酶A途径 四蛋白激酶C途径 五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六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
第二节非蛋白氮
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紫外吸收特征 二变性、复性与杂交
01
第一节酶的 分子结构
02
第二节酶促 反应的特点 和机制
03
第三节酶动 力学
04
第四节酶的 调节
06
第六节酶与 医学的关系
05
第五节酶的 命名和分类
小结
讨论
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
一酶的活性中心 二酶的辅助因子 三单纯酶和结合酶 四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几类酶 五同工酶
第三节氨基酸的特殊 代谢
第四节激素对蛋白质 代谢的调节
小结
讨论
第一节概述
一食物蛋白营养作用 二食物蛋白消化 三氨基酸吸收 四腐败 五组织蛋白分解 六氨基酸代谢一览
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脱氨基 二氨代谢 三 α-酮酸代谢
第三节氨基酸的特殊代谢
一氨基酸脱羧基 二一碳代谢 三含硫氨基酸代谢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 五甘氨酸代谢 六精氨酸代谢

生物化学糖类代谢 PPT资料共63页

生物化学糖类代谢 PPT资料共63页

nG-1-p+少量葡萄糖
2.2 糖原的分解 糖原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1,6糖苷键
-1,4-糖苷键
糖原的磷酸解
磷酸化酶(催化1.4-糖苷键断裂) 三种酶协同作用: 转移酶(催化寡聚葡萄糖片段转移)
脱枝酶(催化1.6-糖苷键断裂)
糖 非还原端 原 磷 酸 解 的 步 骤
最终产物是G和1-P-G
脱支酶(R酶):水解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作用后留 下的极限糊精中的1.6 -糖苷键。不能直接水解支链淀粉内 部的α -1,6糖苷键
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是淀粉水解的最后 一步。 •淀粉的彻底水解需要上述水解酶的共同作用,其最终产物 是葡萄糖。
α -淀粉酶
β -淀粉酶
β -淀粉酶
麦芽糖酶
影响酵解的调控位点及 相应调节物
调控位点
激活剂
抑制剂
a G激酶
ATP
G-6-P
ADP
b 磷酸果糖
ADP
ATP
激酶
AMP
柠檬酸
(限速酶) 果糖-1,6-二磷酸 NADH
c 丙酮酸激酶 果糖-1,6-二磷酸 ATP
Ala
糖原(或淀粉)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a 葡萄糖
6-磷酸果糖
b
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21,3-二磷酸甘油酸
规律:主要通过调节反应途径中几种酶的活 性来控制整个途径的速度,被调节的酶多数为 催化反应历程中不可逆反应的酶,通过酶的变 构效应实现活性的调节,调节物多为本途径的 中间物或与本途径有关的代谢产物。
23-磷酸甘油酸
2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小分子 大分子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体会: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信息的载体(携带、体现、传递、表达);有序性是信息载体的基础;链的长短、数组成:元素组成特点、构件分子组成特点(可修饰性)目、缠绕方式等是信息携带量的基础。

结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作用力(共价与非共价)、静态生物化学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主干链的单调重复性、支链的多变性、异构与构象、结构的主次性。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性质:物理、化学、生物学功能:生物学功能的主次性物质代谢:细胞定位、关键酶、代谢物、反应特点、调节。

体会:各代谢途径的意义、生理功能。

合成代谢:从头合成、半合成(补救合成)分解代谢:水解、磷酸解、硫解、焦磷酸解生动态生物化学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物化(物质代谢与调节)代谢、核苷酸代谢学能量代谢(能量变化)放能反应、吸能反应(偶联)核酸、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定义、体系(模板、体会:基因表达的内容、调控及意义。

酶、原料、辅助因子)、方向、方式、特点、过程(起始、延长。

终止)、加工修饰。

复制、转录、翻基础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的调控、操纵子模式(概念、结构、合成、蛋白质合成DN合成RN(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控方式)。

生物化学课程体系1 思维导图生物化学思维导图)、直链及环状结构的书写方式α、βL重要单糖结构:构型(D、、物理性质:旋光性(比旋光度)、变旋性单糖化学性质:还原性、氧化性、成脎、成苷、成酯、颜色反应、鉴定等衍生物:磷酸糖、氨基糖、糖醇、糖苷、脱氧糖等糖重要双糖结构:单糖种类、构型、序列、糖苷键寡糖类重要双糖性质:旋光性、氧化还原性、分析鉴定化学重要多糖组成特点:二糖单位、方向性、糖苷键、分支多糖糖胺聚糖:类型、组成、功能肽聚糖:组成、功能复合多糖糖蛋白:组成、功能蛋白聚糖:组成、功2 思维导糖类化学知识体系生物化学思维导图思维导图3 糖蛋白与蛋白聚糖生物化学思维导图中性脂结构、性质、生物学功能脂肪酸:结构特点、命名、性质,如碳链的长度、饱和度、空间结构、溶解度、熔点等中性脂油脂:结构特点、性质,如乳化现象、皂化作用、卤化作用、酸败等常见甘油磷脂及生物学功能脂磷脂组成单位、化学键、解离情况类化固醇组成特点、衍生物、功能学分类、组成特点、功能脂蛋白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而成,脂质是骨架,决定膜的流动性、排列方式生物膜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决定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

完整版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完整版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体会: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信息的载体(携带、体现、传递、表达);有序性是信息载体的基础;链的长短、数组成:元素组成特点、构件分子组成特点(可修饰性)目、缠绕方式等是信息携带量的基础。

结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作用力(共价与非共价)、静态生物化学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主干链的单调重复性、支链的多变性、异构与构象、结构的主次性。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性质:物理、化学、生物学功能:生物学功能的主次性物质代谢:细胞定位、关键酶、代谢物、反应特点、调节。

体会:各代谢途径的意义、生理功能。

合成代谢:从头合成、半合成(补救合成)分解代谢:水解、磷酸解、硫解、焦磷酸解生动态生物化学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物化(物质代谢与调节)代谢、核苷酸代谢学能量代谢(能量变化)放能反应、吸能反应(偶联)核酸、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定义、体系(模板、体会:基因表达的内容、调控及意义。

酶、原料、辅助因子)、方向、方式、特点、程(起始、延长。

终止)、加工修饰复制、转录、翻基础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的调控、操纵子模式(概念、结构、调合成、蛋白质合成)DNA合成、RNA((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控方式)。

生物化学课程体系1 思维导图)、直链及环状结构的书写方式α、βL重要单糖结构:构型(D、、物理性质:旋光性(比旋光度)、变旋性单糖化学性质:还原性、氧化性、成脎、成苷、成酯、颜色反应、鉴定等衍生物:磷酸糖、氨基糖、糖醇、糖苷、脱氧糖等糖重要双糖结构:单糖种类、构型、序列、糖苷键寡糖类重要双糖性质:旋光性、氧化还原性、分析鉴定化学重要多糖组成特点:二糖单位、方向性、糖苷键、分支多糖糖胺聚糖:类型、组成、功能肽聚糖:组成、功能复合多糖糖蛋白:组成、功蛋白聚糖:组成、功2 思维导糖类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导图3 糖蛋白与蛋白聚糖中性脂结构、性质、生物学功能脂肪酸:结构特点、命名、性质,如碳链的长度、饱和度、空间结构、溶解度、熔点等中性脂油脂:结构特点、性质,如乳化现象、皂化作用、卤化作用、酸败等常见甘油磷脂及生物学功能脂磷脂组成单位、化学键、解离情况类化固醇组成特点、衍生物、功能学分类、组成特点、功能脂蛋白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而成,脂质是骨架,决定膜的流动性、排列方式生物膜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决定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

糖及糖分解代谢PPT资料41页

糖及糖分解代谢PPT资料41页

2. 淀粉的磷酸解
四、淀粉的降解
其中,淀粉磷酸化酶又叫P-酶。
其产物为: 若直链淀粉 → 葡萄糖 + 麦芽糖 + 麦芽三糖 + 低聚糖 若支链淀粉 → 葡萄糖 + 麦芽糖 + 麦芽三糖 + 极限糊精
1. 淀粉的水解
四、淀粉的降解
(1)淀粉酶: β-淀粉酶: 也水解a-1,4-糖苷键,但须从非还原末端开始 切,每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基。又称为外切淀粉酶。
其产物为: 若直链淀粉 → 麦芽糖 若支链淀粉 → 麦芽糖 + 极限糊精(P140)
第一节 重要糖类结构和双糖、多糖的降解
单糖(monosaccharide)是指最简单的糖 ,即在温和条件下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单体糖, 如葡萄糖、果糖等。按碳原子的数目单糖又可分 为三碳(丙)糖、四碳(丁)糖、五碳(戊)糖 、六碳(已)糖、七碳(庚)糖等。
一、 一些重要单糖的结构
甘油醛
Hale Waihona Puke 三 糖二羟丙酮淀粉
直链: a-1,4-糖苷键 分支点: a-1,6-糖苷键
三、 一些重要多糖的结构
淀粉
三、 一些重要多糖的结构
-1,4-糖苷键
纤维素
三、 一些重要多糖的结构
Chitin
四、淀粉的降解
淀粉分解有两条途径: 水解 → 产生葡萄糖
磷酸解 → 产生磷酸葡萄糖
1. 淀粉的水解
四、淀粉的降解
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三种:淀粉酶、脱支酶、 麦芽糖酶
O H
O H
) HO OH H —O— H
OH CH2OH

H OH


OH H
蔗糖
二、 一些重要双糖结构

生物化学——糖代谢思维导图脑图

生物化学——糖代谢思维导图脑图

第七章 糖代谢1.无氧分解概念是指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在细胞质中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少量ATP 的过程,又称乳酸发酵两个阶段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丙酮酸反应特点一次裂解反应——6 C 变2个 3 C 一次脱氧——NAD 变 NADH两次消耗ATP两个高能化合物,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2ATP)三个限速酶催化三个不可逆反应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乳酸生成: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生理意义机体缺氧状况下,能够迅速提供能量有氧状况下,为某些组织细胞提供能量,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提供唯一能量保障。

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为其他物质生物合成提供材料。

小结不需要氧的产能过程从1分子葡萄糖开始净生成2分子ATP ★(从糖原开始,则净生成3分子ATP)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将高能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直接转移至ADP或GDP 生成ATP或GTP 的过程。

乳酸的生成使糖酵解途经中生成的NADH和H+重新转变成NAD+,保证糖酵解过程继续运行。

2.有氧氧化是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概念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在细胞质与线粒体中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大量ATP 的过程。

三个阶段丙酮酸生成(细胞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同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线粒体)限速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实质乙酰CoA的彻底氧化分解概念TAC ,从乙酰CoA 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乙酰CoA被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草酰乙酸得以再生,同时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

特点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两次脱羧,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三个限速酶,催化三次不可逆反应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四次脱氢三次生成NADH和H+一次生成FADH2三羧酸循环一次共生成 10分子ATP在循环中,中间产物本身无量的变化,由于中间产物进入其他代谢途径影响循环的进程,需补充以保证循环的正常运转生理意义是机体获取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是糖、脂、蛋白质代谢联系的枢纽小结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净生成30或32分子ATP3.磷酸戊糖途径实质葡萄糖分解代谢的另一途径,其主要意义不是生成ATP,而是生成磷酸核糖和NADPH唯一限速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此限速酶会导致NADPH和G-SH减少,红细胞易破裂,产生溶血性贫血。

生物化学糖代谢PPT课件

生物化学糖代谢PPT课件
3.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作为生物 膜、神经组织等的组分。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构成 核苷酸,DNA,RNA等。
4.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四、食物中糖的消化和吸收
(一)糖的消化
动物的食物中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 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淀 粉为主。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长链脂肪酸
糖酵解过程2
⑷ 磷酸丙糖的生成
HO
H 2C
O PO
HO
CO
HO C H
HC HC
H 2C
OH
醛缩酶
OH HO
O PO OH
(F-1,6-2P)
HO
H 2C
O PO
HO
CO
CH2 OH
二羟丙酮磷酸
+
H
O
C
HC OH HO
H 2C
O
PO
OH
甘油醛3-磷酸
糖酵解过程2
⑸ 磷酸丙糖的互换
HO
H 2C
O PO
HO
CO
丙糖磷酸异构酶
CH2 OH
二羟丙酮磷酸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H
O
C
HC OH HO
H 2C O P O OH
甘油醛3-磷酸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果糖 1,6-二磷酸
β-极限糊精是指β-淀粉酶作用到离分支点2-3
个葡萄糖基为止的剩余部分。
两种淀粉酶降解的终产物主要是麦芽糖
非还原端
α -1,6-糖苷键
非还原端
α -1,4-糖苷键

第五章-糖代谢(中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资料

第五章-糖代谢(中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资料
直链: α-1,4糖苷键 支链: α-1,6糖苷键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 ,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肌肉:肌糖原,180~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肝脏:肝糖原,70~100g,维持血糖水平
一 ,糖 原 合 成
糖 代 谢 概 况 —— 5个途径
糖原
糖原 糖原 磷酸戊糖 合成 分解
核糖 途径
ATP
有氧氧化 H2O+CO2
+
葡萄糖 丙酮酸
NADPH+H+
乳酸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无氧 分解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葡萄糖
糖 酵 解 乳酸+少量ATP 有氧氧化 CO2+H2O+大量ATP 磷酸戊糖途径 5-磷酸核糖+NADPH
2. 低血糖的影响
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从而出现 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 ,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
Thank you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糖 E1:己糖激酶
NAD+
酵 解
E2: 磷酸果糖激酶
的 E3: 丙酮酸激酶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谢 途
乳酸
3-磷酸甘油酸

NAD+ NADH+H+
2-磷酸甘油酸
ATP ADP
丙酮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