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春秋笔法”单元文言知识检测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课后针对训练6晋灵公不君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课后针对训练6晋灵公不君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课后针对训练6 晋灵公不君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谏而不入.入:进入C.使钅且麑贼.之贼:刺杀D.宦.三年矣宦:做贵族的仆隶解析:B项,“入”在语境中是“被采纳”的意思。

答案:B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项,代词,代指所犯的过错。

B项,助词,的。

C项,助词,的。

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同“避”。

C项,“阙”通“缺”。

D项,“溜”通“罶”。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

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

答案:B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车右。

古人乘车以右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右,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左陪乘。

B.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时指用来温酒的器具,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C.乙丑,古代用干支纪年月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D.大史,即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解析:古人乘车以左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右陪乘。

答案:A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

人教版高二上第三单元春秋笔法作业单元练习高二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人教版高二上第三单元春秋笔法作业单元练习高二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人教版高二上第三单元春秋笔法作业单元练习高二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第三单元春秋笔法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能够B.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空缺C.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多次D.使鉏麑贼之贼:刺杀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晋灵公不君 B.公嗾夫獒焉,明博而杀之C.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D.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3.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君能补过,衮不废矣②君知所过矣,将改之B.①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②夫轻诺必寡信C.①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②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D.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②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4.下列各句中与“其我之谓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忘恭敬,民之主也B.今近焉,请以遗之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D.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厚敛以雕墙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C.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①赵循弑其君②望之俨然,即之也愠,听其言也厉6.以下六句话,全部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有关的一组是()①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②三进及溜,而后视之③宣子骤谏,公患之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⑤斗且出,提弥明死之⑥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7.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但未能有终,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士季。

B.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后的根本目的是要攻杀赵盾。

提弥明发现情况及时施救,最后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C.赵盾对君主尽忠,对他人行善。

在首阳山打猎,曾救过一个叫灵辄的人。

“春秋笔法”单元文言知识检测(可编辑修改word版)

“春秋笔法”单元文言知识检测(可编辑修改word版)

“春秋笔法”单元文言知识检测
一、通假字。

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而观其辟丸也
2.寘诸畚
3.三进及溜
4.衮职有阙
5.宣子田于首ft
6.亡不越竟
7.反不讨贼8.励其匪躬之节9.私存《嘿记》之文
二、词类活用。

判断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灵公不君
2. 晋候饮赵盾酒
3.非礼也
4.提弥明死之
5.食之,舍其半
6.而免之
三、解释加点字。

1. 厚敛以雕墙
2. 而观其辟丸也寝门辟矣
3. 寘诸畚
4. 善莫大焉5, 谏而不入 6. 则社稷之固也
7. 衮不废矣8. 宣子骤谏9. 公患之而患之10. 使鉏麑贼之11.坐而假寐12. 趋登
13. 斗且出14. 舍于翳桑15. 宦三年矣16.请以遗之17.其我之谓矣18.书法不隐19. 擅名今古20. 幸获两全21.曹、马构纷之际22.曾无惮色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式类型。

1.则莫之继也
2. 虽猛何为
3.其我之谓矣
4.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5. 申以劝诫
6.取笑当时
7. 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8.见屈武侯
9. 衮不废矣
五、翻译。

1.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4.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5.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6.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7. 其我之谓矣。

8.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B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㊂B项中 是指史官 一字寓褒贬 的 秉笔直书 记史方式㊁手法 曲解文意㊂文中第一段中说,(春秋笔法) 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 直书 的一面,也包括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 的 曲笔 的一面 ,故选B㊂2.D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㊂D项, 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 错,文中没有使用对比论证㊂3.C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㊂C项中 孔子并不赞同其做法 错㊂文章第三段,在论及 春秋笔法 面临 有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的历史困境时,举齐国太史的史例来证明;然后举 董狐笔 的例子,并用 孔子称赞他 这一论据,肯定了这一 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 ;段尾, 这种精神为后世正直史官所继承,成为我国古代最崇高的史德传统 ㊂ 这种精神 ,据上下文看,应当包括齐国太史 直书 的精神㊂由以上分析可知, 因此孔子称赞他 一语中的 他 ,应当是 他们 ,综上所述,孔子所赞,理应包括齐国太史在内㊂故选C㊂4.A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㊂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㊂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㊂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㊁混淆未然已然㊁混淆或然必然㊁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㊁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㊂B项,指代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三段中说 通过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从而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而非选项中 这一问题 即 医患关系不对称导致的患者管理效率底下 ㊂C项,以偏概全,材料三第一段只是说 降低运营成本 ,针对的是医院,而非全部㊂D项,已然变未然,材料三第三段是 致力成为 ,选项变为已然㊂5.D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㊂A项, 增速有所下降 错误,依据材料二图一表中看出增幅是波浪线,有起伏;B项 这说明互联网医疗并不为人所信赖 ,于文无据,无中生有㊂C项,选项 增速稳中有进,连年提高 不对,依据材料二图三应该是 增速放缓,曲折中前进 ,2018年下降明显㊂6.①国家层面: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互联网+医疗健康 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㊂)页8共(页1第㊀案答文语三高②监管部门:适当放松社会融资,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与运营㊂③传统医院: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和系统,明确技术标准,推动原有系统改造和更新㊂④行业内部:积极迎接数字医疗,以开放姿态应用数智医疗,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效率㊂ʌ详解ɔ本题考查筛选㊁概括整合能力㊂遵循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原则㊂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答案,本题答案应该在全部材料中找㊂明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其实结合前面的题目也能大致了解每则材料的侧重点),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㊂注意观点性的句子,材料中有的直接照搬;如果材料中没有明确观点性的句子,考生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即可㊂举措类题目解答应注意关注对象或主体,题干中有 相关层面 ,提醒考生注意关注主题,确定主体之后依据材料一的侧重点是国家层面和传统医院,依据材料三的侧重点是行业内部, 监管部门 这一主体需要学生依据材料进行归纳㊂(每点两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㊂)7.Cʌ解析ɔ 主要原因 错,孟安卿离开果园城是因为想挣脱落后封闭的环境, 担心爱情幻灭,姨表妹可能沦为世俗所认可的能干老婆 只是他所厌恶的环境的一个表层符号,不是主要原因㊂他拔掉白头发大部分是出于衣锦还乡的想法,未必是想挽回爱情㊂8.主人公情感变化:①年轻时对故乡封闭落后的厌倦㊂他有满腔壮志,讨厌满是灰尘的街道,讨厌这个盛产专门计算柴米油盐老婆的城市㊂(2分)②长久漂泊之后对故乡的怀念和幻想,城市生活的空虚和荒凉使他觉得乡下果园的记忆清新美好,连药铺的舂药声都显得活泼清脆㊂(2分)③短暂归乡后对故乡的幻想破灭,感到怅然和失望㊂故乡一切都在变化,却依然封闭落后,他毅然决然地再次离开故乡㊂(2分)ʌ解析ɔ这是一道筛选概括题㊂按照情节的发生㊁发展㊁结局的顺序,逐层概括人物心理变化即可㊂在故事的开端阶段, 孟安卿确乎下了决心,决心不再见果园城了㊂试想他回来何干?看那座城头上的塔吗?尘土极深的街道吗?奸恶的脸吗?还是去看一去不回的河水? 表明他厌恶故乡的封闭落后㊂ 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表明他迫切盼望离开故乡去闯一闯㊂故事的发展阶段, 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页8共(页2第㊀案答文语三高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㊂ 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㊂ 孟安卿在长久的漂泊后,渴望家乡的安宁,把故乡想象成了精神上的 桃花源 ㊂故事的结局部分,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㊂ 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根本不注意了㊂ 他的幻想破灭,故乡并不是想象中的 桃花源 ,时间改变了一切㊂9.(1)叙事方式:①‘祝福“第一人称叙事,以倒叙的方式,先交代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从 我 的视角出发,对于整个祥林嫂被封建文化迫害过程进行思考㊂(2分)②‘狩猎“第三人称叙事,按时间顺序自然展开,脉络清晰地讲述了孟安卿的离乡㊁归来㊁再次远离的过程㊂(2分)(2)阅读效果:①(‘祝福“)能够让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去理解小说里面旧社会农村地区的落后愚昧闭塞,以及新时代青年 我 也解救不了祥林嫂的困境,从而让批判与反思更具备力度与深度㊂(1分)②(‘狩猎“)运用全知视角,灵活转换场景,缓缓揭示出 狩猎者 既难以在喧嚣城市中找到心灵落脚处,也难以在家乡找到归属感的心灵困境㊂(1分)ʌ解析ɔ叙事方式分为叙事顺序㊁叙事人称㊁叙事节奏㊁叙事风格等方面,本文和‘祝福“比较,突出的差异在于叙事人称和叙事顺序方面㊂效果主要考虑读者感觉和主旨表达方面㊂‘祝福“叙事人称是第一人称,身份是归乡的知识分子,运用倒叙手法,故事开头就谈到遇见祥林嫂的事,当初健壮能干的祥林嫂如今 仿佛是木刻似的 ㊂见到本家鲁四老爷, 大骂新党康有为 ,对故乡的愚昧封闭充满厌恶㊂答出 第一人称 倒叙 ,给2分㊂效果只要谈到 给读者真切感 或主旨两个角度中任一角度都可以给1分㊂‘狩猎“叙事人称是第三人称,归乡者也是知识分子,按照回乡后所见所感的时间顺序展开,答出 第三人称 和 时间顺序 给2分,‘狩猎“更关注的是知识分子内心的心路历程,描写了他们既无法在城市找到心灵归宿,也无法回归故乡的精神困境㊂答出主旨影响的给1分㊂10.D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㊂从内容来看,画线句是刘洎上书的内容, 古之太子 和 今太子 是句子分层的关键: 问安而退 强调时间短; 动移旬朔 强调时间长,需要单独断开,排除A,C㊂从句式结构来看, 所以广敬于君父 所以分别于嫌疑 是表示原因的并列句,)页8共(页3第㊀案答文语三高所以 广敬于君父 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B㊂故选D㊂11.A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㊂A项, 但中智之人无恒 的 恒 是恒心的意思, 人恒过,然后能改 的 恒 是经常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㊂故选A㊂12.C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㊂C项, 先让师傅坐,师傅坐下,太子行拜礼后才能坐 错误,曲解文意,文中 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㊂三师坐,太子乃坐 意思是 太子要走出殿门迎接三师,先礼拜三师,然后三师答拜,每当过门时要让三师在前㊂三师坐下后,太子才能坐 ㊂13.(1)我如今要给太子㊁诸王精心挑选师傅,让他们耳濡目染礼仪法度,对自身的修养有所补益㊂(2)师是以德行来教导太子的人㊂如果三师的身份卑下,太子就没有学习的榜样㊂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㊂(1)关键词:为,式瞻,裨,译对一处1分,句意2分㊂(为,译作: 给 替 均可;式瞻,译作: 敬仰 景慕 瞻视 景仰 均可;裨,译作: 益处 有益 好处 均可㊂)(2)关键词:道,体,则,译对一处1分,句意2分㊂(道,译作: 教导 教育 指引 指教 均可;体,译作: 身份 本身 自身 等均可;则,译作: 榜样 典范 准则 模范 等均可㊂)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 上等智能的圣人,当然不会沾染恶习,但中等智能的人不稳定,他们的性情会随着教育而变化,况且太子的师傅,在古代就很难挑选㊂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幼小,周公㊁召公做他的太保太傅,左右都是贤人,每天他都能听到有益的教诲,这足以增长他的仁义道德,使他成为圣君㊂秦二世胡亥,用赵高做师傅,赵高教他刑法,胡亥继位后,就诛戮功臣,屠杀亲族,残酷暴虐到了极点,结果秦国很快就灭亡了㊂由此可知人的善恶确实受身边人的影响㊂我如今要给太子㊁诸王精心挑选师傅,让他们耳濡目染礼仪法度,对自身的修养有所补益㊂诸位大臣,你们可求访正直忠信的人,各自推荐三两个人作为候选㊂唐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 自古以来的帝王之子,生长于深宫之中,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没有一个不是骄奢淫逸的,因此相继灭亡,很少有能够自救的㊂我现在)页8共(页4第㊀案答文语三高严格教育子弟,希望他们都能够保全自己㊂王珪是我长期任用的人,我非常了解他刚直的个性,他心存忠孝,因此选择他来担任皇子的老师㊂你应该告诉魏王李泰:每次见到王珪,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应该倍加尊敬,不能懈怠㊂ 王珪也用为师之道来要求自己,得到了当时的好评㊂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㊁司空房玄龄说: 三师是以德行来教导太子的人㊂如果三师的身份卑下,太子就没有学习的榜样㊂ 于是下诏,让人编撰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太子要走出殿门迎接师父,先礼拜三师,然后三师答拜,每当过门时要让三师在前㊂三师坐下后,太子才能坐㊂写给三师的书信,前边称 惶恐 ,后边再写上 惶恐再拜 ㊂贞观十八年,高宗刚被立为太子时,还不尊贤重道,太宗又曾经命令太子居住在自己寝宫的旁边,并且不准太子住到东宫去㊂散骑常侍刘洎上疏说:古代的太子,向皇上问安后就退回,从而更加孝敬君父;皇上和太子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是为了避免嫌疑㊂现在太子侍奉陛下,动辄十多天,太师㊁太傅等人都无从接见㊂即使太子在侍奉的空隙时间,暂时回到东宫,拜访和接见官员的时间也很少㊂只能例行公事,对规谏之事无暇顾及㊂陛下不能亲自教导太子,官员又没有机会进言,虽然朝廷辅佐人员众多,但有什么用呢?唐太宗于是下诏命令刘洎㊁岑文本㊁马周轮流到东宫,与皇太子谈论经世治国之道㊂14.C㊀ʌ解析ɔ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创作意图的能力都意在借日光写环境的幽静 错误㊂结合第九句可知,本句意为 黎民百姓聚集在田地中劳作,夕阳返照下的村子空无一人 ,说明农民忙到日落还没有回家㊂由此可见,本句从村中的荒寂出发,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百姓劳作的艰辛㊂15.同:都表达了自己不耕而食的愧疚㊂(2分)异:①本诗还表达了对自己身居官位就应担当有为的诚勉与承诺(2分);②白诗还表达了对自己功不配禄的反省㊂(2分)ʌ解析ɔ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以及课内外诗歌比照阅读的能力㊂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㊂本诗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㊂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意思是: 我 不禁想起了那些不耕种却食君俸禄的人㊂或许 我 也能够像周任言一样,不负谢灵运 无功居位,不如去职归乡 的诺言㊂白诗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㊂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㊂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意思是:现在 我 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㊂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㊂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㊂)页8共(页5第㊀案答文语三高然后分析重点字句㊂本诗由 庶追(或许能够企及) 敢负(怎么敢辜负) 两组虚词可以看出,诗人包含的自我希冀鼓励之情,而两组动词又表达有对古人诺言的承认㊁承受㊁承诺㊂白诗 愧 一字,已然将诗人内心的惭愧㊁自省表达出来㊂ 不能忘 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沉重㊂两首诗都表达了自己不耕而食的愧疚㊂不同之处在于,本诗化用谢朓诗意,既是说给那些 微禄 不耕者 听的,也是告诫自己,体现了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表达了对自己身居官位就应担当有为的诚勉与承诺㊂白诗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表达了对自己功不配禄的反省㊂16.(1)谈笑有鸿儒㊀往来无白丁(2)艰难苦恨繁霜鬓㊀潦倒新停浊酒杯(3)扪参历井仰胁息㊀徘徊于斗牛之间ʌ详解ɔ:重点关注 鸿 儒 繁 扪 胁 ,每句1分,每句只要出现错别字,整句不得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共6分)17.①接连不断㊀②人所共知㊀③源源不断ʌ解析ɔ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㊂①从 70多万只候鸟将紧随其后 到来 ,如何到来可推出㊂② 不断成为媒体报道中 1951年来最干旱的一年 说明这个事件经常发生,人们很熟知㊂③从 水文情况正常的年份 说明候鸟有丰富的食物㊂(3分,答对1处1分)18.无论是在江豚巡护船上,观测候鸟的望远镜前,还是大学实验室里,人们密切关注着今年早得异常的枯水期,试图摸清干旱频发对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改变㊂ʌ解析ɔ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㊂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 还是 ,是固定结构㊂(2分)语序不当, 可能 调到 带来的 之前㊂(2分)19.但今年迎接它们的将是大片难以栖息的干裂滩涂㊁长势过高难以下咽的苔草㊁应该长出来而没有长出来的沉水块茎和刚出生就被晒干的鱼虾螺蚌㊂ʌ解析ɔ长单句结构复杂㊁字数多㊁容量大,主要标志是只包含一套主谓宾结构㊂改写后的句子,可以把 是 作为谓语,干裂滩涂㊁苔草㊁沉水块茎㊁鱼虾螺蚌共同作为宾语㊂20.①自然界的 势场 是多种多样的②总是先有 势场 后有 运动③这些 势场 都是无形的)页8共(页6第㊀案答文语三高ʌ解析ɔ每句2分,共6分㊂①此句总领本段,通过 电场 磁场 水的 势差 气压 等得出大自然的多种势场㊂②总领句, 势场 的具体运用,通过 已经存在 看出 势场 与 运动 之间的前后关系㊂③前后句之间形成逻辑对比㊂21.(1)排比(1分),三句运用 从 到 整齐的结构,增强了气势,表达了人类社会中各种 势场 的差异及其强大的作用(1分)㊂(2)引用(1分),引用诗词名句,新颖别致㊁生动传神,增加了文段的文化内函及趣味性,容易引起读者的共情㊂形象地说明了股票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表现了作者的调侃与幽默(1分)㊂22.ʌ写作指导ɔ材料内容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庞余亮的一段采访记录,其中的关键词句是 蜕变 我觉得不满意,继续修改 修改时间变得很漫长 螃蟹脱壳一样的收获 找到远方的那个自己 等㊂写作时,要根据这些关键词句找准立意,如蜕变㊁永不满足㊁发现更好的自己等㊂ʌ参考立意ɔ①自我蜕变,不断成长;②勇于磨砺自己,精益求精;③永不满足,去发现更好的自己㊂ʌ作文分类ɔ一类卷(53 60分)①立意正确,中心突出,内容充实;②对论题的认识㊁感受㊁思考等准确㊁清晰甚至深刻;③语言较为流畅㊁生动;④结构较为严谨㊁条理清楚;⑤有较好的情境感,符合各项命题要求㊂二类卷(45 52分)①立意正确,中心明确,内容较为充实;②对论题的认识㊁感受㊁思考等正确㊁明朗,分析基本到位;③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条理基本清楚;④有一定的情境意识,符合主要命题要求㊂三类卷:(36 44))页8共(页7第㊀案答文语三高①立意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为单薄;②对论题的认识㊁感受㊁思考等不太正确㊁不太清楚,分析不够到位;③语言不够通顺,显得平淡㊁不简洁等㊂结构不太完整㊁条理不太清楚;④部分或者全部跑题,内容偏离了题目的内在要求;⑤情境意识不足,部分命题要求不符合㊂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ɔ)页8共(页8第㊀案答文语三高。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单元练测1(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单元练测1(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单元练测1(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通“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②晋候饮.赵盾酒饮:给……喝D.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解析:A项,入:被采纳;B项,骤:多次,假:非正式的;D 项,遗:送给。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解析:A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C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 项,“饮”是动词,读“yìn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厚敛以.雕墙②使妇人载以.过朝③遂扶以.下④今近焉,请以.遗之⑤寘诸橐以.与之⑥倒戟以.御公徒⑦以.示于朝A.①⑥/②③/④⑦/⑤B.①②⑥/③⑤/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④/③⑦/⑤解析:①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②③连词,表修饰;④⑦介词,把;⑤连词,顺承。

答案:A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1 晋灵公不君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1 晋灵公不君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稽.首/稽.查衮.职/翻滚.新鲜./鲜.克有终B.钅且麑./霓.虹盛.服/盛.水箭镞./嗾.夫獒焉C.灵辄./鲰.生箪.食/不惮.翳.桑/龙翔凤翥.D.弑.君/拭.目假寐./寤.寐危殆./自诒.伊戚项,qǐ/jī,gǔn,xiān/xiǎn;B项,ní,shèng/chéng,zú/sǒu;C项,zhé/zōu,dān/dàn,yì/zhù;D 项,shì,mèi/wù,dài/y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C.D.项,“入”意思是“被采纳”。

B项,“骤”意思是“多次”;“假”意思是“非正式的”。

D 项,“遗”意思是“送给”。

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舍”,名词活用为动词,住宿;C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项,“饮”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读“yìn”,“给……喝”。

4下列各句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B.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D.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项是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介词结构后置。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②使妇人载以.过朝③遂扶以.下④今近焉,请以.遗之⑤寘诸橐以.与之⑥倒戟以.御公徒⑦以.示于朝A.①⑥/④⑦/②③/⑤B.①②⑥/③⑤/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④/③⑦/⑤,表目的,用来;④⑦介词,把;②③连词,表修饰;⑤连词,表顺承。

【高中语文】春秋笔法ppt(课件+检测,5份)

【高中语文】春秋笔法ppt(课件+检测,5份)
对于所有关于自己的历史记载中,他最关注的是关于玄武门之变的 理由。书稿中有这么一段记录:
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更加激烈。
李建成几次设计谋害李世民,其中一次,他请李世民夜里喝酒,在酒中下
了毒药,可惜李世民福大命大,并没有被毒死。后来,李建成又备了一匹 烈马,邀请李世民外出打猎,让李世民骑上去,结果把李世民摔成重伤。
对于这段文字,唐太宗也非常满意,认为写出了一个明君的 胸襟,于是在旁边写道:好,妙哉,历史就应该这样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假如没有《左传》
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 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
4.晋灵公派遣麑刺杀赵盾,麑被赵盾的“忠敬”感化后触槐 而死,其死前的内心独白作者是从何得知的?你怎样看待这 种“笔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趣
春秋笔法:给历史留个小尾巴 李恒昌
唐太宗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之后,越来越觉得有修史的必要了。于
是,他下令让负责史书编纂的官员开始修撰唐史。
史官们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初稿。稿子送到手里之后,唐太宗连 夜审读。因为书稿出自大家之手,写得很好,太宗越读越感到开心,更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春秋笔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春秋笔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春秋笔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子日:“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乌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日“子”:践士之会[注]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日“天王狩于河阳二推此类以绳当世。

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日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的也。

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议者或讥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二予应之日:“是《春秋》之志尔。

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卫公孙剽逐其君衍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

此予所以不伪梁者,用《春秋》之法也。

”“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日:“惟不绝四者之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

圣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善恶明。

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若斐。

其实尝为君矣,书其为君。

其实篡也,书其募。

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

使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

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

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

《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

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梁本纪二》)【注】践土之会:即践土之盟,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

春秋笔法ppt(课件+检测,5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春秋笔法ppt(课件+检测,5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疑问难而开启的求真务实之途。既然历史有“鉴往知来”的意义,那么,
当他们在和历史的对话中,自然就会产生一家之言,进而就是百家争鸣。 史学的天地因此而日新月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作者在提倡“直书”,赞美“信史”时,对“曲笔”有怎样 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文章的最后一段,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认为晚周的南史、 董狐,六朝的韦昭、崔浩都是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典型,他们
的光辉事迹至今为人传诵。而王沈写《魏书》,董统写《燕史》, 都是献媚统治者的伪史,其高下相差甚远。作者从传统道德人格 角度赞扬了正直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谴责了“曲笔阿世”“谀 言媚主”的卑劣史家,并希望史家都能效法古代良史。起到了总 结上文,深化观点的作用。
提示: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采用了正面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 了许多秉笔直书的史官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遭遇,其中有生前身 后都独擅令名的董狐、因记载“崔杼弑其君”而遭杀身之祸的齐 太史、勇述汉非的司马迁、不屈从于淫威坚守信史的韦昭、因据 实直书且“暴扬国恶”被灭族的崔浩。作者从这些人身上得出了 “直书”之难,即“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

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D。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诒:此.项,诒,遗留。

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

伏甲,将攻之.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 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三进及溜B。

而观其辟丸也C。

既而与为公介D。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项,“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B项,“辟”同“避”,躲避;D项,“阙”通“缺”,过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书法..不隐B.弃君之命,不信..C。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项,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B项,古义:不守信用。

今义:不相信.D项,古义:不合礼法。

今义:①不礼貌,②调戏(妇女)。

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阅读答案

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阅读答案

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阅读答案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 ,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

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春秋笔法》单元测试

《春秋笔法》单元测试

《春秋笔法》单元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B.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C.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D.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解析B项,“寘”同“置”;C项,“匪”同“非”;D项,“嘿”同“默”。

答案 A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禀:承受。

B.如董狐以书法不隐.隐:隐瞒。

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隘:险恶。

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雪:澄清。

解析A项,“禀”应为“遵循,秉持”。

答案 A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B.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C.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解析D项,“烈士”古义为“有气节、有操守的男子”,现在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所含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贯三光而洞.九泉A.若邪曲者,人之所贱.B.正直者,人之所贵.C.案.金行在历D.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A、B两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D项,动词使动用法。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②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 B.⎩⎨⎧ ①故宁顺从以.保吉②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 C.⎩⎨⎧ ①而披.沙拣金②如披.冰霜 D.⎩⎨⎧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解析 A 项,①因为,连词,②然而,连词;B 项,①用来,连词,②因为,介词;C 项,①分开,动词,②披着,动词;D 项,①②都是竟然,都是副词。

答案 D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

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笔法”单元文言知识检测
一、通假字。

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而观其辟丸也
2.寘诸畚
3.三进及溜
4.衮职有阙
5.宣子田于首山
6.亡不越竟
7.反不讨贼8.励其匪躬之节9.私存《嘿记》之文
二、词类活用。

判断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灵公不君.
2.晋候饮.赵盾酒
3. 非礼.也
4. 提弥明死.之
5. 食.之,舍其半
6. 而免.之
三、解释加点字。

1. 厚敛.以雕.墙
2. 而观其辟.丸也寝门辟.矣
3. 寘诸.畚
4. 善莫大焉.5, 谏而不入. 6. 则社稷之.固也
7. 衮不废.矣8. 宣子骤.谏9. 公患.之而患.之
10. 使鉏麑贼.之11. 坐而假寐
..12. 趋.登
13. 斗且.出14.舍.于翳桑15. 宦.三年矣16. 请以遗.之
17. 其.我之谓矣18. 书法
..不隐.19. 擅.名今古20. 幸.获两全21. 曹、马构纷之际.22. 曾.无惮色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式类型。

1.则莫之继也
2.虽猛何为
3.其我之谓矣
4.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5. 申以劝诫
6. 取笑当时
7. 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8. 见屈武侯
9. 衮不废矣
五、翻译。

1.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4.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5.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6.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7. 其我之谓矣。

8.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