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A.‘尽美矣,又尽善也’
B.‘思无邪’
C.‘尽美矣,未尽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
D.“考见得失”
3、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
A.“怨而怒”
B.“主文而谲谏”
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4、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
A.“讽谏”说
B.“疾虚妄”
C.“文为世用”说
D.“知人论世”说
5、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
6、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
A.曹丕和钟嵘
B.陆机和刘勰
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
7、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
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
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
8、《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
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
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
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9、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
A.“直寻”
B.“诗赋欲丽”
C.“诗缘情而绮靡”
D.“滋味”说
10、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
A.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
B.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
C.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
D.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
11、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
12、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
A.陈子昂
B.司空图
C.皎然
D.白居易
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
A.韩愈
B.陈子昂
C.皎然
D.白居易
14、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
A.用韵优美,寄托深远
B.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
C.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
D.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
15、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 )
A.司空图
B.欧阳修
C.白居易
D.苏轼
16、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词应( )
A.“清空雅正”
B.“点铁成金”
C.“别是一家”
D.“脱胎换骨”
17、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
A.“情景适会”
B.“情主景附”
C.“情景为二,各不相附”
D.“为情寻景”
18、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的清代诗论家是( )
A.王夫之
B.沈德潜
C.袁枚
D.王士禛
19、袁枚的诗论著作主要有( )
A.《原诗》
B.《随园诗话》
C.《姜斋诗话》
D.《带经堂诗话》
20、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 )
A.“境界”说
B.“神韵”说
C.“性灵”说
D.“格调”说
二、多选题(在每个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1-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是()
A.尽善尽美
B.雅正中和
C.自然之美
D.政治教化
E.文质相称
2、司马迁的文学主张主要见于()
A.《离骚序》(班固)
B.《报任少卿书》(报任少安书)
C.《太史公自序》
D.《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史记》
E.《楚辞章句》
3、下列命题见于《毛诗序》的有()
A.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声
B.发乎情,止乎礼义
C.诗赋欲丽
D.主文而谲谏
E.劝百讽一
4、《诗品序》的主要内容有()
A.反对声病说
B.提出了“滋味”说
C.反对玄言诗
D.提倡直寻
E.提倡用典
5、欧阳修提出的诗文理论观点有()
A.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B.感激发愤
C.诗穷而后工
D.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E.诗品出于人品
6、袁宏道诗歌批评的基本标准时()
A.有为而作
B.一针见血
C.物真则贵
D.本色独造
E.不平则鸣
7、李渔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因此戏曲语言应该()
A.贵浅显
B.重机趣
C.减头绪
D.戒浮泛
E.密针线
8、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有()
A.黄庭坚
B.苏轼
C.陈师道
D.严羽
E.吕本中
9、下列人物中,主张文以明道的有()
A.荀子
B.刘勰
C.扬雄
D.曹丕
E.韩愈
10、梁启超将小说艺术的基本特征概况为:()
A.浅易多趣,雅俗共赏
B.导游境界,变换空气
C.摹写情状,彻底发露
D.感人之深,莫此为甚
E.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思无邪”说:
2、“知人论世”说:
3、钟嵘的“性情”说:
4、(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
5、(李贽的)“童心”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2、《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意义。
3、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传统儒家诗论中的“美刺”观点有何发展和突破?
4、沈德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要求和规范。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BCBBB 6—10:CBDAB 11—15:BCDBD 16—20:CADBA
二、多选题:
1—5:AB BC ABD ABCD AC 6—10:CD CE ACE BE ABCD
三、名词解释:
1、“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提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中各:中正和平),对文学作品而言,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2、“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孟子在《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也也。
是尚友也。
从而形成了知人论贡说。
即应该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生增、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这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有利于还《诗》以文学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3、钟嵘的“性情”说:钟嵘的“性情“说:钟嵘在《诗品序》里认为诗歌的本性是表达人的感情的,他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又可反作用于人的”性灵“,使之受陶冶感化。
性情之报以摇荡,是因为”物之感人“。
”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人事两者,这就对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具有进步积极的社会内容,《诗品序》还特别强调诗歌要抒发怨情,”诗可以怨“,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一个进步传统。
4、(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之主脑。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鄣也。
传奇亦然。
”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
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骊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
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他也是陪衬。
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
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
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情节事展开。
5、(李贽的)“童心”说:所谓童心就是未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亦即是真心。
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价值。
只要有童心,就“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从这种观点出发,李贽对于正统文人所不屑一顾的通俗文学,如《西厢记》、《水浒传》等,都给予了“天下之至文”的高度评价。
四、简答题:
1、试述《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1)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创作原则的建立。
(2)对外在的形、象、言的否定,对内在的情、道、意的重视,导致;
A“意在言外”的创作规范。
B为意境拉行奠定基础。
2、《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意义。
答:《毛诗大序》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的时候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的典型性的特
征。
“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方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是说诗歌创作有以下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3、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传统儒家诗论中的“美刺”观点有何发展和突破?
答:对于传统儒家的诗论中的美剌观,白居易主要是强调“剌”,即“讽谕”的一面。
而不是主张歌功颂德。
在表达方式上他明确主张讽喻诗要写得激切、直率,不要躲躲闪闪,避重就轻。
收此可见,白居易的诗歌虽然总的来说应列入儒家文艺思想的大范围内,但又有很大的发展突破。
他抛弃了儒家文论中保守、消极的内容,而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在全部古代诗论中很难再找到像他这样大声疾呼以诗为民请命,以诗暴露时政之弊的思想,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4、沈德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要求和规范。
答:沈德潜继承了老师叶燮注重辨别诗歌源流的思想,对诗歌史作了清理。
他认为,唐以前的诗是古诗之源,唐诗承其源而加以发展,代表了诗歌功颂德的最高成就,“诗入宋元,流于卑靡”《唐诗别裁集*几例》,背离了诗歌传统,明七子虽有弊端,但旨在恢复传统,而他力图使清代诗歌能继承传统而不堕,他编选的《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就具体一体现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意图,他提出的方法和目的是“先审宗旨,继论裁,继论音节,继论神韵,而一归于中正平和”,这也构成了他诗歌理论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