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新编

2023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新编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 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题1分, 共2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旳首要任务是()A. 理解新状况, 发现新问题B.发现新闻, 报道新闻C. 发现新闻并采集有关旳新闻材料D. 采集新闻材料2.事实与新闻之间旳关系, 是一种()A. 流与源旳关系B. 源与流旳关系C. 并列关系D. 等同关系3.新闻采访和一般旳调查研究相比, 具有鲜明旳特点, 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 尚有()A. 求实性B. 多变性C. 灵活性D. 公开性4.1958年11月,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 “记者旳头脑要冷静, 要独立思索, 不要人云亦云。

”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5.新闻线索旳作用, 表目前可以触发记者旳新闻敏感, 指明采访旳去向, 还可以()A. 决定报道旳质量 B. 赢得采访旳积极权C. 提高采访旳工作效率D. 把采访引向深入6.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 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旳“尺子”, 这就是()A. 新闻意识 B. 新闻价值C. 新闻头脑D. 新闻政策7.记者要对旳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原则, 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 全面权衡新闻政策原则, 还要()A. 考虑社会形势发展旳需要B. 考虑人民群众旳精神需求C. 对旳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旳关系D. 对旳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也许旳关系8.记者在确定采访计划时, 重要考虑明确采访目旳, 确定采访旳重点, 设计采访旳重要方式, 以及()A. 选择采访旳时机B. 选择采访旳突破口C. 选择采访旳场所D. 选择采访旳基本点9.在采访中, 记者“故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旳。

这种原则区别集中体现于()A. 与否服从报道需要 B. 与否完毕采访任务C. 与否尊重事实D. 与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10.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 可以让采访对象旳回答()A. 思想愈加开放B. 有思想活动C. 有细节与故事D. 不受答案旳限制11. 有多种访问类型中, 因争论访问旳重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 理解各方旳不一样见解B. 简介某首先旳经验和成就C. 体现人物旳精神面貌和成绩D. 尽快反应世界新旳变动状况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 把自己写旳稿件请其订正。

2012-2013学年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核心必备复习资料

2012-2013学年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核心必备复习资料

2012-2013学年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核心必备复习资料2012-2013学年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核心必备复习资料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汉文1004班王亚军一、不定项选择题汇总[10*2=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报告文学在写作上讲究()A. 生动性B. 真实性C. 典型性D. 文学性答案:D2. 采访的“透视法”,也叫()A. 抓特点B. 抓问题C. 抓特色D. 抓本质答案:D3. 记者发现与捕捉新闻,要有一把判断的“尺子”,这就是()A. 新闻敏感B. 宣传政策C. 新闻价值D. 新闻观念答案:C4. “据新华社今天报道,北京已建议台北就恢复台湾与大陆间的邮电业务问题进行商谈。

”这条导语突出的要素是()A. 何时B. 何事C. 何故D. 何地答案:B5.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A. 史沫特莱B. 范长江C. 斯诺D. 邹韬奋答案:C6. 材料加工中最优先、最重要的一环是()A. 整理记录B. 材料核实C. 语言加工D. 结构调整答案:B7. 在记者的知识修养中,最重要的是()A. 新闻学专业知识B.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C. 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D. 政治理论知识答案:D8. 批评、表扬性的稿件一般适合用()A. 巡回采访B. 易地采访C. 隐性采访D. 交叉采访答案:C9. 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A. 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 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 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 勤于动手,随时积累答案:A10. 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A. 邵飘萍B. 范长江C. 邹韬奋D. 张季鸾答案:C11. 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A. 矛盾冲突之中B. 人与人的矛盾之中C. 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D. 社会矛盾之中答案:A12. “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此经验的总结者是()A. 刘少奇B. 周恩来C. 范长江D. 邵飘萍答案:C13. 工作通讯的写作主要具有()A. 形象性B. 可读性C. 指导性D. 思想性答案:C14. 传统的访问记录形式主要是()A. 笔录B. 录音机C. 心记D. 画草图答案:A15. 我国纪实文体的传统是()A. 文约事丰B. 行文简练C. 语言精确D. 褒贬客观答案:B16. 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采用()A. 侧面观察B. 事前观察C. 同步观察D. 非闯入式观察答案:C17. “北京特别通信”的作者是()A. 黄远生B. 邵飘萍C. 邹韬奋D. 范长江答案:B18. 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6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随登山队员一起行军,接连写出了几篇反映我国登山运动员生活的颇有影响的报道。

他是A.王中B.周光象C.王金风D.郭超人2.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A.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艺术学科D.新兴学科3.作为我国较早的驻外记者,编写有《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A.瞿秋白B.林白水C.邵飘萍D.斯诺4.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看,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A.新闻理论B.创作能力C.坚强的意志D.评论手法5.常言说:“处处留心皆新闻”,有不少新闻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些记者在乘车、购物、逛公园、坐茶馆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A.报道思想B.新闻线索C.新闻观点D.新闻主题6.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们称之为A.地方政策B.国家政策C.编辑方针D.新闻政策7.“报道思想”指的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A.宣传方针B.内容重点C.指导思想D.采写要求8.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访问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A.因争论访问B.因事实访问C.因政策访问D.因采访对象访问9.所谓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里对哪一方面进行观察?A.记者编辑B.客观事物C.主持者口.目击者10.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这种采访被称之为A.现场采访B.交叉采访CH击采访D.隐性采访11.“点”和“面”,这两个概念的并列是新闻采访实践中的习惯用语。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00655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报纸作为一种公开出售的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流通实现其传媒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又具有A、政治属性B、意识形态属性C、商品属性D、艺术属性2、一些报社中,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这被称为A、条线分工制度B、编委会制度C、编辑中心制度D、采编分离制度3、报纸编辑策划中,确定报纸各个单元及其中各版,以及各版中专栏的读者定位和编辑思想,设计其内容、形式和风格特色的环节称为A、报纸的总体策划B、报纸的局部策划C、新闻报道的策划D、报纸形象的策划4、现代报业的经济支点是A、出版B、印刷C、发行D、广告5、对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和新闻传播的立场、原则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的是A、编辑方针B、办报方针C、办报口号D、编辑思想6、编辑在分析稿件时,要考虑本报的特点。

所谓本报特点例如A、《青年报》只选用有关青年的稿件B、对综合性报纸不重要的稿件,对行业性报纸可能很重要C、有关外省的稿件对一份省报来说是不重要的D、知识分子报纸不应该刊登有关农民的稿件7、对稿件内容再次通过直接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来检查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种发现新闻稿件差错的方法是A、分析法B、核对法C、调查法D、解释法8、新闻标题提示给读者的内容应是新闻中A、最重要、最新鲜的B、最刺激、最生动的C、最真实、最实用的D、最新鲜、最有趣的9、20世纪初,明确宣告要“别刊大字、择要标题”的报纸是A、申报B、上海新报C、时务报D、晨报10、头条的选择应重A、题材B、体裁C、内容D、表达11、1956年1月率先推出版面横排方式的是A、光明日报B、人民日报C、中国青年报D、新民晚报12、用来表示报纸面积大小的概念是A、幅面B、开张C、版心D、通版13、表达版面上的不同情调,主要靠不同的A、字体B、线条C、色彩D、强势14、版面表现稿件之间联系的主要方法是A、同题集中B、集纳C、专栏D、组合15、由若干有共同性的稿件组成的集合体被称为A、专稿B、专栏C、专题D、专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新闻事业管理试题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新闻事业管理试题

这篇关于全国2013年10⽉⾼等教育⾃考新闻事业管理试题,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全国2013年10⽉⾼等教育⾃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662请考⽣按规定⽤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务必将⾃⼰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

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分。

1、我国新闻单位的劳动定额管理,属于A.质量定额管理B.⼈员定额管理C.产量定额管理D.效率定额管理2、各报在《⼴告刊例》或《⼴告收费标准》中载明的⼴告费率属于A.附加费率B.公开费率C.优惠费率D.差别费率3、新闻图⽚社是以摄制、发布新闻图⽚为主要业务的新闻单位,运作⽅式类似于A.报社B.通讯社C.电台D.电视台4、⼀个节⽬被纳⼊电台、电视台节⽬制作和播出轨道的前提是拥有A.节⽬名称B.节⽬⽅案C.节⽬预算D.节⽬代码5、实现冷排胶印技术改造后,报纸印刷⼚的⽣产过程变为A.“印”、“刷”并重B.以“印”为主C.“印”、“刷”合⼀D.以“刷”为主6、在当代科学技术⾰命中,两种技术的结合从根本上提升了新闻技术⽔平,并导致了新闻传播⽅式的巨⼤变⾰,这两种技术是A.通信技术与传感技术B.空间技术与电脑技术C.通信技术与电脑技术D.传感技术与激光技术7、通过报纸核查部门审核并公开发布的在⼀定时期内某种报纸的销售份数,被称为A.核定销量B.公告销量C.净销售量D.有⽤销量8、对新闻单位来说,最根本的公共关系措施是A.积极参与社会活动B.为社会公众提供新闻服务C.切实履⾏社会责任D.满⾜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9、我国《⼴告法》中关于不得使⽤、级、等⽤语的规定,属于A.限制性条款B.⾏业⾃律C.禁⽌性条款D.职业道德10、新闻采访之所以说是⼀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原因之⼀在于这种采访的⽬的是A.确认事实B.向公众传播C.挖掘典型D.开展舆论监督11、现代报业⼀般⾯对三个市场,即受众市场、⼴告市场和A.传媒市场B.⼀般消费者市场C.商品市场D.特殊消费者市场12、在报纸的星形络结构中,执⾏⼴告传播任务的是A.中⼼结点B.发⾏C.传播D.讯息送达13、报社的办公费属于报社产品成本中的A.直接⼯资B.间接⼯资C.直接费⽤D.间接费⽤14、报社开展多种经营⾸先要A.改变经营作风和思路B.精⼼搞好报社的主业C.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D.整体规划报业的三个市场15、报业集团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报业A.托拉斯B.卡特尔C.⾟迪加D.康采恩16、⼀则电视⼴告的播出时间⼀般不超过A.10秒B.20秒C.30秒D.40秒17、计算报社销售总收⼊的三个公式中都含有⼀个指标,这个指标是A.报社办报收⼊B.报社发⾏收⼊C.报社印刷⼚收⼊D.报社多种经营收⼊18、按照我国新闻单位内部划分部门的⽅式,发⾏部属于A.编辑系统B.经营系统C.⾏政系统D.党务系统19、⼴播电视的基本资源是A.频率资源B.时间资源C.受众资源D.节⽬资源20、新闻单位最重要的资源是A.⼈⼒资源B.社会声誉资源C.物质资源D.版⾯(频率、频道)资源21、报纸发⾏总收⼊指报社A.出售报纸的收⼊B.多种经营的收⼊C.出售报纸和⼴告版⾯的收⼊D.“双重出售”的收⼊22、新闻纸采购时的“补库”指A.增加期初储备量B.减少期初储备量C.增加期末储备量D.减少期末储备量23、我国新闻单位职⼯⼯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之⼀体现了职⼯的积累贡献,这种⼯资是A.职务⼯资B.⼯龄⼯资C.基础⼯资D.级别⼯资24、我国新闻单位现⾏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有若⼲不⾜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A.等级森严B.浓厚的⾏政机关特征C.层次过多D.单⼀的媒体组织结构25、新闻单位开展公共关系⼯作有两⼤优势,⼀是这些单位深受社会公众瞩⽬,⼆是这些单位A.拥有庞⼤的关系B.掌握传播渠道C.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D.了解各⽅⾯信息26、报社办报活动的最后⼀个环节是A.编辑B.印刷C.发⾏D.零售27、我国在唐代贞观年间发明了A.雕版印刷技术B.泥活字印刷技术C.⽊活字印刷技术D.铜活字印刷技术28、狭义的新闻策划,操作时⾸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A.制订报道⽅案B.提出策划的主题C.拟制采访计划D.确定发稿的时间29、成本总额随着报纸产销量的增加⽽呈正⽐例增加的成本是A.全部成本B.单位成本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30、我国传媒⾏业第⼀家上市公司是A.湖南电⼴实业B.上海东⽅明珠C.成都博瑞投资D.北京中视实业⼆、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少有两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 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者要出色地完成“反映内部情况”的任务,就要有:正确的采访目的,坚持真理的精神,以及( )A.抓住典型事例B.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C.坚持党性原则,对党对人民负责D.深入采访,把有关情况调查清楚2.在采访中,记者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除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外,还要善于( )A.观察事物的历史轨迹B.对事物进行历史的比较C.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事物D.从事物发展中发现其特点和新意3.重要的新闻学文献《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陆定一4.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新闻采访比一般的调查研究难度更大,更应当( )A.明确采访的思路B.了解采访对象C.拟定采访计划D.做好采访的准备5.在采访活动中,新闻记者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A.深入实际原则B.深入群众原则C.执行政策原则D.无产阶级党性原则6.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大脑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状态,就是处于( )A.紧张状态B.开放状态C.激活状态D.有意注意状态7.运用新闻政策标准选择新闻,通常体现为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以及( )A.新闻报道思想B.新闻报道提示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卷第1页共7页C.新闻报道指南D.新闻机构的编辑方针8.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和( )A.客观性B.时效性C.针对性D.独创性9.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B.相互制约C.互为因果D.相互关联,相互促进1O.记者采写目击式新闻,一般运用( )A.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闯入式观察11.记者采访中“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在于( )A.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B.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访问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D.尽快地反映事物新变化12.记者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同时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 )A.两地采访B.隐性采访C.交叉采访D.易地采访13.采访中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合集五篇]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合集五篇]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合集五篇]第一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A.社会性B.理论性C.群众性D.艺术性 2.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A.词汇B.比喻C.简称D.方言土语 3.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B.积累丰富的知识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4.邹韬奋一生所表现的精神为后人敬仰,他之所以感人,就是因其()A.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迅B.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全身心陶醉在事业里面D.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C.摆事实、讲道理B.评和述不分先后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B.针砭时弊的政论D.短小精悍的政论 6.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A.尖锐泼辣的政论C.文艺性的政论7.只有精心写作社论才能发挥其重要的和正确的()A.批评功能B.警示功能C.表态功能D.导向功能8.写评论进行调查研究务必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A.一分为二B.实事求是C.反对主观主义D.反对经验主义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A.说理方法D.褒和贬的结合 B.斗争方法 10.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C.批判方法D.战斗方法11.马克思在他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A.通讯B.社论C.消息12.论坛评论贵在富有()A.论辩色彩C.理论色彩A.画龙点睛C.语言生动D.述评 B.文采D.生动性B.叙议结合D.篇幅短小13.就报道配写短评,贵在()14.与其他体载的新闻评论比较,编者按语最突出的特点是()A.时效性强B.群众性强C.依附性强D.指导性强 15.演绎式结构通常的表现方式为()A.从材料到观点B.逐层分析议论C.对论点分别论证D.先结论后分论 16.评论拟题方式中的回环法,可以使标题中的词语()A.首尾呼应C.词约意丰B.回味无穷D.意向鲜明17.广播谈话是一种谈话体评论,它区别于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的基本特点是()A.面对面交谈B.类交流C.直接对话D.热线沟通 18.音响在录音评论中主要用于表现()A.论点C.论据B.论证过程D.现场情景19.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评论栏目中,有一个栏目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A. 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B. 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C. 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D. 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2.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A. 分析判断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随机应变能力D. 多谋善断能力3.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A. 全面地看待事物B. 运用“两点论”C. 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 防止片面性4. 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A. 创造性思维活动B. 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D. 思想认识的飞跃5.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 埃德加·斯诺C.爱泼斯坦D.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 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 ,不可忽视;以及()A. 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 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 勤于动手,随时积累7. 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A. 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 是否尊重事实C.是否按计划行事D. 是否完成采访任务8. 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1A. 隐性采访B. 易地采访23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C. 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B. 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D. 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 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 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 由发挥的余地。

《新闻采访与写作》题库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题库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题库及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A.古代报刊时期B.近代报刊时期C.现在报刊时期D.当代报刊时期参考答案:B2、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A.真实性与时效性B.受众第一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D.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参考答案:D3、关于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党性在新闻问题上的一个具体表现B.就伦理学的意义说,就是实事求是,讲真话C.就要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客里空”作风D.就是要客观主义报道参考答案:D4、下列属于新闻文风具体要求的是()A.高潮迭起B.委婉曲折D.鲜艳华丽参考答案:C5、毛泽东称记者是()A.记的人B.无冕之王C.社会活动家D.宣传家参考答案:B6、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

这说明记者的调查研究具有()。

A.新闻性B.时效性C.政策性D.广泛性参考答案:A7、新闻结构犹如人的骨骼,是一种组"局部"为"整体"的营造艺术,它被当代西方写作学称为()。

A.新闻建构B.组合艺术C.建构艺术D.仿人体艺术参考答案:C8、无论哪一篇消息,绝不能没有的部分是()B.主体C.背景D.结尾参考答案:B9、民国初年在《申报》等报纸发表风靡一时的"北京通信"的著名记者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林白水D.徐宝璜参考答案:A10、通讯写作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借助文学手法,其表达方式比消息写作更为多样。

在下列表达方式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是()A.描写B.叙述C.议论D.抒情参考答案:B11、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参考答案:B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参考答案:A13、新闻的线索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参考答案:A14、采访的“透视法”,也叫()A.抓特点B.抓问题C.抓特色D.抓本质参考答案:D15、《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A.史沫特莱B.范长江C.斯诺D.邹韬奋16、材料加工中最优先、最重要的一环是()A.整理记录B.材料核实C.语言加工D.结构调整参考答案:B17、在记者的知识修养中,最重要的是()A.新闻学专业知识B.社会科学基础知识C.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D.政治理论知识参考答案:D18、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A.矛盾冲突之中B.人与人的矛盾之中C.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D.社会矛盾之中参考答案:A19、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20、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定的稿件请其订正。

10套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10套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A.实事求是原则B.依靠领导原则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D.内外有别原则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A.采写人情稿B.拿原则作交易C.见利忘义D.有偿新闻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A.搜集创作素材B.采风问俗C.取得人证物证D.识别和获取新闻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 )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

"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A.广泛地接触群众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A.认真做好记录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B.思想更加开放C.有思想活动D.有细节与故事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蹲点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交叉采访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C.带有倾向性的问题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A.巡回采访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D.易地采访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 )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B.提高采访效率C.记者工作顺手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16.民国初年在《申报》等报纸发表风靡一时的"北京通信"的著名记者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林白水D.徐宝璜17.通讯写作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借助文学手法,其表达方式比消息写作更为多样。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汇总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汇总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汇总绝密★ 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徐宝璜B.戈公振C. 邵飘萍D. 黄远生2.采访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当划清的界限,除了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外,还有A.报道计划与客观实际B.事物的第一性与认识的第二性C.新闻报道与实际情况D.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3.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拟定的采访计划如果不符合客观情况,那就应当A.能够采访到什么就算什么B.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行事C.只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4.记者的任务是记者职责的具体化,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及时采写新闻,反映内部情况,还有A.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B. 做好群众工作C.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D.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5.1936 年,有位外国记者勇敢地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封锁,深入到陕甘宁边区采访,写出著名的《西行漫记》这位记者是A.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B. 美国记者艾格尼?史沫特菜C.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D.英国记者贝特兰6.新闻记者能不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并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关键就在于记者有没有A.理论水平B.新闻功底C.新闻敏感D.社会责任心7.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政策的根本作用是为了A.有效地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B.保证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D. 促进社会的发展C .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8.新闻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是A. 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B .相互依存的C .相互制约的 D. 相互促进的9.记者积累资料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_真题-无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_真题-无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除了要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外,还要______。

A.坚持深入实际 B.坚持从实际出发C.尊重事实 D.遵纪守法,坚持原则2. 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______。

A.创造性思维活动 B.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 D.条件反射3.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第一道选择是______。

A.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B.客观事实是否符合政策标准C.新闻事件是否真实客观 D.新闻作品是否能带来经济社会效益4. 关于新闻线索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5. 记者的资料积累,包括思想积累、知识性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和______。

A.实践性积累 B.情况积累C.感情积累 D.素材积累6. 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是______。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7. 如对某一重大题材做深度报道,则适宜采用的采访方式是______。

A.隐性采访 B.蹲点采访C.调查座谈 D.体验感受8. 观察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考虑______。

A.观察对象 B.观察机会C.观察条件 D.观察目的9. 对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哪种采访方法______。

A.多听少讲,广采博纳 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10. 新闻和历史,都以纪实写真为根本,其区别仅仅在于______。

A.新 B.旧C.限时 D.时限11. 所谓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指的是______。

A.主题来自“头脑风暴” B.主题与题材一致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从事实到新闻事实12. 把最精彩、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的是______。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 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釆访D.浮光掠影2. 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 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 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釆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 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來,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 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釆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釆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Z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 记者釆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釆访形式是A.现场釆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 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 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釆访B•蹲点采访C•交叉釆访D.易地采访16. 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 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 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 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 有很强的指令性B. 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 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 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24. 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D.推送时间的选择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第一篇: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重要的新闻学文献《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作者是()A.毛泽东 B.周恩来C.陆定一 D.胡乔木2.我国有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说过:“资产阶级所说的…新闻自由‟是骗人的,完全的客观报道是没有的。

”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A.邓小平B.毛泽东 C.周恩来 D.刘少奇3.在采访过程中,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是()A.第一手材料 B.第二手材料C.骨干材料 D.背景材料4.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工作作风,主要有求实、正派的作风,勤奋、谦虚的作风,遵纪守法的作风,以及()A.艰苦奋斗的作风B.雷厉风行的作风C.一丝不苟的作风D.文明礼貌的作风5.我国有位著名记者说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有朋友。

”讲述这番话的记者是()A.邹韬奋 B.范长江 C.穆青 D.邓拓6.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取决于()A.信息积累B.知识积累C.政治敏感 D.业务能力7.在我国新闻界,比较公认的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以及()A.显著性 B.异常性 C.冲突性 D.影响性8.采访的临时准备,主要包括明确报道思想,了解采访对象,收集背景材料,拟定采访计划,以及()A.熟悉社会情况 B.学习有关知识 C.采访心理准备 D.采访方式准备9.记者的资料积累,包括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和()A.实践性积累B.知识性积累C.感情积累D.素材积累10.在访问中,不可先入为主,带有偏见,而应客观全面地听取各方面的观点,访问对象要选择权威性或代表性的人士,作深入的了解,抓住要害,突出重点。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A.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B.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C.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D.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2.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A.分析判断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随机应变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3.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A.全面地看待事物B.运用“两点论”C.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防止片面性4.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A.创造性思维活动B.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D.思想认识的飞跃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埃德加·斯诺C.爱泼斯坦D.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7.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B.是否尊重事实C.是否按计划行事D.是否完成采访任务8.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A.隐性采访B.易地采访1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是()A.开放式提问B.诱导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激发式提问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A.个别访问B.召开座谈会C.新闻发布会D.非集体采访12.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运用()A.同步观察B.事前观察C.非闯入式观察D.侧面观察13.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

XX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1)

XX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1)

XX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1)1.事实与新闻的关系是( )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d.点与面的关系2.按照新闻写作要求,新闻的第一生命是( )a.时效b.新鲜c.准确d.真实3.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是( )a.进行社会活动b.开展调查研究工作c.搜集新闻素材d.采访报道新闻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讲出这句至理名言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刘少奇5.在新闻单位,有些记者是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他们在平时没有固定的任务,哪里需要哪里去,主要担负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访报道任务。

这些记者被称为( )a.专业记者b.机动记者c.特派记者d.特约记者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情况,那就应当( )a.能够采访到什么算什么b.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行事c.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d.只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7.新闻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 )a.新闻审美标准b.新闻评优标准c.新闻政策标准d.新闻管理标准8.一名合格的记者,为了建立自己的“新闻信息网”,应该结交方方面面的朋友,把新闻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使自己成为真正的( )a.社会活动组织者b.信息社会的使者c.消息灵通人士d.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9.记者采访中问“请问您多大年纪了?”这是( )a.诱导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闭合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0.斯诺前夫人韦尔斯在采访毛泽东前,把一张斯诺当年拍摄的毛泽东的照片交给了他,使毛泽东产生了丰富有趣的联想,谈话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这在采访中属于( )a.合作b.融洽c.激发d.接近11.下列采访活动中经常运用事后观察的是( )a.采访重大庆典b.采访重要会议c.采访运动会开幕式d.采访交通事故12.记者在采访中和查阅的可能对报道新闻有用的种种材料,叫做( )a.新闻题材b.新闻素材c.新闻背景d.新闻依据13.新闻报道过程中思考主题的较好时机是( )a.采访前b.采访中c.采访后d.采访中、后14.在采访艺术中,“吃透两头”的“上头”指的是( )a.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b.国内大局。

00646公共关系写作2013年10月真题及答案

00646公共关系写作2013年10月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4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学和写作学都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和(D )1-2A.一维性 B.二维性C.三维性 D.四维性2.下列属于新闻类公关写作文种的是(A )1-18A.公关消息 B.倡议书C.聘书 D.公关简报3.公关写作的生命是(C )2-32A.典型 B.新颖C.真实 D.生动4.典型材料是指(B )2-33A.确凿可信的材料 B.有代表性的材料C.第一手材料 D.立意新的材料5.广告实体是指(C )3-66A.广告的接受者 B.广告内容的决定者C.广告的内容 D.广告推广、传播的工具6.“曾几何时,我们奔波于事业、陶醉于爱情,却忽视了饱经沧桑的母亲。

回家打一个电话!”属于(A )3-70A.公益广告 B.创意广告C.响应广告 D.声明广告7.构成公关咨询建议报告的要素有建议和(D )4-107A.意见 B.措施C.办法 D.问题8.在公关总结的行文结构中,分点式也叫(B )4-124A.程序式 B.序码式C.阶段式 D.贯通式9.新闻最根本的特点是(D )5-132A.新鲜性 B.重要性C.趣味性 D.真实性10.宣告国家主席任职时使用的文种是(B )7-216A.布告 B.公告C.通告 D.通报11.最能代表公关消息体裁的新闻是(C )5-138A.综合消息 B.述评消息C.动态消息 D.经验性消息12.下列属于通用公文的是(B )7-196A.外交公文 B.行政公文C.技术公文 D.军事公文13.会议纪要具有总结性、记载性和(A )7-227A.遵照性 B.约束性C.规定性 D.强制性14.下列属于庆吊柬帖的是(B )8-252A.请帖 B.丧吊柬帖C.贺柬 D.贺卡15.我国当前最隆重、最庄严的讣告形式是(D )8-263A.一般式讣告 B.新闻报道式讣告C.通知式讣告 D.公告式讣告16.下列属于契约文书的是(C )9-270A.条例 B.规定C.意向书 D.办法17.合同中最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是(A )9-276A.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B.数量和质量C.违约责任 D.标的18.章程中,阐述制定本章程的目的、依据、宗旨的部分是(A )9-290A.总则 B.分则C.细则 D.附则19.答辩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B )10-314A.答辩日期 B.答辩理由C.答辩意见 D.答辩结果20.下列关于起诉状的叙述正确的是(C )10-308A.起诉状主要由标题、首部、正文三部分组成B.起诉状分民事起诉状、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三类,三类起诉状的写法各不相同C.起诉状的正文部分要写明请求事项及事实理由D.请求事项在诉讼期间也可以变更,以更好反映起诉人的愿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黄远生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A.骨干材料B.概括性材料C.间接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 )A.语言表述能力B.职业的敏感性C.人际交往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A.关心该事件的人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A.准确全面B.积极主动C.熟悉消化D.兼顾文史哲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9.在记者新闻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新闻敏感是( )A.“天生”的B.性格决定的C.别人教出来的D.实践中培养训练的10.记者以下活动不.属于采访核实的是( )A.找物证材料B.稿件请当事人审阅C.请相关单位领导审查稿件D.找专家咨询了解有关知识11.采访对象不想谈的敏感问题,记者十分需要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闭合式提问B.直接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12.某火车站的服务不好,旅客有意见,记者以旅客身份去该站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巡回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蹲点采访13.采访方式中所讲的抓问题是指( )A.写批评报道B.采访反面问题C.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他人意见B.与采访对象讨论C.与其他记者讨论D.具体事物具体分析15.今年夏天,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组在江南几个省采访夏收情况,这一采访方式叫( )A.交叉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6.采访中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A.提高采访的针对性B.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了解情况深入细致D.能听各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17.新闻写作中的所谓“新闻主题来自事实,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是指( )A.主题源于客观事实B.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主题来自“头脑风暴”D.主题与新闻题材一致18.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 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徐宝璜B.戈公振C. 邵飘萍D. 黄远生2.采访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当划清的界限,除了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外,还有A.报道计划与客观实际B.事物的第一性与认识的第二性C.新闻报道与实际情况D.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3.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拟定的采访计划如果不符合客观情况,那就应当A.能够采访到什么就算什么B.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行事C.只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4.记者的任务是记者职责的具体化,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及时采写新闻,反映内部情况,还有A.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B. 做好群众工作C.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D.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5.1936 年,有位外国记者勇敢地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封锁,深入到陕甘宁边区采访,写出著名的《西行漫记》这位记者是A.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B. 美国记者艾格尼?史沫特菜C.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D.英国记者贝特兰6.新闻记者能不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并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关键就在于记者有没有A.理论水平B.新闻功底C.新闻敏感D.社会责任心7.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政策的根本作用是为了A.有效地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B.保证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D. 促进社会的发展C .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8.新闻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是A. 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B .相互依存的C .相互制约的 D. 相互促进的9.记者积累资料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通常除了建立采访档案、勤写记者日记、自做报刊索引、剪报积累、音像资料积累外,还有A. 搜集有关文字资料 B .搜集有关图片资料C .资料卡片积累 D. 群众语言积累10.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这种活动是A. 分析B.观察C.研究D. 体验11.采访中得知采访对象继承遗产的事实,记者又到公证处找到遗嘱的书面材料。

这是A. 物证核实 B .找本人核实C. 多方核实D. 技术检验核实12.新华社记者被派到某钢铁公司作为期两个月的采访,发出了几篇报道,这种采访方式叫A. 蹲点采访 B .交叉采访C .巡回采访 D. 隐性采访13.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观察是A. 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D. 现场观察C.非介入性观察14.新闻采访中思考写作体裁的主要依据是A. 新闻的角度B.写作理论D. 新闻事实C.写作的技巧15.适合使用隐性采访的是A. 新闻发布会B.某些批评性报道D. 典型报道C .与名人座谈16.采访与写作相结合,指的是A. 边采访边写作 B .采访为写作做准备C. 采访中思考写作D. 写作中再补充采访17.新闻语言客观的特色,通常表现为:中性词多于褒贬词,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以及A. 评述性多于陈述性B.描述性多于议论性D. 描述性多于陈述性C .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18.下列新闻属于经验性消息的是A. 动态消息 B .静态消息C.今日新闻D. 昨日新闻19.报纸的电讯始于19 世纪70 年代,我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是刊登在1874 年元月30 日《申报》上的A. 伦敦电B. 巴黎电C. 柏林电D. 华盛顿电20.利用“特写镜头”凸现人物、场景、细节、气氛,使读者如临其境的消息,被称为A. 社会特写B. 人物特写C .特写式消息 D. 场景式特写21.一篇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事实和内容,称为A. 主体新闻B. 主体信息C. 主体报道D. 主体消息22.新闻特写大体分为: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以及A. 工作特写B. 国内特写C .旅游特写 D. 国际特写23.新闻写作中,将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式契机,称为A. 新闻线索B. 事实依据C.新闻由头D. 采访线索24.新闻媒介中的“主角”应是A. 消息B. 特写C .人物报道 D. 通讯25.作为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在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部分的是A. 导语B. 主体C.背景D. 结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做好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主要有A. 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B.能尽快缩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C.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快手D.会使记者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E.有助于拓展采访的广度和深度27.采访中记者现场观察位置的选择,应符合的条件是A.服从别人的安排B.要能看清事物的全貌C .随意走动观察 D. 考虑报道内容的需要E.考虑报道形式的特点28.在采访现场,记者应当记录的内容是A. 采访对象讲出的事C.采访对象临时的应酬E. 采访对象的看法29.消息常用的结构方式是A. 金字塔结构C.散文式结构 E.并列式结构 30.根据题材内容区分,通讯的类型主要有A.人物通讯B.经验通讯C.事件通讯D.风貌通讯E.工作通讯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分)31.新闻敏感32.闭合式提问33.新闻选材34.新闻导语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分)35.简述记者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

36.记者蹲点采访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37.非事件性新闻如何体现新闻根据?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38小题10分,第 39小题8分,共 18分)38.目前,我国出现了许多企业聘用高职高专毕业生作技工而不愿招本科生、研究生的现象。

请就此现象列一采访 提纲。

39.指出下述新闻中哪些内容属于背景材料,并简析其主要作用。

全球爆发绝种危机 2050 年一半物种将消失本报讯 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开始,全球已进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时代。

与地球史上前五次因 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大灭绝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场过早到来的第六次危机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其自身的 活动,而把其他物种的自然灭绝速度提高了 100 至 1000倍。

据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 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 40多年后的 2050 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表明,目前,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 类以及 3 万多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而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 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 100 年才有 90 种脊 椎动物灭绝,平均每 27年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

正是因为人类的干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 100 倍B.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 D. 记者观察到的内容B. 悬念式结构 D. 倒金字塔结构 1200 多种鸟到1000 倍。

大灭绝后地球复元需时千万年。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6 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至今已发生了5 次物种大灭绝。

专家研究后发现,每次灭绝都造成地球上过半的物种消失,而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则需要经过1000 万年才能恢复元气。

地球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分别为:第一次,发生在距今4.4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约有85% 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发生在距今约3.65 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发生在距今约2.5 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是地球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估计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第四次,发生在距今1.85 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

第五次,发生在6500 万年前的白垩纪,也是最为现代人所熟知的一次,统治地球达1.6 亿年的恐龙灭绝。

六、综合应用题(20 分)40. 2013 年8 月22 日,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反响强烈。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止8 月29 日。

期间,几位记者多方采访,获得下列新闻素材,请你执笔写作一篇750 字左右的新华社电讯。

1955 年7 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

1964 年,教育部临时党组颁布《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

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 19年88 5 月11 日,国家教委专门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1994年11月10 日,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2000 年1 月7 日,教育部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009 年4 月22 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再一次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010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首次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中。

教育部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要点:一、阳光入学。

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招生信息公开。

二、均衡编班。

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

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三、“零起点 '教'学。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四、不留作业。

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

五、规范考试。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 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 次。

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