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中医美容课件9、手厥阴心包经教学讲义PPT课件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心胸内关谋”)。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可灸。
附注:凡表证、热病、汗证、多种痛证及妇人经 闭、滞产等,皆可以本穴作为主穴。配颊车、 下关治疗牙痛;配风池、大椎、曲池治疗外感 发热头痛;配复溜治疗无汗或多汗;配三阴交治 疗痛经、经闭、滞产;配肩髃、曲池、外关治 疗上肢痹证或瘫痪;配太冲治疗抽搐、小儿惊 风等。手阳明经之原穴。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 止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 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本经腧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共9穴。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包、三焦。
2.取穴要点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取曲泽。 腕横纹上2寸取内关。 握拳时中指尖接触处取劳宫。 腕横纹中央取大陵。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取中冲。
经穴歌诀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齐,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商阳
定位: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 作用:宣肺解表,清热开窍。 主治:热病,昏迷;咽喉肿痛,齿痛;食指麻木。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配中冲、关冲
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疾病; 喜笑悲恐、癫狂等神志疾病; 臂、手挛痛。 操作:直刺0.3~0.5寸。
手厥阴心包经-中医课件

内关Leabharlann 内关 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与 外关相抵。手心主之络, 别走少阴。《铜人》针五 分,灸三壮。
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 ,目赤,支满肘挛。实则 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 之。
大陵
大陵 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手厥阴心包络脉所注为俞 土。心包络实泻之。 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 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 休,烦心,心悬若饥,心 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
无度,狂言不乐,喉痹, 口干,身热头痛,短气, 胸胁痛,瘑疮疥癣。
劳宫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掌中央动脉,屈无名指取之 。 心包络脉所溜为荥火。 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 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 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 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 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 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 疸目黄,小儿龈烂。
中冲
中冲 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 韭叶陷中。 心包络脉所出为井木。 心包络虚补之。《铜人 》针一分,留三呼。《 明堂》灸一壮。 主热病烦闷,汗不出, 掌中热,身如火,心痛 烦满,舌强。
谢谢
手 厥 阴 心 包 经
天池
天池(一名天会)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 着胁直腋撅肋间,手足 厥阴、少阴之会。
《铜人》灸三壮,针二 分。《甲乙》针七分。
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 热病汗不出,头痛,四 肢不举,腋下肿,上气, 寒热
天泉
天泉(一名天湿)
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
《铜人》针六分,灸三 壮。
主目佴佴不明,恶风寒, 心病,胸胁支满,咳逆, 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主呕血,衄血,心痛, 呕,哕,惊恐畏人,神 气不足。
间使
间使 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 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
主伤寒结胸,心悬如 饥,卒狂,胸中澹澹,恶 风寒,呕沫,怵惕,寒中 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 ,卒心痛,多惊,中风气 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 ,咽中如梗,鬼邪,霍乱 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 结成块,小儿客忤。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夏季七款滋补养生又防暑的好汤水
1.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绿豆汤” 2.养胃生津、降胃火“冬瓜汤” 3. 润肺、养颜“银耳百合汤” 4. 清热解暑、减肥瘦身“冬瓜海带汤” 5. 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鱼头豆腐汤” 6. 止咳化痰、除燥生津“萝卜汤” 7. 消暑利肠、去风化痰“丝瓜汤”
大陵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
作用:清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胀满;胃痛、呕吐、口 臭等胃腑疾病;喜笑悲恐、癫狂等神志疾病;臂、 手挛痛。
劳宫
定位: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时中指尖 接触处。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证,口疮,口臭。
而且此时应该创造安然入眠的好条件。不要剧烈 运动,否则容易失眠。如果要做的运动的话,最好 是散步。
初夏养生
饮食 宜多食: 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
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 西瓜,山药等。 宜忌: 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 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本经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 劳宫、中冲。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
等症。 (三)主治概要 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 热惊厥。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天池
中冲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止 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 三焦经相接。
最新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然后立即针刺双侧郄门穴,采用中等强度刺激的提插捻转手
手厥阴心包经
来,又近乳房,乳房为泌乳之处,喻之为“池”,故而得名。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部为第4肋间内、
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 及第4肋间神经。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肺心病证;②乳痈; ③瘰疬。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2.天泉(PC2) 定位: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图3—63)。 穴位释义:(1)天,高上为天;泉,水源。此穴在上肢腋下, 经气如瀑布自上而下,故名天泉。(2)天,指上部。泉,指水 溢出。本穴位于上臂部,当肱二头肌之长短头分歧之间凹陷处, 犹如上接天池穴之池水,逢凹陷处如泉水昌溢而出,故名天泉。
第10章_手厥阴心包经.pptppt课件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最新课件
31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操作:按摩;可透外关。 备考: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 脉,公孙通冲脉,共治心胸胃病。
轻缓柔和地 按摩两侧天池穴。
最新课件
18
天池穴——按摩目的
胸闷 心痛
保健最新按课件摩要穴
19
天泉穴——解穴
心包经的经水
由天池穴传来
至本穴从高处
落下,如同
“天之泉水”
般。
最新课件
20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气短
给心脏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
最新课件
21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咳嗽
理气化痰通肺络
声音重浊
最新课件
属肺
焦
胸前壁外上方 胸前壁外侧 腋窝
经肢内侧 前缘
正中
后缘
止于
拇指桡侧端 中指端
最新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指桡侧端
5
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等。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喜笑无常。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最新课件
6
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最新课件
7
循行路线
心主手厥阴心包 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最新课件
31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操作:按摩;可透外关。 备考: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 脉,公孙通冲脉,共治心胸胃病。
轻缓柔和地 按摩两侧天池穴。
最新课件
18
天池穴——按摩目的
胸闷 心痛
保健最新按课件摩要穴
19
天泉穴——解穴
心包经的经水
由天池穴传来
至本穴从高处
落下,如同
“天之泉水”
般。
最新课件
20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气短
给心脏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
最新课件
21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咳嗽
理气化痰通肺络
声音重浊
最新课件
属肺
焦
胸前壁外上方 胸前壁外侧 腋窝
经肢内侧 前缘
正中
后缘
止于
拇指桡侧端 中指端
最新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指桡侧端
5
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等。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喜笑无常。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最新课件
6
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最新课件
7
循行路线
心主手厥阴心包 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穴位病的治疗方法
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按摩等,根据不同的穴位病证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穴位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穴位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和刺激量,避 免误伤经络和血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常见疾病的治疗
心悸
选取心包经的相关穴位,采用针 灸、按摩等方法,调节心气、安
神定悸。
《手厥阴心包经》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 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络循行 • 手厥阴心包经的养生保健 • 手厥阴心包经的疾病治疗
目录
01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 一,属于厥阴经,起始于胸中, 向下联络心包络,沿着上臂内侧 ,再下行至中指末端。
交接规律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 阳三焦经于环跳穴。
交接规律遵循“经脉相表里”的原则 ,即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 经与阴经在头面部交接。
络属脏腑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络属于心包,与心脏也有密切联系。 经络中的各穴主治本脏腑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胸病证。
位置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上肢内侧,从中指尖开始,沿着 中指、无名指、手掌、手腕、上 臂内侧,最终到达腋下。
历史与文化背景
历史
手厥阴心包经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 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理论 体系。
文化背景
手厥阴心包经作为中医经络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 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智 慧。
经络病的治疗方法
经络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按摩等,根据不同的穴位病证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穴位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穴位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和刺激量,避 免误伤经络和血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常见疾病的治疗
心悸
选取心包经的相关穴位,采用针 灸、按摩等方法,调节心气、安
神定悸。
《手厥阴心包经》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 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络循行 • 手厥阴心包经的养生保健 • 手厥阴心包经的疾病治疗
目录
01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 一,属于厥阴经,起始于胸中, 向下联络心包络,沿着上臂内侧 ,再下行至中指末端。
交接规律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 阳三焦经于环跳穴。
交接规律遵循“经脉相表里”的原则 ,即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 经与阴经在头面部交接。
络属脏腑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络属于心包,与心脏也有密切联系。 经络中的各穴主治本脏腑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胸病证。
位置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上肢内侧,从中指尖开始,沿着 中指、无名指、手掌、手腕、上 臂内侧,最终到达腋下。
历史与文化背景
历史
手厥阴心包经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 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理论 体系。
文化背景
手厥阴心包经作为中医经络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 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智 慧。
经络病的治疗方法
经络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 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临床应用 点刺曲泽治疗呕吐:在曲泽穴进行常规消毒,取明显暴露出之血
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江 西贵溪县中医院翟兴明、翟润民) 现代研究 电针家兔曲泽对心肚的影响:电针家兔“曲泽(双)”穴 区,并与电 针“膈俞(双)穴区对照;通过结扎心脏左冠脉心室支,观察家兔心 电图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曲泽”或“膈俞”能够明显地加速家兔 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恢复过程,而电针“内关”对家兔急性缺血 性心肌损伤恢复没有明显的效应,表明经穴之间存在相对的特异 性,也就是经穴和心脏之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曹庆淑.上 海针灸杂志,1984;13(4):38)。
经络学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第3页/共27页
(二) 手厥阴心包络 脉
➢手 心 主 之 别 , 名 曰 内 关。去腕二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 则 心 痛 ; 虚 则 为 烦 心[1]。取之两筋间也。
第4页/共27页
(三)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 腋三寸,入胸中,别 属三焦,出[1]循喉咙, 出耳后,合少阳完骨 之下。 (《灵枢·经 别》)
第5页/共27页
(四) 手厥阴心包经筋
➢手 心 主 之 筋 , 起 于 中 指 , 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 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 病 , 当 所 过 者 支 转 筋 , 及胸痛息贲。(《灵枢·经 筋》)
第6页/共27页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oints of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第14页/共27页
5.间使★ Jiānshǐ (PC 5) 经
穴
【定位 Location】
在前臂掌侧,当曲
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间使
第15页/共27页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 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分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前 臂正中静脉。深层分布有正中神经。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主治 Indications】
1.肘臂痛。
3.热病,疟疾,癫狂痫。
4.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第3页/共27页
(二) 手厥阴心包络 脉
➢手 心 主 之 别 , 名 曰 内 关。去腕二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 则 心 痛 ; 虚 则 为 烦 心[1]。取之两筋间也。
第4页/共27页
(三)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 腋三寸,入胸中,别 属三焦,出[1]循喉咙, 出耳后,合少阳完骨 之下。 (《灵枢·经 别》)
第5页/共27页
(四) 手厥阴心包经筋
➢手 心 主 之 筋 , 起 于 中 指 , 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 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 病 , 当 所 过 者 支 转 筋 , 及胸痛息贲。(《灵枢·经 筋》)
第6页/共27页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oints of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第14页/共27页
5.间使★ Jiānshǐ (PC 5) 经
穴
【定位 Location】
在前臂掌侧,当曲
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间使
第15页/共27页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 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分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前 臂正中静脉。深层分布有正中神经。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主治 Indications】
1.肘臂痛。
3.热病,疟疾,癫狂痫。
4.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用特定方法治疗无名肿瘤并减轻癌症的疼痛和 整体的不适感。
关节疼痛
高逼格的传统疗法能够让身体得到最完美的治 疗和最深层次的修复,如果患有关节疼痛,不 妨试试手厥阴心包经的治疗方式。
手厥阴心包经的保健方法
1
按摩和运动
需要锻炼内外部的肌肉系统,以增强中医系统的脂质水平。锻炼中应该使用无害 化的松朗练习,包括内部气功、气息和动态体式。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在接下来的几页中,我们将讨论 这部经典著作的内容、功效、穴位和其与人身体健康的关联。请无需背下所 有内容,我们来试着理解和记住一些最重要的信息。
研究内容和意义
1 深入探索
针灸与中医药的领域,并为身体保健寻找最 佳方法。
2 古老智慧
读懂手厥阴心包经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变饮食习惯, 如使用健康的红色颜色的食品,烹饪方法, 多加入粗纤维和怡 人的食物。
3
充足的睡眠
通过信仰和意识, 减轻心理疾病,并逐渐从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中解脱出来。
结论和展望
手厥阴心包经是中医药和针灸中的基本著作之一。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 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学习这些传统的中医学知识。学习和探究这些古老的技 艺能够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同时,我们应该研 究健康饮食、睡眠和锻炼,以促进自身身体健康和增强自身免疫力。
3 身心平衡
提高对自我和身体的意识,增加身心的平衡 感和领悟力。
4 新医学领域
了解手厥阴心包经的相关内容可以让我们发 掘出更好的疗效和药物用处。
手厥阴心包经简介
• 是中医经络学的经文之一; • 涉及人体腕、手的穴位; • 中医传统认为,部位面色决定穴位对应身体器官;
手部针灸,是中医的一项传统疗 法。
关节疼痛
高逼格的传统疗法能够让身体得到最完美的治 疗和最深层次的修复,如果患有关节疼痛,不 妨试试手厥阴心包经的治疗方式。
手厥阴心包经的保健方法
1
按摩和运动
需要锻炼内外部的肌肉系统,以增强中医系统的脂质水平。锻炼中应该使用无害 化的松朗练习,包括内部气功、气息和动态体式。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在接下来的几页中,我们将讨论 这部经典著作的内容、功效、穴位和其与人身体健康的关联。请无需背下所 有内容,我们来试着理解和记住一些最重要的信息。
研究内容和意义
1 深入探索
针灸与中医药的领域,并为身体保健寻找最 佳方法。
2 古老智慧
读懂手厥阴心包经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变饮食习惯, 如使用健康的红色颜色的食品,烹饪方法, 多加入粗纤维和怡 人的食物。
3
充足的睡眠
通过信仰和意识, 减轻心理疾病,并逐渐从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中解脱出来。
结论和展望
手厥阴心包经是中医药和针灸中的基本著作之一。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 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学习这些传统的中医学知识。学习和探究这些古老的技 艺能够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同时,我们应该研 究健康饮食、睡眠和锻炼,以促进自身身体健康和增强自身免疫力。
3 身心平衡
提高对自我和身体的意识,增加身心的平衡 感和领悟力。
4 新医学领域
了解手厥阴心包经的相关内容可以让我们发 掘出更好的疗效和药物用处。
手厥阴心包经简介
• 是中医经络学的经文之一; • 涉及人体腕、手的穴位; • 中医传统认为,部位面色决定穴位对应身体器官;
手部针灸,是中医的一项传统疗 法。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泻;④ 肘臂疼痛 •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
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 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 [刺灸法] 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 [附注] 心包经合穴
Part 2
• 郄门 Xìmén (PC4)
•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
•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 [附注] 心包经荥穴。
Part 2
• 中冲 Zhōngchōng (PC9)
•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
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 [主治] ① 中风昏迷,中暑,小儿惊风,热病;② 心烦、心
Part 2
• 天池 Tiānchí (PC1)
•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
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 四肋间神经。 • [主治] ①咳嗽、气喘 ②乳痈、乳汁少 ③胸闷、胁肋胀痛、瘰疬 •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 肺,不宜深刺。 • [附注]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Part 2
• 间使 Jiānshǐ (PC5)
•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 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 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 臂掌侧骨间神经。
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 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 [刺灸法] 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 [附注] 心包经合穴
Part 2
• 郄门 Xìmén (PC4)
•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
•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 [附注] 心包经荥穴。
Part 2
• 中冲 Zhōngchōng (PC9)
•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
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 [主治] ① 中风昏迷,中暑,小儿惊风,热病;② 心烦、心
Part 2
• 天池 Tiānchí (PC1)
•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
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 四肋间神经。 • [主治] ①咳嗽、气喘 ②乳痈、乳汁少 ③胸闷、胁肋胀痛、瘰疬 •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 肺,不宜深刺。 • [附注]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Part 2
• 间使 Jiānshǐ (PC5)
•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 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 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 臂掌侧骨间神经。
手厥阴心包经三焦.ppt

手厥阴心包经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Hale Waihona Puke (一)经脉循行:1、体表路线: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 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 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
2、体内联系:属心包,络上、中、下焦。
(二)美容原理
1、心包为心之外围——对心血、心神具有良 好的调治作用。
(3)口疮口臭; (4)手部皮肤皴裂,手
掌多汗。
手少阳三焦经
The 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起于无名 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 →上肢外侧正中→肩→ 颈→耳后→耳前→止于 眉梢的丝竹空穴…→目 外眦交胆经
2、体内联系:属上、中、 下三焦,络心包。并与 耳、眼有联系。
腑降逆。 应用: (1)手部保健按摩; (2)习惯性便秘; (3)肥胖。
3、天井 功效:行气散结,安
神通络。 应用: (1)手臂部保健按摩; (2)荨麻疹; (3)偏头痛。
4、翳风 功效:聪耳通窍,散内泄
热。 应用: (1)头面部保健美容按
摩; (2)偏头痛; (3)面瘫,面肌痉挛,
面肿;
5、耳门 功效:开窍聪耳,泄热活
2、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宽胸理气,调 理胃肠。
(三)美容应用
1、烦热失眠,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等; 2、腹胀,便秘,消化不良。
(四)常用穴位
1、间使 功效:宽胸和胃,清心安
神。 应用: (1)手部保健按摩; (2)心悸,失眠,癔病; (3)月经不调,带下病,
子宫内膜炎。
2、内关 功效:宁心安神,理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Hale Waihona Puke (一)经脉循行:1、体表路线: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 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 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
2、体内联系:属心包,络上、中、下焦。
(二)美容原理
1、心包为心之外围——对心血、心神具有良 好的调治作用。
(3)口疮口臭; (4)手部皮肤皴裂,手
掌多汗。
手少阳三焦经
The 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起于无名 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 →上肢外侧正中→肩→ 颈→耳后→耳前→止于 眉梢的丝竹空穴…→目 外眦交胆经
2、体内联系:属上、中、 下三焦,络心包。并与 耳、眼有联系。
腑降逆。 应用: (1)手部保健按摩; (2)习惯性便秘; (3)肥胖。
3、天井 功效:行气散结,安
神通络。 应用: (1)手臂部保健按摩; (2)荨麻疹; (3)偏头痛。
4、翳风 功效:聪耳通窍,散内泄
热。 应用: (1)头面部保健美容按
摩; (2)偏头痛; (3)面瘫,面肌痉挛,
面肿;
5、耳门 功效:开窍聪耳,泄热活
2、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宽胸理气,调 理胃肠。
(三)美容应用
1、烦热失眠,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等; 2、腹胀,便秘,消化不良。
(四)常用穴位
1、间使 功效:宽胸和胃,清心安
神。 应用: (1)手部保健按摩; (2)心悸,失眠,癔病; (3)月经不调,带下病,
子宫内膜炎。
2、内关 功效:宁心安神,理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九、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 止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 少阳三焦经相接。
手厥阴经与手少阴经、手太阴经循行比较
手太阴肺经 起于 中焦 手厥阴心包经 胸中 手少阴心经 心中
联系脏腑
体表支从 经肢内侧 止于
下络大肠,返 循胃口,上膈 属肺 胸前壁外上方
3、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4、特殊作用
内关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 下行,止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 侧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本经腧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共9穴。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包、三焦。
2、取穴要点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取曲泽。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3寸 取间使;腕横纹上2寸取内关。 握拳时中指尖接触处取劳宫。 腕横纹中央取大陵。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取中冲。
前缘 拇指桡侧端
出属心包络, 出属心系,下 下 膈 , 历 络 三 络小肠 焦 腋窝 胸前壁外侧
正中 中指端 后缘 小指桡侧端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 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证。
(三)主治概要
• •
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热惊 厥。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大陵 PC7 (输穴;原穴)
【定位】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功效】清热宁心,疏经活络。
(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 止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 少阳三焦经相接。
手厥阴经与手少阴经、手太阴经循行比较
手太阴肺经 起于 中焦 手厥阴心包经 胸中 手少阴心经 心中
联系脏腑
体表支从 经肢内侧 止于
下络大肠,返 循胃口,上膈 属肺 胸前壁外上方
3、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4、特殊作用
内关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 下行,止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 侧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本经腧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共9穴。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包、三焦。
2、取穴要点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取曲泽。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3寸 取间使;腕横纹上2寸取内关。 握拳时中指尖接触处取劳宫。 腕横纹中央取大陵。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取中冲。
前缘 拇指桡侧端
出属心包络, 出属心系,下 下 膈 , 历 络 三 络小肠 焦 腋窝 胸前壁外侧
正中 中指端 后缘 小指桡侧端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 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证。
(三)主治概要
• •
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热惊 厥。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大陵 PC7 (输穴;原穴)
【定位】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功效】清热宁心,疏经活络。
医学文库网-经络腧穴学课件-手厥阴心包经【21页PPT】

曲泽
主治 ①心痛,心悸。
②胃痛,吐泻。 ③肘臂挛痛。 配伍 ①配委中可凉血解毒主治急性高 热、急性胃肠炎(四弯穴); ②配内关、中脘可调理肠胃主治胃痛、 呕吐。 用法 ①直刺0.8~1寸。 ②用三棱针刺血。
间使
主治 ①心痛,心悸。
②热病,疟疾。 ③胃痛,吐泻。 ④癫狂痫症。 配伍 ①配水沟治疗癫狂; ②配大杼治疗疟疾 ③配心俞可益心气主治心悸。 用法 直刺0.5~1寸;可灸。
手厥阴心包经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 腋三寸,上抵腋下, 循臑内,行太阴、少 阴之间,入肘中,下 臂,行两筋之间,入 掌中,循中指,出其 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 指次指出其端。
联系脏腑器官
心包、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病候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 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dan)大动, 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 热。
手厥阴络脉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
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 筋间也。
手厥阴经别
【循行】《灵枢· 经别》:手心主之正,
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 上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手厥阴经筋
【循行】《灵枢· 经筋》:手心主之筋,
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 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 贲。
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教学课件ppt

手厥阴心包经的针灸技巧
针灸曲泽穴时,宜采用仰卧位,垂直进 针,深度为1.5寸左右。
针灸间使穴时,宜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垂直进针,深度为1.5寸左右。
针灸大陵穴时,宜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垂直进针,深度为0.5~1寸。
针灸郄门穴时,宜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垂直进针,深度为1.5寸左右。
针灸内关穴时,宜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针尖向手掌方向斜刺,深度为0.5~1寸。
手厥阴心包经上共有9个穴位,包括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 宫、中冲等,可通过手指按压或手掌揉捏等方式进行按摩。
按摩顺序
先按天泉穴,然后按曲泽穴,再按郄门穴,然后按间使穴,再按内关穴,然后按 大陵穴,再按劳宫穴,最后按中冲穴。每个穴位按摩1-3分钟,力度适中,以感 觉痧方法
用刮痧板或硬币等物品蘸取刮痧油,对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进行由上向下 的刮痧,每个穴位刮拭3-5分钟,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痧痕为度。每周一次 ,3次一个疗程。
05
手厥阴心包经的针灸治疗
手厥阴心包经的针灸穴位
曲泽穴
郄门穴
内关穴
大陵穴
间使穴
位于肘横纹中,具有疏 风散热、清热的功效, 主治头痛、眩晕、呕吐 等病症。
在前臂前区,具有理气 止痛、清热的功效,主 治胸痛、心悸、呕吐等 病症。
位于前臂前区,具有宁 心安神、和胃理气、舒 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心 痛、心悸、胸闷等病症 。
位于腕前区,具有宁心 安神、和胃理气、舒经 活络的功效,主治心痛 、心悸、胸胁痛等病症 。
位于前臂前区,具有宁 心安神、和胃理气、舒 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心 痛、心悸、胸闷等病症 。
焦虑症
手厥阴心包经的调理可以调和气血,缓解紧张情绪,对焦虑 症等心理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经络学-手厥阴心包经_1839.ppt

2021/3/29
经络学-手厥阴心包经
2021/3/29
(2)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特点
体表路线 乳旁→上肢内侧面中间→掌心→中指。 体内联系 属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与心、胸、胃 联系密切。
2021/3/29
2.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 ,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 目黄,喜笑不休。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肱 肌→喙肱肌腱。浅层分布着臂内 侧皮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肌皮神 经和肱动、静脉的肌支。 【主治 Indications】
1.上臂痛。 2.心痛,咳嗽,胸胁胀痛。 【刺法 Method】 直刺0.5~0.8寸。
2021/3/29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2021/3/29
(二) 手厥阴心包络脉
➢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 关。去腕二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
➢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 心[1]。取之两筋间也 。
2021/3/29
(三)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 三寸,入胸中,别属三 焦,出[1]循喉咙,出耳 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灵枢·经别》)
2021/3/29
(四) 手厥阴心包经筋
➢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 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 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及胸痛息贲。(《灵枢·经 筋》)
2021/3/29
2021/3/29
2021/3/29
2021/3/29
2021/3/29
2021/3Biblioteka 292021/3/292021/3/29
经络学-手厥阴心包经
2021/3/29
(2)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特点
体表路线 乳旁→上肢内侧面中间→掌心→中指。 体内联系 属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与心、胸、胃 联系密切。
2021/3/29
2.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 ,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 目黄,喜笑不休。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肱 肌→喙肱肌腱。浅层分布着臂内 侧皮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肌皮神 经和肱动、静脉的肌支。 【主治 Indications】
1.上臂痛。 2.心痛,咳嗽,胸胁胀痛。 【刺法 Method】 直刺0.5~0.8寸。
2021/3/29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2021/3/29
(二) 手厥阴心包络脉
➢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 关。去腕二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
➢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 心[1]。取之两筋间也 。
2021/3/29
(三)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 三寸,入胸中,别属三 焦,出[1]循喉咙,出耳 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灵枢·经别》)
2021/3/29
(四) 手厥阴心包经筋
➢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 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 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及胸痛息贲。(《灵枢·经 筋》)
2021/3/29
2021/3/29
2021/3/29
2021/3/29
2021/3/29
2021/3Biblioteka 292021/3/292021/3/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清心安神,缓急止痛。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病,肘臂 挛痛。
郄门 (Xì )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 疾。 郗门穴对防治心绞痛有神奇疗效。此穴较深,需用力,同时被 按摩的手腕可做顺时针方向旋转。
手厥阴心包经。别名:救命经。
心包经本经与心包的主要功能及对人体的意义:
中医给予心包的定义为心外围的组织器官。 又称心包络或膻中。
在中医的五行理论中:心属火,脾属土,心 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升清统血。心脏 能力的捍拒,必定能够提升脾脏的能力。脾脏 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因此,按摩心包 经能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
本经腧穴:
本经共 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 劳宫、中冲。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 等症。 (三)主治概要
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 热惊厥。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间使
定位: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合胃祛痰。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癫狂、疟疾 等。
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 2 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Neiguan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 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初夏养生
饮食 宜多食:
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 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 西瓜,山药等。
宜忌: 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 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夏季七款滋补养生又防暑的好汤水
大陵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 作用:清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胀满;胃痛、呕吐、口 臭等胃腑疾病;喜笑悲恐、癫狂等神志疾病;臂、 手挛痛。
劳宫
定位:第2、 3掌骨之间偏于第 3掌骨,握拳时中指尖 接触处。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证,口疮,口臭。
1.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绿豆汤” 2.养胃生津、降胃火“冬瓜汤” 3. 润肺、养颜“银耳百合汤”
4. 清热解暑、减肥瘦身“冬瓜海带汤”
5. 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鱼头豆腐汤” 6. 止咳化痰、除燥生津“萝卜汤”
7. 消暑利肠、去风化痰“丝瓜汤”
谢谢!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包、三焦。
什么时间敲心包经最好?
戌时(晚上七点到晚上九点 )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 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 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 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 畅:看书听音乐、下棋、散步……放松心情,释放 压力。 而且此时应该创造安然入眠的好条件。不要剧烈 运动,否则容易失眠。如果要做的运动的话,最好 是散步。
天池
定位:在胸部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一寸,前正中线旁 开5寸。
作用:散热降浊
主治:胸闷、心烦、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 乳痈。
天泉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 短头之间。
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散热增湿。
主治:心痛、胸肋胀痛、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曲泽
定位: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中冲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晕厥。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经脉走向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止 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 三焦经相接。 本经腧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共9穴。